四聖諦

明法比丘 主講

下載 四聖諦.zip

(2003年年中講於慈悲電視台,文字已經修訂)

◇◇◇◇◇◇◇◇◇◇◇◇◇◇◇◇◇◇◇◇◇◇◇◇◇◇

首頁

四聖諦 目次

修道之省要點

苦聖諦

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

苦滅之道聖諦

附錄一:心藥方

(1煩惱、2生氣、3緊張、4焦慮、5自我意識熾盛、6嫉妒、

7吝嗇、8多疑心、9懶惰、10無慚愧心、11我慢、12愚癡)

附錄二:平常用功


◇◇◇◇◇◇◇◇◇◇◇◇◇◇◇◇◇◇◇◇◇◇◇◇◇◇

回首頁

修道之省思要點

/明法比丘 

佛陀及一切覺悟者,皆依循: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成就道果。

          ┌─生...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總說:五陰變動不停。

1.知苦 ├──苦苦( 身苦引起心苦) 、壞苦( 毀壞引起的苦) 、行苦( 變遷引起的苦)

           └─知一切生物必死,一切事物必滅,合會必散,崇高必墮。

2.斷集:知「無明」( 無知於:善、不善法,有罪、無罪,卑劣法、優勝法,污染、清淨,分別、迷糊,因果、無因果) 、「貪愛」為苦因(),念念無明、貪愛即念念苦,念念生死,而致力於斷欲貪。

           ┌─出世──以出離世間的貪瞋痴三毒為志向,以出世為利生的利器。

3.慕滅:├─寂止──多憶念涅槃( 滅盡三毒 ) 及其所生諸功德,心生嚮往。

           └─無為──對世間只做好責任,不要求什麼、不成為什麼。

           ┌─正見──相信三世因果(非偶然論、宿命論)、善惡、聖賢(佛陀、阿羅漢等斷煩惱的聖者存在)、涅槃。一切知見指向「苦、|           無常、無我」而進滅苦。

  ├─正志─有志於滅三毒,修慈(與樂)、悲(拔苦)、喜(隨喜)、捨(客觀)

           ├─正語──消極:不大妄語(未證言證)、小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積極:如實語(如見聞..知,老實說)、柔軟語、愛語。

                 ┌─護持家庭和樂、潔身自愛;不邪淫。

         ├─正業─┼─財物布施、法布施;不偷盜、剝削、騙取眾生財物。

           └─保護生命,維持生命尊嚴;不殺、傷、惱、暴力加害眾生。

4.修道:├─正命──經濟生活合乎佛法、戒律、國法,生活即實在、可靠、安樂。

       ├─正勤──盡最大的努力斷惡、修善、淨意(不執著)

                      ┌─觀身:見....觸皆如實知。平常注意呼吸時在鼻端產生的觸感生滅作為禪觀對象。若有動作,

                   則一併注意曲伸、起落、往來。

           ├─正念 ──┤觀受:深觀感受的實況。「樂受」執取為苦,            

             (四念處├─觀心:檢證心的實況是貪、瞋、痴或無貪、無瞋、無痴。

                     └─觀法:知此時此刻為欲貪向或涅槃向,而(當下)知取捨。

           └─正定──依剎那定(片刻片刻的定力)或依觀禪,沒有愛惡、偏見地直接及持續觀察自他五蘊無常(生滅性)、苦(逼迫性)、無我(=空性)而得解脫。

 

明法比丘 簡介

1952 出生,台灣•嘉義市人

1971~1973 就讀台中•勤益工專(第一屆)

1973~1974 就讀中國文化學院,參加慧智社

1975 出家 (北傳)

19761~9 就讀台北•東山佛學書院

1976~1977 自修於新竹•福嚴精舍

1977年年中 自修於台北•慧日講堂

1979 應邀至美國洛杉磯法印寺協助弘法

1980~1982 就讀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

1982 還俗

1987 在洛杉磯參與組織「新雨佛學社」

19881 回台,推動原始佛法

19941 成立「嘉義新雨道場」

19973 到泰國出家 (南傳)

1999~2000 任教原始佛教學苑、原始佛教學院

20026 在嘉義縣成立「法雨道場」

作品:《善知識參訪記》,參與編譯《當代南傳佛教大師》等多種書籍。文章散見於「新雨月刊」、「嘉義新雨雜誌」、「法雨雜誌」。

◇◇◇◇◇◇◇◇◇◇◇◇◇◇◇◇◇◇◇◇◇◇◇◇◇◇

首頁

苦聖諦

明法比丘 主講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各位居士、大德,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題目:就是苦諦,或者是探討苦的問題,苦的真理。這個苦諦,是佛陀覺悟真理後,所開示的四聖諦的第一個聖諦,這個「諦」是叫做「真理」的意思。也就是說,它是永遠不會變的道理。只要有人,或者眾生存在的世間,這個苦的現象,就是永遠會存在的。有的人把佛陀當作偶像來崇拜,或者是神來崇拜,或者是說有的人是佛教徒,但是他還不是很瞭解,佛陀講的道理的原貌,他們有的是用信仰的,或者是用哲學的方式,來了解佛教,佛教,它不管怎麼樣講,事實上它有一個核心來了解,那就是圍繞著四聖諦,八正道來了解佛法,四聖諦裡面談到的,就是這個苦諦的道理,佛陀當初修行乃至成道,事實上也是跟苦有關係。佛陀在經典裡面有談到,這個世間,假使沒有老、病、死這三種現象,這個世間不會有人成佛,也不會有人要修道,也不會有人要解脫這個苦,因為這個世間有老、病、死,所以有很多人要尋求解脫。為什麼有這些現象?這些現象,如果是一生一世結束,那就算了,但是在印度人他們的觀念裡面,或者是他們所了解的道理,這個苦,並不是一生一世就結束了,它是一再輪迴,這個生命的死亡以後,它是不會結束的,它還是有下一個生命,所以生命就是這樣,輪迴的現象,往下還有無窮無盡的生命,假使還沒有解脫的話,就有無窮的生命,如果往上追溯上去,我們還是有前一生,然後再追上去,還有再前一生,一直追上去,無始無際,沒有源頭沒有盡頭,眾生一生一世都帶來的苦,這個苦並不是印度人喜歡玄想一些哲學思想,事實上他們想要解脫苦,也跟他的修行經驗有關係,也就是說他們有很多修行人,他們透過禪定能夠發現到,每一生每一世都有一個生命的存在,這個生命並不是靠玄想的,甚至於還可以驗證,前一生生在哪裡?在現代人的檢證之下,還有很多人可以追溯到他前一個生命是在哪裡?真人真事,並不是說一個構想出來的,也就是說輪迴這個現象。在印度人的觀念裡面,它是已經根深蒂固了,所以我們如果沒有解脫苦的話,就是生生世世都會承受到這個身體跟心理的痛苦。在佛教裡面,關於這個苦也有一些分類,或者是探討的方式。

有一種說法就是,有三種苦,第一種苦的說法就是苦苦,「苦苦」就是一般的苦,一般的生、老、病、死這些苦,都可以當作苦苦來了解。第二種苦就是「壞苦」,我們身體壞了,東西壞了、房子壞了,這些損壞的現象,然後引起我們心理上的痛苦,我們可以把它稱為壞苦。第三種叫做行苦,「行苦」就是生生滅滅的現象,然後產生心理上的苦。第三種苦是比較微細,所以它不只是我們世間的現象。在深度禪定的體驗裡面,可以察覺到行苦,念頭的生滅現象,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個苦的現象,我們如果說,還沒有修行禪定或者心不夠細膩的話,這一層苦當然就沒有辦法比較深刻的了解。一般世間的現象,有所謂: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就是,跟所親愛的人分離了,親屬死了,這樣我們會產生一些痛苦,哀傷的一個心理的痛苦,這是一個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就是,跟不喜歡的人相聚在一起,然後引起的痛苦,叫做怨憎會苦還有一種叫做求不得苦,要什麼要不到,這個都是會引起我們的痛苦有這樣子的來源,生老病死這些苦,我們已經與生俱來,那就沒有辦法改變,我們要超越的痛苦,我們可以從剛才談到的,這三個狀況,也就是說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還有求不得苦,從這三個來超越苦到底是怎麼樣產生呢?我們有沒有去想到這個問題?

我們一般來想,因為親屬死了,所以我產生痛苦,我們一般用這種方式來講,如果是說,你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因為親人死了,所以會產生痛苦,用這樣的表達方式來理解的話,那痛苦真的是很難超越,因為你要了解法的實相、法的真實,你來超越那才有可能,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說,事實上我們對親人,或者是有一些現象,引起的痛苦,或者是討厭、瞋恨,這樣的現象,是怎麼樣產生的呢?我們可以從當下的心理的狀況來了解它,怎麼樣的心理現象呢?也就是說,現在如果各位居士大德有專心在聽我在說法,當我們正在傾聽,在聽到這些說法的時候,事實上我們很專注,我們的心就在這裡,當我們的心在這裡的時候,還有什麼痛苦呢?請問。事實上沒有啊!不管你說你的經濟的問題,或者是親人的別離、死亡,這些問題,在現在專心在聽的時候,它還會生出來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的心只能一心一用,不能一心兩用,所以我們現在,專心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這些苦是不會生出來的那我們常常會有一些憂傷的事情、痛苦的事情,事實上是我們的心常常去抓取那事情的影像,那樣子的境界,然後心又投入了,那個影像出現在我們心中,然後我們又投入了去抓取,因為有這樣子的抓取,所以我們苦才生出來。苦就是這樣生出來的,它沒有其他方式生,所以我們如何來超越,這些心理的苦呢?

佛教當然會教你,怎麼樣超越生理的苦,或者心理的苦,當然重點是放在心理方面,這一方面,佛教有很多修行方式,比方說,中國歷代有傳承一些比較簡單的法門,例如念佛法門,不管你在唸南無釋迦牟尼佛,或者是南無阿彌陀佛都好,當你唸的時候,所有的煩惱,事實上通通不會現前,當然,你如果一邊唸佛,然後一邊還要想這個,想那個的時候,那苦當然是沒有辦法超越的,所以像念佛的法門,就說要念到一心不亂。也就是說,你就專心在這裡。禪宗也有談到說一些參話頭、參公案的方式,這些方式事實上也是教心集中的方式,心用在一個地方,那痛苦從哪裡產生出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假使你不是修念佛法門的,也不是參禪,那平常怎麼用功呢?很簡單,就是佛陀常常教弟子的用功的方式,就是呼吸的方法,有時候叫做「安般念」、「出入息法」,這些都是這個法門的名稱,這個方法就是注意呼吸,吸氣、呼氣,當我們專心注意,吸氣、呼氣的時候,所有的痛苦通通沒有了,就那麼簡單,你注意吸氣、呼氣,哪裡還有什麼痛苦呢?所以我們的心,把不必再想的事情,已經想了一百遍、一千遍的事情,把它放下,當你還要想的時候,就要警覺到,然後警覺到之後,就回到呼吸,注意你的吸氣、呼氣,雖然不是在禪堂打坐,但是還是一樣很管用,當你走路的時候,你注意你的呼吸,甚至於開車,也可以注意你的呼吸,走路也可以注意呼吸,當然注意呼吸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還有很多方法,比方說注意你的動作,你注意左腳、右腳,那也是可以,呼吸算是比較微細,有的人心還很粗糙的時候,用呼吸的方法,是沒辦法降伏他不安的心,那就用走路的方式,注意走路,注意左腳、右腳……,這樣,然後把你的心,放在腳步上,這樣我們的煩惱,也不會生出來。

或許會有人問這個問題:這樣專注在一個地方,不管呼吸或者是腳步,或者在動作裡面,是不是在逃避一些情境,或者是事情呢?事實上不見得,我剛才已經談到了,你心去取難過的東西,才會讓你痛苦,你心不取它,那就不會痛苦了,當然,有一些事情還是要解決,要靠智慧能力,去判斷它、解決它。但是當你沒有辦法解決它的時候,我們不用再想了,我們就暫時把它擱下,注意到我們的吸氣、呼氣,就那麼簡單,讓我們的心安定下來,安詳下來。

在佛教裡面,有談到一些修行的方式,你必須要持戒,受持五戒,然後修禪定。注意呼吸,事實上已經第二步了。平常注意吸氣、呼氣,事實上它已經在修的正念,修的禪定。這樣的修習,慢慢增長智慧。人一天從早到晚,醒著的時候,很多心思、很多心念,如果還沒經過正念訓練的話,大概九成以上可以不用想、不用做,因為我們智慧不夠,所以常常要想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想了再想,我們會一直再去想,這樣想的話,就會引起一些痛苦,或者是沒有必要的思惟活動,如果沒有事情做,或者是不一定沒有事情做,能夠常常回來注意呼吸的話,有一些心理的痛苦,怎麼解都解不開的痛苦,我們把心安定下來,這些答案常常就會瞭然於心,自動浮現出來,就像一桶污水,當我們心不清淨的時候,就像污水一樣,當我們心清淨的話,這個污水讓它慢慢沈澱下來,就可以看到這個桶底的狀況,我們的心就像這個水一樣,如果我們的心澄靜,智慧就慢慢集中來,所以我們常常有正念的訓練,讓心清明過來。我們可能有很大部分的心思,都不太必要去動那些腦筋,如果我們減少動那些不必要的心思的話,就像一桶污水,慢慢澄靜下來,當然有的人很快可以靜下來,有的人要靠比較長時間的訓練。有人開始聽師父的話,然後再訓練自己的正念,當進步不多的時候,以為這個方法不太好,然後再尋求更好的方法事實上是未訓練的心太過污濁,因為污濁,所以要花時間,花更多的時間,來把心澄靜下來,所以有時候不是一蹴可幾,不是很快就可以達成的,需要靠一些時間,只要我們努力修習正念,在這世間上的一些心理的痛苦,就可以慢慢解決。

在《相應部》經裡面有提到「那拘羅父」,他已經很老了,有一次他去請教佛陀,佛陀就跟他簡單說法,佛陀開示身苦跟心苦的問題,他老人家身體常常有很多病痛,這些病痛要怎麼處理呢?病痛的話,看痛只是痛,如果以修行方式來講,當他沒有辦法超越的話,那只好好好看它,透過一些醫療來調養,或者是運動,各方面來調養,但是沒有辦法調,或者是正在生起痛的時候,只好看出它痛只是痛,我們打坐的時候也是一樣,有時候我們腳會酸痛,很多人就是因為腳酸痛,所以不想打坐了,或者不想坐更久的時間,事實上打坐,可以發展更好的禪定,或是觀照的能力。當然開始時,可以從五分鐘、十分鐘開始,如果能夠的話,我們可以坐長一點的時間,一個鐘頭乃至更多的時間,有一些禪堂一支香,都是一個鐘頭或者一個半鐘頭在打坐的時候,我們也會引起腳酸痛的問題,這個酸痛的問題,是與生俱來,我們沒有辦法超越,剛才提到的那拘羅父,他身體的痛苦,是因老化所產生的一些毛病,佛陀就開示他,雖然有身體的苦,但是還是可以做到心不苦,怎麼樣做到身苦心不苦呢?

那就是剛才提到一個方式,也可以叫做毘婆舍那的方式最近「毘婆舍那」在佛教界也很流行,叫Vipassana意思是說「內觀」,就是能夠觀察在任何狀況,好好的觀察你的痛苦,看、看、看,苦、苦、苦,痛、痛、痛,你只是單純的心思,你不要逃離現場,好好的看它,你可以看一分鐘,甚至一個小時的痛,你都可以看住它,這樣子的話,我們可以心不動搖。有時候有的人會體驗到,怎麼身體的苦是一回事,心理的苦是另一回事,如果他有這樣的發現的話,事實上他已經有一些進步跨越了。身體跟心理,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對身體的執著貪愛,有一些痛苦的話,就有一些憂惱產生出來。事實上,我們有一些痛苦的時候,如果好好的看住它,只有苦、苦、苦,這樣的狀況,很單純的,這樣看住它,我們的苦就不會生出來。這是我們平常可以開始去做的事情。再舉一個例子好了,例如生氣的事情,一些外面的事情我們常常會被動搖,然後會生氣,生氣會有什麼現象?你有時候身體會發熱,火氣會上升,從你的肚子上到頭上,有這樣熱的現象,當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你要怎麼辦?這個就要修行方法了。剛才所講的方法,看出熱生出來,生出來,然後你就看出它熱、熱,我們這樣看,我們的瞋心,就可以降伏下來了。

當然要降伏瞋心,還要修慈悲心,慈悲心,我們還是有時候對對象,讓你生氣的然後我發出慈悲心給他,當然,如果慈悲心還修不夠,有時候我們就當境,那些生氣的事情生出來,我們就是看住它,看住它我們的氣就會平息,我們的身心就安詳,我們可以改變以前的態度,現在當我們身心平穩之後,我們可以很平穩的對待對方,這個方法,就是佛陀所教的方法,就是簡單的毘婆舍那的方法,這個也可以跨越我們人生有很多因為瞋心引起的痛苦。還有很多痛苦的超越,以後有因緣可以跟大家更進一步的介紹。善哉!

◇◇◇◇◇◇◇◇◇◇◇◇◇◇◇◇◇◇◇◇◇◇◇◇◇◇

苦集聖諦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各位居士大德,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集諦」。集諦是佛陀開示的法,四聖諦的第二個聖諦,在這一個聖諦裡面,佛陀有分析到這個苦的原因,苦產生的原因。事實上是很單純,如果以佛教的立場來看,用十二緣起來看,苦的原因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狀況,如果讓大家很簡單的明瞭苦的原因的話,我們可以用無明或者是貪愛,來了解這個苦的原因,因為這個原因存在,所以我們產生痛苦,我們修行的目的,要把這個苦的原因去除掉,苦的原因怎麼樣來,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它,然後才有辦法去除它。

對一般人來講,我們苦的原因常常不了解,因為不了解,所以我們的痛苦一直不斷地產生,它可以產生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的苦。如果我們知道它的原因,可以輕輕鬆鬆的把要領,了解那個知識,這樣應用的話,我們那個苦,就幾乎不會產生出來了。所以對苦的原因的了解,就有辦法讓我們超越它苦的原因剛才有談到的是,貪愛、無明,貪愛、無明產生我們這一生的生命,甚至於還可以產生下一世的生命,不只這樣,不止前一生、這一生、來生而已,它可以一直輪迴,一直推動生生世世的輪迴。如果我們知道,這個無明來自哪裡,那我們可以比較容易跨越,如果以人的現象來講,我們常常對痛苦的原因,有錯誤的認知,在錯誤的認知之下,我們就很難跨越。舉一個例子,某人對我不好,所以我才生氣,或他應該怎麼樣才對,怎麼樣做不對,因為我們被外面的現象束縛,所以我們就會產生痛苦了。做先生的,他會認為太太怎麼樣,講了一大堆,做太太的也是一樣,會說先生怎麼樣,孩子怎麼樣,引起痛苦,所以痛苦都是對象的直接來源。事實上,如果以內修來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不管家庭的問題或者是社會的問題,我們常常都沒有面對自己內心來去了解,也就是說這些無明是來自於你內心有渴求、渴望,當你這些渴求、渴望,它沒有辦法消除的時候,它會一再產生痛苦。比方說,你內心有希望孩子怎麼樣,但是孩子他就是不這樣,所以他不符合你內心的要求,所以你才產生一些痛苦。這樣子的話,我們必須要先了解自己,才有辦法來跨越,自己跟孩子之間,或者自己跟任何人之間的一些痛苦的情事,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執著是在哪裡呢?我們的執著點是在哪裡?如果我們很清楚的知道這一點的話,我們就不會被這個所謂的貪愛或者無明所束縛,我們可以用理性的態度,來跟人家談話,如果外面的情況,不管是誰做錯事情,我們可以用理性的,來跟他分享,怎麼樣做會比較好,我們用這種比較輕鬆的,或者是理性的態度,來跟他們溝通,事情還是要解決,但是我們可以不生氣,為什麼我們已經可以達到不生氣?因為我們知道,貪愛是從我們內心產生出來的。

所以我們如果了解佛教的道理,他不只知道說,集諦就是貪愛或者是無明,這樣就結束了,那怎麼樣解決貪愛、無明?那就要開悟,如果說開悟以後才能夠解決,這樣的話太晚了,事實上我們開悟,是隨時都可以開悟的,只要一件事情,你可以用這種方式來了解它,來了解自己,知道貪愛、無明是來自於自己內心的執取,假使你知道內心有所執取,假使你放下內心的執取,那麼人與人之間的一些爭論,大半就可以平息下來。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可以完全解決,因為還有一些微細的事情。解決一些事情,可能還有一些事情產生,但是大半的問題,大半心理上的問題,我們可以透過對自己的一些觀察,然後放下我們的執著,我們可以跨越到這些問題。

我剛才談到的正確的因,那個就是無明和貪愛,還有錯誤的因果,那就是說我們方向的主軸,外面怎麼樣…,我們很少方向往自己指,都指外面,當每一個人都指外面的時候,當然就是紛爭不斷,當我們開始指到內在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找到正確答案,如果沒有這些貪愛、無明在你的心中生出來,我們已經發現到,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裡。所以錯誤的因果就是往外,正確的因果就是往內,然後看到自己的內在,這樣子的話我們了解,從這裡可以初步的了解到集諦,也就是說無明和貪愛。

如果集諦這個問題,我們要更深入的了解,有時候要更深入禪定,才有辦法把這個貪愛,看得更清楚。看得更清楚的意思是說,世間有很多糾纏的事情,這個事情有時候不是這一生的因緣的糾結而已,它有時候更牽涉到過去世的問題,有時候禪定,可以發現這些事實,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如果沒有修禪定,就沒有辦法發現到,一些久遠以前的事情,但是至少我們當下有正念,當下自我明白,當下知道一些事情的來來去去的話,我們就可以來跨越,當下的無明。現在再舉一個例子,最近我的一位法友,會被聲音驚嚇到,他已經得到一些禪定,但是聽到一些聲音,他就會受到驚嚇、起煩惱,他提到怎麼將禪定的力量用到生活上來?我跟他講是沒有辦法的,因為禪定叫做安止定,在禪定的時候完全沒有思考的活動,所以如果只有禪定的話,他在日常生活中來應用,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有一種狀況,他可以應用,那就是出了禪定之後,心非常平靜,你持戒有力量,可以降伏你的煩惱,你修禪定也可以降伏煩惱,但是修戒和定,都能降伏煩惱,當然也有它的侷限,你要超越煩惱,除了禪定和戒律的力量之外,還要繼續往上修,也就是說你必須要證果,達到阿羅漢的境界,才可以完全把煩惱消除掉。剛才我提到一個例子,那位法友平常受到聲音的干擾,我跟他講,聽到這個聲音,他感受到心理的不平衡,或者是激動的時候,他就好好觀察身體,或者觀察感受,觀察身體或者感受的話,等於身體就好像一個海綿一樣,這些干擾,每一次看它一次,它就平靜一次,再看它一次就再平靜一次,也就是說不管受到驚嚇,或者是不平衡的時候,因為觀察到身體或感受,心就一次一次的平靜下來。這樣子的話,我們平常遇到的一些事情,我們可以當下就讓它慢慢平靜下來。

所以這個貪愛、無明,它在究竟在證到阿羅漢的時候,可以解決,但是還沒有完全解決之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就是可以加強你的正念的訓練。剛才我談到這個例子,正念的訓練就是這樣的,把正念放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可以是呼吸,可以是腹部,或者是動作,當我們隨時都看身心,提昇你的正念,中國人講的「念茲在茲」,佛教的術語叫做「正念正知」,或者「四念處」,你常常這樣子的觀照,常常觀照的話,貪愛、無明從何生起?幾乎是沒有空隙,當你念茲在茲,也就是說分分秒秒都保持你的正念,有一個目標來觀察的時候,我們就沒有任何煩惱。雖然貪愛、無明,它是我們的生活的大敵,也可以說我們做事失敗,或者是挫折的一個動力,當我們修行正念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這些會挫折的、會痛苦的事情放下,因為你有正念,所以雖然有時候,你遭遇到挫折失敗,你還是可以平靜下來,為什麼呢?因為你看清楚,事情的本來面目。事情的本來面目,並沒有那麼神秘,事情的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當下有覺知,當下有覺知的話,那我們正念,就可以把無明化為明,貪愛化為無貪、無瞋、無痴,所以修習正念,是可以了解到我們人生,讓大家能夠在這個世間上,還活著的時候,或許可以這麼說,可以更快樂的過日子,這個是告訴大家,貪愛的一個消除的方式。

剛才談到貪愛、無明,關於貪愛的事情,在佛教有更多詳細的分類,比方說它有四種分類方式。

第一種:關於欲望的執取。

第二種:關於見解上的執取。

第三種:關於錯誤戒律上的執取。

第四種:關於自我中心,自我的執取。

第一種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特別在現在社會,有很多感官刺激的東西,如果說以電腦來講的話,那就是電腦遊戲,還有很多甚至於不正當的視聽活動,這個都是感官的欲望,這些感官的欲望,有的人沈迷,當下覺得很快樂,事實上整個過程下來,真的快樂嗎?我們的精神,我們的精力耗盡了,身心疲憊了,感官的欲望沒有辦法滿足,不但沒有辦法滿足,依佛教的業力的觀察來看,這些對欲望的追求,他不只當下,當前的一個時段裡面,有一些身心俱疲的結果,他未來還是有一些不好的果報,我們必須要對因果清楚,造什麼因,得到什麼果,才會對這個感官欲望放下,不執取,這是關於欲望的執取,怎麼樣放下、怎麼樣了解。

第二點叫做見解上的執取,也就是說觀念的執取,觀念的執取是什麼呢?也就是說,我們對某一些觀念的執取,一個錯誤的觀念的執取,然後自以為是,也不聽人家的勸告或怎麼樣,這是屬於見解上的執取。

第三種的話,就是戒律上的執取,以佛教來講的話,有談到叫做「戒禁取見」,如果以修行來講的話,在印度有所謂持牛戒或者是狗戒,現在的印度他們還是有這樣的修行者,什麼樣叫做持牛戒?什麼樣叫做持狗戒呢?也就是說如果持牛戒的人,他就是學牛的行為,牛吃草他也跟著吃草,學狗戒的人,狗在地上爬,然後也跟著地上爬,吃東西的話,是人把食物丟在地下,他在地下吃,這樣子的行為。在佛陀的時候,他們有這樣子的錯誤見解,他們為什麼這樣做?我們覺得是很愚痴的動作。事實上,他們還是有一些邪見的傳承,他們是認為說,你學這樣子的一個行為,然後修也是在修苦行,修苦行之後,我們這一生就能夠減少痛苦,然後死後就可以生天,他們有這樣錯誤的見解,在《中部》《狗行者經》佛陀有回答這些問題,佛陀說學牛或者學狗,他如果學好的話,那就變成牛、變成狗。他不會生天的。但是他學得不好的話,他還是不會生天,學不好的話還會下地獄。因為它不是人的行為,不應該做的行為,他們那個是錯誤的見解,所引起不好的結果,這是印度文化中的戒禁取見。如果把這個戒禁取見,更廣泛來了解的話,就包括一些哲學思想,他們以為學這個哲學,他就可以得到解脫,或者是怎麼樣,但是那個哲學方法要領,修行方法,是沒有辦法得到解脫的,但是他誤會,這個也叫做戒禁取見。所以在學佛的過程裡面,如果說要把思想的錯誤,完全去掉,就是要在經典裡面,好好學習,戒禁取見才能夠把它去掉,這個是屬於戒禁取的部分。

再來一個就是自我中心,也就是說「我見」,經典有時候叫做「我語取」,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來思考,我認為怎麼樣,或者是我做的才對,別人做的不對,像這樣子的見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到。以自我中心來思考問題的話,當然會引起很多人事的糾紛,我們如果慢慢修行的話,能夠多聽別人的意見,參考別人的意見,這樣的話,自我中心能夠慢慢的淡了。這個當然跟修行有關係的,我們修行要得解脫求開悟,如果說平常,我們自我中心很強的話,那也是很難達到解脫的,當然自我中心能夠去除掉,那就是要證到初果的果位。初果,也就是說須陀洹果,如果證到須陀洹果的時候,我見就破除掉,破除掉那剩下的生命就有限了,證到阿羅漢的話,生命就沒有下一生,就完全解脫這個三界,只要我們剛才談到有貪愛,或者我談到這種執取的煩惱的話,那我們就有生生世世的生命,如果我們破掉我見的話,我們的生命就變成有限,以後就是在三界裡面,只有有限的生命,就不會再生生世世的輪迴不停。這個就是貪愛,了解它,然後有一個修行的方向。善哉!

 

苦滅聖諦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諸位居士大德,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法義,是「滅諦」。也就是說佛陀宣講的四聖諦道理的第三個聖諦。苦、集、滅、道,就是佛陀宣講的四聖諦,苦和苦集,苦就是結果,集就是苦的原因,苦的因果就是因為有苦的原因,所以會造成苦,讓我們生生世世的輪迴,那就是苦集聖諦。還有苦滅、苦滅之道聖諦,這兩個聖諦,講滅諦和道諦。就是要從這個痛苦輪迴裡面,脫離出來。滅諦可以說是,涅槃體證的最終目標,有的人已經體證了,有的人,也是往這個方向來修行。道諦就是怎麼樣來修行,達到這個涅槃的證果,或者是開悟的地步。

這個涅槃,自古就有很多人,除了佛教以外,很多人就是想要追求這個永恆,涅槃可以說是一個永恆,我們世間都是無常的,時間一直在流轉,時間、萬物一直在生滅,我們想要抓取一個東西,都沒有辦法永遠抓取,永遠保存,通通沒有辦法。人一定要死,古時候我們中國,有很多修仙道的,想要得到永遠不死,最後也沒有辦法不死,佛教裡面,也有四位具有大神通的婆羅門避死的故事,一位想要不死,進入空中,一位進到大海裡面,一位進入山腹裡面,一位進入地裡面,他們都想要不死,但是沒有辦法,壽命到了就死亡。所以這個世界假使沒有涅槃,我們事實上是很悲哀的,沒有涅槃為什麼很悲哀?就是輪迴。如果以印度人來講的話,他們一生一世就死了,那就算了,但是那問題,死了也不能算了,有的人想要解決,他生命的一些困境,用自殺來解決,死了以後什麼都一了百了,事實上是不得了,用死亡來解決,依佛教來講那是很大的惡業,為什麼說很大的惡業呢?依佛教的說法,你殺自己和殺別人,通通一樣的罪過,那屬於很大的罪過,所以有很多自殺的人,他死了以後還會投生於惡道,佛教是講三善道、三惡道,就是六道輪迴,有時候就講五趣輪迴。所以追求涅槃,自古到現在,都有很多人在追求,問題是說要真正了解,佛陀的涅槃的道理,然後用正確的方法來尋求,來達到解脫,那是不太容易的。

世間上有很多稱為佛教的,它的名義也叫做佛教,事實上,跟佛教的道理都相背反了。我們知道涅槃,依佛教徒的信仰來講,它是存在的,而且是可以追求的,所以我們對涅槃法,需要有一些正確的認識,不然的話,我們可能修,一直修,然後可能得不到涅槃,可能不只得不到涅槃,而且還有一些痛苦、墮落的結果,所以關於佛教徒,他一定對佛陀所宣說的,四聖諦裡面的道理,涅槃也包括在內,都應該清楚明白。涅槃在經典裡面,有一些簡單的定義,涅槃這個字,如果說以印度的文字來講,涅槃的意思就是「息滅」,用台語講就是「火熄去」。就是息滅了,息滅了就是涅槃,這是印度對涅槃這個字的了解,佛教裡面也用這個方式來引用。佛陀有很多名詞是自己創造的,但是有一些名詞他還是沿用印度的古文字的內容,但是內容已經改了。在佛教裡面,涅槃它的意思是什麼呢?它就是貪、瞋、痴的止息,或者說一切煩惱徹底的止息,叫做「涅槃」。曾經有人問說:涅槃只有煩惱的止息而已嗎?為什麼有人會有這樣子的問法呢?他認為涅槃可能會想像說,涅槃後一定是怎麼樣怎麼樣的一個不可思議,不可說的境界。難道簡單的幾句話,煩惱的止息,一切貪、瞋、痴的止息,那個叫做涅槃嗎?事實上這是非常明確的記載在經典裡面,所以我們要了解涅槃的話,就是可以說一切煩惱的止息,貪、瞋、痴的止息,這樣就可以簡單的而且很明確的定義這個涅槃。

我們如果要更深入的,了解涅槃,可能還要更花時間來了解它,因為世間有這些煩惱,有這些貪、瞋、痴的問題,在佛教的業力論來講,任何起貪、瞋、痴都會造成未來的不善的結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以為做一些事情,人家看不到,聽不到,就以為好像事情過了,就結束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照佛教的因果的理論,或者是說有一些禪觀的人,都可以更明白的發現,任何一個善事或者是惡事,它不止造成今生的一些結果,也會造成今生和來世的結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佛教的思想,已經流傳到民間來,但是一般人可能很難去理解到,或者以為這是只有勸善的方式而已,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假使我們知道做惡,會導致一些不好的結果,那我們還會做惡事嗎?假使一個人他這一生是為人,如果說他已經知道他來世會變成蛇。他會怕嗎?他會恐懼嗎?很多人就會因此得到恐懼。我的朋友裡面,就有人告訴我,他下一生會變成蛇。我們這一生造的業,不管善業、惡業,雖然在未來可能會改變,你要造更大的善業、惡業,那才會再改變,不然的話,直到當前為止,每一個人他下一生,要投生於人道,或者是哪一個道,事實上都已經有一些影像,如果照這樣的業力,現在馬上死亡的話,那個力量很強就會投生過去了,所以貪、瞋、痴,它會造成人生的痛苦,今生、來生的果報,所以我們要努力修行去除貪、瞋、痴,然後能夠具足無貪、無瞋、無痴。

造善事它可以得到涅槃嗎?造善事也沒有辦法得到涅槃,為什麼造善事,沒有辦法得到涅槃呢?造善事他只是得到今生或來生好的果報,但是他還是沒有得到涅槃,因為這樣,造善事也得不到涅槃,所以有一些人,他就會發展一些奇怪的理論,比方說不想善、不想惡。有一些觀念當然是原本是好的事情,但是如果錯誤的應用,那可能會變成誤導,修行達到涅槃,它是要有一定的方法的,不只靠善事來達到。佛教裡面它有很多方法,比方說你修布施、持戒,然後修禪定、修忍辱、修智慧等等,這些修行的方法,它也是善業,當你還沒有達到涅槃之前,這些都是善業,都會得到未來的果報,佛教是鼓勵我們要造善,因為惡的,他一定會得到自他的傷害,造善,他會得到自己、別人都會得到的利益,或者今生來世的利益,它是會這樣子的。還沒解脫之前,我們還是希望能夠生到這個人間,甚至於生到天上,然後繼續修行,我們修行必須要有一些資糧,有一些善的資糧,這些善的資糧,才能夠支撐我們得到解脫涅槃。

剛才我談到的涅槃,在世間上有時候會誤解,或者是不正確的了解,那可能會導致不好的結果。比方說貪、瞋、痴,它就會引起有生死的情況,無貪、無瞋、無痴,也就是說你可以趨向證果。如果證果的話,那是得到涅槃的果證,但是有一些人會認為,生死是空的、涅槃也是空的,所以到最後可能「生死即涅槃」,有這樣子的觀點,這個觀點我們如果說,有一些正確的了解,那是無所謂,如果有錯誤的了解的話,我不修行也是一種涅槃,這樣就會誤解了。修行,照佛陀的說法,必須要實踐八正道,四聖諦、八正道,這樣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才能夠了解、深入,達到涅槃,我們講的三界和涅槃,兩個是相對應的,所謂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就是我們人世間,有欲界還有天,欲界天有六個天,然後還有人,還有阿修羅,阿修羅有時候會被歸納為天,還有地獄、餓鬼、畜生,總共有六道,這是指欲界,它是有物質生存的空間,有男、有女。還有色界天,色界天是修禪定要去的,色界天那邊就沒有男也沒有女。無色界根本就沒有物質存在的空間。

人為什麼會存在這個三界裡面呢?因為對這個世間,有執取,不管你是欲望的執取,或者是哪一種執取,這個執取的力量,就會讓你引生到這三界的某一個界去,世間的人,如果不正確的了解涅槃的道理或者是方法,他們有的會生到天上去,不管它的名字叫天堂也好,或者什麼名字,以為生到那邊,就是永恆的世界。事實上不是這樣,只要你有物質的世間,通通都是因為有執取,才會投生到物質的世間,那非物質的世間是天堂嗎?像無色界是沒有物質,那是不是天堂?也不是天堂,因為他沒有物質現象,但是他還有心理現象,如果以五蘊來講,他還有感受,有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蘊裡面,除了色蘊,也就是物質現象以外,還有這些精神的現象,所以雖然沒有物質了,但是他還有精神,有精神他還是有一些污染,貪、瞋、痴沒有去除,一個殘餘的內容,有時候那種貪、瞋、痴,它是潛伏的,佛教術語叫做「隨眠煩惱」。天人如果說壽命到了,像「非想非非想天」,他壽命很長,八萬四千大劫,但是他死了以後,還是可能再往下掉,生到人,或者是其他比較低級的天,所以我們為了達到涅槃,不要有物質,那還不行,像無色天,它是沒有物質的世界,還是不行,它還是有壽命的。有的人他就想出一個點子,他就說,那我們不要有心念,把你的那個精神活動滅掉,事實上有人這樣修,而且也修成功了,但是他還是不行,他叫做「無想天」,沒有思想的天,他也是修禪定修到第四禪,但是他討厭這個「想」,然後把這個想蘊,這個精神活動滅掉,他滅掉,他今生以為是得到涅槃了,但是確實他不是得到涅槃,他還是跑到色界裡面的第四禪裡面,他投生在那裡了。無想天的眾生他只有物質,他沒有精神活動,他只有物質,他的壽命,是五百劫的壽命,如果壽命盡了,他還是再往下掉。所以說涅槃的界,你必須要知道,方法也要知道,不然的話你投生錯誤,可能跑到欲界天,或者是無色界天,或者是無想天去,一定有一個地方去的。

我們如果說了解佛教裡面講的涅槃,那是一個不生不死的地方,它沒有物質也沒有精神的界,這個叫做涅槃。沒有物質也沒有精神,我們很難想像那個地方,經典有時候談到涅槃界,說那是什麼界呢?說那裡沒有太陽,也沒有月亮,也沒有東西南北,也沒有什麼東西,因為有的人用人的概念,去了解涅槃界的境界,所以就用世間所理解的概念說,沒有這個,也沒有那個,在那裡就是這樣子,但是我們人有時候就會想說,永恆的世界是怎麼樣,然後會想像一個界,甚至於還會想說釋迦牟尼佛一定還在某一個界,事實上這是錯誤的。釋迦牟尼佛不會倒駕慈航,有的人都會盼望釋迦牟尼佛乘願再來,倒駕慈航來救度眾生,事實上涅槃的阿羅漢,或者佛陀,你怎麼求他都不會相應的,當然有的人求佛也可以相應,或者是求菩薩有相應,那是別的相應,那不是跟釋迦牟尼佛相應,釋迦牟尼佛,不會再現身跟你說法,那不可能的事情。當然你如果說過去世見過釋迦牟尼佛,在你修禪定時,你可能見到釋迦牟尼佛,這是沒問題的。你憶念佛陀,比方說憶念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或者南無佛陀,這樣子的憶念,那你過去世在二千五百年前,曾經見到佛陀,那佛陀你可能還會見到他。以前佛陀說的法可能還可以記憶,但是你現前有一些法義的問題還要問,是問不出來的,因為佛陀是過去的印象,不是佛陀還在某一個界,所以涅槃界叫做無為界,有為界的話就是三界,它會有生滅的現象,涅槃界就是沒有,無為界,我們怎麼樣,達到涅槃的境界?那就是要修禪觀。

修禪定還不行,那必須要修禪觀或者是說毘婆舍那,巴利文叫做Vipassana,它的意思就是要對物質的現象,或者是精神的現象、成份,徹底的了解它,取它當作你禪觀的現象,如果觀智成熟的話,才能夠達到涅槃,如果觀智不成熟的話,你只是看到這些物質現象的生滅,或者心理現象的生滅,當你看到這個生滅時,還沒有達到涅槃。當你要達到涅槃之前,它有一些跡象的,這些跡象,就是看到所有的物質,或者是心理現象,它都是生滅的現象,然後到最後它只有滅的現象。那滅的現象,你會產生恐懼的心,因為那是從未有的經驗,所以你會有恐懼的心,然後有想要出離的心,經過這幾個心,幾道的過程,然後再往上,再體證到道智、果智,如果是以南傳的說法來講,就是有十六道的觀智。當你證到第十四道智的時候,就是證到道智,十五道的話就是果智。第一次體證的話,就是證到初果須陀洹。所以涅槃,它是可以透過修行來體證,而且可以檢證,一個人有沒有體證涅槃,事實上可以用禪觀來觀察,所以在經典裡面有記載,佛陀知道他的弟子,哪一個修行有證果,佛陀並不是用問的。我們中國,特別是禪宗,都比較流行說用問話對答的方式,觀機逗教的方式,來了解對方有沒有體證,事實上在佛陀的時代,不是這樣,他直接觀察心,有沒有體證,他看心就知道,因為有體證道的人,曾經取涅槃當作他觀的境界,剛開始,當然都是要從物質的現象,或者精神的現象來觀察,但是你觀智成熟的時候,他就取涅槃,當作他的禪觀對象。所以涅槃可以體證,而且也可以檢證,所以不必用語言來認定。善哉!

◇◇◇◇◇◇◇◇◇◇◇◇◇◇◇◇◇◇◇◇◇◇◇◇◇◇

苦滅之道聖諦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各位居士大德,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道諦」。道諦是佛陀開示的法,四聖諦的第四個聖諦。前面講的兩個法,苦諦和集諦,這兩個法,是在世間輪迴的因和果,苦諦就是果、集諦就是因,因為有集諦或者是苦的原因,他才會一直產生苦的結果,苦諦就產生出來,四聖諦的最後兩個諦,就是道諦和滅諦,道諦就是怎麼樣從痛苦輪迴裡面的苦和苦因,超越出來,然後能夠達到涅槃解脫,那就是需要修行。

修行依佛教講就是道諦,修到了真理,它是確實可以達到解脫的,這個諦就是真理的意思,道諦在佛陀的教法裡面,經常就是用八正道來說,有時候是用「中道」來說,中道就是不偏不倚,不取斷見、不取常見,這樣子的方法。把它開展出來就是八支聖道,八支聖道的第一個道理,就是正見。

「正見」就是苦、集、滅、道,見解必須要符合能夠往解脫的涅槃的一個方向,具足這樣的見解才叫做正見。我們不能把一些不能達到解脫的見解摻雜進來。佛教講的正見只有一樣,邪見就有百千種,只要有人在的話,邪見可能都會因為文化、民族、民俗的關係,然後產生各種很多迷信或者邪見,但是如果我們有正確的知見的話,邪見的部分,就可以慢慢消除掉,所以我們要能夠具足正見。怎麼樣來具足正見呢?必須要讀經,然後慢慢思惟,如果說不讀經的話,能不能具足正見呢?當然也可以,但是他具足的正見,那只是世間的正見,依佛教的道理來講,不管他的過去生如何,如果他當生沒有耳朵來聽到正確的法,他沒有辦法把這個法,好好的實踐出來。比方說,我舉佛陀最聰明的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來說,在舍利弗和目犍連,還沒有遇到佛陀跟他們講四聖諦、八正道,這些道理的時候,他們走遍全印度,參訪明師,但是還是找不到真理,最後依止的老師,還是具有一些邪見的成份。遇到佛陀之後,他們馬上投入佛陀的座下修行,很短的時間裡面,就證到阿羅漢果。所以正見,他必須要聽聞正法,不能用自己想的。有的人以為,佛教也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安慰,事實上不止安慰,它是一個以正法為中心的宗教,這個正法,當然就是為了要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這些事情。所以要正見,必須要常常讀經,經過經典的熏修,然後才慢慢具足的。有正見的話,修行方向才不會搞錯誤了,這是八正道的第一條,就是正見。

第二條就是「正思」,有時候翻成「正思惟」,翻作「正思惟」,有時候會給人錯誤的印象,好像我們用正確的思想方式叫做「正思惟」,事實上在經典裡面,談到正思惟,或者是正思的話,它有它的定義或者內涵,它的方向是傾向於把欲望消除,把你的瞋心消除,把你會害人之心消除,也就是說我們有一些暴力的行為包括在內,這些東西都要消除。所以你如果往這一方向來思惟、思索的話,那才叫做具足正思惟。這是正思惟,就是八正道的第二個項目。

第三個項目就是「正語」。正語就是我們正確的語言,正確的語言在佛教有談到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就是不講罵人的話,「不兩舌」就是不搬弄是非,「不妄語」,就是不講謊話,「不綺語」就是不講不該說的話。人常常在某個場合講一些不該說的話,沒有什麼益處,但是我們,特別是那些多話的人,愛講話的人,可能就講一些不是在當時應該講的話,或者是沒有利益的話,這個叫做綺語。我們正語的話,就是要離開這些邪語,跟正語相反的叫做邪語。這是八正道談到的正語,第三個項目。

第四個項目:「正業」。正業,這個業的意思,就是我們的身業,也就是說我們這個身體,會造作一些不好的事,包括殺、盜、淫。「殺」就是殺人、殺動物,這個都是殺,屬於殺業的範圍,「盜」就是偷盜,偷盜的範圍很多,貪小便宜事實上也是犯這個偷盜的行為,還有「淫」,淫就是不正當的性行為,為什麼要離開殺、盜、淫呢?如果受持五戒的話,就要隔離這些殺、盜、淫,五戒裡面其中有三條,就是殺、盜、淫的戒除,因為這些會引起我們現生,或者是來世的痛苦,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正業,離開這些邪業,離開殺、盜、淫,這是關於八正道所講的,第四個項目。

第五個項目:「正命」。這個正命是古代的翻譯。當然我們現在翻譯的話,「命」可以翻譯成經濟生活,也就是說,我們要用正當的經濟生活,正當的方式來生活,也就是說我們在世間上,需要有一些物資的,滋養我們的色身,在家人還需要去賺錢,賺錢,當然不能做非法的行為,做非法的行為當下或許會得到一些暴利、利益,但是對未來而言,造惡的人,事實上常常心生恐懼,什麼時候會出紕漏不知道。所以不正當的生活方式,我們做佛教徒應該要遠離的。在經典上佛陀有談到說,用正當的生活方式,來活命的人,活在這個世間上會比較辛苦。因為很多鑽法律漏洞的,或者是非法的一些生活方式,他們可能可以得到比較好的一個生活方式,但是願意當佛弟子的話,還是以這個正命的方式,來過他的生活。雖然有時候表面上好像會比較吃虧一點,但是沒關係,做一個佛教徒,他並不是只要求這一生的財富而已,他有他的目標,他這一生目標就是解脫,今生如果沒有解脫,那就是來生,來生他還是能夠繼續修。因為受持這個戒律,用正當方式來生活,不造惡業的話,就會免除一些修行的障礙,所以說,用正當的一個手段來生活,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會吃虧,但是不見得,事實上造惡的人是吃虧的,因為他會得到現生,或者是來世的不好的果報,這是佛教談的第五項正命。

第六項就是談到「正精進」。每一個項目,方向都是指向涅槃解脫的。正精進,怎麼樣來精進呢?第一點:就是要先辨識善惡。怎麼樣叫「善」?惡的我們就要避開,惡的會讓你的心不安穩,身心不安穩,善的我們會覺得,比較愉快的感覺,所以世間也有流傳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就是做善的話,他是會有一些快樂,感覺一種愉快,現在、未來都有一些快樂的結果。在做正精進的時候,我們就要具足有分別善惡的能力,這是第一步。分別善惡之後,要怎麼精進呢?分別善惡之後,第一個項目就是我們已經造的惡業就要停止掉,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還不是聖人的時候,都有造不好的業,那些不好的業我們就要停掉。第二個項目是還沒造的惡業,我們就不要再造了。第三個項目就是還沒造的善,我們就開始造善,不管是布施,或者持戒、或者修禪定,修忍辱等等。這些善業我們還沒開始修,那我們可以一點一滴來修。第四個項目是已經修的善業,我們可以繼續保持,或者加強它,這是正精進。就是這樣的內容,試著對善惡的理解,理解之後,然後來實踐它,這樣子的話,我們可以得到現世的安樂,甚至於得到來世的安樂,這是第六個項目。

第七個項目是「正念」。在經典上談到正念,有用四念住,或者是四念處來了解它。

第一個就是觀察我們的身,觀察我們的身,叫做「身念處」。

觀察我們的感受,叫做「受念處」。

觀察我們的心,叫做「心念處」。

觀察法,叫做法念處。我們簡單講,就是身、受、心、法。觀察這個要做什麼呢?比方說身念處來講,我們常常心就妄念紛飛,我們的心妄念紛飛的時候,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把心約束進來呢?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感覺到我們的身體,感覺到我們的呼吸,感覺到我們的動作,這個叫做身念處。當然有的正念不夠的話,他感覺一下子就跑掉了,當然你如果正念很強的時候,心就不會散亂掉,它可以做到你清醒的時候,甚至睡覺的時候,都很清醒自己的呼吸,事實上,是可以做到這樣的地步,當我們正念提昇到很高的時候,就可以做到,念念都可以分明。都能夠感覺到身體的情況,然後第二個項目就是感受,我們感受有很多,有幾種感受?

第一種:痛苦的感受。

第二種:快樂的感受。

第三種就是不苦不樂的感受。

如果我們要把它細分的話,也有身體的成份,或者是心理的成份,有三種,苦、樂、不苦不樂受。當我們的身體或者心理,有生起苦、樂,不苦不樂受的時候,我們就是注意到它、觀察它,因為這些是我們一些訊息,我們身心有一些狀況,所以它會起一些感受,我們觀察這些感受的時候,我們會讓心理平靜下來,或者知道這感受的來源,它的來龍去脈、因果,都會很清楚,第三個是心念。我們正在起什麼心,我們有貪、沒有貪,有瞋、沒有瞋,或者是愚痴、或者是有智慧,這個都可以清楚,這是關於心念處。法念處就是進一步對四聖諦能夠清楚,或者是對五蓋的法,就是惡的或者是不善的法有所了解,這樣對法有所了解,當然就可以做一些抉擇,就像正精進剛才談的一樣,你知道惡的法,然後要怎麼樣呢?把它制止,不要讓它發展或者是不要做。這個是正念,有正念的時候,那我們可以更清楚知道,此時此地我們應該,怎麼樣做才好、才對,這是正念,可以了解我們自己開展我們的心智能力,這是正念第七個項目。

第八個項目叫做「正定」。正定事實上是包括,止禪和觀禪。一般來講有時候說四禪八定,有的人修禪定,修禪定,然後修禪定又要怎麼樣呢?修禪定如果說,你沒有更進一步,發展你的觀禪的話,那這個禪定,它還是有它的作用,它的作用就是能夠心比較安定,因為你有禪定,特別是出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心都非常安詳,心不會動搖、不會煩惱,這是修禪定的好處,然後還有更大的力量,禪定除了讓心平穩,專注之外,它還可以更進一步發展你的禪觀,禪觀就是要了解佛陀的究竟真理的一個利器,佛陀一直在講無常、苦、無我,如果說我們沒有深入禪定,沒有開展你的觀力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更真切的,了解到佛陀講的究竟的方法,它的威力在哪裡,或者是了解到世間真相的能力,比方說我們在這裡,這個房子、桌子、茶杯、肉體,這些物質的現象,在我們看,剛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好像也沒有什麼多大的變化,如果說以現在科學家,或者是物理學家來看的話,他可以說,它已經有一些變化了,有一些生、有一些滅,事實上不只這樣而已,佛教講的無常現象,不是說這個房子、這個椅子,它還有幾十年可以用,或者是我們的肉體,可以百年可用,不只這樣。當你發現這個真理的時候,有時候會被震撼到,原來我們這個肉體,我們所有的物質現象,或者心理的現象,它是生生滅滅的,它生生滅滅是徹底的滅,然後再徹底的生,徹底的滅,再徹底的生,就是在那邊生生滅滅,當這個色體的生和滅,我們沒有辦法看到那麼微細,所以我們有時候都很安樂的,好像一般人都很安樂,也沒有受到任何的挑戰,好像我們都是活得好好的,還有一百年可以活,還是多久可以活,如果說,你有更多的智慧的時候,我們不只知道這個人間,有很多的現象,它是一個很可怕的,不可執取的,因為它隨時一個彈指裡面,一個很短的時間裡面,它就是有多少百萬次的生滅,如果發現到這個事實的時候,我們對這個世間的執著,那會更減少了,所以我們修定,慢慢從正見一直修,修到這個正見,我們可以發現,對佛陀講的真理,有更深一步、更深層的了解,然後就可以往解脫之道。善哉!

(2003年中講於法雨道場,感謝「慈悲電視台」錄製影片。感謝美鳳打字,感謝廖苾雅、莊梅芳、朱淑娥校對。本文文字已經過修潤。2004.5.29.)

◇◇◇◇◇◇◇◇◇◇◇◇◇◇◇◇◇◇◇◇◇◇◇◇◇◇

【附錄一】               

 

心病之一:煩惱

  狀:眼光無神,愁眉苦臉,四肢無力,心頭亂紛紛。

  症:因心頭打結影響思考及對外反應能力,宜分析病情因緣,逐漸打開心結。

  因:一部分的痴性在作用。由於知識及智慧不夠,而沒有能力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方:

第一帖:確認煩惱具有痛苦、困擾及束縛的性質。

第二帖:深思並確定心頭結百百種是哪一個結在作用,及其形成的來龍去脈。

第三帖:煩惱的果及因確知之後,願意把排除煩惱當作目標,並努力去達成。

第四帖:針對該煩惱結,若是對世間的真相不了解而引起煩惱,則宜加強了解世間真相,若是由於行為、語言、職業、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不當,則要嘗試做一些調整及改變。由於過去所造的業因還影響現在的身心活動,所以當前顯現有煩惱,這是自然的結果,因此,煩惱無路用(沒有用),要緊的是努力去淨化或轉化煩惱的因源,及減少或消除苦果。

注意事項:1.排斥、耽溺或不正視煩惱,將更增加痛苦,宜先平心靜氣接納事實。

2.分析煩惱的因緣時,切忌從外頭找主因,如得到「某人某事引起我的煩惱」之類的結論是錯誤,若自己內在無絲毫的煩惱病源(如無知、好惡之心、主宰欲等),則不可能產生煩惱的果。

 

心病之二:生氣

    狀:氣往上沖,臉部及身體發熱,心跳加快,口喉乾燥,行動及說話急快,感覺不服氣、想反擊,有時手心發冷、全身發抖。

    症:無法接受事實,在心理上起排斥作用;在生理上火大、風大旺盛,水大枯乾。身體發熱是常態,發冷則是有壓抑的心理作用,才產生降溫的生理現象。

    因:無知事情產生的自然性質。

    方:

第一帖:專心觀察氣升(降)及消除的整個過程,或專心觀察熱的產生及消除的過程,或觀察呼吸的不平順直到平順,以上三種選擇一種當做注意觀察的對象,直至恢復心平氣和。心情恢復平靜時,有時只是把生氣伏住,不是真的消除,需要用心密切留意才能分辨出來。專心觀察的作用在使生氣在控制之下,而自然縮短氣惱,並加強對生氣的本質及現象的認知。

第二帖:對人事物生氣是一種無知,因事情都按照它的性質及因緣而自然呈現,既然那麼真實的呈現,在心理上還抗拒接受事實,起了排拒之心,動了肝火,而致使你自己的生理心理受害。生氣對於事情很少有助益,真正對事情有所助益的是把事情切實了解清楚。所以理解因緣法則,並提出對策會讓你逐漸減少生起瞋火的苦惱。

 

心病之三:緊張

    狀:手腳慌亂,眼神不定,臉部肌肉緊繃,內心不寧。

    症:急於處理事情,使生理、心理都在緊繃狀態。

    因:對境界太在意、放不下。

    方:

第一帖:收心,專注於自己的呼吸,持續注意觀察每一次的「呼」與「吸」。視情況從數秒鐘至數分鐘。必要時,腹部用力呼氣,口發「嘶」聲,氣吐盡時放鬆肌肉,再慢慢吸氣,連續做幾次,以加強鎮定力量。

第二帖:認真深入分析、觀察因緣及逐步消除對境界在意、執著及放不下,以減免受干擾。

注意事項:1.平時養成明覺能力及泰然的心境,有助於減弱臨事緊張。

          2.若緊急狀況,如攸關生死,則需一邊處理事情,一邊用藥。

 

心病之四:焦慮

症 狀:擔心、憂慮,出汗、顫抖、心悸。

辨 症:個人的尊嚴(如工作的能力、性的恐懼)或自身的安全、健康受到威脅,意識到將會發生可怕的事,而產生持續性或偶發性的心理障礙。患者有時為焦慮所困擾而不自知。

病 因:對生活的變動無法調適或對生命的續存有擔憂。

藥 方:細心、耐心地觀察「呼吸」及其跟身體的互動變化,吸氣的時候觀察到吸入來的氣使腹部及胸部膨脹,注意到「膨脹、膨脹」,若肌肉略顯繃緊,注意到「繃緊、繃緊」;呼氣的時候觀察到腹部及胸部消去,注意到「消去、消去」,若肌肉呈現放鬆,注意到「放鬆、放鬆」,專心注意身體的細節變化。又觀察鼻孔氣息的長短、冷熱或觀察走路每一個動作細節的實況及變化,都有助於專注於現前,於現前事務很仔細、很務實,對非現前且永不存在於「現在」的事務產生的焦慮有消除的作用。

 

心病之五:自我意識熾盛

  狀:心不平靜,主宰欲、表現欲旺盛,容易引起對立、衝突。

  症:想盡情表現或滿足自己的想法、做法,而聽不進或不採納別人的意見。表面看來,當時得到宰制的自在,但得到自他的傷害卻相對地增加。

  因:根深蒂固的虛妄自我強烈的活動。

  方:

第一帖:觀察到有一個強大的「自我」成形,而不顧因緣地為所欲為。

第二帖:觀察「自我」的現身及消退,並觀察「自我」活動的種種不自在(如別人不贊同也不支持)及陷入苦境(如對立、衝突)。

第三帖:意識到「自我」的現身就是不自在、痛苦的開始,「自我」有多大,不自在、痛苦就有多大,於「自我」生厭離,保持無「自我」的心態,才能對人對境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自在。

 

心病之六:嫉妒

症 狀:不悅於他人之美德、善行、利益

辨 症:1.起初,內心生起酸溜溜的感覺。

2.再來,想排斥對方,把對方比下去。

3.進一步,對對方不利的評價或貶抑;但無嫉妒人的不贊許,而顯露出嫉妒者的心性。

病 因:內心想在他人心中佔美好的樣貌,不願他人更好。

  方:欣賞、贊賞別人的美德與善行(隨喜),也等於為自己的美德與善行鋪路。

 

心病之七:吝嗇(=ㄑㄧㄢ)

症 狀:吝惜自己的所有物或觀念,不願意布施或分享。

辨 症:封閉自己。拒絕有求之人,或假裝自己沒有施物。

病 因:貪戀自己的擁有物。不知貪吝是束縛、是病。

藥 方:布施。施捨一點點都有助於解放封閉。自樂不如同樂,自享不如共享。布施、分享當生能夠得到好名聲,未來得善果。

 

心病之八:多疑心

症 狀:懷疑他人的某些行動,特別是懷疑他人對自己不利。

辨 症:沒有自信,想太多,不確定,疑神疑鬼。

病 因:對自己的作為沒有信心,對不確定的事情不與人交往、討論、查證,單憑自己胡思亂想。

藥 方:做事確實、可靠;不留把柄給人;與人交往、互動,澄清疑點。

 

心病之九:懶惰(無精進)

症 狀:生命沒有活力,缺乏意志力,懶散。

辨 症:表現畏縮、逃避、含糊、冷漠、不開朗、沒自信、沒幹勁、沒擔當、混日子。

病 因:沒目標,沒有明確善惡觀念。

藥 方:激勵自己:「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懶惰是「小惡」,是放逸、不精進,將一點一滴耗損自己已得的福報(善果)及功德。應振作起來,一點一滴地去除懶散,善果將會一點一滴地累積。

 

心病之十:無慚愧心

症 狀:說是非,散亂心,做下賤事、墮落事。

辨 症:做賤自己,不知上進,隨波逐流,敗壞家庭、人際關係。

病 因:不明是非、善惡、因果。

藥 方:

第一帖:放下防衛心,消除冷漠心,必能湧現慚愧心。慚:厭惡自己缺善,愧:恥於行惡。

第二帖:保護世間,維護倫理(慚愧),便能捨惡習善。

第三帖:觀察,作為防止微細的放逸,不偏離於道。

第四帖:慚愧心能次第生起八正道,解脫貪、瞋、痴。

心病之十一:我慢

症 狀:生起比較、比賽、競爭、較量之心。

辨 症:較量俗物之多少、大小、長短、高低、黑白、快慢、好壞、利害,而亢奮或沮喪。

病 因:不知道自己陷入於沒有助益自他心智成長之事。

藥 方:不比較、不較量,依自己進度,不急不緩地前進。

注意事項:人比人,氣死人。比較之後,輸了會攪動潛在的嫉妒,贏了會攪動潛在的傲慢。

 

心病之十二:愚癡

症 狀:不知真相或漠視真相、不知取捨、盲目、短視。

辨 症:混淆、混亂、籠統、不知因果、不明不白。

病 因:沒有智慧與知識。

藥 方:增加自己的智慧與知識。

有智慧可知道煩惱的真相──斷混淆、籠統;

知道煩惱的來龍去脈──斷因果錯亂;

煩惱的滅絕──斷貪瞋癡;

按部就班地消除貪瞋癡──斷錯路、冤枉路、迂迴路;

有知識可增加財富、增加處理俗事的能力──斷貧窮,斷盲點、盲從。

 (心病〉之一~之三,原載:1992.5.《新雨月刊》第56期;〈心病〉之四~之五,原載:1992.6.《新雨月刊》第57)


◇◇◇◇◇◇◇◇◇◇◇◇◇◇◇◇◇◇◇◇◇◇◇◇

首頁

【附錄二】                平常用功

/ 明法比丘

道場:物質(.色、硬.軟、冷.)、感受、印象、意志、意識等五蘊所在之處,就是練心的道場。

用功:當下練心,該斷斷,該捨捨,該離離。未能斷、捨、離,則應作斷、捨、離之因緣。要修習.多修習正法,才能更熟練,更知法之寶貴。

正念.正知:注意觀察眼、手、腳、身、心的實況和變化,注意觀察身心就是保持「正念、正知」,「正念」就是當下覺知,「正知」就是事後也知道。六根觸六境。具正念、正知,內心平靜、無苦樂,適合思惟、講話、行動;無正念、正知時,內心就充滿污染,不適合思惟、講話、行動。正念、正知是出生一切功德之母。

斷惡.修善:一直保持正念、正知,知因、知果,斷惡、修善,可由此步步高昇至涅槃。

惡的是:殺生、偷盜、邪淫、謊話、惡口、挑撥離間語、綺語(講廢話、講話時機不對)、貪欲、瞋恨、邪見。

善的是:與十惡相背反,並能實行十波羅蜜:

布施、持戒、出離(離欲、出家、修禪)、智慧(親近善士、多問法、多思惟法)、忍耐、精進、真實(不欺)、決心、慈、捨(平等心)

惡的不自斷,要用心斷;斷了惡,災殃自避。

善的不自來,要邀請來;修了善,福報自來。

收心:一日當中,三不五時要收心。把心放空無執著、無束縛,放空心思有助於提升正念。心收束的要訣是:注意呼吸。

靜坐:靜靜坐,沒事做,專注於安住心、找回心、觀察心。以吸氣、呼氣經過鼻口的「氣」為注意的目標;或者是注意吸氣,覺知吸氣的觸覺,呼氣覺知呼氣的觸覺。修禪是否進步,可由生活的品質檢證。修禪可以認證正法,使正法不混亂、不消滅;可以完滿解脫大事。

經行:專注的走路和靜坐同樣重要。收攝六根,注意在左腳、右腳的觸覺,或者和腳步配合;或者注意腳的起、落,單純的覺知;或者只注意呼吸。長時專注的走路,練禪定兼運動;短時專注的走幾步路,培養清除殘餘思緒,放空心思。

飲食:專注用餐的整個動作。注意:眼、手、氣味、食物、嘴的開、合以及貪欲心、棄嫌心、平靜心。飲食中保持威儀,要講話,先吞下食物。

待眾生:對待一切眾生要儘量慈、悲、喜、捨。

:增益眾生安樂();願:扶助眾生離苦()

:隨喜眾生功德();願:對待眾生平等()

做事:要有責任心、要盡心、盡力、要確實,要和人溝通、商量。萬事要注意先、後、緩、急,徹底知苦、集(苦因)、滅(苦滅)、道(苦滅之道)

講話:聲調要柔軟、輕聲,不干擾他人。講話內容以「法」為第一優先,講話應該有「厭欲、離欲、滅欲」的內涵,有10種:少欲、知足、遠離煩惱、無執著、精進、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無用的話少說,無用的話32種,是卑劣、無利益,不能導向厭、離、滅。它的內容是:談王、盜賊、大臣、軍隊、危難、戰爭、食物、飲料、衣服、床椅、花飾、香水、親戚、車輛、村、鎮、城、國、女()、英雄、街道、市井之言、祖先、小小事、世界、海、猜測。

交往:要親近智、善者,遠離愚、惡者。與人作伙要有警覺性,觀察自、他的互動,色法、心法及其實相(無常、苦、無我)。要實踐布施(佛法、物質)、愛語(軟語、柔和、安慰)、利行(鼓勵、勸告、分享)、同事(有情有義、同甘共苦)

睡眠:要睡時,把心放空,放下一切,注意吸氣、呼氣,以注意呼氣入眠。睡時具正念可安睡、安醒、無惡夢、諸天守護、不遺漏。

睡醒時,注意吸氣醒來。願自己離一切貪染、瞋恚,無憂無愁過這一日

死想:想想自己的確是在等死,不久人世,應及時修心,以免帶癡業再輪迴,而後悔不及。

迴向:聽法、誦經、禮拜、供養、做功德,全部迴向:

願以此功德,滅盡諸煩惱;

願以此功德,成為涅槃因。

    願以此功德,與眾生分享。

 (原載《嘉義新雨雜誌》第33期,2004.6.訂正)

◇◇◇◇◇◇◇◇◇◇◇◇◇◇◇◇◇◇◇◇◇◇◇◇

首頁

   

 

  講:明法比丘

倡印者:法雨道場

606 台灣•嘉義縣中埔鄉同仁村柚仔宅506

Dhammavassarama

No. 50 - 6, You-Tze-Zhai, Tong-Ren Village,

Chong-Pu, Chiayi 606, Taiwan

Tel(886)(5) 253-0029Fax203-0813

E-mailnewrain@ms22.hinet.net

網址:http://www.tt034.org.tw/newrain

         郵政劃撥:31497093 法雨道場

版次:西元20046 初版  2000

結緣書.歡迎倡印.請勿增減本書內容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