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很高興應幾位台灣比丘、比丘尼法師的邀請,來到台灣;這幾位法師曾到緬甸毛淡棉市近郊的帕奧禪林[1]修行。在台灣的期間,我想教大家一些帕奧禪林的修行方法體系;它乃是以巴利[2]佛教聖典與《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中的指導作為依據。我們相信巴利聖典所指導的修行方法正是佛陀本身修行的方法,也是佛陀在世時指導弟子們修行的方法。
首先我們必須問自已:「佛陀為什麼要教導修行?」或「修行之目的何在?」
佛教修行之目的是為了證悟涅槃;涅槃乃是精神(nama名)與物質(rupa色)的止息。要證悟涅槃,我們必須完全息滅以無貪、無瞋、無癡[3]為根的善名法(精神),及以貪、瞋、癡[4]為根的不善名法;它們能造成一再的生、老、病、死,輪迴之苦。如果通過修行觀禪培育觀智[5](vipassana-bana),直到證悟了知見涅槃的四道智[6](magga-bana),它們就會徹底息滅。換句話說,涅槃乃是由生死輪迴的苦海中解脫自在出來,也就是生、老、病、死的止息。我們都遭受生、老、病、死之苦;為了從眾苦當中解脫出來,我們必須修行。基於脫離一切痛苦的願望,我們需要學習如何修行,以便證悟涅槃。
那麼,什麼是修行呢?修行包括止禪[7](samatha 奢摩他)與觀禪[8](vipassana毗婆舍那),而這兩者都必須以身口的德行(戒)作為基礎。換句話說,修行就是培育乃至完全開展八聖道分。
八聖道分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正見與正思惟合稱為覺觀或智慧的訓練(慧學),佛陀稱之為觀禪正見(vipassana-samma-ditthi)與道正見(magga-samma-ditthi);正語、正業與正命合稱為戒行的訓練(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合稱為禪定的訓練(定學),也就是止禪法門(samatha-bhavana)。
現在,我想就八聖道分當中的每一項多作些說明。
第一項是正見。何謂正見?正見包括四種智慧:第一種是了知苦諦的智慧,苦諦也就是五取蘊[9] 。第二種是了知集諦(苦的原因)的智慧,也就是透視五取蘊之因緣的觀智;換言之,乃是透視緣起法(paticcasamuppada十二因緣[10])的觀智。第三種是了知涅槃(滅諦)的智慧,涅槃乃是五取蘊的息滅。第四種是了知領悟八聖道分(道諦)的智慧;八聖道分是通向證悟涅槃的修行方法。
八聖道分的第二項是正思惟。正思惟(尋心所)有四種,即:將心投向苦諦、將心投向集諦、將心投向滅諦及將心投向道諦。
如是,正思惟將心投向每一聖諦,而正見則如實了知每一聖諦。正因為它們如此共同作用,所以將它們合稱為智慧的訓練(pabba-sikkha慧學)。
八聖道分的第三項是正語,即:戒除妄言(謊話)、兩舌(挑撥)、惡口(譏罵)與綺語(廢話)。
八聖道分的第四項是正業(正當的行為),即:戒除殺生、偷盜與邪淫。
八聖道分的第五項是正命,即:戒除用不正當的言語或行為來取得財物、維持生活,如:殺生、偷盜或說謊等。就在家人而言,這也包括戒除五種不道德的買賣,即:武器買賣、人口買賣、供屠宰用牲畜的買賣、酒等麻醉品的買賣、毒藥的買賣。
正語、正業與正命這三項聖道分合稱為戒行的訓練(sila-sikkha戒學)。
八聖道分的第六項是正精進。正精進有四種,即:努力不使尚未生起的惡行生起;努力去除已生起的惡行;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行生起;努力提昇已生起的善行。為了開展這四種正精進,我們必須修行戒、定、慧三學。
八聖道分的第七項是正念。有四種正念(四念處[11]):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與法念處。此處「法[12]」指的是:除了受以外的五十一個心所[13];或從另一種角度來看,法指的是:五取蘊、十二處[14]、十八界[15]、七覺支[16]、四聖諦等。然而,簡單地說,四念處可以歸納為兩項,即:色念處與名念處[17]。
八聖道分的第八項是正定。根據《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正定指的是:初禪、第二禪、第三禪與第四禪。而《清淨道論》將正定更詳細地解釋為:四色界禪[18](rupa-jhana)、四無色界禪[19](arupa-jhana)與近行定[20](upacara-samadhi)。
有些人已曾累積深厚的波羅蜜[21],藉著聽聞佛法的簡略或詳盡開示[22],就能夠證悟涅槃。然而,大多數人沒有這種波羅蜜,他們必須次第地修行八聖道分。這些人稱為所引導者(neyya-puggala需要引導的人),他們需要逐步地修行八聖道分,意即依照戒、定、慧的次第來修行:持戒清淨之後,必須培育定力;以定力淨化自心之後,必須修行智慧。
應當如何培育定力呢?
止禪法門有四十種,可以修行其中的任何一種來培育定力。
對於無法決定該選擇那一種法門的人,他們應從安般念[23]下手。大部份人可以修行安般念或四界分別觀[24]培育定力。因此,現在我將簡要地解說安般念的修法。
佛陀於《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導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佛陀於經中說:
「諸比丘[25],於此有比丘,前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閒處。結跏趺坐[26],正直其身,安住正念於業處[27]。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入息長時,彼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彼知:『我出息長』。入息短時,彼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彼知:『我出息短』。『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開始修行時,先以舒適的姿勢坐著,然後嘗試覺知經由鼻孔而進出身體的氣息(呼吸時的鼻息)。你應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處周圍的某一點感覺到氣息的進出。不要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到體外,因為如此你將無法成就禪定。只應在氣息掃過及接觸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處周圍最明顯的一點[28]覺知氣息,你將能培育及成就禪定。
不要注意氣息的自相(sabhava-lakkhana自性相)、共相(samabba-lakkhana)或禪相[29](nimitta)的顏色。自相是氣息中四界的個別自然特徵,即:硬、粗、流動、支持、推動等。共相是氣息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的本質。這表示不要默念「入、出、無常」,或「入、出、苦」或「入、出、無我」。只需覺知入出息的本身[30]。
入出息的本身是安般念的對象(所緣[31]),也就是你必須專注以培育定力的對象。如果你過去世曾經修行此禪法,累積相當的波羅蜜,當你以此方式注意入出息本身(整體概念;不注意推動、熱等個別特徵)時,你將能輕易地專注入出息。
如果不能的話,《清淨道論》建議用數息的方法,這能協助你培育定力。你應在每一吸呼接近末端時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八」[32]。
至少應數到五,但不應超過十。我們建議數到八,因為它提醒你正在培育八聖道分。因此,你應依照自己的意願,在五至十之間選擇一個數目,然後下定決心在這段時間內不讓心飄蕩到其他地方,只應平靜地覺知氣息。如此數息時,你將能使心專注,平靜單純地只覺知氣息。
能如此專注至少半小時之後,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二個階段:
入息長時,彼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彼知:「我出息長」。
入息短時,彼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彼知:「我出息短」。
在這階段,你必須對入出息的長短培育覺知。這裡的長短並非指尺寸上的長短,而是指時間的長度。覺知每一入出息時間的長短,你會發覺有時入出息的時間長,有時入出息的時間短。在這階段,你所應做的只是單純地如此覺知氣息而已。如果要默念,不應默念:「入、出、長;入、出、短」,只應默念:「入、出」,同時附帶覺知氣息是長或短。你應當專注於氣息,附帶覺知氣息經過接觸點的時間長短。有時在一次靜坐當中,氣息從頭到尾都是長的,有時從頭到尾都是短的,但是你不應故意使氣息變長或變短。在此,注意氣息的長短只是幫助心專注於氣息而已,專注力的重點仍然是氣息。所以你不應太在意氣息到底是多長或多短。如果你那麼做,你的擇法覺支會過強,心反而不能定下來。
禪相可能會在這階段出現。然而,若能如此平靜地專注約一小時,但禪相仍然未出現,那麼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三個階段:
「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覺知之息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這裡,佛陀指示你持續地覺知經過同一點上從開始到結束的氣息(全息;息之全身;息之初、中、後)。如此修行時,禪相可能會出現。若如是,你不應立刻轉移注意力至禪相,而應繼續覺知氣息。
如果能平靜地在同一點上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持續約一小時,卻仍然沒有禪相出現,那麼你應進行到第四個階段: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要做到這一點,你應下定決心要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在同一點上專注於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你不應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氣息變得平靜,因為那樣做會使定力退失。《清淨道論》提到四種能使氣息平靜的因素,即:思惟(abhoga)、專念(samannahara)、注意(manasikara)和觀察(vimamsa)。因此,在這階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氣息。以此方法修行,你將發現氣息變得更平靜,更微細。此時,不論氣息是長還是短,你都持續不斷地專注於微細的氣息。這就是說「長短息、全息及微息」三個階段可以同時發生,可以同時修行。當你如此持續修行時,禪相就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之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困難。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且不明顯;他們可能會以為呼吸已經停止了。如果這種現象發生,你應保持覺知的心,在之前你還能注意到氣息的那一點等待氣息重現。
只有七種人不呼吸,即:死人、子宮內的胎兒、溺水者、昏迷悶絕者、入第四禪定者、入滅盡定者(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乃是心、心所與心生色法暫時停止的境界)、梵天神[33]。你應省思自己並非其中任何一者,只是正念不夠強,不足以覺知呼吸的氣息而已。
當氣息微細時,你不應故意改變呼吸以便使氣息變得明顯;如果這麼做,則因為過度精進所產生的擾動不安,你將無法培育定力。你應照著氣息實際的樣子去覺知它。如果氣息不明顯,則只需保持平靜,提起正念,在之前還能覺知氣息的地方等待。當你如此運用念和慧之時,氣息將會再度顯現。
修行安般念所產生的禪相並非人人相同,它是因人而異的。對於有些人,禪相是柔和的,例如:棉花、抽開的棉花、氣流、似晨星的亮光、明亮的紅寶石或寶玉、明亮的珍珠。對於有些人,它粗糙得有如棉花樹幹或尖木。對於有些人,它則呈現有如:長繩或細繩、花環、煙團、張開的蜘蛛網、薄霧、蓮花、月亮、太陽、燈光或日光燈。
像棉花一樣純白色的禪相大多數是取相,因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當禪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時,那就是似相。當禪相像紅寶石或寶玉而不明亮時,那是取相;當它明亮和發光時,那就是似相。其他形狀與顏色的禪相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去了解。
不同的人會生起不同形態的禪相,因為禪相從「想」而生。在禪相出現之前,由於不同禪修者有不同的想,即產生不同的禪相。雖然所修的業處相同,都是安般念,但卻因人而異地產生不同的禪相。
達到這階段時,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禪相、不要讓禪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變它的形狀或外觀。若那樣做,你的定力將停滯且無法繼續提昇,禪相也可能因此而消失。所以,當禪相首次出現時,不要把專注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如果那麼做,禪相將會消失。
然而,如果發現禪相已經穩定,而且心自動地緊繫於禪相,那時就讓心專注於它。如果強迫心離開它,你可能會失去定力。
若禪相出現在你面前遠處,則不要注意它,因為它可能會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繼續專注於經過接觸點的氣息,禪相會自動移近並停留在接觸點上。
若禪相在接觸點出現並保持穩定,而且似乎禪相就是氣息,氣息就是禪相,這時就可以忘記氣息,而只專注於禪相。如此將注意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你將會更進步。保持注意力專注於禪相時,禪相變得越來越白,當它白得像棉花時,這便是取相(uggaha-nimitta)。
你應下定決心,保持平靜地專注於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或更久。如果能專注於取相持續一或二小時,你會發現它變得清澈、明亮及光耀,這就是似相(patibhaga-nimitta)。你應下定決心及練習保持心專注於似相一小時、二小時或三小時,直到成功。
在這階段,你將達到近行定(upacara)或安止定(appana)。近行定是(在進入禪那[34]之前)非常接近禪那的定;安止定是禪那。
這兩種定都以似相為對象,二者的差別在於:近行定的諸禪支[35]尚未開展到完全強而有力。由於這緣故,在近行定時「有分心」[36] (bhavavga)還能夠生起,而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心。經驗到這現象的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甚至會以為這就是涅槃。事實上心還未停止,只是禪修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察覺它而已,因為有分心非常微細。
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夠繼續提昇定力,你必須藉助五根:信(saddha)、精進(viriya)、念(sati)、定(samadhi)、慧(pabba)來策勵心,並使心專注、固定於似相。你需要精進以便使心一再地覺知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似相;需要慧以便了知似相。
五根就是五種控制心的力量,它們使心不偏離於通向涅槃的止(samatha)觀(vipassana)正道。
五根當中,第一是信。信乃是相信應當相信的對象。如:相信三寶[37];相信業因與果報;很重要的是相信佛陀的證悟,因為若禪修者缺乏這樣的正信,他將會放棄禪修;相信佛陀的教法也非常重要,即:四道、四果[38]、涅槃及教理。佛陀的教法指示我們禪修的方法與次第,所以在此階段非常重要的是對教法的深信。
假設有人這麼想:「只是觀察呼吸時的氣息就能達到禪那嗎?」或「上述所說有如白棉花的禪相是取相;有如透明冰塊或玻璃的是似相,確實如此嗎?」如果有這類念頭存留在心,它們將會造成如此的見解:「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不可能達到禪那。」由於這種見解,他將退失對佛法的信心,也將放棄修行禪定。
因此,以安般念業處修行禪定的人必須有堅強的信心,應當毫無懷疑地修行安般念。他應當想:「如果有系統地依照圓滿正覺佛陀的教法修行,我一定可以達到禪那。」
然而,若禪修者對當信之對象有過強的信心(在這裡,此對象乃是安般念業處),那麼,由於信根的決定(勝解)作用太強,慧根就不分明,而其餘的精進根、念根及定根的力量也將變弱。那時,精進根不能實行其策勵相應[39]的名法[40],並保持它們於似相的作用;念根不能實行其確立憶念似相的作用;定根不能實行其使心安住於似相,不散亂的作用;慧根也不能實行其透視似相的作用。因為慧根不能了知似相,也就無法支持信根,於是信根也會變弱。
如果精進根過強,其餘的信、念、定、慧諸根就不能實行其決定、確立、不散亂和透視的作用。過強的精進使心不能平靜地專注於似相,這也意味著七覺支中輕安、定和捨覺支的強度不夠。
同樣地,若其他諸根如定根、慧根過強,也將有不良的影響。
信根與慧根,定根與精進根的平衡是諸聖者所讚歎的。假使信強慧弱,則為迷信。此人將相信、崇拜缺乏真實利益與內涵的對象。舉例而言,他們信仰、尊敬正統佛教以外宗教所信仰、尊敬的對象,例如:造物主、鬼怪、護法神等。
反之,若慧強信弱,則將使人傾向於狡黠;自己不實際修行,卻整天批判與評論。他們猶如吃藥過量而引起的疾病一般難以治療。
然而,若信慧平衡,則能信於當信之事。他相信三寶、業果,確信如果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他將能體驗似相及達到禪那。若以如此的信心修行,並運用智慧透視似相,這時信根與慧根就能平衡。
再者,假如定強而精進弱,則因為定有產生怠惰的傾向,怠惰將征服他的心。若精進強而定弱,則因為精進有產生掉舉(擾動)不安的傾向,掉舉將征服他的心。唯有當定根與精進根平衡時,心才不會墮入怠惰或掉舉,而能達到禪那。
對於想修行止禪業處者,堅強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若他想:「如果我培育對似相的專注力,一定能達到禪那。」於是,藉著信根的力量及對似相的專注,他必定能達到禪那,因為專注是禪那的主要基礎。
對於修行觀禪者,慧根強是非常適合的。因為當慧根強時,他能夠透視三相(無常、苦、無我),以及獲得領悟三相的智慧。
當定慧平衡時,世間禪[41](lokiya-jhana)才能生起。佛陀教導定慧兩者必須並修,因為出世間禪[42](lokuttara-jhana)也唯有在定慧平衡時才會生起。
無論是平衡信與慧、定與精進、定與慧,念根都是必要的。念根適用於所有情況,因為念可以保護心,使心不會由於過強的信、精進或慧而陷於掉舉,也不會由於過強的定而陷於怠惰。
因此,在所有的情況下都需要念,就像所有的調味汁都需要鹽,也像國王的所有政務都需要宰相處理一般。所以在古註裡提到:「世尊說:『念在任何業處都是需要的。』」為什麼呢?因為在修行時,念是心的依靠處與保護者。念是依靠處,因為它能幫助心達到前所未到、前所未知的高超境界;若沒有念,心則無法達到任何超凡的境界。念可以保護心及不使禪修的對象失落。這就是為什麼當禪修者以觀智辨識念時,他會見到念的相狀是:它能保護修行時所專注的對象,以及保護禪修者的心。若缺少念,禪修者就不能策勵或抑制自己的心。這是為何佛陀說念能應用於一切情況的理由。(亦參見清淨道論‧第四章‧第四九段。大疏鈔Mahatika‧第一冊‧第一五○至一五四頁)
如果禪修者想以安般念來達到禪那,平衡七覺支也是非常重要的。七覺支是:
一、念覺支(sati):記得似相並持續地辨識似相;
二、擇法覺支(dhammavicaya):透徹理解似相;
三、精進覺支(viriya):努力統合及平衡諸覺支於 似相。尤其是努力於強化擇法覺支及精進覺支 本身;
四、喜覺支(piti):體驗似相時心中的歡喜;
五、輕安覺支(passadhi):以似相為對象時,心與 心所的寧靜;
六、定覺支(samadhi):一心專注(心一境性)於 似相;
七、捨覺支(upakkha):乃是心的平等性,不使心 興奮或退出所專注的似相。
禪修者必須培育及平衡這七覺支。如果精進不夠,禪修者的心將會遠離禪修對象(似相)。此時他不應加強輕安、定和捨這三覺支,而應加強擇法、精進和喜這三覺支,如此心才能再度振作起來。
當過於精進而心生起擾動和散亂時,他不應加強擇法、精進和喜這三覺支,而應加強輕安、定和捨這三覺支。如此才能抑制與平靜擾動的心。
這就是平衡五根及七覺支的方法。
當信、精進、念、定、慧這五根得到充分培育之時,定力將會超越近行定而達到安止定。達到禪那時,心將持續不間斷地覺知似相,這情況可能維持數小時、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心持續地專注於似相一小時或兩小時之後,你應嘗試辨識心臟裡意門(bhavavga有分識;有分心)生起的部位,也就是心色[43](心所依處)。有分心是明亮清澈的;註釋中說,有分心就是意門(manodvara)。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你將能辨識到依靠心色而生起的意門(有分心),以及呈現在意門的似相。能如此辨識之後,你應嘗試逐一地辨識五禪支,一次辨識一禪支。持續不斷地修行,最後你能同時辨識所有五禪支。五禪支是:
一、尋(vitakka):將心投入於似相;
二、伺(vicara):保持心持續地投注於似相;
三、喜(piti):喜歡似相;
四、樂(sukha):體驗似相時的樂受或快樂;
五、一境性(ekaggata):對似相的一心專注。
諸禪支整體合起來即稱為禪那。剛開始修行禪那時,你應練習長時間進入禪那,而不應花費太多時間辨識禪支(jhanavga)。你也應練習初禪的五自在:
一、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之後辨識諸禪支。
二、入定自在:能夠在任何想入定的時刻入定。
三、住定自在:能夠隨自己預定的意願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夠在所預定的時間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夠辨識諸禪支。
轉向與省察這兩種作用發生在同一個意門[44]心路過程[45](manodvaravithi)。轉向作用由意門轉向心[46](manodvaravajjana)執行,它緣取禪支為對象而生起。省察作用則由緊接在意門轉向心之後生起的四、五、六或七個速行心[47]來執行,也緣取同樣的對象。
在《增支部‧山牛經Avguttara Nikaya, Pabbateyyagavi Sutta》裡,佛陀提醒諸比丘,在尚未熟練初禪的五自在之前,不應嘗試進修第二禪。佛陀解釋說,如果禪修者尚未完全精通初禪就進修第二禪,則他將失去初禪,而且無法達到第二禪,兩者皆失。
當你已熟練初禪的五自在之後,可以進而修行第二禪。為此,首先你應進入初禪。從初禪出來之後,思惟初禪的缺點及第二禪的優點:你應思惟初禪接近五蓋,也應思惟初禪中的尋、伺禪支是粗劣的,它們使初禪不如無尋、伺的第二禪寂靜。存著想去除此二禪支,而只留下喜、樂、一境性的意願,再次將心專注於似相。如此你能達到具有喜、樂及一境性的第二禪。接著應當修行第二禪的五自在。
當你修行成功且想進而修行第三禪時,你應思惟第二禪的缺點及第三禪的優點:第二禪靠近初禪,且其喜禪支是粗劣的,使它不如無喜的第三禪寂靜。從第二禪出定並如此思惟之後,你應培育想要證得第三禪之心,再次專注於似相。如此即能達到具有樂及一境性的第三禪。然後應當修行第三禪的五自在。
當你修行成功且想進而修行第四禪時,你應思惟第三禪的缺點及第四禪的優點:第三禪的樂禪支是粗劣的,它使第三禪不如無樂的第四禪寂靜。從第三禪出定並如此思惟之後,你應培育想要證得第四禪之心,再次專注於似相。如此即能達到具有捨[48]及一境性的第四禪。接著,你應修行第四禪的五自在。
進入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這就完成安般念的第四個階段: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這階段開始於禪相生起之前,進而定力隨著修行四種禪那而增長,呼吸逐漸變得愈來愈平靜。直到進入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
禪修者修行安般念達到第四禪,並修成五自在之後,當禪定產生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他可以隨自己的意願而轉修觀禪(vipassana毗婆舍那)。另一種方式是,他也可以繼續修行其他種止禪(samatha奢摩他),這將是我下次講座的題目:如何修行十遍[49]。
[1] 帕奧禪林Pa-Auk Tawya Forest Monastery-位於緬甸南部毛淡棉市近郊的帕奧村,以村名作為寺院之名。已成為頗具規模的國際禪修中心,並且還在不斷擴建當中。在此修行的禪修者經常維持在二、三百人左右,其中外國人有五十至八十位,華人佔一半以上。住持禪師的法名為烏.阿欽納(U Acinna);緬甸人為了表示尊重,不直接稱呼法名,而稱他為帕奧禪師(Pa-Auk Sayadaw)。
[2] 巴利pali-記載原本佛教典籍所用的語言。有時也作為佛教聖典的代稱。(P-E Dict p.455)
[3] 無貪、無瞋、無癡稱為三善根:善心生起的主要根本。
[4] 貪、瞋、癡稱為三不善根:不善心生起的主要根本。(Com M Abh Ⅲ.5 p.120)
[5] 觀智vipassana-bana-透視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勝義法;根本真實法)無常、苦、無我本質的智慧。
[6] 道智magga-bana-與聖人之道相應的智慧。它能同時完成四項功能(體證四聖諦):一、領悟苦諦(苦的真理);二、去除貪愛(苦的原因);三、證悟涅槃(苦的息滅);四、完全開展八聖道分(聖道的八項構成因素;滅苦的方法)。(Ess Abh p.421)
[7] 止禪samatha-字義為平靜。乃是心處於專一、不動、無煩惱、安寧的狀態。禪定的修行法門。(Ess Abh p.357)
[8] 觀禪vipassana-直觀覺照一切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本質。智慧的修行法門。(Ess Abh p.357)
[9] 五取蘊pabc’upadanakkhandha-五蘊乃是五種聚集,即:色蘊(物質)、受蘊(感受)、想蘊(形成內心印象)、行蘊(附屬的精神因素;除了受、想之外的五十個心所)、識蘊(心;心識;主要的精神因素)。五取蘊(凡夫的五蘊)乃是會成為執取之對象的五蘊,包括所有色蘊及世間的四種名蘊(受、想、行、識)。而出世間(超出世間凡夫的境界)的四種名蘊不是取蘊,因為它們完全超越執取的領域,不會成為貪愛或邪見的對象。(Com M Abh Ⅶ.35 p.286)
[10] 十二因緣-在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中,因果作用的方式。歸納為十二項,又稱為十二緣起支。即:過去世的無明(愚癡)、行(行為;業)為因,造成現在世的識(投生心)、名色(投生後的身心)、六處(六種感覺器官)、觸(心識與感官接觸對象)、受(感受)為果;現在世的愛(貪欲)、取(執著)、業有(業力)為因,造成未來世的生(再度投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投生後所遭遇的苦)為果。
[11] 四念處satipatthana-培育正念與覺觀的一套完整修行體系;以正念覺察四種對象:身、受、心、法。(Com M Abh Ⅶ.24 p.279)
[12] 法dhamma-用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含義,今舉出其中常見的三種:(一)、佛法;佛陀所教導的真理;乃是宇宙間固有、不變、自然的法則。(二)、現象;事物。(三)、被心認知的對象(法塵)。此處指第三種含義。(P-E Dict p.336)
[13] 心所cetasika-伴隨著心生起的附屬精神因素;它能協助心執行特定的任務。心所不能離開心而單獨生起;心也不能離開心所而單獨生起。雖然兩者互相依靠,但是心為主要的精神因素,因為心所必須依靠心才能認知對象。(Com M AbhⅡ.1 p.76)
[14] 十二處-1.眼處、2.耳處、3.鼻處、4.舌處、5.身處、6.意處、7.色處、8.聲處、9.香處、10.味處、11.觸處、12.法處(心的對象)。1-5是五種物質的感官;7-11是五種物質的對象;意處包含八十九種心;法處包含五十二個心所、十六種微細色與涅槃。(Com M Abh Ⅶ.36 p.287)
[15] 十八界-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色界、7.聲界、8.香界、9.味界、10.觸界、11.眼識界、12.耳識界、13.鼻識界、14.舌識界、15.身識界、16.意界、17.法界(心的對象)18.意識界。它們稱為「界」,因為它們能保持自己固有的本質。將十二處中的意處分成七個界(11-16及18),即成為十八界;其餘的處與界都相同。(Com M Abh Ⅶ.36 p.287)
[16] 七覺支satta bojjhavga-覺悟的七項因素:念(明記不失)、擇法(觀照的智慧)、精進(努力)、喜(愉悅)、輕安(心與心所的平靜)、定(專一)、捨(心的平等中性;並非指捨受)。(Com M Abh Ⅶ.29 p.281)
[17] 色念處-正念覺察物質。名念處-正念覺察精神(心與心所)
[18] 四色界禪-即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乃是禪定的四個層次。它們能使人投生色界天(遠比人界高超,沒有粗的色法,只有微妙的色身。),故稱色界禪。(Com M AbhⅠ.18 p.54)
[19] 四無色界禪-比四色界禪更深的禪定,能使人投生於完全超越物質,唯有心與心所存在的無色界天。(Com M AbhⅠ.22 p.62)
[20] 近行定upacara-samadhi-接近完全專一(禪定)的定。
[21] 波羅蜜parami-圓滿;完善。(P-E Dict p.454)在此指從前所做過的善業,尤其指修行佛法的善業。
[22] 開示-講解佛法。因為佛法能使人開發智慧,透視真理之故。
[23] 安般念anapanasati-其中anapana(入出息)音譯為:安那般那。sati(念):清醒、警覺、明記不忘失。anapanasati音義合譯為安那般那念,簡稱安般念;乃是專注於入出息的修行法門。(P-E Dict p.100, p.672)
[24] 四界分別觀-辨識身體由地、水、火、風這四種基本元素(四界;四大)所組成的修行法門。(清淨道論‧第十一品‧第二七至一一七段)
[25] 比丘bhikkhu-佛教的男性出家人,遵守二百二十七條比丘戒。(P-E Dict p.504)
[26] 結跏趺坐-屈膝盤腿而坐。
[27] 業處kammatthana-字義為「工作處所」,在此用來指修行法門,即禪修者修行以培育特殊成就的工作處所。(Com M Abh Ⅸ.1 p.329)有時也用來指修行時所專注的對象。(P-E Dict p.193)
[28] 接觸點應選在鼻孔的出口處周圍或人中,勿選在鼻孔的內部,因為會造成壓力,妨礙專注。至於無法找到固定接觸點的人,只要能在氣息出現的任何地方持續地覺知氣息即可;亦可同時覺知進出於兩鼻孔出口處的氣息。若能總是在固定不變的接觸點覺知氣息,則對定力的培育大有幫助。若所選的接觸點位於左或右鼻孔出口處,則因每隔一段時間身體會自動更換鼻孔呼吸,於是必須更換到對側鼻孔出口處。然而,選定一個接觸點之後,至少應專注經過那點的氣息二十至三十分鐘,必要時才更換接觸點;若更換接觸點的間隔時間太短、次數太頻繁,則不易培育穩固的定力。
[29] 禪相nimitta-修行禪定時心專注的對象;可以是影像或概念。
[30] 入出息的本身-此處的入出息還只是概念法(世人以為有真正實質的事物),不是究竟法(分析至不能再分的究竟成份)。
[31] 所緣-被心(能緣)攀緣的對象。所緣與對象是同義詞;然而基於一般人少用之故,本書皆以「對象」一詞取代「所緣」。
[32] 數息的方法有許多種,這裡只舉其中一種:保持自然呼吸,入息時默念「入」,出息時默念「出」,出息接近末端時默念數目。
[33] 梵天神brahma-因為穩固的禪定而投生梵天界的眾生。梵天界有二十層天:十六層是色界天(色梵天);四層是無色界天(無色梵天)。那裡的眾生稱為梵天神或梵天。(P-E Dict p.493)
[34] 禪那jhana-心完全專一的狀態。《清淨道論‧第三品》解釋為:「使心與心所平等、平正、不散亂、不雜亂地安住於單一對象中。」《長部Ⅰ.76 Digha NikayaⅠ.76》描述禪那中的心是:「寧靜、清淨、透明、已培育、沒有邪惡、柔順、堪能、堅定、沉著不動的。」顯示禪那中的心具有強盛的生命力。禪那通常指四色界禪,有時也包括四無色界禪。(P-E Dict p.286)
[35] 禪支jhanavga-禪那的構成因素。禪支是執行禪定過程的心所;可依禪支的不同而分辨不同的禪那。(Com M AbhⅠ.18 p.56)
[36] 有分心bhavavga-生命相續流。字義為:生存(有)的成份(分)。有分心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條件。有了有分心,個體才能一剎那也不間斷地相續存在。每當認知對象的心理過程(心路過程)不生起時,每一剎那都是有分心在相續生滅。(Com M Abh Ⅲ.8 p.122)
[37] 三寶-佛陀(圓滿覺悟者)、佛法(佛陀教導的真理)、僧團(僧伽;傳承佛陀教法的比丘團體)。(P-E Dict p.337)
[38] 四道與四果-證悟有四個階段: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每一階段有兩種心:道心與果心。這八種出世間心皆以無為的涅槃為對象,但它們的作用不同:道心能徹底滅除煩惱;果心能體驗滅除煩惱後的解脫程度。(Com M AbhⅠ.28 p.66)
[39] 相應-心與心所同時生起、同時消滅、依靠相同的依處而生起、緣取相同的對象,此關係稱為相應。同一種心中其他互為條件關係的心理現象也稱為相應。(Com M Abh Ⅷ.13 p.307)
[40] 編者註:名法包括心與心所。
[41] 世間禪-繫屬於世間、不能超出世間生死輪迴的禪定。
[42] 出世間禪-作為觀禪的基礎以證悟道果的禪定。(Ess Abh p.52)在此所謂的「定慧平衡」是指:分別平衡了定根與精進根、慧根與 信根之後,再使這兩組之間達到平衡。
[43] 心色(心所依處)hadayavatthu-存在心臟裡的色法,能作為意界與意識界生起時的依靠處。(Com M AbhⅢ.20 p.144)
[44] 意門manodvara-門是比喻,用來指心與對象發生作用時的媒介。眼、耳、鼻、舌、身、意這六門是心與心所出外會遇對象,及對象進入心與心所領域的門。前五門是物質的,即敏感的微細色法,存在個別的粗感官裡。意門是精神的,亦即有分心。當對象出現在意門時,意門心路過程中的心只透過意門來緣取對象,不直接依靠物質的門。(Com M AbhⅢ.12 p.130)
[45] 心路過程vithi-認知對象的心理過程。當對象出現在六門之一時,為了認知對象而生起一連串參與認知作用的心。心路過程中的心依照心的法則而以適當順序相續生起。(Ess Abh p.131)
[46] 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這種心在前五門心路過程中稱為確定心(votthapanacitta),其功能是確定或定義被前五識認知過的對象。在意門心路過程中稱為意門轉向心,其功能是將心轉向對象。(Com M AbhⅠ.10 p.44)
[47] 速行心javana-速行心是一連串同類的心(通常是七個),它們「快速通過」對象,並且完全認知對象。速行心階段是造成善業或惡業的階段(P-E Dict p.280)(Com M AbhⅢ.8 p.124)
[48] 捨upekkha-捨常指平等中性、不被偏見或偏愛動搖的高超心境。在此指中性感受(捨受),不偏於喜、憂、苦、樂,也稱不苦不樂受(adukkhamasukha vedana)。(Com M AbhⅠ.4 p.34)
[49] 十遍kasina-十種修行禪定時所專注的對象,即:青、黃、紅、白、地、水、火、風、空、光。亦譯為十遍處或十一切處,因為它們的似相都必須擴展到遍滿宇宙,沒有邊際。(Com M Abh Ⅸ.6 p.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