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3-1:修行安般念有三種禪相:遍作相、取相、似相。何謂遍作相?遍作相一定是灰色的嗎?遍作相與取相之間有何差別?
答3-1:修行安般念時有三種禪相、三種定(samadhi)以及三種修(bhavana)。三種禪相是:遍作相、取相與似相;三種定是:遍作定(parikamma-samadhi預備定)或稱為剎那定(khanika-samadhi)、近行定(upacara-samadhi)與安止定(appana-samadhi);三種修是:遍作修(預備修)、近行修與安止修。
遍作定的對象可以是遍作相、取相或似相。遍作修即是遍作定。
真正的近行定(即近行修)乃是緊鄰於禪那或安止定之前出現的,這是為何它稱為近行定的理由。但是有時在安止定(appana-jhana)之前(雖然距離安止定還有一段程度),以似相為對象的深且強的定也隱喻式地被稱為近行定。當遍作定(或剎那定)被完全培育時,它產生近行定;當近行定被完全培育時,它產生安止定。
在上次講座中我們已經討論過三種禪相,即:禪定的對象。
(一)遍作相:自然的呼吸就是一種遍作相。註釋中提到鼻孔相(nasika-nimitta)與上唇相(mukha-nimitta)也都是初學者的遍作相。當定力稍微增強時,通常在鼻孔出口處附近會出現灰色或煙霧色,它稱為遍作相;此時的定力稱為遍作定;此時的修行稱為遍作修。在這個階段,禪相不一定只是煙樣的灰色,也可能出現為其他顏色。
(二)取相:當前面這種定力增強有力之後,煙樣的灰色通常轉變成如棉花似的白色。不過,依照心中「想」的改變,禪相也可能變成其他顏色與形狀。如果禪相的顏色與形狀經常改變,定力將會逐漸下跌,這是因為禪修者的想經常改變的緣故。因此,禪修者不應注意禪相的顏色與形狀,而應只是一心專注於它。這是第二種禪相。這種專注於取相的定力也是遍作定,這種修行也是遍作修。
(三)似相:當定力變得更強而有力時,取相會變成似相。通常似相是清澈、明亮與發光的,猶如晨星一般。在此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想改變,禪相也會改變:若禪修者想要禪相變長,禪相就會變長;想要它變短,它就會變短;想要它變成紅寶石色,它就會變成紅寶石色。《清淨道論》提到禪修者不應如此做。若如此做,即使很深的定力也會逐漸變弱。由於他生起不同的想,從而也就分散注意力到不同的對象。所以禪修者不應玩弄禪相,否則將無法達到禪那。
專注於似相最初階段的定也是遍作定,其修行也是遍作修。然而,接近禪那的定則稱為近行定,該修行稱為近行修。當安止定生起時,所專注的禪相依然是似相,但是該定是安止定,該修行是安止修。
問3-2:近行定與安止定之間有何差別?
答3-2:當似相出現時,定力是相當強的。然而在近行定的階段,禪支還未完全茁壯,因此有分(bhavavga)仍會生起,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該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或說:「那時我一無所知。」或認為那就是涅槃如果這樣修行下去,他將能夠停留在有分之中很長的時間。
無論是好或壞的任何一種修行法,如果禪修者一再努力嘗試,他終究能精通其法,所謂「熟能生巧」。在此情況下亦然,若一再嘗試,他將能落在有分之中很長的時間。為什麼他說自己一無所知呢?因為有分的對象乃是前世臨死時的對象,此對象可以是業、業相(kamma-nimitta)或趣相[1](gati-nimitta投生相)。但是禪修者無法見到這點,因為他還不能辨識緣起法。唯有能夠辨識緣起法之後,才能見到有分緣取這三種對象之一。
若禪修者認為有分是涅槃,則此信念將是障礙通向涅槃之路的「巨石」。若不能除去這塊巨石,他將無法證悟真正的涅槃。為何會產生這樣的信念呢?很多禪修者認為佛陀的弟子(savaka)不可能了解佛陀所教導的名色法。因此,他們不認為必須培育充分深度的定力,以辨識佛陀所教導的名色法及其因緣。如是,因為禪支很薄弱,他們的定力也很薄弱而不能持久,所以有分心仍然會發生。如果禪修者故意修行以便落入有分,他仍然能達到目的,但是那並非涅槃。要證悟涅槃,我們必須逐步地修行七清淨。若不了知究竟名法、究竟色法以及它們的因緣,禪修者無法證悟涅槃。
就好像還沒有能力自己站立的小孩子,當他要學習走路之時,將會一再地跌倒。同樣的道理,在近行定的階段,禪支還沒有堅強茁壯,因此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
為了避免落入有分,以及進一步培育禪定,你需要信(saddha)、精進(viriya)、念(sati)、定(samadhi)與慧(pabba)這五根的幫助,以便推動自己的心,並將心固定於安般似相。你需要深信專注於似相能使你證得禪那,需要精進以便使心一再地認知安般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安般似相,需要定以一心專注於似相,以及需要慧以便了知安般似相。
在安止定的階段,禪支已經完全茁壯,好像身強力壯的成人,能夠整天挺直站立一般。禪修者也是一樣,能夠以安般似相為對象,停留在安止定中很長的時間,不會落入有分。在此階段,不間斷的完全專注能持續一、二、三小時或更久。此時聽不見任何聲音,心只會專注於似相,不會趨向其他對象。
問3-3:在什麼情況或狀態下,我們說一個禪修經驗是近行定或安止定?
答3-3:如果禪修者專注安般似相的定力很強,但是有時仍會落入有分,我們可以說此時的定力是近行定。唯有當禪修者能夠不間斷地專注於安般似相,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我們才能說它是安止定。
禪修者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心是否落入有分呢?他可以注意到自己有時會對安般似相失去覺知,那時就是落入有分。有時候,他的心會有很短暫的剎那想到安般似相以外的對象。但是這些情況不會發生在安止定。在安止定中唯有相續不斷的完全專注。
問3-4:在四禪當中的每一禪是否都有近行定與安止定?它們有什麼特徵?
答3-4:以安般念禪那為例,此禪那緣取安般似相為對象,有四種近行定、四種安止定。在每一禪中都有近行定與安止定,二者都只以安般似相為對象。因此它們的對象相同,沒有差別,但是二者定力的強度不同。
在初禪、第二禪與第三禪的近行定階段有五個禪支,而在第四禪的近行定中沒有喜(piti)與樂(sukha),只有尋(vitakka)、伺(vicara)、捨(upekkha)與一境性(ekaggata)。雖然它們同樣以安般似相為對象,但是較高層次的近行定的禪支比較低層次的更有力。
初禪近行定的禪支鎮伏身體的痛苦(kayika-dukkha-vedana);第二禪近行定的禪支鎮伏心理的痛苦(domanassa-vedana);第三禪近行定的禪支鎮伏身體的快樂(kayika-sukha-vedana);第四禪近行定的禪支鎮伏心理的快樂(somanassa-vedana)。由此我們可以分辨這些近行定之間的差別,尤其是第四禪的近行定。在第四禪近行定的階段,呼吸非常微細,幾乎停止。到第四禪安止定的階段呼吸才完全停止。
我們也可以藉著觀察禪支來區分各禪的安止定。初禪有五個禪支:尋、伺、喜、樂與一境性;第二禪有三個禪支:喜、樂與一境性;第三禪有兩個禪支:樂與一境性;第四禪有兩個禪支:捨與一境性。藉著觀察禪支,我們可以分別:「這是初禪」、「這是第二禪」等等。而且定力是一禪比一禪加深,第四禪的定力最高深。它是多麼高深呢?你應當親自去體驗。許多禪修者報告說第四禪是最微妙、最寧靜的。
問3-5:什麼情況下禪修者會從安止定掉或退到近行定?什麼情況下在近行定的禪修者能進入安止定?
答3-5:如果禪修者不重視他的禪修,而重視似相以外的其他對象,那麼將有許多障礙(nivarana蓋)會發生。許多依貪欲及瞋恨的妄想會產生,這些是不如理作意[2](ayoniso-manasikara不明智的注意)。這些不同的對象會削弱定力,因為善法[3]與不善法[4]一向是對立的,當善法強而有力時,不善法會遠離;反之,因為不如理作意而造成不善法強而有力時,善法會遠離。善法與不善法不能同時存在一個心識剎那或心路過程中。
在這裡,我要解釋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明智的注意)與不如理作意。當禪修者修行安般念時,若專注於自然呼吸的氣息,則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當取相或似相生起時,若禪修者專注於它們,則他的作意也是如理作意。在觀禪中,若禪修者見到:「這是色」、「這是名」、「這是因」、「這是果」、「這是無常」、「這是苦」、「這是無我」,則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
然而,如果他見到:「這是男人、女人、兒子、女兒、父親、母親、天神、梵天、動物等。」那麼他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一般而言,我們可以說:因為如理作意而使善法生起;因為不如理作意而使不善法生起。禪修之時,如果不如理作意生起,則五蓋或煩惱也必然會生起。它們是不善法,這些不善法會削弱定力或造成定力掉落與退失。
如果一再地以如理作意觀察修行的對象,那麼善法將會增長,例如禪那善法。所以,若你一再地專注禪相,例如:安般似相,這是如理作意。如果培育如理作意達到完全的強度,那麼你將從近行定進入安止定。
問3-6:在一個人臨死之時,因為過去所做的善業或不善業而有業相生起。這種現象與禪修時遺忘已久的往事影像重新出現是否類似?
答3-6:可能有些類似,不過只限於少數的例子,有點類似那些死亡很快速發生的人。
問3-7:修行時,遺忘已久的三十年前往事影像在心中出現,這是否由於缺乏正念的緣故?什麼造成心離開修行的對象?
答3-7:有可能由於缺乏正念,但也可能因為作意的緣故。然而多數禪修者不了解作意,唯有修行到名業處時他們才能了解作意。《阿毗達摩》中說,若無作意則沒有任何對象能在心中現起。必須先有作意,心路過程才能產生。然而,心路過程的發生非常快速,所以他們不了解因為作意而使這些影像出現。
問3-8:臨死之時,如果一個人有很強的正念,他能否避免過去善惡業的業相(kamma-nimitta)生起?
答3-8:強而有力的正念可以避免不善的業相生起。但是何謂強而有力的正念呢?若禪修者進入禪那,並且一直到死亡之時還能保持完全穩定的禪那,你可以說該禪那的念是強而有力的。那種正念能夠避免不善業相或欲界[5]的善業相生起。它只緣取禪相為對象,如:安般似相或白遍似相。
另一種強而有力的正念是與觀智相應的念。如果禪修者所達到的觀智是行捨智[6],那麼此念是強而有力的。這種正念也能避免不善相或會取代觀禪相的其他善相現起。觀禪的對象是行法的無常、苦或無我本質。他的臨死速行心(maranasanna-javana)可能緣取那個本質為對象。臨死前的那個觀智能產生天界[7]結生心[8](deva-patisandhi),他自然會投生到天界去。
關於這種人於來世身為天人時可獲得的利益,佛陀在《增支部‧四法集‧聞隨行經Sotanugata Sutta, Catukka Nipata, Avguttara Nikaya》中開示:「So mutthassati kalam kurumano abbataram devanikayam upapajjati. Tassa tattha sukhino dhammapada plavanti. Dandho bhikkhave satuppado, atha so satto khippameva visesagami hoti」──「諸比丘,一個凡夫(puthujjana)死亡之後,他可能投生於某一層天。在那裡,一切行法很清楚地出現於他的心中,他可能會延遲對佛法的思惟或對觀禪的修行,但是他要證悟涅槃是非常快速的。」為什麼那些行法會很清楚地出現在他的心中呢?因為前世臨死速行心及生到天界之後的有分心都緣取行法的無常、苦或無我本質為對象。由於「作主人」的有分心知道行法無常、苦或無我的本質,所以他能夠很輕易地培育觀智。根據這部經,死時擁有與觀智相應的強力正念是有益的,因為它能產生緣取觀禪對象的有分心。在死亡發生之前,你應努力具備這種正念。
舉例而言,《帝釋問經Sakkapabha Sutta》中提到的三位修行止觀禪法的比丘。他們有很好的戒行與禪定,但是他們的心傾向於生作女性乾闥婆(gandhabba天界的音樂神與舞神)。他們死後投生於天界,成為非常美麗、光芒四射的乾闥婆。在他們前世為比丘之時,每天到一位女居士家托缽,並且為她開示佛法。這位女居士證悟初果須陀洹,她死後投生為帝釋[9]天王之子──瞿波迦天子(Gopaka)。那三位乾闥婆為帝釋之子表演歌舞時,瞿波迦看見她們非常美麗、光芒四射,他想:「她們如此美麗、光芒四射,過去世造了什麼業而有這樣的果報呢?」於是觀察她們的前世,見到她們是到他前世身為女居士家中托缽的比丘。他知道他們的戒行、禪定與智慧都很卓越,因此想提醒她們前世的事情。他說:「當妳們聽聞和修行佛法之時,眼睛與耳朵注意在什麼地方?」這三位乾闥婆當中的兩位回憶起前世,因而感到很慚愧。她們當下再度修行止禪與觀禪,而且快速地證悟三果阿那含,然後命終,投生到淨居天[10],並在那裡證悟阿羅漢果。第三位乾闥婆並不感到慚愧,因而繼續作乾闥婆。
所以,不需要找人壽保險公司,這種正念是最佳的保障。
問3-9:修行四界分別觀辨識十二種特相時,一定要按照順序從硬、粗與重開始嗎?禪修者能否選擇從其他任何一種特相開始修行?
答3-9:在最初修行的階段,可以從容易辨識的特相開始;但是,能夠清楚地辨識所有特相之後,我們就必須依照佛陀所教導的順序,即:地界(pathavidhatu)、水界(apodhatu)、火界(tejodhatu)、風界(vayodhatu)來修行,因為這樣的順序能產生強而有力的定。當我們能見到色聚,並且能輕易地辨識每一粒色聚中的四界時,順序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能同時辨識它們。
為什麼呢?因為色聚的壽命很短;它們的壽命可能比幾十億分之一秒還要短。在那個階段,沒有時間讓我們默念:「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我們必須同時辨識四界,而不是依照順序辨識。
問3-10:修行四界分別觀使禪修者能夠平衡身體中的四大(即四界)。一個人有時會因為四大失去平衡而生病;禪修者生病時,能否以強力的正念修行四界分別觀來治療疾病?
答3-10:有很多種病痛。有些病痛由於過去世的業而產生,如:佛陀的背痛;有些病痛由於四大失去平衡而產生。由過去業所產生的病痛不能單靠平衡四大來治癒;由於四大不平衡所產生的病痛則可能會在禪修者平衡四大之後消失。
還有一些病痛因為食物、時節(utu溫度;火界)或心理(citta)而產生。如果病痛因為心而產生,我們可以治療心,於是那病痛可能會消失。如果病痛因為時節而產生,如:癌症、瘧疾等,則只能靠藥物治療,不能靠平衡四大來治療。由於不適當食物而產生的病痛也是同樣的道理。
問3-11:在我們達到第四禪與去除無明[11](avijja)之前,由於過去的壞習慣,很多妄想會生起。例如:(禪修期間以外的)日常生活中,貪愛或憤怒常會生起。我們能否用不淨觀(asubha)或慈心觀(metta-bhavana)來除掉它們?或者只需要專注於禪修的對象,不去注意這些妄想,讓它們自己消失?
答3-11:對不善業而言,無明(avijja)是潛在原因,而不如理作意才是直接原因(近因)。不如理作意是很重要的因素,若你能用如理作意來取代不如理作意,貪愛或憤怒將暫時消失;如果你的如理作意非常強而有力,它們也可能永遠消失。在上一次回答問題的講座中,我們已經討論過如理作意與不如理作意。
你可以用不淨觀或慈心觀來除掉它們,這些修行法門也是如理作意。而觀禪是滅除煩惱最好的武器,是最好的如理作意。
問3-12:「有分」如何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與出世間[12]界作用?可否請禪師舉例說明?
答3-12:有分在前三種界的作用是相同的。也就是,它們生起以便使一期生命當中的心識剎那沒有間斷,這是因為產生這期生命的業還沒有竭盡的緣故。有分的對象可以是業、業相(kamma-nimitta)或趣相(gati-nimitta投生相)。例如:一個人有分的對象可能是差提優佛塔(Kyaikthiyo Pagoda),另一人的業相可能是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13]。在色界與無色界通常只有業與業相,沒有趣相。當我們說「出世間界」(lokuttara-bhumi)時,這裡的「界」只是一種隱喻,事實上,它並不是一個地方。「出世間界」是指:四道、四果與涅槃。
四種道心與四種果心不是有分。在涅槃中沒有名色(namarupa),因此也沒有「有分」。
色界果報禪那(rupavacara-vipaka-jhana)──例如安般念禪那──其有分的對象是安般似相。至於識無邊處無色界(vibbanabcayatana-arupavacara)的有分,其對象乃是空無邊處禪心(akasanabcayatana-jhana-citta)。這些是業相;在此二界中沒有趣相。
問3-13:世間禪(lokiya-jhana)與出世間禪(lokuttara-jhana)有何差別?
答3-13:世間禪是色界禪與無色界禪這八種定;出世間禪是與道智及果智相應的禪那。當你辨識色界初禪的名法為無常或苦或無我時,如果證悟涅槃、透視涅槃,那麼你的道智是初禪的道智,這是出世間禪。
為什麼呢?作為觀禪對象的世間色界初禪中有五個禪支,而在出世間初禪中也有五個禪支,即:尋、伺、喜、樂與一境性。所以此道果是初禪的道果。其餘諸禪的道果也是同樣的情況。
[1] 臨死時的對象有三種可能:一、業:過去所做的善業或惡業,能造成來世投生者;二、業相:造作善惡業時的對象或影像或所用的工具;三、趣相:即將投生之處的徵象。
必須強調的是,此三種之一是臨死速行心(一生中最後一個速行心)的對象,不是死亡心(一生中最後一個心)的對象。死亡心與同一期生命中的有分心及結生心緣取相同的對象,即前世臨死速行心的對象。而今世臨死速行心的對象將成為來世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的對象。(Com M Abh Ⅲ.17 p.138, Ⅴ.35 p.221)
[2] 作意manasikara-注意。作意是心遭遇對象時的第一前線,它將相應的名法導向對象,因此它是五門轉向心與意門轉向心的重要成份。這兩種轉向心能打斷有分心流,形成心路過程中的第一個階段。(Ess Abh p.70)
[3] 善法kusala-dhamma-與善根(無貪、無瞋、無癡)相伴生起的心。這種心是健全的、道德上無過失的、能產生快樂結果的。
[4] 不善法akusala-dhamma-與不善根(貪、瞋、癡)相伴生起的心。這種心是不健全的、道德上有過失的、能產生痛苦結果的。(Com M AbhⅠ.3 p.31)
[5] 欲界-有飲食、男女等欲望的生存界。包括:四惡道、人道與接近人道的六層天界。(眾生居住於三界,除欲界外還有下列二界)
色界-有十六層天。沒有飲食、男女等欲望,但還有微妙的色身,故稱為色界。修成色界禪的人若至死亡時禪定仍然穩固,則能投生於色界天。
無色界-有四層天。沒有色身,只有精神存在,故稱為無色界。修成無色界禪的人若至死亡時禪定仍然穩固,則能投生於無色界天。(Ess Abh p.21)
[6] 行捨智savkharupekkha-bana-第十一種觀智。觀一切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並以種種行相觀空之後,禪修者捨斷怖畏與歡喜,對諸行無動於衷而中立,不執著它們為我或我所有。(清淨道論‧第二一品‧第六一段)
[7] 天界deva-loka-這裏指六層欲界天之一。
[8] 結生心patisandhi-citta-投生時的心。它連結今生與前生,所以稱為結生心。一生之中,結生心只在投生時出現一次。(Com M Abh Ⅲ.8 p.122)
[9] 帝釋sakka-欲界第二層天(忉利天)的天王。
[10] 淨居天suddhavasa-deva-色界中最高的五層天;乃是三果阿那含與四果阿羅漢居住的地方。他們不會再投生於更低的界,只會在淨居天達到最後的解脫。(Com M Abh Ⅴ.6 p.193)
[11] 編者註:第四禪不能去除無明,只能暫時降伏無明而已。
[12] 出世間lokuttara-超過世間的境界。有九種法,即:無為的涅槃與直接體悟涅槃的四道、四果。
[13] 差提優佛塔與大金塔都是緬甸著名的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