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五)

5-1:八定(samapatti)可以支持禪修者達到名色分別智,使禪修者能照見名色的微細生滅,從而厭離這些名色,乃至證得道智(maggabana)。除此之外,八定是否還有其他的利益呢?

 

5-1:修行禪定有五種利益:

        一、現世的安樂住處(ditthadhamma-sukha-vihara現法樂住):在今世享受禪那的快樂。這特別指純觀行阿羅漢(suddha-vipassana-yanika-arahant)而言。比丘的責任是學習教理(pariyatti),修行觀禪以證悟四道四果。純觀行阿羅漢已經完成這些任務,不再有工作可做。他們修行禪定只是為了獲得禪樂(jhana-sukha),而沒有其他作用。這是禪定的第一種利益。

二、觀禪的利益vipassana-nisamsa):禪那能支持禪修者得到觀禪的結果。由於禪定,禪修者能清楚地照見究竟名色及它們的因緣,以及它們兩者的無常、苦、無我本質。當禪修者徹底地修行觀禪,尤其是達到行捨智(savkharupekkha-bana)或道智(maggabana)與果智(phalabana)時,通常禪那名法也穩定了。禪那法使觀智清晰、分明、強而有力;而強有力的觀智能滅除障礙止禪的煩惱,保護禪那,不使退落。

再說,當禪修者長時間修行觀禪之後,會感覺疲勞。疲勞發生時,他應長時間安住於某一禪那中,如此疲勞將會消失。當他的心恢復活力之後,可以再回來修行觀禪。這是禪定的第二種利益。

三、神通的利益abhibba-nisamsa):若人想要擁有世間的神通宿命通pubbenivasanussati-abhibba、天眼通dibbacakkhu、天耳通dibba-sota他心通paracitta-vijanana、如意通iddhividha):能在空中飛行、在水上行走等等他可以通過十四種方式來開展十遍禪與八定來達到目的。這是禪定的第三種利益。

四、增上生的利益(bhavavisesavaha-nisamsa):若有人想投生到梵天界,他必須修行禪那,如:十遍禪、安般念禪、慈心禪。然後,他必須將禪那維持到死亡的剎那,這樣才能如願投生。這是禪定的第四種利益。

五、寂滅的利益(nirodha-nisamsa):成就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的利益。只有具備八定的阿那含(anagami)及阿羅漢才能進入滅盡定。滅盡定指的是:心(citta)、心所(cetasika)與心生色法(cittaja-rupa)的暫時停止。這裡的「暫時」意指:最久七天。這決定於他們進入滅盡定之前所下的決心與意願(adhitthana)。

除了睡眠的時間以外,阿那含與阿羅漢整天、整夜、多天、多月、多年不停地見到名色及其因緣的生滅,或只見到壞滅。所以,有時他們不想再見到這些壞滅現象(bhavga-dhamma),但是般涅槃的時間還未到,因為他們的壽命尚未結束。於是,為了停止看見這些壞滅現象,他們進入滅盡定。

為什麼他們不停地見到這些壞滅的現象呢?他們已經滅除與禪支對立的五蓋,因此有極深的定力。專注的心能如實地照見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所以他們一直見到壞滅的現象,即見到究竟名色法的本質。然而進入滅盡定時──譬如說七天的時間──他們見不到壞滅的現象,因為所有能認知壞滅現象的心與心所都已停止。

若想進入滅盡定,首先必須進入初禪。從初禪出定之後,必須辨識初禪名法為無常、苦或無我。然後以同樣方法修行第二禪乃至識無邊處禪(vibbanancayatana-jhana)。接著進入無所有處禪(akibcabbayatana-jhana)。從無所有處禪出定之後,他們必須發四個願:

一、 入定某一段特定時間之後,將從滅盡定出來,例如:七天;

二、 當佛陀要見他們時,將從滅盡定出來;

三、 當僧團要見他們時,將從滅盡定出來;

四、 他們的日常用品不會因任何狀況而損壞,例如:火災[1]

 

        之後,他們進入非想非非想處禪(nevasabba-nasabbayatana-jhana)。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只有一或二個心識剎那之後,他們就進入滅盡定,依所預定的時間住在定中,例如:七天。在定中他們見不到任何事物,因為所有的心與心所都已停止。這是禪定的第五種利益。

        誠然,八定能幫助辨識名色及其因緣,但是八定本身也是名法。因此,若禪修者已辨識包括八定在內的名色及其因緣之無常、苦、無我,達到行捨智(savkharupekkha-bana),他可以將辨識的範圍限定於八定其中之一的禪那法,這是「雙修」(yuganaddha)止禪與觀禪,猶如用兩頭牛來拉一輛車。這是證悟道果與涅槃的另一種助緣。

 

5-2:用理論來覺知無常、苦、無我,與用禪定來辨識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這兩種方法中那一種比較容易及快速證悟涅槃?

 

5-2:什麼是無常?無常就是五蘊aniccanti pabcakkhandha)。在許多註釋中提到這個定義。什麼是五蘊?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色蘊乃是二十八種色;受、想與行蘊乃是五十二種心所;識蘊乃是八十九種心(citta)。而二十八種色是色,五十二種心所與八十九種心是名,因此五蘊就是名色。五蘊及其因緣乃是觀禪的對象。若禪修者能清楚地見到五蘊,則他能修行觀禪,覺知無常、苦、無我,不成問題。但是若還未能見到五蘊,禪修者如何能修行觀禪,覺知無常、苦、無我呢?如果未見到五蘊就嘗試覺知,則他的觀禪只是背誦式的觀禪而已,不是真正的觀禪。唯有修行真正的觀禪才能證悟道智與果智。

        因此,佛陀在《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導說:要證悟涅槃只有一條路(ekayana),沒有其他的路。那條路是什麼呢?佛陀說首先要修行禪定,因為專注的心能夠透視究竟名色法與它們的因緣,以及它們兩者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至於能否快速證悟涅槃,則取決於個人的波羅蜜。例如,舍利弗尊者精進修行兩星期而證悟阿羅漢道果;目犍連尊者只精進修行七天就證悟阿羅漢道果;而婆醯只是聽聞簡短的開示:「Ditthe ditthamattam」──「看時只有看……」就證悟阿羅漢道果。證悟阿羅漢道果的速度決定於他們的波羅蜜:舍利弗尊者與目犍連尊者以一阿僧祇(asavkhyeyya)與十萬大劫(kappa)的時間積聚他們的波羅蜜,而婆醯只以十萬大劫的時間積聚他的波羅蜜。但是,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阿羅漢道與上首弟子的覺智(aggasavaka-bodhi-bana)相應,而婆醯的阿羅漢道只與大弟子的覺智(mahasavaka-bodhi-bana)相應;上首弟子的覺智高過大弟子的覺智。因此,證悟阿羅漢道果的速度決定於他們的波羅蜜,而不在於他們的願望,因為證悟涅槃的路只有一條。

 

5-3:生死輪迴(samsara)無始無終,而眾生無量無邊,所以曾經作過我們母親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我們如何藉著思惟一切眾生都曾作我們的母親來修行慈心觀呢?我們能否藉著思惟一切眾生都曾作我們的母親來達到慈心禪(metta-jhana)?

 

5-3:慈心觀並不牽涉過去與未來,它只涉及現在而以。因此,如果散播慈愛給已過世的人,我們將無法達到禪那。在無盡的生死輪迴當中,可能沒有一個眾生不曾作過我們的父親或母親,但是慈心觀與無盡的生死輪迴並不相關。

        在《慈愛經Metta Sutta》中,佛陀說:「Mata yatha niyamputtamayusa ekaputtamanurakkhe; evampi sabba-bhutesu, manasam bhavaye aparimanam」──猶如只有一個兒子的母親會以完全的慈愛來保護這個獨生子,即使犧牲她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因此,比丘應以母親的態度來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這是佛陀的教導。只有散播慈愛給現在的對象才能產生慈心禪,過去或未來的對象不行。不需要考慮這位曾作我們的母親、那位曾作我們的父親,只要以「願此人健康快樂」的意念來散播慈愛,就能產生禪那。單靠思惟眾生曾作我們母親的態度並不足以產生禪那。

 

5-4

(以下這些問題一起回答)

一、在佛陀的時代有菩薩嗎?如果有,他是否證悟任何道果,或者他只是一個凡夫?

二、為什麼聖者(ariya)無法成為菩薩?

三、聲聞[2]弟子(savaka)能改變心意作菩薩嗎?若不    能,原因何在?

四、若遵循禪師的教導而修行,禪修者能夠證悟須陀洹道果(sotapatti-maggabana and sotapatti-phala-bana)。禪修者能否因為行菩薩道的誓願而不證入道果呢?

 

5-4:在證悟道果之前,禪修者可以改變心意。證悟道果之後就無法再改變心意,因為根據佛陀在許多經中的開示,「道」是一種「正性決定」(sammatta-niyama固定法)的法則。此固定的法則說:須陀洹道(sotapatti-magga)能產生須陀洹果(sotapatti-phala)。須陀洹能成為斯陀含(sakadagami),但不能退為凡夫。斯陀含能成為阿那含(anagami),但不能退為須陀洹或凡夫。阿那含能成為阿羅漢,但不能退為斯陀含、須陀洹或凡夫。阿羅漢死後進入般涅槃,不會再退為較低的聖人、凡夫或其他境界,阿羅漢果是生死輪迴的終點。這是正性決定(sammatta-niyama)的法則。關於阿羅漢,佛陀開示過許多次:「Ayamantima jati natthidani puna bhavati」──「這是最後一生,不會再有來生。

        這是指在證悟任何一種道果之後,他不能改作菩薩。

        再者,在得到佛陀或阿羅漢的授記之後,他不能再改變自己的心願。《清淨道論》提到一位改變心願的大長老。該大長老精通四念處。他修行止觀達到行捨智,而且從來不曾做出沒有正念的行為或言語。在他臨死的時候,大眾群集來見他,因為他們認為大長老將入般涅槃。事實上大長老還是一個凡夫。他想見彌勒佛,想在彌勒佛的教化期中證悟阿羅漢果。弟子報告他說:大眾群集,因為他們認為大長老將入般涅槃。於是大長老說:「哦,我曾經希望能見彌勒佛,但是既然大眾群集,等著看我般涅槃,那麼給我一個機會修行吧。」然後他再度修行觀禪。由於他已經改變心意,所以他很迅速地證悟阿羅漢果。

        佛陀在世時,除了彌勒菩薩之外,經典上沒有提到佛陀給予其他菩薩授記。當時,彌勒菩薩是一位名叫阿逸多(Ajita)的比丘。但是三藏中並未提到彌勒佛之後何時有佛再出現於世間,所以我們無法說在佛陀的時代有多少位菩薩。

 

5-5:有否可能同時修行解脫道(vimuttimagga)與菩薩道?若有,是什麼方法?

 

5-5:解脫(vimutti)指的是脫離煩惱或生死輪迴。因此,當菩薩證悟成佛,在般涅槃之後他得以脫離生死輪迴。如果你努力修行,並且證得阿羅漢果,在般涅槃之後你也能以弟子的身份脫離生死輪迴。

        然而,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成為佛陀以及弟子,他必須選擇其中的一者。無論如何,這兩者在證悟阿羅漢果之後都得以解脫生死輪迴。證悟阿羅漢果的道路是通向解脫的最後道路(vimuttimagga解脫道)。

 

5-6:禪師所教導的修行方法只適用於解脫道,或者也適用於菩薩道?

 

5-6:適用於兩種道。在上次的問答中,我解說釋迦牟尼佛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經有九世出家為比丘。如果我們觀察他在那九世中的修行,可以發現主要的是三學:戒行(sila)、禪定(samadhi)與智慧(pabba)。菩薩能修行八定、五神通,以及修行觀禪達到行捨智。

        現在你也是正以戒行為基礎在修行止觀。當你修行三學達到行捨智時,可以選擇兩條路的其中一條:若你想得到解脫,可以選擇前進到涅槃;若你想作菩薩,可以選擇菩薩道,沒有什麼問題。

 

5-7:在阿羅漢般涅槃之前,是否所有的善惡業都會成熟?

 

5-7:不是所有的。已經成熟的那些善惡業會產生果報,那些尚未成熟的善惡業則不能產生任何果報,它們是無效業(ahosi-kamma):不能結成果報的業。例如:目犍連尊者在過去某一生中所做的惡業,在他般涅槃之前成熟而產生惡報。在過去某一生中,他企圖殺害目盲的雙親,但雙親未死。由於此惡業,他在地獄中受了成千上萬年的痛苦。脫離地獄之後,在大約兩百生當中,每一生他的頭顱都被他人打碎而死。在最後這一生也是同樣,他全身的每一根骨頭都被打碎,包括頭骨在內。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惡業已經成熟。除了已經成熟的業之外,其他的惡業與善業都不能產生任何果報,而只有業的名字罷了。

 

5-8:佛陀證悟成道之後是否曾說過:「一切眾生本來都有如來的智慧與德相」這句話?

 

5-8:現在你承認釋迦牟尼佛已經證悟成佛。你應思惟他的如來德相是否存在一切眾生身中,尤其是你自己。你是否擁有如來德相之中的任何一項呢?

 

5-9:阿羅漢對自己五蘊的空觀(subbata)與對外在非生物的空觀是否一樣?涅槃與進入空境是否相同?

 

5-9:對自己五蘊的空觀與對外在非生物的空觀是一樣的。

        涅槃得到空(subbata)的這個名字,乃是因為道的緣故。如果禪修者通過覺照各種行法(savkhara-dhamma)為無我而證悟涅槃,則他的道智稱為空解脫(subbata-vimokkha)。由於達到涅槃的道稱為空解脫,所以涅槃這個對象也稱為空。這裡空解脫是指:藉著透視諸行無我的本質而從煩惱中脫離出來。

 

5-10:所有的經都是由佛陀一人所說的嗎?

 

5-10:三藏中大部份的經是佛陀所說的,有些經則是大弟子所說,如:舍利弗尊者、摩訶迦旃延尊者與阿難尊者。不過,弟子所說的經與佛陀所說的經具有同樣的意思。這點在某些經中是很明顯的,當時佛陀會說:「善哉(sadhu)……」來認可那部經,例如:《摩訶迦旃延賢善一夜經Mahakaccayana Bhaddekaratta Sutta》。

 

5-11:既然我們無法在定中見到佛陀,我們能否以神通力見到佛陀,並與佛陀討論佛法?

 

5-11:不能。神通當中有一種稱為宿命通(pubbe-nivasanussati)。如果禪修者具備這種神通,並且曾在過去生中見過佛陀,他只能照著過去的經驗那樣見到佛陀,而不是新的經驗。如果他曾在過去生中討論佛法,那麼也只有舊的問答,不可能有新的問答。這就是宿命通。

 

回目錄



[1] 入滅盡定者受到定力的保護,任何災害都不能傷害他們的身體,因此不必為保護身體而發願,只須為保護日用品而發願。

[2] 聲聞savaka-弟子;聽聞佛陀或佛陀弟子說法而修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