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第七講

 

如何培育觀智以透視涅槃

前言

        在上次的講座裡,我簡要地解釋如何依據第五法與第一法來辨識緣起。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討論如何繼續修行觀禪,直到證悟涅槃。

要證悟涅槃,禪修者必須逐步地培育十六種觀智(bana)。

第一種觀智是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在前面如何辨識名法與色法的講座中,我已經解說了這種觀智。

第二種觀智是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在上次的講座中,我解說如何辨識過去、現在、未來的名色法,以及如何辨識緣起,即是解說這種觀智。

培育前面這兩種觀智之後,你必須依照每一種法個別的特徵、作用、現狀與近因[1],再度辨識所有名法、所有色法與緣起法的每一支,藉著如此辨識而完成對它們的修行。這些無法以簡短的方式來解釋,所以,如果你想知道這些細節,最好的方法是:在實際修行的時候學習它們。

現在,我要簡要地解說其餘的觀智。

思惟智

第三種觀智是思惟智(sammasana-bana),即以分組的方式覺照行法的智慧。要培育這種觀智,需要將行法分組──分成兩組:名與色;或五組:五蘊;或十二組:十二處及十二緣起支;或十八組:十八界。然後需要覺照每一組的無常、苦、無我三相。

例如,佛陀在《無我相經Anattalakkhana Sutta》中教導以正思惟來辨識五蘊:辨識一切色、受、想、行、識為「不是我」(anicca無常)、「不是我的」(dukkha苦)、「不是我自己」(anatta無我)。佛陀解釋所謂的「一切」乃是包括:「過去、現在與未來;內與外;粗與細;劣與勝;遠與近」。

首先你再次將定力提昇到第四禪。如果你是純觀行者,只修行四界分別觀達到近行定,那麼你應提昇定力,直到定力之光強盛明亮。然後從辨識六門中每一門的究竟色法開始。

將色法歸類為一組,觀察它的生起與消滅,接著知見它為無常。你必須一再重複、交替地照見內外色法的無常相。辨識外在的色法時,你必須由近而遠,將覺照的範圍逐漸擴大,直到遍及無邊的宇宙。

接著依照相同的方法,觀察眾生因為色法的生滅而必須不斷承受的痛苦,然後知見它為苦。

最後觀察色法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自體,然後知見它為無我。

你必須以同樣的方法照見名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辨識六門的所有名法:這包括存在每一門心路過程(vithi)裡每一心識剎那中的心與心所,以及發生於心路過程之間的有分心。你必須一再重複、交替地照見內外名法的三相。

觀察六門的名色法之後,現在你必須先照見今世這一期生命中的色法及名法的三相,從最初的結生心到最後的死亡心。在此,同樣地,你必須逐一地照見三相,不斷重複修行。

照見今世的名色法之後,你必須也照見你曾經辨識的過去世及未來世。你必須逐一地照見過去世、現在世與未來世當中內在與外在所有名色法的三相,不斷重複修行。

如此修行時,你將快速地培育起更高的觀智,階階相續,直到證悟阿羅漢果。不然的話,你可以藉著幾種練習來提昇你的觀智。

四十種思惟法(Cattarisakara-anupassana)

第一種練習是知見過去、現在、未來的內外名色法無常、苦、無我的四十種思惟法。它們的巴利文名稱都以「to」作為字尾,所以稱它們為四十個「to」。

 

無常組有十種思惟法:

1無常                                  aniccato                      

2.                                     palokato       

3.                          calato          

4.                                 pabhavguto   

5.  不恒                            addhuvato     

6.  變易法                              viparinamadhammato

7.  不實                                  asarakato

8.  無有                                  vibhavato

9.  死法                                  maranadhammato

10. 有為                                  savkhatato

 

苦組有二十五種思惟法:                           

1.                                        dukkhato              

2.                                        rogato

3.                                        aghato

4.                                        gandato          

5.                                        sallato

6.                                        abadhato

7.                                        upaddavato      

8.  怖畏                                  bhayato

9.                                      itito

10.                                       upasaggato

11. 非保護所                          atanato

12. 非避難所                          alenato

13. 非歸依處                          asaranato

14. 殺戮者                              vadhakato

15. 惡之根                              aghamulato

16.                                       adinavato

17. 有漏                                  sasavato

18. 魔餌                                  maramisato

19. 生法                                  jatidhammato

20. 老法                                  jaradhammato

21. 病法                                  byadhidhammato

22. 愁法                                  sokadhammato

23. 悲法                                  paridevadhammato

24. 惱法                                  upayasadhammato

25. 雜染法                              samkilesikadhammato          

                                                                   

無我組有五種思惟法:

1.  無我                                  anattato

2.                                        subbato

3.                                        parato

4.                                        rittato

5.                                        tucchato

 

運用這四十種思惟法於過去、現在、未來的內外名色法時,有些人的觀智提昇到證悟阿羅漢果。

不然的話,你應該以「色七法」與「名七法」來照見名色法的三相。

色七法Rupa-Sattaka

        色七法是:

        一、照見這一期生命中,從投生到死亡之間的內外色法的三相。

        二、照見這一期生命中不同時期的內外色法的三相。你應將這一期生命當作一百年,接著將它分成三個時期,每個時期有三十三年。然後藉著觀察每一時期的色法一生起即壞滅,而不會去到下個時期,如此來照見每一個時期的色法之三相。

接著,將這一期生命逐漸地分成更短的時期,然後以同樣的方法來照見。於是,你把這一百年的生命分成:十年為一期,總共十期;五年為一期,總共二十期;四年為一期,總共二十五期;三年為一期,總共三十三期;兩年為一期,總共五十期;一年為一期,總共一百期;四個月為一期,總共三百期;兩個月為一期,總共六百期;半個月為一期,總共兩千四百期;一天分成兩個時期;一天分成六個時期。在每一個情況裡,觀察每一時期的色法就在那一時期裡消滅,不會去到下一個時期,因此是無常、苦、無我。

再進一步縮短每一時期的時間至身體每一個動作的期間,即:每一次向前走、向後退、向前看、向旁看、彎曲手足或伸直手足的時期。然後,將每一步分成六個時期:舉起腳跟、提起腳尖、腳向前移、腳向下落、腳接觸地、腳壓於地。並且照見這一百年當中每一個時期的色法之三相。

三、照見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飢餓時與飽食時的食生色法之三相。

四、照見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熱時與冷時的時節生色法之三相。

五、在眼、耳、鼻、舌、身與意六門中生起的業生色法之三相。觀察每一門裡的色法一生起即壞滅,而不會去到其他門。以此方法來照見色法的三相。

六、照見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快樂時與悲傷時的色法之三相。

七、照見非有情(無生命)的色法之三相。那即是沒有六根任何一者的色法,如:鐵、銅、不銹鋼、金、銀、珍珠、寶玉、螺貝、大理石、珊瑚、泥土、岩石、水泥、與植物。這類色法只存在外界。

上述即是色七法。

名七法(Arupa-Sattaka非色七法)

在修行名七法時,你應照見修行色七法的觀禪心[2]的三相。這是指:在每一法裡,你照見的對象是觀禪心。你以隨後生起的觀禪心來照見它。名七法是:

一、整體地照見色七法中所有色法的三相,然後照見緣取色七法為對象的觀禪心之三相。這是指你以觀禪心照見色七法中所有色法為無常之後,接著也應照見該觀禪心本身為無常、苦、無我。

對於照見色七法中所有色法為苦及無我的觀禪心,也應以隨後生起的觀禪心照見它們的三相。

二、照見色七法每一法裡的色法之三相,然後照見緣取每一組色法為對象的觀禪心之三相。這是指你以觀禪心照見色七法其中一法的色法為無常之後,接著也應照見該觀禪心本身為無常、苦、無我。對於照見色七法每一法裡的色法為苦及無我的觀禪心,也應以隨後生起的觀禪心照見它們的三相。

三、再次照見色七法每一法裡的色法之三相,然後連續四次以隨後生起的觀禪心照見之前生起的觀禪心之三相。這是指當你以觀禪心照見色七法中任何一法的色法為無常、苦、無我時,立刻照見那觀禪心本身為無常、苦、無我。接著,以第三個觀禪心照見第二個觀禪心;以第四個觀禪心照見第三個觀禪心;以第五個觀禪心照見第四個觀禪心為無常、苦、無我。

四、這與第三法相似;差別在於:繼續修行直到以第十一個觀禪心照見第十個觀禪心為無常、苦、無我。

五、特別針對去除邪見地照見名法的三相。照見緣取色七法的觀禪心,同時增強無我的思惟,以便去除邪見──尤其是我見。

六、特別針對去除驕慢地照見名法的三相。照見緣取色七法的觀禪心,同時增強無常的思惟,以便去除驕慢。

七、特別針對斷除貪愛地照見名法的三相。照見緣取色七法的觀禪心,同時增強苦的思惟,以便斷除貪愛。

 

藉著修行色七法與名七法,你將透徹地照見名色。

我已解說如何以分組的方法培育透視行法的觀智;現在我要解說如何培育透視行法生滅的觀智。

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Bana

生滅隨觀智由兩種觀智構成:透視行法的因緣生滅(paccayato-udayabbaya)之觀智,以及透視行法的剎那生滅(khanato-udayabbaya)之觀智。行法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內在與外在的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聖諦及十二緣起支。

照見因緣生滅應以之前我已經解釋過的緣起第五法及第一法來修行。例如照見無明等過去世的五因如何造成今世五蘊生起;照見於未來世證悟阿羅漢道時,無明等的息滅,以及最後般涅槃時五蘊的息滅。

照見剎那生滅是你必須照見每一心識剎那中五蘊的生滅。這包括結生心(patisandhi-citta)、有分心(bhavavga)、死亡心(cuti-citta)生起與息滅時的五蘊。(結生心、有分心與死亡心稱為離心路過程心[3]vithi-mutta-citta);也包括六門心路過程(vithi)裡每一心識剎那中的五蘊。

培育此觀智的方法有兩種:簡略法及詳盡法。

簡略法

若要修行簡略法,你應逐一地只照見下列諸法剎那生滅的本質: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你應知見它們的剎那生滅,並照見它們的三相。

詳盡法

詳盡法分為三個階段來修行。首先,你只照見諸行法的因緣生及剎那生,然後只照見它們的因緣滅及剎那滅,最後再照見它們的因緣生滅及剎那生滅兩者。

 

生起的觀法Samudayadhammanupassi隨觀集法

 

開始修行詳盡法時,你應一再地只照見行法的因緣生起,以及它們剎那生起。

以色法為例,依照前面講述過的緣起第五法來辨識色法的因緣生。再次看向過去直到你前世臨死的那一刻,照見引起今世業生色法的過去五因。逐一地照見無明、愛、取、行及業每一因的生起導致業生色生起。

        然後,你應只照見業生色法的剎那生起。

        然後你必須逐一地照見心生、時節生與食生色法的因緣生及剎那生。你照見心造成心生色法生起;時節造成時節生色法生起;食素造成食生色法生起。

        在每一項裡,你也都照見其色法的剎那生。

        然後,你必須以相同的方法照見名法的因緣生與剎那生。然而,要列舉細節必須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我將省略它們,而在每一個例子裡只解說色法的細節。

 

息滅的觀法Vayadhammanupassi隨觀滅法

 

照見名色法的因緣生與剎那生之後,接著應一再地只照見它們的因緣滅及剎那滅。

在照見色法時,依據緣起第五法來觀色法的因緣滅:看向未來,直到你證悟阿羅漢果的那一世。當你證悟阿羅漢道果(arahattamagga and arahattaphala)時,所有的煩惱都息滅了。而在那一世結束之時,所有的行法都息滅了。這是直接照見你的般涅槃,從那時起不再有新的名法或色法生起。逐一地照見無明、愛、取、行及業每一因的息滅導致業生色息滅。

        如此照見業生色法的因緣滅之後,你應只照見該色法的剎那息滅。

        然後你必須逐一地照見心生、時節生與食生色法的剎那滅及因緣滅。你照見心的息滅造成心生色法的息滅;時節的息滅造成時節生色法的息滅;食素的息滅造成食生色法的息滅。在每一項裡,你也都照見其色法的剎那滅。

        然後你必須照見名法的因緣滅與剎那滅。

 

生起與息滅的觀法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

隨觀集滅法

 

        照見名色法的因緣滅與剎那滅之後,接著你應一再地照見它們的生與滅兩者。這需要同時照見它們的因緣生與因緣滅,然後照見它們的剎那生與剎那滅。每一次都以三個步驟照見:一、因生起導致果生起;二、因息滅導致果息滅;三、因果兩者剎那生滅的無常本質。

        以色法為例,你應逐一地照見無明、愛、取、行及業每一因的生起導致業生色生起,然後照見每一因息滅導致業生色息滅,最後再照見因果兩者剎那生滅的無常本質。

        同樣地,你應逐一地照見心、時節及食物這三因各別導致心生、時節生及食生色法生起,然後照見因息滅導致果息滅,最後再照見因果兩者剎那生滅的無常本質。

        這就是照見色法的因緣生滅與剎那生滅的方法。

        之後,你必須照見名法的因緣生滅與剎那生滅。

因此,以我剛才概括解說的方法,你應照見五蘊的因緣生滅與剎那生滅,以及照見它們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你應如此照見過去、現在、未來的內在五蘊及外在五蘊。

如此照見五蘊之後,你必須用緣起第一法來培育此觀智。在此,當你辨識行法的因緣生時,只須以順行的次第,照見十二因緣的每一支:

無明造成行,行造成識,識造成名色,名色造成六處,六處造成觸,觸造成受,受造成愛,愛造成取,取造成業有,業有造成生,生造成老、死、愁、悲、苦、憂、惱。《中部》

要辨識在阿羅漢以及最後般涅槃時行法的因緣滅,你應以順行的次第,照見十二因緣的每一支:

無明滅盡無餘所以行滅,行滅所以識滅,識滅所以名色滅,名色滅所以六處滅,六處滅所以觸滅,觸滅所以受滅,受滅所以愛滅,愛滅所以取滅,取滅所以業有滅,業有滅所以生滅,生滅所以老、死、愁、悲、苦、憂、惱滅。《中部》

像前面那樣,你先辨識行法的因緣生與因緣滅及剎那生與剎那滅,然後結合這兩種方法。例如:辨識無明時,你照見:無明造成行;無明滅盡無餘所以行滅。無明是無常的;行是無常的。

其他的緣起支也以同樣的方法來辨識。你必須如此辨識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內在與外在十二緣起支。

這是對生滅隨觀智的修法非常簡要的概論。

十種觀的染(Dasa-Upakkilesa十種隨煩惱[4]

就在這個階段,當你運用這些方法時,你的觀智會愈來愈強,於是觀禪的十種污染可能會發生。

這十種污染是:光明(obhasa)、智(bana)、喜(piti)、輕安(passaddhi)、樂(sukha)、勝解(adhimokkha)、策勵(paggaha)、現起(upatthana)、捨(upekkha)、欲(nikanti)。這十種之中,只有光明與欲這兩種本身不是善心所,其餘八種都是善心所,它們本身不是污染。然而,如果禪修者執著它們,它們將變成不善心的對象。當你經驗到這十種污染當中的任何一種時,你必須照見它們是無常、苦、無我,以便自己能克服可能因這些境界而生起的貪著與欲望,而能繼續向前進步。

壞滅隨觀智Bhavga-Bana

培育生滅隨觀智之後,你對行法的覺觀已經堅定而且純淨,接著你必須培育壞滅隨觀智。要培育此智,你應不再注意行法的生起,而只注意行法的剎那壞滅:你既不見行法的生時,也不見行法的住時,不見個別行法的相,也不見行法的因緣;由於觀智的力量,你只見到行法壞滅。

你應照見行法的消失與壞滅為無常,然後照見行法不斷地消失與壞滅的可怕為苦,最後照見行法沒有恆常不變的實質為無我。

當你以色法為對象並照見它的壞滅時,你知道它是無常的。這種照見對象無常相的智慧稱為觀智。

不單只應該照見名色法的三相,你也應照見觀智本身的消失與壞滅為無常、苦、無我。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三世重複地修行,交替地照見內在與外在的名法、色法、因法、果法及觀智為無常、苦、無我。

其餘的觀智

繼續如此照見諸法的壞滅時,你那強而有力的觀智將會提昇,而經歷其餘的觀智,即:怖畏現起智(bhaya-bana)、過患隨觀智(adinava-bana)、厭離隨觀智(nibbida-bana)、欲解脫智(mubcitukamyata-bana)、審察隨觀智(patisavkha-bana)與行捨智(savkharupekkha-bana)。由於你已徹底培育最初的五種觀智,所以後來這些觀智會很快開展出來。還有一些關於這些觀智的指導,但是我沒有足夠時間解說。

緊接在這些觀智之後,你繼續照見每一種行法的壞滅,內心存著從它們當中解脫的願望。結果你將發現所有的行法止息了,你的心直接透視,而且完全地覺知無為涅槃。

那時你獲得四聖諦的真實智慧,並且親身證悟涅槃。由於這樣的證悟,你得以去除邪見,而且心變得清淨。若繼續如此修行,你將能證悟阿羅漢果及般涅槃。

        關於觀禪的修行方法,還有許多細節,但是我將它們省略,以便使講解的內容盡可能地簡要。學習此法門最好的辦法是:在適當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禪修的課程。那麼,你就能有系統地、一步步學習上去。

 

回目錄

 



[1] 要闡明任何一種究竟法的本質,必須透過四個方面來定義它:(一)、lakkhana相;特相;特徵:事物或現象的顯著性質。(二)、rasa味;作用:它所執行的明確任務或功能。(三)、paccupatthana現起;現狀:它出現時的狀態。(四)、padatthana足處;近因:它賴以生起的直接原因。(Com M Abh.3 p.29

[2] 編者註:在此的觀禪心是指辨識色法或名法為無常、苦、無我的心路過程(vithi)。

[3] 離心路過程心vithi-mutta-citta-不參與心路過程的心;發生於心路過程之外的心。Com M Abh .8 p.122

[4] 隨煩惱upakkilesa-污染、不淨。Ess Abh p.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