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即席問答篇

1:請問禪師,一般而言禪那(jhana可分成幾種?

 

1:禪那有兩種:世間禪(lokiya-jhana)與出世間禪(lokuttara-jhana)。

世間禪乃是我們已經解釋過的初禪、第二禪、第三禪與第四禪及四無色界禪。

        至於出世間禪,當你修行觀禪達到行捨智時,你覺照名與色、因與果的無常,或苦,或無我,同時也加強辨識禪那法的三相。當你覺照初禪法的無常,或苦,或無我本質時,如果在那時證悟涅槃,則那個道智與果智稱為初禪道智與初禪果智。為什麼稱它們為初禪呢?因為那個道智與果智中具有五禪支。這是出世間禪。

如果你在覺照第二禪禪那法的無常、苦或無我本質之時證悟涅槃,則那個道智與果智稱為出世間的第二禪道智與第二禪果智,因為它們具有三種禪支:喜、樂與一境性,沒有尋與伺。

在覺照第三禪禪那法的無常、苦或無我本質時,你也能證悟涅槃。那時你的道智與果智稱為出世間的第三禪道智與果智,因為它們具有樂與一境性兩種禪支。

在覺照第四禪或無色界禪禪那法的無常、苦或無我本質時,你也能證悟涅槃。那時你的道智與果智稱為出世間的第四禪道智與果智,因為它們具有捨與一境性兩種禪支。

這些是止觀行者的情況。

至於未曾達到禪那的純觀行者,他們無法覺照禪那法為無常、苦、無我,只能覺照色法及欲界名法的無常、苦、無我。實際作為觀禪對象的色法是十八種真實色。欲界的名法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門心路過程。

純觀行者可以透過覺照這些名法或色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而證悟涅槃。那時他們的道智與果智也稱為出世間的初禪道智與果智。為什麼呢?因為它們具有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

 

2:禪修者應當如何做才能去除散亂(妄想)與昏沉(瞌睡)呢?

 

2:要去除散亂,我們必須只專注於業處的對象,例如安般念對象(氣息),而不應注意其他對象,不應談話,不應想念其他事情。在行、住、坐、臥,一舉一動當中,你都必須經常練習只注意安般念對象。這是很好的方法。

        要去除昏沉睡眠,有七種方法。你記得大目犍連尊者嗎?他是佛陀的第二上首弟子。他在陽曆一月或二月的月圓日證悟初果須陀洹,並且當天在佛陀的座下出家。但是他並未與佛陀住在一起,而是前往一處森林裡精進修行。

        他徹夜不眠地精進修行七天。到了第七天,他感覺非常疲倦,乃至於禪坐時有昏沉瞌睡的情況發生。當時佛陀放射光明,並來到大目犍連尊者的地方,為他講說《居眠經Pacalayamana Sutta》。

        在《居眠經》中,佛陀教導七種去除昏沉睡眠的方法:當你專注於某一種業處(如:安般念)時,若昏沉睡眠的現象發生,你應暫時停止專注那種業處,而改專注其他種業處,如:佛隨念、慈心觀等。若如此做了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思惟曾經牢記的教法(pariyatti-dhamma)。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完整地背誦曾經牢記的教法。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用力拉扯耳朵,並按摩四肢。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去洗臉、朝不同的方向遠眺、以及仰望星空。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作光明想(alokasabba)。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來回行走以便去除昏沉。

        當佛陀教導光明想時,由於過去生的波羅蜜,大目犍連尊者證得了神通。對於有充分波羅蜜的人,當他們證悟道智與果智時,神通也會自然產生,不需要嘗試去獲得神通。佛陀教導他進入光明定(aloka-jhana-samapatti),然後運用神通力,尤其是天眼通(dibbacakkhu-abhibbana)。當他那樣嘗試時,極明亮的光生起了。接著佛陀指示他下定決心(adhitthana)使明亮的光持續整天整夜,那時就能去除昏沉。這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如果你嘗試這七種方法之後仍然無法去除昏沉,佛陀指示另一種方法:你應當小睡片刻。休息幾分鐘後再起來繼續修行。

 

3:禪修者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修行的法門呢?

 

3:這只能靠你自己抉擇,我們無法確定地說那種法門最適合你。註釋中提到可以依照個人的性格(carita性行)來決定修行法門;但是這仍然相當困難,因為大部份人具有很多種性格:許多貪愛、許多瞋恨、許多妄想……,很難決定他們究竟屬於那一種性格。最好是你親自研究各種業處,自己選擇修行法門。

        我觀察過許多禪修者,通常他們曾經在過去生修行四界分別觀或安般念。如果禪修者曾徹底地修行安般念達到禪那的階段,那麼安般念對他們而言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過去生他們只修行安般念到某種程度,尚未達到禪那,或未曾見到禪相,那麼他們的波羅蜜還不成熟,今生再修行安般念時必須非常努力地修行。

        如果禪修者曾在過去生中修行四界分別觀,達到色業處(rupa-kammatthana)的階段,那麼今生他們很容易就能學習與修行四界分別觀。但是,如果他們只是曾經修行,尚未達到色業處的階段,那麼今生修行時同樣很辛苦,必須非常努力。

        對於初學者而言,我也教導其他業處,如:遍禪(kasina-kammatthana),但是他們很難達到強而有力的禪定。然而,如果修成安般念或四界分別觀之後才轉修其他止禪法門,通常他們能輕易地成就所有止禪業處。

 

4:有人說:事實上五蘊不是苦,對五蘊的貪愛才是真正的苦。可否請禪師簡要地解釋這點?

 

4:它們都是苦諦(dukkha-sacca)。在《轉法輪經Dhammacakkapavattana Sutta》中佛陀說:‘Savkhittena pabcupadanakkhandha dukkha.’──「簡言之,五取蘊是苦。」。為什麼呢?因為五取蘊一直遭受生滅的壓迫。如此,我們能說它們是樂嗎?貪愛是名蘊,當然也一直遭受生滅的壓迫,所以也是苦。

 

5:當我們散播慈愛給某個人時,對方能否得到任何利益?

 

5:我們只能說:也許他的心能夠改變。除此之外,我們無法確定地說他能得到怎樣的利益。

以下是經典中所記載慈愛改變他人之心的一個事例。攎耶末羅(Roja-malla)是阿難尊者的朋友。有一次,佛陀領著眾比丘前往拘尸那羅城(Kusinara)。拘尸那羅城的末羅族人(Malla)知道此消息後,大家通過一項約定:不出來迎接佛陀的人將被罰款五百錢。當末羅族人出來迎接佛陀時,攎耶末羅也在其中。阿難尊者見到他也和大家一起迎接佛陀,感到很高興;但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對佛、法、僧根本毫無信心,只是因為怕被罰款才勉強隨大家行動。因此到達僧寺之後,阿難尊者即請求佛陀設法使攎耶末羅對佛法生起信心。佛陀經常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所以他的慈心觀非常有力。阿難尊者請求之後,佛陀就散播慈愛給攎耶末羅,然後起座,進入居處。

那時,攎耶末羅承受到佛陀的慈愛,於是他的心改變了。他來到僧寺迫切地尋找佛陀,就好像小牛尋找牠的母親一般。拜見佛陀之後,佛陀為他說法。聽法後他即證得初果須陀洹。他的心完全改變了,因此能證得初果。

另一個例子是那羅幾力(Nalagiri)大象。當那羅幾力大象遇見佛陀時,牠處在爛醉與暴怒的狀態,正要攻擊佛陀。當時佛陀散播慈愛給牠,令到牠的心立即改變了,而且還禮敬佛陀。

在這兩個例子之中,一個證得初果,另一個禮敬佛陀,我們可以說這是他們所得到的利益。

然而,如果作為接受慈愛之人的心不改變,我們就無法說他能得到任何利益,就像提婆達多(Devadatta)的例子。雖然佛陀也散播慈愛給提婆達多,但提婆達多還是嘗試殺害佛陀,破壞和合僧團,造下了許多惡業。

當提婆達多將要墮入地獄時,佛陀同樣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可是佛陀無法使他免除墮入地獄的厄運。從佛陀時代乃至現今,有許多人死後因為自己的惡業而墮落四惡道受苦,但是我們卻無法藉著散播慈愛來拯救他們,那麼我們如何能說這對他們有利益呢?

所以,慈心觀的利益特別只限於禪修者自身而已。

 

6:禪修者能否以感恩心來達到禪那?

 

6:單是感恩並不能達到禪那;感恩心只是知道別人的恩惠而已。但在知道別人恩惠的同時,如果能有系統地修行慈心觀,散播慈愛給對方,那麼他能夠達到禪那。

 

7:禪修者如何才能選擇來世投生的地方?

 

7:造成投生的業是在臨終時成熟的業。更準確地說,它必須在一生當中最後的速行心剎那,即臨死速行(maranasanna-javana)的時刻成熟。它決定人死後投生到善道或惡道。如果臨死速行心是善的,則他將投生於善道;如果它是不善的,則他將投生於四惡道之一。也可把造成投生的業分為兩種,即:欲界業(kamavacara-kamma)及廣大業(mahaggata-kamma)。

        欲界業的範圍很廣,包括:布施(dana)、持戒(sila)、在安止定之前的止禪修行(samatha-bhavana)、觀智(vipassana-bana)及所有惡業(akusala-kamma)。

        廣大業指色界禪業(rupavacara-jhana-kamma)與無色界禪業(arupavacara-jhana-kamma),總共為八種定(samapatti)之業。

        在這些業當中,廣大業是強而有力的,能防止不善的臨死速行心生起。如果一直到死亡之時禪那都還能維持穩定不退,則此禪那能使人投生於梵天界。但是如果死亡之前禪那下跌,那麼它無法造成梵天界的投生,例如提婆達多的禪那。

        另一種強而有力的業是觀智。它能夠在臨死時防止不善速行心生起,能令到禪修者投生於善道。所以若想投生善道,你應努力於達到禪那,乃至具備觀智。

        比這兩者更好的是道智(magga-bana)與果智(phala-bana),因為它們確保已證得道果的聖人永遠不墮入惡道,且能依照自己的意願與業而投生善道。這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人壽保險。

        其他善業則比較不可靠。

 

8:為什麼唯有達到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第三禪之後,禪修者才能達到捨心觀的第四禪?

 

8:由於捨心觀沒有初禪、第二禪、第三禪,只有第四禪,所以它必須獲得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的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的支持,然後才能達到其第四禪。其他業處的初禪、第二禪、第三禪不能支持捨心觀第四禪。為什麼呢?因為對象不同的緣故。例如安般禪那以安般似相為對象,地遍禪那以地遍似相為對象,但是捨心觀採取眾生為對象。而慈、悲、喜這三梵住也同樣採取眾生為對象,所以只有它們能夠支持捨心觀的第四禪。

 

9:為什麼修行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只能達到第三禪,不能達到第四禪?

9:每一種第四禪都是中性的,都與捨受(upekkha-vedana)相應。捨心觀的態度是中性的,因為它省思每個人的業屬於他自己,依照自己所造的業而承受快樂或痛苦。所以修行捨心觀能夠達到第四禪。

        然而,慈心觀接近情感的作用,懷著願其他眾生得到安樂等願望。悲心觀的態度是願其他眾生免除痛苦。喜心觀接近歡喜(pahasa),對別人的成功抱著強烈的歡喜心。這三者的態度都不是中性平等的捨(upekkha)。

        慈心禪、悲心禪及喜心禪的受是悅受(somanassa-vedana)或稱為樂受(sukha-vedana),不可能是捨受。因此修行它們不能證得第四禪,只能達到第三禪。

 

10:何謂有分(bhavavga)?

 

10:西方的學者將有分翻譯為下意識心,事實上它不是下意識心。根據《阿毗達摩》,我們稱它有分「識」,因此它仍然是意識,並非下意識。許多禪修者落入有分時說他們一無所知,因為有分識不認知現在的對象,而認知前世臨死時的對象。那對象可能是業、或業相、或趣相。通常唯有修行到緣起時,禪修者才能瞭解這種情況。

        根據《阿毗達摩》,簡單地說有兩種心:一種是心路過程心,另一種是離心路過程心。

        總共有六門心路過程。當你看見顏色、聽到聲音、嗅到氣味、嚐到滋味、觸到物體及思考或修行時,就會各別產生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及意門心路過程的作用。

        離心路過程心(vithimutta-citta)則有三種,即:結生心(patisandhi-citta)、有分心(bhavavga-citta即有分識)與死亡心(cuti-citta)。

        一期生命當中最初的一個有分心稱為結生心,最後一個有分心稱為死亡心。有分心又翻譯為「生命相續流」(life continuum)。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生命的主要成份。在結生心與死亡心之間,當無任何心路過程生起時,有分心都會生起,以便心流不會中斷,而保存了生命。

        如果想更清楚地了解,你應當從實際修行中去體驗它們。

 

11:要證悟涅槃必須修行觀禪。但是為何有些人在修行止禪時,會誤解止禪中的境界是涅槃呢?

       

11:因為他們缺乏常識,不徹底地瞭解什麼是觀禪,而認為觀禪只是察覺每一種身心現象。他們不了解究竟名法(paramattha-nama)、究竟色法(paramattha-rupa)。通常他們缺乏《阿毗達摩》方面的知識,還未真正了解七清淨與十六觀智。這是問題的所在。

 

12:在尚未修行其他業處達到第四禪之前,禪修者能否直接修行佛隨念(Buddhanussati-bhavana)?

 

12:可以,但不易達到近行定。舉例而言,請在內心專注地憶念以下這段稱述佛陀功德的巴利文: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ti.’──「世尊的確是阿羅漢、正等正覺者、明行足、善逝、了知世間者、堪受教之人的無上調御者、天人師、佛陀、世尊。」你能專注你的心嗎?通常心會四處遊散。因為我們不曾見過佛陀,只能憑藉想像來思惟佛陀的功德。

        現在我們都有呼吸,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呼吸,然而是否每個人都能完全地專注於呼吸呢?這是當下存在的對象,不是想像的對象。就某些初學者而言,對當下存在的對象尚且無法完全地專注,更何況要專注於單憑想像的對象(佛陀的功德)。

        我們未曾見過佛陀,只是從書本或師長那裡得知佛陀具足無比清淨的戒、定、慧。那麼,請以佛陀的清淨戒、定、慧為對象來專注憶念。你能否專注於佛陀的清淨戒、定、慧呢?事實上這是很難的。若沒有其他禪定的幫助,要憶念佛陀的功德實在不容易,因為我們只能依靠想像而已。

        不過,你仍然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來嘗試,只是要達到近行定不容易而已。所以,通常我們教導禪修者以其他禪那業處(jhana-kammatthana)為基礎來修行佛隨念。

 

13:為什麼修行佛隨念只能達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不能達到安止定(appana-samadhi)?

 

13因為佛陀的功德非常深奧它們不是世俗諦而是究竟法。透視究竟法的定無法強而有力,因此修行佛隨念不能達到禪那,只能達到近行定而已。

        你可以實際地修行佛隨念,嘗試看能否達到禪那。你自己能夠明白。

 

14:在佛陀的時代,佛陀教導不淨觀之後,有許多比丘自殺。現在如果我們修行不淨觀(asubha-bhavana),是否也會產生同樣的後果呢?

 

14:那些比丘之所以會自殺,乃是因為過去所做惡業已經成熟的緣故。佛陀見到那些比丘將在十五天內死亡,死後將墮入地獄。所以佛陀教導他們不淨觀的修行方法,使他們不再畏懼死亡。他們修行不淨觀,觀察身體的不淨可厭,因此不再執著於自己的身體。雖然他們自殺,但是因為已經修成不淨觀,能在不執著身體的情況下死亡,所以死後投生於天界。正因為這個理由,佛陀特別教導他們不淨觀。

        現在如果禪修者修行不淨觀,並不會造成自殺的結果。佛陀教導:‘Asubha bhavetabba ragassa pahanaya.’──「要止息貪欲,應當修行不淨觀。」不淨觀能暫時止息貪欲。例如婆耆舍大長老(Vavgisa Mahathera),由於入村托缽時看見許多可愛的對象,使得內心生起貪欲(raga)。他請教阿難尊者如何止息這些貪欲。阿難尊者教導他修行不淨觀,憶念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為不淨可厭,他如法修行之後止息了貪欲。根據《耆利摩難經Girimananda Sutta》,這種憶念身體三十二部份為不淨的修行法稱為有生命體的不淨觀(savibbanaka-asubha有識不淨觀)。

        因此,佛陀教導修行不淨觀乃是為了止息貪欲。它只是暫時的修行法門而已,不需要修行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一年、兩年等那麼長的時間。所以,修行不淨觀不會導致自殺。

       

15:四界分別觀屬於止禪或屬於觀禪?

 

15:四界分別觀是止禪的修法,也是觀禪的修法。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四界分別觀,禪修者將見到淨色(透明的物質)。在破除密集之前,淨色看起來像冰塊。至此階段是止禪。

        接著,當禪修者注意淨色中的空間(akasa)時,他們將見到淨色粉碎成色聚(微粒)。如果能分析那些色聚裡的四界,此階段也是止禪,但也是觀禪的開始,是禪觀的「幼稚園」階段。所以四界分別觀是止禪,也是觀禪。

 

16:已達到第四禪的禪修者修行四界分別觀,與未達到禪那的禪修者修行四界分別觀,兩者所得到的結果是否相同?

 

16:結果相同。但是對於有充分定力的禪修者,如:達到安般念第四禪的禪修者,當他們分析色聚、辨識究竟色法、究竟名法時,很容易就能得到清晰的了解。為什麼呢?因為專注的心能如實地透視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以及它們的因緣。然而,這是針對部份禪修者而說的,不是針對所有禪修者。

        在《須師摩經Susima Sutta》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純觀行阿羅漢,他們不修行禪那,直接有系統地從四界分別觀開始修行,然後修行觀禪達到阿羅漢果。根據《因緣經Nidana Sutta》(相應部‧相應-1-297-298 Samyutta Nikaya-Sam-1-297-298)的註釋,這些純觀行阿羅漢修行四界分別觀之後直接轉修觀禪,理由是想要快速地證悟涅槃。他們認為修行止禪達到禪那會延遲證悟的時間,因此他們只修行四界分別觀作為培育定力的法門。由於他們具有證悟阿羅漢果的充分波羅蜜,所以,雖然未達到禪那,他們對名色法的觀智仍然非常清晰。

 

17:一個人證悟初果須陀洹(sotapanna)或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之後,能否在未來世成為辟支佛(paccekabuddha)或聲聞弟子(savaka)?

 

17:只能成為聲聞弟子而已。須陀洹或斯陀含能成就阿那含或阿羅漢,但不能成為辟支佛,因為必須以二阿僧祇與十萬大劫的時間積聚波羅蜜才能成為辟支佛;而須陀洹最多只會再投生七次而已。

        在《小部‧犀牛經Khaggavisana Sutta, Khuddaka Nikaya》中,佛陀講到二十四尊辟支佛。辟支佛只在沒有佛出世教化的時期才會出現。在佛陀的教化期中只能有聲聞弟子,沒有辟支佛。

        當菩薩悉達多太子誕生時,還有一尊辟支佛存在世間,名叫摩當伽(Matavga)。那時天神歡喜踴躍,互相傳告說:「菩薩誕生了!」辟支佛摩當伽聽到這消息之後,立就進入般涅槃。這是因為在佛陀的教化期中不應有任何辟支佛在世。

        如果禪修者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未能證悟涅槃、道、果,但具有證悟辟支佛覺智(paccekabodhi-bana)的波羅蜜,則他們將在未來成就辟支佛,而不是在這期教法中證悟。例如有名的提婆達多將在未來一萬劫之後成就辟支佛,他的著名弟子阿闍世王也將在未來成為辟支佛。

 

18:經中談到不能有兩尊佛同時出現於世間。關於辟支佛呢?能否有兩尊辟支佛同時出現於世?

18:可以。正等正覺[1]sammasambuddha)的佛不能同時出現,但是可以有許多辟支佛同時出現於世間。

        例如:紅蓮王后(Paduma-devi)的五百個兒子都成就辟支佛。那時我們的菩薩投生為六色牙巨象,牠以各種水果供養那五百尊辟支佛;這在許多《本生經Jataka》的故事中都提到。至於兩尊佛不能同時出現乃是巴利聖典《阿毗達摩分別論Abhidhamma Vibhavga》中所提到的。

 

19:辟支佛是否永遠為辟支佛?或者有一天他們會投生人道來成佛或成為阿羅漢?

 

19:辟支佛就是辟支佛;辟支佛那期生命是他們的最後一生。辟支佛也是阿羅漢,是獨立的阿羅漢[2]或小佛。他們不依靠任何老師的教導就能獨自證悟四聖諦,但是無法教導別人四聖諦。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精通世俗諦,不擅於為究竟法取名,如:觸(phassa)、受(vedana)等等。由於他們無法教導弟子四聖諦,所以稱為小佛。

 

20:當禪修者辨識名法時,是否即已具有他心通?

 

20:觀禪的領域與神通的領域是不同的。辨識外在的名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觀禪,另一種是他心通(cetopariya-bana)。他心通指的是:能知道別人內心意念的能力。具備這種神通能夠很容易地知道別人的心。然而觀智無法辨識:「這是男人,那是女人……」,只能整體而非個別地辨識外在的名色法,所以觀智不能知道別人的心。

 

21:若禪修者不辨識色界禪那名法(rupavacara-jhana-nama-dhamma)與無色界禪那名法(arupavacara-jhana-nama-dhamma),是否能證悟阿羅漢果?

 

21:不辨識色界與無色界禪那名法,禪修者仍然能證悟阿羅漢果。唯有達到禪那的人才能辨識禪那名法。由於純觀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沒有禪那,所以不能辨識禪那名法。但他們能辨識究竟色法及欲界的名法,如此就足以證悟阿羅漢果。

 

22:如果禪修者達到近行定,但未達到安止定,那麼當他辨識名法時,他辨識的是色界名法(rupavacara-nama-dhamma)還是欲界名法(kamavacara-nama-dhamma)?

 

22:欲界名法而已,因為在禪那之前的所有止禪修行都是欲界法(kamavacara-dhamma)。

        例如:修行安般念時,若禪修者有系統地勤修,他將能見到安般似相(anapana-patibhaga-nimitta)。見到似相最初階段的定是遍作定(parikamma-samadhi),是欲界法。當定力愈來愈強,達到緊接在禪那之前的階段,那個定稱為近行定(upacara-samadhi),也是欲界法。

安般念的欲界定與禪那定(安止定)有什麼差別呢?雖然它們同樣以安般似相為對象,但是它們的強度不同:在一個心路過程中,近行定只能生起七次;而安止定則能持續生起無數次。修行到名業處時你就能辨識這種差別。

 

23:當禪修者辨識色界或無色界禪那法時,他處在安止定之中或之外呢?

 

23:不是處在安止定,也不是處在近行定,而是觀禪的剎那定(khanika-samadhi)。禪修者從禪那中出來之後,才能辨識禪那法。

        以安般念為例,近行定及安止定都只能以安般似相為對象,無法像觀智那樣以禪那法為對象。因此在安止定中不能修行觀禪。

 

24:當禪修者辨識禪支時,這些禪支是現在的名法還是過去的名法?

 

24:它們已經息滅,是過去的名法。因為在一個心識剎那中不能有兩個心同時生起。舉個譬喻來說:你不能這一根手指的尖端來接觸它本身,但是你可以用另一根手指來接觸它。這根手指好比是已過去的禪那法,另一根手指好比是觀智。這是它們之間的關係。

        若要辨識禪支,禪修者必須同時辨識對象與意門(manodvara)。舉安般念為例,它的對象指的是安般似相,意門指的是有分心(bhavavga)。

當沒有任何心路過程生起時,有分心即生起;當心路過程生起時,有分心即消失。在禪那法生起之前,有分心能存在;禪那法生起時,有分心即消失。當辨識禪那法的觀智生起時,禪那法即消失。觀智能辨識在它之前的禪那法,因為它同時辨識對象與意門[3]。禪修者從禪那出來之後先辨識有分心。當禪那的對象(如:安般似相)出現在有分意門時,他就能很輕易地辨識到禪支。

 

25:禪修者修行止禪之後,能否預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時間?能否延長自己的壽命?

 

25:預先知道死亡時間是天眼通(dibbacakkhu-abhibbana)的領域。在天眼通當中有三支,其中一支稱為未來分智(anagatamsa-bana),能夠預知未來的事情。如果你精進修行並得到天眼通,那麼你就能預先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亡。然而,如果你只修行觀禪,那麼你只能知道大概的時間而已。

        修行止禪不可能延長禪修者的壽命,因為壽命決定於個人的業。

 

26:以作為老師的立場而言,當佛陀無法教導弟子達到與自己同樣高超的境界,他難道不會感到失望嗎?

 

26:佛陀已經完全滅除憂傷,因此不會感到失望;那只是你的想像而已。佛陀完全了解一切眾生的境界,他只幫助眾生完成他們自己的波羅蜜而已。

        佛陀教導達到寂滅的方法,因為達到滅苦的境界非常重要。正如一切糞便都是可厭的,同樣地,一切生命都是可厭的,所以佛陀不稱讚任何生命。

        當眾生達到生死輪迴的盡頭(亦即達到涅槃)之後,一切都是相同的,不再有彼此之間的差異,因為涅槃是一切有為法(savkhara-dhamma行法)的止息。那時沒有佛陀,也沒有弟子。

 

27:在進入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之前必須先立定四項決心(adhitthana)。如果禪修者忘了立定第一項決心(何時將出定),那麼他是否會死在滅盡定當中,或者他仍然能夠出定?

 

27:在進入滅盡定之前,這些聖者們會經常思惟自己的壽命,這是他們的本性。若無正念,他們什麼也不能做。

        假設他們的壽命將在七天內結束,那麼他們會下定決心在七天之內(壽命結束之前)從滅盡定出來,不會在滅盡定當中死亡。滅盡定是所有名法與心生色法的停止;而死亡心(cuti-citta)是最後一個有分心,是執行死亡的心。滅盡定和死亡心不能同時發生。

 

28:目犍連尊者過去生造了什麼樣的惡業,導致他必須遭受那麼多世悲慘的果報?

 

28:在過去某一生中,他曾經為了妻子的緣故,企圖殺害自己的雙親。在那一次,他將雙親打得幾乎死去,但結果雙親未死。

        就在那次事件當中,有許多不善思(akusala-cetana)生起。一秒鐘裡有幾萬億個不善思產生。假設他以一小時的時間企圖殺害雙親,那麼就有數不盡的不善思生起。每一個不善思能產生一個惡報。於是這許多強而有力的不善思相續地產生地獄中的惡報,所以他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地獄中受苦。

        受過地獄的惡報之後,剩餘較弱的不善思相續地在人道中結成惡報,所以他受到許多世痛苦的果報。

 

29:禪修者能否在四禪八定的某一定之中或之外與天神(deva)或梵天(brahma)溝通?

 

29:不能。如果想與他們溝通,你必須具備如意通(iddhividha-abhibbana神變通)。

 

30:純觀行者以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bana)能觀察到未來多少世呢?

 

30:在生滅隨觀智的階段,佛陀教導兩種透視緣起的方法。我想舉出其中的一部份作為例子來說明:                   ‘Avijj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為無明生起,所以色生起‘Tanh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為愛生起,所以色生起‘Kamm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為業力生起,所以色生起;接著你應透視那些色的生起階段。然後是ahar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為食物生起,所以色生起。總共是五種生起智[4]samudaya-bana)。

        然後,佛陀教導五種息滅智[5]vaya-bana):‘Avijjanirodha rupanirodho, tanhanirodha rupanirodho, kammanirodha rupanirodho, aharanirodha rupanirodho, viparinamalakkhanam.」:因為無明息滅,所以色息滅;因為愛息滅,所以色息滅;因為業力息滅,所以色息滅;因為食物息滅,所以色息滅,這些是變易之相

        這種息滅不是暫時的息滅,而是完全的息滅。完全的息滅何時才發生呢?因與果的完全息滅分別在悟阿羅漢道與般涅槃時業生。

        如果禪修者確定將在今世證悟阿羅漢道,那麼他的未來只到今世而已。如果他將在未來的某一世證悟阿羅漢道,那麼他必須一直辨識到那一世為止。他必須辨識到:因為無明、愛、取、行、業力這五種因完全息滅,所以五蘊也將完全息滅。這五種因將在他證悟阿羅漢道時完全息滅;至於果報五蘊則將在他入般涅槃時完全息滅。這兩種息滅是完全的息滅,我們稱之為無生之滅(anuppada-nirodha),即不會再生起的息滅。

        禪修者應透視到這兩種息滅,因此純觀行者必須辨識未來的名色,一直到這個階段。

 

31:禪修者必須辨識未來世直到證悟阿羅漢道與般涅槃之時。在這中間的未來世裡,他的修行情況是已經確定的還是仍然會改變的呢?

 

31:《阿毗達摩》有七部書,其中一部名為《雙論Yamaka》。在該論中佛陀說到有兩種最後有者(pacchimabhavika),即:到了最後一生的人。其中一種是真正的最後有者,另一種不是真正的最後有者。

        所謂真正的最後有者乃是確定已證悟阿羅漢果的人,如: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等。他們確實已經在當生證悟阿羅漢,不會再改變。而另一種最後有者是會再改變的,例如:有名的阿闍世王(Ajatasattu)。他是頻婆娑羅王(Bimbisara)的兒子,有足夠的波羅蜜,能在聽聞《沙門果經Samabbaphala Sutta》之後證悟須陀洹道果。然而,因為他殺害了父親,造下了極重的惡業,使到他無法證悟須陀洹道果。這種人稱為不是真正的最後有者。

        所以,對於某些禪修者而言,他們確定將在未來某一世證悟阿羅漢果。但是對於某些禪修者而言則不一定,情況還可能會改變。

        我們現在需要辨識未來的情況。為什麼呢?乃是為了厭離未來世的名色(nama-rupa),這是厭離隨觀智(nibbida-bana)。如果這種觀智成熟,禪修者能在今生證悟阿羅漢道果。如果這種觀智尚未成熟,他可能在未來某一生才證悟阿羅漢道果,那麼情況也許還會改變,就像阿闍世王的例子。

 

32:既然世俗諦(sammuti-sacca)以概念法(pabbatti)為基礎而建立,那麼它是否也是一種邪見(micchaditthi)?

 

32:我們稱這種見解為世間通稱我論(loka-samabba-attavada),有時也稱為薩迦耶見(sakkaya-ditthi身見)。這種我論(attavada)是微弱的,但是卻很有影響力。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能除去這種見解,則無法見到究竟名色(paramattha-namarupa),即無法獲得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而且也不能了解名色的因緣,即不能獲得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是觀禪的基礎觀智,是觀禪的開始階段。若開始的階段都還無法修行成功,則無法修行真正的觀禪;不修行觀禪則無法證悟涅槃,無法脫離四惡道,無法脫離三十一界。因此我們必須去除薩迦耶見。

        但是,有時為了制定戒律或講解止禪法門,佛陀也教導世俗諦。當佛陀教導戒律(sila)時,他必須使用世俗諦,他不可能如此教導:「你不應殺害名色。」他必須教導說:「你不應殺害其他眾生。」他不會教導說:「你應當恭敬名色。」而會教導說:「你應當恭敬父母親。」。他不會說:「名色,請到這裡來。」而會說:「比丘,請到這裡來。」

        再者,地遍似相、安般似相等都只是概念法、世俗諦。如果想修成禪定,你必須專注於這些世俗諦。若有系統地專注於安般似相,你將能達到第四禪。但是,若以究竟名色作為止禪對象,則你無法達到禪那。因此有時為了講解止禪法門,佛陀也教導世俗諦。

        有時佛陀為了保護世間而教導世俗諦。根據《阿毗達摩》,如果分析佛陀、父親、母親、兒子、女兒,我們只見到名色而已。一切都是名色,這是究竟諦(paramattha-sacca勝義諦;真諦)。但是如果不能分辨:「這是父親」、「這是母親」、「這是女兒」、「這是兒子」……那麼將有許多問題產生,人們會互相做出錯誤的行為來。若他們那樣做,則會造許多惡業。佛陀對一切眾生有無限的慈悲,因此為了保護世間的緣故,有時佛陀也教導世俗諦。

        單靠世俗諦不能證悟涅槃;如果想證悟涅槃,你還必須了知究竟諦。你應透視究竟名色及它們的因緣,然後透視究竟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這樣的觀智才能使禪修者證悟涅槃。所以佛陀教導究竟諦與世俗諦兩者。

 

回目錄



[1] 正等正覺sammasambuddha-獨自證悟正覺並且能以所證真理教導弟子。辟支佛雖然也獨自達到覺悟,但無法教導弟子所證真理。

[2] 獨立的阿羅漢-聲聞弟子必須聽聞佛陀或佛陀弟子說法,才能證悟阿羅漢果;而辟支佛不依靠任何人的教導,即能獨自證悟阿羅漢果,所以稱為獨立的阿羅漢(獨覺)。

[3] 心能辨識對象,但心本身也能成為被辨識的對象。然而心不能作為它自己的對象,因為辨識者不能辨識自己。但是在同樣的心流裡,後面的心能辨識前面的心。(Com M Abh .16 p.136)因此若禪修者能同時辨識意門及對象,他即能辨識已過去的禪那法。

[4] 五種生起智-由前面四種(因為無明、愛、業力、食物的生起而生起)再加上色的生起階段,總共是五種。

[5] 五種息滅智-由前面四種(因為無明、愛、業力、食物的息滅而息滅)再加上色的息滅階段,總共是五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