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習安般念
帕奧禪師 講
緬譯英:Bhikkhu Dhamminda﹙法王比丘﹚
英譯中:Bhikkhu Mahanaga (開恩比丘)
Bhikkhu Kai Hong﹙開弘比丘﹚
Bhikkhu Dhammagavesaka(尋法比丘)
佛陀於《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導如何修習安那般那念(略為「安般念」)。佛陀於經中說:
「諸比丘,於此,比丘往樹林,往樹下,往空閒處而結跏跌坐身正直,思念現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或入息長,而知:『我入息長,』又出息長者,知:『我出息長。』又入息短,知:『我入息短,』又出息短者,知:『我出息短。』修習:『我覺知息全身而入息』,修習:『我覺知息全身而出息』。修習:『我止身行[1]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2]
開始禪修時,先舒適的坐著,然後嘗試於鼻子的下方(譯者:人中)或鼻孔周圍的某部位覺知呼吸進出。別跟隨呼吸進入體內或外出,應只是於呼吸掃過及接觸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圍,覺知呼吸。如果跟隨呼吸進入體內或外出,你將無法成就定。反之,如果只是於呼吸最明顯的接觸點,覺知呼吸,你就能夠培育及成就定。
別注意「自性相」(sabhava lakkhana)、「共相」(samabba lakkhana)或「禪相」(nimitta)的顏色。自性相是指呼吸中四大各自的特徵,即硬、粗、推、熱等等。共相是指呼吸的無常、苦、無我。這表示不要注意「入、出、無常」,「或「入、出、苦」或「入、出、無我」。你只需要覺知入出息的概念(或觀念,concept)。呼吸的概念是安般念的所緣。這就是你必須專注以培育定的所緣。如果你在過去世曾修此禪法,修集諸波羅蜜,當以這種方式專注於呼吸的概念時,你能輕易地專注於入息及出息。
如果心無法輕易地專注於入息及出息,《清淨道論》指示應從數息開始。這能協助你培育定。你應該於每一呼吸之末端數,如「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
至少數至五,但不超過十。不過我們鼓勵你數至八,因為它提醒你正在培育八正道。因此,應該依自己的意願在五至十之間選擇一個數目。然後再下定決心在這段時間內,不讓心漂浮到其它地方。當如此數息時,就能夠把心專注,而只是平靜地覺知呼吸而已。
如此專注至少半小時之後,應該繼續修習下一個步驟:
一、入息長,知:「我入息長,」;又出息長者,知:「我出息長。」
二、入息短,知:「我入息短,」;又出息短者,知:「我出息短。」
在這階段,必須對入出息的長短培育覺知。這裡的長或短,非指尺度上的長短,而是指時間的長度。你自己應該知道多久的時間稱為「長」,多久的時間稱為「短」。在每一入出息都覺知它們時間的長短時,妳會發覺有時呼吸的時間長,有時呼吸的時間短。在這階段,所應該做的─只是純粹如此的保持覺知。如果要默念,則別默念:「入、出、長;入、出、短」,而只是默念:「入、出」,及同時覺知呼吸是長是短。你應該只是覺知呼吸進出掃過、接觸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圍的時間長短。
對於某些禪修者,在這階段會有禪相(nimitta,定的相標)出現。不過,如果平靜地修習約一小時後,禪相仍然未生起,那你應該繼續進行下一個步驟:
三、修習:「我覺知息全身而入息」,修習:「我覺知息全身而出息」。
這裡,佛指示你持續不斷地從頭到尾覺知整道呼吸(全息,whole breath)。訓練自己的心連續不斷從頭到尾地覺知呼吸。當你如是修習時,禪相可能生起。如果禪相生起,不應該馬上轉移注意力至禪相,而應該繼續覺知呼吸。
如果持續不斷從頭到尾地注意大約一小時之後,而沒有禪相出現,那你應該換到下個步驟。
四、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若要做到這一點,應決定使息平睜下來,並持續不斷從頭到尾地專注於息。不必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息變得更為平靜,因為這樣會使定力退失。在《清淨道論》裏提到四種能夠讓息平靜下來的因素,即:思惟、念慮、作意和觀察。因此,在這階段所需要做的是下定決心使息平靜下來,然後繼續地專注於息。以此方法修習,息就會更平靜,禪相也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生起之前,許多禪修者會面對一些困難。大多數禪修者發現他們的呼吸變得非常微細,而且心不能清楚地覺知它。如果這現象發生,應該在之前能覺知呼吸的那一點等息重現。
省思自己並非沒有呼吸的人,你有呼吸,只是正念不夠強,不足以覺知呼吸而已。只有七種人不呼吸,即:「胎兒,溺水者,(某些)失去知覺者,死者,人第四禪定者,生居色、無色界者,入滅盡定者。」[3]而你不是其中任何一者,所以,其實你是有呼吸,只是無足夠的正念覺知而已。
別刻意去改變呼吸以使它明顯,如果這麼做就無法培育定力。只要如實覺知呼吸。如果呼吸不明顯,則只需要於之前能覺知它的地方等待它。當你如是運用自己的「念」和「慧」,息就會重現。
修習安般念所出現的禪相是因人而異的,對於有些人,它是以舒適的感覺出現,例如:
l.棉花 取相
2.抽開的棉花 取相
3.氣流 取相
4.似晨星的亮光 取相和似相
5.明亮的紅寶石 似相
6.明亮的珍珠 似相
對於有些人,它是以粗糙的感覺出現:
7.棉花樹幹 取相和似相
8.尖木 取相和似相
對於有些人,它則呈現得有如:
9.長繩、或細繩 取相和似相
10.花環 取相和似相
11.煙 取相和似相
12.蜘蛛綱 取相和似相
13.雲 取相和似相
14.蓮花 取相和似柑
15.馬車的輪子 取相和似相
16.月亮 取相和似相
17.太陽 取相和似相
像棉花一樣純白色的禪相大多數是取相,因為取相大多數是不透明及不明亮的。當禪相明亮的像晨星,明亮和透明時,這就是似相。當禪相像紅寶石或珠寶而不明亮時,那是取相,當它明亮時就是似相。其它的形狀和顏色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了解。於不同的人會生起不同形態的禪相,因為這禪相是從「想」(sabba)生。不同的禪修者,對呼吸有不同的「想」,即產生不同的禪相。雖然安般念只是一種業處,但它卻因人而異產生不同的禪相。
到達這階段時有個要點:別玩弄禪相,也別讓禪相消失,或故意改變它的形狀。若如此做,你的定力將停滯且無法提昇,禪相也可能會因此而消失。所以,當禪相首次出現時,不要把注意從呼吸轉移至禪相,如果這麼做,它就會消失。
如果發現禪相已穩定,而且心很自然地緊繫於它,那時就讓心專注於它。如果強迫心離開它,也有可能會失去定力。
如果禪相出現在你面前遠處,就不要注意它,因為它可能會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繼續專注於接觸點上的息,禪相就會自動移近及停留在該處。
如果禪相於呼吸的接觸點出現,且保持穩定,該禪相似乎是呼吸,呼吸似乎便是禪相,其時便可忘記呼吸而只專注禪相。如此從呼吸轉移注意力至禪相,你將進步。保持注意力專注於禪相,它就會變得越來越白,當它白得像棉花時,這便是「取相」(uggaha nimitta).
你應該下定決心,保持平靜地專注於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或以上,如果能夠保持專注於「取相」,一或二小時,你會發現它變得清淨,光明及極明亮,此可稱之為「似相」(patibhaga nimitta)。到了這階段,應該下決心及練習保持心專注於「似相」一小時、二小時或三小時,直到成功。
在這階段,將到達「近行走」或「安止定」。近行定是接近禪那及進入禪那之前的定。安止定是禪那之定。
這兩種定都以「似相」為所緣,所差別的是近行定的諸禪支未發展至完全強而有力。由於這緣故,「有分」(bhavavga)在近行定時還有生起,而禪修者也可能墮入「有分」。經驗這現象的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甚至會以為這就是涅槃。事實上,那時候「有分識」依然存在,心未停止,只是禪修者無足夠的能力省察它,因為「有分識」很微細。
為了避免墮入「有分識」,及能夠繼續提昇定力,你必須藉助於五根,即:信、精進、念、定、慧的力量促使心專注(鎖定)於似相。需要精進使心一次又一次地覺知「似相」,念不忘失「似相」,慧知「似相」。
平衡五根
這五根(信、精進、念、定、慧)就是五種調服心的力量,使心不乖離正道,而趣向定、慧及導向涅樂。
五根中,信是正信有三寶,有業有報,最重要的是相信佛陀確實已證悟。其原因是,若人缺乏正信的話,他將會放棄修禪。更重要的是相信佛陀的教法是由十個部分組成,即:四道、四果、涅樂及教理。佛法指示我們禪修道次第,所以在此階段最關鍵是對法的深信。
比方有人這麼想:「只是觀呼吸就能證得禪那嗎?」或
「上述所說的禪相有如棉花狀是取相,如透明的冰塊和玻璃就是似相,確實如此嗎?」如果這類念頭愈來愈強,他就會懷疑在這時代是不能證得禪定的,也因為類此觀念而對佛法退失信心,也無法阻止自己放棄修習禪定。
若人以安般念業處習禪定,必須要有堅強的信心。他應毫無懷疑、無妄想地修習安般念。若有系統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習,一定會證得禪那。
無論如何,若對當信之事有過強的信心(在此其事是安般念業處),那麼,由於信根的勝解作用太強,慧根就不明顯,而其餘的精進根、念根及定根的力量也將會削弱,其時:精進根不能實行其策勵諸根於似相的作用;念根不能實行其建立知見於似相的作用;定根不能實行使心不散亂於似相的作用;而慧根也不能實行知見似相的作用。這將導致減弱信根之力,因為慧不能知見似相,及支持和延續信根力。
如果精進根過強,其餘的信、念、定、慧諸根,就不能實行勝解、建立、不散亂和知見的作用。這過強的精進,使心不能安靜的專注於似相,及導致七覺支的輕安、定和捨覺支無法生起。同樣的,當其他諸根如定根、慧根過於強烈,也將會有不利的後果。
信與慧,定與精進的平衡是諸聖者所讚歎。假使信強慧弱,則為迷信;迷信於不當的信仰及無意義之事。舉例說,他們信仰、尊敬佛教以的外道,例如信仰護法鬼神。然而,慧強信弱將會使人向於奸邪,例如自己缺乏真修實驗卻隨意判斷或評價,他們猶如吃藥過多而引生的疾病般難於治療。
信慧均等才能信於當信之事,他們相信三寶、業報,確信如果根據佛陀的教法修習,將會獲得似相及證得禪定。如果以此信心修習及運用智慧覺察似相,這時信根與慧根就能均等。
再者,假如定強而精進弱,就會傾向於定的怠惰,而使怠惰心增長。若精進強而定弱,就會傾向於精進的掉舉,令掉舉之心增長。所以,當定根與精進根均等時,才不會墮入怠惰或掉舉,及龍證得安止定。
對於欲修習止業處者,堅強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若有人想:「如果以似相修習定,我一定能獲得安止定。」然後,由於信根之力,以及通過專注於似相,他必定能獲得禪定,因為禪那的主要基礎即在於專注。
對於修習毗婆舍那者,慧力強是非常適合的,因為當慧力強時他能知見三相(無常、苦、無我),以及獲得知見三相之智。
當定慧平等時,世間禪(lokiya jhana)會生起。由於佛陀已教導修習定慧兩者,當定慧兩者均等時,出世間禪(lokuttara jhana)也會生起。
無論是平衡信與慧、定與精進、定與慧,都是需要念根的。念根適用於任何狀況,因為念可以保護心不會由於信、精進、慧過強而陷於掉舉,及由於定過強而陷於怠惰。
所以念適合於一切狀況,就像作為調味料的鹽適合一切的調味汁,也像宰相適合處理國王的一切政務相似。因此,在疏鈔裡:「世尊說:『念在任何業處都是需要的。』」何以故?因為念可以守護心。念是守護者,因為它能策勵心趣向未曾到過之境。沒有正念是不可能證得任何特別的境界。正念可以守護心及保持心不離於所緣境。這是為何正念呈現在以智慧覺察的禪修者,及能保護業處及禪修者的心。缺少了正念,禪修者就不能策勵及抑制心。這是為何佛陀說念能應用於一切處。(亦參見《清淨道論》第四章,段四八。《大疏鈔》第一冊,頁一五○至一五四)
平衡七覺支
為了依安般念而獲得禪那,平衡七覺支是非常重要的。
(1)念覺支:是正念於似相及持續不斷的覺照似相。
(2)擇法覺支:是知見似相。
(3)精進覺支:是策勵及平衡諸禪支於似相,尤其是精進於培育擇法覺支,及再度增強自己(精進覺支)
本身。
(4)喜覺支:是受用似相的歡喜心。
(5)輕安覺支:是身心輕安於似相。
(6)定覺支:是心一境於似相。
(7)捨覺支:是心平等,不興奮或退出似相所緣。
禪修者必需修習與平衡這七覺支。如果精進退減,禪修者的心將會遠離禪修目標(似相)。其時,他不應修習輕安、定和捨這三覺支,應該改換修習擇法、精進和喜覺支,這樣心才能再度振作起來。
當過於精進而心生掉舉和散亂時,就不適合修習擇法、精進和喜覺支,應該改換修習輕安、定和捨覺支。這樣才能抑制和平靜掉舉及散亂的心。
這就是如何平衡五根及七覺支。
當五根──信、精進、念、慧得到充分發展,定力就會超越近行定而達到安止定。當你達到禪那時,心將持續地、不間斷地覺知「似相」,這情況可能維持數小時,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疏鈔解釋說,明亮的有分識就是意門(Manodvara)。
當心持續專注在似相一小時,或兩小時,而不受干擾,你應該嘗試覺察在心臟裏,以心所依處為依靠的有分識(意門)。持續再嘗試,就會覺照到以心所依處為依靠的有分識,及呈現在意門的似相。當你能覺照有分識時,應該開始嘗試逐一地覺察尋、伺、喜、樂及一境性五禪支。持續不斷地修習至能同時覺察五禪支。
一、尋:把心導向及置於「似相」。
二、伺:保持心繼續專注於「似相」。
三、喜:對「似相」的喜悅。
四、樂:樂受或體驗「似相」的樂。
五、一境性:對「似相」的心一境性。
它們各自都是禪支,但整體則稱為禪那。當剛開始修習禪那時,你應該練習長時間進入禪那,而不可花費太多時間觀察禪支(jhanavga)。你應練習初禪的五自在:
一、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之後觀察諸禪支。
二、入定自在:能夠於任何的時刻隨心所欲入定。
三、住定自在:能夠隨自己意願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夠如所預定的時間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夠觀察諸禪支(同第一項)。
轉向與省察二者出現在相同的意門心路過程(Manodvaravithi)。轉向是由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運作,以五禪支中的其中之一,例如「尋」為所緣。省察則是由意門轉向之後馬上生起的四或五個速行心來運作,也取同樣的所緣。
在《增支部.山牛經》(Avguttara Nikaya, Pabbateyyagavi Sutta)裏有提到,當大目犍連尊者還是須陀洹時,他修習止禪以便證得禪那。其時佛陀提醒他,在還沒有熟練於初禪五自在時,別進修第二禪。說道若還未熟練於初禪五自在,即修習更高層次的禪那,那不但會失去初禪,同時也無法保持第二禪,兩者皆失。
當已熟練初禪五自在後,可進而修習第二禪。為此,首先應入初禪、出初禪,思惟初禪的過患及第二禪的功德。思惟初禪接近於五蓋,也應該思惟初禪中的尋、伺禪支令初禪比無尋、伺的第二禪不寂靜。具有去除此二禪支,而只餘留喜樂、一境性的意願之後,再次專注於「似相」。如是即能證得擁有喜、樂及一境性的第二禪。
接著,應該修習第二禪的五自在。當修習成功且想進而修習第三禪時,應該思惟第二禪過患及第三禪的功德。思惟第二禪靠近初禪,而第三禪比第二禪寂靜。也應該思惟喜禪支令第二禪比無喜的第三禪不寂靜。從第二禪出定後如是思惟,及有欲證得第三禪之心後,再次專注於「似相」。如是即能證得擁有樂及一境性的第三禪。
進一步修習第三禪的五自在。當你已修習成功且想進而修習第四禪時,應該思惟第三禪的過患及第四禪的功德。思惟樂禪支令第三禪比無樂的第四禪不寂靜。從第三禪出定後如是思惟,及有欲證得第四禪之心後,再次專注於「似相」。如是即能證得具捨及一境性的第四禪。按著,你應修習第四禪的五自在。
證得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這即完成了安般念的第四階段--「止身行」。
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
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這階段始於禪相生起之前,進而定力隨著修習四禪增長,呼吸愈來愈寂靜,乃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