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般念至色、無色禪
帕奧禪師 講
緬譯英:Bhikkhu Dhammasubho & others ﹙淨法比丘等﹚
英譯中:Bhikkhu Dhammagavesaka ﹙尋法比丘﹚
(本章內容主要摘錄緬甸帕奧禪師於毛淡棉大學(Mawlamyine University)開示的《護象本生經》(Hatthipala Jataka),及部分則摘自禪師於其它埸合所開示的《那他經》(Natha sutta)、《阿說示經》(Assaji Sutta)和《安般念經》(Anapanasati sutta)等錄音帶整理而成)
禪修前的指導說明
在帕奧禪林的禪修者,可以選擇從安般念入門,或是成功修完四界分別觀後才修習安般念。如果是以四界分別觀為進路的禪修者,當培育起定力且光很穩定之後,就可以轉修三十二身分,進而經白骨觀轉白遍處,當修白遍證得第四禪後,他還可以再進修四護衛禪(慈心觀、佛隨念、不淨觀及死隨念)和觀禪(vipassana)等業處。只有在正確地獲得觀智以後,最後他才修安般念。在此階段,大多數的禪修者或於一、兩次的坐禪時間裏,即能成就安般念。對於從白遍第四禪出定後才轉修安般念的禪修者,由於擁有白遍第四禪的近依止力(upanissaya satti),亦由於觀智已令其定力更為穩定,所以他能夠非常輕易地修成安般念。在《大教誡羅羅經》(Maharahulovada rutta)裏可以看到類此修法的例子:佛陀先教導羅羅尊者六界禪,之後才教安般念。因此,禪修是可以從一種業處轉換到另一種業處的;如果定力穩定,還可以轉修其它禪法。不過,今天要開示的是有關第一種進路,即以安般念作為入門的禪修法。
《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裏提到在開始修習階段,或是安般念禪相(Anapana nimitta)剛出現的時候,必須遵守一項重要的原則:Athanena tam nimittam neva vannato manasi katabbam , na lakkhanato paccavekkhitabbam .「而彼(比丘)不於( 似)相的(如綿如星等)色而作意,亦不觀察(粗等的)特相」[1]。安般念相有三種,即:「遍作相」(parikamma nimitta)、「取相」(uggaha nimitta)及「似相」(patibhaga nimitta)。開始階段的入息及出息亦包括在遍作相之內。Neva vannato manasi katabbam — 不要注意禪相的顏色。當禪相剛開始出現時,如果禪修者注意它的顏色,則成了修習色遍禪而不再是安般念了。另外一點,若禪修者去注意息裏的四界,尤其是風界的自性相(sabhava lakkahana),那麼它就變成四界分別禪,不再是安般念。因此,禪修者不應該注意它的自性相。
再者,不要注意它的共相,如「入息,生滅,無常」與「出息,生滅,無常」。因為在這階段的入息與出息,還是屬於概念 [2](pabbatti)。概念並非修習觀禪(vipassana)之法(Dhamma),只有究竟法[3](paramattha)才是觀禪的所緣(目標)。任何依靠心所依處(hadaya vatthu)生起的心識都有能力導致入息與出息,想要轉觀究竟法的人,必須辨別這些心生色法(即出入息)的四界,它們是非常微細的色聚。入息是許多非常微細的色聚(rupa kalapa),出息也是許多非常微細的色聚。在每一粒色聚裏有八個色法,即地、水、火、風、色、香、味及食素。當一粒色聚中的地,跟另一粒色聚中的地,互相撞擊時就會產生聲音,它就是呼吸的聲音。所以,一共有九種色法。對於能夠有系統地辨別這八種色法的禪修者,他是可以觀它們生滅的無常相,觀它們不斷受到生滅壓迫的苦相,及觀它們沒有不壞實質的無我相。在還未到這階段時,若禪修者觀照概念的無常相,那並不是修安般念的方法。因此,欲以安般念來培育定力的禪修者,不應該注意四界的自性相及生滅的共相,現階段只是以出入息這個概念,作為禪修目標來培育定力而已。
禪修指導
開始修安般念時,你可以專注接觸於鼻孔或人中的出入息。有人可能會問:應該專注於「息」或是「接觸點」呢?應該是專注於接觸到鼻孔或人中最明顯之處的「息」。「觸」是屬於另一種禪(即「名」業處)的目標。它是屬於辨別名法 — 即依靠觸界的名法。因此,應該只是專注於接觸點的息,而不是觸。這兩者是不同的。專注於接觸點的息是安般念,專注於觸是另一種業處。因此它需要很強的念(sati)與慧(pabba)。
所以禪修者應該如此專注於出入息,在一或兩次的坐禪後,若覺得還是不能好好地專注,那麼他應該採用數息的方法,這會有助於培育定力。他應在每個(入、出)息的末端數,如「入息、出息,一。入息、出息,二。入息、出息,三。……入息、八。」他應該至少數到五,但不超過十。鼓勵你數到八,以作為你向正在嘗試培育的八正道表示尊敬。你應該下定決心,不讓自己的心在每一組的八個息裏四處飄蕩,你應該只是知道息。由於對每一組八個息持續不斷所培育的定力,心會變得更為平靜。若能在心平靜下來之後,再至少專注於息一小時,以便令定力更為穩定,那就會更好。
你能夠做到這一點時,應該捨掉數息而換下一個步驟:當你吸氣長時,你知道入息長;或當你呼氣長時,你知道出息長。同樣的,當你吸氣短時,你知道入息短;或當你呼氣短時,你知道出息短。在此所謂的長或短是指什麼呢?是時間的長短。若長時間呼吸即是出入息長,短時間呼吸則是出入息短。正常地呼吸,不要刻意把呼吸弄成長或短,也不需要在心中默念「長」或「短」。若覺得有必要默念的話,只要在心中默念「入息,出息」或「吸,呼」。只需要知道息是長或短,而專注力仍然放在與鼻孔或人中接觸的息,不要跟隨息進入身體或出去體外。若禪修者的注意力跟隨息進入身體或出去體外,他將無法圓滿其定力。所以,能夠只專注於與鼻孔或人中接觸的息,一至二小時,乃至三小時是更好的。
若如此平靜地專注,而禪相仍未出現,禪修者應該換下一個步驟:他應該持續不斷地從頭到尾知道整個息,但不要在中心默念「始、中、末」;然而,若覺得必須要默念的話,你可以在心中默念「入息、出息」或「吸,呼」,而同時從頭到尾地知道那與鼻孔或人中接觸的息,亦沒跟隨息進出身體,若禪修者能夠如此專注一或二小時,禪相即會出現。
無論如何,不管禪相是否已經出現你都應該換下一個步驟:在此階段應該在心中發願:「願我粗重的息能夠平靜下來」,那息將會漸漸地自己變得順暢、微細及平靜。不要刻意令息變得平靜或微細,若你刻意令息變得平靜,慢慢地你就會感到呼吸辛苦及疲倦。若息自己變得微細,而心中又能平靜地專注它時,由於禪修的力量,大多數的禪修者都不會感覺到自己的頭、鼻子或身體(存在),有的只是那息與觀想的心。這時候,找不到「我」或「他」,只剩下專注於息的心。若心能夠平靜地專注於息一小時,那麼那段期間裏,心不是脫離世俗了嗎?是的,它是更高層次的善法,此善法已很接近於近行定(upacara samadhi)了。
由於今生修定的努力及過去世的波羅蜜,禪相可能會在這階段出現。對於不同的人,禪相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它可能看起來像是一縷白線,或一道長白光,或一顆星星,或一朵雲,或白棉花。對於某些人,它像是罩住他們的臉,或像太陽,或月亮,或珍珠,或寶石。對於不同的人,它會以不同的方式出現,是因為它是由想(sabba)造成的。即使安般念只是一種業處,但禪相卻因人的想而有所不同。
開始時,那息可能變成灰色;若保持心平靜地專注於息,那麼息與灰色就可能融成一體而無差別。過後,若心能夠(繼續)平靜地專注於息,它就會變成白色。雖然它是白色的,但若只是注意於息,那息就會變成禪相,而禪相也變成了息。當息與禪相接合成一體時,當你專注於息即專注於禪相,專注於禪相時亦是專注於息。若是如此,你的禪修是好且正確的。如果禪相變得穩定,而你又只是注意安般念的禪相(Anapana nimitta),並非注意於息,那麼心將投入專注於禪相。當禪修者到達這個階段時,千萬不要去玩弄禪相,不要使他遠離自己,也不要刻意地改變它的形狀。若你這麼做,你的定力將不會提升,而且禪相也很有可能因此消失。
如果禪相出現距離鼻孔很遠,是不會到達安止定(appana jhana samadhi)的。為什麼?因為這是(修習)安般念業處的一個重要規則。《注釋》裏有提到:只當修習念(bhavana sati)能夠注意於接觸點的息時,安般念的定力才能圓滿成就。若注意在外而不專注於接觸點的息,那是非常難以證得禪那的。所以,當禪相遠離於息時,禪修者不應該去注意(這外在的)禪相,而應該只專注於一處 — 清楚的息,隨後息與禪相就可能會成為一體。當禪相是灰色時,它是遍作定的「遍作相」。若它變得白如棉花,那即是「取相」,這已是相當深的定力。若這白色的取相是穩定的話,禪修者應該嘗試令心平靜地專注於它,這時候不應該注意禪相的顏色,而只是注意它為禪相而已。
比如把一粒珍珠放進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同樣的,只是讓心投進去禪相裏不要探究;不必要去探究它為無常、苦及無我的;也不必要去辨明它是熱或冷,硬或軟;及不須去分辨禪相的顏色,只需要令心平靜地專注於禪相而已。如此用功,禪相將從白色變成非常明亮,就好像金星,這即是「似相」。在獲得似相後,再嘗試令心專注於它,若心能夠平靜地專注於禪相一或兩小時,大多數的禪修者在此時此刻皆能非常輕易地省察到禪支。
這是針對大部分的禪修者而言。然而,也有某些禪修者是以猜測來省察(禪支)的。因此,正確的方法是根據佛陀所教導的《阿毘達磨論》,或是禪修者對此的親身體驗,即:此心是依靠於心臟中的「心所依處」而生起的。依靠心所依處的心是如何生起的呢?當「心路過程心」(vithi citta)沒有生起時,生起的是有分心(bhavavga citta),這有分心的本質是一旦在心路過程心生起時,它即刻會停止。若心路過程心沒有生起,則有分心就再次生起。有一些哲學家把「有分心」譯作潛意識或無意識。《阿毘達磨論》則不同意這個說法。因為 catubhumaka cittabhi no vijananalakkhanam nama natthi ──凡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及出世間界這四界中所出現的心識裏,沒有任何一個(心識)是沒有認知目標(所緣)的;一切心識都會認知某個目標。然而,對於有分心又是怎麼一回事?它不取今生的任何目標,它只取前一生的臨終速行心(maranasanna javana)所取的目標,這目標只可能是業(kamma)、業相(kamma nimitta)或趣相(gati nimitta)三者之一。它是有認知一個目標的,我們不能因為它不知今生的目標就稱為無意識。且不管人們怎麼稱呼它,若禪修者能夠令心平靜專注於安般似相一至兩小時或更久,那麼此時禪相的光就會很明亮。安般似相是非常明亮的。由於禪修之心,那光就會發亮照向身體四週。這時候的光可以是很強的。若以這光的助力去辨明在心臟中的心所依處──pabhassaramidam bhikkhave cittam (《增支部一集》),就可以看到明亮的有分心。
在這時候,或有人將會問到:「尊者,若是如此,心中也是有光的嗎?」並不是如此的。修止之心(samatha bhavana citta)和修觀之心(vipassana bhavana citta)是「勝妙心」(panita citta),它們是更高層次的心。不只是高層次的心能夠產生心生色(cittaja rupa),低層次的不善心也是能夠產生心生色的。每一個依靠心所依處生起的心識都有能力製造心生色,在這時候這些心生色就會遍佈全身,再根據與修止之心或修觀之心相應的慧力,名為顏色界(vanna dhatu)的色所緣就會非常明亮。若再進一步地去辨別,每一粒心生色聚(cittaja kalapa)裏都有地、水、火及風四界。在這四界之中,火界又名為「時節」(utu)。這時節能夠再制造新的色聚。在辨別之下,(發現)每一粒時節生色聚裏都有八個色法,即地、水、火、風、顏色、香、味及食素,而每一粒時節生色聚皆有名為色界的色所緣,此色所緣是個很明亮的色法。因此,(這)是有分心所生的色聚有光,而不是有分心發亮,所以是有分心製造的心生色聚,以及時節生色聚裏的色所緣明亮。故有分心不斷地生起,這些心生色聚與時節生色聚亦不斷地生起。所以佛說 pabhassaramidam bhikkhave cittam – 此有分心非常明亮。這只是指它清晰的本質,它看起來就好像一面鏡子。當擁有明亮的安般似相的禪修者,去注意有分心而又能夠辨明它時,那麼安般似相就會出現在像一面鏡子的有分心裏。當安般似相撞擊有分心時,禪修者就能夠清楚辨明五禪支,即尋、伺、喜、樂及一境性。
色界禪
當有能力入禪一或二小時,即可在出定後去觀察心所依處,以辨明五禪支。由於此定是依靠心所依處而起的,所以五禪支是非常明顯的:
一、尋(vitakka):把心投向目標,即安般似相。
二、伺(vicara):保持心緊繫於目標,即安般似相。
三、喜(piti):喜歡那目標,即安般似相。
四、樂(sukha):體驗到與安般似相相應的樂受。
五、一境性(ekaggata):心與安般似相成為一境。
在開始禪修的時候,應該多多修習入禪,不要花太多時間去省察禪支,只有在禪定深而有力之後,才可省察它們。假如因於初學階段的慧力不強,應該逐一禪支地去省察它們,在多次入定之後,慧力變得猛利,這時候你應該有足夠的能力一次同時省察五支禪支。若能如此觀察時,應該進而修習初禪的五自在,五自在即是:
一、轉向自在(avajjana vasi):有能力在出定後以意門轉向心去省察禪支。
二、入定自在(samapajjana vasi):有能力隨心所欲地在任何時候入定。
三、住定自在(adhitthana vasi):有能力決定入禪的時間多久。
四、出定自在(vutthana vasi):有能力依照自己決定的時刻出定。
五、省察自在(paccavekkhana vasi):有能力以速行心去省察禪支。
當已掌握了這五自在時,可以嘗試修習第二禪。若欲進入第二禪,就必須先進入初禪,從初禪出來後,再去思惟初禪的過患:初禪是很接近五蓋的,「尋」與「伺」二禪支也是使初禪比無尋、無伺的第二禪更為不平靜。當欲除去(尋、伺)兩個禪支的心生起之後,再專注於安般似相,如此就能夠證得擁有「喜」、「樂」及「一境性」三個禪支的第二禪。過後,應該修習第二禪的五自在。
在成功地修證第二禪後,及欲進而修習第三禪時,應該思惟第二禪的過患及第三禪的功德:第二禪是很接近初禪,且第三禪比第二禪更為平靜;你也應思惟「喜」禪支使第二禪比無喜禪支的第三禪更為不平靜。從第二禪出來後應如此思惟,以及培育起欲證得第三禪之心,然後再專注於安般似相。如此你就會證得擁有樂及一境性兩個禪支的第三禪。過後,應修習第三禪的五自在。
在成功地修證第三禪後,進而欲修習第四禪時,你應該思惟第三禪的過患及第四禪的功德:你應思惟「樂」禪支能夠使第三禪比無樂的第四禪更為不平靜,而且也有執著於樂的可能性。從第三禪出來後應如此思惟,以及培育起欲證得第四禪之心,然後再專注於安般似相。如此你就會證得擁有「捨」與「一境性」的第四禪。在證入第四禪時,其特點是沒有呼吸。過後,應修習第四禪的五自在。
身至念
在《增支部‧三集‧(10)5‧掬鹽品.(11)相經》(Avguttara Nikaya,Tika
Nipata, (10)5Lonakapallavagga,(11)Nimitta Sutta.)[4]裏,佛陀有談到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兩者的修習心(bhavana citta)皆有明亮的光。所以,當這光在第四禪極明亮時,禪修者應該做什麼呢?這就是轉修遍禪的好機會。在還未轉修遍禪之前,他們應該先把光修得更強、更穩,然後以此光觀照自身的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等等,這些是身體的三十二身分。然而,禪修者應先把它們分為五個一組,再逐組一一觀察。若已成功逐組觀照身體的三十二身分,那麼應能同時遍觀所有的三十二身分,即從頭髮至尿,再從尿至頭髮,然後又再從頭髮至尿。當你能夠如此持續不斷正逆向反覆地觀察時,那就像從屋子裏去看籬笆的三十二根柱子,若逐根柱子一一地去數,那將會很花費時間,所以不必去數,只要從左至右,及從右至左地去看,就可以不必計算地看到所有三十二支柱子。同樣的,迅速地去觀照身體的三十二身分,你將會變得很熟練。
接著轉觀(在禪堂裏)坐在你前面的禪修者的三十二身分,迅速地從頭髮至尿地觀照。若能夠如此外觀,應再內觀自身的三十二身分,然後再外觀(即觀照你前面的禪修者),如此不斷地交替觀照。若成功的話,應逐一去觀照在禪堂裏其他禪修者的三十二身分。然而不可以想像,必須以光去觀照,就好像用手電筒去照東西一樣。若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應逐一地去內觀及外觀。過後,把光照向禪堂外的人及動物的三十二身分。如此外觀,能把光照得越遠越好。假如能夠成功的話,你可以轉修遍禪。根據對禪修者體驗的研究,從三十二身分轉去修遍禪比較容易。
十遍處
(一)、白遍
在諸遍之中,佛陀最為注重白遍,因此禪修者受到指示從白遍開始學習。讓我們舉個禪修者欲從觀外骨轉去修白遍的例子:已經熟練於觀照身體三十二身分的禪修者,應該觀照於其前面禪修者的全身白骨或只是頭蓋骨,若觀照不到全身白骨,那只需要去觀頭蓋骨,觀取頭蓋骨的白色作為目標,然後在心中默念「白、白」,它就會變得非常明亮,漸漸地頭蓋骨或白骨的形狀就會消失,圓形的白相也就自然呈現,若繼續觀照圓形的白相,它就會變成非常明亮,(然後)嘗試把心專注於這非常明亮的白色一或兩小時。
對於有良好波羅蜜的人,那白色圓形會自動擴大,不過對於那些波羅蜜(離今生)太遠或較弱的人,那白色的圓形則不變。若是如此,在能夠令心專注於它一或兩小時之後,於心中決意讓它擴大三吋,如果那白色圓形搖動,那麼就在心中默念「白、白」,使它穩定下來,當它穩定下來後,再漸次地進一步擴大它,向四方擴大一尺、兩尺、兩碼、四碼等等。若在擴大之後,你見到十方以及自己是白色,你應嘗試專注於一處,就好像把帽子掛在白色牆壁的某一處,你應該選擇那白色的某一處作為心的專注點。若那白色變得更為明亮,而你又能令心專注於它一或兩小時,五禪支就會現起。先修初禪的五自在,然後以欲除掉「尋」、「伺」之心去專注於白色,這樣「尋」與「伺」即會捨棄,而「喜」、「樂」及「一境性」三個禪支將會出現。第二禪的五自在之後,接下來除掉「喜」,你就會證得只擁有「樂」與「一境性」的第三禪。第三禪的五自在之後,再除掉「樂」,你就會證得擁有「捨」與「一境性」兩個禪支的第四禪。在證得白遍第四禪後,你就可以轉修其餘的遍禪。
(二)、褐遍 [5]
同樣地,欲轉觀褐遍時,可以觀照你前方坐位的禪修者之頭髮,取頭髮的顏色作為禪修的目標。當頭髮的形狀消失,且圓形的褐色禪相出現之後,你就可以把它向十方擴大。在擴大後,再觀它以次第地證入禪那直到第四禪。
(三)、黃遍
至於黃遍,你可以觀取在你前方坐位的禪修者的尿或脂肪,取它黃色作為禪修目標。當尿或脂肪的形狀消失,只剩下圓形的黃色的禪相時,再嘗試令心專注於相。若你能夠做到這一點,再把相向十方擴大,及觀它直到證得第四禪。
(四)、赤遍
至於赤遍,可以觀取在你前方坐位的禪修者身體任何一個紅色的部位,例如血液。若是觀取血液,你應觀看在心臟四週或裏面的血,取血的紅色作為禪修的目標,在心中默念「紅、紅」。血的形狀將會消失,只剩下圓形的紅相,把這個紅相向十方擴大,及觀它直到證得第四禪。
(五)、地遍
在成功修完色遍之後,可以轉修地遍。首先選擇一個土色不可黑或太紅,也不要有石頭或雜草的地方(取相),在地上劃一個圓圈,撫平泥土圓形,然後站著取相,取那(泥土的)圓形為禪修目標,在心中默念「地、地」。不要注意地「硬」的自性相,若你這麼做,可能就會變得全身疆硬。先張開眼睛凝視那圓形,然後閉眼觀想它,那麼遍相就會很快地浮現。若閉上眼時,遍相仍未出現,那就復修曾修過且成功的其中一個色遍,從色遍出定後,再張開眼睛凝視(取相)地上的圓形,過後閉上眼睛去觀想它。這時候,你就可能會在閉著眼睛看到遍相,接下來可以找個地方坐下禪修。取地遍相作為禪修目標,在心中默念「地、地」。若禪相消失了,再復習已修習過的色遍之一。當定力之光變得強而有力時,把光照向劃有圓形之地,(地)相即因此生起。在這個階段禪修者很少會遇到困難,對於早已修成四種色禪的禪修者而言,更是極其容易的事。當地遍相變得清晰、潔淨及明亮時,再把它向十方不斷擴大。在擴大之後,選一處作為目標來觀,默念「地、地」。
(六)、水遍
你可以到單運河(緬甸南部毛淡棉的一條河)河邊觀取河水。隨意去觀及注意它以獲取水遍之相,不要注意水「冷」的自性相,否則你會感到全身發冷。如果你只是專注於水的概念,那就會很容易。若有困難的話,你可以去看井裏或壺裏的水。觀想水相,若它變成水遍相就把它向十方擴大,專注於此相直到證得第四禪。
(七)、火遍
欲修火遍的人,可以觀取以往所看過的火作為禪修目標,例如森林大火、房子火災或任何的火。如何修習呢?首先觀想已修成的遍禪之一,當那光變得強而有力時,把它照向心中所映現以往見過的大火。若這麼做並未成功的話,你可以去看廚房裏的爐火,不要看火的上端及下面黑色的火柴,只需觀取中間火紅的部分,也不要注意火「熱」的自性相,若這麼做你就可能會感到全身熱得難以忍耐,只是觀火的概念,默念「火、火」。當遍相出現時,把它向十方擴大,再觀它直到證得第四禪。
(八)、風遍
欲修風遍,可以取吹在臉上或身上的風作為禪修目標,若有困難的話,先觀回已修成功的遍禪之一。出定之後,再注意吹動樹葉的風。當風遍相出現時,把它向十方擴大,再觀它直到證得第四禪。
(九)、光明遍
至今已解說過八種遍禪,剩下的兩項遍禪,對修習某些神通是不必要的。然而,《注釋》中則勸修它們。這兩項即是「光明遍」和「限定虛空遍」。你可以取日光燈之光作為修習光遍的目標,也可以取日光或月光作為目標。只觀想那光,當遍相出現時,把它向十方擴大,再觀它直到證得第四禪。
(十)、虛空遍
你可以在金屬缽底弄個洞,做為修習限定虛空遍觀取(的目標),把它吊起來,洞口朝向無樹葉、樹枝或雲的天空,只是注視那圓形的洞口,取那空間為目標,再選個地方坐下來修觀。當遍相出現時,把它向十方擴大,再嘗試觀它直到證得第四禪。
無色禪
成功修完十遍禪之後,若欲修習神通(abhibba)的話,那就必須修十四行相調心。然而在這之前,必須先證得無色禪(亦名為離色欲禪 , rupa viraga bhavana)完成八定(samapatti)。你應先對色感到厭離,如何對色感到厭離呢?你可以思惟有九十六種疾病在身體生起,如眼疾、耳疾等,而且身體也會遭受到不幸、刑罰等等。為什麼人們會遭受到這些痛苦呢?是因為有色(rupa)的緣故。人類的互相爭吵與怨恨,各國之間的互相交戰,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有色的緣故。因此當無色時,人們就可免除遭受這一切痛苦。瞭解這點的人,就會想要得證無色禪及厭惡充滿過失之色。如何修無色禪呢?
先從地遍開始,首先擴大遍相,再專注於遍相的中央,如果你只是注意(地)遍相裏的空間,那麼空間就會出現,當空間出現時,再專注與擴大它。當它漸漸擴大時,地就會消失,當它向十方擴大後,整個地遍都會消失,只剩下空間而已。嘗試去專注於那空間一或兩小時,在心中默念「空、空」或「空無邊、空無邊」。如此你就會證得擁有「一境性」與「捨」兩個禪支的空無邊處禪(akasanabcayatana jhana)。空無邊處禪是指依據空間的禪那。
在成功修完此禪的五自在後,觀空無邊處禪心,在心中默念「識、識」。此時禪修的目標是空無邊處禪的心或識,觀此識為「識、識」或「識無邊、識無邊」。如此另一個觀與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的心識即會生起,此識名為識無邊處禪心。如此稱它是因為它以空無邊處禪心作為依據。
修完識無邊處禪(vibbanabcayatana jhana)的五自在後,欲轉修無所有處禪的人,應觀想識無邊處禪心。在修觀的當下是不可能有兩個心識同時存在於一個剎那生起的心識裏,空無邊處禪心是識無邊處禪心的目標(所緣),識無邊處禪心是正在觀想的心識。當空無邊處禪心存在時,識無邊處禪心是不會存在的,當識無邊處禪心不斷生起時,空無邊處禪心是不會生起的。取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為目標,在心中默念「無所有、無所有」,這時候將會有另一個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的心識生起,此識名為無所有處禪心。修完無所有處禪(akibcabbayatana jhana)的五自在後,若欲證得非想非非想處禪(nevasabbanasabbayatana jhana),你就必須取無所有處禪心作為禪修目標。心的本質是只有在認知一個目標時才能平靜,而無所有處禪心則在認知無所有(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時才會平靜,取此心識作為目標來觀想,在心中默念「此心平靜,此心至上」。如此另一個專注於無所有處禪心的心識即會生起。此識名為非想非非想處禪心,這是一個非常微細的心境。
最後的勸修
至今已解說完了所有的八定,以上所舉的四無色禪是以地遍入門,禪修者應以其餘七遍入門證得八定。如果能以所有的九遍(除了限定虛空遍之外)入門修證八定則會更好。
如此修習後,你應該再做些什麼呢?你應該從地遍至白遍修習十四行相調心,比如以順禪、以跳禪等等。根據《護象本生經》的記載,護象能夠只是看著恒河即證得禪那,為什麼他能辦到這一點呢?那是因為他過去世波羅蜜的支持,所以他能夠只是看著河水即證得禪那。因此,你也應該不斷以禪修來培育自己的波羅蜜,它有支持你在今生證得道果智的力量,若能證得果智就更加殊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