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奧禪師 

       緬譯英:Bhikkhu Dhammasubho& others﹙淨法比丘等﹚

       英譯中:Bhikkhu Dhammagavesaka﹙尋法比丘﹚

 

一、慈心觀Metta Bhavana

今晚將為大家講解四種護衛的禪法。
       
欲修習慈心觀的禪修者,首先必須知道那一類人是適合作為他(或她)的禪修對象,以及那一類人是不適合作為禪修對象。當只取一人作為禪修對象時,是不可以採用異性的,然而在修遍滿慈心觀時,譬如:「願一切有情,願一切有息者,願一切男人,願一切女人……」(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purisa, sabba itthiyo...),則可以把異性包括在內。所以,女性禪修者不應只取一位男性作為修習慈心觀的對象,同樣的,男性禪修者亦不應單取一位女性作為修習慈心觀的對象。倘若單取一位異性修習,貪欲(raga)就可能會生起,成為禪修的障礙。

死人亦不可作為修習慈心觀對象,因為這是不可能證得禪那的。所以絕對不可採用異性和死人作為單一的慈心觀對象。
       
剛開始修習慈心觀的階段,有幾種人是不適於作為禪修對象的,即:一、極親愛的人:因為這有可能會導致傷感(編按:不忍極親愛者有少許痛苦故)。二、中立或無甚好惡感的人:因為在開始階段時,以這種人作為對象會有些困難。三、怨敵:因為在開始階段,是不易對怨敵產生慈心的。所以應該採用同性的可敬愛者,作為第一個修習慈心觀的對象。

在《慈愛經》(Metta sutta)裏的記載,佛陀教導比丘們先以遍禪作為基礎,再修觀禪。然而,比丘們卻受到某些天神的干擾,當他們回去請示佛陀時,佛陀指示他們把作為「應用業處」(parihariya kammatthana)的遍禪轉換成慈心觀,應用業處是指時常修習的禪法。遍禪與慈心觀有它相似的性質,即遍禪的似相是擴大至十方,而慈心觀也是將慈愛的心擴散至十方的一切有情。再者,若禪修者已熟練於白遍第四禪的五自在,他就能輕易地轉修慈心觀及證得慈心禪那(metta jhana)。這是由於白遍第四禪的近依止力加強了慈心觀的效率,所以不同的禪能以近依止力(upanissaya satti)來互相支助。

所以你應當再次進入白遍第四禪,且禪定之光變得明亮時,把它照向你選為修習慈心觀對象的同性者,然後觀想:(一)、「願此善者得以脫離厄難(ayam sappuriso avero hotu」。(二)、「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anigho hotu)」。(三)、「得以脫離身體上的痛苦avyapajjho hotu」。(四)、「願他愉快地自珍自重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以此四句散播慈愛三、四遍後,於四句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其中一句,譬如你最喜歡的方式是:「願他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那麼你就應趁禪定之光照向可敬愛者時,緊接著以此句向他散播慈愛,心中默念:「願此善者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願他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修習心(bhavana citta)應注意沒有內心痛苦與面帶微笑的可敬愛者影像。慈心觀的所緣是概念(pabbatti),並非究竟法(paramattha)。因此,心應專注於有情的概念(satta pabbatti)。當心能夠極專注於沒有內心痛苦及面帶微笑的可敬愛者時,已經接進於禪那了。在此有點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當禪定之光照向面帶微笑者時,無論他(或她)是坐著或站著,都應選擇他是正處於快樂狀態的姿勢。
慈心觀的安止定

過後,再如前述般觀想:「願此善者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若心能夠專注於有情的概念至少一小時,尋、伺、喜、樂與一境性的五禪支就會很清晰地呈現於心,即證得初禪。這時候,對於曾修習至白遍第四禪的禪修者,是很容易更進一步證得慈心第二禪的,這是擁有白遍第四禪的近依止力的緣故。因此,除去初禪的尋、伺,即能證得第二禪,若再進一步除去第二禪的喜,即能證得只擁有樂與一境性二禪支的第三禪。修慈心觀是不能夠證得第四禪的,為什麼呢?當心在希望別人「得以脫離厄難,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得以脫離身體上的痛苦」時,它是否能夠心住於捨(upekkha)呢?不可能有捨心的。故慈心觀的修習只能夠證得第三禪。在以「願他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的方式證得第三禪後,再繼續逐一地用其他三個方式來修,直到證得第三禪,即以「願他得以脫離厄難」的方式修到第三禪,然後以「願他得以脫離身體上的痛苦」的方式修到第三禪,及以「願他愉快地自珍自重」的方式修到第三禪。

成功之後,再選另一個可敬愛者作為禪修對象,以此四句方式逐一向對方散播慈愛,直到使用每一句的方式皆能證得第三禪,過後再選換另一人作為禪修對象,修習至四、五位,且能向他們每人散播慈愛,直到證得第三禪。

然後,轉向對同性的親愛者散播慈愛,如父親或母親、兄弟或姐妹,或同性的親戚。對可敬愛者與親愛者的慈愛應是平等的。過後,再選用四、五位無甚好惡感的中立者,逐一地對他們散播慈愛直到證得第三禪。成功後,再轉向怨敵散播慈愛,這只是對有怨敵的禪修者而言,無怨敵的禪修者則可省略。
怨敵修習慈心觀

如何散播慈愛給予怨敵呢?當散播慈愛給可敬愛者、親愛者及中立者後,當慈心變得強而有力時,再把禪定之光照向同性怨敵及散播慈愛給他:「願此善者得以脫離厄難,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得以脫離身體上的痛苦,願他愉快地自珍自重。」選任何一種方式修習,直到證得禪那。若無法證得禪那,則應以《清淨道論》裏所述的種種方法省察。

就如有人用膳時,會從中挑棄不吃的骨頭,只剩下他所喜愛吃的肉。同樣的,每個人都會有某些可愛或可敬的優點,此時此刻應不予理會怨敵任何醜惡或不良的缺點,(而只是省察他的優點)然後再散播慈愛給他。

若無法證得禪那,那就轉用另一種省察:佛陀在《相應部‧無始經》(Anamatagga Samyutta[1] 裏說:在過去漫長的輪迴裏,一切眾生都曾經互相有過如父母、子女、兄弟或姐妹等親近的關係,沒有任何人是不曾與任何一人有過關係的。「現今我們可能會互相憎恨,然而在過去世,他或她可能是我非常親愛的兒子或女兒,或我是他的兒子或女兒。」如此省察後,再散播慈愛給他,這樣就可能會證得慈心禪那。

若運用此省察後還是不能證得禪那,那麼禪修者就應該激起對怨敵的悲心。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一切眾生皆逃不過老、病與死。若某人還是凡夫(puthujjana),那他就還未脫離惡道(apaya),所以一切眾生皆極可憐愍,如此省察後再散播慈愛給怨敵,這樣就即能證得禪那。

若還是不行的話,另一可實施的方法是分別諸界:「我是生氣他的那一個部分?我是生氣他的頭髮嗎?還是他的體毛?抑是他的指甲?他的皮膚?肉?腱?骨?骨髓?……等等。」三十二身分都應省察,若還是無法消除怨恨,那麼再分別怨敵的四界。這對已經修習過四界分別觀的人來說是很容易的:「我是生氣他的地界?水界?火界?還是風界?」通過省察四界,怨恨就會平息。若禪修者熟練於辨別名色或五蘊,那以智辨別五蘊之後,他可以省察:「我是生氣他的那一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還是識蘊?」如此省察後,怨恨就會平息。

若還是不行,他應省察修習慈心觀的十一項益處(功德)。他應以省察這十一項益處來訓誡自己,反省:若要通過修慈心觀來獲取它們的話,自己又怎麼可以再對怨敵生氣呢?如此省察後,再懷著欲通過證得慈心禪那來獲取這十一個益處的心,他散播慈愛給怨敵,這樣他就會成功證得慈心禪那。

因此在修慈心觀時,禪修者應先散播慈愛給自己。根據次序,一共有四種人,即:(一)、自己,(二)、喜愛者,(三)、中立者及(四)、怨敵。在這四者之中,散播慈愛給第一者(即自己)是不可能證得禪那的。對於已證得白遍第四禪的禪修者,若欲證得慈心禪那,他可依靠白遍第四禪的助力,再散播慈愛給可敬愛者,直到證得慈心禪那,成功後再散播慈愛給親愛者。這兩種人都是屬於喜愛者(piya),以這兩種人作為禪修對象並成功修證慈心禪那後,再散播慈愛給同性的中立者,直到證得禪那。只有在慈心變得強而有力之後,再散播慈愛給怨敵,以證入禪那;至於無怨敵者則無須修習,因為這只是適用於有怨敵者。對於有怨敵者,又應先以那一種怨敵作為對象來散播慈愛呢?應先散播慈愛給自己對他只有少許瞋念的怨敵,把極恨者留在最後。如前述般省察瞋恨的過失及慈愛的益處之後,再散播慈愛給怨敵,直到以四句中的每一句都能夠證得第三禪。

破除界限

逐一地更換慈心觀的對象,直到能夠成功地對極恨的人散播慈愛。過後,禪修者應更進一步修習破除界限(sima sambheda)。sima是指界限,sambheda則是破除。什麼是界限?若能散播慈愛給某個人,但對另一人卻又不能,那麼即是還有界限的存在,必須修至心境平等與無分別心。
       
在這個(欲破除界限的)階段,禪修者應輪流地散播慈愛給四種人,即:自己、喜愛者、中立者及怨敵,散播慈愛給自己是不可能證得禪那的,這只是用來作個標準而已。先觀想「願我得以脫離厄難,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得以脫離身體上的痛苦,願我愉快地自珍自重」三、四次,以這作為標準再觀想「如我願自己得以脫離厄難,他人亦希望他們自己得以脫離厄難。如我願自己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他人亦希望他們自己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如此省察三、四次後,再以四句的方式散播慈愛給喜愛者,直到以每一句的方式都能夠證得第三禪,然後再以四句的方式散播慈愛給中立者,直到以每一句的方式都能夠證得第三禪。只有如此之後,才以四句的方式散播慈愛給怨敵,直到以每一句的方式都能夠證得第三禪。
       
接著,再重新散播慈愛給自己,給另一個不同的喜愛者,中立者及怨敵。嘗試散播慈愛給每一種人直到證得禪那。成功之後,再散播慈愛給自己,另一個喜愛者,中立者及怨敵。如此修習直到慈心極強的當下會有什麼事發生呢?慈心將會變成對自己、喜愛者、中立者及怨敵四者都平等,而不會再對任何一種人有偏愛。此時,他即已破除了界限。在《清淨道論》中有提及一個比喻:若有人叫他從這四者之中選出一人來殺掉(中譯註:以便保全其他三人的性命),而他又還會選出來的話,那麼他的慈心還未平等。然而,若他對每個人的慈愛都平等,而無欲選出任何人,那麼他已破除了界限。
無制限與有制限遍滿慈

只有在破除界限之後,禪修者才可轉修五項「無制限遍滿慈」(anodhiso pharana metta)及七個「有制限遍滿慈」(odhiso pharana metta)。在還未破除界限時,若禪修者以「願一切有情…」的方式來散播慈愛是不能證得(遍滿)慈心禪那的。五項無制限遍滿慈是:一切有情、一切有息者、一切生物、一切人及一切有生命者(sabbe satta , sabbe pana , sabbe bhuta , sabbe puggala , sabbe attabhavapariyapanna)。(中譯註:以上五項雖有不同的名稱,卻都是指一切眾生。)「願一切有情得以脫離厄難,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得以脫離身體上的痛苦,愉快地自珍自重。」註釋有提及一個如何熟練於慈心觀的比喻:當農夫要耕田時,他會先犁中間的一小塊地,然後再漸漸地越犁越闊,直到犁了整片田地。同樣的,應先向附近的地區散播五項無制限遍滿慈及七項有制限遍滿慈,然後才慢慢地擴大它的範圍。譬如可先從一間寺院開始,取這範圍裏的十二組眾生為禪修對象。

在這十二組當中,先取屬於「無制限遍滿慈」的首五組作為禪修對象。把白遍第四禪的光照向整座寺院,以便能夠看到在它範圍裏的眾生,天神、動物、人類及惡道的眾生都包括在內。以光照見他們,再向他們散播慈愛,如「願一切有情得以脫離厄難……」直到證得第三禪。對於已成功破除界限的禪修者,此時是很容易證得慈心禪那的。以「得以脫離厄難」的方式修到第三禪後,再以「得以脫離內心的痛苦」的方式修到第三禪,成功之後再以「得以脫離身體上的痛苦」的方式修到第三禪,最後再以「愉快地自珍自重 」的方式修到第三禪。禪修者必須逐一地用四句的方式散播慈愛給一切有情,再各以四句的方式散播慈愛給一切有息者、一切生物、一切人及一切有生命者,它們名為「無制限慈」是因為它們沒指定的眾生作為禪修對象。

成功修完這五組之後,再進一步修習七項有制限遍滿慈。「制限」(odhiso)在此是謂有「指定」,如何指定那一類眾生呢?

(一)、一切女人(sabba itthiyo):前面曾提到不適合單選一位異性作為散播慈愛的對象,但以整體異性作為一組來散播慈愛是可以的。以四句的方式散播慈愛給一切女人,直到證得第三禪,然後再各以四句的式散播慈愛給:(二)、一切男人(sabbe purisa),(三)、一切聖者(sabbe ariya),(四)、一切凡夫(sabbe anariya,一切非聖者),(五)、一切天神(sabbe deva)(若選用寺院的範圍,禪修者就必須看到這範圍裏的天神,以光照見他們後,再散播慈愛給他們),(六)、一切人類(sabbe manussa)及(七)、一切惡道眾生(sabbe vinipatika),這包括一切動物、阿修羅與惡鬼。往範圍裏的地底裏觀,若有地獄的眾生存在,他們也包括在內。以四句的方式向這些組別的眾生散播慈愛,直到證得禪那。

現在一共已有十二組散播慈愛的方法,即七個有制限慈(odhiso metta)與五個無制限慈(anodhiso metta)。在每一組裏,禪修者皆以四句的方式來散播慈愛,直到證得禪那。因此,對這寺院的範圍,一共有四十八個散播慈愛的方式,成功取這寺院的範圍來散播慈愛後,你可以把範圍擴大至二或三間寺院(在這寺院的附進還有其他寺院),再以四十八個方式來散播慈愛。成功後,再漸次地把範圍擴大至一個村子,兩個村子,一個市鎮,兩個市鎮,三個市鎮等等。之後再擴大至整個國家,整個地球,三十一界(亦即一個世界,cakkavala)。以四十八個方式成功散播慈愛至一個世界後,再把範圍擴大至無邊世界(ananta cakkavala)。一組的三十一界即是一個世界,世界是有許多的,即有許多組的三十一界,所以應以四十八個方式把慈愛散播至無邊世界。

這遍佈廣遠且強而有力的慈心稱為「遍滿」(vipphara)。這遍滿無邊世界一切有情的慈心又名為「無量」(aparimana),即慈無量心。「他對此有情有慈愛,對彼有情卻無慈愛」的界限已被破除。若禪修者常住於這極強的無量慈,如毗舍佉尊者一般,人與天神都喜愛他。這是對時常進入慈心禪那者而言,把慈愛散播至無邊世界後,再修習把慈愛散播至十方,即方遍滿慈(disa pharana metta)。把光照向東方的無邊世界,以四十八個方式把慈愛散播至東方的無邊世界。同樣的,再各以四十八個方式把慈愛散播至西方、南方、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上方與下方的無邊世界,一共有四百八十個散播慈愛的方式。前面已提及四十八個把慈愛散播至無邊世界的方式(即無指定的方向),所以一共有五百二十八個散播慈愛的方式。對於能夠有系統地修習五百二十八遍滿慈的禪修者,若他要更進一步地根據《慈愛經》的方法修習慈心觀,他是會成功的。以上是四護衛禪之一的慈心觀修法 [2]

 

二、佛隨念Buddhanussati

禪修者成功修完慈心觀之後,能夠輕易地轉修下一步驟的佛隨念。於佛陀九種功德中,選擇最喜歡的一種開始。瞭解功德的含意是必須的,譬如選擇此一功德含有五種定義的「阿羅漢」(araham),禪修者就必須清楚、明白在這五種定義之中,而他最喜歡的其中一種定義,例如「他應受到人與天神的尊敬,因為他的戒、定與慧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他被稱為阿羅漢。」取此功德作為禪修目標(所緣),在心中默念:「阿羅漢、阿羅漢……」,應如何觀想呢?

以白遍第四禪培育起定力,當光變得明亮時,把它照向一尊能激起敬意的佛像,這就好像在修慈心觀時,把光照向你要散播慈愛者一樣,以便能證得禪那。讓佛像出現於距離自己六至九尺之處,不太遠也不太近。首先把它當作如同真實的佛陀,如此修習時,若禪修者於近期的過去世裏,曾遇見活著的佛陀,活生生的佛陀相貌就有可能會浮現出來。若出現的話,他可取那真實的佛相作為目標。下一步驟是修習佛陀的另一種功德。

在此有個問題:不以觀佛的色相(rupa)修佛隨念,是否是好呢?對此問題是有幾種論點的。無論如何,世尊(Bhagava)此項功德有六個定義,具足一切祥瑞(siri)是其中之一。具足一切祥瑞是指祥瑞與可敬的色相,因此以佛陀祥瑞色相作為目標亦是佛隨念,它是包括在佛陀的九個功德之內的。禪修者可以從色相轉觀另一種功德。有人可能會問:若他在過去世根本不曾遇見過活著的佛陀,或是雖曾經遇見但距離今生太遠,以致沒有過去佛的色相出現於心中,那他該怎麼辦呢?其實,他同樣可取一尊自己最尊敬的佛像作為觀想所緣,過後才轉觀佛陀的另一種功德。

從觀想色相轉觀「阿羅漢」此項功德:取佛陀因獨一無二的戒、定與慧而應受到人與諸天恭敬的這一項功德作為目標,在心中默念:「阿羅漢,阿羅漢……」當心能專注於觀想「阿羅漢」此項功德時,佛陀的色身可能會消失,若它消失的話,不要去找它,只須繼續保持心專注於功德。

        當心專注於功德大約一小時後,若你去辨明心所依處(由於專注的心是依靠心所依處而生起),就會看到尋、伺、喜、樂與一境性。這是取「阿羅漢」此項功德作為所緣修習佛隨念的方法,其餘如正等正覺者(Sammasambuddho)、明行足(Vijjacarana sampanno)等等功德修法亦復如是。

 

三、不淨觀Asubha Kammatthana

禪修者圓滿修習佛隨念之後,可再轉修不淨觀。不淨觀有二種修法:一、以不淨作為止禪的目標,二、是以不淨作為觀禪的目標。作為止禪的目標時,女性禪修者必須只觀想女屍,男性禪修者則必須只觀想男屍,這是取屍體為目標,以便得證初禪的禪法。在近行定的階段,當心專注於屍體似相時,屍體可能會變得稍微漂亮,因此若是異性的屍體,貪欲就可能會生起。為了禪修不受到貪欲破壞,因此只可觀想同性的屍體。然而,在觀禪裏,觀不淨並非為了證得禪那,而只是為了觀「過患」adinava。在觀過患的階段時,禪修者可以觀任何屍體,不論是男是女皆可。

在《清淨道論》裏,它指示還未證得任何禪那的禪修者先修不淨觀。然而,在這寺院裏,對於已修白遍證得第四禪者,他們可以借助第四禪的力量修習不淨觀。禪修者應取他所見最感厭惡的同性屍體作為目標。禪修者不須到墳場觀取死屍,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進入白遍第四禪的光極明亮時,他可以其光照向曾見過最厭惡的同性屍體。在照見時,若他曾於死屍的頭位觀看,如今他亦能在同樣的位置以光照見;如果以前是位於死屍的左或右觀看,現在他也能夠在左或右邊以光照見;假如前是在死屍的腳邊看它,此時他亦能從腳邊照見它。只有在那屍相變得清晰時,才以智觀想:「厭惡、厭惡……」或「不淨、不淨……」。

有些禪修者可能會遇到某些困難,如不曾見過同性的死屍。若此,就必須去取同性死屍的不淨相(asubha nimitta)。在此情況下,由於禪修者早已熟練於進入白遍第四禪,所以他可從第四禪出定後,張眼觀取死屍,就會很容易的取得屍相。若沒有足夠的時間進入白遍禪那,他也可只以普通眼看死屍,取它為目標,在心中默念:「不淨、不淨……」(當他回到禪坐時)通過第四禪的定力,他可以在短暫的時間內輕易地取得不淨相,當不淨相清晰時,再令心專注於它,觀想「不淨、不淨……」。

觀想時,不觀照死屍的未來階段,否則死屍的相就可能會變成骨頭,再變成骨灰。但並非每首屍相都會如此,只有禪修者見死屍是很久以前的事,而該死屍如今又已變成了骨灰,這種現象才會發生。所以切勿令心朝向未來觀想。禪修者必須選擇以處於最厭惡狀態的死屍作為專注目標,心中默念:「不淨,不淨…」且其不淨必須很清晰。由於白遍第四禪的近依止力,多數的禪修者都能在一次的坐禪時間裏就證得禪那。若還不行的話,就如此再修習二、三次。

        當心專注於不淨的屍體大約一小時之後,再以智辨明心所依處(由於專注心是依靠心所依處而生起的),就能夠觀察到五禪支,即一、尋,把心投向於(屍體的)不淨,二、伺,令心持續專注於不淨,三、喜,喜歡不淨,(四)、樂,體驗到不淨相應的樂受,(五)、一境性,心與屍體的不淨成為一境。

這裏有個問題:在觀想骨頭或死屍時,喜怎麼會生起?樂受又怎麼會生起?這是因為禪修(bhavana)的力量而導致喜與樂生起。譬如你們常吃的「各阿比」(ngapi[3] 極不淨的,但把它炒過之後就不覺得不淨了。同樣的,由於禪修的力量,喜與樂是可以生起的。當心專注於屍體的不淨及禪修成熟時,就會獲得似相。換言之,即是定力已提升到近行定的階段,若似相出現,不淨的屍體就可能暫時變得漂亮,此時由於禪修的力量,喜及樂禪支就會生起。

 

四、死隨念Marananussati

        已經證得不淨觀初禪的禪修者,可以輕易地轉修死隨念。佛陀在《大念處經》(Maha Satipatthana Sutta)裏說:so imameva kayam upasamharati ‘Ayampi kho kayo evamdhammo evambhavi evam anatito’ti他以智將自身比較(該屍):『我身亦有如是(不淨)性,必當如是,無法超越此(不淨)』[4]。若已證得不淨觀初禪的禪修者,觀想自己成為一具死屍,如:「我肯定會死,死亡是必然的,我無法逃脫死亡;此不淨肯定會發生,我無法避免此不淨」,而腐爛相出現,就取它作為目標,使心專注於彼,觀想:我的死亡是必然的,生命卻是不定Maranam me dhuvam, jivitam me adhuvam,或「我生命的終點即是死亡。」
       
禪修者必須先專注於自己不淨的死屍相上,過後才轉觀屬於究竟法的命根(jivitindriya)之終結。若心能夠專注一小時,當他去辨明專注的心時,五禪支就會出現,然而這些禪支並非安止定,只是近行定的禪支而已。這是修習死隨念的方法。

結語

一共有四種護衛禪,即:慈心觀、佛隨念、不淨觀與死隨念。禪修者應該每天都以一切有情作為禪修的所緣入慈心禪一次,把慈愛散播至寺院、村子、直到無邊世界。這是為了令自己在禪修時不會遭遇到厄難。修習佛隨念可使自己不遭受危難,保護不受夜叉、鬼神等的干擾,也可使心清晰,因此當心不清晰時亦應修佛隨念。當悚懼(samvega)退失及心攀外緣時,則應修習死隨念。當貪欲(raga)生起時,更應該修習佛陀教導作為斷除貪欲之法的不淨觀。 ]



[1] 『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二(十四‧頁二三六以下)。

[2] 編按:帕奧禪師通常只教導修習慈心觀,而對悲、喜及捨無量心學習者亦可請教禪師。

[3] 中譯按:緬甸語ngapi,在馬來西亞被稱為峇拉煎,是一種魚醬或蝦醬。

[4] 編按:原文缺譯,今據巴利內容補入,或參考『漢譯南傳大藏經』「長部經典」二(七.頁二七九):「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性質),而成為如是者」。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