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智與果等至[1]

帕奧禪師 講

緬譯英:Bhikkhu Dhammasubho & others﹙淨法比丘等﹚

英譯中:Bhikkhu Kai Hong﹙開弘比丘﹚     

 

        在這階段,有許多需要一而再地檢驗禪修者之處,因為根據諸禪修者的經驗,有許多類似﹙涅槃﹚的經驗發生在禪修者身上。禪修者應該檢查自己是否有這些相似經驗。站在師的立場,他也一而再地檢查他們。「須陀洹」只是一個名相概念。對經教多聞者知道「須陀洹」,但是不多聞者,就不易知道這是須陀洹道及須陀洹果,他在那個時候所知道的,就如同憍陳如尊者所知道的。

Atha kho ayasmato Kondabbassa virajam, vitamalam, dhammacakkhum udapadi: ‘‘Yam kibci samudayadhammam sabbam tam nirodhadhamman’’ti.爾時,憍陳如尊者離塵、垢,生法眼:『凡是生法,一切皆是滅法。』」「凡生起之法,皆消滅」這智慧於憍陳如尊者生起。接下來又如何呢?Atha kho ayasma Kondabbo ditthadhammo pattadhammo viditadhammo pariyogalhadhammo tinna-vicikiccho vikattakathamkatho vesarajjapatto.爾時憍陳如尊者已見法、已得法、已知法、已深解法、已度疑、已斷疑惑、已得無畏。 所有如下的疑惑消除了:「四聖諦存在嗎?有過去生嗎?有未來生嗎?有過去與未來生嗎?現在果是由過去因所產生嗎?現在因會產生未來果嗎?較遠的過去生會令較近的過去生生起嗎?業會產生果報嗎?」為甚麼呢?因為他完全覺悟苦諦與集諦。他已覺悟了苦諦因集諦而生起。因此,他不再生起那些疑惑。他可以無畏地說﹙vesarajjapatta﹚四聖諦真實存在,而且可以實證之。﹙經文﹚只說到他具有這種能力或智慧。他是否生起「我已經成為須陀洹」的智慧呢?不。這名相只是一種假想法﹙pabbatti﹚,只有對經教多聞者能夠知道它。

        在那時候,有四聖諦之一的滅諦謂無為涅槃asavkhata nibbana﹚。諸聖者曉得他們透過「所緣通達」﹙arammana pativedha﹚而透徹地覺悟滅諦。他們以「作用成就」﹙kicca siddhi﹚作「無癡通達」﹙asammoha pativedha﹚,透徹地覺悟其餘的三聖諦,即苦聖諦、集聖諦及道聖諦。何謂「無癡通達」?以作用﹙kicca﹚去除癡﹙moha﹚﹙覆蔽四聖諦,令不如實知﹚,即「無癡通達」。此聖者能夠隨時逐一觀察以十一種形式存在的五蘊﹙過去、現在、未來、內、外……﹚。因為聖道﹙ariya magga﹚的生起具有去除覆蔽如實知五蘊之癡。由於沒有覆蔽如實知五蘊之癡,覺悟是完全自動的。他能夠隨時觀察集諦﹙samudaya sacca﹚與緣起﹙paticca samuppada﹚,因為能覆蔽集諦之癡被聖須陀洹道ariya sotapatti magga﹚消除了。

        如果有人以為自己是須陀洹,他應該以「試金石檢驗黃金」﹙這表示把一塊黃金在一種作檢驗用的石頭上劃一劃,專家可從黃金留在試金石上的痕跡,判斷黃金的真偽。﹚問自己:「我是否已經覺悟以十一種形式存在的苦諦呢?──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遠、近?」問自己是否已經覺悟連貫三世的緣起?是透過自己的經驗仰或透過他人的語言文字?如果他知道只是透過他人的語言文字而不是自己的經驗,他是須陀洹嗎?《大因緣經》﹙Maha Nidana Sutta﹚的注說:Sotapannanabca nama paccayakaro uttanakova hutva upatthati.所謂須陀洹者,緣相明顯之後現起。」如果他是一位須陀洹,那麼他將清楚地了解稱為paccayakaro﹙緣相﹚的緣起。這是一個要考慮經教詮釋的階段。即然須陀洹道智具有破除覆蔽四聖諦的癡的力量,那麼以這「試金石」檢驗自己。如果如是檢驗自己,則他能夠知道自己是否是須陀洹。

        只有擁有經教的知識,他才能了解「我是須陀洹」。無論如何,在那時候﹙證悟﹚,他知道些甚麼呢?他以「所緣通達」知道名色完全滅,即無為涅槃所緣。他自己了解他是否有覺悟涅槃。在那時候,他具有這種智慧。

        一位好像已證得須陀洹道的禪修者應做甚麼呢?他應該一而再地作決意adhitthana﹚以知真偽。如果當禪修者作決意「願覺悟涅槃一小時」、「願覺悟涅槃二小時」……,便即刻可以見到涅槃,那麼便可以推論他真的覺悟涅槃了。如是推論之後,還需要進一步的檢驗。那是甚麼呢?

Maggam phalabca nibbanam

Paccavekkhati pandito

Hine kilese sese ca

Paccavekkhati va nava

智者善觀察:道、果及涅槃,

或者亦觀察:斷煩惱、殘餘。[2]

以上述於《攝阿毗達磨義論》﹙Abhidhammattha Savgaha; 英譯本A Manual of Abhidhamma, 作者Ven. Narada, p. 414.﹚,與注釋書一致,有五種「觀察速行心路」﹙paccavekkhana javana vithi﹚:

一、觀察道的心路

二、觀察果的心路

三、觀察涅槃的心路

四、觀察已斷煩惱的心路

五、觀察未斷煩惱的心路

五者之中,觀察道、果及涅槃的心路可於每一聖者生起。觀察未斷煩惱和已斷煩惱的觀心路可於對經教多聞的聖者生起。有提到這兩種觀察可於或不於對經教無知識的聖者生起。依於這說明,為了知道些煩惱已斷,哪些煩惱未斷,觀察名色中,以色所緣為對象,屬於善法的善速行及屬於不善法的不善速行。在那時候,禪修者自己知道那些不善法無法被觀察到,因為它們己被斷除。

這樣檢驗還不夠。雷地禪師﹙Ledi Sayadaw﹚建議至少觀察三年,因為像摩訶那伽大長老﹙Maha Naga Maha Thera﹚的情況可能發生。摩訶那伽大長老自以為証得阿羅漢果長達六十年。他的學生法施長老﹙Dhammadinna Thera﹚住在另一個地方。有一天,他思惟他的老師是否已證得阿羅漢果,便以神通去觀察,居然發現他的老師還是凡夫。接著他思惟如果他不去見老師,老師將未證道、果、涅槃,而以凡夫身去世。於是他便以神通乘虛空飛至老師之處。到了之後,向老師敬禮,作其應盡之義務。在互相問候之後,老師問他為何到訪。他回答到訪之目的是為了請示問題。他問了一千個阿羅漢可以回答的問題,老師當時便能夠回答所有的問題。這表示老師像是一位阿羅漢。

於是法施長老問老師是否還可以作神變,老師回答可以。首先他請老師變化出一頭大白象。老師做到了。他進而請老師令大白象朝他們的方向奔跑,把鼻子放在口內,發出可怕的聲音。老師都能夠做到這些。當大白象真的往他們的方向奔跑,摩訶那伽大長老開始逃跑。法施長老拉著他的袈裟,問:「尊者,阿羅漢還有恐懼嗎?」於是他知道自己還是凡夫。諸阿羅漢已斷所有的煩惱,包括瞋﹙dosa﹚。現在摩訶那伽大長老了解到他還有瞋,表現為恐懼。他靠近法施長老,請他教導業處。法施長老教導他三十二身分業處。聽說他不久便證得阿羅漢果了。在摩訶那伽大長老這個例子,由於他教導許多已證得阿羅漢果的學生,阿羅漢智慧所知的,他也好像懂,所以他以為他自己是阿羅漢。他不是一個對經教無知識的人。換句話說,他認定自己已斷一切煩惱,而實際上這些煩惱潛伏了六十年。他具有某些程度的堅強知識,能令煩惱潛伏。所以他結論自己堅強的知識即是以涅槃為所緣的道智、果智的智慧。因此,關於此事,由於能準確地知道、判定的佛陀已入涅槃,現代的聖者又少,禪修者需要多年檢驗自己以知道自已是否是聖者。

        有些人可能會說他們證入果等至(phala samapatti)。他們說出他們的經驗:「所有的名色消滅,我完全不知道什麼了」。有些人是真的,但不是每個人。因此有必要依據經教來檢驗是否真的證入果等至。在這情況下,「聖者」必須觀察道與果(magga & phala)。如果在解釋果等至之前先解釋道與果,你會較好理解。證得道果智的聖者能夠檢查在所證的道智中,有多少個名法及多少個道支。如果他在觀察色法的無常相,或苦相,或無我相時證得道智,那麼在他的道智中將有三十七名法、八道支。如果他在觀察第二禪名法的無常相,或苦相,或無我相時證得道智,則有三十五名法,因為無尋、伺。

        以上所說的三十七名法稱為「信慧」(saddha pabba)組,即十三通一切心心所(abbasamana),十九遍一切美心所(sobhana sadharana)、一慧根心所(pabbindriya),共三十三。如果加上識,即成三十四。加上三個離心所(viratiyo)即正語、正業與正命,即成三十七名法。不過在第二禪,由於無尋、伺,只有三十五名法;從道支來看,由於無尋而無正思惟,所以只有七道支。如果他在觀察第三禪名法的無常相,或苦相,或無我相時證得道智,因為無喜,所以只有三十四名法。同樣的只有七道支,因為無尋。如果在觀察第四禪名法時證得道智,有三十四名法,因為無尋、伺、喜,而有捨及一境性。因此,禪修者可以算出在所證的道與果中有多少名法。他可準確地知道道支。如果有八道支,那就是八;如果有七道支,那就是七。禪修者可以準確地檢查以知道他證得道智的方式──以觀察無常相,或苦相,或無我相;觀察色法或名法;欲界名法,或初禪名法,或第二禪名法,或第三禪名法,或第四禪名法,禪修者可以準確地檢查出來。

        當他開始練習進入果等至時,他應該做甚麼?這述於《清淨道論》第二冊第三四三頁﹙緬甸版﹚:Phalasamapattikena hi ariyasavaka rahogatena patisallinena udayabbayadivasena savkhara vipassitabba.Vsm, XXIII, 10欲入果定的聖弟子,當至空閒處與寂靜處,依生滅等而觀諸行。」[3] 欲證入果等至的聖者應該至寂靜處禪修。對行法(savkhara dhamma)以觀察生滅的方法修習毗婆舍那。他必須如是修習而令毗婆舍那從生滅智(udayabbaya bana)生起至壞智(bhavga bana),然後至更高的觀智。Tassa pavattanupubba vipassanassa savkhararammana gotrabhu bananantara phalasamapattivasena nirodhe cittam appeti.Vism, XXIII, 10他的觀智次第轉起,在以諸行為所緣的種姓智之後,由入果定而他的心安止於滅。」在禪修者即將到達果等至(phala samapatti)時,心路將如是生起:

意門轉向→預備→近行→隨順→種姓

manodvaravajjanaparikammaupacaraanulomagotrabhu

只有在這之後,果等至速行(phala samapatti javana)將生起許多剎那。在那時候的觀智以行法的滅為所緣。這是較高的觀智。接下來的種姓智也同樣地以行法之滅為所緣。

        此後,Phalasamapattivasena nirodhe cittam appeti.由入果定而他的心安止於滅。」 果等至心(phala samapatti citta)固定在其所緣,即稱為滅的無為涅槃而生起,疏﹙subcommentary﹚解釋:Ariyassa phala jhanassa nibbane arammana bhute appanakarena pavatti. 依這說明,證入果等至、道心及果心是名法還存在的禪境嗎?他們存在。這不是一種名法消滅的等至。事實上,那時候有兩種法存在:所緣及觀察該所緣的智。此智即果等至的名法。果速行生起許多剎那。什麼是果等至名法的所緣呢?Nirodhe nibbane,即一切名色完全滅的涅槃。果等至以名色不存在的無為涅槃為所緣。作為果等至心的所緣之涅槃沒有名色是正確的。不過,有果心存在,以名色不存在為所緣。所以,這不是名法消滅的等至。這些應該加以區別。

        站在所緣的立場,是沒有名與色。關於名色不存在,如上所說,聖者可觀察道、果及涅槃。在觀察涅槃的階段,為了確定,觀察涅槃是否有四界。如果他觀察到涅槃中沒有四界,那麼就可以確定了。為什麼?因為佛陀教導:Yatha ca apo pathavi tejo vayo na ghatati, etc....... 地、水、火、風,四界不能在涅槃生起。如果沒有四界,依四界生起的所造色存在嗎?完全不存在。由於色法不存在,依色法而生起的名法也不存在。名色完全消滅。他們於作為所緣的無為涅槃中消滅。無論如何,有果心,以名色消滅的無為涅槃為所緣。果心如何生起呢?他們依禪修者(覺悟沒有名色的無為涅槃者)的心所依處(hadaya vatthu)生起。這樣的了解為「證入果等至」。因此,果等至不是名法消滅的等至。

        無論如何,佛教中有名法消滅之等至,即滅等至[4]nirodha samapatti)。在滅等至中,諸名法完全滅。什麼樣的人能夠進入滅等至呢?只有具八等至(四色禪那及四無色禪那)的阿那含及阿羅漢能夠進入滅等至。為什麼他們進入滅等至呢?《清淨道論》第二冊第三四七頁這樣解釋:Kasma samapajjantiti sankharanam pavattibheda ukkanthatva dittheva dhamme acittaka hutva ‘‘nirodham nibbanam patva sukham viharissama’’ti samapajjanti.(《清淨道論》第二十三章,段三○)「『為甚麼入定』?因為厭惡諸行的種種生滅轉起,想道:『即於現世而成為無心,我將至於滅的涅槃而住於樂。』」[5]具八等至的阿那含及阿羅漢,由於厭倦行法的生滅,而進入滅等至。為甚麼?因為諸阿羅漢常住於處、界及緣起。佛陀在《七處善經》﹙Sattatthanakusala Sutta﹚教導這些(注釋書也提到這一點)。他們於處、界及緣起見行法的生滅。他們的念力堅固專注於行法的生滅,常常如是安住。由於常見行法的生滅,他們對行法感到厭倦,沒有想再見它們的意願。因為這種厭倦的原故,他們以這樣的目的進入滅等至:「喜悅地進入、安住於諸名法消滅的滅等至,沒有識了知行法,這是比較好的」。

        因此,依上面的說明,acittaka hutva成為無心之後。滅等至是名法消滅的等至。可是果等至不是名法消滅的等至。站在所緣的角度,涅槃沒有名法與色法是對的,但是有道心與果心生起,了知名色不存在的無為涅槃。這些(道心與果心)是出世間心。經教中準確地指出須陀洹道心、斯陀含道心等中有多少名法。因此,這不是名法消滅的等至。

        區別它們(果等至與滅等至)是有必要的。今晚的開示是依據《大牧者經》(Maha Gopalaka Sutta,關係到阿羅漢果的證悟。對於已經得須陀洹道智或果智,首先從須陀洹道智或果智出來,然後以欲證更高果位的意願,觀察行法的無常相、苦相及無我相。依各自的波羅蜜,斯陀洹道果智、阿那含道果智及阿羅漢道果智將能在各自的毗婆舍那智之末逐一生起。如果他們生起,那麼就證得阿羅漢果。


 



[1]  巴利語為phala samapatti,葉均譯為「果定」。

[2]  中譯參考阿耨樓陀著,葉均譯《攝阿毗達磨義論》﹙中國佛教協會印行﹚,頁七一。

[3] 葉均譯《清淨道論》,繁體版中冊‧頁四三六;簡體版頁六五六;VM, 700.

[4] 一般譯為「滅盡定」。

[5] 葉均譯《清淨道論》,繁體版中冊‧頁四四二;簡體版頁六六○;VM, 705.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