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三

 

 

3-1:禪師在開示中曾經提到我們的菩薩過去世投生為獅王時,有一隻免子在睡夢中被掉落的果實所驚嚇,以為世界末日到了,因而引起整個森林裡所有野獸恐怖。當時獅王則逐一地追查,最後得知乃是誤傳所造成。弟子很好奇,人與人之間尚有語言隔閡,何以不同種類的動物之間可以溝通?請禪師慈悲開示。

 

3-1:我想那是因為菩薩的波羅蜜之緣故,使得他能夠與其他動物溝通。例如,佛陀說法時只用一種語言,但是全印度各地講不同種方言的人都能夠清楚地了解佛陀所說的法。

 

3-2:修白遍時,以頭蓋骨的白色為對象,除了容易取相之外,還有其他意義存在嗎?

 

3-2:事實上,我也教導禪修者以白花、白石頭、白布等的白色作為對象來修行白遍。因此,任何白色的物體都可以作為修行白遍的對象。

 

3-3:如何才能對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覺,並且清楚明了?

3-3:要對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覺,並且清楚明了,你必須修行四念處。四念處是:

一、身念處;

二、受念處;

三、心念處;

四、法念處。

 

身念處包括止禪與觀禪,而其餘三種念處則純粹只是觀禪。

        當你修行安般念時,就是在修行身念處。如果能以至誠恭敬的心,持續不斷地修行,你的正念將會愈來愈強,定力也會愈來愈深,於是你的心變得非常寧靜與清醒。

        修行到觀禪時,你能夠清楚地見到內在與外在的名色以及它們的因。換句話說,你能夠清楚地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受、心、法。因此,如果想要對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覺,你應當努力培育強而深的定力,進而修行觀禪。如果你能證悟阿羅漢果,那是最好的,因為阿羅漢一直是保持警覺與正念的。

 

3-4:請問禪師,如何檢查自己是否落入有分心?如何避免落入有分?

 

3-4:在兩個心路過程之間有許多有分心在生起與消滅,即使像現在,你正在聽我開示,但是仍然有許多有分心正在你的心中生滅,這是自然的現象。通常人們無法察覺有分心,因為他們的定力很弱。但是,當他們培育定力達到近行定時,就能了解到有時候他們的心會落入有分,那時他們感覺自己似乎一無所知。

        然而,他們還是無法見到有分心,因為有分心的對象乃是前世臨死速行心緣取的對象。唯有當他們修行到緣起法,並且能照見前世的臨死速行心及它的對象時,他們才能分辨有分心。

 

3-5:我曾經被人問倒了,請禪師幫我的忙,解答這個小問題——有人問:每一尊佛像都是有頭髮的,為什麼你們出家人卻是光頭的?

 

3-5:在我們菩薩的最後這一生中,當他在阿拏摩河(the Anoma River)邊出家時,他切掉自己的頭髮,直到只剩下兩個指幅的長度。從那時候起,他的頭髮就一直保持兩個指幅的長度,不會變長,也不會變短。

        佛陀允許比丘、比丘尼頭髮留到最長兩個指幅。如果頭髮留到比兩個指幅還長,那就犯了突吉羅罪(dukkata 惡作罪)。因此,如果你辦得到的話,你也可以隨自己的意願而一直保持頭髮兩個指幅長。

 

3-6:每個人都可以修禪嗎?是否有不能修禪的人?是否有人一直修禪,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卻都沒有禪相發生?這是不是因為業障重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

 

3-6:每個人都可以修禪。然而,有些人無法得到禪相,這可能由於他們過去的業障、或不夠精進、或得不到善知識引導、或方法錯誤等因素所造成。也可能同時由幾項因素合併所造成的。

 

3-7:有位比丘在做過還俗的儀式之後,仍然冒充為比丘。請問禪師,在家居士供養已做過還俗儀式的比丘會有什麼功德?如果這樣的假冒比丘剃度別人出家,並授與別人比丘戒,將來他會遭受什麼果報?

 

3-7:根據《布施分別經 Dakkhinavibhavga Sutta》,即使接受布施的是一隻動物,或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布施者仍然能夠從那項布施中得到功德。然而這樣的功德並不殊勝,因為該布施不會由於受施者而淨化。

        如果比丘還俗之後仍然穿著袈裟,冒充比丘,那麼他就是一個賊,因為他偷取在家居士供養出家人的四種必需品(四事供養)。依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他就是「賊住」的人(十種波羅夷人當中的一種),在這一生當中,他不能再出家為比丘。

 

3-8:有人懷疑涅槃近似於斷滅論。請禪師開示涅槃與斷滅論的差別?

 

3-8斷滅論乃是認為:不必造作任何業因,人死亡之後就達到滅盡。相反地,佛陀教導說:有因才有果;什麼樣的因就造成什麼樣的果。例如:有了無明、愛、取、行、業這些因之後,果報五蘊就會產生。佛陀也教導說:沒有因就沒有果。例如:當所有的無明、愛、取、行、業都被阿羅漢道所滅除之後,果報五蘊就不會再生起。因此,涅槃的教法是中道,它依據自然的定理,顯示因果相生的法則。再者,如果有人認為:滅除了無明、愛、取等這些因之後,並沒有所謂的涅槃存在。那麼,事實上,他本身就是存有常見的人。

 

3-9: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入佛位,同時也成為一位阿羅漢。他不必從證悟初果開始,再一直修行到四果。佛陀的弟子裡是否也有不必證悟前三種果位,就直接證悟阿羅漢果的人?

 

3-9:根據南傳佛法,事實並非如你所說的那樣。我們的菩薩乃是透過證悟四道與四果而證得佛果的,他在一次靜坐當中就證悟了四道與四果,在兩種道之間只有幾個觀智生起而已。所有證悟阿羅漢果的人都必須經歷四道與四果,因此,沒有任何一位弟子能夠不證悟前三種道果而直接證悟阿羅漢果。

 

3-10:由於不通達世俗諦,而造成在修學真實諦時有障礙,應當如何消除這些障礙?

 

3-10:佛陀開示說:「有定力的比丘能夠如實知見諸法。」因此,如果想要照見究竟的真理,你應當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修行,培育強而深的定力。

        在這裡,我要講述周利槃陀伽尊者(Venerable Culapanthaka)的故事。出家之後,周利槃陀伽尊者在他的哥哥摩訶槃陀伽阿羅漢(arahant Mahapanthaka)的指導下修行。然而,經過整整一個雨季安居的時間,他連一首四句偈都背不下來。他之所以如此愚笨的原因在於:過去世中,在迦葉佛(Kassapa Buddha)的時代,周利槃陀伽是一位學問淵博而且能教授佛法的比丘。有一次,他嘲笑跟隨他學習的一位比丘為愚蠢。那位比丘因為受到老師的嘲笑而感到羞愧,並且喪失了繼續學習的自信心。由於這項惡業,周利槃陀伽在許多世裡都出生為愚笨的人。乃至在他的最後這一世,生為周利槃陀伽,出家之後他突然變得愚笨,因此,很意外地,當他背誦到下一句的時候,已經忘了上一句所背的內容。

        他的哥哥摩訶槃陀伽認為他不可能證悟任何道果,就命令他還俗。聽到哥哥這些令人沮喪的話,周利槃陀伽感到很傷心,於是哭了起來。

        那時,佛陀住在明醫耆婆(Jivaka)所供養的芒果園僧寺裡。佛陀見到周利槃陀伽的困境,並且知道他將因為佛陀的指導而證得解脫,於是佛陀來到周利槃陀伽身邊,問說:「我兒周利槃陀伽,你為什麼哭泣呢?」周利槃陀伽回答說:「世尊,因為我的哥哥要趕我走。」「我兒周利槃陀伽,你的哥哥並不具足明了眾生意向與根器的能力,而你正是必須由佛陀引導的人。」說了這些鼓勵的話之後,佛陀以神通力變出一塊清淨的布,交給周利槃陀伽,然後告訴他說:「我兒周利槃陀伽,用手拿著這塊布,並且朗誦著:『rajo haranam, rajo haranam——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你就這樣子修行吧。」

        於是周利槃陀伽尊者就坐下來,用手摩觸著佛陀給他的布,並且朗誦:「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當他如此摩觸幾遍之後,那塊布開始變髒了。他繼續摩觸,那塊布變得更髒,就像抹布一樣髒。他的智慧成熟的時機已經到了,消失與壞滅的法則在他的心中現起,他內心思惟:「這塊布原本是潔白清淨的,但是由於和我的身體接觸的緣故,現在它已經充滿污垢。我的心就像這塊布一樣,在未受到干擾的情況下,我的心原本是潔白清淨的,但是由於和貪、瞋、癡等不善心所接觸,我的心變得骯髒了。」如此思惟自己本身之後,他進一步精進地培育定力,並且證得四種色界禪。以這些禪那為基礎,他努力修行觀禪,然後證悟阿羅漢果,同時也得到四無礙解智及六神通。

        從周利槃陀伽尊者的故事中,我們了解到:不應該認為愚笨的人就不可能證得殊勝的成就。

 

3-11:佛陀教導周利槃陀伽唸「掃帚、掃帚」而使他證得阿羅漢果,這是什麼道理呢?「掃帚」也是他的業處嗎?光唸「掃帚」也能修成四禪八定、證悟初果乃至四果嗎?

 

3-11:根據南傳經典,周利槃陀伽尊者並不是誦唸「掃帚」,而是像我剛才談到的,誦唸「容易遭到污染」。

        在過去某一生中,周利槃陀伽生為一個國王。有一天,在城裡巡查的時候,他的額頭冒汗,於是他用一塊清淨的布擦去汗水,那塊布因而弄髒了。國王自言自語地說:「由於這個不清淨的身體,把這麼一塊清淨的布給弄髒了,使這塊布喪失了它清淨的本質。有為法真是無常啊!」如此,他得到無常的印象(anicca-sabba 無常想)。所以,就周利槃陀伽尊者而言,「容易遭到污染」這個法門是他證悟阿羅漢果的強力助緣。由於佛陀見到他過去生中的善行,並且希望促使他專注修行契合那項善行的對象,因此佛陀交給他一塊清淨的布。

        周利槃陀伽尊者已經積聚波羅蜜長達十萬劫之久:他在許多過去生中都研究三藏典籍,並且修行觀禪達到行捨智。這是每一位要證得四無礙解智及六神通的阿羅漢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在他的最後這一生中,當他看到布變得骯髒時,立刻省察到有為法無常的本質。由於過去的波羅蜜與禪修,他能夠領悟有為法無常的本質,也能夠領悟有為法苦及無我的本質,藉此而證得阿羅漢果。

 

3-12:有人說:在修禪之前必須先累積福德,否則將會遭遇許多困難。這句話是否是真實的?

 

3-12:如果這裡的「福德」指的是過去生中所行的福德,那麼這句話是真實的。有兩類種子:也就是智慧(vijja 明)種子與善行(carana 行)種子。善行種子指的是布施、持戒、修行禪定等等。過去生中所累積的善行種子使你今生能得到好的父母、遇到好的朋友及導師、以及能夠聽聞到佛陀的教法。智慧種子指的是修行四界分別觀、色業處、名業處、緣起及觀禪。過去生中所累積的智慧種子使你今生能夠明了佛法,尤其是明了四聖諦。

如果一個人具備善行種子,而卻缺乏智慧種子,那麼他將有機會遇到佛陀的教法,但是卻不能徹底地明了佛法,就像一個有雙腳而卻瞎眼的人。例如:在佛陀的時代,有一個名叫真諦(Saccaka)的辯論家。雖然佛陀為他說了兩部長篇的經,他仍然無法證得任何道果。他心裡認同佛陀所說五蘊是無常與無我的,但是口頭上卻不願意承認。雖然佛陀知道他不能證得任何道果,但是仍然為他講了兩部長經,因為佛陀預見到在他獲得智慧種子之後,將在佛陀般涅槃後大約四百年的時候投生在斯里蘭卡,成為一位大長老,名叫大黑護佛(Mahakala-buddharakkhita),並且將在那時證悟阿羅漢果。   如果一個人具備智慧種子,而卻缺乏善行種子,假使他遇到佛法,他能夠明了佛法;但是他卻很難遇到佛法,就像一個有敏銳的視力而卻沒有腳的人。例如:阿闍世王(King Ajatasattu)原本具備了足夠的善根,能夠在聽聞佛陀開示《沙門果經 Sammabbaphala Sutta》之時證得須陀洹道果;然而他卻沒有證得道果,因為他不能在殺害自己的父親之前就先遇到佛陀。如此,由於缺乏善行種子,他不能在適當的時機遇到佛陀。同樣在佛陀的時代,有一次,佛陀看見一對年老的乞丐夫婦,並且露出微笑。阿難尊者就請問佛陀為什麼微笑。佛陀告訴他說:那對乞丐夫婦當中,丈夫名叫大財長者子(the son of Mahadhanasetthi)。如果他們在早年的時候修行佛法的話,丈夫將會證悟阿羅漢果,妻子會證悟阿那含道果。如果他們在中年的時候修行佛法的話,丈夫會證悟阿那含道果,妻子會證悟斯陀含道果。如果他們在晚年的初期修行佛法的話,丈夫會證悟斯陀含道果,妻子會證悟須陀洹道果。但是他們卻一直蹉跎到淪落為乞丐,現在已經太老也太虛弱而不能修行佛法。他們錯過了修行佛法的時機,也就無法證得任何道果。所以,同時具足善行與智慧這兩類種子是很重要的,如此才有機會遇到佛陀的教法,並且能夠明了佛法。

        至於今生所造的福德,正如我在之前的開示中談過的,對於今生能證悟阿羅漢果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德是不重要的。他們應當專注修行戒、定、慧三學,努力證悟阿羅漢果。今生所造的福德不能帶給他們來生的利益,因為他們不會再繼續生死輪迴。然而,對於還必須生死輪迴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德還是很重要的。

 

3-13:有一位老比丘尼經常對信徒說:妳以前墮胎的嬰靈現在正跟著妳,妳累劫的冤家債主正跟著妳,障礙妳的一切,所以妳的事業才會失敗、會生病、家人不和、爭吵不休,妳會得癌症。請問禪師,墮胎的嬰靈及累劫冤家債主真的會二十四小時跟著自己,等著報仇嗎?

 

3-13:佛陀說:胎死腹中的嬰兒多過安全出生的嬰兒。當一個嬰兒在子宮內死亡之後,依照他臨死那一刻成熟的業,他會投生在五道當中的一道。如果投生於地獄道、畜生道、人道、或天道,他就不可能跟著自己過去的母親。如果他投生於餓鬼道,絕大多數的情況是:他會遭受極大的痛苦,不可能跟著過去的母親。只有某一種鬼可能會跟著母親,但是很難確定那一個嬰兒會是這種情況。即使他跟著母親,也不會帶給母親什麼大的傷害,只是偶爾驚嚇她一下,或使她聞到不好的氣味等,如此而已,因此母親並不需要害怕。

        母親必須了解的是:自己已經造了一項惡業,因為墮胎就是殺人。如果這個惡業在她臨命終時成熟,她就會墮入四惡道之一。然而,對於已經做過的事,哭泣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事情已經做了,誰也無法將那個業去除。她必須做的是:避免再造同樣的惡業。如果她能夠避免造作所有的惡業,努力只奉行善業,那是更好的。她應當實行布施、持守五戒,如果能修行止禪與觀禪,那又更好。如果這些善業當中的一項在她臨命終時成熟,她將投生到善道。如果能夠證得須陀洹道果,她將永遠不再投生於惡道。只要今生沒有做過五種無間業當中的任何一種,她都還有可能證得聖果。五種無間業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使活著的佛陀身上出血、分裂和合的僧團。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盎崛摩羅尊者(Venerable Avgulimala):他在家的時候殺死了許多人,但是在他出家為比丘之後還是能證得阿羅漢果。因此,以前曾經墮胎的母親不應再為那件事情憂慮,因為那樣對她的生活沒有幫助。相反地,她應當善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奉行善業。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