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5-1:佛陀及上首弟子般涅槃時,是否從初禪順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再逆轉到初禪,又順修到第四禪而般涅槃?既然佛陀及阿羅漢般涅槃後即不受後有,為何還要順逆修八定之後,才在第四禪般涅槃?
答5-1:我不確定大目犍連尊者般涅槃的方式,但是佛陀與舍利弗尊者確實是以如此的方式般涅槃。這是因為他們的本性,所以他們如此做。而他們的第四禪是唯作性(純粹作用性)的禪那,不能產生任何未來的生命。
問5-2:由於生理因素而不適合修安般念的人,如果想修白遍,應如何修?其詳細步驟如何?
答5-2:他可以使用任何白色的物體作為對象,專注於那白色來修行白遍。例如:他可以用白布包裹在缽蓋上,做成一個白色的圓形。然後坐在適當的地方,張著眼睛專注那白色。幾分鐘之後,閉上眼睛看是否心中會現起一模一樣的白色圓形。如果閉上眼睛時也能看見白色的圓形,他就能一心專注於那白色圓形,直到證得禪那。
另一種方式是先修成安般念或四大分別觀,然後修行三十二身分。一旦能夠清楚地照見骨骼或頭蓋骨時,就能專注於骨骼或頭蓋骨的白色來修行白遍。
問5-3:限定虛空遍禪和空無邊處定有何不同?為何前者是色界定?又修限定虛空遍禪有何特殊利益?
答5-3:修行限定虛空遍時,禪修者直接覺知空間;修行空無邊處定時,他專注於去除遍處禪相之後留下來的空間。除了限定虛空遍以外,其餘九種遍都可用來修行空無邊處定。在巴利文中,限定虛空遍的所緣對象稱為「虛空」(akasa);而空無邊處定的所緣對象稱為「除遍空」(kasinugghatimakasa)。
問5-4:今世為人,如果沒有證得色、無色界定,來世可能生到色、無色界天嗎?
答5-4:不可能。
問5-5:色界初禪天的眾生一直處在初禪的狀態嗎?能夠進而修到第二禪乃至無色界定嗎?
答5-5:色界初禪天的眾生並不是一直處在初禪的狀態,他們有眼門、耳門及意門心路過程生起。而在這些心路過程之間,有分心也會生起。
他們能夠修行止禪,進而達到第二禪等,乃至無色界定。他們也能修行觀禪,乃至證悟阿羅漢道果。
至於無色界的眾生,他們能修行達到與自己這一層天相等深度的禪那,或更高的禪那,但是不能入更低的禪那。例如:識無邊處天的眾生能夠修行達到上三種無色界定,但是不能入空無邊處定及四種色界定。
問5-6:一位凡夫比丘患有長期而極度痛苦的疾病,而且醫藥無效的情況之下,應如何如理作意,以度過或忍受痛苦?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修行?例如:是否可藉著此病痛而修證道果?
答5-6:我們必須記住:即使連佛陀也免不了生病。在佛陀般涅槃之前的十個月裡,他遭受嚴重的背痛,一直到他般涅槃為止。那麼我們又怎麼可能免除病痛呢?當我們染患長期、痛苦而且無法治癒的疾病時,對疾病生氣或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我們能做的只是忍受病痛,與病痛共處,並且充分利用我們的有生之年,精進修行佛法。事實上,在這世間裡,沒有醫生能徹底治癒疾病;醫生只能暫時治療疾病而已,因為佛陀說:「五蘊就是病」,所以,只要還有五蘊,我們就還會生病。如果真正想要完全根除病痛,你應當努力修行,證悟涅槃。涅槃沒有名色,當然也就沒有病痛。
生病的比丘能夠以病痛所產生的苦受為對象來修行觀禪,這稱為受念處。然而,如果想證悟道、果及涅槃,只觀照感受是不夠的,還必須觀照其餘的四種蘊,也就是:色蘊、想蘊、行蘊及識蘊。他也必須觀照五蘊的因,然後觀照五蘊及它們的因是無常、苦、無我。如此修行,當他的觀智成熟時,就能夠證悟道、果及涅槃。
問5-7:緬甸南傳佛教如何面對一個還俗的比丘,再度進入僧團?僧團如何處理才如法如律?
答5-7:根據南傳佛教的戒律,並不禁止還俗的人再出家受戒為比丘。在佛陀的時代,有一位名叫吉達(Citta)的比丘,六次出家,六次還俗。第七次他再度出家受戒為比丘,但是這一次他不還俗了,因為他證得阿羅漢果。
在緬甸和泰國有許多短期出家的比丘,他們通常只出家幾天或幾個月而已,這是這兩國的佛教傳統。然而,在佛陀的時代,並沒有所謂出家作「短期比丘」的這種事情,我們不應當鼓勵出家作短期比丘這種作法;但是對於這樣的傳統,我也無法去改變它。
問5-8:在大龍長老的故事裡,以神通變化出來的忿怒大象會傷害人嗎?長老可以用神通變現出此大象,是否應該也能以神通令此大象消失?當時,為什麼沒想到可以如此做?已生起恐懼心的時候,神通力是否不能同時存在?
答5-8:以神通力變化出來的大象不會傷害人。當時大龍長老能以神通力使大象消失,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因為他忘了。恐懼心與神通心發生在不同的心路過程裡,二者不會同時存在。
問5-9:行菩薩道需要修忍辱波羅蜜,那麼修解脫道的行者是否也需要修忍辱波羅蜜?
答5-9:是的,修解脫道的行者需要修忍辱波羅蜜,而且也需要修其他的九種波羅蜜。他必須修行十波羅蜜達到相當的程度,直到這些波羅蜜強得足以令他證悟阿羅漢果。然而,他的波羅蜜不能和菩薩的波羅蜜相比,菩薩的波羅蜜遠遠超過阿羅漢的波羅蜜。
問5-10:禪修營期間,大家專心學習「解脫道」,何以禪師開示「菩薩道」?請問是否有特殊用意?
答5-10:因為有北傳的法師建議我講菩薩道,而且我也有心講解南傳教法中所教導的菩薩道,以便對各位想修行菩薩道的人有所幫助。
我們不能說禪修只是在修行解脫道,因為菩薩不但必須禪修,而且他的止禪與觀禪都必須修行到非常高的境界。你應當還記得十波羅蜜當中的一項是出離波羅蜜,出離波羅蜜的顛峰就是證得禪那。慈波羅蜜及捨波羅蜜也是在以無邊宇宙中一切眾生為對象,而證得慈心禪及捨心禪時達到顛峰。你也應記得十波羅蜜之一是智慧波羅蜜,而行捨智就是菩薩所必須達到的最高智慧與平等捨。如果不禪修的話,菩薩如何能達到行捨智呢?
再者,當一個人精進地禪修之時,他正是在修行精進波羅蜜。他必須在持戒清淨的基礎上,付出強大的耐心與決心來禪修。因此,禪修之時他正是在積聚許多種波羅蜜。從《本生經 Jataka》的故事裡我們可以了解,在我們的菩薩出生為人的許多生當中,他都精進地禪修,尤其是修行慈、悲、喜、捨四梵住、十遍禪、八定及五神通。因此,很清楚地可以知道,不僅想要證悟阿羅漢果的人需要禪修,菩薩也必須禪修。
問5-11:菩薩乘思想起源自何處?為何有此思想的開展?
答5-11:在佛陀成道後的第二年,他回到祖國迦毘羅衛城(Kapilavatthu)。當佛陀抵達迦毘羅衛城時,釋迦皇族們以盛大的典禮來歡迎佛陀及比丘眾,並且帶他們到事先安排好的尼拘陀園(Nigrodharama monastery)。到達尼拘陀園之後,佛陀坐在特別為他準備的座位上,在兩萬名阿羅漢的圍繞之中,佛陀保持沉默。因出身高貴而自傲的釋迦皇親貴族們心裡想:「這位悉達多太子年紀比我們小,他只是我們的子姪甥輩而已。」在驕傲自大的心理作祟之下,他們慫恿後生晚輩們說:「你們去向佛陀頂禮致敬,而我們則退居在後面。」
佛陀了解因出身高貴而自大的釋迦皇族的心理,所以他顯現雙神變來降伏他們的傲慢心。從佛陀身上水火交替湧現的雙神變產生顯赫光明的殊勝奇觀,釋迦皇族們被這景象所攝受,懷著敬仰的心情,他們發出讚歎的言詞。
那時,正住在王舍城(Rajagaha)靈鷲山(Gijjhakuta Hill)的舍利弗尊者,以他的天眼通看見發生在迦毘羅衛城的整個經過,他心裡想:「現在我應當去拜見佛陀,並請求佛陀講述他過去生中行菩薩道及圓滿波羅蜜的故事。」於是,他立刻召集恒常伴隨著他的五百位阿羅漢,並且向他們宣布說:「走吧,我們去覲見世尊,並請求他講述過去諸佛的故事。」如此表白之後,他們以快過風雷的神足通,一瞬間就來到佛陀的面前。禮敬佛陀之後,就提出該項請求。
應舍利弗尊者的請求,佛陀講述了《佛種姓經 Buddhavamsa》,這部經涵蓋了從燃燈佛(Dipavkara Buddha)時代到維山達拉王(Vessantara)時代,這段漫長時間裡菩薩修行的故事。因此,菩薩乘的思想源自佛陀。
從佛陀的話當中,我們可以了解他之所以要講述此經的理由,佛陀說:「諦聽《佛種姓經》,此經能給予你們歡喜和愉悅,去除憂傷的尖刺,並帶來三種樂,即人界樂、天界樂及涅槃樂。聆聽之後,應當依此經所示之道而奉行,如此能驅除驕慢、捨棄憂傷、解脫輪迴、滅一切苦。」
問5-12:請問禪師,生為女眾,出家修行,若今生無法修得成就解脫,那麼如何才能「轉女成男」,來生再繼續修行呢?請慈悲開示。
答5-12:正如佛陀所說的,一個人的願望可以透過他清淨的戒行而得以實現。同樣地,女眾也可以透過清淨的戒行而轉生為男性。如果能夠證得禪那,而且維持到臨死的那一刻,則能投生為沒有性根色而只現為男相的梵天人。
如果她修行止禪與觀禪,成功地證得初果須陀洹,就能像葛碧卡公主(Princess Gopika)那樣。她證得初果之後,發願投生為男性,結果就真的能如願以償。
問5-13:請問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觀,佛陀是「萬能,全能」的嗎?或者他只是一位覺悟的人?
答5-13:佛陀不是萬能的,他只是一位覺悟的人。在《法句經 Dhammapada》第276偈中,佛陀開示說:
‘Tumhehi kiccam atappam;
Akkhataro Tathagata.
Patipanna pamokkhanti.
Jhayino Marabandhana.’
「你們自己應當努力,諸佛只是導師而已,專注修行者能脫離魔王的枷鎖,達到解脫。」
佛陀是人類與天神的最佳導師,但他不是萬能的救世者。他指示我們通向涅槃之路,但他不能代替我們走。他明白業果如何產生作用,但他不能違反業果。如果他是萬能的,他能變出一塊自己推不動的石頭嗎?請思考這一點。而且,如果佛陀是萬能的,那麼他就不夠慈悲,因為他並沒有以神通力將一切眾生都變成佛。
問5-14:想修行菩薩道的人,要如何做才能只證到行捨智,不證道智?
答5-14:如果他是一位已經得到授記的菩薩,除了在他即將成佛的最後那一世之外,無論他如何精進修行,都不可能證得任何道果。即使是尚未得到授記的人,如果他具有想要成佛的強烈意願,那麼他的觀智提昇到行捨智時就會自動停在那裡。
問5-15:南傳教典中,世尊除了為彌勒菩薩授記成佛之外,是否也為其他菩薩授記成佛?
答5-15:在斯里蘭卡寫成的《未來種姓經 Anagatavamsa》中,提到有十個人從佛陀那裡得到授記。但是此書是後人的著作,不屬於巴利聖典。
問5-16:如何有次第地學習巴利藏經?其特色為何?
答5-16:如果想要徹底地研究南傳三藏或巴利聖典,最好是先學習巴利文之後,直接研究巴利文三藏,因為還有許多巴利聖典並沒有翻譯成其他語言。再者,從巴利原典翻譯過來的著作中,意義上經常有一些改變。
在不同的國家,巴利文法的用法上有些許的差異;然而,你可以選擇用任何一種文字保留下來的巴利文,例如:斯里蘭卡的辛哈爾文巴利或緬甸文巴利。除此之外,你應當在博學的導師指導之下研究這些聖典。在研究巴利三藏之時,你也應同時研究註釋和再註釋,因為若不研究註釋和再註釋,你就無法透徹地了解巴利三藏。
三藏包括律藏、經藏和論藏。在這三藏之中,每一位比丘、比丘尼都必須徹底地研究律藏。經藏包括許多部經,教導我們如何修行到證悟阿羅漢果的方法。至於修行到色業處、名業處及十二因緣的人,他們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阿毗達摩論知識,否則無法徹底地修行這些業處。
問5-17: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各斷那些煩惱?能否請禪師開示,或在那些經論有說明,可以有所依據?
答5-17:須陀洹道斷除身見、疑及戒禁取見。在某些經及《阿毗達摩論》中提到,嫉妒和慳吝也是在須陀洹道時被斷除。斯陀含道將感官欲望及瞋恨減輕。阿那含道斷除感官欲望及瞋恨。阿羅漢道斷除剩餘的五種高層次的結(五上分結),即:色界欲、無色界欲、驕慢、掉舉和無明。
問5-18:請問禪師,瞎眼、耳聾的人是否沒有眼淨色、耳淨色?
答5-18:是的,如果他是完全地瞎眼或耳聾的話。
問5-19:如果一個人右手不全,只靠左手做事,但是他很有智慧,而且有因緣接受具足戒。當他的戒臘足夠時,能否傳授他人具足戒?
答5-19:根據南傳戒律,他可以傳授他人具足戒。只有當初在他本身接受具足戒時,參與授戒儀式的比丘犯突吉羅罪(dukkata),而這位右手不全的比丘本身並不犯任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