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材喻經 (Culasaropama Sutta)      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2. 那時婆羅門賓伽羅果加44去見世尊,與世尊互相問候。談過禮貌與友善的話之後,他坐在一旁對世尊說:   「大師喬達摩,以下這些沙門與婆羅門各個都是教團之首、群眾之首、群眾之師、聲名顯赫,是眾人尊為聖者的教派創始人──那就是布蘭迦葉、末伽梨瞿舍梨、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波拘陀迦旃延、薩若毘耶梨子與尼乾陀若提子45。他們是否都具有自己宣稱的親證智慧?或者都沒有親證的智慧?或者有些有親證的智慧,有些沒有?」   「夠了,婆羅門,不談這些──『他們是否都具有自己宣稱的親證智慧?或者都沒有親證的智慧?或者有些有親證的智慧,有些沒有?』婆羅門,我將為你說法,諦聽並且密切地注意我所說的話。」   婆羅門賓伽羅果加回答說:「是的,尊者。」世尊如此說:   3. 「婆羅門,譬如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內樹皮與外樹皮而砍下樹枝與樹葉,認為它們就是心材而帶走。那時有個視力良好的人看見了,就說:『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邊材、內樹皮、外樹皮或樹枝與樹葉,因此當他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時,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內樹皮與外樹皮而砍下樹枝與樹葉,認為它們就是心材而帶走。無論此人將它們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   4. 譬如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與內樹皮而砍下外樹皮,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那時有個視力良好的人看見了,就說:『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或樹枝與樹葉,因此當他需要心材……而砍下外樹皮,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   5. 譬如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與邊材而砍下內樹皮,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那時有個視力良好的人看見了,就說:『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或樹枝與樹葉,因此當他需要心材……而砍下內樹皮,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   6. 譬如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而砍下邊材,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那時有個視力良好的人看見了,就說:『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或樹枝與樹葉,因此當他需要心材……而砍下邊材,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   7. 譬如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下大樹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帶走。那時有個視力良好的人看見了,就說:『這位善人懂得心材、邊材、內樹皮、外樹皮、樹枝與樹葉,因此當他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時,只砍下大樹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帶走。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能達成。』   8. 同樣地,婆羅門,在此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擁有供養、恭敬與名望,而其他那些比丘則默默無聞、微不足道。』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供養、恭敬與名望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我說這個人就像需要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內樹皮與外樹皮而砍下樹枝與樹葉,認為它們就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們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   9. 在此,婆羅門,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供養、恭敬與名望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持戒清淨,品行良好,而其他那些比丘則持戒不清淨,品行惡劣。』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我說這個人就像需要心材……卻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與內樹皮而砍下外樹皮,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   10. 在此,婆羅門,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供養、恭敬與名望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能夠專注,心力集中,而其他那些比丘則不能專注,心神渙散。』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我說這個人就像需要心材……卻忽略大樹的心材與邊材而砍下內樹皮,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   11. 在此,婆羅門,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成就知見46。他樂於那知見,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具有知見地生活,而其他那些比丘則沒有知見地生活。』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我說這個人就像需要心材……卻忽略大樹的心材而砍下邊材,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   12. 在此,婆羅門,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成就知見。他樂於那知見,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   然而,婆羅門,什麼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呢?   13. 在此,婆羅門,比丘遠離欲樂與不善法,進入並安住於具有尋、伺及因遠離而生之喜、樂的初禪。這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境界47。   14. 再者,由於尋與伺的平息,比丘進入並安住於有自信與一心而無尋、伺及具有因定而生之喜、樂的第二禪。這也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境界。   15. 再者,由於喜也逐漸消失,比丘安住於捨心,具有正念與正知,還由身48感受快樂,進入並安住於第三禪。關於第三禪,聖者們宣說:「具有捨心與正念者有一個安樂的住處。」這也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境界。   16. 再者,由於捨棄樂與苦及先前喜與憂的消失,比丘進入並安住於具有不苦不樂及由於捨與念而淨化的第四禪。這也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境界。   17. 再者,由於完全超越色想49、由於有對想50的消失及由於不注意差異想51,比丘覺知「虛空是無邊的」而進入並安住於空無邊處。這也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境界。   18. 再者,藉著完全超越空無邊處,比丘覺知「心識是無邊的」而進入並安住於識無邊處。這也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境界。   19. 再者,藉著完全超越識無邊處,比丘覺知「無所有」而進入並安住於無所有處。這也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境界。   20. 再者,藉著完全超越無所有處,比丘進入並安住於非想非非想處。這也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境界。   21. 再者,藉著完全超越非想非非想處,比丘進入並安住於想與受之寂滅。藉著以智慧來徹見,他滅除了諸漏。這也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境界。上述這些都是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境界。   22. 婆羅門,我說這個人好比是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下大樹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能達成。   23. 因此,婆羅門,此梵行生活不以供養、恭敬與名望作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知見作為它的利益,而以此不可動搖的心解脫作為它的目標、心材與終點。   24. 世尊如此開示之後,婆羅門賓伽羅果加對世尊說:「善哉!大師喬達摩,善哉!大師喬達摩,大師喬達摩以種種方式顯示佛法,猶如使向下覆蓋之物翻轉向上,使隱藏不顯之物展露顯現,為迷路之人指示正道,在黑暗中擎舉明燈,使明眼人得以見物。我歸依大師喬達摩、歸依法、歸依比丘僧團。從今日起,願大師喬達摩憶念我為終身歸依的在家信徒。 44 賓伽羅果加Pivgalakoccha。 45 布蘭迦葉Purana Kassapa、末伽梨瞿舍梨Makkhali Gosala、阿耆多翅舍欽婆羅Ajita Kesakambalin、波拘陀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薩若毘耶梨子Sabjaya Belatthiputta與尼乾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 46 這裡的「知見」是指天眼通而言。 47 雖然禪那也可歸屬於第10段經文所談「定力的成就」當中,而且知見被認為是比定力更高的成就,但是由於這裡的禪那是作為滅盡定與滅除諸漏(第21段)的基礎,所以它們變得比知見更高。 48 這裡的「身」是指名身而言,不是指色身。 49 色想(rupasabba)是指色法(物質)的想,如遍處禪相等的想。 50 有對想(patighasabba)是指目標撞擊依處而生之想。 51 差異想(nanattasabba)是指顏色、聲音、氣味等塵境之想。 ?? ?? ?? ?? 正念之道 小心材喻經 332 331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