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mmapada)
敬法比丘 譯
◇◇◇◇◇◇◇◇◇◇◇◇◇◇◇◇◇◇
目錄
頁
中譯序 iii
第一:雙品 1
第二:不放逸品 7
第三:心品 11
第四:花品 15
第五:愚人品 19
第六:智者品 23
第七:阿羅漢品 27
第八:千品 31
第九:惡品 35
第十:懲罰品 39
第十一:老品 43
第十二:自品 47
第十三:世間品 51
第十四:佛陀品 55
第十五:樂品 59
第十六:喜愛品 63
第十七:忿怒品 67
第十八:污垢品 71
第十九:住於法品 77
第二十:道品 81
第廿一:雜品 85
第廿二:地獄品 89
第廿三:象品 93
第廿四:渴愛品 97
第廿五:比丘品 103
第廿六:婆羅門品 109
◇◇◇◇◇◇◇◇◇◇◇◇◇◇◇◇◇◇
中譯序
《法句經》是上座部《經藏‧小部》裡的十五部經之一,亦是最廣為人知之經典之一。其中收集了世尊於兩百九十九個事件裡所開示的四百二十三首偈。每首皆能啟發人心、導之向善,確是善逝絕不虛言之教。
此經早已為人譯成多種語文,單只中文亦已有四五個版本。現今譯者再參考幾份英文版把它譯成中文,為的只是以淺白易懂、平實無華的文字,且不乖離原意地把世尊之言呈予讀者,以共沾法益。
為了易於辨明,在編排屬於不同故事的偈文時空一行,屬於相同故事的偈文則不空行。
在此,譯者謹以翻譯此經來禮敬世尊、正法與聖僧伽。願世尊善說的正法寶藏得以久住於世。
感謝校稿者及所有協助出版此書之人。
最後,譯者與他敬愛的母親、長輩、親人、朋友、所有的讀者及一切眾生分享翻譯此書的功德,也把此功德迴向予其已故的父親。願他們的隨喜成為他們早日獲得解脫的助緣。
一九九九年五月 寫於台灣月眉山靈泉禪寺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Dhammapada)
1‧
心是諸(名)法的前導者,
心是主,諸(名)法唯心造。
若人以邪惡之心言行,
痛苦將跟隨著他,
有如車輪跟隨拉車之牛的足蹄。
2‧
心是諸(名)法的前導者,
心是主,諸(名)法唯心造。
若人以清淨之心言行,
快樂將跟隨著他,如影隨形。
(註:名法是指五蘊中的受、想、行與識,心則是指識。)
3‧
「他辱罵我,打我,擊敗我,掠奪我。」
若人懷有是心,怨恨不得止息。
4‧
「他辱罵我,打我,擊敗我,掠奪我。」
若人不懷是心,怨恨自然止息。
5‧
在這世上,恨絕不能止恨,
唯有慈愛方能止恨,
這是永恆的真理。
6‧
除了智者之外,
他人皆不了解:「世人終須一死。」
(由於無知,他們繼續爭論。)
智者明了這點,
因此一切爭論得以平息。
(註:他人是指愚者。)
7‧
住於欲樂中的人,
放縱六根(感官),食不知足,
怠惰與不事精進,
他肯定被魔王制伏,
如強風吹倒弱樹一般。
8‧
住於觀照不淨法的人,
防護六根(感官),知足於食,
充滿信心與精進力,
他肯定不會被魔王擊敗,
如狂風搖不動岩嶽一般。
(註:在此魔王是指煩惱魔。信心是指對佛法僧不動搖的信心,以及對業報的信心。)
9‧
未脫離煩惱之污染,
不自制與不真實的人,
卻身披橘色袈裟,
那是他所不配的。
10‧
已棄除煩惱之污染[1],戒行具足,
具備自制與真實的人,
真正配得上身披袈裟。
11‧
把不真實的視為真實,
把真實的視為不真實。
持此邪思惟的人,
不可能覺悟真實法。
12‧
視真實的為真實,
視不真實的為不真實。
持此正思惟的人,
得以覺悟真實法。
13‧
雨可以滲透屋頂粗陋的房子,
欲念亦可滲透尚未受到培育的心。
14‧
雨滲不透屋頂精良的房子,
欲念亦滲不透已受到良好培育的心。
(註:培育是指修習止禪與觀禪。)
15‧
這一世他感到悲哀,
來世他一樣感到悲哀,
造惡者在今生與來世都感到悲哀。
當憶及自己污穢的行為時,
他感到悲哀與苦惱。
16‧
這一世他感到喜悅,
來世他一樣感到喜悅,
行善者在今生與來世都感到喜悅。
當憶及自己清淨的善業時,
他感到喜悅,非常的喜悅。
17‧
這一世他受苦,來世他一樣受苦,
造惡者在今生與來世都受苦。
想到「我造了惡業」時,他感到痛苦。
再者,當投生至惡道時,
他會遭受更多的痛苦。
18‧
這一世他快樂,來世他一樣快樂,
行善者在今生與來世都快樂。
想到「我造了善業」時,他感到歡喜。
再者,當投生至善趣時,他更加快樂。
19‧
即使他背誦了許多經典,
然而並不依法實行,
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數別人的牛,
沒得分享沙門生活的利益。
20‧
即使他只背誦了少許經典,
然而真正依法實行,捨棄貪瞋痴,
如實知見後得以令心解脫,
不再執著於今生與來世,
他得以分享沙門生活的利益。
(註:沙門生活的利益是指道果。)
21‧
不放逸是不死道,放逸是死路;
不放逸者不死,放逸者有如早已死去。
22‧
明了這道理,
不放逸的智者樂於精進、樂於聖界。
23‧
他持續地修禪(止觀),
持恆者得以體驗解脫:至上的涅槃。
(註:念有三種,即:與善心、果報心、唯作心相應的念,但絕不會有與不善心相應的念。不放逸即是指與善心相應的念心所。)
24‧
若某人精進、有正念與身語意清淨、
慎重行事、防護諸根、
依法生活及不放逸,
他的聲譽與幸福得以增長。
25‧
通過不放逸、正念、戒律與防護諸根,
智者使自己成為
一座洪水無法淹沒的島嶼。
26‧
愚者恣情放逸,
智者則如守護珍寶一般,
珍惜地守護著不放逸。
27‧
因此人們不應放逸,
不應沉湎於欲樂,
因為勤奮的人,
通過禪修,即會得證至上樂。
28‧
智者以不放逸去除放逸,
登上智慧的高樓,
已斷苦的他看著苦難的眾生,
如智者立足於山頂,
向下看著平原的愚人。
29‧
在眾放逸人中不放逸,
在眾昏睡人中保持警覺,
智者有如良馬迅速地前進,
把疲憊的馬遠遠拋在後頭。
30‧
由於不放逸,
摩伽婆得以生為諸天神之王。
精進永遠受到讚賞,
懈怠永遠受到責備。
(註:摩伽婆是摩卡羅村的青年,由於造路與清除平地,而得以投生為帝釋天王。)
31‧
樂於精進與視放逸為危害的比丘,
有如火焰般前進,燒盡一切大小的束縛。
32‧
樂於不放逸而視放逸為危害的比丘,
絕不會倒退,事實上他已非常接近涅槃。
(註:不會倒退是指止觀禪修不會倒退。)
33‧
心是飄浮不定的,
難以控制,難以防護。
智者訓練其心,使它正直,
如矢師矯正箭一般。
34‧
如把水中魚取出投擲於地時,
牠會跳躍不安;
當把心帶離欲界以脫離魔界時,
它亦跳躍不安。
(註:魔界是指煩惱輪轉。)
35‧
心難以受到控制,
它非常迅捷輕浮,
隨著喜好飄蕩與停留。
能訓練心是很好的,
因為已受到訓練的心能帶來快樂。
36‧
心是非常難以察見的,
它極度的微細,
隨著喜好飄蕩與停留。
且讓智者防護其心,
因為受到防護的心能帶來快樂。
37‧
心獨自四處飄蕩遠遊,
它是無色的,住於心室。
能制伏己心的人,
得以解脫魔王的束縛。
(註:心獨自飄蕩是指在同一個心識剎那裡,只能有一個心識生起。只有在前一個心識滅後,下一個心識才會生起。心是依靠位於心室裡的心所依處而生起的。)
38‧
若某人的心不安定,
對正法無知,
信心動搖不定,
其智慧決不會獲得圓滿。
39‧
若某人的心已無貪無瞋,
若他已捨棄善惡兩者,
如此警覺之人是沒有怖畏的。
(註:已捨棄善惡即已成為阿羅漢。阿羅漢已根除了貪瞋痴,是不會再造業的,包括善惡兩者。他的一切身語意行為都只是唯作而已。)
40‧
明了此身脆弱如瓶,
他培育己心至固若城堡,
再以智為武器向魔王奮戰。
過後他繼續保護己心,
毫不執著於勝利。
(註:不執著於勝利是指不執著於所獲得的禪那,而繼續修觀直至證悟阿羅漢道智。)
41‧
噢,不久之後,
這失去心識的身體將躺在大地,
就像無用的木頭般被丟棄。
42‧
敵人可能傷害敵人,
怨家可能傷害怨家;
然而導向邪惡的心,
卻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危害。
43‧
不是母親,不是父親,
也不是任何親戚,
能比得上導向於善的心,
可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幸福。
44‧
誰能征服大地(即此身)、
閻魔界(即四惡道)與人天界?
誰能如熟練的花匠採花般,
印證善說的真理之道?
45‧
聖學者將征服大地、
閻魔界與人天界。
聖學者能如熟練的花匠採花般,
印證善說的真理之道?
(註:學者是至少已證悟須陀洹道,但還未證得阿羅漢果的聖人。)
46‧
知道此身如水泡般無常,
以及覺知它如海市蜃樓般毫無實質,
他將切斷魔王之花,
脫離死亡之王的視線。
(註:魔王之花是指三種輪轉,即煩惱輪轉、業輪轉與果報輪轉。)
47‧
採(欲樂之)花的人,心執著於欲樂,
他被死亡帶走,如酣睡之村被洪水沖走。
48‧
採(欲樂之)花的人,心執著於欲樂,
他無法滿足己欲,只有被死魔征服。
49‧
如蜜蜂採花粉時,
不損傷花朵,
亦不損傷其色及香味,
只取其蜜,而後飛走。
且讓聖者同樣(不損害到村民的信心及財富)地在村子裡活動。
50‧
不應觀察他人的過失,
或已做與未做的(善惡)事;
應只省察自己已做與未做的事。
51‧
如美麗卻不香的花朵,
不能為戴花者帶來香氣;
同樣的,不依言實行之人的善語,
亦是沒有結果的。
52‧
如美麗且香的花朵,
能為戴花者帶來香氣;
同樣的,依言實行之人的善語,
(肯定)是有結果的。
53‧
如花匠能用群花製造許多花飾,
還需生死的人亦可(依於信心慷慨地善用其財富)做許多善事。
54‧
花香不能逆風吹送,
檀香木、多伽羅及茉莉之香亦不能;
只有具德者之香才能逆風吹送,
具德者之香能吹送至一切方向。
55‧
有檀香木、多伽羅、蓮花及茉莉之香,
然而,戒行之香遠勝一切香味。
56‧
多伽羅與檀香木之香是微不足道的,
具德者之香才是最勝的,
甚至能向上飄送至天界。
57‧
魔王找不到戒行具足、精進,
及以正智獲得解脫者所行之道。
(註:阿羅漢已不會再生,魔王盡了全力也找不到阿羅漢死後去了那裡。)
58-59‧
如在大道旁的垃圾堆中,
可能長著芳香的蓮花;
在眾生雜堆中,
亦可能出現佛弟子,
其智慧的明亮,
遠遠超越盲目的凡夫俗子。
60‧
對於無法入睡的人,黑夜實在漫長;
對於疲憊的旅人,一由旬亦非常遙遠;
對於不知正法的愚人,生死輪迴極漫長。
(註:一由旬大約有七英里。)
61‧
在旅途上,
若找不到比自己更好或同等的同伴,
就讓他堅定地獨自前進,
絕無與愚者為伴這一回事。
62‧
「我有兒子,我有財富。」
因此(執著的)愚者感到苦惱。
事實上,他自己也不是自己的,
兒子與財富又怎能是他的呢?
63‧
自知愚昧的愚人,基於這點是個智者;
自以為是智者的愚人,才是真正的愚者。
64‧
即使愚人盡其一生親近智者,
亦不能知見真理,
如勺子不知湯的味道。
65‧
利慧者雖只與智者相處片刻,
卻能迅速地知見真理,
如舌頭能知湯的味道。
66‧
對於無知的愚人,他即是自己的敵人,
他四處造下惡業,帶來苦果的惡業。
67‧
若做了某事會後悔,
以及受其果報時,他淚流滿面地悲泣,
那即是沒有善行其事。
68‧
若做了某事不會後悔,
以及受其果報時,他感到歡喜快樂,
那即是已經善行其事。
69‧
只要惡業還未成熟,
愚者以為它是甜如蜜的;
然而當惡業成熟時,
愚者就得為它受苦。
70‧
即使愚者月復一月地修苦行,
只以古沙草片攝取飲食,
卻依然比不上已思惟真諦者(聖人)的十六份之一。
71‧
惡業不會即刻帶來果報,
如剛擠出的牛奶不會即刻凝固,
但它依然跟隨著愚者,
如蓋上灰的活火炭。
72‧
愚人的知識只會傷害他自己,
它毀滅了他的福業,也使他的頭顱破裂。
(註:頭顱是指智慧。)
73‧
無知的比丘,貪求自己不當得的恭敬,
想要在眾比丘中居先,要在寺院裡掌權,
以及貪求與他非親之人的頂禮。
74‧
且讓在家眾與比丘們都想:
「諸事皆因我而成就。無論一切大小事,且讓他們聽從我的指示。」
這是愚人的想法,增長其貪欲與我慢。
75‧
誠然,一個是導向世俗成就之道,
另一個則是導向涅槃之道。
明了這一點,身為佛弟子的比丘,
不應樂於世俗的成就與恭敬,
而應培育捨離與不執取。
76‧
人們應跟隨指摘人們過失的智者,
如同跟隨嚮導至被埋沒的寶藏。
對於跟隨此智者的人,
只有益處,絕無厄難。
77‧
智者應訓誡他人,
給予他人勸告,
以及防止他人犯錯。
這種人受到善人喜愛,
只有惡人才會討厭他。
78‧
人們不應親近惡友,
亦不應親近卑劣之人。
人們應親近善友,
以及親近聖者。
79‧
飲法之人,
以安寧之心愉快地活著;
智者常樂於聖者所說之法。
80‧
治水者疏導水,
矢師矯正箭,
木匠修飾木,
智者制伏自己。
81‧
如同岩嶽不受狂風動搖,
智者亦不受毀譽動搖。
82‧
如同既深且清又平靜的水池,
智者聽聞正法後變得安詳。
83‧
誠然,具德者捨棄了一切(執著),
不以貪欲之心交談;
當面對快樂或痛苦時,
智者不顯示出歡喜或悲愁。
84‧
他不會為了自己或他人而造惡,
不會造惡以求獲得子女、財富或王國,
不會以卑劣的手段獲取成就。
只有這種人才是真正的──
具德、睿智及公正。
85‧
到達彼岸(涅槃)的人,
只有少數幾個;
其他所有的人,
皆在此岸(生死輪迴)來去徘徊。
86‧
然而,依照善說之法實行的人,
能夠到達彼岸,
越渡了極難越渡的死界。
(註:死界是指生死輪迴,亦即娑婆世界。)
87-88.
離家後走向無家的智者,
應捨棄黑暗而培育光明。
他應樂於獨處、無著與涅槃,
這是凡夫俗子難以享受的。
他亦應捨棄欲樂,
不執著於任何事物,
清淨自己心中的一切污穢。
89‧
心已圓滿地培育了七覺支,
以及捨棄了一切貪欲的人,
樂於自己已捨棄了執著。
此人已根除了一切煩惱,
擁有阿羅漢道智明亮之光,
在此界已證得了涅槃。
(註:此界是指五蘊。)
90‧
旅程已盡,解脫了苦及一切,
已消滅了一切束縛的人,不再苦惱。
91‧
有正念的人勤於修行,
不樂於家(即欲樂的生活);
如同天鵝捨棄泥沼,
他們捨棄一切住家生活(即一切貪欲)。
92‧
他們不儲藏,飲食時適當地省察。
他們的目標是空與無相的解脫。
他們的去處無法追尋,
如同鳥在天空中所經之路(無跡)。
(註:不儲藏是指不再造業或不儲藏四資具。省察是指以三遍知省察。空、無相與解脫皆是指涅槃。)
93‧
他已解脫煩惱,不執著於飲食。
他的目標是空與無相的解脫。
他的行道無法追尋,
如同鳥在天空中所經之路。
94‧
他諸根平靜,如同被馬車夫馴服的馬,
他已脫離我慢及諸煩惱,
這平穩的人受到天神喜愛。
(註:平穩的人是指不受世間的起落動搖之人。)
95‧
阿羅漢如大地般堅忍,
不會受到刺激而生氣;
他有如門柱般穩固,
不受生命中的起落所動搖;
他有如無淤泥的水池般安寧清淨。
這樣的人是不會再有輪迴的了。
96‧
完全解脫、寂靜與平穩者,
他意平靜、語平靜、身亦平靜。
97‧
他不盲信,已證悟無為(涅槃),
斷除了生死輪迴的束縛,不再造善惡業,
捨棄了一切渴愛,他的確是至上者(阿羅漢)。
98‧
在村子或森林裡,
在山谷中或山上,
無論阿羅漢住在何處,
其地都令人感到愉悅。
99‧
森林是令人感到愉悅之地,
然而凡夫俗子卻不喜愛它;
只有無欲之人才會喜愛森林,
因為他們不追求欲樂。
100‧
一句有意義及聽後心得平靜的話,
好過千句無意義、與證悟涅槃無關的話。
101‧
一首有意義及聽後心得平靜的偈,
好過千首無意義、與證悟涅槃無關的偈。
102‧
背誦一首有意義及聽後心得平靜的偈,好過背誦百首無意義、與證悟涅槃無關的偈。
103‧
即使人們在戰場上戰勝千人千次,
然而,能戰勝自己的人,
才是真正的至上勝利者。
104‧
戰勝自己的確遠勝於戰勝他人。
105‧
天神、乾達婆、魔王與梵天,
都贏不過已制伏自己者的勝利。
106‧
雖人月復一月佈施千個錢幣(給普通人)長達百年,然而,向一位有修行的人頂禮一剎那,卻勝過百年的佈施(給普通人)。
(註:錢在此可以是銅、銀或金的。有修行的人是指修習觀禪的比丘。)
107‧
雖人在林中拜祭聖火百年,
然而,向一位有修行的人頂禮一剎那,
卻勝過拜祭聖火百年。
108.
雖人整年作了許多大小佈施,然而這一切佈施卻比不上向行正道的聖者頂禮的福業的四份之一。
109.
時常尊敬長輩及具德者之人的四種利益會增長,即:壽命、美貌、快樂與力量。
110.
有德及有禪修的一天,
好過無德與不能自制諸根的百年生命。
111.
禪修智者的一天,
好過不能自制諸根之愚人的百年生命。
112.
精進於禪修者的一天,
好過怠惰之人的百年生命。
113.
知見五蘊生滅者的一天,
好過不能知見五蘊生滅者的百年生命。
114.
知見不死道(涅槃)者的一天,
好過不能知見不死道者的百年生命。
115.
知見至上法者的一天,
好過不能知見至上法者的百年生命。
(註:至上法是指九出世間法,即:四道、四果及涅槃。)
116.
應速於行善及防止心造惡,
因為行善緩慢之心樂於邪惡。
117.
若人造了惡,
他不應重犯,
不應樂於造惡,
累積邪惡將導致痛苦。
118.
若人行了善,
他應常常行善,
應樂於行善,
累積善業將導致快樂。
119.
只要惡業還未成熟,
惡人依然會看到快樂;
但當惡業成熟時,
他就會遭受惡果。
120.
只要善業還未成熟,
善人依然會遭受痛苦;
但當善業成熟時,
他得享善業的福報。
121.
莫輕視惡行,
以為「小惡不會為我帶來果報」;
如同滴水能注滿水瓶,
愚人累積小惡至罪惡滿盈。
122.
莫輕視善行,
以為「小善不會為我帶來果報」;
如同滴水能注滿水瓶,
智者累積小善至福德滿盈。
123.
如財多而隨從少的富商避開危險的路線,如想要生存之人避免毒藥,
人們亦應避免邪惡。
124.
若手無創口則可以手持毒,
因毒不入侵無創口之人;
不造惡者是不會有罪惡的。
125.
若人冒犯了不應受到冒犯、清淨無染者[2],該罪惡返歸於愚人,如逆風揚塵。
126.
有些人投生母胎,
邪惡者墮入地獄,
正直之人上生天界,
無煩惱者入般涅槃。
(註:在此投生於母胎是指投生作人。無煩惱者即是阿羅漢。)
127.
無論是在虛空中、海洋裡、
山洞內或世上任何地方,
都無處可令人逃脫惡業的果報。
128.
無論是在虛空中、海洋裡、
山洞內或世上任何地方,
都無處可令人逃脫死亡。
129.
一切眾生都害怕刑罰,
都害怕死亡。
推己及人,
人們不應殺害他人,
或唆使他人殺害生命。
130.
一切眾生都害怕刑罰,
都愛惜自己的生命。
推己及人,
人們不應殺害他人,
或唆使他人殺害生命。
131.
傷害他人以求己樂者,
來世不得安樂。
132.
不傷害他人以求己樂者,
來世得享安樂。
133.
莫向任何人粗言惡語,
受辱罵者將會反擊。
憤怒之言的確是苦因,
換來的只是痛擊。
134.
若你能保持沉默平靜,
像一隻破裂之鼓不再聲響,
你肯定會證悟涅槃,
不再存有憤怒。
135.
如同牧牛者以棍棒驅趕牛群至牧場,
老與死亦在驅逐著眾生的壽命。
136.
愚人造惡時不知其惡,
然而他卻因自己的惡業而受苦,
如同被火焚燒的人。
137.
若人以棍棒傷害無害、不當受到傷害的人,他會很快就遭受到以下十種惡果之一:
138-140.
他會遭受到劇痛,或不幸,或身體傷殘,或重病,或發瘋,或因國王發怒而遭殃,或被誣陷,或失去親人,或財產破毀,或家被火燒毀。該愚人死後將會墮入地獄。
141.
不是裸行,不是結,不是以泥塗身,不是睡在露天之下,不是以灰塵塗身,也不是蹲著勤修能夠清淨還未破除疑惑的人。
142.
雖有莊嚴其身,若他是平靜的、脫離了煩惱、制伏了諸根、擁有道智、完全清淨及捨棄了對一切眾生的瞋恨,那麼,他的確是婆羅門,是沙門,是比丘。
(註:在此,婆羅門、沙門與比丘都是指阿羅漢。)
143.
在這世上,
由於羞於為惡而自制者是稀有的,
他保持警覺及不造令人指責之事,
如良馬不會作出受到鞭打的導因。
144‧
如良馬受到鞭策,
人們應精進及對生死輪迴感到悚懼。
以信、戒、精進、定、抉擇法、具足明行與正念來解脫這無量之苦。
(註:dhammavinicchayena「抉擇法」是指karaṇākaraṇā jananaṁ「辨明諸法之因與非因」。)
145‧
治水者疏導水,
矢師矯正箭,
木匠修飾木,
善行者制伏自己。
146‧
(世間)常在燒,
為何還有歡笑?
為何還有喜悅?
當被黑暗覆蔽時,
為何不尋求明燈?
147‧
看這被裝飾的身體,
它是一堆的瘡痍,
由(骨頭)所支持,
多病與擁有許多(欲)念。
此身的確不堅固及不能常存。
148‧
這身體隨著年紀衰老,
它是一窠的疾病,易壞的。
當這惡臭的污穢體分解時,
生命真的結束於死亡。
149‧
這些灰白的骨頭就像在秋天裡被丟棄的葫蘆一般,見到它們又有什麼可喜的呢?
150‧
此城(身)以骨建成,
再以血肉包裝;
內裡藏著老、死、我慢與貶抑。
151‧
裝飾得華麗的皇家馬車亦終須損壞,
人體也是一樣會變得衰老,
然而善人之法不會老化。
眾善人如此互相說示。
(註:善人之法是指九出世間法,即:四道、四果與涅槃。)
152‧
這少聞之人如牡牛般長大,
只增長肌肉,不增長智慧。
153‧
多世以來我在娑婆世界裡漂流,
找卻找不到造屋者。
生而復生的確真苦。
154‧
噢,造屋者,我看到你了。
你將無法再造屋。
你的柱子都斷了,你的棟梁都毀了。
我心已證得無為,已滅盡渴愛。
(註:屋子是身體;造屋者是渴愛。無為即是涅槃;滅盡渴愛即已證得阿羅漢果。)
155‧
他們少壯時不修梵行,
也不賺取財富;
他們沮喪地浪費了生命,
如同在無魚的乾池裡的老鷺。
156‧
他們少壯時不修梵行,
也不賺取財富;
如已損壞的弓般無助地躺著,
悲嘆著種種的過去。
157‧
若人懂得愛惜自身,
他應當好好地保護自己。
在(生命)三個階段的任何階段裡,
智者應保持(對邪惡)警覺。
158‧
人們應自己先修好善法,
然後才可教導他人。
此等智者不會有煩惱。
159‧
自己所作的應如自己所教的;
只有在完全制伏自己後才可制伏他人。
制伏自己的確是很困難的。
160‧
自己的確是自己的依歸,
他人怎能作為自己的依歸?
制伏自己之後,
人們獲得了難得的歸依處(阿羅漢果)。
161‧
自己所造之惡,
由自己所生,由自己造成,
它摧毀了愚人,
如同金剛粉碎了寶石。
162‧
如同蔓藤纏住娑羅樹,
無德者為自身所作的,
正是其敵所願的。
163‧
要做對自己有害的惡事是很容易的,
真正最難做的是對自己有益的善事。
164‧
持有邪見的愚人誹謗阿羅漢、聖者、住於正法者的教法,實是自我毀滅;如迦達迦樹生果實,實是為自己帶來滅亡。
165‧
只有自己才能造惡,
自己才能污染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惡,
自己才能清淨自己。
淨與不淨只看自己,
無人能夠清淨他人。
166‧
無論利益他人的事有多重大,
也莫忽視了自身的利益;
清楚地知道了自身的利益,
他應當盡全力獲取它。
(註:attadatthaṁ「自身的利益」是指道、果與涅槃。)
167‧
莫作卑劣事,莫怠惰過活,
莫執持邪見,莫延長世界。
(註:在此世界是指生死輪迴。)
168‧
莫懶於執行(托缽的)責任,
應細心地奉行此善行。
實踐此善行的人,
今生來世皆安樂。
169‧
應細心地奉行(托缽的)責任,
莫跟隨惡行(即不托缽)。
實踐此善行的人,
今生來世皆安樂。
170‧
若人能有如看待水泡,
或看待海市蜃樓般,
來看待這世界(即五蘊),
那麼,死亡之王就看不到他了。
171‧
來吧,看看這世界(即五蘊)。
它像華麗的皇家馬車;
愚人沉湎其中,
但智者毫不執著於它。
172‧
以前放逸,後來精進的人,
如無雲的明月,照亮這世間。
173‧
以善撲滅了舊惡之人,
如無雲的明月,照亮這世間。
(註:「以善」的善是指阿羅漢道智)。
174‧
這世界是黑暗的,
在此中能(以觀智)洞察之人很少。
就像只有少數的鳥能逃脫羅網,
只有少數幾人能去到天界(與涅槃)。
175‧
天鵝在天空中飛翔,
有神通者在虛空中飛行;
智者在戰勝魔王與魔軍之後,
脫離了這世間(即證得涅槃)。
176‧
違犯一種法,
說妄語及漠視來世者,
是無惡不可為的。
(註:一種法是指真實。)
177‧
誠然,
吝嗇的人不會上生天界,
愚人不會讚嘆佈施;
然而智者隨喜佈施,
因此來世獲得安樂。
178‧
成為統治這大地唯一的大王,
或上生天界,或統治全宇宙,
都遠遠比不上證悟須陀洹果。
179‧
佛陀的勝利是圓滿的,
再無世間的煩惱可生起。
智慧無邊的佛陀是超越道的,
你能以何道引誘他?
180‧
再也沒有羅網般的渴愛
可帶佛陀去任何地方(輪迴)。
智慧無邊的佛陀是超越道的,
你能以何道引誘他?
(註:智慧無邊是指sabbaññuta-ñāṇa「一切知智」。在此的「超越道」是指佛陀已解脫了輪迴的因緣,即:愛、取等。)
181‧
智者投入禪修中,
樂於出離之寂靜(即涅槃)。
持有正念正覺者,
甚至天神也敬愛。
182‧
甚難獲得此人身,
有死生命真難過,
欲聽正法真是難,
甚難會有佛出世。
183‧
不造一切惡,實行一切善,
及清淨自心,是諸佛所教。
184‧
諸佛說:
「忍辱是最好的德行,涅槃至上。」
出家人不會傷害他人,傷人者不是沙門。
185‧
莫辱罵、莫傷害、應依照戒律自制[3]、
飲食知節量、安住於靜處、勤修增上心[4],這是諸佛的教誡。
186-187‧
即使天降金幣雨,欲念也不會滿足。
欲樂只有小小的甜頭,卻有很大的苦果。
如此的明了,即使對天上的快樂,智者也不覺其樂;佛弟子只樂於斷除愛染。
188‧
當面對怖畏時,
人們尋求種種歸依處:
高山、森林、公園、樹木與寺院。
189‧
但這些都不是平安的歸依處,
不是最上的歸依處。
人們不能依此歸依處而解脫一切苦。
190-191‧
歸依佛法僧者,以道智得見四聖諦,
即苦、苦的起因、苦的止息與導向滅苦的八聖道。
192‧
誠然,這是平安的歸依處,
是最上的歸依處。
依此歸依處,人們得以解脫一切苦。
193‧
最聖潔者是稀有的,他不會隨處出生。
無論這智者生於何處,其家皆得安樂。
(註:最聖潔者是指佛陀。)
194‧
諸佛的出世令人喜悅,
正法的宣說令人喜悅,
僧伽的和合令人喜悅,
和合者之行令人喜悅。
195‧
他頂禮值得頂禮的人,即已克服障礙與脫離憂悲的佛陀或佛弟子。
196‧
此人向寂靜無畏者頂禮所獲得的功德,
是無人能夠計量的。
197‧
我們的確很安樂地活著。
在眾怨恨之中,
我們無怨無恨;
在眾怨恨者中,
我們住於無怨無恨。
198‧
我們的確很安樂地活著。
在眾病之中,
我們無病患;
在眾病患者中,
我們住於無病。
199‧
我們的確很安樂地活著。
在眾貪欲之中,
我們無貪無欲;
在眾貪欲者中,
我們住於無貪無欲。
(註:āturesu,
ātura「病」是指道德之病。)
200‧
我們的確很安樂地活著,
無憂無慮地活著。
如同光音天的梵天神般,
我們以喜悅為食。
(註:natthi
kiñcanaṁ「無憂無慮」是指無貪、無瞋及無痴。)
201‧
勝利者招來仇敵,
戰敗者活在苦惱裡;
捨棄勝敗的寂靜者,
得以安樂地過活。
(註:upasanto「寂靜者」是指已斷除煩惱的人。)
202‧
無火可比貪欲,
無惡可比瞋恨,
無苦可比五蘊,
無樂可比寂靜。
(註:寂靜即是涅槃。)
203‧
飢餓是最大的疾病,
諸行則是最苦。
智者如實知見它們後,
得證至樂的涅槃。
(註:saṅkhāra「諸行」是指五蘊。)
204‧
健康是最大的利益,
知足是最大的財富,
可信任的朋友是最親的親人,
涅槃是至上的寂樂。
205‧
得嚐獨處與寂靜之味後,
飲法悅者得以無畏無惡。
(註:寂靜即是涅槃。)
206‧
得見聖者是很好的,
與他們相處常安樂;
不見愚人亦是常安樂。
207‧
與愚人同行者必會長期苦惱。
與愚人相處常是苦,
如與仇敵共生共活;
與智者相處常是樂,
如與親人共生共活。
208‧
因此,
人們應跟隨智者、慧者、多聞者、
持恆者及盡責的聖者;
跟隨這樣的善智者,
如同月亮順著星道而行。
209‧
做了不該做的,
該做的卻不做;
放棄修行而執取欲樂的人,
將妒嫉精進者的成就。
210‧
莫與親愛者相處,
莫與厭惡者相處;
不見親愛者是苦,
見厭惡者也是苦。
211‧
因此人們不應執著任何喜愛。
與所愛者分離是苦;無愛無恨者無束縛。
212‧
由喜愛引生憂愁,由喜愛引生恐懼。
脫離喜愛者無憂,於他又有何可懼?
213‧
由親愛引生憂愁,由親愛引生恐懼。
脫離親愛者無憂,於他又有何可懼?
214‧
由欲樂引生憂愁,由欲樂引生恐懼。
脫離欲樂者無憂,於他又有何可懼?
215‧
由渴愛引生憂愁,由渴愛引生恐懼。
脫離渴愛者無憂,於他又有何可懼?
216‧
由渴愛引生憂愁,由渴愛引生恐懼。
脫離渴愛者無憂,於他又有何可懼?
217‧
具足戒行與智見、
住於法、了悟真諦
及實行自己的任務者,
為人人所愛。
218‧
欲求到達超言說(即涅槃),
其心盈滿正慮(三果),
及不再執著於欲界的人,
是為「上流人」。
(註:uddhaṁsoto「上流人」意為向上流去的人,即肯定會生於淨居天的阿那含聖者。)
219‧
如長久在異鄉之人,
從遠方平安歸來時,
其親友及願他幸福的人,
都愉快地歡迎他歸來。
220‧
同樣地,
在今生行善者去到來世時,
他以前所造的善業會迎接他,
如同親戚迎接親愛的人歸來。
221‧
捨棄忿怒、捨棄我慢、克服一切結。
苦惱不會降臨不執著名色與無煩惱之人。
(註:saṁyajanaṁ「結」一共有十個;被四個道智次第地斷除。Nāma「名」是心與心所;rūpa「色」是二十八種色法。Akiñcanaṁ「無煩惱」即是無貪瞋痴。)
222‧
若人能如善御馬者制止疾行的馬車般抑制忿怒,我稱此人為真正的御者,餘者只是執韁人而已。
223‧
以無忿(即慈愛)戰勝忿怒者,
以善戰勝惡人,
以佈施戰勝吝嗇的人,
以說真實語戰勝妄語者。
224‧
人們應說真實語、不忿怒、(己物雖少)仍然施與乞求者;以此三事他得以上生天界。
225‧
聖者不傷害他人,
常防護自身行為,
去到不死(的涅槃),
在其地無憂無愁。
226‧
時刻保持醒覺的人,
日以續夜地訓練自己,
他真心地朝向涅槃,
總有一天他的煩惱必會止息。
227‧
噢,阿都拉,
這並不是新的,
自古以來即是如此。
人們指責沉默的人,
指責多話的人,
也指責少語的人。
在這世間是無人不受指責的。
228‧
在過去、未來與現在,
都沒有只受指責
或只受稱讚的人。
229‧
智者日復一日地檢討後,
他會稱讚真正無過失、賢明
及智慧與戒行兼備的人。
230‧
誰會指責這有如純金之人?
他為天神所稱讚,
甚至梵天也稱讚。
231‧
防止身惡行,善制御己身;
捨棄身惡行,培育身善行。
232‧
防止語惡行,善制御己語;
捨棄語惡行,培育語善行。
233‧
防止意惡行,善制御己意;
捨棄意惡行,培育意善行。
234‧
智者制御身,御語亦御意;
智者於自制,真能善圓滿。
235‧
如今你就像一片枯葉,
死亡使者已在你近旁;
你就快要開始漫長的旅程了,
然而卻沒有旅費。
236‧
你應當為自己建個歸依處,
快快勤修以成為智者。
在清除污垢與解脫煩惱之後,
你會上生天界的聖地。
237‧
你的生命已到了終點,
就快要去見死亡之王了,
途中又沒有休息站,
然而你卻沒有旅費。
238‧
你應當為自己建個歸依處,
快快勤修以成為智者。
在清除污垢與解脫煩惱之後,
你將不會再有生與老。
(註:漫長的旅程是指生死輪迴。Dibbaṁ ariyabhūmiṁ「天界聖地」即是色界天的淨居天,只有阿那含聖者才能投生其地。)
239‧
智者漸次地、一點點地、剎那至剎那地
清除自己的污垢,
如同金匠清除銀或金的雜質。
240‧
如鐵銹自鐵而生,生銹後反蝕其鐵;
同樣地,造惡者的惡業導致他投生惡道。
241‧
不背誦是學習的污垢,
不維修是屋子的污垢,
懈怠是美貌的污垢,
無正念是守護者的污垢。
242‧
邪淫是婦女的污垢,
吝嗇是施者的污垢;
惡法的確是今生與來世的污垢。
243‧
比這些更糟的污垢是無明,
它是最大的污垢。
諸比丘,當捨棄這污垢,
以成為無垢之人。
244‧
無恥與勇若烏鴉者的生活是容易的,
他兩舌、虛偽、傲慢與腐敗。
245‧
知恥與常求清淨者的生活是艱難的,
他無著、謙虛、有禮、清淨活命及有智見。
246-247‧
在今世殺生、說妄語、盜取不與之物、
犯邪淫及沉湎於飲酒的人,
連自己今生的根也都給掘毀了。
248‧
你應當知道:「不自制即為惡。」
莫讓貪與非法帶給自己長久的痛苦。
249‧
人們依照信心與喜好而行佈施。
若人對他人所受的飲食心懷不滿,
其心晝夜皆不得安定。
250‧
若人能斷除、根除與消滅此不滿,
其心晝夜皆得安定。
251‧
無(任何)火可相等於貪欲(之火),
無(任何)執著可相等於瞋(的執著),
無(任何)羅網可相等於痴(的羅網),
無(任何)河流可相等於渴愛(之流)。
252‧
要見到他人的過失是很容易的,
但要看到自己的過失卻很難。
他如同播掉穀糠般宣揚他人的過失,
卻如同遮蔽自己的狡猾捕鳥者[5]般隱藏自己的過失。
253‧
常挑他人的過失及貶抑他人者,
其煩惱增長。
滅煩惱離他真是遙遠。
254‧
虛空中沒有行道,
正法之外無聖沙門。
凡夫樂於延長輪迴的束縛,
諸佛皆已解脫這些束縛。
255‧
虛空中沒有行道,
正法之外無聖沙門。
沒有任何有為法[6]是永恆的,
諸佛皆不受動搖。
256‧
對事武斷者不公正;
智者應辨別對錯兩者之後才下判斷。
257‧
智者不會誤導他人,
而是如法與平等的護法者,
他被稱為「住於法之人」。
258‧
人不會只是因為講得多即成為智者;
只有平安無怨無畏之人才是智者。
259‧
人不會只是因為講得多即成為精通法者;
聽聞雖少,卻能知見法、對法不失念者,
是真正的精通法者。
260‧
他不會只是因為白了頭髮即是長老[7],
僅只是年歲大的人名為「白活到老」。
261‧
只有已體證四聖諦與法[8]、
無害與有戒行、
自制與解脫煩惱[9]的人
才是真正的長老。
262‧
若依然嫉妒、吝嗇與狡猾,
僅只辯才好或容貌美
並不會令人成為善心人。
263‧
已斷除、根除與消滅這些(惡法),
及已解脫煩惱的智者才是真正的善心人。
264‧
若人無戒行又說妄語,
僅只剃掉頭髮並不會成為沙門。
充滿貪欲之人怎麼會是沙門?
265‧
已徹底息滅一切大小惡的人才是沙門,
因為他已克服一切惡。
266‧
他不會只是因為去托缽即成為比丘。
他不是比丘,因為他奉行不如法的信仰。
267‧
在這世間上,已捨棄善惡兩者、修持梵行、及明了五蘊的人才是真正的比丘。
268-269‧
愚人不會只是因為保持沉默而成為聖者。智者如持秤般捨惡而取最上,因此他才是聖者。明了兩種世間者也因此是聖者。
(註:在此varaṁ「最上」是指戒定慧。Ubho
loke「兩種世間」是指內外五蘊。內五蘊是指自己的五蘊;外五蘊是其他眾生的諸蘊與非有情的色蘊。修觀禪時必須能夠照見內、外、過去、未來、現在等五蘊、及它們的諸因的無常、苦、無我三相。)
270‧
傷害生命者不是聖人;
不會傷害一切生命者才是聖人。
271-272‧
比丘不應只是因為有戒行、或多聞、或有禪定、或獨處、或自知「我得享凡夫享受不到的出離樂」而感到滿足,而不滅盡煩惱(即證悟阿羅漢道果)。
(註:nekkhamasukhaṁ「出離樂」是指阿那含果。)
273‧
於諸道之中,八聖道最勝;
於諸諦之中,四聖諦最勝;
於諸法之中,離欲(即涅槃)最勝;
於諸二足(人類)之中,一切知者最勝。
274‧
這是唯一的道路,
再無其他知見清淨之道。
實踐此道能令魔王迷惑。
275‧
實踐此道,你將能滅苦。
在親自知見這能拔除煩惱之刺的道路後,我對你們宣說此道。
276‧
你必須自己努力,如來只能指示道路。
修禪者得以解脫魔王的束縛。
(註:一切知者與如來都是佛陀的名稱。)
277‧
諸行無常。
當以智慧知見這點時,
他就會對苦(即五蘊)感到厭倦。
這即是朝向清淨之道。
278‧
諸行是苦。
當以智慧知見這點時,
他就會對苦(即五蘊)感到厭倦。
這即是朝向清淨之道。
279‧
諸法無我。
當以智慧知見這點時,
他就會對苦(即五蘊)感到厭倦。
這即是朝向清淨之道。
(註:在此,智慧是指觀智。諸行是指一切有為法。諸法則包括一切有為法、概念法與無為法,即涅槃。於此,不能說「諸法無常」或「諸法是苦」,因為概念法與無為法都不是「無常」,也不是「苦」的。)
280‧
懶人當勤時不努力,雖年青力壯卻怠惰,
意志薄弱及心散亂,無法以慧體證道智。
281‧
慎言、攝心、亦不以身造惡。
且讓他清淨此三業,
及贏獲聖者覺悟之道。
282‧
智慧生於禪修之中,無禪修智慧即退失;
知曉此二得失之道,且實踐以令慧增長。
283‧
諸比丘,且砍掉(欲)林而非真樹;
怖畏自欲林而生。
砍掉欲林與欲叢,
以達到無(欲)林。
284‧
只要男子對女子的情欲還有些少未斷除,他的心即還是受到束縛,
如同小牛離不開母牛。
285‧
且斷除自己的貪,如以手拔掉秋蓮。
善逝已說示涅槃,且培育寂靜之道。
(註:善逝也是佛陀的名稱。)
286‧
愚人心想:「雨季時我住在這裡,冬天和夏天時我也住在這裡。」
卻覺察不到(就快要死的)危險。
287‧
寵愛孩子與家畜者,其心執著於欲樂。
他被死神捉走,如洪水沖掉沉睡中之村。
288‧
兒子、父母或親戚都不能保護被死神捕捉之人。的確無親族能給予保護。
289‧
明了這一點,持守戒律的智者應迅速地清除趣向涅槃之道的阻礙。
290‧
若捨棄小樂會獲得大樂,
預見大樂的智者應當捨棄小樂。
291‧
為求自己的快樂,
而令他人痛苦者,
他受到怨恨束縛,
而無法解脫怨恨。
292‧
若人該做的事不做,
卻做了不該做的事,
又驕慢與自我放縱,
他的煩惱即會增長。
293‧
若人常勤修身至念,不做不該做的事,
又常做該做的事,及具有正念與明覺,
其煩惱將會止息。
(註:該做的事是指勤修戒定慧。)
294‧
在殺掉母親(即渴愛)、父親(即我慢)與兩位剎帝利王(即常見與斷見)、及摧毀了國家(即六根與六所緣)和她的眾臣(即執取)之後,婆羅門(即阿羅漢)得以解脫苦。
295‧
在殺掉母親、父親與兩位婆羅門王、及消滅了有疑如虎的五蓋之後,婆羅門(即阿羅漢)得以解脫苦。
296‧
喬達摩的弟子們心常醒覺,
不論晝夜皆常念佛(的功德)。
297‧
喬達摩的弟子們心常醒覺,
不論晝夜皆常念法(的功德)。
298‧
喬達摩的弟子們心常醒覺,
不論晝夜皆常念僧(的功德)。
299‧
喬達摩的弟子們心常醒覺,
不論晝夜皆常念身(不淨)。
300‧
喬達摩的弟子們心常醒覺,
不論晝夜皆樂於悲(即無害)。
301‧
喬達摩的弟子們心常醒覺,
不論晝夜皆樂於培育(對一切眾生的慈愛)。
302‧
成為比丘是很難得的;
過後又樂於比丘的修行更是難得。
艱難的俗家生活是痛苦的;
與性格不同之人相處是痛苦的。
生死輪迴中的旅人不斷遭受痛苦,
因此別作生死輪迴的旅人,
別作不斷受苦的人。
303‧
他信戒具足,有聲譽財富,
無論去何處,皆備受尊敬。
304‧
善人有如喜瑪拉雅山,
雖在遠處亦明顯可見;
惡人有如在黑夜裡放射的箭,
雖在近處亦看不到。
305‧
他獨坐、獨處、獨行地勤修、
獨自克服自己、樂於住在林中。
306‧
說妄語者墮入地獄;
造惡後說「我沒有做」的人也墮入地獄。他們兩者都是造惡者,
死後來世同樣在(地獄)裡受苦。
307‧
許多身穿袈裟覆蓋及頸的人,
性格惡劣而不自制。
由於自己的惡業,
這些造惡者死後墮入地獄。
308‧
對於無戒行與不自制的人,
吞下燒得火紅的鐵球
也好過食用人們供養的食物。
309‧
放縱自己而與他人之妻通奸者會遭受四種不幸,即:有惡業、睡不安眠、受到譴責與在地獄裡受苦。
310‧
這是有惡業又會墮入地獄的。
受驚嚇的男女之享受是短暫的,
而且國王又會給予重罰。
因此男人不應與他人之妻通奸。
311‧
如同不握好古沙草就會割傷手,
胡亂的出家生活拖該比丘入地獄。
312‧
散漫的行為、腐敗的修行、
可疑的梵行,皆無大果報。
313‧
有該做的即應當好好地做、
穩健與精進地做,
因為散漫的比丘生活
會散播更多(煩惱)的塵埃。
314‧
最好別造惡業;
惡業過後會折磨造惡者。
最好是行善業;
行善後不會苦惱。
315‧
比如邊界之城內外都需要防護,
你也應如此防護自己。
莫錯失這大好機會,
錯失這機會的人去到地獄時就會悲痛。
316‧
對不應羞恥的感到羞恥、
對應羞恥的不感到羞恥、
及持有邪見的人,
將會墮入惡趣。
317‧
對無險的視為危險、
對危險的視為無險、
及持有邪見的人,
將會墮入惡趣。
318‧
把無惡的想成有惡,
對惡的又不見其惡,
及持有邪見的人,
將會墮入惡趣。
319‧
知道惡的是惡、
知道善的是善、
及持有正見的人,
將會投生至善趣。
320‧
如同在戰場上的象忍受箭射,
我亦應忍受(他人的)毀謗。
誠然,多數人是無戒行的。
321‧
只有已受馴服的(馬和象)才可被帶往人群;國王只騎已受馴服的(馬和象)。在眾人之中的最上者是已制伏自己及能忍受毀謗的人。
322‧
已受馴服的騾、駿馬與大象是優良的;
然而能以(道智)制伏自己者更為優良。
323‧
以任何車乘皆不能去到未到過之地;
只有完全制御自己的人才能到達其地。
(註:未到過之地是指涅槃。)
324‧
那名為護財的象發怒時是難以制伏的,
被捕後牠絕食,只想著要回去象林(照顧母親)。
325‧
愚人怠惰、貪吃又如飽食的豬般懶睡。
這愚人必須不斷地輪迴。
326‧
在過去,
此心隨著自己的喜好四處飄蕩。
現在,
我將善御己心,
如象師持鉤制伏發狂的象。
327‧
當樂於精進、防護己心。
如受困的象脫出泥沼般,
你亦應使自己脫離煩惱的泥沼。
328‧
若人能找到有德及有智慧的聖者為伴,
他應歡喜及有正念地與其人共同生活,
而克服一切危難。
329‧
若人不能找到有德及有智慧的聖者為伴,
他就應該獨自生活,
如捨棄所征服的國土之王,
又如瑪當伽象在森林裡獨行。
330‧
寧可獨自生活,亦絕不與愚人為友。
所以人們應當獨自過活、不造惡,
如瑪當伽象般在森林裡自由自在地獨行。
331‧
在需要時有朋友是樂,
對所擁有的感到滿足是樂,
臨命終時有善業是樂,
脫離一切苦是樂。
332‧
在這世上,事奉母親是樂,
事奉父親也是樂。
在這世上,事奉沙門是樂,
事奉婆羅門也是樂。
333‧
能夠持戒到老是樂,
有不動搖的信心是樂,
獲得智慧是樂,
不造惡是樂。
(註:在此婆羅門是指佛陀、辟支佛與阿羅漢。)
334‧
沉於怠惰之人的渴愛有如蔓藤般滋長。
他有如林裡貪吃果子的猴子,
從這一世跳到那一世。
335‧
在這世上,
對於為卑劣的渴愛所控制的人,
他的痛苦就會增長,
有如受到好好澆水的野草般增長。
336‧
在這世上,
對於能克服這難以克服的卑劣渴愛之人,
他的痛苦則會消失,
就有如水珠從荷葉上掉落一般。
337‧
如是我當向你們這些在此集會的人宣說此善法:「有如在掘一枝良好的樹根一樣,把渴愛連根拔起。別讓魔王不斷地折磨你,有如洪水不斷沖擊蘆葦般折磨你。」
338‧
如被砍倒的樹,若其根未受損而深固,它即會重生。同樣地,若潛伏的渴愛未被根除,此苦(生老死)即會不斷地生起。
339‧
那持有邪見及具有奔向欲境的三十六道強(愛)流之人,為欲思惟沖走。
340‧
渴愛之流奔向一切感官目標;渴愛之藤自(六門)而生,及纏住(六塵)。看到渴愛之藤在滋長,你應以道智砍斷其根。
341‧
在眾生之中,流著的是受到渴愛滋潤的快樂。那些執著與追求欲樂的眾生,必須遭受生與老。
342‧
為渴愛所困的人驚慌得有如落網的野兔。他被束縛緊緊地綁住,必須長期受苦(生死輪迴)。
343‧
為渴愛所困的人驚慌得有如落網的野兔。
因此,想令自己獲得解脫者應滅除渴愛。
344‧
在捨離欲林(即俗家生活)之後,
他去到修行林(即比丘生活)。
但當離開欲林之後,
他卻又趕著回去那欲林。
看吧,這已獲得自由者又趕著重投束縛。
345-346‧
智者不會說由鐵、木與麻繩所造的束縛是堅牢的;他們只說對珠寶、妻子與兒女的渴愛執著的束縛才是堅牢的。它們把人拖到(惡道)去;雖然看似柔軟卻難以解除。智者斷除此渴愛之束縛,堅決地捨棄欲樂與出家去。
347‧
執著渴愛的人隨著自己所造的欲流而去,
如蜘蛛投向自己所結的網。
智者斷除渴愛之束縛,
捨離一切苦而遨遊。
348‧
捨棄過去、未來與現在。
在到達最後一生之後,
心已解脫一切,你將不會再有生與老。
349‧
對於受到欲念擾亂的人,
他的渴愛很強,
不斷把事物看成美好,
其渴愛也不斷地增長。
誠然,他弄到自己的束縛更為堅牢。
350‧
樂於平息(欲)念及時刻保持正念的人,觀照(身等)不淨,肯定能夠脫離渴愛。此人將會斷除魔王的束縛。
351‧
已證得阿羅漢果的人是無畏、無貪與無煩惱的。他已斷除了生命之刺(例如渴愛)。這是他的最後一生。
352‧
無貪欲、無執著、通達聖典的詞義語法與次第的人是為「此生是最後一生的大智者、大丈夫」。
353‧
我已征服了一切、了知一切、
不執著一切、捨棄一切。
在滅除了貪欲之後(即證得阿羅漢果),我脫離了諸煩惱。
自證四聖諦之後,
我應稱誰為師?
354‧
在一切施之中,法施最殊勝;
在一切味之中,法味最殊勝;
在一切悅之中,法悅最殊勝;
滅除渴愛戰勝了一切苦(生死輪迴)。
355‧
財富毀滅愚人,
但毀不了尋求彼岸之人。
愚人以對財富的貪欲毀滅了自己,
如害他人般害了自己。
356‧
雜草損壞了田地;
貪欲害慘了眾生。
因此施予離貪者,
必將獲得大果報[10]。
356‧
雜草損壞了田地;
瞋恨害慘了眾生。
因此施予離瞋者,
必將獲得大果報。
356‧
雜草損壞了田地;
愚痴害慘了眾生。
因此施予離痴者,
必將獲得大果報。
356‧
雜草損壞了田地;
欲望害慘了眾生。
因此施予離欲者,
必將獲得大果報。
360‧
律儀眼是好的,
律儀耳是好的,
律儀鼻是好的,
律儀舌是好的,
361‧
律儀身是好的,
律儀語是好的,
律儀意是好的,
律儀諸根是好的,
律儀諸根的比丘得以解脫一切苦。
362‧
制御己手、制御己足、制御己語、能夠完全自我控制、樂於修觀與平靜、獨處與知足的人是為比丘。
363‧
比丘制御自己的言語,
以平靜的心善巧地說話,
能解說法的涵義。
這比丘的話是柔和甜美的。
364‧
住於法、樂於法、禪修法、憶念法的比丘不會脫離正法。
(註:在此法是指saddhammā「正法」,即三十七菩提分及九出世間法。)
365‧
不應輕視自己所得的,
也莫妒嫉他人所得的。
妒嫉他人的比丘不會獲得定力。
366‧
若比丘所得雖少,
卻不輕視自己所得的,
諸天肯定會稱讚
這生活清淨與不怠惰的人。
367‧
不視名色為「我和我的」,及不為名色的壞滅感到憂悲者是真正的比丘。
368‧
住於慈愛及勤修正法的比丘將會證悟寂靜、無為與安樂的涅槃。
369‧
諸比丘,汲掉這船(身)的水(邪念)。汲掉水後,船就能迅速地行駛。
在斷除貪欲與瞋恨後,你將會證悟涅槃。
370‧
斷除五個(低層次的結)[11]、捨棄五個(高層次的結)[12]、及培育五個(五根)[13]。已脫離五種執著[14]的比丘被稱為「已渡過瀑流者」。
371‧
修禪吧,比丘。
莫放逸、莫讓心沉迷於欲樂。
莫失念與吞(熱)鐵丸;
當你被獄火焚燒時,
莫哀號「這真是苦」。
372‧
無慧者無定,無定者亦無慧。
具足定慧兩者的人,真的已近涅槃。
373‧
比丘去到僻靜處(修禪),
他的心是平靜的,
能清晰地知見正法,
體驗到凡夫所無之樂。
374‧
每當觀照五蘊的生滅時,他獲得喜樂。
對於智者來說,這即是朝向涅槃之道。
375-376‧
對於有智慧的比丘,開始修行時應:
防護感官、知足、遵守別解脫律儀[15]、親近精進與生活清淨的善友、友善及行為端正。然後,在(時常)充滿喜悅之下,他將滅盡苦惱(生死輪迴)。
377‧
諸比丘,如娃斯迦樹令其枯萎的花脫落一般,你們亦應捨棄貪欲與瞋恨。
378‧
身語意皆平靜、善於得定、及已捨棄世俗快樂的比丘是為「寂靜者」。
379‧
比丘,你應訓誡自己、檢討自己、防護自己及保持正念,如此你將生活安樂。
380‧
自己的確是自己的依歸,
(他人怎能成為自己的依歸?)
自己的確是自己的依靠。
因此,你應如馬商看護良馬般地看護自己。
381‧
常充滿喜悅與勤修正法的比丘將證悟寂靜、無為與安樂的涅槃。
382‧
比丘雖然年輕,
若勤修正法,
亦會照耀這世間,
如無雲之月。
383‧
婆羅門[16],精進地斷除渴愛之流,及捨棄欲欲。婆羅門,知見有為法的止息,以成為證悟無為涅槃的阿羅漢。
384‧
當婆羅門善立了二法(即止禪與觀禪),智者(婆羅門)得以滅除一切束縛。
385‧
無此岸、無彼岸[17]、無怖畏及無煩惱者,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386‧
獨處修習禪定、無污垢、應作的皆辦、
無漏及已到達最高境界(阿羅漢果)者,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387‧
太陽日間照耀;
月亮夜間明照;
剎帝利以甲胄輝耀;
婆羅門以禪定生輝;
佛陀的光輝則晝夜不斷地普照。
388‧
由於捨棄了邪惡,他被稱為婆羅門;
由於行為清淨,他被稱為婆羅門;
在滅除污垢之後,他被稱為出家人。
389‧
莫攻擊婆羅門,
婆羅門不應對攻擊者發怒;
攻擊婆羅門是可恥的,
對攻擊者發怒卻更為可恥。
390‧
(無怨恨心)的婆羅門利益非小。
當心不再執著喜樂,
及已斷除害人之心時,
其苦惱才會止息。
391‧
不造身語意惡業、
及防護這三處者,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392‧
不論向誰聽聞正等正覺者的教法,
聽者皆應禮敬說法者,
如婆羅門禮敬聖火。
393‧
並非由於髮結、或種族、或階級而令人成為婆羅門。只有證悟諦與法的人才是清淨的,才是婆羅門。
(註:諦是四聖諦;法是九出世間法。)
394‧
愚痴的人,
你戴髮結有何用?
你穿皮衣有何用?
你只是外表清淨而已,
內裡卻滿是整片欲林。
395‧
身穿糞掃衣、清瘦筋脈顯露、
及獨居林中修禪者,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396‧
我不會只是因為他從婆羅門族的母胎中出生即稱他為婆羅門。若還未脫離煩惱,他只算是個低下的婆羅門。只有對無污垢與無執著的人,我才稱他為婆羅門。
397‧
他已斷除一切束縛、無畏、無執著及已脫離諸煩惱,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398‧
他已斷除(瞋恨之)韁、
(貪欲之)皮帶、
(邪見之)繩、
(愚痴之)鎖、
及已覺知真諦,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399‧
他能忍受辱罵、歐打與困縛而無瞋、
忍辱之力有如整支軍隊的力量,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00‧
他無瞋有德、有戒行與離貪、
制御諸根、此身為最後一身,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01‧
如水不黏荷花葉,
或如在針端上的芥子,
他不執著於欲樂,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02‧
他在此生得證滅苦(涅槃)、
已放下(五蘊)這負擔、
及已解脫諸煩惱,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03‧
他有甚深的智慧、
能分辨道與非道、
已證得最高境界(即阿羅漢果),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04‧
他不與在家人交往,
也不與出家人相混,
離貪少欲,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05‧
他已捨棄對一切強弱眾生動用武力,
自己不殺生,也不叫人殺生,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06‧
他對敵人亦不怨恨,
對暴力者保持平和,
無著於一切執著物,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07‧
如在針端上的芥子,
他的貪、瞋、我慢與虛偽皆已脫落,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08‧
他言語柔和,
說有益的實話,
不以言語觸怒任何人,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09‧
在這世上,無論東西是長或短,
是大或小,是好或壞,
他亦絕不會不與而取,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10‧
他不欲求今生或來世,
已解脫貪欲與煩惱,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11‧
他沒有貪欲,
已覺悟四聖諦而斷疑,
已證悟不死的涅槃,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12‧
在這世上,他已超越了善惡兩者,
無憂無貪而清淨,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13‧
如無雲之月,他清淨、澄潔與安詳,
完全滅盡了對生存之欲,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14‧
他已超越了危險的(貪欲)泥沼、艱難的(煩惱)路、生命之洋(生死輪迴)、愚痴的黑暗及四道瀑流,而到達彼岸(涅槃),修習禪定,無貪無疑無著及心寂靜,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15‧
在這世上,
他已捨棄了欲樂,
離家而成為比丘,
已斷除了欲欲與生存(即:有),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16‧
在這世上,
他已捨棄了貪欲,
離家而成為比丘,
已斷除了欲欲與生存(即:有),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17‧
他已捨棄了對人生(欲樂)的執著,
已經克服了對天界(欲樂)的執著,
及完全脫離了一切執著,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18‧
他已捨棄了享受欲樂,
以及捨棄了不樂於獨處,
證得平靜及無煩惱,
已征服世界(即五蘊)及勤勇,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19‧
他遍知一切眾生的死與生、不執著、善逝及覺證四聖諦,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20‧
諸天、乾達婆或人都不知他(死後)的去處。他已滅盡了煩惱,是阿羅漢,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21‧
他不執著於過去、未來與現在的五蘊,
已解脫煩惱與執著,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422‧
他如牛王般無畏、聖潔、勇猛,
是增上戒定慧的尋求者,
是戰勝(三魔王)的勝利者,
無欲無煩惱、覺證四聖諦,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註:三個魔王是kilesamāra「煩惱魔」、maraṇamāra「死魔」、與devaputtamāra「天子魔」。)
423‧
他能知過去世,
能看到天界與惡道,
已到了最後一生,
通過道智成為阿羅漢,
已圓滿地成就了一切,
我稱此人為婆羅門。
《法句經》至此完畢。
Buddha sāsanaṁ ciraṁ tiṭṭhatu.
願佛法長住於世。
[1] 即以四道智根除了諸煩惱。
[2] 即阿羅漢。
[3] 原文是pātimokkhe ca saṁvaro,意即「依照別解脫律儀自制」。
[4] 增上心(adhicitta)即是禪定。
[5] 原文是saṭho「賭徒」,註疏解釋它為捕鳥者。
[6] 有為法是由因緣和合而生之法,即一切名色法。
[7] 長老是至少有十個戒臘的比丘。
[8] 法是指四道、四果與涅槃九種出世間法。
[9] 以四道智解脫煩惱。
[10] 大果報即是大福報。
[11] 五個低層次的結:sakkāyadiṭṭhi「身見」、vicikkicchā「疑」、sīlabbataparāmāsa「戒禁取見」、kāmarāga「欲欲」與byāpāda「瞋恨」。
[12] 五個高層次的結:rūparāga「色欲」、arūparāga「無色欲」、māna「慢」、uddhacca「掉舉」及avijjā「無明」。
[13] 五根是信、精進、念、定與慧。
[14] 五種執著是貪、瞋、痴、慢與邪見。
[15] 別解脫是比丘的根本戒。
[16] 在這一章裡的婆羅門多數是指阿羅漢。
[17] 在此,此岸是內六處,彼岸是外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