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期 目錄(1994.2.)
認識原始佛教/張慈田
重建修學信心
記紅南坑一日禪修/蒔芎
婆希求道記/張慈田
有愛必有苦/張慈田
新雨宗旨
 
 
  
第1期


認識原始佛教
/張慈田

  「原始佛教」(early buddhism)也稱作初期佛教、早期佛教,是相對於後來發展的「大乘佛教」,它的範圍是指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而弘揚正法開始,至釋尊入滅後一兩百年間,尚未分裂為部派以前和合一味之教法。

  早期結集的阿含經與律藏,是修學原始佛教的寶藏,也是開啟大乘佛教的根本源頭,可惜絕大部分漢語系的佛教徒將這一寶藏編列為「小乘經」、「小乘律」而不予重視,阻礙了對佛陀根本教法的認識。一百多年前,西方學者開始研究巴利聖典,而日本學者在十九世紀末也開始致力於研究,漸漸地原始佛教才引起注意及學習風潮。台灣佛教界,對原始佛教的學習也不過近幾十年來的事,雖起步較晚,總算能正視這素樸、平實、以修行為主的教法。

  過去漢語系的佛教徒擅長把相互有矛盾抵觸的經義判教統攝,而原始佛法總是被判為不圓熟,鈍根者所學習的法。這種偏頗的學習態度,大大地障礙入解脫門。發現各種經律中互有矛盾如何解決?《長部》〈大般涅槃經〉提供的方法是:「若參照經律,而不入契經,與律不合,……此非世尊之語。」原始佛教的契經與律,正可以把在「佛說」的大乘經中方便法或錯誤的知見糾正過來。

  不僅如此,學習原始佛教,經常可以發現釋尊及其弟子的教法,非常簡潔、有力、一針見血,對有心消除貪.瞋.痴的行者來說,可謂是浸潤在正法的光輝之中。學習原原本本的佛陀教法使行者置身於解脫道而不墜,且能加速成熟解脫的智慧。(《嘉義新雨雜誌》第1期)

 


重建修學信心
/張慈田

  張慈田:上週蔡秀緞報告一段退失對佛法的信心及精進的因緣,她提到盧師兄的狀況及新雨的狀況,還有一些不方便說的理由,當時我有提醒要就事情的因緣做觀察,秀緞是回答她是讀經書來恢復對佛法的信心。我在課後有再跟她通電話,我跟她說,讀經書有時也有世俗的意義,我的意思是說,用讀經書來恢復對佛法的信心,以後還是有可能再遇到什麼事,而信心又消褪了,另外,讀經書遠水救不了近火,不知何時才會讀到或相應到她消褪信心的這一心境,不知何時才能正中要害,繞出困境。所以,我建議對事情來做檢討,何因何緣。信心消褪,內觀其因緣上次秀緞說還沒有觀出來,現在不知做到什麼程度,我們現在聽她報告。

  蔡秀緞:我把佛法想像得很美好,對外面的境界感覺很好,但不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自已平常也沒有很用功,還有我如果信心強的話,就不會受外面影響。

  張慈田:這三點理由當中,不用功,並不早直接的因。而世俗用的「信心」定義並不明確,在佛法當中當然有對佛、法、僧、戒完全的信心建立,就是「四不壞淨」,還沒有這種信心建立之前,一般的信心都有動搖的可能。我們應該直接面對事情來看。

  蔡秀緞:我記得有一次上中觀課時,黃師兄說:學中觀不要學到麻木不仁。結果……

  張慈田:這段話完全沒有談到信心消褪的因。

  趙金美:是一種期待的破滅。

  張慈田:可以這樣說。秀緞已經說到了對外面想像得很美好,也可以說是內心已經有一些東西在運作,而當外在的美好破滅掉,內心的信心或是期待也跟著瓦解,因緣大略是這樣。所以要檢討的話,不要一直向外找因,而是要藉由外在的因緣,反省到內在的因,內在有「東西」才會消褪或破滅,內在沒有「東西」何來破滅?如果我們平常就建立如實觀,如實知見世間有為法──由因緣條件構成的現象,必然是生滅無常,而內在也不要預存理想或完美的圖像。
(1994.1.30於嘉義新雨道場)(《嘉義新雨雜誌》第1期)

 


記紅南坑一日禪修
/蒔芎

不經意地 捧著一簇閒閒的法味
就這樣上山了。
山林
以著千手迎我
我們有緣相會在無垠的時空中
共赴盛夏最後的饗宴
享受著天地間最真摯的讚美
入夜之後──
身心交疊
如鬆軟的一撮泥上
引頸翻望著生命的最底處
樹香、花香、草香皆不著身
而日昇之時──
山依然脈脈
流水依然淙淙
在坐看緣起的那一瞬
鐵道邊的經行、禪思
兀自忘了
白雲青山外底
紅塵纏縛
且欣喜於:拾得浮生半日
(1993.8.21~22日於梅山紅南坑禪修誌感。作者:羅淑瓊,為高雄.陽明國中老師)(《嘉義新雨雜誌》第1期)

 


婆希求道記
/張慈田

  有一位名叫婆希的樹皮衣修行者,他住在印度的蘇波羅迦海岸邊(Supparaka, 今孟買之北),他很受尊敬奉事,也得到很多的衣服、飲食、醫藥、坐臥具等的供養。有一日,他在靜坐的時候,苦思自己是不是解脫的阿羅漢,反省的結果,他自認為還沒有達到解脫的境界,於是想到要出外參學。他曾聽說在東北方千里外的舍衛城有釋迦族的人已證得阿羅漢果,並在傳教,這時他生起了移樽就教之心,而決定動身前往。

  經長途跋涉,終於抵達舍衛城衹園精舍。他急著想晉見佛陀問法,但當時佛陀已跟比丘眾一起入城去托缽。於是他就快步入城去找佛陀。他見到世尊在城內一家一家乞食托缽,世尊舉手投足都很優雅美妙,他的六根都已調御、攝護,而顯現出非常安詳寂靜,甚可皈敬。

  婆希上前頂禮佛陀足下,隨即向佛陀請求為他說法,為他說無盡利益安樂之法。佛陀說現在正在沿門托缽,不適合說法。但婆希再三請求說法,並說若稍後佛陀死亡,或他死亡,他就聽不到法了。人命在呼吸間,一個吸氣不再來,即為死亡,最應為修行者所警惕的,於是佛陀就為他說法。

  佛陀說:婆希!你應當這樣地學習:見到只是見到,聽到只是聽到,知道(嗅、嘗、觸)只是知道(嗅、嘗、觸),覺察只是覺察。婆希!當你能夠做到見到只是見到,聽到只是聽到,知道只是知道,覺察只是覺察時,在這時你就達到沒有執著掛礙了,你若沒有執著掛礙,那麼你就沒有現在世,也沒有未來世,你沒有這兩世,也就是所有的憂悲惱苦就因此消散殆盡。佛陀說完法就繼續去托缽。

  婆希聽完佛陀這段精簡的法句,很能契應他當時所需的法藥,於是他就很快地練習它應用它,由於他的道基深厚,很快就達到心不執著掛礙的境地。當佛陀離去不久之後,婆希被一頭小牛牛角觸死。當佛陀與比丘眾托缽及食畢後,回程時知道婆希死訊,佛陀吩咐比丘眾為他火葬料理後事。佛陀宣說:婆希專志於法的修行,已得到解脫而般涅槃(完全地止息,不再輪迴)。(本文原文為《自說經》第一品第十婆希經)(《嘉義新雨雜誌》第1期)

 


有愛必有苦
/張慈田

  鹿母毘舍佉傷心所疼愛的孫女死亡,她在浴洗之後,衣服、頭髮都還濕濕的,於不適當的中午時分,來到她所布施供養有一千間僧房的「鹿母講堂」晉見佛陀。

  佛陀問毘舍佉:為什麼衣髮濡濕在不適當的時刻來?毘佉說她所疼愛的孫女死亡,傷心欲絕,所以才衣髮濡濕,在不適當的時刻來問法。

  佛陀說:毘舍佉!妳是不是希望得到子孫像舍衛城一樣多的人呢?

  毘舍佉答說:我的確有此想法。

  佛陀說:妳想舍衛城每日死去多少人?

  毘舍佉答說:每日可能十人、九人、八人……乃至一人死亡,大概不會沒有人死亡吧!

  佛陀說:那麼妳就經常要衣髮濡濕了嗎?

  毘舍佉答說:不會這樣吧!我有那麼多子孫,我就滿足了。

  佛陀說:這個沒有道理。有一百個愛,就有一百個苦,有九十個愛,就有九十個苦,有八十個愛,就有八十個苦;……有十個愛,就有十個苦;乃至有一個愛,就有一個苦。若沒有愛的,才沒有苦。我說這樣的人,才真正沒有憂惱,心很寧靜。
(本文原文為《自說經》第八品第八毘舍佉經)(《嘉義新雨雜誌》第1期)

 


新雨宗旨

   復興原始佛教,以南北傳阿含經、律藏為主要研習材料,以四聖諦三十七道品為修行綱領,以六和僧為弘法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