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新雨雜誌》第7期 (1995.5.)
▲▲▲▲▲▲▲▲▲▲▲▲▲▲▲▲▲▲▲▲▲▲▲▲▲▲▲▲▲▲▲▲▲▲▲
【第7期 目錄 】
◇◇◇◇◇◇◇◇◇◇◇◇◇◇◇◇◇◇◇◇◇◇◇◇◇◇◇◇◇◇◇◇◇◇◇
/張慈田
正念是對當前正在發生的事物念念分明的警覺、覺知,最簡易練習正念的方法是經常覺知「呼」「吸」一至三次。若把正念融入生活中就是「正念禪」。
正念禪在任何特定場合或領域應用可以有特別的稱呼,比如說用在走路就是走路禪,用在吃飯就是吃飯禪,用在喝茶就是喝茶禪,用在騎車就是騎車禪,用在聽電話就是電話禪,用在睡覺就是睡禪,我們可以依需要開展百千種正念禪。
正念(禪)的教說,佛陀在《念處經》有重要的提示,經上說到要清清楚楚注意「呼」、「吸」及其長短氣息,要注意行、立、坐、臥等身體的當前狀況,也得注意感受、心念、法念(四聖諦等),這樣可以時時刻刻不忘正念,不忘正法,以便體悟真理。《華嚴經》<淨行品>140句「當願眾生」的偈頌,如在適當的場合(如家庭聚會、走路、靜坐、吃飯、澡浴、睡覺、睡醒、大小便……等),對提昇正念、善意也很有助益。
我們的心經常背負著過去的惡念、不善業及未來的幻覺、雜念,這些重擔透過正念(及其他道支)來消化,可以消弭重擔於無形,使真實、美妙、快樂全然地呈現在此時此刻,這樣才有足夠的能量接受道法。正念是智慧與慈悲的搖籃,應把正念的培育當作修行的首要目標,讓它化身千百億,融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嘉義新雨雜誌》第7期)
◇◇◇◇◇◇◇◇◇◇◇◇◇◇◇◇◇◇◇◇◇◇◇◇◇◇◇◇◇◇◇◇◇◇◇
/張慈田
在一天之內,有很多時候走路,若能在走路時勤於覺知走路的輕重、快慢、樣子、感覺,必能經常保持警覺、安詳。
「在走路時,須要明明白白走路。」這是佛陀的教示。走路時,注意每一步腳的動作,及與地的接觸、感覺,就是「明明白白走路」。你可以在左腳觸地時,默念「左腳」,右腳觸地時默念「右腳」,這樣默念「左腳」、「右腳」可以加強警覺度,可以收攝心念不易散亂。
你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走路,就是注意呼吸與腳步的配合,如吸一口氣可以走三步,就走三步,呼氣若可以走三步,就走三步,吸氣或呼氣不一定要走多少步,也不一定要相同的步數,隨個人的速度及呼吸習慣而有差異。這也是保持正念走路的方法。
練習走路禪,不拘於在家裡、路上、辦公室或郊外曠野,只要你願意,任何走路的時候都可以進行,如果你不想引人注意,那麼就用正常的速度走路,只要內心明明白白。練習走路禪應多注意身體放輕鬆,腳步放柔和,讓自己與別人都能感覺你的祥和與親切的身姿,這份祥和可以經意或不經意散播給周遭的人,在炎熱的天氣可以提供清涼,對浮躁、散亂的人心也有沈靜、收攝的效果。(《嘉義新雨雜誌》第7期)
◇◇◇◇◇◇◇◇◇◇◇◇◇◇◇◇◇◇◇◇◇◇◇◇◇◇◇◇◇◇◇◇◇◇◇
/護法法師 主講 陳 艷 美 整理
◎ 安靜可增強六根能量
整個星期有練習吸氣到左腳右腳,左手右手嗎?感覺怎麼樣?吸氣吐氣有沒有比較清楚一點?它雖是手、腳四個地方,但事實上是整個身體都有影響。吸氣時全身非常平靜,我們的六根能量愈來愈大。眼、耳、鼻、舌、身、意愈來愈清楚。比如這裡有風吹,我們感覺不到,但閉上眼睛就可感覺得到,像眼前若有玫瑰花,當我們眼睛睜開的時候,可能不會注意到,但眼睛閉下來就會想得到。當六根能量愈來愈大的時候,眼睛看東西,耳朵聽聲音,鼻子聞味道,會愈來愈清楚。
◎ 以自我中心生出比較心
我們第一次用眼睛的時候,會分別美麗或醜陋,為什麼看到一個人我們就感覺美不美?美麗的、強壯的人看過嗎?聰明的、愚笨的、發瘋的人看過嗎?我們為什麼知道呢?這裡有個秘密:為什麼看到美麗的人,心裡就會感覺他美麗,強壯的知道他強壯,發瘋的知道他發瘋,是不是因為我沒發瘋而知道他發瘋?看到美麗的人是因為我比不上他而感覺他美麗,看到聰明的人也如此。全部都與我自己有關係。如果看到一個比自己差的人,就不會覺得他美麗、聰明及強壯了。我們是以自我為中心。上個禮拜有個外國人,他每個月來看我一次,見面時對我說:「這個月你修行得比較好一點」。我微笑的告訴他:「你說的沒錯。」他聽後很高興。後來又來一個天天見面的人,他一到就開始罵,他沒指名罵我,但是是為了我而罵的,他說:「不一定穿袈裟的就是好人,出家的不一定就是好人,袈裟與出家沒有關係,酒是一樣的,只是酒瓶改來換去而已,沒啥意思。」我回答他說:「對。你說的一點都不錯。」這個人聽了覺得很懷疑:怎樣可能我們兩個人說的都對呢?他知道上面那些話是沖著我說的,他擔心我會生氣。我說:「這地球不是只一個人對,可能有千萬個人都對呀。剛才你們說的都與我不相干,你看到我的笑容感到快樂而讚嘆我是應該的,這是你的念頭來告訴我的,所以你說的沒有錯,你的念頭我怎麼可以批評你?另外這個人對出家人沒興趣,有不喜歡和討厭的心,所以他的念頭來我的面前告訴這些話,沒關係,我不參加就夠了。這些話也不值一塊錢,為什麼我要為它忙呢?他說的沒錯呀,因為他本身的念頭是這樣的,所以說出來的就是這樣子的。我不需要傷心嘛。你們說的是你們自己創造的,與我根本沒有關係嘛,是不是?你們不曾和我共住過,你們連自己都不認識,那能認識我?所以你們的念頭怎麼拉走我的心呢?不可能的。不需要罵什麼,不要理他就行了。
被稱讚或辱罵時,馬上高興或生氣的話都是不對的。「心」要知道對方說的對不對,對的話可以接受,微笑著接受,這樣身心比較輕鬆。兩個外國人為什麼都對,因為他們都與我沒有關係。我們身體的中心在哪裡?對於別人的讚嘆、毀罵、輕視都影響不到你。我們每人每天的念頭都要考驗自己。
◎ 你是誰?
如果有人問:你是誰?你怎麼回答?先自我介紹名字嗎?我們出生時有帶來名字嗎?名字是父母給的。有人或許會介紹自己的事業,但這些一點都沒關係著你。對靜坐者來說,這些都是錯的。天下相同名字的人有很多。現在是我們的心和名字連在一起,沒辦法離開,生的時候的名字死後還有名字嗎?有人問我:「你是誰?」我告訴他:「在台灣人們叫我護法,但是我還沒有確定,當我離開台灣之後,就沒人知道護法了。我在尼泊爾和泰國都有不同名字,我的名字和我的心的關係,有時候我自我解嘲會比較會緊張,其實不是這樣的。很多人很執著在名字,執著就會痛苦。不執著的話,有人罵在你名字時,你會說沒關係,他罵的是錯的。你可以看到他是怎麼樣的人。
我們吸氣吐氣會知道名字是外在的東西,你可以注意到身體沒有住在這個名字,耳朵裡沒有住在這個名字。名字住在嘴裡嗎?鼻子裡嗎?吸氣吐氣裡嗎?沒有。住在哪裡不曉得,原來那是看不到的東西。我們的心執著在名字上,為了這個名字太累了,沒辦法輕鬆。所以靜坐要清清楚楚整個身體裡面的智慧,練習與身體有關的很多奧妙的東西。有人罵你、批評你在你的名字上,你會傷心,因為罵在你的名字上。這名字改變來改變去的。我們有個習慣叫做「自我觀念」。這個習慣從小一直積壓在心裡面,變成真正的念頭,你的觀念,你的樣子,都變成自我存在。自我觀念太多了。可以不要有自我的觀念。我們知道肉體裡面有吸氣吐氣和六根,眼睛要看,耳朵要聽,鼻子要聞,舌頭要嚐,身體要觸,心裡要想,它們沒說要執著,執著就會痛苦。我們所有的習慣錯了。有一次我看到一位非常漂亮的小姐,但卻開口罵了三字經,我聽了差點暈倒,這麼漂亮的人說出來的三字經,真是從來沒聽過的。可以說,用眼睛看外表是漂亮的,但是用心用感覺來看就不一定漂亮了,尤其用警覺的心來看更完全不一樣,它是一層一層的。透過六根,眼睛看的喜歡,耳朵聽的不一定喜歡,耳朵喜歡的鼻子不一定喜歡,舌、身、意也是這樣。因為它有一層一層的。
各位知不知道我們有念頭,我們的煩惱是怎樣輸入的?從耳朵、鼻子或從身體進去的?想過嗎?我們的煩惱、念頭怎麼樣進去這個肉體裡面的?現在我說這些話是從這裡(嘴巴)跑出來的是不是?它會不會存在?它還是有聲音。我們的肉體很奇怪,一句話聽進去還可以存在。錄音機可以存在,它有錄音帶,收音機就不能存在。人身體的部份是那樣的,聽的時候聽,看的時候看,聞的時候聞,這樣自然會輕鬆、平靜、快樂,這樣的平靜快樂和外面的不一樣,外面的快樂不能比較,差很多。
我們身體的中心在哪裡?想想看在哪裡?有一個人說心裡。當有人罵你的時候,你要想是不是?想是你的錯或他的錯。這時你不要參加,那是他的念頭,他的念頭不一定是真的。我們反應的速度很快,反應的速度愈慢愈好,慢就會知道不會產生問題,我們的身體就是有這麼奧妙的東西,所以今天我們要訓練吸氣吐氣,像上次那樣:
左腳右腳,左手右手,每一處五分鐘,清清楚楚的從腳底到頭部,吸氣吐氣,整個身體清清楚楚的。吸氣吐氣的時候,有念頭來了,念頭從哪裡進去的?從哪一個地方產生的?它住在哪個地方?所有的煩惱念頭在身體的哪個部位?看看能不能找得到。它能住多久,在哪裡跑來跑去?不舒服的時候在哪個地方,注意看看。如果全身清清楚楚的吸氣吐氣,這個東西可以抓得到,如果不輕鬆的話就抓不到,因為我們的心跑出去太遠,它跑的速度很快。現在快下課了,是不是抓不到心?心拉來拉去的,心拉回去家裡了嗎?
◎ 名色與感受
今天比較涼快,有沒有比較舒服的感覺?我今天非常舒服,下了雨,心裡非常安靜,天氣會影響肉體,下雨天,花草翠綠新鮮,身體不需調整會自然的一塊一塊連結起來。我們的身體需要什麼東西是:空氣?水?呼吸?食物?我們身體最重要的兩樣東西是:心和樣子(形相)。樣子在佛法裡是「色」的意思。如生氣的樣子、肚子餓、快樂、富有、貧窮、可憐等等的樣子都稱為「色」。佛法所稱「名色」,「名」是知道的意思,是知道有心(精神),我們的身體自然的會產生名色。
看到東西喜歡或討厭,身體能量消耗很多,要是看了不苦不樂,不在乎的話會比較輕鬆,所以喜歡和討厭都會累,這些東西在形式及心,感覺得出來喜歡或不喜歡。
◎ 四聖諦與五蘊
佛法第一看的是色。第二心。第三感受,苦、樂、不苦不樂的感覺。第四,四聖諦,為什麼從苦說起?因為我們記得牢的統統是苦的,大部份是煩惱的東西,所以佛法要解決的以苦為首。第五,五蘊,色、受、想、行、識。
四聖諦是苦、集、滅、道。為什麼我們要說苦集滅道而不說樂集滅道?因為人對於煩惱、苦、難過的事物記得較牢固,甚至記憶一輩子,樂的事物較快忘記。感覺存在的東西都是苦的,它佔據著心裡,所以是苦的。有了苦,集是怎麼產生的,現在不要馬上去處理這個問題,將所有苦、壓力、煩惱,一切不好的東西先清楚知道一下,檢查一下這些東西是從哪裡來的,何時產生的?一直到知道原因了,再慢慢去處理。
如果是已經好久了,不曉得是什麼時候的東西,還是存在的,原因知道,苦還是存在,有個辦法用八正道可以解決。
五蘊是苦,我們身體上有五個東西,色、受、想、行、識,「色」是形式、樣子。「受」是感受,有眼的感受,耳、鼻、舌、身的感受,過去的、未來的很多感受。佛法裡受有108種的受。我們身體裡面有八種的苦,這八種苦包括世界上所有一切的苦。心理學家比不上你,因為你可以接觸108種的受。「想」是心理照相(取像)的意思,「記憶」最接近原來的意思,因為有受的關係,把好的、壞的都記憶起來,而且大部份能記的東西都是苦的。「行」是造作的意思,造出來的記憶起來之後,確定又有造作出來的意思。「識」這是比較深的東西,像是阿賴耶識有警覺性的。這東西被蓋起來,所以我們很少接觸到識,我們心理警覺性愈接觸到愈會輕鬆。識有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識是知道。眼睛知道是眼識,耳朵知道是耳識,如果我們靠這個識的話,比較會清楚。一般人以形式(外相)來確定苦,沒有受、想、行,只用外表看的,雖可確定但較不一樣,外表看起來喜愛的人,感受不一定會喜歡。
想有好多種,行、識也有好多種,如何解釋?自己慢慢去讀較好,我們可以把身體當作一本課本,不要讀外面,原來的東西都是假裝的,肉體當課本,整本書都在這裡,奧妙的東西都在肉體裡面,快樂的東西都在肉體裡,其他的書都比不上我們的肉體,這些書都是人創造的。像電腦雖然什麼都有,但還是人創造的,不能與肉體比較,電腦的儲存是有限的,人腦的記憶是無限的無固定的。比起地球上所有電腦,我們的腦筋真是偉大。人的細胞能量非常大,靜坐的人向內看生命力非常偉大,真不簡單。
我們今天一點點認識六根,身體裡哪一根用最多?眼根。眼根用得多,會累,所以晚上睡覺要閉起眼睛,眼睛開著會累,耳朵鼻子較不累,想的也較不累。眼根消耗能量為80 %,所以我們看東西時眼皮要一眨一眨的,不能一直瞪著,看人時不得超過三秒,否則就不禮貌。看東西也不能超過五秒,從眼根進來的念頭較多,而且不容易忘記,聽的馬上會忘記。眼睛看的多,欲望、煩惱也較多,所以靜坐時閉著眼睛,煩惱比較少。靜坐閉起眼睛時,內心還一直想像(幻想),為什麼?
我們人坐在這裡閉著眼睛,還能很清楚的「看到」家裡的整個房間,因為眼根有這些的印象,這是「想」。
問:呼吸是不是愈長愈深愈好?
答:呼吸自然最好。吸氣吐氣愈長身心愈能安靜。一般未靜坐的人,如在親人死亡時才容易注意到呼吸,因為已經產生問題了。即使沒有察覺,肉體也會知道必需輕鬆而自動的調整呼吸了。
問:吸氣吐氣時要用力嗎?
答:不要用力,自然就好,如果身體有毛病,吸吐氣可稍長稍深一些,但不必太深。
問:靜坐時,開始的15~20分鐘,吸氣吐氣較粗,20分鐘以後漸慢漸細,心是否較能平靜下來?
答:對。靜坐時吸、吐氣有兩種:粗、細。呼吸不只鼻子而已,全身肉體都可呼吸,愈深的話,每個器官及手腳也能吸、吐氣,而且影響到每一個細胞。身體不好時,吸氣吐氣也不正常,但可以調整,快調慢、慢調快。平時則宜保持自然。
手腳會動來動去是因為氣的關係,科學以為氣只到肺部,靜坐能感覺到氣在全身跑來跑去,清清楚楚的使身心輕鬆、安靜、喜悅、涼快。身體輕得好像會飛那樣,非常舒服,甚至科學找不到的「心 」,靜坐可以看到。
(1994年6月5日講於嘉義新雨道場「靜坐班」) (《嘉義新雨雜誌》第7期)
◇◇◇◇◇◇◇◇◇◇◇◇◇◇◇◇◇◇◇◇◇◇◇◇◇◇◇◇◇◇◇◇◇◇◇
/張素珍
帶著我家三子趕來上第一堂<菩提班>的課,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讓他們上上看。沒想到上完課後,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第一次,雖是報名三位,卻是全家參與,勞動外子百忙之中抽空載我們一起來上,而不足三歲的幼女小蕙慈,竟也吵著要上課,並且和姐姐坐在最前排,仰著頭專心的聽課。
上課時,老師先教大家合掌微笑,合掌就像開一朵蓮花,當做彼此的見面禮,新鮮又不落入宗教色彩。課堂上,老師講一些道理及故事,問了一些問題,要小朋友回答,若答對了,可加一分,答錯了則不扣分。我因無舉手權,只好默將答案懸在腦中,不意我自認對的答案皆非正確,有時還有偏誤的,內心真感羞赧,也佩服小孩子的機智、見解。課中所教乍聽似乎簡易的道理、方法,其實就是生活禪、步行禪、呼吸禪,完全不帶痕跡悄悄的植入小朋友的腦中了。還有啟發敏銳的觀察力,觀察周遭的情形,幫忙做家事等等。另外還教飯後、吃糖後,要刷牙、漱口的生活常識;每次上課坐下來先深呼吸3~5次等等,都讓我深覺受用無窮。
最後璧滎、雁文得到獎品,最高分、次高分皆在我家,讓我既喜亦憂,喜的是:上次的<靜坐班>大概打下了良好基礎,使他們能拔得頭籌。憂的是:在生活中,擔負了如何實用這些方法的責任,內心感到惶恐,萬一自己無法身體力行,又如何教孩子去實行呢?
領了獎品:牙刷,下了課後,璧滎將牙刷轉贈給小蕙慈,但回到家,她即吵著要回刷牙,那天起幾乎每天都刷一次至二次,並且重複說:「那個叔叔老師說吃很多糖果要刷牙,不然會蛀牙哦!」好久以前,我想教她學刷牙皆無效果,而上了一堂<菩提班>的課後,毫不費力的,就主動要求刷牙。
第二週,上課當天,一早玥琪特別叮嚀我一定要提早去載她,以免來不及上課,想不到又是全家一起行動,課中有一題:「如何對媽媽表達謝意」,每個小朋友都踴躍發表而雁文的一句:「媽媽,謝謝你照顧我。」令我感動得心軟掉一半。奇怪的是:打從那天起,我幾乎沒有再對他們大發雷霆,而且,愈來愈覺得他們都長大了,很可愛、很懂事,頗感欣慰。
這幾天,多多少少都提醒他們:「不要急,慢慢來」,「沒有注意呼吸?」有天過地下道前,我突然靈機一動,教他們從地下道起算呼吸看看共幾次?四個一起體會專注呼吸的感覺,真不錯呢!早上,也曾請他們飯前合掌微笑,開朵蓮花,深呼吸三次,才開動,餐中,看看是用左邊的牙齒嚼,還是右邊,一口飯嚼了幾次才吞下?有沒有注意姿勢、呼吸?比起以前嚴厲的要求坐姿、拿筷子、端碗的方法,這種方法自然、平實多了。
在這段日子,無論騎車、過紅綠燈,做家事,我若想到,便提起正念,觀察呼吸。上班時,俗緣俱放,只顧專心打電腦與傾聽用戶的需求,才發覺自己竟可以靜靜的上完一天班,並且打電腦的正確度提高,速度也快多了。用戶來電較少時,也不再心浮氣躁或時時東張西望,整個人似乎全變個樣子。誰說佛法高深莫測?佛法就在每個人行、住、坐、臥,動、靜、語、默之間,不是嗎?
上<菩提班>,更拉進了親子的關係,也多了個共同話題,而且讓我見到孩子家居生活之外的另一面。連續三次,璧滎都得最高分,雖足以令人欣慰,卻也不代表她的優秀,我想大概是因她年紀最大,又較內斂較能冷靜思考,還有平常喜好閱讀各種書刊─佛教童話、簡易佛典、課外讀物的原因吧!
當然,非常感謝新雨圖書館提供這樣的機會讓小孩子有另一種發展空間,也感謝張老師辛苦的教導,更謝謝外子處處包容,每次撥空專程接送,成就這樣的機緣,不只我一人學佛、學靜坐、上讀書會,而是全家一起參與,一起成長,這樣的福報,已讓我連作夢都忍不住要微笑了呢!(《嘉義新雨雜誌》第7期)
◇◇◇◇◇◇◇◇◇◇◇◇◇◇◇◇◇◇◇◇◇◇◇◇◇◇◇◇◇◇◇◇◇◇◇
<按:1995年4月12日起四次課程,小朋友多少都種下菩提(覺)的種子>
李佳蓉:參加菩堤班,學會了靜坐,和全身放鬆的方法,也有了愛心、責任感,還有一些生活小細節的壞習慣,都改了過來,這都是平時沒注意到的。此趟有收穫!
陳思蓉:我覺得,能夠上這樣的班級,我真快樂,因為可以聽故事,還可以學到學校學不到的,我覺得很有趣。
黃欣怡:我上課時很快樂,也學到很多的學問,還學到靜坐,很好。
黃欣怜:很好玩,還可以靜坐,可以練習走路,還有故事可以聽,還有好多好多可以玩的東西。
黃昱翔:我覺得菩提班很好玩,很刺激,有學到呼吸、靜坐、走路。
黃怡儒:我覺得上菩提班很好玩,還可以聽故事、呼吸、走路、靜坐。
張芮琦:覺得很好玩,也有故事,也有獎品,也可簽名在白板,也有發表的機會。
莊璧滎:1.學到很多東西且很實用。2.交到許多朋友。3.參加菩提班很快樂、高興。4.聽到許多的故事。
莊玥琪:很好玩,希望下次能比這次好玩。
莊雁文:1.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和知識。2.可以變聰明。
蘇秋文:很好玩,很刺激,學會很多東西。
蘇政雄:很刺激。
張孝琳:上菩提班很快樂、安祥。
張婷婷:上菩提班知道的都忘光光了,所以空空。
(《嘉義新雨雜誌》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