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總目錄

▲▲▲▲▲▲▲▲▲▲▲▲▲▲▲▲▲▲▲▲▲▲▲▲▲▲▲▲▲▲▲▲▲▲▲

《嘉義新雨雜誌》第15 (1996.9.)

▲▲▲▲▲▲▲▲▲▲▲▲▲▲▲▲▲▲▲▲▲▲▲▲▲▲▲▲▲▲▲▲▲▲▲

15 目錄

出家/張慈田

當下解脫/張慈田

靜坐與喜悅之路()護法法師 主講  邱秀華 筆錄

內觀的開發(下)/阿姜念   黃仁封

如理思惟/空法師

◇◇◇◇◇◇◇◇◇◇◇◇◇◇◇◇◇◇◇◇◇◇◇◇◇◇◇◇◇◇◇◇◇◇◇

出 家

/張慈田

  出家是捨棄在家生活,專心修道。在家生活為何要捨棄?因為在家者為恩愛所縛,快樂少,痛苦多;因為在家生活互相糾纏牽絆,藏污納垢,不如出家自由清閒,《經集》38偈說:「愛憐妻、子,像高大的竹子互相糾纏,如幼嫩的竹子互不糾纏。讓他像犀牛角一樣獨自遊行。」221 偈說:「如長有頂冠的孔雀決達不到天鵝的飛速,在家人比不上隱居林中修禪的比丘、牟尼。」在家生活有眾多垢穢,因此,悉達多太子選擇了出家,在他成佛之後,接引更多人出家修道。

    出家在形式上離開俗家,求師剃度,剃鬚髮,著法服,住於非家,如:樹下、洞窟、空地、空屋、塚間等,過著托缽、遊行的修道生活。無依無靠、獨來獨往的生活,是早期佛教僧團的生活寫照,之後,出家者增多及日日遊行也有不利教團發展的因素,彼時有人捐精舍,於是部分出家眾才定居下來,雖然如此,精舍、寺院也只不過暫時的歇腳處而已。但有世俗染習者,還免不了出一(俗)家,又入一(僧)家。

    出家的形象、住處及生活方式大都異於居家之士,以致於在割愛、辭親之際,難免有悲傷、不忍、不許之情。曾發生過出家者未秉告家人而出家,被親人鬧事之案例,佛陀才說:「父母不聽(許),如來不聽出家。」「父母不聽,不得度令出家。」所以,當前想出家求道者,應向家人表白,多作溝通,不要因隱瞞,而令家人焦慮;而寺方則不應以「年滿二十歲,有自主能力」為由輕率度眾,才能免除衝突。若出家因緣未成熟,那麼多待一陣子,試著身在家心出家修道,一樣可以證得聖果。(《嘉義新雨雜誌》第15)

◇◇◇◇◇◇◇◇◇◇◇◇◇◇◇◇◇◇◇◇◇◇◇◇◇◇◇◇◇◇◇◇◇◇◇

當下解脫

/張慈田

  解脫就是解放、放下、鬆綁、脫離、隨它去,隨著解脫而來的感覺是輕鬆、喜悅、自在、不主宰、如釋重擔。我們的社會文化習俗,在時代變遷中,經常存留著思想及行為的絆腳石,所以各時代都有清掃思想垃圾的解放運動;而個己在生長中,經常為炫惑的名利、權勢、面子所束縛,也需要清理,放下負擔。

    解脫是自覺要脫離束縛,若是當下覺知有束縛、執著,而能即刻採取行動,橫掃障礙,那麼就可當下解脫了。當下就是現時現刻的,不待時節因緣,不必等待下一次、明天、來年或更久的未來,再等就是拖累。當下解脫的表現,其實是一切解脫的基石,當時所凝聚的智慧、勇氣、奮發、堅持,都達到相當的能量,具備力拔山河的勇力與威德。當下解脫不只是能破除單一個束縛,甚至可以導引這股解脫的勢能,一個接一個地掃除更多的束縛,而心地上一片清淨無礙。經常在佛經中可以看到,一位凡夫俗子,聽法之後,即能體證聖果或發心出家求道。依法的特性之一的「無時」來說,正當會如此的展現。

  當下解脫的能力是每個眾生所具備的,只是自覺性愈高的眾生,愈能馬上行動,做該完成的解脫工作。像舍利弗能在短短十五天就能證悟阿羅漢果,就是有堅強的解脫魄力,「知一法即斷一法,知一法即證一法,知一法即修習一法,究竟於法、於大師(佛)所得淨信,心得淨。」(《雜阿含498經》)。因此,在學習解脫法,應當多修習、效行當下解脫。(《嘉義新雨雜誌》第15)

◇◇◇◇◇◇◇◇◇◇◇◇◇◇◇◇◇◇◇◇◇◇◇◇◇◇◇◇◇◇◇◇◇◇◇

靜坐與喜悅之路(六

/護法法師  主講  邱秀華  筆錄

經文唸誦

Namami Buddham Gunasagaratam.  Satta sada hontu.  Sukhi avera.

Kayo jiguccho. Sakala duggandho.  Gacchanti sabbe maranam aham ca.

禮拜佛陀,因為覺者功德如海。散播慈悲,讓一切眾生快樂,不要有敵人。

我們的肉體是可惡的,充滿臭昧的。一切眾生都走向死亡之路,我也包括在內。

Namami dhammam sugatena desitam.  Satta sada hontu.  Sukhi avera.

Kayo jiguccho. Sakala duggandho.  Gacchanti sabbe maranam aham ca.

禮拜法,善逝的佛陀教導的真理。

散播慈悲,讓一切眾生快樂,不要有敵人。

我們的肉體是可惡的,充滿臭味的。

一切眾生都走向死亡之路,我也包括在內。

Namami savgham muniraja savakam.  Satta sada hontu.  Sukhi avera.

Kayo jiguccho. Sakala duggandho.  Gacchanti sabbe maranam aham ca.

禮敬僧團,他們是靜默國王(佛陀)的弟子。

散播慈悲,讓一切眾生快樂,不要有敵人。

我們的肉體是可惡的,充滿臭昧的。

一切眾生都走向死亡之路,我也包括在內。

    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禮拜佛、法、僧,每次靜坐之前誦唱,其中包括了慈悲心、無常的觀照、肉體的觀照…等等。

我與你的思辨

    今天講另一種靜坐的觀念。

1.我是我,你是你。

2.我不是我,你不是你。

3.我是你,你是我。

4.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

    這四個觀念,你喜歡哪一個?你的個性、態度、觀念屬於哪一項?你還不知道其中的深意,你可以先就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沒有關係。

    選擇第一項的有幾位?兩位。為什麼你們選這一項?

    學員答:「因為直覺『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

    這樣子的話,會不會感覺「我是我,你是你。」是自私的?選擇第二項的有幾位?五位。很不簡單。說說看,為什麼選「我不是我,你不是你」?

    學員答:「因為四大苦空、五蘊非我,那麼我們的肉體本身就不是自己的,所以選這一項。」

    哦,這有「空」的觀念,很不錯!第三項呢?沒有人選。為什麼沒有人喜歡「我是你,你是我」的觀念?如果已經結婚的人,太太跟先生之間沒有這個觀念的話,很快就會離婚。在結婚証書上就有類似這樣的觀念,是不是?

    第四項的境界很高,但台灣人多半是在不高興的時候,相罵才說:「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但是,在我們靜坐的方法裡,它的意思都不一樣了。

    第一條「我是我,你是你。」其實是很好的觀念。我們可以它當作一個工具,你接觸朋友的時候,你要馬上觀察,這個人的觀念是怎樣的,到底是以上四種觀念的哪一種,如果你知道朋友或家人是屬於哪一種,你也要當那一種。當你接觸一個,他的觀念是「我是我」,你就不能當作「我是你」,否則會後悔、悲傷。你也要跟他一樣「我是我,你是你。」

    在禪坐中,「我」這個字是「假相」而已,我們有「我」的觀念嘛,但是從頭到腳底找看看,沒有「我」啊,有嗎?看,頭髮裡面有沒有「我」?沒有啊:皮膚裡面有沒有「我」?沒有;肉裡面有沒有「我」?沒有:血液裡面有沒有「我」?沒有:骷髏裡面有沒有「我」?沒有。為什麼會這樣有「我」的觀念呢?為什麼每次都說「我」、「我」,知道嗎?這只是假相而已。我們有沒有帶名字來出生?沒有啊。出生時沒有名字,是出生以後才取的。有人罵你的名字,你會不會傷心、難過?但是一旦你知道這個「我」的觀念都是假的,沒有什麼關係呀!這樣的觀念你清楚了以後,你就會懂「我是我,你是你。」在這裡頭你可以看到平等,我跟你當中沒有差別。你有骷髏,我也有骷髏;你需要吃飯,我也要吃飯;你要穿衣服,我也要穿衣服。等於說你觀照了以後,知道這是一種假相以後,自然就會尊敬每一個人,同時煩惱也減少了。

    「我是我」在禪坐中並不代表自私,它有非常好的意思,你知道清楚自己了以後,你知道你的垃圾,看看,我們有多少個煩惱,多少個念頭,多少雜亂的東西,將身體當作垃圾筒了嘛。當然這都是因執著而起,如果你看清楚了以後,自然會清淨。

    你知道這個「我」是為了方便,是一種假相,以後如果有人罵你,你就可以笑得出來,因為他罵錯了嘛。人家罵你的名字,你不必要感動呀!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煩惱、苦、樂負責任,若是有這樣的觀念,你的境界就不錯了。但是我們有痛苦的時候,多半不知道自己應該對痛苦負責,反而容易怨天尤人。要清楚呀,不清楚就沒有意思了。

    「我」的觀念清楚了以後,自然會有另一個觀念跑出來,這個觀就是「我不是我」。因為這個「我」沒有也沒關係呀,「你」沒有也沒關係呀,還是可以活著,還是可以呼吸,還是可以輕鬆。

    另外一個觀念「我是你,你是我」,也是很不錯的,其中有包容心,有慈悲心,絲毫不虛假,有相當的穩定性。至於「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這個境界我們都還沒達到,必須是成阿羅漢,一切東西都能放下,才會有的觀念。這句話不是瞋恨的意思呀,一個人是在討厭的時候,生氣了才說這句「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這個境界是非常高級的,是成阿羅漢以後,沒有煩惱了,完全體驗「一切東西讓它走」,一切放得下了。如果達到這樣的話,就已經感覺解脫了,你會更舒服的。

    這是一個修行的方法,先知道「我」,然後空掉這個假相。我們應該有這個觀念,你愈清楚愈能看到很多東西,更能體驗身與心的輕鬆。

輕鬆

    拿破崙一世(17691821)全盛時,勢力橫掃全歐,除英國外,無不屈服。等到滑鐵盧之役戰敗,終被流放於聖赫勒拿島。他原是自大傲慢的人,以前凡是拿破崙所到之處,無不暢行無阻,遇山則開山闢路,彷彿大山也都要為他閃避。戰敗的拿破崙和他的醫生流放在荒島上。有一天他們走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遇見一個背著牧草的女孩迎面而來,拿破崙身邊的醫生非常自大狂妄,他以為拿破崙仍有權勢,忘記拿破崙已經失敗被「放生」了,揮手要叫背牧草的女孩閃避,並大聲嚷道:「喟!你閃開,這裡來的是誰,你知道嗎?你馬上離開!」拿破崙立即抓住他的手,制止他說:「哎,你不要做夢了,現在我不是拿破崙大帝了,我們應讓路給她,她帶著很沈重的東西呀。過去的情況已經改變了,你想看看,她身上有割草的刀子,如果她生氣的話,你可能會性命不保,我們應該讓路。RelaxRelax!今天是我真正輕鬆的第一天。現在我看到了我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像是作夢一般。」誰知道我們做的事情都是白日夢,這個人就不會苦。誰有這涸觀念,常常想到一切如夢如幻,這個人不會苦。拿破崙在臨死之前已經體驗「輕鬆」。看,他一輩子得不到「輕鬆」,但是在島上開始他的日子可以感覺輕鬆,過得不錯。那時候拿破崙的筆記寫得非常好,他死後留下來,經過整理成為書。大部分的人最欣賞其中「輕鬆」、「白日夢」的觀念,他這個特別的觀念影響非常大。我們常聽到「輕鬆」,但沒有真正深刻的感覺,我們也知道「白日夢」,事實上我們不曉得,還沒有感覺。

    像拿破崙這樣顯赫一時的英雄、偉大人物,終究還是死了。所以我們的目的應是怎樣活得輕鬆,我們的身跟心要輕鬆,不要將身心當作垃圾筒。如果煩惱太多的話,等於你的身體就是垃圾筒,我們要覺醒啊,如果有覺醒就舒服了。

    現在先靜坐一段時間,然後討論。今天靜坐的方法是剛才說的:一、「我是我,你是你。」二、「我不是我,你不是你。」三、「我是你,你是我。」四、「我也不是你,你也不是我。」你在哪一條裡面?還要清清楚楚地觀照,吸氣、吐氣,觀照就可以了。要整個觀照,你的位子在哪裡,深入的觀照!(靜坐)

法念處

    今天要講「法念處」,法念處可以說是回歸自然的自然法,一切東西就是這樣,你放得下。例如:路上發生車禍有人死掉,一般人看到會恐懼害怕,但是有法念處的話,不會恐懼,也不會感動,就是這樣子嘛。應該這樣子,已經發生了嘛,看事情比較中性。

    有法念處的人,不隨便聽信小道消息,不會一聽說就完全相信,要看清楚,要證明。若有人對你說某人不好,你就相信,則是你的錯誤。因為他的思想強迫你,他是高級的人,你是低級的人,輕易聽他的話,等於說你太笨了。你願意一個人講你就相信,還是要用自己的腦筋呢?

    我們的腦筋裡有七千萬個細胞,科學証明一個腦細胞裡面可以存放一千萬資料,所以人的頭腦非常偉大,地球上所有圖書館的資料全部進去還不會滿,人是非常偉大的,我們卻不看清楚。有時只因一人講的話就傷心,實在不必。自己有智慧要靠自己的智慧。

    有一天,我看見房間門軸生鏽,拿一罐WD40除鏽油噴一噴,它的外觀看起來像殺蟲劑的樣子,正好有一個人看見,他大聲罵我:「出家人怎麼可以殺蚊子,基本的道理都不知道還要出家。」他沒有看清楚我用的是防鏽油,我從來沒有用過殺蟲劑,但是他就藉題發揮一直發脾氣。我看就知道,哦,這個人現在有垃圾。所以我不為所動,我就笑得出來,我還是輕鬆以對,我叫他來這邊,他又咄咄逼人:「你為什麼可以殺蚊子?出家多久了?」我忍不住笑了出來,給他看防鏽油罐子,他仔細一看,咦,這不是殺蟲劑!他非常不好意思地說:「是我錯了,請原諒我,你有慈悲心,你有菩薩心。」本來我要罵這個脾氣不好的人:「發瘋的狗!」還是原諒他了。瘋狗看到每一個人就大聲亂叫,人若是亂講話、亂罵,就是等於腦筋生鏽了。

    我在電視上看過宗教討論的節目。道教提出了許多養生的方法,追求長生。佛教法師說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定會改變的,有苦的。基督教則說上帝那邊是永遠的,不苦的。佛教、道教、密教有輪迴的觀念,基督教裡沒有輪迴的觀念,不過聖經裡也有地獄的觀念。

    有時候神父講道時,會告訴人們地獄的觀念,「你做惡業的話,會下地獄。」製造一些恐懼感。有一天羅馬派的天主教神父傳教,找到一些人來聽講,他第一個給的觀念就是地獄。他把地獄描述得非常恐怖,每一個人聽了都會發抖,也有人大聲哭起來。他說:「你做惡業的話,一定會下地獄,到了地獄第一件事就是拔牙,將所有的牙齒拔掉。」聽眾裡有一個老人說:「我已經沒有牙齒了。」神父說:「別急,那邊有牙醫,先裝上牙齒,然後再拔。」老人開始哭泣。哦,每一個人都感動,害怕、發抖、痛哭流涕,甚至倒下去。

    其中有一個年輕人一直笑,神父覺得奇怪,我的演講這麼精彩,每一個人都會感動,那人為什麼笑個不停?既不害怕也沒有哭。神父問:「你為什麼不害怕地獄?」年輕人回答說:「我不是這個團體的,所以不參加你的地獄,我是基督教徒,你是天主教的。」

    事實上,這些恐怖的地獄都是人製造出來的,跟我們的身心毫無關係。如果一些東西聽了之後不能減少煩惱,等於說沒有意思。你的身與心不能安靜、平靜、舒服,這沒有意義,就不必要相信。倒不如回到「我是我」去下工夫。因為我們有身體才有痛苦煩惱,由自己的身體著手,讓身心慢慢清淨,做心靈的工作。

    法念處最終就是要回到「放下」。這個觀念一定要有,真正清楚放下就會舒服。做到「輕鬆」、「放下」就很不錯了。一切都是來來去去的,煩惱也是來來去去的,它還是無常,會改變的,今天難過的事情,明天不一定會那樣子,明天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經驗過無常,能夠輕鬆、放下,生命會過得更有意義。

    你們靜坐了以後,有沒有心得?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功德無量,不要害羞,請提出來討論。

問答

    學員:靜坐有時會昏沉,請問去除昏沉的方法。

    法師:靜坐的時候,身上有覺性和體力,若各佔50%則保持平衡,如果是覺性高而體力差的時候,慢慢地覺性也會降低,則開始昏沉。感覺快要瞌睡了,就要起來經行,這是最好的一種方式,經行走一走,可以清醒些。靜坐中感覺昏沉,也可以睜開眼睛。若察覺脊椎骨漸漸彎曲。就要將背脊打直。或起來喝水也可以。方法很多,行、住、坐、臥改變也可以呀,看一本書,念一些經文也可以。但是靜坐中不須要太多方法,起來經行是最好的方法。譬如像早上不想起床,起來跑一跑,就不想再睡了。覺性跟體力不平衡就容易昏沉,眨眼也可以,或拉拉耳朵,拉痛一點更有效。禪坐也有用香板打下去的,可以達到警醒的作用。

    學員:法師陸續教了很多靜坐的方法,我是不是看當時的心惰來決定用哪一方法?

    法師:可以。如果每天有靜坐,用觀照呼吸就可以了。你也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法來靜坐。但觀呼吸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你緊張或悲傷,注意到呼吸就可以了,不必三分鐘,一定會解決問題,我有試過嘛。有時候煩惱念頭、雜念,一個小時還沒有辦法出離,但注意呼吸就可以改善了。所以我們最重要,不要忘記的東西就是呼吸呀。

呼吸的時候,心專注一個地方,那時候你也可以貯存能量,你愈多關心呼吸,體力愈好;愈亂想則愈浪費體力。沒有用的垃圾你想了沒有意思,甚至腦筋會生鏽。警覺性高則智慧愈高,能夠觀照到這一口氣,比拜佛更功德無量

    學員:有時候坐一下就有念頭上來,怎麼辦?

    法師:念頭上來時,不要強迫念頭要去掉,因為念頭是不斷地來的,有的念頭不好,有的好,但是看著就可以了,不要黏在一起。有兩種方法,我們進去念頭裡面或是我們在外面看。好像在十字路口,你是在路邊觀看車子的人,車子等於是心裡面經過的煩惱,就是這樣子看著就可以了,不要黏在念頭裡面去,如果你進去就會痛苦,我們觀照清楚就可以,你看一次,它以後就不好意思,如果你沒有注意,以後不好的念頭會一直來,一直強迫你,一直干擾你。但是你若看得清楚,我有念頭,來,你叫它來,它以後就不想要來,你三次清楚地看,它以後就不會來。如果用覺性來看著念頭,它就不好意思來,它來騙我們的而已。我就曾經有過不好的念頭,以前有一個人我非常不喜歡,我的師兄弟呀,想到他,我的腳底就熱起來了,因為他很驕傲,什麼事都不做,讓我們做,每天只躺著睡覺,我們都很累,就對他產生瞋恨心。他卻說睡覺舒服快樂,每天不必要工作還是活下去。而我卻恨他,恨了好幾年。靜坐了以後,我感覺我錯了。他很舒服,是我浪費時間,我恨也沒有意義,他沒有感覺嘛。所以我們有不好的念頭來的時候,看著就好了。如果沒有辦法處理,沒有辦法消失的話,可以筆記下來,檢驗看看這個念頭有沒有毒,要把它排出去,沒有排出去的話,我們不會舒服。一個不好的念頭會浪費非常多體力,消耗體力90%,而好的念頭用力非常少。不好的念頭抓得緊,所以最浪費能量。我們的心胸如果心情鬱卒,要取消悶氣,馬上看著天空,脖子拉緊一點,看著天空就好了。看月亮不錯,很舒服。宇宙那麼大,人沒有什麼,相形之下,人顯得非常微渺,但人還是會有傲慢心,所以有時候多看看大自然,影響非常大。

    學員:請問靜坐的境界是不是有層次?要怎麼做才能要求最高的層次?

    法師:事實上,境界裡面沒有高與低呀,我們為了方便講而已,它沒有高低。如果我們成就好的話,每天愈來愈輕鬆,愈來愈快樂,你做的事情有清楚,還有你的心感覺沒有被污柒。這樣可以說你的境界高,也可以說低。外面的事情你看得清楚,不會感動,他人不會影響到你。此外,你放得下,感覺輕鬆,喜悅,貪慾少了,知足,脾氣好,涼快,不容易生氣,不會迷失,沒有我執,情緒平穩;看事情清楚,平衡的心不易動搖,遇到事情即心中明白「無常」。這些都是內心的發展,所以靜坐不追求境界的高低。

    學員:周遭的親人都希望我努力上進,追求更高的名利,我靜坐以後,對名利的價值比較清楚,我應該怎樣跟他們講呢?

    法師:社會上的人執著名利是自然的,有權有勢的人容易驕傲也是正常的,但是在他的名下加上許多頭銜之後,他不一定會輕鬆啊。Goenka(葛印卡)非常多錢,非常有名,每天到處忙。當他得了頭痛的病,到德國、瑞士、英國、美國去治療,但是都沒有效果,最後還是回來靜坐就漸漸地好了。在世界各地有許多他的道場,他繼續教禪坐。他證實名與利和自己的喜悅快樂沒有必然的關係。每一個人追求名和錢的目的是為了輕鬆,為了快樂,但是愈有錢愈不安全,愈空虛,人家給一杯水就不敢喝。

世上有許多總統被暗殺的,不是嗎?有安全嗎?所以這些名等於是借的而已,不必為了名去努力追求。傳佈佛法也是這樣,不用勉強。如果你遇到願意聽的人,才告訴他:「這不錯,你試試看喜悅之路。」你感覺有幫助,能受益就是好,不一定有錢才好啊。有錢人很多,但不一定安心快樂。我認識一個作房地產生意的人,他在銀行仍然有好幾億存款,但是他開始煩惱得睡不著覺了。以前每天都賺這麼多錢,現在不景氣,錢都沒有進來,就傷腦筋,弄得像神經病,嚼檳榔,走路都不正常了。我問他說:「你銀行的錢這麼多,都吃不完了,還要這麼苦惱,不是太爛了嗎?」他來禪學院靜坐了一段時間,很不錯,準時睡覺,準時起床。生活正常。結果,一個禮拜他就改變了,已經很快樂了。為了錢我們多麼努力、痛苦又煩惱,但是一塊錢從來沒有為你煩惱過,它從來沒有想你,人都是太笨了,為了錢擔憂苦惱,但是你存的錢,它根本不會懷念你,它從來不愛你啊。如果不懂得運用財富的技巧,則煩憂容易早死。有的人就是要名要利,這樣子就會發瘋一樣,所以「八風吹不動」就是要名利放得下。

    靜坐以後,要注意每一天至少五分鐘到十分鐘要注意呼吸。你知道了以後,有特別感覺的話,可以告訴你的朋友,鼓勵他試試看。你愈多告訴人家愈不錯,好的東西告訴朋友,也可以增長智慧。(1995119講於嘉義新雨道場)(《嘉義新雨雜誌》第15)

◇◇◇◇◇◇◇◇◇◇◇◇◇◇◇◇◇◇◇◇◇◇◇◇◇◇◇◇◇◇◇◇◇◇◇

內觀的開發(下

/阿姜念    黃仁封 

不應黏著於任何姿勢

    當我們練習內觀時,我們不應黏著於任何特定狀態,欲瞭解此點,我們再次以姿勢來說明。如果我們問一個正在禪修的人,他最喜歡什麼姿勢,他可能說他最喜歡坐、立、或行,我們會進一步問他,為什麼他以那種姿勢禪修的時間比別種姿勢長,他可能回答,他喜歡那種姿勢。因此我們必須問他為什麼,他可能回答喜歡某個姿勢的原因是該姿勢容易使他專注,心比較不會徘徊不定;有些人會說,當他們坐下時,心念徘徊得很嚴重,由於他們「想要」心專注而定於一境,因此必須走動。所有這些動機都是受到貪的影響。為了心念能夠專注而走路是錯的,如果我們有這種想法,就是有了錯誤的觀念,以為走路是好的或有用的,走路能帶來快樂及我們想要的東西,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相信專注的心能夠帶來智慧。如果我們為了這些理由而走路,這是錯的。我們無法因為貪慾而走路的同時擁有智慧。如果我們在走路的時候黏著於專注,貪慾將生起而掩蓋了走路姿勢的真相;因為我們誤以為走路的姿勢是好的、有用的,我們會期待做那種動作。

    如果有諸如為什麼不能先專注然後再內觀的問題,我會回答,如果專注時有一個內觀的對象(心與身),那麼就沒有問題,相反地,如果專注是出於慾望或因為你創造一個對象,那麼你將無法對那個對象做內觀;一個建構出來的東西不能成為內觀的對象。因為直接的經驗被掩蓋了,我們無法在一個建構出來的東西發現真相。內觀智慧必須在日常生活的現實活動中體會,不會在任何與現實的日常活動無關的、被創造出來的對象上出現。

現觀當下

    當一個人在培養內觀的時候,有時他會知道他應該要體會三特性,知道心理狀態與肉體是無常、苦或無我,他會在腦中反覆出現這種念頭,但卻沒有直接去注意當下的狀態;而體認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無常則源於念念分明的實際練習。如果我們不知道這種體會如何產生,只會思考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特性,而不是當下明覺當時狀態,這表示我們只是想到概念而已,而且我們相信,只要以這種方式思考一直到內觀智慧產生,就是練習內觀的禪修了。然而,這是錯誤的認識,因為經由思考而非經驗的認知並不是獲取內觀的方法,我們必須培養正確的因,正確的果才會產生。此後我們會親自看到苦、無常與無我之間是如何互相關聯,我們將看到任何無常的事物終究是苦與無我的,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練習正念最重要的一點是留意當下的事物,而不要對未來期待任何事物,如此可以於任何姿勢免除煩惱的生起。如果我們是為了使心平靜而坐,或為了使心寧靜而站,我們就不是在發展內觀,貪慾不會因此消除。對平靜的慾望也是黏著。不論我們留意的是什麼姿勢,我們必須隨時小心地察覺煩惱是否生起,如此清楚地認識心理狀態與肉體才是正確的練習方法。不要強迫自己坐很長的時間,或固定長的時間,如果像這樣練習,是錯誤的方法。我們不要強迫自己。如果我們強迫自己,這些練習都與「自我」的幻覺有關,而且這種幻覺也會跟隨所有姿勢。企圖以這種方法控制動作不會帶來內觀的智慧。為了要獲得內觀智慧,不能有任何控制慾望或時間表(如於預定的一段時間內保持某種姿勢,或預約一個時間做特定活動),只要留意那些迫使你改變姿勢的正確原因即可。

    如果我們認真地想想,會體會到我們必須不斷地改變姿勢,而這件事一點也不是快樂的事。當我們考慮了所有姿勢而體會這個事實,就會摧毀掩蔽苦的幻覺;幻覺摧毀了,以苦為樂的錯誤見解隨即摧毀,智慧因而生起。要體會這點必須要有正確的瞭解。苦是四聖諦之首,體會苦的人可以說就是看到了存在的真相,摧毀妨礙一個人認識苦的障礙是體會真理的方法之一。

摧毀我見

    更進一步,我們要瞭解留意任何姿勢的另一個理由,就是要認識無我的真理。當我們沒有留意坐姿或臥姿,我們就不會知道是什麼在坐、是什麼在臥,如果不知道什麼在坐、什麼在臥,必定會以為是「我」在坐或臥,因此,當苦於任何姿勢生起時,我們會認為是「我們」在受苦,這是因為我們仍然相信,受苦的是「我」。如果我們仍然感覺「我們」在苦或苦中有「我們」,我們就仍未消除「我」的觀念。是誰在受

苦呢?是肉體?或心理狀態在受苦?如果檢查心理狀態與肉體仍看不到事情的真實面貌,表示我們仍然黏著於「自我」的幻覺。當我們留意姿勢時,應小心觀察是否有肉體與心理之外的東西存在,是否它們就是永恆或「自我」,這一點很重要,必須要牢記,否則我們不能消除「自我」或「我」的幻覺。

    對所有肉體與心理狀態保持念念分明是注意身體姿勢的基本練習。對所有看、聽、嗅、嚐與觸保持無間的留意也是必要的,當我們經由眼睛認知一個對象時,我們必須留意到,這是看的心理狀態;當我們經由耳朵認知一個對象時,我們要留意這是聽的心理狀態;不必去留意聲音,要留意的是聽覺。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正確的認識,他或她可能告訴練習者,留意聲音或聽覺都可以,因此,這個老師可能會建議學生,如果聲音比較明顯或清楚,就去留意聲音,如果我們是用這種方式練習正念,就是錯誤的練習方法。

    留意顏色或聲音無法通向內觀,因為我們愈是留意顏色或聲音,我們只會愈專注,而不是內觀。正如前述,這不是正確的練習方法,因為貪慾、錯誤見解與妄想會不斷地確認「我」的信仰。是聽覺讓我們認為是「我們」在聽、感覺等,既然貪慾與錯誤的見解不會在聽的時候把聲音當成是「我」,因此不必留意聲音。貪慾、誤解、幻想出現的地方,就是我們藉著正念去消滅它們的地方。因此,我們必須在聽的時候留意聽,我們也要知道聽覺是一種心理狀態,否則會誤以為是我在聽。我們必須留意聽,使我們可以消除聽中的「我」或「自我」。因此,有二點很重要而必須瞭解的是,當我們在聽或看時,它只是聽或看的心理狀態或過程,相同地,當心念在徘徊時,我們必須留意徘徊的心理狀態,不要因為想要停止徘徊的心或渴望一個寧靜的心而保持正念,不要讓這種觀念偷偷進入修習中,我們必須讓心平衡地觀察徘徊的心理狀態。再說一次,這種情形應該與一個人觀看表演或電影的情形一樣(演員就像是徘徊的心),當我們觀察徘徊的心時,不要想去停止它,徘徊的心本身可以展現存在的三個特性,不要以為徘徊的心沒有我們要看的三特性,也不要以為三特性只存於寧靜的心中。事實上,我們在徘徊的心中較諸寧靜的心更容易體會三特性,因為我們更容易在徘徊的心中看到心是如何地不易控制,一點都不是「我」,而且是苦的。

留意當下的對象

    繼續練習下去,我們必須去考慮對每一個對象的認知的初始狀態。我們已經對認知的心理狀態能夠保持注意,現在我們也應該注意肉體。當我們在嗅某物時,應該留意嗅覺並體認這是一個肉體活動,當我們在嚐東西或味道接觸在舌頭時,應該留意味覺及此一肉體活動;另外,我們應該瞭解,味覺的產生並不是出於我們的慾望。例如,當我們吃到鹽時,雖然可能不喜歡鹹的昧道,但無法改變鹹的本來特性,因此,如果我們看到鹹昧的本來面貌,並非出於我們的好惡,那麼貪慾就不會在這個時候產生,這就是為什麼活在當下是避免貪瞋的最重要方法;「當下」的意義是:在某一特定時刻,不受慾望影響的存在。我們必須留意每一個對象並認識其真正性質,如果有任何對象是因為我們的慾望而生起,那麼煩惱即跟著生起,我們必須瞭解,任何經由慾望去認識的對象,並不能真正顯露實相,因為它是建構出來的東西,我們如何能認識一個建構出來的東西之真實面貌呢?唯一能顯露真相的東西是當下的東西,是由其本身展現的東西,而與我們的慾望無關。

    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當下的對象。有時候我們可能自認為已經在留意當下的對象,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當下的對象,是在剎那間出現,就好像在水中抓魚一樣,我們看到一條魚在水裡某處游,便以為可以抓到它,要伸手去抓,但是這條魚卻溜往別的方向而失手,留意當下的對象也是如此,貪與瞋始終會把當下的對象推往他處。

    當我們留意任何出現的對象本身時,這對象就是當下的對象。然而,大部份時候,我們並不是留意當下的對象或存在。讓我們舉個例子,當我們留意坐的姿勢,就是當下的對象,如果我們的心念轉到寧靜的觀念,我們的目標指向寧靜或舒適,此時就完全不是在留意當下坐的對象,我們並不想發現坐的姿勢的真相,而是在留意著尚未出現而想要獲得的寧靜的心。

    我們必須在所有身心活動的當下都清楚地觀察它們,然後才會看到它們是如何地無我與苦。如果沒有將當下的存在於當下觀察到,我們將是在浪費練習的時間。但是如果我們突然地發現,我們的心念已在當下的對象上溜走,那時候我們可以再度念念分明地回到當下對象上。如果我們瞭解心理狀態的這些特性,將能夠於正確對象保持較長的正念時間,且較有機會體會真相。

    讓我們看看要如何將這點應用於吃上。我們應該保持正念並思考吃東西的理由。佛經告訴我們,我們吃食物並不是因為我們要它,不因為它是食物,而是因為它是維持身體所必要的。佛陀曾提到要維持生命的一個理由,就是要有足夠力量發展通往止息所有苦與煩惱的正道。具備這種想法是必要的,否則我們將無法避免煩惱的生起。我們必須瞭解,我不是因為食物好吃而吃它,而是為了治苦興滿足飢餓。當我們為了滿足飢餓而吃東西,那麼即使是不好吃的食物,也能解決飢餓;如果我們是因為食物的美味而吃它,當它不好吃時,瞋即生起,反過來說,如果它很好吃,那麼貪即生起,這表示我們吃東西只會滋長煩惱;當食物好吃,貪或黏著生起,當食物不好吃,就不滿意了,吃東西時沒有思考這些問題,會產生更多的慾望輪迴、生死輪迴,這些就是苦的無盡延續。因此,當我們運用正念於吃東西時,我們必須於張開的每一口都瞭解吃的理由,使我們在吃的時候,只是為了解除苦而吃。當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如果喜歡與討厭都未生起,內觀即生起了。

    當我們洗澡時,也應瞭解這個動作是為了治苦,在我們日常的責任中,我們應該看到這些活動的理由,我們不應為了美觀而穿衣服,因此我們不要選這個或那個顏色,而是為了用衣服保護身體,抵抗寒冷與昆虫如蚊蠅,這表示不論是什麼動作,它們都是為了實現涅槃與滅苦,當我們有了這種徹底的瞭解,對無常色身的黏著會變得愈來愈弱,但是要記住,我們必須認清肉體是什麼狀態,心念又是如何,而且要隨時保持明覺與認知。所有的存在不超過心理現象與肉體,沒有身體、沒有靈魂、沒有女人、沒有男人在坐,沒有人在站、行或睡,沒有人在嗅、看或聽等等,沒有人在瞭解或知道這些事情。

淨化的步驟

    我們覺悟到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空性後,就達到了內觀智的第一個階段,稱為「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這個層次的內觀能使我們對任何現象都能直接地認知心理與肉體的區別,我們必須瞭解,自「名色分別智」認識的心理狀態與肉體,與一般學習或聽來所認識的並不相同,沒有經驗到這種判斷知識的人,無法區別理論的知與實踐的知的不同,因此,它認知的任何東西仍然留有「我」或「自我」在聽或看的幻覺,儘管具備了什麼是心理狀態或什麼是肉體的理論知識,仍然還是很迷惑。例如,如果我問坐姿是心理狀態或肉體,他可以回答是肉體,但是當他正在坐時,他是否體會坐是肉體,並清楚地將心理狀態區別出來嗎?這就是修習與理論的差別。事實上,要獲得「名色分別智」並不容易,雖然它只是發展內觀所需知識的第一階段而已:它需要很強的正念與專注,才能在每一個時刻很清楚地區別這些。

    現在我們必須繼續更深入地修習,這表示我們必須對心理狀態和肉體保持更深層的正念。起初,我們沒有注意到心理狀態與肉體是互為因果,而只是保持正念,只知道什麼是心理狀態與肉體,但是現在,我們對心理狀態與肉體留意得愈多,會看到愈多有關它們生起的原因。例如,當聽覺生起時,我們會瞭解聲音是聽覺的一個因素:

當視覺出現時,會瞭解顏色是其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會看到那些心理狀態是隨聲音與顏色而生起,至於身體的不同姿勢與動作,我們必須隨時保持警覺,我們將看到移動中的肉體是以心念為其原因,它受到意識的鼓動。是意識指示身體去站立、坐下、走動或改變姿勢,不同姿勢因而產生。肉體的所有這些姿勢是因為有心為它們的原因而產生,而當這一種心理狀態產生時,則有肉體為它的原因,因此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產生可以說是來自條件因素,這種內觀知識會在我們獲得「名色分別智」後發生。當我們如此保持正念時,心與肉體之間的因果關係即彰顯出來,在此之前,我們即使知道存在即是心與肉體,仍然不知道心與肉體如何產生或由什麼原因產生,當我們不知道其中道理,就會以為它們的存在是來自神,正如其他宗教系統所描述的,但是當我們達到「把握因緣智」(paccaya-pariggaha-bana)的階段時,我們將知道它並不是由任何人所創造,而是受到因緣的制約,它們彼此之間存著因果關係,心與肉體可視為獨立的因,這就像鐘聲是由兩件東西而產生──棰與鐘,如果棰沒有敲鐘,就不會有聲音,沒有人能夠發出這個鐘聲,也沒有人知道此聲音來自哪裡,將至何處,但是只要這兩件東西存在,聲音即產生,如果我們深入體驗這種心與肉體的關係,那麼有關心與肉體如何產生,與什麼令它們產生的疑問將會消失。

    在這個階段的內觀,雖然我們知道了心與肉體的因緣,仍未完全體會它們的分開,尚未經驗心與肉體的快速過程及消逝;心理狀態與肉體極端快速地消逝,而內觀尚未靈敏到能觀察到,因此,我們必須繼續不斷對心與肉體保持正念,直到看到它們的消逝,例如,當我們由坐姿變換至別種姿勢時,我們將體會到坐姿的消逝;當我們由站姿而結束站姿時,將體會到站姿的消逝,並體會一個新姿勢的生起,當我們體會此點,便知道站姿不是永遠的,剛開始時我們會在此曙光下經驗我們的姿勢與感覺,當我們體會了一個姿勢的消逝,將會立刻注意到另個新姿勢的生起,然而,我們只有在那個姿勢停止時才體會其消逝,我們仍然要去體會肉體在那個姿勢時的消逝與生起:到目前為止,我們體會坐姿的消逝,是因為坐姿已經改變為其他姿勢:接下來我們要在仍然坐著時即體會坐姿的消逝,這表示當內觀深化後,我們可以在坐著時即體會其消逝。這可在我們坐著時心理狀態與肉體的快速流變中仍然注意其區別而發生:當持續練習後,這種快速流變的經驗會變得果斷而確定,有了這種階段的內觀,我們將知道即使是過去或未來的所有現象都將是同樣地無常。當我們有了此知識,對未來的特性將不再有疑問。當我們經驗並體會了各種存在的生起與消逝,那麼我們就已獲得了「遍知智」(sammasana-bana)這一階段的內觀,它能讓我們堅定地看到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無常,可以說這個階段的內觀知識實踐了存在的三特性,因為它經驗了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無常,及每一剎那的生與滅,但是它仍未經驗到心理狀態與肉體的快速遞變的明晰界線,這種程度的知識仍不夠強與靈敏,不足以拔除深藏在我們意識之中最基本的誤解或錯誤觀點。

    如果我們持續正念的練習,內觀智慧將愈來愈靈敏,我們的正念將愈來愈細膩與靈巧;我們愈能保持正念,我們愈能持續地活在當下:現在對當下的正念已經啟發,心與肉體的每一狀態的升起與消逝已有鮮明的區別,當我們經驗心理狀態的生滅的區別,我們將獲得所謂「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bana)的內觀知識,此階段內觀也包含前三階段的實現,一個人能經驗到第一階段的內觀,能理解所有的存在都只是心理狀態與肉體:能經驗到第二階段的智識或內觀,即經驗到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生起原因;及第三階段的內觀,讓一個人首度經驗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生滅特性,但尚未能清楚地區隔它們。

    毘婆舍那的真正道路此時伴隨「生滅隨觀智」而開始,此階段的知識非常重要,此種知識令人首度經驗心理狀態與肉體的快速流變的區分:隨著正念的增強,「生滅隨觀智」變得非常靈敏,此階段知識揭開剎那生死,它清楚地看到心理狀態與肉體於生滅中快速遞變的分隔空間,要擁有這個階段的內觀,必須具備非常敏捷的智慧,這種智慧會根除並摧毀心與肉體是永恆的假象,它將顯露它們不是持久快樂的根源,它們是「無我」,這個智慧會除去許多建立在我們意識中的誤解,然而,這種內觀知識仍是暫時的,無法完全根除所有的錯誤見解,它會開始減少煩惱,特別是誤以為經驗是真「我」的誤解,此階段的內觀知識非常強,指導老師已不必保證行者已實證真理,他自己具備的內觀知識已能夠正確而肯定地判斷,此刻,心中將生起很大的喜樂與光明,認知的清晰是以前從未經驗到的,也是第一次在心中嚐到真正的自由。

    透過直接的經驗去體會心理狀態與肉體的生滅的清楚區分,與透過聽聞或研讀而認識是不同的,無論你聽聞得多好或研究而瞭解得多深,你仍未經驗到存在的真理,存在的真理無法透過思考或研讀而獲得,如果我們思考或研讀,我們只有觀念上的知識,所知道的只與過去或未來有關,而當下的真正東西將被忽視;只經由思考去認識事物,是透過比較去連結過去與未來,所引用的思考並沒有直接經驗到當下的真實狀況,因此這些思考無法消除任何潛伏的煩惱,只能透過經由正確的因與正確的練習的內觀智慧,以及一個清除所有「我」的邪見,然後疑惑、不確定或任何懷疑才能消失。例如,有關心與肉體如何生起的所有疑惑都消除了。我們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因緣,並一步一步地經驗到真相,直到所有的不安消失。

    智慧與「生滅隨觀智」內觀的獲得已是一個非常高的修習境界,禪修者對每一刻的經驗將擁有一個嶄新的認識。

    如果修行者黏著於「生滅隨觀智」,或是在此之前已練過禪定,而且定力非常強,那麼這個階段可能出現內觀的染著,所謂「內觀染著」指的是修行者已獲得這個階段的內觀知識,並經歷了微細的染著,這些內觀染者是一種非常微細的染著型式,共有十種,他們可能是因為黏著於禪定的力量而造成,他們會障礙通往更高階段內觀的進展,例如,心可能充滿快樂與狂喜,微細的黏著產生了,而對深化內觀的感覺與喜好將因而減少、消失,如此我們看到內觀染著是如何成為內觀發展的障礙,當修行者的智慧不夠靈敏,無法瞭解並放棄此種通常是極誘人的染著,他就無法再往前進步,因此對於會阻礙引導我們何者是正確,何者是錯誤路徑的這一點;我們必須有精確的瞭解,否則,會發生錯誤的結果,而我們仍不知道我們的修行錯在哪裡。這是很困難的,因為感受是巧妙、悅人而且快樂的,這些會誤導我們,讓我們認為已經開悟,已經達到涅槃了,沒有正確的認識或理性,我們完全不知道在內觀練習中此種成就是正確或錯誤的。

    當我們瞭解到通往更深層內觀是需要放下各種心理狀態的黏著時,才能建立正確的認識;高度的喜樂、喜悅、定境,甚至正念都可能成為我們黏著的對象,當我們瞭解內觀只有在清晰而不執著的正念中才可能持續發展時,內觀的染著才能消逝,現在,當「生滅隨觀智」自內觀染著中釐清時,我們可以在明明白白而沒有任何慾望的干擾下看透心念與肉體生滅。

    然後,所謂的「行道智見清淨」(種姓智gottarabhu-bana)的內觀階段才得以成立,此種內觀能瞭解通往涅槃的道路必須放下對心或肉體最微細的黏著。

    現在,更高階段的內觀知識從此開始快速地發展,對正在進行的當下過程的正念更敏銳。「生滅隨觀智」的正念顯露愈多實相,智慧發展得愈多:當出現此種現象時,下個階段的內觀,也就是「現象分解」內觀出現。修行者的注意力愈是集中在當前的對象,他愈能經驗到心與肉體的消逝,此種眼前所見全都分解的現象令人震懾,但是當他仍停在當前對象時,那也只不過是集中注意的心與肉體的消逝,此種知識經驗稱為「壞隨觀智」(bhavganupassana-bana),意思是說任何事物都是危險、恐怖、沒有實體且不悅人的,因此他會感覺厭倦,漸漸地能自心色之黏著中出離,此種出離的感覺稱為「厭離隨觀智」(nibbida-bana),正如修行內觀的結果,此時對心與肉體的任何狀態之黏著會愈來愈弱。

    最後,修行者會到達最清晰與離繫的階段,即「行捨智」(savkharupekkha-bana),也就是於任何狀態皆保持寧靜的知識。這個階段的心不再有任何黏著,能清楚而沒有任何染著地看待任何經驗,修行者可以體會涅槃並永遠根除邪見與其他染著。

    這是對內觀之道較高階段的一個非常概略性的描述,我願藉著再度強調「生滅隨觀智」的重要性來總結這段描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如果你修習並獲得這個知識,那麼由此階段之上的更高知識將因此而持續進展,直到最後終於瞭解心與肉體的最完整的特性,並經驗到這個苦的過程的止息──涅槃。

四念處──唯一解脫之道

    現在,我要討論另一件事情;你可能聽過許多次下面的說法,說是為了獲得涅槃,並不需要特別練習或遵循特定的步驟,沒有任何法則或方法:既然有許多方法最後都是通向涅槃,因此我們做的任何方法都是對的。根據證據與理由,這種信仰是絕對不正確的。根據所有證據,所有佛教徒也都知道,佛陀本身證實只有一條道路可以通往涅槃,那個方法就是四念處,只有佛陀告訴我們這個方法。如果人們想要依他們自己的方法練習禪修,那麼每個人都會發明他自己的規則,每個人都說他的方法最後能到達涅槃,這種誤解是合理的嗎?有可能嗎?果真如此,那麼佛陀就不是一個誠實的人了。如果每一個人可以沒有正念而到達涅槃,那麼就不需要佛陀教這種修行法門了。我們知道佛陀時代有許多宗教派別與禪修方法,那時候甚至有超能力的修行,例如:空中飛行、水上行走、穿越山丘,所有這些超能力的修行都相當常見,然而,並沒有人教導真正通往涅槃的路,因此,如果任何人仍有此種錯誤觀念,以為有許多通往涅槃的路,那麼請他仔細想想這件事吧!不要忘記了,我們是因為佛陀為我們顯示獲得涅槃的心靈發展方法才尊敬他,這個方法主要就是四念處,那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的老師所沒有教導的,那就是為什麼佛教徒尊佛陀為世界最偉大的人,並對其智慧、清淨與慈悲表示尊敬,如果我們沒有依據四念處培養內觀能力,我們就不能真正瞭解佛教:即使在目前,還是很少人對四念處有正確的瞭解,事實上,雖然這個系統完全合理,欲立刻或快速地建立正確的認識仍非易事,我們應該深入研究,並試著以理性去瞭解,然後透過練習驗證其正確性,我們必須隨時透過練習測試佛教,並為自己看到真相。

內觀的注意事項

    讓我為毘婆舍那之修行總結一些方向:

    一、學習毘婆舍那,應該要發展出一個徹底的認識,就是任何存在都只是由心理狀態與肉體構成。

    二、與你有關的肉體與心理狀態只發生在你自己身上,因此你必須在每一剎那的當下,都能對他們保持正念,以清楚地看到他們的本質。

    三、禪修的對象必須是不間斷的心理狀態或肉體,而且始終是當下的狀況;如果感受出現,檢查它,如果追蹤中斷,不要憂慮,只要重新再來,繼續檢查肉體與心理狀態。

    四、在練習過程中,禪修者必須注意,不要有慾想去看到某些事或想去發展某些內觀,你只要注視肉體與心理狀態即可。

    五、不要同時檢查肉體與心理狀態,而應分別檢查它們,而且永遠是當下。

    六、守住站、坐、行與臥這四種主要姿勢,避免次要的動作。

    七、如果有必要改變姿勢,在改變之前要確定知道移動的理由或原因。

    八、使用平常姿態與姿勢,並檢查每一個平常的姿勢與心理狀態。

    九、試著自然一些,不要故意很慢地走路與移動來加速內觀,這種慾望會障礙內觀。

    十、當練習時,不要做任何不必要的事情。

──不要說沒有必要的話。

──除非必要,不要改變姿勢。

──除非必要,不要吃東西。

    十一、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須瞭解動作的必要理由,並看到如何被痛苦強迫去做。

    十二、放下禪修是一件特別事情的這種感覺,它並不是一段追求事情的特別時間,而只是檢查我們動作的原因與心及肉體的特性。

    十三、不要想透過禪修求得任何諸如喜樂或寧靜等的心理狀態。

    十四、毘婆舍那禪修者必須像一場戲劇中的觀眾,不要想去指揮劇情,只是留意地看著肉體與心理狀態進入意識的流動,此種平衡的立足點將導向智慧。

    (本文譯自Jack Kornfield:Living Buddhist Masters PP.131-158

    (編按:讀者若想多瞭解阿姜念的教法,請參考阿姜念著,凡拉達摩譯:《身念處禪觀修法》)(《嘉義新雨雜誌》第15)

◇◇◇◇◇◇◇◇◇◇◇◇◇◇◇◇◇◇◇◇◇◇◇◇◇◇◇◇◇◇◇◇◇◇◇

如理思惟

/空法師

一、涅槃山上是如此地寂靜、清涼、悠遊、自在、安詳、謐寧、清澈、甜美、和平、遼闊、光明、瞭如指掌、灑脫、任運、柔和、閃耀、純淨、大休息、坦然、一望無際、無諍、無苦、無疑、無慮、無畏、無執、無纏、無縛、無對立、無元素、無蘊積、無負擔、無儲藏、無依靠、無動搖、無礙、空。

二、看透、洞察身心的真面目,真實現象,即很自然地放下身心重擔,超越生滅、無畏生死幻象。

 

三、執著有「我」「我的生命、延續……」即人生老病死苦之輪迴流轉,而「我」是什麼呢?「生命誠可貴,真理價更高,若證真理者,兩者皆可拋。」智士滅苦者,即可當下善用觀察生命在呼吸間,呼吸出入的通道在鼻端,真理就在鼻端上,展現照耀著,當真理為生命最高的引導至滅苦之道,最終止息了苦,真理亦可放下。

四、「我」是什麼呢?「我」是由身(物質)和心(精神)兩大部份組合串連在一起    的,如同機器人,有許多零件、機體配合而成,我們分別一一來探究身和心是由哪些零件裝配製成,即能一目了然──「我」是什麼。

    身(物質)的部分:1.堅硬固體的零件(要素)、毛髮、齒、爪、皮、骨、肉,如同地(土)的性質;2.流動凝解的零件:汗、淚、涕、唾、痰、膿、血、尿、油、脂,如同水的性質;3.燃燒的零件、冰冷、溫熱,如同火的性質(為不可見,可感覺的);4.流動推動的零件:氣或呼吸,如同風的性質(為不可見,可感覺的)。

    心(精神)的部份:1.感受(或感覺)、痛苦、快樂、不苦不樂等,受蘊集。2.記憶、印象等,想蘊集。3.思考、造作、過程等,行蘊集。4.識別、覺察等,識蘊集。

五、這個「我」是由身和心兩大配件組合在一起,而發動推展出生命的活力,真是永恆不變,持續運轉,可喜、可貴、可愛、可惜、可樂的嗎?

六、當一堆大小便排出體外,剎那間空氣中洋溢瀰漫惡臭噁心作嘔,蒼蠅來吃,立即拉出蛆蟲,蠕動穿梭著,毛、髮、皮屑、指甲,甚至汗、涕、唾、油垢、痰、膿血混合一起,慘不忍睹:身體忽冷忽熱、乾燥腫脹、氣喘不接、上吐下瀉……等,在在處處顯而易見地可以觀察和証明此身是污臭、可厭、苦聚、不可保惜、不珍貴、火宅、無常的。

七、心(精神)的四大蘊集作用呢?感受、記憶、印象、觀念、思考、推動、創造、辨認、識別、覺察,受、想、行、識亦是迅速剎那地生生滅滅、聚散無常,電光石火,如果我們沒有冷靜理智地洞察這四大無形撲朔迷離的蘊集處,而苦苦執意是我、有我、是我的,我可以永遠把持、掌握、控制、主宰、指揮、操縱、使喚、駕御心的任何一蘊集處,那麼它們將如刺客,伺機暗剎、中傷、反擊──「自我」,最後是遍體鱗傷、憂悲苦惱、身心交瘁、崩潰。(《嘉義新雨雜誌》第15)

◇◇◇◇◇◇◇◇◇◇◇◇◇◇◇◇◇◇◇◇◇◇◇◇◇◇◇◇◇◇◇◇◇◇◇

                  15目錄                  回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