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總目錄

▲▲▲▲▲▲▲▲▲▲▲▲▲▲▲▲▲▲▲▲▲▲▲▲▲▲▲▲▲▲▲▲▲▲▲

《嘉義新雨雜誌》第22 (1997.11.)

▲▲▲▲▲▲▲▲▲▲▲▲▲▲▲▲▲▲▲▲▲▲▲▲▲▲▲▲▲▲▲▲▲▲▲

22 目錄

淨化人心/明法比丘

培養直觀的能力/明法比丘

止與觀:大師們怎麼說?(下)/Ven. Visuddhacara 編輯

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二)/緬甸 雷迪大師

受持五戒/明法比丘

五戒戒相/明法比丘 整理

帕奧禪修中心簡介/Santa Gavesaka

(22)(趙家魯-徐鈞-黃成義-張蔚莉-岳文元)

◇◇◇◇◇◇◇◇◇◇◇◇◇◇◇◇◇◇◇◇◇◇◇◇◇◇◇◇◇◇◇◇◇◇◇

淨化人心

/明法比丘

    暴戾、兇殺是最近台灣人民都能感受到的氣氛與恐懼。治安的惡化,是功利主義大行其道的結果,部份的人民不循正常的工作、職業來謀生活,想快速、鑽法律漏洞或犯罪手法謀取暴利,打亂了正常的、安份的社會秩序。

  人民不守法的情況,在十字路頭就可以看到,經常可看到驚心動魄的闖紅燈、不守交通規則,在沒有人注意的角落,更有家庭暴力、街頭搶劫、偷竊、綁票、販毒吸毒、黑道橫行、走私、黑槍買賣。若人一栽進去犯規、犯罪的慣習,除非死或被抓到、關入牢獄,似乎很難再回頭。

    改善治安幾乎是全民的共識,但若單靠執法機關是絕對不夠的,而且也不是治本的方法,必須要全民自我提升善良的程度,才能有效的、根本的改善治安。這裡提出三點作為淨化人心的建言:一、分別善惡。對有罪、無罪,應親近、不應親近,卑劣法、優勝法,污穢法、白淨法等,都能一一分辨,不含糊地選擇善法,如此生活就能遠離犯規、犯罪,不會受到譴責,不會有痛苦的後遺症,而能增加自他和樂與幸福。

二、有慚愧心。因有慚愧心的保護,拒絕做不該做的事,若做錯事,則知錯能改,不強辯或一味掩飾。《雜阿含經》第749經說:「若起明(分別善惡等)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定,次第而起。」有慚愧心才能行正道。三、精勤。努力用功、不放逸地成就各種善法,而所獲取的財貨、利益也很實在、牢靠、保險,若懶惰則一事無成,且很容易接近惡壞之法。(《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培養直觀的能力

/明法比丘

    直觀(vipassana,內觀)是解脫之鑰,它是當下進行直接觀察五蘊,直接明白五蘊的實相:無常、苦、非我,而得到解脫。

    直接觀察是單純的觀察、感受,沒有語言、思惟,就如佛陀提示婆希說:「見只是見,聞只是聞,覺只是覺,知只是知。」(《自說經》第一品、第十經)其中「覺」的內容是「嗅、嘗、觸」,「知」是意識生滅的覺知。婆希得到這樣的提示,大約在一兩個時辰左右,即得解脫,真是稀奇。直觀的心態是「不高、不下、不倚、不縛、不染、不著」(《中阿含187經》,大正藏1.732中)不同於在四禪那中對「業處」(用功的處所)可能會落入守候、依賴,而不利於直觀。依經典所記載,慧解脫者(不經由禪定而得解脫)遠多過俱解脫者(定、慧都解脫),可見由直觀而慧解脫,有其優越性,且頗適合現代人的實修。

    面對情境,如何直觀?以呼吸來說,吸只覺知吸,呼只覺知呼;以動作來說,曲伸、起落、觀瞻、往返,都了了分明地覺知;有情緒出現,喜(有染)、怒、憂、懼、愛、憎、慾,只是觀,不再用語言或行為去攪動它;甚至面臨死亡,也放下一切,完全接納,只是觀。這樣的直觀,可以消除多餘的思惟活動,能於當下消溶任何業力的活動,能活得輕鬆、沒負擔,更是達成解脫最關鍵的臨門一腳。

   傳說中的佛陀,曾經歷長劫修行,但在最後一生未證道前,還是具有貪瞋痴,所以無論具有多少的修行資糧,都只是解脫的助緣,有時還是累贅,若不知把握、修習直觀的要領,是無法圓滿達到究竟解脫的。因此,培養直觀的能力,是行者所應努力具備的。(《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止與觀:大師們怎麼說?()

Ven. Visuddhacara 編輯   /鄭(木百)青

班迪達法師(Sayadaw U Pandita

  班迪達法師(1921年生),曾經受教於馬哈希法師座下,至今已經教導內觀達30年之久;他除了在緬甸積極的教導之外,自從1984年起,也在美國指導過好幾次23個月的密集禪修,他也在歐洲、澳洲和亞洲指導。班迪達法師嚴謹且正確的指導,備受尊敬,如今已年屆七十,仍然誨人不倦。

  羅摩.達斯(Ram Dass),一位美國宗教教師,前哈佛大學教授,他在1985年的美國內觀雜誌「心的探索」(The Inquiring Mind)裡,發表一篇文章,對班迪達法師的教導技巧,給予一個有趣的評價。羅摩.達斯在美國定期指導心靈研習會及密集禪修,也參加班迪達法師在美國及緬甸指導的密集禪修。他的經驗,在「心的探索」中透露:「……而後,我所看到的班迪達法師真是一位大師,心的分析師,心的科學家……我真的感到他是一位大師,他已經聽心達35年之久。我看到他了解我的內心就像一部電腦把心列印出來。他看到我的心走向哪裡──記憶、幻想、計劃──整個結構…我看見整個方法(如:內觀)是如此的絕妙──如此的絕對地燦爛。我所看見的是它給我首次的機會開始去看一些敏銳的心的狀態,而滲透我的整個宇宙,這是我從未認知的存在,因為我從未能到達環繞他們的邊緣……我離開時一無所有,但敬畏這方法……我看見我的心的本來面目,比以前我所曾看到更清楚。」

  班迪達法師的教法結合了學術與實修經驗。在12歲他就已經當和尚,學習巴利文、三藏經典、論釋及註疏,也通過所有經典的考試,上至阿毘範師(Abhivamsa)的水準,這在緬甸佛教界像是博士學位,班迪達法師能夠說出有根據的理論和修法。他在馬哈希法師指導下經歷了密集禪修之後,從1955年起迄今他自己獻身於內觀教導。

美國智慧出版社(Wisdom Publications)和錫蘭佛教出版社已經發行班迪達法師的一本書《就在今生》(In This Very Life)。

    評論純內觀禪修者的處境,班迪達法師1987年在緬甸馬哈希禪修中心對學員的開示中有一次提到:「在佛陀的時代,有些內觀禪修者全然不修習奢摩他禪定(譯按:《雜阿含》第347經〈須深盜法經〉可印證此說)。這種修法就是所知的純內觀禪修,也是禪修者所知的平淡內觀(sukkha vipassana)(平淡的觀察──平淡是因為它沒有禪定境界),當然,一個已成為不還果或阿羅漢的人,他毫無困難地可以修習並達到禪定境界。這裡有一個要注意的警訊,就是禪修者可能會執著奢摩他禪定,而不向從存在中解脫(bhava vimutti)的崇高目標進展,因此教導:決不允許心散亂在外,也不停留在內。」

    班迪達法師也教授慈心觀,這是純奢摩他禪定的一種,以下有段相關的評價:「大約20 多年前在錫蘭,我遇見一位在家信徒,我教他慈心觀之外,又教出入息念,他修習奢摩他後,深受鼓舞,他責怪我在以前不曾教他這修法,把自己比喻為舍利(Sari,舍利弗長老的母親),舍利也責備她的兒子沒有教她「法」。「為何我們把慈心觀夾在內觀之間?因為它扮演保護的角色,就像一個加入戰場的人躲在護罩後面以免暴露的危險,或是乘船過河來取代游泳。」

    「有時內觀禪修者可能對修法厭倦了,且很難達到定力和智慧,有頭部發燒的苦惱感。像這種情況下,他可以轉到禪那境界,去改變一下或恢復元氣。然後再繼續內觀修習。像這種禪修者被稱為『止觀雙修行者』(禪修者兼修奢摩他及內觀兩種)。」

    慈心觀有助於內觀嗎?法師回答:「對一般人慈心觀較容易修習,但不會加快內觀的進展。」

  另外一個問題,是否他認為純內觀禪法是一種較快達到道果智的方法?法師肯定地回答,他解釋道:「那像是參加一場戰爭,抱著必死的決心,你會迅速得勝。反之,戴護罩(奢摩他)上場,必然要多歡時間,用內觀你決不會死或輸掉這場戰爭。」

    禪修大師們對哪一種方法較為迅速,可能有不同的見解,哪種技巧給了最迅速的結果,是奢摩他呢?還是內觀呢?筆者希望所有的方法都是最簡單且最快速達到涅槃的。

馬哈希法師

  馬哈希法師(1904-1982)的純內觀技巧是注意腹部的上升下降,曾經被誤解。

雖然如此,但是它已屹立於時間的考驗,獲得絕大多數人的信奉支持,不僅在緬甸乃至於世界各地。位於仰光的馬哈希禪修中心現在有300處分院,分散遍佈全緬甸。和尚們在此整年的學習經典和接受馬哈希內觀禪法的教導,禪修者──僧俗二眾,在過去四十多年來曾經修習此方法獲得法益的人,超過好幾十萬人,也許這是最好的明証,證實基於《念處經》的馬哈希的方法是有效的,也是為何它通過時間的考驗而存活下來,不僅如此,而且已經繁盛發展了。這方法已經傳佈到泰國、錫蘭、馬來西亞、美國、歐洲、澳洲、尼泊爾、南韓和世界各地。約瑟夫.葛斯登、雪蓉.沙柏,和一群的內觀教師積極地在美國、歐洲和澳洲教導馬哈希的禪修法。在泰國至少有六座大型道場,包括曼谷的摩訶塔寺(Wat Maha That)、在瓊布雷(Chonburi)的威衛阿松寺(Wiwek Asom)和恰充梭(Chachoengsao)的松貼微(Sorn-Thawee)禪修中心都教導馬哈希禪修法。在錫蘭,靠近可倫坡的堪都博達禪修中心(Kandubodha Centre)和密菲雷加拉(Mifirigala)的密菲雷加拉出離園(Mifirigala Nissarana Vanaya)也教馬哈希的方法(作者按:尼納拉瑪法師也教奢摩他,如遍處觀)。在馬來西亞,檳城的馬來西亞佛教禪修中心(Malaysian Buddhist Meditation Centre )、Kota TinggiJohor(柔佛)的寂樂苑(Santisukharama Meditation Hermitage)和KulimKedah(吉打)的魯乃修行林(Lunas Hermitage)已經教導許多禪修者,很多人從修習中獲得法益,並且持續在修習中;在吉隆坡的伯雷克菲爾精舍(Brickfield Buddhist Vihara)的達摩難陀法師(Ven. Dr. K. Sri Dhammananda)在他的著作《禪修──唯一的道路》(Meditation The Only Way)內有一章《內觀禪修者手冊》(Manual for Vipassana Meditators)內容是馬哈希方法的基礎,這一章由緬甸前總理烏奴(U Nu)所寫,他是馬哈希禪修法的虔誠實踐者,即使當他還是任職總理時,烏奴習慣到仰光的馬哈希中心去禪修,並很鼓勵他的人民去實踐內觀禪修。馬哈希法師曾經解釋,注意腹部的上升與下降,以及身、心所升起的其他精神與生理現象是完全依照《大念處經》的指示來的,他指出上升與下降是風大的現象,含有移動、緊張、放鬆和支撐等特性。這些與其他各種事實,像是佛陀的指示注意身體的任何姿態或意向,不管是內在或外在,已經被馬哈希法師指出。馬哈希法師也引據經典舉例証明佛陀的指示,注意四大元素,和各種身體與精神的過程為了瞭解他們的不恆常、不滿足和非實體的本性。祇有這樣之後,我們才能放棄黏著而達到涅槃的解脫智。

  當馬哈希法師還在世的時候,他曾痛心的強調,他不是教導新的或脫軌的事,而是完全正確的依照《念處經》的精義修習。嚴謹的說,那不是馬哈希的方法或技巧,而事實上是基於《念處經》裡,佛陀說明要去注意所有心與身現象的升起與消失。無論是身體感覺、感受、意識、或任何身心狀態(法)。事實上,佛陀的《念處經》是這樣修習的。而被稱做馬哈希方法,祗是恰巧方便這麼叫罷了。馬哈希總是強調他祇是一個身份卑微的佛陀弟子,教導佛法是依佛訓誡使之流傳廣闊,以利益和造福許多人,他絕對沒有教導任何新的、脫軌的事或是為了他個人的榮耀。事實上,馬哈希法師所有的談話都可在他的書裡被檢視,他總是反覆訴說佛陀的教導無常、苦、無我,在身心中到處都找不到任何一個能被叫做「我」或「我的」東西。

    任何人讀了馬哈希法師的書會發現,這些重複的文句永遠如此經常出現,以至有人可能想,這位馬哈希太嘮叨了。如此謙虛且優秀的佛子怎麼可能教出脫軌不合佛法精神的事呢?這是荒謬而且離譜的。

    馬哈希法師終其一生,獻身傳佈佛法,特別是最重要的內觀禪法,他的一生和他的工作足以証明這一點。幾乎所有他的著作都是有關內觀,他所有的開示與講經,從未忘記將內觀帶入主題中,勸勉人們去注意他們的身心狀態,是為了從輪迴中儘快得到解脫。他有兩冊用緬文寫的如何修習內觀的書,頁數超過一千頁,內容廣泛的引用巴利經典、釋論和註疏,是古典的作品,尚未被翻譯成英文(譯按:本書有五分之一被譯成英文" Practical Insight Meditation"《實用內觀禪修》)。另外,他曾翻譯《大念處經》成緬甸文並有很多注釋,這些對內觀修習者是非常珍貴的,他也翻譯了好幾冊的《清淨道論》及其論註成緬文,用緬文寫的著作全部超過七十種。

    另外,他的經典著作《內觀的進展》(The Progress of Insight)以緬甸文和巴利文寫。這本書是心清淨的七個階段的概要和十六種內觀智的極致以達成道果智。

錫蘭佛教出版社的向智法師(Ven. Nyanaponika Mahathera1901-1994)對這作品印象深刻,他曾請求馬哈希法師允許把作品從巴利文翻成英文。馬哈希法師的巴利文知識如同他對三藏經典、釋論、註疏同樣地淵博,無疑的使他在19541956年在仰光舉行的第六屆佛教會議被選為質詢者(Pucchaka)。第一屆會議是在佛陀般涅槃後不久舉行的(即佛史上第一次結集),質詢的任務由大迦葉擔任。向智法師他本身是著名的巴利文學者,對馬哈希法師的評語是:「學識淵博」;說馬哈希法師寫的巴利文是:「一種正統清晰的風格」;對馬哈希的論文《內觀的進展》,他補充說:「對當代的巴利文學有非凡的貢獻」。在幫助馬哈希法師推廣念處內觀禪法,他不僅憑藉淵博的經典知識而說,也是他個人的體驗。這位法師早年也曾受馬哈希法師個別的密集修習指導。明顯地,這位法師從這方法親身體驗裡發現了它的好處。

 《內觀的進展》由佛教出版社於1965年發行,馬哈希的另一著作《實用內觀禪修─念處禪定的基礎及進展》(Practical Insight Meditation),已經再版好幾次了。最近兩本書都已被翻譯成意大利文,由意大利出版商發行。馬哈希法師禪法是向禪修大師──明貢法師(Mingun Jetavam Sayadaw)學的。使用腹部的上升與下降當作最初的目標,馬哈希法師也教禪修者注意所有六根的升起與消失的現象。其系統的觀注方法,清楚且正確的指示,結合嚴謹、密集的禪修課程來持續日以繼夜的正念,可以說明這方法的有效性和它帶來的成果。

    在認定馬哈希法師孜孜不倦的推廣內觀和佛法,緬甸政府在1952年授與他「最高大哲士」(Agga Maha Pandita)的頭銜。馬哈希法師逝世於19828月,享年78歲,他受到緬甸人民極大的尊敬,視之為一個有天賦而特別完美的人,一位無疑的聖人(ariyalabhi),一位謙虛的佛陀僕人,盡其一生在服務佛法,優秀的服務,在內觀和佛法的歷史上留下永遠的標記。

結論

    我們已到了審察多位禪修大師的方法的尾聲了。為何我們為了回答兩個問題,而討論了各種方法的細節呢?這正是要給禪修者廣大的展望與了解兩個主要的修習方法,就是透過奢摩他或是直接內觀。我們也給予多位禪修老師的生涯及工作簡要的評價,目的是給禪修者賞識這些教師的說法,從經典知識及禪修體驗。他們不是任意的演繹佛陀的教導,而是參考完整的巴利聖典、釋論及註疏。因此他們的教法也引經據典,由於這樣的了解,我們希望禪修者能解惑,並且以熱忱和信心去修習他們的禪法。

我們希望在付予所有的時間和努力,探討和解釋:是否純內觀有效?是否禪定是必要的?之後,這些諍議問題可以休止。用更熱忱更堅定的信心追求真正的事業及開始與持續修習工作。畢竟佛陀不希望我們去「數他人的牛」,而是去計數我們自己的,親自藉由修行去領悟結果。偉大的導師們太了解有各種著手的方法。他們引導我們遠離無用的諍論,總是鼓勵我們實修,淨化我們的心。內觀或奢摩他,剎那定、近行定或安止定──他們都是有根據的,也許阿姜查詮釋得最好,他說:「這些日子人們執著在文字上,他們稱他們的修習叫內觀,叫奢摩他,在此是被瞧不起的,或者他們稱他們的修習是奢摩他,在修內觀之前必需先修奢摩他,所有這些說法都是可笑的,不要在這條思路上庸人自擾,直接去修習,究竟如何你自己會看到。」誠然,我們需要多修少說。當然,也包含本作者。我們已說得夠多了,讓這事休止吧!有許多重要的工作待辦──持戒、慈悲、寬容,和其他的善行要培養;學習去實踐,習禪為了讓每個人去領悟智慧,佛陀教導的工作要實行;不要耗費我們的能源,讓我們和諧的共同奮鬥。所以讓我在此結束本文。若在這篇小小的論文裡有任何的缺點的話,請多包涵!

並且再一次的祝福所有的禪修者──不管修習奢摩他或純內觀禪法,兩者都一樣有根據的,容易而快速的進展到目的地「涅槃」──從苦中獲得解脫。

(本文譯自:Ven.VisuddhacaraVipassana JhanaWhat The Masters Say,原載Vipassana Tribune,1996.7.Vol.41997.2. Vol.5。作者Ven. Visuddhacara〔淨行〕是一位馬來西亞佛教比丘,目前住在檳城,他早期的書包括“Curbing Anger, Spread Love , Drinking Tea Living Life, Loving and Dying”)謹此感謝楊淑真、楊雅淇師姐抄寫本文。(《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二)

/緬甸 雷迪大師

U Sein Nyo Tun 英譯   台灣 中譯

未了的行者與文句的行者的修行必備資糧

    上述所提人的四種類別當中,敏銳的智者與廣說的智者,只要聽到開示,就可以証得預流道果以及其他較高階的智慧,例如毗舍佉(Visakha)(譯者按:見《法句經註》第1偈頌)以及給孤獨長者(Anathapindika)(譯者按:見《法句經註》第18偈頌)。對於這種類別的人而言,修習「法」並不需要依照「戒清淨」、「心清淨」等等的修行次第。請謹記在心,當天人與梵天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的時候,也是相同的情形。

   因此,我們必須指出,像「戒清淨」、「心清淨」等等記錄在三藏經典當中的修行次第,是針對証入預流道果之前的未了行者與文句行者所提出的。這些修行次第,對於人的前三種類別而言,遠比証得更高層道果,還來得重要。即使阿羅漢聖人已經走過這些修行次第,在証得阿羅漢道果之後的階段,這些修行次第是用於「現法樂住」的目的。

   佛教的第一個千年,是所謂的無礙解型的阿羅漢聖人時代,之後,也就是現階段的佛教,只包括未了的行者與文句的行者這兩種類別的人。現在,只存在著這兩種修行人而已。

 

關於這兩種修行人未了的行者

   關於這兩種修行人,未了的行者,如果實實在在地修習三十七道品,其中包括了四念處、四正勤等等,他可以在今生成為預流道聖人。不過,如果他在修行上鬆懈了,只有當他轉生天界之後,才有可能成為預流道的聖人。當他離開法(譯者按:三十七道品),例如四念處等等,不幸往生了,就佛法來說,他是整個迷失了,不過,要是能遇見未來佛,還是可以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殘存的文句行者

   文句的行者,如果在今生能夠實實在在地修習法(譯者按:三十七道品),來世轉生天界之後,就可以在現階段的佛法時期證入解脫。

 

聖人的時代

   現階段的佛法時期長達五千年,是充滿聖人的時代。奉行三藏經典於人間多久,聖人的時代就會持續下去。文句的行者會運用與佛法相遇的機緣,盡其一生,累積波羅蜜的種子,累積戒律、禪定、智慧的種子。

 

戒律

 談到戒律、禪定、智慧種子的累積,戒律的種子是指:在家男女的五戒,活命戒(正命)、八關齋戒、十戒,以及諸比丘的比丘戒。

 

禪定

 禪定的種子是指經由修習四十種禪修對象之一,例如十遍處,來証得「遍作」;或者,如果再進一步的努力,就可以証得「近行定」;如果又激起進一步的努力,就可以証入「安止定」。

 

智慧

   智慧的種子是指有能力分析色(物質現象)、名(心靈現象)、蘊(存在的構成因素)、處(基礎)、界(因素)、諦(真理)以及緣起(相互依賴的根源),而且有能力直觀到一切存在的三項特質(三法印):無常、苦、無我。

 談到道智與果智的三種種子,戒律與禪定就像裝飾品一樣,總是在莊嚴這個世界,而且,即使是沒有佛出現的世界中,戒律與禪定還是存在著。戒律與禪定的種子可以隨意獲得。但是,智慧的種子,因為涉及色、名、蘊、處、界、諦與緣起,只有當一位修行人遇見佛法才能証入。一位佛法的門外漢,縱使無數的世界過去了,可是連聽到與智慧有關字句的機會都沒有。因此,現在有機會遇見佛法的修行人,如果想累積道與果的智慧種子,以確保未來世能在佛法之內,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那麼,就應該對於最終真理(譯者按:第一義諦)的知識,寄以特別的關照。對於修行人而言,這遠比累積戒律、禪定種子還難以克服。至少,他們應該嘗試去觀察四大界──地、水、火、風是如何構成一個人的身體。如果他們想要好好觀察這四大元素,圓滿証得這一系列的智慧種子,雖然這是最困難証入的,但至少已不需要阿毘達磨論藏了。我們可以這樣說,在佛教內再生,雖然很困難,卻非常值得去做。

 

明與行

戒律與禪定就是「行」,智慧就是「明」,因而合稱為「明行」(vijja-carana)。「明」就像人的眼睛,「行」就像人的手足;「明」就像鳥的眼睛,「行」就像雙翼。擁有戒律與禪定,可是欠缺智慧的修行人,就像擁有健全的雙手雙足,卻瞎了雙眼的人。擁有「明」,可是欠缺「行」的修行人,就像一個人擁有良好的視力,卻四肢殘缺不全。「明」、「行」具足的修行人,就像一個人擁有良好的視力與健全的四肢;「明」與「行」同時欠缺的修行人,就像雙眼、雙手、雙足都殘廢的人,根本不夠資格稱為活生生的人類。

 

只擁有「行」的結果

 活躍於現階段佛法時期的修行人當中,有些人圓滿地具足戒律與禪定,可是卻欠缺「明」的種子,也就是欠缺對於物的性質、心的性質以及存在的構成因素的直觀。因為他們在「行」上力量強盛,大概可以與未來的佛教相遇,可是,因為欠缺「明」的種子,即使親自聽到未來佛的開示,還是不可能開悟。這些人,像是至尊佛陀住世期間的迦留陀夷長老(Udayi-tthera)(譯者按:見《法句經註》第64四偈頌)、優波難陀(Upananda-tthera)(譯者按:見《法句經註》第158偈頌)、六群比丘(譯者按:見《律藏》大品)以及拘薩羅國王(譯者按:見《法句經註》第60偈頌)。因為他們以前累積了「行」,例如布施與戒律,有緣與至尊的佛陀相逢;可是,以前沒有累積「明」,他們縱使經常傾聽佛陀的開示,還是像耳聾一樣,不知所云。

 

只擁有「明」的結果

有些人擁有「明」,例如對於物、心的性質以及存在的構成因素(蘊)的直觀,可是欠缺「行」,例如布施、根本五戒、八戒(齋戒日的戒律)。因為擁有「明」,這些修行人有緣與未來佛相遇,並且聽聞開示,開悟解脫;但是,他們既然欠缺「行」,就很難有機緣與未來佛相遇,這是因為在現階段佛法時期與未來佛之間有所謂的間劫階段(antara-kappa)。

   在中劫階段,這些眾生在感官的世界流蕩,也就是指一連串無止盡的存在與再生,並且只有當這些再生的眾生停留在快樂的天界,他們與未來佛相逢的機緣才可能確保下來。如果在中劫的過渡階段,墮入低層的四界當中,這些眾生與未來佛相逢的機緣便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因為眾生一旦墮入低層的四界當中,便會在四界當中無止盡地輪迴轉世。

在今生中採取布施行為的人,難得一見,他們的身業帶有瘕疵,言談不知節制,意念不清淨,因此,在「行」上有缺陷的人,一旦往生的時候,會生一股墮入低層四界的強大驅動力。雖然有些幸運的眾生會轉世到快樂的天界,可是,會因為以前欠缺「行」,例如布施,以致吝嗇、生活上遇見困厄、刑罰、災難,又會轉世到苦界。因為他們欠缺根本戒與八戒,與他人相處時,會引發爭論、吵架、瞋怒,再加上病痛、煩悶,所以會墮入苦界當中。因此,他們會在每一種境界中都感受到痛苦的經驗,凝聚了無法抗拒的動力,縮短了快樂天界的時間,墮入低層的四界當中。在這種情形下,這些欠缺「行」的眾生,想與未來佛相逢的機緣,實在非常渺茫。

 

根本的要點

簡單地說,根本的要點是,只有當一位修行人具足了「明」與「行」的種子,才可能在來世,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如果只擁有「明」的種子,欠缺「行」的種子,例如布施與戒律,就會失去與未來佛相遇的機緣。另一方面,如果擁有「行」的種子,可是欠缺「明」的種子,就不可能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不可能與未來的佛法相遇。因此,今日的文句行者們,不論男女,想要與未來的佛法相遇,應該在現階段的佛法期間,藉由布施、戒律與禪定的修習來累積「行」;關於「明」至少藉由直觀四大元素的修習,確保與未來佛法的相遇,並且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當我們說布施是「行」,就歸屬於「信」的範疇,而「信」是善人正法的一種,這屬於十五種行法的範疇。

十五種行法分別為:

一、戒律。二、六根的防護。三、飲食知量。四、警寤策勵。

五~十一:妙法(善人的七種特質)。

十二~十五:四禪定──第一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這十五種行法是最高禪定者的特質。正如只修習直觀的修行人所須知的事項,他們應該去修習十一種行法,也就是不包括四禪定。

 對於想要與未來佛法相遇的人而言,布施、戒律、布薩戒(懺摩)與七妙法是根本的修習事項。

   對於想要在今生証得道與果的人而言,首先必須具足十一種行法,例如戒律、六根的防護、飲食知量、警寤策勵與七妙法。在此處,戒律是指正命的根本戒;六根的防護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的防護;飲食知量是指攝取適當的飲食,來維持身體中有形物質的平衡,並且藉此獲得滿足;警寤策勵是指不要在白天睡覺,祇在夜間三個時段中的一個時段睡覺,其餘兩個時段則用來修習禪定。

七妙(善)法是指:

一、信。二、正念。三、慚。四、愧。五、廣學。六、精進。七、智慧。

   對於想要在今生變成預流道聖人的修行人而言,並沒有需要特別去修習布施,而是讓那些在現階段的佛法時期當中,沒有足夠的力量從世間的痛苦証得解脫的人,才特別去修習布施與布薩戒。

 

修行的次第與等待未來佛的人

 既然期待未來佛的人,他們的修行是為了累積波羅蜜,就沒有必要嚴格遵循巴利聖典所展示的修行次第:戒律、禪定與智慧。換言之,他們不應該在圓滿戒律之前,鬆懈了禪定的修行,或者在具足禪定之前,延遲了智慧的修行。面對「七清淨道」的次第:一、戒清淨,二、心清淨,三、見清淨,四、度疑清淨,五、道非道清淨,六、行道智見清淨,七、智見清淨,他們不應該在前一階段未圓滿之前,便鬆懈了其餘清淨支的修持。既然他們儘可能地累積波羅蜜種子,就應該將戒律、禪定、智慧累積到達最極致。(《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受持五戒

/明法比丘

  覺自願受持三歸五戒,並認真行持,關閉諸惡、不善法,必將是社會的道德楷模,而紮實地立足於實踐解脫的第一個重要階位,將生出諸定慧,直趨涅槃城。佛陀的成道也是受持五戒、十善,而成就道業,佛陀說:「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無願不獲,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當作是學。」(《增一阿含經》卷十六,大正藏第二冊、第626頁上)所以,修學佛法者應當重視五戒的受持與行持,身語意將增強正念,滅絕懊悔,而得精進、輕安、喜樂、寂止、如實知見、厭離、解脫,就像護養樹根,則莖幹、枝葉、華果就能成長。而若有因緣者,則應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加強脫離煩惱繫縛的能力。

    若有居士欲受持三歸五戒者,可向當地的比丘(或出家眾)求受,若無出家眾作證,則可自誓受三歸五戒,若無出家眾作證,則可自誓受三歸五戒。歸依三寶、受持五戒就成為佛門弟子,當護持三寶,不應狹隘的以為只是某師的歸依弟子。

  居士乞求受三歸五戒的程序如下:

 大德,我乞求三歸依及五戒。

 第二遍,大德,我乞求三歸依及五戒。

 第三遍,大德,我乞求三歸依及五戒。

  接下來,隨著比丘唸三皈依文:

  我歸依佛,我歸依法,我歸依僧。

 第二遍,我歸依佛,我歸依法,我歸依僧第三遍,我歸依佛,我歸依法,我歸依僧接下來,比丘說:「三歸依已竟。」

    歸依者答:「是大德。」

  接著跟著比丘唸誦五戒:

 我學習受持不殺生。

 我學習受持不偷盜。

 我學習受持不邪淫。

 我學習受持不妄語。

 我學習受持不飲酒。

  接著比丘說:「這是五項學戒。持戒能引導你得到安樂,持戒能為你帶來財富,持戒能引導你得到涅槃,因此,應該嚴持此淨戒。」即完成受持五戒的儀式。戒子應熟悉五戒的戒相,以免違犯戒律,並應實踐五戒的積極面:愛護生命,布施,護持家庭安樂,實語、愛語、柔軟語,養護身體等。(《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五戒戒相

/明法比丘 整理

  本文參考律藏比丘、比丘尼戒的四波羅夷法(滅擯,不共住)即四根本戒,以及《優婆塞五戒相經》,使戒相清楚明白,以便利受持,受戒律的保護及獲得利益。若在家人受持五戒而違犯根本重戒,《優婆塞五戒相經》主張「不可悔罪」,但弘一法師主張可以懺悔,關於這一點,似乎應由各宗派各自裁定。除了本文所列重罪罪相之外,另有無數中罪、下罪可悔罪,另作整理。若有疑惑有犯無犯、重罪輕罪,請查閱律藏以釋疑。

一、殺戒

犯相:1. 對象是人。

   2. 認定是人。

   3. 起殺心。

   4. 有圖謀、行動。

   5. 彼人死。

無犯:1. 以為對方不是人,或以為他是非人。

   2. 若殺非人時,以為是人。

   3. 一切無殺心的誤殺。

   4. 精神失常或情緒失控時殺。

說明:人包括「似人」(受精卵在子宮著床四十九日中)、胎兒。

  符合有圖謀、行動之殺罪有以下各項:

   自手殺,或對方因此墮死,或隔一段時間才死。

  教人殺,而自己旁觀。

   遣使殺。遣使去殺某人,或被遣者輾轉遣他人去殺。

  懸賞殺人,或唆使人懸賞殺人。

  自勸人去死,或教人勸人去死,或寫書信勸死。

   給人毒藥或殺具,此人因此自盡;或下毒在眼、耳、鼻、身上、瘡中;或給墮胎藥。以咒術殺。

   非人即非人類,天龍八部,即天人(勝過人間之果報)、龍(蛇類,有神力,能興雲雨)、夜叉(惡鬼)、乾闥婆(樂神,以香氣資養身體)、阿修羅(由瞋、慢、疑三因而生)、迦樓羅(金翅鳥,以龍為食)、緊那羅(樂神,頭上有角)、摩餱羅迦(樂神,大蟒神,人身蛇首)。

二、盜戒

犯相:1. 有主物。

   2. 認定是有主物。

   3. 起盜心。

   4. 偷盜有價物品。

   5. 有圖謀、行動。

   6. 舉離原處。

無犯:1. 以為是自己的東西。

   2. 自信物主會樂意給予。

   3. 暫時借用。

   4. 棄物、畜生物。

   5. 精神失常或情緒失控時的不與取。

說明:偷盜有價物品,包括逃漏稅在內,而在偷盜或逃漏稅後,會被當地法律處罪、罰款。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以偷五「摩沙迦」(masaka)以上判處死刑。在律註中有人換算五摩沙迦等於20顆米粒大的黃金,約1/24英兩(ounce,約0.333錢)值台幣370元(1997年)。但今由於時代變遷,要考慮因素很多,

        難以換算。目前泰國比丘戒以偷1銖(約台幣1元),算是犯不可悔罪。

   對於非己物之有價值物品,未經同意,也非暫用心態,自手取、教人取、遣人取,然後據為己有,就是「不與取」(adinnadana),等於偷竊。

  必須符合五個條件,才自信(vissasagaha)物主會樂意給予:朋友,親戚,人還活著,已答應給予,或拿走後物主不會生氣。

  棄物:棄置於垃圾堆之物。若棄置路邊之物需小心辨識,如棄置之機車、汽車不可任意取用。

  畜生物:即在畜生巢穴發現的有價物品。

三、邪淫戒

犯相:

1. 對象非配偶。

 2. 有淫欲心。

 3. 觸境(男之肛門、口及女之陰道、肛門、口)。

 4. 與境合(乃至入一點點)。

 5. 若為怨逼,接納樂受。

無犯:

1. 睡眠或昏迷中無覺知。

 2. 沒有淫意。

 3. 沒有接納樂受。

 4. 精神失常或情緒失控。

說明:

《優婆塞五戒相經》主張付錢嫖妓無犯戒,但本人認為不甚合理。又現代人的婚姻觀較過去自由,故本人主張除了「配偶」之外,若未婚男女,應該要有感情基礎,才能有性關係,若分手,需等半年以上才能另有新伴侶。這是依照婚姻分居六個月後,無法再復合來判定。無感情對象包括妓女、非熟識之對象。淫欲對象不限於男女人類,包括黃門(閹人)、二形(具男女根),未腐壞之屍體、動物、非人。

  怨逼,指強怨,如:王、賊脅迫;軟怨,指前妻、情侶愛染纏綿。

   接納樂受,如身動、配合、享受。

四、妄語戒

犯相:1. 對象是人。

   2. 認定是人。

   3. 有欺騙心。

     4. 自無實知、見、證上人法。

5. 騙說自知、自見、自證上人法。

     6. 明白地說。

     7. 對方清楚明白。

無犯:

1. 增上慢。

     2. 說是業報因緣,不說修得。

   3. 實得上人法。

   4. 說上人法,不自稱已得。

   5. 開玩笑。

   6. 獨處時自言自語。

   7. 夢中說。

   8. 說溜嘴。

   9. 向非人或畜生妄言。

說明: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是超越凡夫境界,即禪定(jhana,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解脫(vimokkha,離繫縛,得自在)、三摩地(samadhi,等持,心離掉舉、不散亂)、三摩缽底(samapatti,至,伏昏沈、掉舉,致力於身心安和)、見道(banadassasana,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修道(mahabhavana,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證果(phalasacchikiriya,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斷煩惱(kilesapahana,斷貪、瞋、痴)、心解脫(vinivaranata cittassa,心離貪、瞋、痴而解脫)、樂靜處(sunnagara,樂獨居於無人靜處)。

  增上慢(adhimana):高估自己,未實證自以為已實證。

  若實得上人法,妄說不得,犯可悔罪。

五、酒戒

犯相:1. 酒。

   2. 無重病。

   3. 飲入咽喉。

 

無犯:1. 以酒調藥治病。

   2. 以藥酒塗抹皮膚或傷口以療傷。

說明:飲酒於比丘、比丘尼戒中犯一咽一波逸提罪,可懺悔。而受持五戒之居士,犯酒戒,亦可懺悔。律中說,酒有十過:一、顏色惡。二、少力。三、眼視不明。四、現瞋恚相。五、壞業資生。六、增疾病。七、益鬥訟。八、無名稱(聲譽)。九、智慧少。十、命終墮三惡道。故應努力受持此戒。

  酒包括酒糟、酒麴(含酵素、釀酒用),有酒精成份,飲入喉能醉人,無論是否有酒色、酒香、酒味。若不是酒,雖有酒色、酒香、酒味,而無酒精成份可飲。

  飲酒時,作無酒想、空想、或其他名目想(如:般若湯),皆犯。

  若有病,以酒和合湯藥,只為增強藥效,無犯,但需告白。(《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帕奧禪修中心簡介

/ Santa Gavesaka

一、道場名稱與地址

    Pha-Auk Tawya Zingyan Monastery

  Pha-Auk P.O. Mowlamyine,

  Mon State, Myanmar.

  Tel:95-3-222853

二、禪師 Sayadaw U Acinna

  禪師1933年生,身材不高,體形略胖且壯,但是身體並不很好,據說他每年常得兩、三次瘧疾和約有四十年的心臟病以及風濕等病。

    禪師早年出家,精通巴利三藏及諸註釋,也背誦很多巴利語經論,所以當他在講經及開示時,常依傳統,先背誦一段經文再依文詳釋。禪師會說英語,雖然不是很精通,但是在小參、禪法的傳授應該沒有問題。(此道場有許多受英文教育的馬來西亞僧尼,可以幫忙翻譯,可以不須硬學英語)。對於禪師的禪修教授善巧與耐心、慈悲,為法忘軀的精神,沒有門戶之見,只要你有能力修習,沒有私心的傳授等等,這些需要你自己去體會,實在不愧為聲聞中的菩薩。禪師一向不透露自己有禪定、神通、証果之類的話,但有能力的修行者,則可知其高深莫測。

三、氣候

    從五月底到十月初,約有五個月為雨季,有時連下幾天雨,比較潮濕些,蚊蟲很多,但是天氣不熱,非常適合禪修。雨期過後就很少再下雨,氣候有時有點悶,但不會很熱。十一月中到二月初為小冬天,在一月最冷也才十五度左右,並不很冷,很適合禪修。三月到五月中比較乾燥和熱些,但有風,最高溫約在三十三、四度左右,並沒有像台灣的夏天和冬天那樣分明。

四、飲食

    除了三、四位比丘到Pha-Auk化齋外,一律採取內托缽的方式(僧伽食)。食物為含蔥蒜,無蛋的素食,非常適合北傳僧尼所需。雖然沒有台灣的素料,然而近一年來,由於有馬來西亞居士團體定期寄伙食費及供齋的緣故,加上此道場的聲譽已逐漸提升的關係,現在已改善不少。平常也有居士來打齋及帶食物來供養。在生活物資上,很多仰賴泰國、中國大陸、印度和馬來西亞進口。緬甸是軍政統治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方面還不發達。這裡沒有工、農業污染,食物多為自然的季節性蔬果,沒有藥害。飲食供給早、午餐,一湯和三、四樣以上的菜,巧克力奶及水果,有時候很豐富。

五、戒律

    此道場的比丘在持戒律方面有一定的水準。不持金銀、不非時食、不抽煙、不吃檳榔等,並有共住規約。

    緬甸和泰國一樣,有短期出家的風俗(鍚蘭則無),連八戒尼也不例外。有人出家七天、三個月或半年、一兩年等。假如有北傳僧尼想來學習禪法,禪師非常歡迎,在比丘尼方面沒有問題;比丘若想要再受南傳比丘戒,禪師也允許,但他希望受後能長久著南傳袈裟。禪師並不希望北傳比丘自破傳統而換著南傳袈裟,以北傳比丘的身份來參學,禪師一樣歡迎,他只要你努力修行,沒有其他要求。然而實際問題是:此道場除了少數比丘外,大部份比丘都是從四面八方而來,非常複雜,而且有的長老已經五、六十夏了還領眾來參學。禪師無法克服現實問題,因此北傳比丘無法參加其誦戒、羯磨、安居,托缽也在外國比丘的後面。假如只是來數天還無所謂,但若有希望來半年、一年以上者,或是已經出家二、三十年者,當如何?希望做此考量:自己是否放得下?

六、生活作息

    3:30 起床

  4:00~約5:20 打坐

  約5:30 內托缽

  7:00(或6:45)~8:30 打坐

  9:10 托缽(外國比丘)

  12:001:30 打坐

  2:304:00 打坐

  5:307:00 打坐

  7:308:30 禪師開示(緬甸語)

七、禪堂

  禪堂有上、下層(兩樓),上層為禪堂、兼戒場及圖書館,圖書方面有巴利文藏經、緬甸文藏經和一些英文典籍,可供借閱。上層禪堂供比丘和居士打坐之用,下層則供八戒尼和女居士打坐。目前在山上建造一雙層的大禪堂。

八、寮房

    目前比丘寮房約有一百餘間,平常每間寮房住一位比丘,假如過年及雨安居時,比丘數量較多,則有些緬甸比丘兩位共住一間寮房。大部分的寮房都接有水和電,非常方便,而且有二十多間大寮房附有廁所,但是有少數幾間寮房比較偏遠,所以沒有水和電,好像住在森林中一般,居高臨下,有山有水,環境甚佳。

    尼眾多與在家眾同住,有時也分住。因緬甸無比丘尼,只有八戒尼或九戒、十戒尼。

九、住眾

    在此道場長住的僧尼並不多,緬甸參學及走馬看花的風氣很盛(有些上、下緬甸飄遊不定),緬甸過年時人數最多,有些全家人都到寺院出家七天或十天不等。比丘和沙彌:90 150位左右,十戒尼:340130位左右,居士2050位左右,女居士:40150位左右。一般時期全寺約有200位左右,緬甸過年時則有時會超過500位,雨安居時為300多位。

    從外國到緬甸Pha-Auk學禪者,兩年前(1995年)約二十多位,如今已增加到五十多位,其中有約十位來自鍚蘭,二十多位來自馬來西亞,餘有些則來自台灣、日本、韓國、澳洲、新加坡以及幾個西方國家。

十、學程內容與方法

    Pha-Auk的學程次第表是簡略的修學次第。另外Sayadaw有五本緬甸文的著作,從色法到毘婆舍那,希望將來有人能發心翻譯成中文。另外在馬來西亞已經翻印有兩本英文書籍,也是值得參考,內容中也有此道場的學程內容。(1.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nd Four Elements Meditation.《修安般念與四大種》2.Light of Wisdom.《智慧之光》)

  禪師所教授禪修的禪法是依照《清淨道論》、《阿毘達磨》和許多註釋書。一般修學者都以安那般那(出入息念)為初門,修到四禪,再以四禪禪相的威力觀三十二身分(初禪)、再修骨相,取他人的骨相作為白遍業處。修慈則依照《清淨道論》的方法證五百二十個安止定,再修四種保護業處:佛隨念(有些過去世曾見過世尊者,他在修佛隨念時,則在禪相中,可浮現出當時世尊的容貌)、不淨觀、死隨念,然後再觀四大(界差別觀)。但是也有少數行者,因已長久修習毘婆舍那或是身心比較敏銳,適合修習四大觀的人,禪師則會鼓勵從四大修起。修四大觀到可以看到色聚(Rupa-kalapa),再分析六根、三十二身分等,詳在第一本書。

    色法修完之後,再修名法。以四禪基礎,在入禪定後的出禪定,檢查心所(禪支),以及分析在各禪中的心所數目(36.35.34.33)以及確定、瞭解善、不善心所和出入禪心的過程等等,認識及確定名色為名色識別智,此為見清淨(只有名色沒有實我)。修習觀過去世和未來世的名色,之後再修十二緣起等知其因緣果報不虛──緣攝受智,此為解疑清淨。思惟智和生滅智為道非道智見清淨。壞智、怖畏隨觀智、過患隨觀智、厭離智、欲解脫智、審察智、行捨智、隨順智──為行道智見清淨。種姓智、道智、果智、觀察智──為智見清淨。禪師所傳授的是以如實知見為主,詳如《清淨道論》和《智慧之光》,希望未來名法緣起和毘婆舍那等四本書也都能再繼續翻譯成英文和中文,利益諸行者。

    有些禪修者多年修習連禪相也看不到,有些人則很容易成就(尤其緬甸人),這完全仰賴於自己努力與否和宿世修行善根(波羅蜜)而有所差別。

十一、小建議

    1.南傳比丘在此道場不持金錢,辦理居留證和接機、安排交通等全賴仰光U Thet Tin幫忙,準備來受南傳比丘戒者,錢不需要帶太多,並可放心的交由居士代持(因為交通、辦證件等皆須費用的緣故)。

    2.在此道場以禪修為主,一年難得有兩、三次出門,所以想要來習禪者,必需先有心理準備,只為法,不為觀光旅遊而來。

  3.Pha-Auk禪修道場在雨季時蚊蟲特多,常常有人患瘧疾,但卻容易治癒,請放心。

    4.假如不是老參或是在宿世已有禪修的具善根者。在禪修的過程中,定力進進退退是很正常的事,此地有很多修行天才,假如看到他人的成就,請勿因自己沒有成績就沒有耐心修行,既然發心想來和禪師習禪,應該按照禪師所教的禪法(業處)、進度以及依所約定的小參時間報告禪修成績,切莫因為沒有進步就不敢去見禪師。假如沒有心想跟禪師學習,那何必來?

    5.雖然禪師很慈悲,幾乎有求必應,但是在緬甸的物資環境是很自然,且很缺乏,很多日常用品仰賴進口,加工食物也不例外,此地生活物資不如台灣那樣奢華,所以希望到緬甸習禪者,請先考慮一切狀況,最好自備日用品,如蚊帳、毛毯、枕頭等,以免到時候向禪師要求要某某東西或抱怨。

    6.希望未來能有人發心翻譯禪師的五本緬甸文禪修書,及那兩本英文書。禪師有指示,其書可以翻譯成中文,但須以助印流通的方式,不得販賣。

    7.建議欲來修禪者,可先閱讀《清淨道論》(尤其慧學中的「五蘊品」)及《攝阿毘達磨義論》,因為修到名法和色法時,有很多內容,這兩部論有關,才不致於萬一修上去時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十二、建議參考書籍:

    1.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nd Four Elements Meditation(修安般念與四大種)

  2.Light of Wisdom(智慧之光)

  3.《清淨道論》葉均中譯。(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BPS出版,Bhikkhu Nanamoli英譯)

  4.《攝阿毘達磨義論》葉均中譯。(Bhikkhu Bodhi整理: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BPS出版。)

  5.《巴利語辭典》(水野弘元著)

  1997.7.21草擬於緬甸Pha-Auk

小補充:

    1.假如想要長期來此道場禪修者,可先以28天的觀光簽證入境,再由仰光U Thet Tin 居士代替申請三個月或半年、一年的禪修簽證,但切勿自己先到仰光、曼德勒跑一跑,玩到簽證日期已快到,而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來不及辦居留證)。另辦簽證相片就要八張,還有其他地方也可能用到,所以有十多張兩吋相片比較理想。

    2.雖然南傳系統比丘尼在十三、四世紀已經就斷層了,但是希望來學之尼師持戒不要比八戒尼還不如,那就不用別人說:自己看輕自己;比丘要以北傳身份來參學者也希望自律比較好。欲來者希望能放下自己以前的職事、見解,不要計較大乘、小乘、南傳、北傳。假如自認自己有滿杯水,那何必來?而且分黨分派在戒律中,佛陀也不允許。

  3.這裡交通並不發達,1996年才開放觀光,仰光到毛淡棉前站坐火車要八小時,巴士要十小時,坐船渡河,再坐十多分鐘的車才到帕奧。自馬來西亞出版禪師的英文書後,來訪的外國人已不少了。台灣經濟富裕,想必日後來緬甸觀光者會增加很多,這裡的接送人很缺乏,也很忙,想到緬甸觀光者,請取消來此道場的計劃,因為帕奧沒有觀光的價值(不是旅遊區)。

    4.禪師希望我們在禪修上好好下工夫,不要我們在學習語言上浪費時間(禪師只有緬語開示,沒有英語開示),這裡也不是讀書、研究教理的地方,只是非常適合禪修。禪師曾指示,若想來學禪者,應至少住半年到一年以上比較理想。

    5.因鑑於曾經有行者,才到此寺一、兩個月即遍問他人的修行成績,知道不少人有成就而自己卻連禪相也看不到,卻從不反省自己是否努力修行、出家多久、此世和過去世的禪修波羅蜜如何等,而導致障礙出現而離去。所以建議想來跟禪師學禪的有心者,或許可以考慮先依照禪師書中安那般那念的簡易次第和方法,自己在台灣嘗試努力修習,修到可以看到禪相後,再繼續修到幾乎閉眼禪相即現且很明亮、很穩固,在一、兩小時以上,或是更再修習數月,定力愈深愈佳(不要執著),再去找禪師學出入息禪及其他業處。假如有佛法基礎者,一年半載可修完學程也說不定。因為在台灣環境、氣候、飲食、生活條件與緬甸不同,而且緬甸有瘧疾,不知是否每人都能長久居住。而且假如僅有指導老師大家就很容易有禪定,那幾乎可謂「天方夜譚」,何況證道,必需先摸摸自己良心,才不致於因修不好窮磨時間而自退道心。另外,禪相、禪定、解脫等,都是過人法,北傳佛教尤其忌諱,對於僧尼,佛陀也規定不得向未受具戒者說,所以為了避免自他修道的障礙及誹謗(他人忌妒),不宜任意宣傳己有等,而且有經驗的善知識指導、印證很重要,以免犯上增上慢的過失。(《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來 函 照 登(22)

老師台鑒:

  快過年了,在此先向您拜個年,包個紅包。雖然只相處二天,但內心始終很感謝您及新雨給我的一切,也唯有像您及一群不計利益、犧牲自我為了佛法,為了愚昧的眾生,不斷付出,也唯有您們的熱誠,才能讓我一睹佛法之真諦,佛法的珍貴教法,內心真是銘感五內,用世界最感恩的詞句,都無法表達此刻所須的言語。

    在學佛的過程當中,跌跌撞撞不知多少年──也許大多數的佛教徒都是這樣吧!

在經歷過一場生死(生命)交關之後,對佛法又重新認識,若不是新雨,坦白說:我都快不相信佛法了。我曾向佛菩薩祈禱過,只要讓我找到開悟解脫之法,我當信受奉行,至死不渝,如今,佛菩薩太眷顧我了,太慈愛我了,也許我比別人多了一份幸運,也許上天要讓我經歷生命之大關才肯交付我珍貴之法。

    說實在的,要說要寫的東西太多了,寫到此,思緒很激動,很感恩您及新雨的同仁,謝謝大家,願大夥聞此法,深信不疑。

.S代我問候陳麗鳳師姊

弟子兼拜把兄弟 趙家魯 敬上   1997.2.2

(《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明法法師慧鑑:

  最近從嘉義新雨第20期,得知您於今年三月第二次出家,可喜可賀。但願靠您的法緣,能夠結合一批志同道合之士,共同建立一個台灣原始佛教的道場,以利四眾弟子的修學,讓原始佛教能在台灣蓬勃發展。

    我對原始佛教也有相當的興趣,但苦無同參道友可以互相研究學習,因此只有靠自己閱讀,往往又一知半解,因此學習效果不彰,但是為了滅苦之道,只好孤獨的走下去。台灣若能在短期間成立一個原始佛教的僧團,對正法律的弘傳必有立竿見影之效,這也是我衷心的期待,這樣才能匯集熱愛原始佛教者的向心力。祝福您福慧具足!

    弟子 黃成義 合十   1997.7.22

(《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張慈田先生:您好!

  早在幾年前就想與貴社聯繫,後來聽聞貴社在台北已停刊,當時真十分抱憾。近在偶然之機會又聞你們並未停止,故十分欣喜,來信聯繫。

   對上座部佛教是早些年就頗心儀,開始研讀覺音論師的《清淨道論》等以及《阿含經》,但對其實踐總無法把握,後來有幸讀到泰國阿姜查尊者等的一些開示,才如茅塞頓開,漸了解上座部內觀的道路及價值,但阿姜查尊者開示往往分散,並帶有隨

機性,對整個系統的實踐技術論述不多,直到94年末95年初時,讀瑪哈希長老的《四念處禪修》一書,才對整個系統有了較完整了解,並努力付之實施,由於缺乏這一系統(指緬甸瑪哈希系統的)的別些重要開示,在實踐中幾經大起大伏,由於少於指導與參考,當時仿如海中孤舟,但總鼓力精進。近期(指近半年來)總算有了些對於靜坐修習"維巴沙那內觀"的基本了解,突破了先前的一些障礙。但想,整個內觀道路並非易事,今一時無法去緬甸學習,故想在各種開示中尋求幫助,能夠解決內觀過程中將來可能產生之問題,此點對於我們發心用一生之精力去實踐維巴沙那內觀的人來說,簡直世上沒有比這再重要的事了,如今在禪修時也開始學習緬文,準備將來前往學習。

    由於這些想法、經歷,故不擇冒昧而聯繫之,若能蒙賜長老瑪哈希及其弟子的各類禪修開示等等,真十分感謝,並必以精進修持研習作為報答,餘無他,望能協助。

徐鈞 1997.9.21(寄自:中國上海市)(《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張慈田大德:您好!

    我叫張蔚莉,家住上海市,是學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我曾看過馬哈希長老所著的《四念處禪修法》並按裡面所講的,試著做了一些時候,因此使我嘗到了佛法的"甜味"

    在此之前,我總是朝外看,看樹、看別人……,卻不知看好自己的內心;結果只會是在身心上堆積更多的痛苦。當我回歸到自身,看這"身體、感受、心意、諸法"的真象,才發現原來一切都只不過是"暫存、消失"的無常之流程。"自我"這個假設的概念在心中慢慢地削減;纏繞於心的"",也開始在漸漸地鬆開。我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喜悅與寧靜,這一些足以證明,無論是在二千五百年前,還是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佛陀所說的真理始終如一,那就是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無常、苦、無我"的。這不用說的太多,只要每個人自己去看、去體驗,就會從中了解,並且只有親自理解了事物的真象,才會真正的放下,放下對這身心的堅持。

    我很幸運,能夠修習佛法。這要感謝馬哈希長老的開示,使我受益非淺,馬哈希長老不愧為當代緬甸的大師。另外,我還要感謝的是,把長老的著作譯成中文並出版的翻譯、編輯們。雖然,還有馬哈希長老的一些緬文及被譯成英文的作品出版,但對於不太懂外文的我來說,仍是無法看懂的。

    由於譯者及編輯們的努力和工作,才使我能領略到佛法開示中閃耀出來的智慧之光!

  然而,在上海,類似南傳上座部佛教方面的書籍資料還很少。不久前,在朋友處,聽說貴社有馬哈希長老所著的《內觀基礎》一書及關於介紹南傳上座部佛教僧團情況的一些雜誌。我欣喜萬分,因為又能使像我一樣不太懂外文的中國同胞,共沾法喜,那真是太好了!貴社真是功德無量啊!

    故此,我很冒昧的寫信給您,是否能寄一些這方面的書籍給我?另外呢,我還想問一下,如要參加南傳上座部佛教書籍方面的印助活動,該如何辦理匯款事宜?

  如您能與我聯繫的話,將深表感謝!

  此致 敬禮!

    遠在上海的居士:張蔚莉

                  1997.9.26

※謝謝收看我的信,耽誤您的寶貴時間了。(《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張慈田大德慈展:

    有幸拜讀 大德發行的《嘉義新雨》佛教雜誌,感到受益良多,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是那樣令後學獲得從未有過的正知見,猶以 明法比丘《互動─法的分享與回饋》、《溫瑪拉尊者的開示要點》和《止與觀:大師們怎麼說?(上)》幾篇文章令人鼓舞,這些南傳法教在大陸很少見到,可謂"彌足珍貴"

  若 貴圖書館印出《佛陀語錄》和《嘉義新雨雜誌》(1-20期合訂本)後,後學懇請 大德務必慈悲給後學每種寄贈兩冊,以便參研,因人民幣無法匯去台灣,故真是很慚愧。

  再再懇請 大德慈悲,滿足一位大陸青年佛子的求法之心。敬頌 吉祥

後學:岳文元 頂禮

(寄自:中國河北省佛教協會暨<>編輯部)(1997.10.17收到)(《嘉義新雨雜誌》第22)

◇◇◇◇◇◇◇◇◇◇◇◇◇◇◇◇◇◇◇◇◇◇◇◇◇◇◇◇◇◇◇◇◇◇◇

                 22              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