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總目錄

 

▼▼▼▼▼▼▼▼▼▼▼▼▼▼▼▼▼▼▼▼▼▼▼▼▼▼▼▼▼▼▼▼▼▼▼
《嘉義新雨雜誌》第
31 (2000.2.)

▲▲▲▲▲▲▲▲▲▲▲▲▲▲▲▲▲▲▲▲▲▲▲▲▲▲▲▲▲▲▲▲▲▲▲

31 目錄

諸惡莫作/明法比丘

修禪是大善業/明法比丘

健康的飲食與生活/明法比丘

糞甲蟲經/比丘

三十七道品引手冊() /緬甸 雷迪大師著  蔡文熙譯

離欲/Stanley Lin

傻子阿/尋法比丘

的流變/法味比丘

阿含第300 (自他經) 柳紹華 語譯

雜阿含335(第一義空經) 柳紹華 語譯

(者:羅淑瓊Kent、台南同修)

◇◇◇◇◇◇◇◇◇◇◇◇◇◇◇◇◇◇◇◇◇◇◇◇◇◇◇◇◇◇◇◇◇◇◇

諸惡莫作

/明法比丘

    諸惡莫作是諸佛的重要教誡之一。不造惡的思想、語言、行為,能阻塞惡趣之門。

    三毒(..)、五蓋皆是惡,造惡時的  心理狀態是癡、無慚、無愧、掉舉。癡是無知或漠視正理,瞎了心眼。無慚是無恥為惡,不尊重自己。無愧是無懼為惡,不尊重他人。    掉舉是散亂、不安。還有其他不善的因子,必然在為惡時長相隨伴,染著心地,如芒刺在背。佛陀說慚、愧二妙法維護世間道德,若無慚.愧則與畜生無異。所以教導慚愧心、羞恥心,可令人安分守己,崇尚道德,遠離惡法。若踰越世間道德規範,失名聲、失地位、失德望,最對不起的當然是自己,不是父母、妻小。社會風氣常有敗壞相,如:整人.惡作劇、黑金政治、國庫通黨庫.黨庫通私庫、開支票.騙選票、男盜(A).女娼(裸體寫真是新形式),都是敗壞道德,糟蹋慚愧。

    人因癡心蒙蔽,未有正念攝心時,即在造()惡,再隨著惡團團轉,展轉造更多的惡。造小惡,常被忽視、默許、容忍,以致有潛力發展更大的惡。《法句經》121偈說:「莫輕於小惡,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愚夫盈其惡,少許少許積。」凡是造惡業,不但現世有惡報,來世是也會造成影響,而最悽慘的是,所造的惡業成熟而投生於惡趣。造惡如何補救?《法句經》116偈說:「應急速作善,制止罪惡心。怠慢作善者,心則喜於惡。」造善可制止惡,也可淡化惡報。(《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修禪是大善業

/明法比丘

    《清淨道論》說:「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修心即修禪(bhavana),要有戒的基礎,在家眾持五戒、八戒,出家眾持波羅提木叉(戒條)、收攝六根、正念受用生活用品、正當的生活方式(只接受供養,不做營生事業),才能減免修禪的障礙。

    修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取固定的目標,如呼吸、不淨的屍體等,一種是不取固定的目標,以六根接觸六境,產生見、聞、嗅、嘗、觸、識來深入諸法(蘊、處、界)的無常、苦、無我。正念於禪觀的目標,三毒、五蓋即刻被降服,很神奇。

    過去造的業,將在因緣成熟時顯現結果,誰都無法去轉變或逃避結果,所以,有時聖者會對悲慘的惡趣眾生報以微笑。現前動念是現前造的新業(有善、有惡),非過去造業的果報識。對於現前的惡業(),若被正念覺知,可及時煞住。對於現前的善業,可被保留或增益。修禪的心增強了敏銳、調順、柔軟,適合創造未來光明、解脫的果報。

    修禪,現生的利益是,至少增強伏住煩惱的心力,具正念、具戒,智力更清明,也能延長壽命。來生則增強三因(無貪瞋癡)投生善趣的力量。若得禪定,即造投生梵天的重大善業,若不願生梵天,則可發願生人間。修禪若修至「緣攝受智」(第二觀智),被稱作「小須陀洹」,下一生必然投生人、天善趣。修禪若是為求解脫,那麼禪定的歷程,就不必留戀,直往涅槃路。(《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健康的飲食與生活

/明法比丘

    均衡、適當的攝取飲食就可維護健康、增強免疫力、抗癌、防老。只要有均衡、適當的飲食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攝取到維持身體健康的營養。但是要做到飲食均衡卻不容易,有時需要額外的補充營養。

    若身體出現病徵,則需檢視每一種身體所需的養份是否缺乏或過量,一種或多種養份缺乏或過量,就會引起疾病。人類致病的因素來自飲食不當,營養均衡的飲食,能使身體回復健康。發現輕微症狀便要馬上改善營養,可以避免許多苦難及花大錢治療。食療或以食為藥,才是養病的主要方法。古希臘名醫希伯克萊特(Hippocrate)說:「食品是我們的藥,而我們的藥物應該是我們的食物。」西醫為病人開營養處方太少,他們用西藥治病,往往有副作用,而且不具有營養價值,也沒有增強免疫力的功效。以印度傳統醫學的觀點來說,有副作用的藥不是真藥。

    現代人的身心疾病,大都來自於對營養攝取不良引起的,不是細菌引起的。具備基本的健康飲食知識,才能在不健康的環境保身.命。現代食品業者、速食店提供缺乏營養素的食品,及將各種危害身體的物質加入食品中,並以誇大不實的廣告促銷商品,若長期食用缺乏營養素的食品,除了生病之外,也將導致昇高犯罪行為、暴躁、精神失常、自殺、酒精中毒、吸毒。一些精神疾病並不能全部歸因於前世的業,有很多情況是由於缺乏某些營養素所引起的。

 

健康的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所謂健康,不單只是無病的狀態,還必需是身體、心理、人際關係健全。」(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WHOhttp// www.who.int /)要保持.心健康、人際關係良好的狀態,需要時時保持對.警覺,以及做必要的生活調整。

    保持覺知、放鬆是健康的的生活方式。若是生活在緊張、壓力之下,腎上腺素、副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若分泌過多時,會減少身體對致癌物的抵抗力、減低腎臟的排鹽功能,並會引起很多身體疾病。每日靜坐、散步、瑜伽、減緩生活步調,身心才能健康。修習靜坐,身體端坐,調息,放鬆,閉目,注意氣息的每一個吸進每一個呼出,每天練習至少30分鐘,可以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減少生活緊張、坐立不安、胃潰瘍、精神官能症、腰酸背痛、心跳過快,乃至瘁死。

聖潔的生活

    調整日常生活起居、心態、處事、作為,就能趨向聖潔的生活。為什麼要過聖潔的生活?因為眾生的七情六慾將造成自己的痛苦.不安樂,也造成別人的痛苦.不安樂。若行有餘力,應力爭上游,努力消除各種.已生的各種貪..癡的惱害、毒素,心理的疾病徹底消滅,才是無疾病、最大安樂。每個人都很有機會在此生此世消滅無量劫以來最大的、最難治療的心理的疾病,證得涅槃、解脫。

    修行者需要營養嗎?事實上,修行者需要的營養素與常人無異,唯在入禪定期間,可暫時停止攝取營養。修行者若不注意營養,生病的機率與常人雷同。生病時則要發更大的心力才能克服煩惱的障礙,而無臭皮曩則無造善業、修正法的工具了。注意營養並不是挑剔食物,而是以像避免踩上煩惱的地雷的心情,避開即刻或潛在的傷身體的食品。

    在心法上,消滅..癡,需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下手。莫作諸惡業: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及未.已生..。具足眾善業則包括:離殺生(不殺害任何肉眼能見的生物)、離偷盜(不偷.未經許可之物)離邪淫(避免不正當、放縱性行為)、離妄語(避免惡口、謊話、挑撥是非、花言巧語)、離飲酒(避免飲用任何會妨害心智清明的飲料、麻醉品、毒品)、避免或節制未生及已生..的行為。所有一切善業都須隨份隨力修養,包括:持戒清淨、增加智慧能力、樂善好施、難忍能忍、修習諸禪、出離煩惱、...捨、敬老尊賢、服務大眾、有責任心、演說正法、功德分享(回向)

    願 眾生皆能得身.心安樂!(《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糞甲蟲經

  一時,世尊住舍衛城 (祇樹給孤獨園)

 「諸比丘!利養、恭敬與名譽極為可怕(、刺激、粗暴,為證得無上、安穩)的障礙。

    諸比丘!譬如食糞的糞甲蟲,滿身是糞,滿肚是糞,在牠前面有大糞堆。

    牠輕視別的糞甲蟲,說:『我是食糞的,滿身是糞,滿肚是糞,在我面前有大糞堆。』

    諸比丘!同樣的,若有一比丘,敗於利養、恭敬與名譽,心為迷惑。早晨著衣、持缽,入村或街,他在那裡吃,翌日受宴請,滿缽。

    他到僧園中,在比丘眾中誇口說:『我已飽食,我明日受宴請,滿缽,我得衣、缽食、床座、生病所需的藥物、資具。別的比丘因少功德、少力,不得衣、缽食、床座、生病所需的藥物、資具。』

    他敗於利養、恭敬與名譽,心生迷惑,輕視別的善良比丘。諸比丘!那個愚人實在長夜不利與苦。

    諸比丘!如此利養、恭敬與名譽極為可怕 (、刺激、粗暴,為證得無上、安穩的障礙 。)

    (諸比丘!應當如此學習:我們應捨既有的利養、恭敬與名譽,對未來的利養、恭敬與名譽,應不執著。)

    諸比丘!應當如此學習。」

( 明法比丘譯自: S.II. xvii 5  pp.228~9;《相應部二》第17相應〈利養與恭敬相應〉第一品 () 糞甲蟲 ) (《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回頁 

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

緬甸 雷迪大師 著

U Sein Nyo Tun英譯   台灣 蔡文熙 中譯

 

第十章 佛法的遺產

 

 現在,我將要檢視「佛法遺產」的構成因素。

 「佛法遺產」是指接受佛法傳承的行為。

 「『所施與之物』,就稱為『遺產』。」Databbanti dayam

  父母將財富視為遺產而贈給孩子。

  「合適接受遺產者,就稱為『繼承人』。」Dayam adadatiti dayado.

 孩子或子嗣,就是合適接受遺產者。

 「由繼承人去接受遺產的行為,就稱為『承受遺產』。」Dayadassa kammam dayajjam.

 「接受法的遺產的行為,在此稱為『承受法的遺產』。」Sasanassa dayajjam

sasanadayajjam .

 這也稱為「佛的遺產」(Buddhadayajja,接受佛陀傳承的行為)。

 

 首先,我將說明這份「遺產」的性質。

 在佛法裡面有兩種遺產,分別是「食味財」利益與「法」。

 一位比丘的四種必需品,分別為食物、衣服、居住地以及藥物,這稱為「財食味」的遺產。戒、定、慧三學,「戒清淨道」、「心清淨道」等七清淨道,四念住、四正勤等三十七道品,這些都稱為「法」的遺產。

 「法」的遺產共有兩種,分別是:

 一.世間法的遺產;

 二.出世間法的遺產。

 戒、定、慧的世間增上學、六種世間清淨道,以及與世間清淨道有關連的三十七道品,這些都稱為「世間法的遺產」。與神聖「道」、「果」有關的「增上學」、超世間的「智見清淨道」以及三十七種出世間的道品,這些都稱為「出世間法的遺產」。

 「世間法的遺產」可以區分為:

 一.輪迴所依法的遺產(Vatta nissita

  二.離輪迴所依法的遺產(Vivatta nissita)。

  或者分為:

  一.決定法的遺產;

  二.未決定的遺產。

 修習戒、定、慧,要是為了朝向獲得世間的地位,例如名師、國師,或者為了追求尊嚴、權力、隨扈、財產,或者為了在輪迴中獲得神聖、高位階的人類與天人,這就稱為「輪迴所依法的遺產」。

 輪迴運轉的三種型式,分別是「煩惱輪迴」、「業輪迴」、「異熟輪迴」。而所謂「離輪迴」是指終止這些輪迴運轉所達到的「涅槃境界」。修習戒、定、慧,就是為了邁向輪迴這三種型式運轉的終止,這就稱為「離輪迴所依法的遺產」。

 為了最終證入涅槃而修習善業。就像在證得涅槃之前的階段當中的世間利益、歡喜重生,都會關連到「輪迴」與「離輪迴」,因此也稱為「兩依止」(ubhaya nissita)。不過,在巴利經典當中只提到「輪迴」與「離輪迴」。比較傾向證得輪迴結果的修行人,可以說是實踐了「輪迴所依法」,而那些傾向證得離輪迴結果的修行人,可以說是實踐了「離輪迴所依法」。

 談到「決定」與「未決定」的分類。一般凡夫的「身見隨眠」巨大領域,就像烈火燃燒的巨大、深沉的海洋。一般凡夫偶而修習的戒、定、慧,就像一粒小雨滴掉入火海中。「我圓滿戒律了!我具足戒律了!我開發禪定了!我正覺知了!我相當機智,我覺察『色』與『名』,我默觀『色』與『名』。」這些都是宣示戒、定、慧的行為,環繞著「我」的「身見」而打轉,所以,就像雨滴落入烈火燃燒的大洋中。就像烈火燃燒的大洋,燒乾雨滴,蒸發殆盡;「身見」的巨大國度也會讓這種戒、定、慧失去作用。因此,這種在一般凡夫中生起的戒、定、慧,就是「未決定」階段。雖然一般凡夫可以擁有戒、定、慧,不過,也是暫時性的。

 預流聖者的「活命世間戒」,穩定地安住在佛法僧神聖無上特質的「世間禪定」以及覺知四聖諦的「世間智慧」,都是屬於「決定」的階段。就像雨滴落入「不退轉」(anavatti)的大湖泊,縱使經過多生累劫之後,這種世間的戒、定、慧都不會消失。

 

 在此處,我們說明了「世間法遺產」的性質。

 戒定慧的「出世間法」、「智見清淨道」以及伴隨八種超世間意識的三十七道品,這些都是「離輪迴所依」。他們是「決定」(法)。對於已經證入出世間戒定慧的聖人而言,也會生起世間的戒定慧,達到「決定」的階段。這種修行人已經不會重蹈「破戒」、「不得定」、「劣慧」以及「闇愚」的覆轍了。

  在此處,我們說明了佛法的遺產。

  佛法的繼承人是:

  一.比丘。

  二.比丘尼。

  三.沙彌。

  四.沙彌尼。

  五.式叉摩那。

  六.優婆塞。

  七.優婆夷。

  在此處,式叉摩那(sikkhamana 正學女)是指「正準備成為比丘尼」。

  上述七種繼承人當中,前面五種稱為「佛法中的追隨者或同事」。人、天人與梵天,並不是「佛法中的追隨者或同事」,他們只是承受三皈依而已,這其中也包括了優婆塞、優婆夷。

 在這七種繼承人當中,只有前五種「佛法中的追隨者或同事」才可以承受「食財味遺產」的四種需求。不過,這七種繼承人都可以承受世間與出世間法的遺產。在承受這些遺產中,對於「世間戒律」有特殊的考量。至於「出世間戒律」、「世間暨出世間禪定」、「世間暨出世間智慧」也有特殊的考量。

 對於「世間戒律」的特殊考量是因為,前五種「佛法中的追隨者或同事」同時受持「毘奈耶戒律」與「經律」,而優婆塞、優婆夷只受持「經律」。

 所謂的「經律」是指:

 一.對於「佛法中的追隨者或同事」,是指《梵網經》(長部)所列舉的戒律。

 二.對於優婆塞、優婆夷,是指「八關齋戒」與「十戒」。

 「頭陀行戒」、「根戒」與「緣起所依戒」,也就是所謂的「經律」。

 「出世間道」當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稱為「出世間戒」。這些戒律可以由五種「佛法中的追隨者或同事」所承受,也可以由優婆塞、優婆夷所承受。在此處,對於「出世間戒」並沒有特別的考慮。在定、慧兩種遺產中,亦復如是。「七種清淨道」與「三十七道品」就包括在「戒、定、慧」當中。

 在佛法的七種繼承人當中,前五種「佛法中的追隨者或同事」是奉獻給佛法的修行人,他們為了利益自己,宛如看管佛法遺產的繼承人一樣,讓三藏以及法的其餘資糧延續五千年。其餘的二種人只是利益自己的修行人。

 看管佛法的修行人,承擔了佛法的責任,所以比繼承者的位階還要崇高。因此,一位六十歲的居士聖人,要向年僅七歲、剛剛剃度一天的年輕凡夫沙彌頂禮致敬。也因此,一位證入阿羅漢的比丘會向剛剛在他面前剃度的凡夫比丘致敬。

 在此處,我們說明了佛法的繼承人。

 「三學」、「七清淨道」、「三十七道品」,都是與「九出世間法」(按:指四道、四果與涅槃)相融的修行法門,因此稱為「法隨法行道」(dhamm anudhamma-patipatti 。修習這些「法」的七種佛法繼承人也稱為「妙行者」(suppatipanna)他們又稱為「正直行者」(ujuppatipanna 、「正路行者」(bayappatipanna)、「和敬行者」(samicippatipanna)。 雖然它們可能是凡夫,是屬於「向預流道修持的人」,並且成為八聖人中的第一組(或第一階段)。縱使他們還是凡夫,還不是「第一義」聖人,依舊是「法隨法行道智聖人」。

 我將舉證說明。在《學人行道經》中,佛陀說:

 

 「藉著戒蘊成就為聖者!」(譯者按:《相應部》.大品.道相應第一.《學人經》第三)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經由修持三十七道品中的活命戒,來成就聖者的戒、定、慧。因此,在佛法中,所謂的優婆塞、優婆夷是指能夠持續在活命戒、三皈依中有所肯定的修行人,因而能夠部份地享有「妙行者」、「和敬行者」的特質,所以是「法隨法行道智聖人」。

 這些特質是與「僧伽」的名字並舉的,例如:

 

 「我皈依僧。

  妙行者,世尊,聲聞,僧伽。

 

 我們要瞭解,只有比丘、比丘尼是持戒的善良凡夫。在毘奈耶當中,除了受具足戒的僧伽之外,其餘的人就是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

 

 一位修持「法隨法行道」(譯者按:也可以稱為「三十七道品」)的人,雖然他或她可能只是一位優婆塞或優婆夷,但在《經律》的論述中,就稱為「沙門」、「婆羅門」。

 因此,在《法句經》中如是說:

 

 「嚴身住寂靜 調御而克制

  必然修梵行 不以刀杖等

  加害諸有情 彼即婆羅門

  彼即是沙門 彼即是比丘」(譯者按:《法句經》第142偈頌)

 

 這段經文說明,修持「法隨法行道」(譯者按:也就是修持「三十七道品」)、身心清淨的修行人,雖然穿著一般凡夫的衣服,也可以稱為比丘。

 在此處,我們說明了佛法繼承人神聖崇高的地位。

 佛法的遺產中有兩種,分別是善的遺產與惡的遺產。繼承人也有兩種,分別是善的繼承人與惡的繼承人。

 在此處,我將說明《中部》.《根本法門品》.《法嗣經》的根本要義。

 

 「諸比丘,汝等應繼承我法,勿繼承我財,我慰汝等,作是願言:『我諸弟子,是繼承我法,非繼承我財也。』

 

 這段經文的意義如下:

 佛陀的遺產包括了「財的遺產」與「法的遺產」兩種。

 「財的遺產」有三種,分別是(一).「因緣財」,(二).「世間財」,(三).「輪迴財」。

 食物、衣服、居住、醫藥等利益,稱為「因緣財」。世間的聲望、莊嚴、尊嚴、權力,世間的地位,諸如老師、國師、部長、有錢有勢之人,擁有隨扈,這些都稱為「世間財」。娛悅的輪迴,例如輪迴到較高的地位、富裕的家庭、欲望需要都可以滿足的環境,這些都稱為「輪迴財」。

 至於「法的遺產」,我已經解釋過了。

 佛陀已經預見到,他證入涅槃之後,佛法會被這三種「財的遺產」的極端增長所壓倒,就像汪洋中的島嶼為三股洪水淹沒、浸入一樣。因此,佛陀留下如此的警語:

 

 「諸比丘,汝等應繼承我法,勿繼承我財。」

 

 「憐愍」(Anukampa 是指佛陀的憂慮或關切。

 佛陀憂慮的是,當大海的洪水湧現的時候,居住在島上的人民會被洪水衝擊而四處漂浮。「財的遺產」生起,擴張的時候,佛法中的弟子會被浸入而無所適從,進而阻斷了無上的「法的遺產」。因此,佛法會留下如是的警語:「我諸弟子,是繼承我法,非繼承我財也。」

 所以,這三種「財的遺產」會引起佛陀的憂慮與關切,這是令佛陀感到沮喪的遺產。因此,這三種「財的遺產」是壞的遺產。另外,三十七道品,例如「四念住」,則是佛陀所讚許的,可以清澈的心靈、從憂慮中解脫的遺產,因此,是善的遺產。

 我們已經說明了善的遺產與惡的遺產,接下來要檢視善的繼承人與惡的繼承人。

 尤其是,我們要記住,在「財的遺產」中的某些遺產是受到佛陀讚美的。它們是「一團食」(pindiyalopa)、「糞掃衣」(pamsukula)、「樹下住」(rukkhamula)、「陳棄藥」(譯者按:由尿發酸所製成的藥),這四種「財的遺產」稱為「佛陀的遺產」(Buddhadayajja),它們是佛陀所准許的四種偉大傳統。

  如果在這種情形下,就可以解釋佛陀為何會接受一般奉獻者所布施的「餘財」(atireka  labha ,正如他所說的:

 

 「多餘的寺廟、居住地點等等。」

 

 包括「經律論三藏」在內的「學習聖典」(pariyatti-sasana),是「修持法」與「實現佛法」的基礎。只有「學習聖典」安立了,其餘的兩種佛法也才能夠穩固下來。

 現在是「劫」微弱的時刻,人的生命時間也在減少中,因此護持「學習聖典」長達五千年的責任就真的很偉大。身為佛法的奉獻者與護持者,這些僧侶的身心強度也在減弱中。因此,佛陀預見到,這些奉獻者與護持者想要在未來的時刻,去承擔護持「聖典」以及單獨住在樹下,不對「餘財」妥協,是不可能的。這是一項理由。

 對於修行資糧不足的人,佛陀預見到,提供給他們的修行功課,例如廣泛地「學習聖典」、布施、持戒、提供資糧等,保障他們在來生的時候可以從苦界中解脫,並且在下次佛法的階段,可以從世間的痛苦中解脫出來。這是另外一項理由。

 在此處,我們可以說,如果上述屬實,就等於是佛陀親自巧妙地救度眾生,讓他們避免在「財的遺產」中流轉。在這點上,我特別要指出,因為「學習聖典」的奉獻者與護持者,不可避免會與「助緣財」、「世間財」有所關連,為了不沉溺在「財的貪欲」上,佛陀所開示的,以及留傳下來的「觀察淨」(paccavekkhana suddhi)修行法門,例如「如理觀察衣」,就要加以關注。所以,如果這些修行人依照「觀察淨」的儀軌生起「資具依止戒律所思的智慧,就可以乘此智慧之船,從兩種「財的貪欲」中解脫出來,即使他們必須生活在「財的貪欲」當中,也不可能沉浸、漂浮在「財」的汪洋大海中。

 所謂的「沉浸」、「漂浮」,它們的意義是指:在「資糧財」、「世間財」、「因緣財」這三種財當中,失去了「覺察過失的智慧」,就是所謂的「沉浸」。長時間缺乏力量覺察過失,即使經過生命的三個階段,還是在這三種財裡面享樂,這就是所謂的「漂浮」。

 為了防範所謂的「沉浸」與「漂浮」,佛陀在《法句經》中就說:

 

 「三時中一時,智者應醒覺!」(譯者按:157偈頌)

 

 這是說,如果一位修行人在生命的第一個時期是「沉浸」、「漂浮」的,就應該在第二個時期當中努力自我淨化。不過,如果一位修行人在生命的第二個時期當中,還是「沉浸」、「漂浮」的,就應該在生命的第三個時期當中努力自我淨化。

 在此處,所謂的「自我淨化」是指擺脫了對於「財的遺產」的執著之後,在「三十七道品」中安立下來。這就是指在「四種聖人財法」中自我安立,它們分別是:

 衣寂靜:在衣著上很容易滿足;

 乞食寂靜:在乞食上很容易滿足;

  住所寂靜:在住所上很容易滿足;

 修習樂:在靜修中生起喜樂。

 佛陀說過,如果一個人在生命的三個時期都是「沉浸」、「漂浮」在「財的遺產」中,他就會被丟進「苦界」當中。因此,佛陀在《法句經》中就說:

 

 「如鐵自生鏽,生已自腐蝕。

    犯罪者亦爾,自業導惡趣。」(譯者按:240偈頌)

 

  這段佛陀的開示(譯者按:參見《法句經註疏》第三.Tissa-tthera-vatthu),提到了一位在祇樹給孤獨園往生的比丘。由於這位比丘在臨死之前,還是執著他的衣服,結果就重新投胎為寄生蟲,寄居在他生前的僧袍上。如果連執著在衣服上都會讓一位修行人落入苦界當中,對於更為巨大的執著,還需要說什麼嗎?

 衣服應該視為僧團的共有財產,所以是法的財產。這位發生問題的比丘也是細心護持二二七條毘奈耶學戒的修行人,所以說,一套僧服可以讓具足二二七條學戒的比丘淪入苦界,那麼,對於只有受過五戒的一般凡夫而言,他們對財物充滿了貪愛、嫉妒,結果會如何還需要多言嗎?因此,一位有修行的人應該觀想和要求「厭離心」(samvega)(譯者按:由於觀想這個世界的悲苦所生起的恐怖感)。

 我現在舉例加以說明。

 曾經有一位富人家,他坐擁金銀財寶,可是為了避免在艱困的時候遺失這些財產,就把它們埋到地底下,只保留價值約六萬的現金、稻米、衣服與裝飾品,可以隨時使用。

 這位富人有六個兒子。他死亡的時候,將財產平分為六份給六位繼承人,而埋藏在地底下的財產也以同樣的方式分配。不過這些埋藏起來的財產,只有當這些主人自己從地底下挖出來,才能為這些繼承人所擁有。

 有一個兒子非常貪婪,對於可以直接使用的財產,他相當不滿足,有意垂涎埋藏起來的財產,不耐於長久的等待。所以,它努力挖掘出寶藏,成為一位富人。

 有一個兒子非常精進,不會把日以繼夜的努力當作是一種負擔。所以,他用盡心力,努力挖掘那些埋藏起來的財富,結果他成為一位富人。

 有一個兒子非常執著,從繼承財產開始,他的心總是懸掛在財產上,因為他太執著在財產上面,於是寢食難安。所以,他全心全力挖出那些埋藏起來的財富,成為一位富人。

 有一個兒子非常聰明、機靈,他就設法建造機器來挖掘寶藏,所以就成為一位富人。

 有一個兒子則缺少貪婪心,他認為一萬元的財產就夠用了,不需要那些埋藏起來的財寶,安於那些可以直接運用的遺產。

 有一個兒子揮霍無度,花掉所有的財產,最後連購買挖掘寶藏鏟子的錢都沒有剩下來。他墮入歧途,終於被外放逐到他鄉流浪。

 在這個例子當中,佛陀就像這位富有的父親,「戒清淨」與「法學習」就像直接可以使用的財富,建構「心清淨」的禪定與神通就像埋藏起來的銀,如「見清淨」的四種世間智慧,清淨就像埋藏起來的黃金,「出世間的智見清淨」就像埋藏起來的珠寶,佛教內的凡夫與比丘就像這六位繼承人。

 在佛教當中具足「欲神足」的修行人,就像充滿貪婪的第一個兒子。具足「欲神足」的修行人,不會滿足於「戒清淨」與「法學習」的資糧。他們認為,以這種資糧不會遇見佛法或者變成佛法的繼承人。為了達到更高的清淨道,他們蘊育了巨大的欲望,不達目的,絕不終止。

具足「勤神足」的修行人,就像努力精進的第二個兒子。這種修行人只有當他們著手去追尋還沒有擁有的高等成就,內心才會感到快樂與自在。

具足「心神足」的修行人,就像強烈執著的第三個兒子。這種修行人一旦認知到修持一項功課會產生巨大的利益,他們就會祈求強烈的佔有,他們的心也不會漂浮到其他的事務上。

 具足「觀神足」的修行人,就像聰明機靈的第四個兒子。這種修行人只有當他們著手去追尋難以證得、深沉但又可以生起巨大利益的智慧時,內心才會快樂與自在。

 缺少「神足」卻只擁有初級欲望、精進、心與智慧的修行人,就像滿足於現有財產的第五個兒子。這種修行人缺少「信」與「欲」,他們甚至認為在今生當中是達不到更高的清淨道。由於他們缺乏精進的力量,縱使勉強去實踐,也會欲振乏力。因為他們的意志力是脆弱的,就會反對精進,並認為不可能(證得更高的清淨道),他們的心就沒有貫注在這種修行功課上。當他們聽到眾多理論與開示,就動搖了。由於缺少知識與智慧,他們認為這種修持功課超過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就加以拒絕。因為佛陀期待這種修行人,才會如是說:

 

 「修習欲神足!

   修習勤神足!

   修習心神足!

   修習觀神足!

 

 佛陀在這些語句中驅策一切眾生強化他們的「神足」,例如「欲神足」等等,只有這樣子,才會生起新的欲望與新的思想。

 在佛教中,德行上有缺失的凡夫與比丘,就像第六個兒子。對於一般凡夫而言,在護持三皈依以及五戒、八關齋戒等常戒上有所缺失的修行人,就不具足優婆塞、優婆夷的特質,僅僅是佛法的繼承人而已。對於比丘與沙彌而言,犯了波羅夷戒罪(譯者按:失去出家身分的罪行),就不具足好比丘或好沙彌的特質,只是佛法的繼承人而已。如果一般的凡夫,即日起發願護持五戒或八關齋戒,就可以立即成為優婆塞、優婆夷的佛法繼承人。

 這個例子說明了,有許多修行人的確是列在這個父親(佛陀)的遺產當中,可是只有以「四神足」當中的任何一項為基礎的修行人,才能夠享受到這些遺產的全部利益;連「四神足」當中的任何一項神足都沒有具足的修行人,只能享有這些遺產的表面利益,他們沒有機會享受這些遺產的真實本質。有些修行人因為任意花費他們的遺產,甚至沒有機會享有這些遺產的表面利益,因此與佛陀的遺產、佛法的遺產切斷關係了。

 佛法的繼承人也可以分為:

 一.「決定」的繼承人;

 二.「未定」的繼承人。

 從未在自身中證得「無常智」與「無我智」的修行人,就是所謂的「未定」的繼承人。「未定」是指,他們今天可能是「一切智佛」的弟子或是「一切智佛」的繼承人,但是,他們可能明天就變成另一位導師的弟子與繼承人,甚至會輕蔑、摧毀「一切智佛」的佛法。在今天,有些修行人甚至會從信仰佛法轉而信仰基督教,而且會輕蔑、暗中毀損佛法。這些修行人在死後投胎轉世之後,也就非常容易轉變,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一位修行人可以在這個月是「一切智佛」的弟子,下個月卻是另一位導師的弟子;今年是「一切智佛」的弟子,明年是另一位導師的弟子;在生命的第一個時期是「一切智佛」的弟子,在第二個時期卻是另一位導師的弟子;在生命的第二個時期可能是「一切智佛」的弟子,可是在第三個時期卻是另一位導師的弟子;今生可能是「一切智佛」的弟子與繼承人,來生卻是另一位導師的弟子與繼承人。

 因此,佛陀在《無礙解脫道》上如是說:

 

 「凡夫之所以稱為凡夫,就是因為他仰視了許多導師的面容。」(譯者按:參見《無礙解脫道註疏》第九.Savkharupekkha-bananiddesa-vannana

 

 這段句子的意義是,在過去無數的輪迴中,一般的凡夫從未恆常地抉擇一位皈依的導師,反而是今天皈依這一位導師,明天皈依另一位導師;今年皈依這位導師,明年皈依另一位導師;今生皈依這位導師,來生皈依另一位導師。在過去的無數輪迴中,有緣親近並皈依「一切智佛」的機會的確是非常稀少。有時候他們會皈依「梵天」,有時候皈依「帝釋天」,有時候皈依「諸天」,有時候皈依太陽,有時候皈依月亮,有時候皈依星辰,有時候皈依大地的神靈,有時候皈依魔鬼,他們如此做,就好像這些「皈依」是全能的樣子。

 在這個世界上,錯誤的導師非常的多,也有許多凡夫親近並且皈依這些錯誤的導師。有時候,他們會皈依「龍」;有時候會皈依「迦樓羅」(鳥),有時候會皈依河流,有時候會皈依山,有時候會皈依火,有時候會皈依水(譯者按:參見《法句經》188偈頌)。因此,受到「身見」折磨的凡夫,他們所親近的導師種類、數目很自然的就非常的多。他們所親近、皈依的錯誤導師愈多,他們就會愈沉淪到苦界與地獄。

 再進一步說,如果從今生開始,他們持續在輪迴中漂蕩,並充滿了對於「身見」的錯誤執著,那麼,他們就會不斷變更他們所親近和皈依的導師。一般凡夫的處境是多麼的令人感到驚駭、恐怖、污穢!

 這就是「凡夫之所以稱為凡夫,就是因為他仰視了許多導師的面容。」這句話的意義。

 每一次凡夫改變他的導師與皈依,他所依賴的理論與原則也會發生變化。有時候凡夫會依賴「一切知智」所制訂的「增上戒」,有時候會依賴「一切知智」的「牛戒」(gosila),或者是依賴牛的規範;有時候會依賴狗的規範,有時候會依賴象的規範。因此,他們所採用的、依賴的倫理規範也非常雜多。從「見」的角度來看,眾生所採用的、依賴的「正見」,卻是非常稀少。相反的,眾生所採用的、依賴的「邪見」,卻是非常雜多。所採用、依賴的「邪見」與規範愈多,他們就會愈沉淪到苦界與地獄。

 由於凡夫所擁有的無盡錯誤與剛愎,他們在輪迴中漂蕩時的最大錯誤,是皈依了一位錯誤的導師,而這種錯誤也帶給他們巨大的傷害。這是因為皈依一位錯誤的導師,會產生錯誤的倫理原則與規範,而且,很難再度化生為人類。這就好比一棵巨大的「希望樹」(padesa),原本會生長出善的果實,可是因為完全生長在地獄界當中,就會生長出惡的果實。

 在此處,我們說明了佛法中「未定」繼承人的未來道路。

 在自身中覺察到「無常」與「無我」特質的修行人,就可以從「身見」的王國中解脫出來,因而變成佛法中「決定」的繼承人。所謂的「決定」是指,縱使經過未來無止盡的輪迴中,這些修行人都可以從尋求、依止錯誤導師的疑慮中解脫出來。經過未來一連串的再生,他們變成了「一切智佛」的真正兒孫,成為「初級預流聖人」的家庭成員。雖然他們可能還要經過多生累劫的輪迴,不過,他們對於佛、法、僧無限、無可比擬的特質的觀照,會一世比一世更加清晰、明亮。

 戒定慧三學、「戒清淨」等的「七清淨道」以及「念住」、「正勤」、「如意足」、「精進」、「力」、「菩提支」、「道」的「三十七道品」,都是法的遺產,而生生世世會在他們的內心當中日益豐盛。對他們而言,「聖典」、「行道」、「洞察」三學,經過多生累劫也會持續地穩固下來。

 雖然他們還是在輪迴中享受著人類、天人、梵天的快樂,並且永不改變他們的導師與皈依。作為出世間或者聖人領域的眾生,他們還是在輪迴中漂蕩;不過,他們不再是會受到輪迴的悲苦之輪所影響的眾生,也不會在輪迴巨輪中沉淪、窒息、困乏與漂流。他們已經成為涅槃的第一階段--所謂「有餘涅槃」的真實眾生。經過「初級預流」聖人的快樂生命型態,他們必然會躍昇到「無餘涅槃」的境界。

 在無止盡的輪迴當中,所有的智者、天人、梵天只成為「一切智佛」的真正子孫,才會變成「決定」的眾生,並且希望遇見佛、法、僧。他們必須受持戒律,希望以這種行為來遇見佛、法、僧。

  在此處,我們說明了佛法中「決定」的繼承人不可偏離的正道。

 佛陀在《經藏》、《論藏》中多次揭露了這條道路,並且如是說:

 「因為斷除了三結縛,這位修行人成為『三十七道品』的繼承人。他在更高階的道果中止息了。」(譯者按:三結縛,就是指「身見」、「疑」與「戒禁取」;其中,「身見」是根本的或主導的因素。)

 在此處,我們結束了有關「未定」的繼承人與「決定」的繼承人的說明。

 善良的、有德行的修行人會覺察出,什麼是善的遺產與惡的遺產?什麼是「決定」的遺產與「未定」的遺產?什麼是善的繼承人與惡的繼承人?什麼是「決定」的遺產的繼承人與「未定」的遺產的繼承人?要是這些善良的、有德行的修行人渴望變成佛法中惡遺產的繼承人,他們就不會在過去生累劫中付出努力;就是希望變成善遺產的繼承人,他們才會付出努力;要是他們渴望變成「未定」的、暫時的遺產的繼承人,就不會修持布施、戒律與禪定,就是因為他們渴望成為「決定」的遺產的繼承人,(才會修持布施、戒律與禪定)。

 就既有的事實來細心觀察,從成為佛陀的弟子暨繼承人的修行人身上,佛陀並沒有准許他們成為惡的繼承人,不讓自己變成暫時的、「未定法」的繼承人,因此,佛陀是反對佛法中的惡遺產。這些修行人應該努力成為「三十七道品」這種善遺產的繼承人,努力成為「決定法」的繼承人。

 在多生累劫的輪迴中,不論是何時修持了布施、戒律與禪修的行為,由於眾生通常希望藉由這些善的行為,能夠在來生轉為人類的時候,可以遇見佛陀,可以從世間的痛苦中獲得解脫,或者可以證得「道智」、「果智」與涅槃。所以,對它們而言,希求「法」的遺產是很稀鬆平常的。可是,希望藉由這些善的行為,在未來生中可以遇見佛陀,並且獲得世間的財富與地位,這就很少有的。他們很少渴望這些「財的遺產」,也很少渴望以這些善的行為來獲取「有成就」、「財成就」、「自在成就」的的機會。

 可是,在今天,「助緣貪欲」、「世間貪欲」、「輪迴財貪欲」這些惡的遺產卻變成主導的因素。現代的男女不再喜歡聽到與上述三種貪欲相反的「四聖種法」。就先前提過的「四聖種法」,是很容易在食、衣、住上面滿足的,而且可以在「禪定」的功課中獲得喜悅與快樂。「四聖種法」之所以稱為「四聖種法」,因為這是諸佛、佛弟子以及佛的繼承人所不能棄置的法門。

 在此處是提醒已經具足智慧的修行人。

 面對在智慧上出現瑕疵的修行人,祇要大量去做善事,就可以稱得上是善良的修行人。

 不過,對於已經具足智慧的修行人而言,如果希望在今生或來生在天界中成為「決定法」的繼承人,就要受持「活命戒」、安立「身念住」,而且(至少一天當中有三小時)努力在身體的五蘊上完成三法印的覺察。如果他們可以在五蘊中覺察出三法印,就可以成為「決定」的繼承人,達到「初級預流聖人」的位階。

 為此,請參閱拙著:《諸相手冊》、《明智道手冊》、《飲食手冊》、《第一義諦手冊》。為了通往「決定」的「初級預流聖人」的道路,請參閱拙著:《四聖諦手冊》以及《第一義諦燈炬》中有關涅槃的章節。(全書完)(《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離 欲

/  Stanley Lin

 

    對感官的享受、身體的舒適、世間情、世間物、功名、成就、權勢、地位,不再「欲求」、「渴望」、「貪婪」、「眷戀」。

    對身體的疾病、傷殘、衰老、瀕死、人生所面臨的壓力、挑戰、不可知,不再「擔憂」、「怨尤」、「焦慮」、「恐懼」。

    對行為上的挑釁、要脅、欺凌、傷害、言語上的批評、指責、嘲諷、侮辱、中傷    ,不再「厭惡」、「瞋怒」、「仇視」、「怨恨」。

 

    對世間一切事、物、情的轉變、敗壞、消逝、不合己意,不再「沮喪」、「消沈」、「悲傷」、「哀慟」。

   

    因為它們﹝身體、感受、情感、事物﹞是緣起的,所以它們的本質是:

「無常」:非永恆不朽、非固定不變的。
「苦」:生滅的,且漸趨衰敗、式微的。
「無我」: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主體或自我去承受、擁有它們。

 

[] 自我只是一個「身心複合體」、「五蘊聚合體」的總稱、投影,並不真實存在,且身﹝色蘊﹞是剎那生滅的,心﹝受想行識諸蘊﹞是遷流不息、變化不停的。

    對它們的貪愛、執著﹝我、我所執﹞,不僅將帶來心靈上的痛苦,亦可能導致未來的生死輪迴之苦。所以我們應看清它們的真相﹝無常、苦、無我﹞,不再去貪愛、執著它們,跳出痛苦的深淵,回復心靈的平靜與安寧。

 

*編按:題目為編者所加。

(《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傻子阿呆

尋法比丘

 

(此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莫見怪。)

   在這地球上的某個角落,有個傻子名叫阿呆。雖然他為人並不太好,但也不是很壞。雖然他長得獃頭獃腦,但也不是太笨。只是滿腦子都是古怪的思想,而所說的多是冷言冷語,不太像人話。例如,他對剛生了第二個孩子的三哥如此形容人的一生:

我的一生

未婚時,

我像一隻無韁繩的野馬,

蹦蹦跳跳、無拘無束多消遙。

婚後,

為了家裡幾張小口,

我不得不捨馬作牛。

唉,多麼淒涼!

老時,再也無能作牛作馬,

只是為了物盡其用,

說不得只好作隻看門狗,

乖乖的──看孫子。

 

   令得本來是個偉大父親的三哥變成了阿牛哥。

   後來,急著再抱孫子的阿媽向他說:「阿呆,你這麼大了,總該討個老婆了吧!」阿媽這一番好恐怖的話嚇得阿呆心驚膽戰,因為他曾經聽人如此形容人的每一生:

 

有情人的每一生

他說

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那是

陪他同哭同笑的伴侶。

這令我感到非常的恐懼,

難道這就是許多人的一生?

 

她說

生兒育女是人生的情趣;

否則,

生命就空空洞洞毫無東西。

這也令我感到非常的恐懼,

以往千百世何異於這一生?

 

原來愛恨即是人的每一生,

輪迴愈久卻陷得愈深。

有情眾生是又愛又恨,

愛得愈深也執著愈深。

天下人都是一樣地愛恨,

看似快樂卻痛苦一生。

生生世世愛愛恨恨,

何時方能無愛無恨?

 

   而且他曾聽好友呆子阿傻說天神是如此看待人生:

人之異於蟲者幾稀

人說:

「蟲真笨!

生命只有短短幾天,

卻還開心地吃糞。

長大了,

還呆在垃圾堆裡,

拼命享受發臭的東西。

可憐的短命蟲──真笨!」

 

神也說:

「人真笨!

生命只有一天半日,

卻還在為錢拼命又發奮。

其實金銀只是無用的玩具,

山珍海味是臭死人的尿屎,

豪華住宅根本就是垃圾。

但是為了這一切,

他們卻肯不要命。

可憐的短命人──真是笨!」[1]

 

   雖然阿呆是傻子,但也絕不會傻到想要作隻可憐蟲。所以,他就和阿傻開始探討人生的意義。而所得到的結論是──許多人都是愚蠢的東西,難得的人生竟然不懂得珍惜:

來世才珍惜

人生不知有何意義?

其實這不是難懂的東西。

想是應該盡情歡樂,

有聲有色才能帶出人生的意義。

可以任意而為又無憂無慮,

生活過得倒也輕鬆寫意。

輪迴是否真的存在我不肯定,

若有的話老時才修也來得及。

可是老時不是老得痴呆,

就是痛得要死、病得無力。

想想該做的以前沒有認真地考慮,

不該做的卻已做得太多太積極。

死時善的不來惡的卻緊跟著自己,

不投生惡道還能去到哪裡?

這令時日無多的我徬徨又憂慮,

洋樓大房車是否能夠幫到自己?

子孫可能正忙著爭權奪利,

你死得更早他們更歡喜。

以為這些就是人生的意義,

原來只是在拖累著自己。

作貓變鬼時才來懊悔不已,

難得的人生為何早不珍惜?

 

   這種怪思想令到傻子阿呆和呆子阿傻兩人覺得自己突然間變得非常聰明。所以他們滿懷好心地向正打算結婚的阿男和阿女大談道理,力勸他們別自投羅網,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說道:

戀愛背後

我憐惜地疼你,

卻不刻意地打傷了你;

我真心地愛你,

卻無心地殺害了你。

甜甜蜜蜜地疼疼愛愛,

事實上卻是無形地打打殺殺。

戀愛──是以甜言蜜語互相陷害;

結婚──是以相親相愛互相殘殺。

結果是子孫滿堂、兩敗俱傷,

生生死死來得沒完沒了。

愛你,沒想到卻害死了你;

真的愛你,所以萬萬不可愛你。

 

   結果阿呆和阿傻的封號升了級,稱為「胡說八道的瘋子」。但他們也不氣餒,因為傻子總是有些傻勁的。所以他們立志想要修行,要作大好人。只是不久之後,呆子阿傻就發現自己原來是:

天使與魔鬼

我想我是善良的天使,

可惜有時卻是惡心的魔鬼。

我想我要認真地修行,

可惜現在卻沒有心情。

我懂得許多高深的佛理,

可惜卻偏偏控制不了自己。

我想佈施是件很好的事情,

但是佈施太多卻絕不可以。

持戒雖是基本的清淨,

但是不說謊怎麼活下去?

忍辱波羅蜜講講還可以,

多講幾句我就跟你不客氣。

學識使我高高在上真是得意,

可是我慢大得屋子裝不下自己。

我時常想要精進又努力,

老時才發現那只是空想而已。

請你別怪我口是心非、表裡不一,

我的天使絕對讚成修行,

問題只是魔鬼卻不同意。

 

   傻子阿呆倒是勇猛精進,是認真地修行,只是來自大城市的他也脫不了城市人的心性,修禪只修了幾個月之後就墮入:

夢幻式的實際

現代的人講究實際,

是實際的利益,

不是實際的努力。

現代的人講究效率,

修行要即刻看到利益,

可恨解脫卻遙遙無期。

 

修禪太悶不夠實際,

最好有條輕鬆的捷徑。

無端端地頓悟每個人都願意,

蝸牛式的進展真令人等不及。

噢,多麼希望修行快樂又容易!

唉,辛苦的並非不肯,只是不行!

 

現代的人講究實際,

卻是實際上的不實際,

一切理想都只是說說而已。

現代的人講究實際,

是夢幻式的實際,

假不要緊,只要──美麗。

 

   受到挫折之後,不禁令他想道:「既然修禪這麼苦,倒不如回家算了,可以一邊享受,一邊行佈施修善。而且還可以和老友阿傻談天,那不是很好嗎?」但他是個老實人,不但騙不了別人,也騙不了自己。不久之後,他就發現這個世界已不像以前一般地美麗:

新人類的天性

不知哪一天開始,

這可愛的世界已不再美麗。

千瘡百孔的地球,

住滿惡魔卻戴著天使的面具。

看來像是快樂的天堂,

其實根本就是人間地獄。

腐臭污穢的死人並不可怕,

害人的往往是活人的獸心。

老虎雖然兇狠殘暴,

可是依然變成可憐的獸皮。

金錢勢力就是正義和道理,

弱者總是屬於理屈的一群。

人類發明語言聯系心靈,

卻不表示坦白直言就是有禮。

美麗的謊言人們大都愛聽,

揭醜的真心話並不受歡迎。

勾心鬥角已是人之常情,

奸詐虛偽更是新人類的天性。

你說真話人們卻恨死了你,

請問坦誠良心多少錢一斤?

值錢的都是醜惡的人心,

試想這世界怎麼可能再美麗?

   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整天在惡魔堆中打滾豈非太也危險了。懦弱的他越想越膽小,因為他可不想作個可憐的勇者:

勇者無懼

許多世人都是勇者,

可惜我卻是個懦夫;

許多世人都不怕吃苦,

可惜我卻怕得要死。

雖然佩服他們不想斷苦的勇氣,

但我還是選擇為解脫而努力;

雖然我很崇拜這些英雄,

卻不敢向他們學習。

因為我知道我沒有能力,

在地獄裡還能微笑,

變鬼時還能灑脫,

作畜生時還會得意,

當阿修羅時還會開心。

況且這並非一兩天的痛苦,

而是無止無盡的享受。

我愈想愈佩服他們的勇氣,

為了短暫的快樂而走進刀山火海裡。

我想,他們真的是勇者無懼,

阿鼻地獄對他們來說只是小兒科而已。

可是,我卻偏偏膽小如鼠,

我想,我還是小心地作個弱者吧!

 

所以他就去勸好友呆子阿傻繼續修禪,說道:

不再回頭

走在單行道上

看不到回程的標誌

它沒有給我選擇

我只好繼續走下去

因為這是唯一的道路[2]

一條沒有回程的道路

因此我不應再

        猶豫

        懊悔

        或想得太多

只需要繼續走下去

   不再回頭。

 

   走投無路的阿呆又向無路可走的阿傻打氣:

信自己

讓我           寫給自己

一句           相信自己

佛陀說我們要依靠自己

你看他也相信我們的潛力

我深信這肯定是有道理

有信心       不一定會勝利

無信心       失敗卻早已註定

有自信有利有益有士氣

無自信無精無力怎會歡喜

讓我           寫給自己

一句           相信自己

莫要把自己看低到底

也不虛妄地高估自己

我只是相信世尊的話而已

即是           每人都有無底的潛力。

 

   但阿傻還是害怕枯燥乏味的禪修,所以阿呆就嚇他說:

生命時鐘

無情的時鐘嘀噠嘀噠地走著,

有情的生命跟著悄悄地流逝。

時鐘停了!

時間還是邁著它的腳步,絕不停留。

時光啊,請你別再溜走!

生命啊,請你為我停留!

讓我為你畫上一幅廣闊的草原,

再為你塗上一片美麗的彩虹。

然而,

無論是悲傷或歡笑,清醒或睡覺,

冷漠的你,

只會分秒不斷地溜走。

稍不留神,

一天、一年、或一世,

已經回到摸不著、捉不住的過去,

消失得無影無蹤。

當時認為五光十色的日子,

回想起來卻只是一片空白。

只剩下歡樂背面的業力,

在遙遠的未來裡,

等著緣份的到來──再相聚。

 

   然後再好言相勸他說:既然免不了要修行,而且,既使修得不好,證不了道果,至少在未來也比較可能與現在善業的果報相聚,那倒不如:

天天歡喜

今天我在收集精進波羅蜜,

因為我有為淨化內心而努力。

今天我在收集忍辱波羅蜜,

無論好壞我都耐心地修行。

今天我在收集決意波羅蜜,

即使禪修失敗也沒關係。

想起自己的波羅蜜,

我每天都感到歡喜。

雖然只是一點一滴地累積,

我也覺得十分滿意。

只要我不理會成績,

心自然愈來愈清淨。

一天就有一天的波羅蜜,

成功失敗何必在意?

想起自己的波羅蜜,

我天天都感到歡喜。

 

   然後再動用佛陀的招牌,說道佛陀都說我們應該:

只問耕耘,莫問收穫

若佛陀沒有講騙話,

那麼,因果應該是真的存在。

若佛陀所說是真的話,

那麼,只有善業才有善報。

相信因果的人,

請別再苦苦地等待。

沒有開悟的善因,

解脫永遠不會到來。

痴痴地等,

其實是執著的製造廠。

你窮追開悟,

它卻遠遠地躲開。

愚者懶於培植善業,

卻希望善報無端端地到來。

然而,

以執著的心修不執著的法,

種下的只是惡因,

善果當然不來。[3]

因此,

智者只管種下善因,

不理善果何時來。

且讓我們放下一切,

只問耕耘,

收獲讓它自然地來。

 

   最後再採用保險推銷肙的絕招推銷保險,說道:「在修行的環境裡,只要我們小心些,親近善知識的機會多得是,這豈不是在廣結善緣,對於難以預知的未來倒也多了一層保障,那豈不是很美?」

若因緣是真的存在,

相信……過去無數世,

我們都曾經一起努力。

今世,我們又再相聚,

且讓我們好好地珍惜,

互相鼓勵。

若我們都還是凡夫俗子,

在未來,

這段善緣將會再把我們引到一起,

是朋友,不是仇敵,

再──繼續努力。

 

   阿傻想想阿呆說的話倒有些道理,心想:「雖然他是笨蛋,我是傻瓜,但只要好好地把握機會,即使作不了英雄,至少也不會作狗熊。」

機會

雖然你不甘於作個平凡人,

卻怪沒有本錢作個偉人;

雖然你不願被稱為狗熊,

卻怪沒有機會作個英雄。

說聲「不可能」,

「可能」已被你打入地獄,無法超生;

說聲「不能」,

「能」已胎死腹中,

還未開始已結束了一生。

因此你在等待,

等待不可能變成可能。

你還繼續地等待,

等待大好機會親自送上門。

然而,命運總愛做弄你這大好人,

總是只差一點點就可成為偉人,

就可嘗到成功的滋味,

抬頭作個大英雄。

而那一點點就是──行動!

機會

有如躲在角落的天使,

看你是否懂得慧眼識英雄;

機會

有如長著翅膀的天使,

稍縱即逝,

你不捉住,他就飛走。

絕不為你這等待的人,

而多事停留。

 

   結果他們都出了家,每天都過著同樣單調的日子:

    重複是為了不再重複,努力是為了不必努力;

   厭離是為了不再厭離,休息是為了一切止息。

 

   但生活倒也無憂無慮:

活在當下,善用今天

別活在過去的美麗,

因為它已不復存在。

別對未來感到憂慮,

因為它還不曾到來。

只要能夠善用今天,

當下好好地活著,

「昨天」將是美麗的回憶,

「明天」將是充滿希望的一天。

 

   雖然阿呆時常找錯對象說錯話,但最終還是說了一句出家人當說的好話──願大家此生是寧靜的最後一生(不再有來生)。

(《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佛 法 的 流 變

                                 /法味比丘

    佛法是一味的,但歷經二千五百多年的流傳到現在,味道已失真且變得非常奇怪。如同一條清淨的河流之源頭,在流經中、下游的家庭、工廠時,被加進了種種惡臭的廢水,河水因此就變得污穢不堪。這就是佛法流變的主因──染污的知見。

     佛法是一味的,但眾生的病態卻有八萬四千種之多,在對治悉檀的情況下,會有許多善巧的方便法門。就好像一位高明的廚師之手藝,為了適應各類食客的口味,就加入了諸多佐料與調味品,以便滿足老饕們的口感。這就是佛法流變的助緣──不究竟的方便。

    佛法是一味的,看那佛世的聖弟子們一經佛陀開示法要,就能體證法義而自在解脫。彷彿一名熟悉解脫道的嚮導,直接正確地指引旅客往解脫的涅槃城行去,只要行者照著導師所指示的方向勇往前進,就必然到達安穩的靈山聖境。這就是一味的佛法──不流變。

再看看我們這個時代,講修行的人很多,虔誠拜佛、念佛的人也不少,埋首在文字堆從事佛法研習的人不算少,但解脫成聖賢的人有幾個?說到這兒,自己也慚愧!然而,我們偶爾會聽到有人批評阿羅漢的聖者是自了漢、小根器不堪領受大法,試問說這等話的人有誰證果、是大根器的佛菩薩呢!這是佛法流變中最大的致命傷──無明的諍訟。

關於佛法流變的因緣甚多,礙於個人智慧有限無法逐一細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                       

就是離佛日遠的弟子們「認不清佛陀的身分了」。有人把佛陀當成萬能的天神,開口便是神通玄機,讓眾生變得神經兮兮;也有人認為佛陀是鬼怪,所以會講許多靈異感應,使聽眾耳目一新而趨向鬼道迷信;有的則將佛陀當作小丑,逢人就演戲賣唱說笑,讓觀眾看了捧腹大笑。就在這些弘揚佛法者的無知言行下,真正學佛的人士早已避舍三尺,而初心學佛者則無所適從,讓佛陀含冤,佛法不得不惡性流變。

其實,佛法的流變在佛陀入滅後不久就產生了,但那僅限於佛弟子們對佛陀所宣說的法義與戒律的詮釋角度有些不一致。之後,隨著佛法從恆河流域傳播到鄰近各地區時,該地域的社會形態、風俗民情、文化背景等,或多或少都跟佛陀當年的時代有所差異。再加上弘傳者對佛法的體解也許還不深入,或者是考量環境條件、學者根性等因素,所以增添許多凡夫的我見,或是融入當地宗教儀式等不純淨的外因,導致代代流傳,後人不知而隨意附合,因此一味的佛法不想流變都不可能。

佛法的流變是無常法印的展現,原本就用不著擔憂,凡是世間一切有為法,都在生、住、異、滅的真理法則中,我們又何必呵責佛法會產生流變的現象。那又為什麼要寫這篇拙文呢?目的在警愓自己並與同參與共勉──佛教終究會滅亡的,但不要亡在我們的手中。(《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雜阿含第300(自他經)

/劉宋 求那跋陀羅  梵文漢譯

民國 優婆塞 柳紹華 文言語譯

    我是這麼聽說的:有一次,佛住在俱盧國的調牛村裡。那時,有一位婆羅門來參訪佛陀;與世尊見了面,互相寒喧問訊後,就退坐在一旁,向佛問道:「喬達摩!眾生的苦樂是自作自受的,你說對不對?」佛陀回答那位婆羅門說:「我不能依著你的問法回答這個問題。不應斷言眾生的苦樂是否自作自受。」那位婆羅門又問:「那麼,眾生的苦樂是否異作異受?」佛陀仍然回答他說:「苦樂異作異受的說法,也不應置答其是非。」那位婆羅門不解地問道:「為何我問眾生的苦樂是否自作自受或異作異受,你都不給我肯定的答覆?這是甚麼道理呢?」於是,佛陀向那位婆羅門開示道:「所謂『自作自受』,就是認為受報者即是造業者,二者具有同一性,這就墮於真常的知見。至於『異作異受』則認為受報者與造業者彼此互異,二者不具同一性,這就墮於斷滅的知見。合於真理的說法,是捨離前述兩種偏邪的見解,處於中道而說的,即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因[無明]而有[],因[]而有[],乃至有[]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反之,『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則[]滅,[]滅則[]滅,,乃至眾苦也滅盡」佛陀作了這番開示,那位婆羅門充滿法喜,起身告辭離去。

【譯者按】:『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雜阿含《第一義空經》載有明文;既無作者,同理可知,亦無受者。本經中,彼婆羅門所提『自作自覺』、『他作他覺』之問皆墮身見;非法非義故,世尊均以『無記』應之。舊譯『他作他覺』易滋誤會,爰改譯為『異作異受』,併此敘明。(《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回頁

雜阿含第335(第一義空經)

/劉宋 求那跋陀羅  梵文漢譯

民國 優婆塞 柳紹華 文言語譯

    我是這麼聽說的:有一次,佛陀住在俱盧國的調牛村裡。那時,世尊告訴比丘們說:「我現在要為你們說法,所說的法,初善、中善、後亦善,有美好的義理與法味,出自清淨無染的梵行,稱為《第一義空經》。仔細地聽!好好地想!這就為你們說。何謂《第一義空經》?比丘們!視覺的發生並沒有來處,其消滅也沒有去處。像這樣,眼睛對境接物(眼觸)而生眼識,並沒有超然的體性在其間出入來去,主持其事,只是依一定的條件而生起特定的作用;其餘耳、鼻、舌、身、意接觸聲、香、味、觸、法(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而生起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是一樣的情況。它們生起又滅去,有業報卻沒有獨立自存的造業者;此蘊滅去,另一蘊接續生起,除了以俗名施設的根、塵、識互動生滅外,再無其他。這以俗名施設的諸法是依[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法則而生,也就是說因為[無明]而有[],因為[]而有[],乃至有眾苦聚成的有情世間;反之,也依[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法則滅去,即[無明]滅則[]滅,[]滅則[]滅,,乃至眾苦都滅盡。比丘們!這就是《第一義空經》。」佛陀講完此經,比丘們都很高興地信受奉行。

【譯者按】:命異身異之說從古迄今,隨方異其名相而大行於世,外道信之,像法倡之,咸以為究竟。良以有情眾生業障深重,如盲如聾;雖示以正法,難知難解。吾國釋教八宗所言雖繁,要皆不出『...』四字,去正法誠難以道里計。經名第一義空,其殊勝可知,宜玩索再三,當有所悟。譯者識淺,勉綴數語,期為引玉之磚。若有見者聞者,善思善修,入於法流,則幸甚矣。(《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問 與 答

羅淑瓊:明法比丘:謝謝您寄來的30 newrain and  newrain  web  it  is very  perfect I  like  it  very  much30 新雨 談及墮胎問題,這是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尤其是發生在當今teenage身上。身為一個輔導老師,又是學佛者,在輔導學生時常有這方面的困惑,因此想就教於您,或可幫我釐清一些觀念。如果一個15歲的國中生告訴您她懷孕了,她想要墮胎,您會如何做呢?告訴她墮胎犯殺戒,會有不好的果報,不可墮胎,還是分析墮胎的惡果,灌輸正確的性知識,要她自己做抉擇?我想以輔導的立場每個人都會選擇後者,將決定的責任歸之於當事人身上,但是當事人會如何做?答案是很清楚的,我以為這種協助是不究竟的,當事人甚至認為得不到什麼幫助,實際上以他目前的能力和身心的成熟度,亦不足以為人父母,若勉強生下小孩,小孩在不良的環境下長大亦容易發生問題,造成社會更大的負擔,或許我們會說這是小孩的業報,但是小孩會遭受墮胎的處置,不也是他的業報嗎?我以為在這種情況之下堅持不墮胎只是本身嚴守不殺戒,實際上對胎兒還是一種不幸,還是難逃業的繫縛。

    以世間法看名色為有,已出世間法看名色是空,一個解脫的聖者是否因為了解空相故不受業報,而非他沒有業行?例如了悟空性的行者從事務農工作,他是否仍然照常殺虫鋤草?美國社會允許人民擁槍自重,如果現有一歹徒潛入家中羞辱你的妻女,欲致你於死地,了悟空性的行者如何看待此事?如何處理此事?殺生是不好的,但人活在現世間卻無法避免擾害有情與無情,以自然界的食物鏈來看萬物是相剋相成的,這似乎是自然的定律,也是生命的悲哀。

    戒是世間的道德,是人的規範,like law 但是一個解脫的聖者他應該如何去看待活在世間,有意無意對眾生造成的傷害呢?這是我的困惑。(16.11.1999)

 

明法比丘答覆:

1.在律藏說,懷了孕三個月內是「似人」,三個月以後是「人」,墮胎(拿孩子),不管是墮似人或人,都是犯殺人戒,沒有通融的餘地。若是未成年少女懷孕,一樣可生下小孩。只是需要多多關心她,甚至需要有「中途之家」來安頓她。母子都需要呵護。對於被強暴或通姦、亂倫生子,一樣可生下小孩。需跨越陣痛,避免再造新業。世間人可能不容易理解,但這是佛教的倫理觀念。未成年少女懷孕,當然有性知識不足的原因,性知識要補強之外,要戒邪淫更重要。

2.未成年少女懷孕「勉強」生下小孩,不一定會造成社會更大的負擔。佛教第一個犯淫的比丘,與前妻交合(以致生子),佛陀因尚未制定任何戒,所以不犯,不用還俗。傳說此子長大之後,證阿羅漢果。佛教中曾有尼未出家前懷孕,出家後繼續懷孕、生子;尼眾若被強暴生子,一樣可生下小孩。若被強暴而完全不接受快樂,就不犯戒,可以繼續過出家生活。

3.脫的聖者所有的造作都是「唯作」,只有造作,無善、惡果報,他的餘生還有的果報是過去或過去世所造的。解脫的聖者護戒正念很強,不會再造殺生業。比丘(含解脫的聖者)自衛是被允許的,但有的人甚至放棄自衛。若人遇到惡緣,事實上是過去惡業的成熟,若再造業,則業力何時了?(1999.11.17)

––––––––––––––––––––––––––––––––––––––

羅淑瓊:明法比丘:您的回答讓我瞭解嚴持戒律建立世間的善行是必要的。from  newrain  web  I  found  阿姜查的話,I  think  it  is  very  nice  to  answer  me  this  question, that  is :

  佛教的教化是有關離惡修善的,而當惡已被捨離,善也建立起來時,我們便必須放下善惡兩者。<5>P27

  修行是為了放下對、錯。最後,將一切都拋掉。<6>P105

  別黏著良善,別黏著邪惡;這些都是世間的性質。我們修行以超越世間,從而將這些事情帶往終點。<8>P173

  How do you  think  about  it? Please  don't  mind  I  talk  to  you  with  some  English, because it is faster than Chinese, and don't check  my  grammar . I only  want  you  to  understandIs  it  OK ?

 

明法比丘答覆:關於離惡修善之說,離惡容易了解,離善不易了解,講白一點,就是離執取。(1999.11.26.)

––––––––––––––––––––––––––––––––––––––

Kent:請問法師:五蘊:色受想行識之「行蘊」和「識蘊」和12因緣中之「無明緣行」,「行緣識」之行、識兩者概念是否是一樣的?為何順序上有此差異?(即為什麼不是「無明緣識」,「識緣行」呢?)(2000.1.3.)

 

明法比丘答覆:

十二因緣的「識」是造善惡業的果報識(32),行 是造善惡業的業(29)

五蘊的「識蘊」範圍,包括識,範圍較大

五蘊的「行蘊」範圍,指50種心所。(2000.1.23.)

––––––––––––––––––––––––––––––––––––––

中仁:各位先進大家好:

     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請問從原始佛法經典的觀點來看,是如何看待「神通」和相關的問題的呢?當今有一些佛教道場或是附佛外道,常常有意無意地宣說自己的成員具有神通,或是已然證果到什麼程度。駁斥者多是以楞嚴經為主要依據。想請問在原始佛教經典裡,有哪些地方提到我們在面對有上述主張者,應該採取怎麼樣的應對態度呢?(在律部我想基本上原始和大乘佛教所能引用的觀點應該是差不多的。當然如果有大德能提供律部的相關記載就更好了!)先向各位說聲謝謝!(1999.11.3.)

 

明法比丘答覆:

1.經律中經常有提到神通之事,有人是修禪得到神通,有人是過去世修得的,有人鬼通或養小鬼的。佛教對神通並不刻意去說或展現,展現神通常常挾雜我慢、名聞利養,對有神通的行者應小心謹慎。佛陀限制比丘不可告訴在家人自己或同參道友有神通,違者犯戒。

2.佛陀三種教誡:1.說法。2.他心通。3.神足通。以說法教誡為重點。

3.若要查詢經律論關於「神通」,可下載經律論的檔案,再慢慢去查看。(1999.11.26.)

––––––––––––––––––––––––––––––––––––––

台南同修:禮敬明法法師:各大搜尋引擎(kimo openfind)皆無法以"原始佛教"key word找到新雨網站,建議是否可以增加該key word的登錄。另外想請教法師或其他同修一個有關戒清淨與心清淨()的問題:定的學習是否與戒行有什麼一定的關係?是否至少要達成某一程度的戒行,修定才較得力?或者,也是因人而異,無一定的關係?謝謝法師與諸同修。(1999.1030.)

(《嘉義新雨雜誌》第31)

◇◇◇◇◇◇◇◇◇◇◇◇◇◇◇◇◇◇◇◇◇◇◇◇◇◇◇◇◇◇◇◇◇◇◇

                     31期目錄                    回總目錄



[1] 修善是人有而蟲無的能力,但是不修善的人跟蟲又有什麼分別?

[2] 若佛陀所說的都是真的,那麼,為了脫離苦海,我們已別無選擇,只有修行直到證悟涅槃這一條路可走。所以無論這條路有多長多遠,我們都應勇敢地走下去。

[3] 雖然佛教徒都相信因果,但多數卻希望只有無果的惡因,以及無因的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