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嘉義新雨雜誌》第35 (2001.5.)

▲▲▲▲▲▲▲▲▲▲▲▲▲▲▲▲▲▲▲▲▲▲▲▲▲▲▲▲▲▲▲▲

35 目錄

哭笑人間 明法比丘

憶母 明法比丘

修道次 明法比丘

法次法向之修行次第 /陳重文 主講

修學佛法之感言與期許 Santagavesaka Bhikkhu

止、觀、慧義釋 陳慈蘭

兩種智慧 Ven.Matara Wri Banarama   錫譯英:A.G.S. Kariyawasam  英譯中:開心

明法比丘整理

◇◇◇◇◇◇◇◇◇◇◇◇◇◇◇◇◇◇◇◇◇◇◇◇◇◇◇◇◇◇◇◇◇◇◇◇◇◇◇

哭笑人間

 明法比丘

人間有哭、有笑,在正法律威儀中,只允許微笑,不當的笑、哭,則受到制止。

憂愁啼哭,是欲界眾生的情感表現。眾生的哭,往往有複雜的心情,夾雜善惡的成份。但單說哭這一樁,哭是不容忍某事的瞋心表現,只是惡,無善。教化大眾的佛教公眾人物在公眾場所,以哭來表現或詮釋「慈悲」實在有所不宜。凡夫也能做到不哭。婆四吒婆羅門尼有六子相續命終,因念子而發狂,裸形散髮,因見到世尊,即恢復正常,慚愧羞恥,聞法後,信心清淨。之後,第七子喪命,就不再啼哭,傳為美談。(《雜阿含》1178經,大正2317) 三果以上的聖者,就不再有啼哭之事。

笑則有善.有惡,世尊說:「有六喜行(cha somanassupavicara),云何為六?如是比丘,若眼見色,喜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喜於彼法處行。」(《雜阿含》336經,大正293) 六根觸及六境,有善心之喜與不善心之喜,阿羅漢只有唯作(非善惡)的笑。世間的慶典娛樂,又有歌舞助興(甚至標榜是佛教的),是經典所指摘。「諸比丘!於聖者之律,唱歌是哭泣。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跳舞是癡狂。諸比丘!於聖者之律,越度露齒大笑(hasita),是兒戲。諸比丘!於世間應斷唱歌、跳舞,善士因某事笑,微笑(sita)即可。」(《增支部》3.103 (A. I, p.261) (《嘉義新雨雜誌》第35)

◇◇◇◇◇◇◇◇◇◇◇◇◇◇◇◇◇◇◇◇◇◇◇◇◇◇◇◇◇◇◇◇◇◇◇◇◇◇◇

 

憶 母

明法比丘

    憶母是世間的行為,慈愛、教養之恩情是憶母的主題。憶母的文思,清淨者,憶母愛、恩情、教養可提昇世間善業;污染者,憶母文思,夾雜染淨,引起眷念,留有愛戀、感傷連綿的遺憾。

母親「慈愛」的美德,為人類共同所傳誦。在《慈經》,佛陀說:「願修養無限量的慈心對待一切眾生,像母親寧願犧牲生命護衛其子。」還有人以「如母憶子,如子憶母」的關愛,來比喻念佛的殷切。

關於恩情,佛陀說,知恩與感恩者,是善人所讚美。對於母()親知恩圖報者,除了務正業,作善事,恭敬.受教,世間物質的孝敬.供養之外,最好的禮物是令母()能知曉正法,解脫生死。佛陀說:「有壽百歲,一肩擔母,一肩擔父,又(以香)塗身、揉捏、沐浴、按摩、看護母.父,母.父甚在肩上撒糞尿,非為報恩。…勸之令信…勸之持戒…勸之布施…勸之發慧…是為報恩者。」(《增支部》24A. I. pp.61~62)

孝養母()親,不只是在家人的事,佛陀讚美供養母()親飲食的比丘:「如汝於父母,恭敬修供養,現世名稱流,命終生天上。」(《雜阿含》88經,大正222)捨親出家、知法.知義、精進修持的比丘,更有能力報恩。《法苑珠林》卷二十二:「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大53448中)(《嘉義新雨雜誌》第35)

◇◇◇◇◇◇◇◇◇◇◇◇◇◇◇◇◇◇◇◇◇◇◇◇◇◇◇◇◇◇◇◇◇◇◇◇◇◇◇

修 道 次 第

  /明法比丘 撰

修道(bhavana-magga),是依循佛法教理(pariyatti)而反覆實踐(patipatti)、修習(bhavana),直至體證涅槃。修道是一法接一法前後有序,前一法為後一法的必要基礎。修習正法律(saddhammavinaya)乃至世間法,皆有次第可尋。現列出七則修道次第,並把它們串聯起來,加以略釋,以供學人參考。修道次第中的「四預流支」(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為證得涅槃的必要方法。

1信→來詣→恭敬(承事)→請問()→傾聽()→受持法→觀察法義→知法.知義→法.隨法行

          ──《增支部》八 集‧八十一 (A. IV. pp.336~337P.T.S.)

2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具信如理作意正念正知護諸根三妙行四念處七覺支解脫

                 ──《增支部》十集‧六十一~六十二 (A. V. pp.113~119) (參考《中阿含經》51~53)

3具戒→不悔→歡悅→喜→止(輕安)→正定→如實知見→厭患.離貪→解脫知見

──《增支部》十集‧四~ (A. V.pp.5~7)、《增支部》十一集‧一~ (A. V.pp.311~317)

4正念正知→慚愧→護諸根→具戒→正定→如實知見→厭患.離貪→解脫知見

──《增支部》八 集‧八十一 (A. IV. pp.336~337)

5具足慚愧→身清淨→語行清淨→意行清淨→命清淨→護諸根→飲食知量→受持警寤→正念正知→獨住遠離、斷五蓋→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宿命智→天眼智→漏盡智

──《馬邑大經》(《中部》39經;M. I, p.271f.)(參考《中阿含經》182經《馬邑經》)

6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清淨→知見清淨(解脫)

──《傳車經》(《中部》24經;M. I, p.145f.) (參考《中阿含經》9經《七車經》)

7有慚、有愧、不放逸→斷不恭敬、斷不受諫、斷惡友→斷不信、斷狹量(不親愛)、斷懈怠→斷掉舉、斷不律儀、斷破戒→斷不樂見聖者、斷不樂欲聞正法、斷攻擊(非難)

斷妄念、斷不正知、斷散亂→斷非如理作意、斷修邪道、斷懈怠→斷身見斷疑斷戒禁取→斷貪、斷瞋、斷癡→斷生、斷老、斷死

 ──《增支部》十 集‧七十六 (A. V. pp.148~149) (參考《雜阿含經》346)

 

串聯的次第

1 (善人) 2信→ 3近善知識(來詣→恭敬→請問法) 4聽聞正法 5具信 6受持法→7如理作意 (觀法義知法.知義→法隨法行 ) 8正念正知→ 9具足慚愧→ 10戒清淨(護諸根、妙行) 11飲食知量→ 12受持警寤→ 13四念處→ 14七覺支→15獨住遠離、斷五蓋→ 16不悔→ 17歡悅→ 18喜→ 19

(輕安) 20正定(心清淨--近行定,初、二、三、四禪) 21見清淨→ 22度疑清淨→ 23道非道智見清淨

24 行道清淨→ 25知見清淨(解脫)

1善人 ( sappurisa ):具分別善.惡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有慈悲心,能實踐布施(佛法、物質)、愛語(柔軟語、安慰語,令傾聽)、利行(鼓勵、勸告、分享,令生信)、同事(有情有義、同甘共苦,令證道)

2 ( saddho )對佛、法、僧三寶崇信欽仰。

3親近善知識 (sapurisasamsevo):來詣(upasvkamita拜訪)→恭敬(parirupasita承事)→請問() ( paripucchita )。佛陀對來詣()者,若不具恭敬、請問、傾聽、受持、觀察.法義、知法知義、法隨法行,則不想說法。「恭敬」是謙恭、禮敬、尊重、供養、敬愛、虛心受教(順語) (參考《中阿含經》145經、《增支部》10,156~161A.V, pp.247-248)。「請問」是請問心中有疑的法,以期破解疑惑。佛陀說:「往見如來或如來弟子,住信(nivitthasaddho)、住愛(nivitthapema)、一向篤信(ekantagato abhippasanno);諸比丘!此諸見中之無上。…往聽如來或如來弟子之法,住信、住愛、一向篤信;諸比丘!此諸聞中之無上。」(《增支部》6, 30A.III, p.326) 親近的善知識能教導四聖諦、八正道,於五蘊生厭、離欲、滅盡。

4聽聞正法 (saddhammasavanam):傾聽(ohitasota)、聽(sunati)法,聞法從佛、善知識、經典聞法。佛陀告諸比丘:「隨時聞法有五功德,恆不失時,云何為五?1未曾聞法便聞之,2已聞便受持,3除去狐疑,4亦無邪見,5解甚深之法。」(《增一阿含經》51-5,大正藏2.825c;增36-1,2.702c)佛陀告誡一欲還俗的比丘:「比丘當知,1如來出世甚為難值,2聞法亦難,3受四大形亦復難得、諸根具足亦復難得,4得生中國(majjhimadesa佛陀教化區)亦復難得,5與善知識相遭亦復難得、聞法亦難,6分別義理(=知法.知義)亦復難得,7法法成就(=.隨法行)此事亦難。」(《增一阿含經》27-8,大2.700) 在經典中,問法者常說:「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可感受問法者求法、實踐法之熱切。

5具信(saddho):信saddha(信心、信仰)pasada(淨信、淨心)adhimutti(信解)等。具堅信者,對法的信心不動搖。佛陀告舍利弗:「對有信的聖弟子發勤而住,斷不善法,具足善法,精進、勇健堅固,於諸善法不捨其軛,是可其期待的。」(《相應部》48.50S.V, p.225)

6受持法 (dhammam dhareti dhatanam ):信受、奉行、誦。「信受」領受於心,憶而不忘。受持法有十種: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流傳,四者諦聽,五者自讀,六者憶持,七者廣說,八者口誦,九者思惟,十者修行。(8.231725a) 「奉行」即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翫誦」即反覆念誦,記住經文。亦可諷誦(japa, jappa),即心念口誦佛法、偈頌或經文等。

7如理作意( yoniso-manasikara 如理思惟 ):一、觀察法義 (dhammanam attham upaparikkhati),對所學、所聞之法思惟、觀察、分別,離世間思惟、邪思惟,往解脫方向 (...) 思惟。二、知法.知義(attham abbaya dhammam abbaya),即觀法忍。《雜阿含經》1177經:「微見小明者,謂得法忍。」《寂志果經》:「於如來法.律得信,善利自見,於佛法中有大善利,即得法忍。」(1.272c)。三、法.隨法行(.次法向)(dhammanudhamma- patipannadhammanudhammapatipatti),修習法的隨法行;隨法而行(anudhammacarin);和合(無諍)(samicipatipanna)。《雜阿含經》27經:「(於五蘊)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隨法行。」(參考《相應部》22.39S. III, p.40)

8正念.正知 (sati-sampajabbam):「正念」是明白覺知當前的心念,「正知」是明白覺知所觀照的對象。正念.正知於瞻視、觀察、屈伸、俯仰、穿衣、持缽眠、覺、語、默、動、靜、行、住、坐、臥。

9具慚愧 (hirottappa):「慚」是厭惡惡行,「愧」是害怕惡行,為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的善心。此二法能守護世間的道德。《雜阿含經》578經:「常習慚愧心,此人實希有,能遠離諸惡,如顧鞭良馬。」《雜阿含經》749經:「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欲瞋恚愚癡。」

10戒清淨 ( silavisuddhi )包含比丘受持「四遍清淨戒」(catuparisuddhisila)

一、別解脫律儀戒(Patimokkhasamvarasila)比丘必須遵守227(在家則受持五戒八戒)

二、根律儀戒(indriyasamvara-sila):以正念防護諸根(indriyasamvaro),保持捨心,不執取可喜厭的境界,不為淫、怒、癡所滲透。護諸根則得到三妙行( tini sucaritani 三善行)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離身..意惡行。

三、活命遍淨戒(ajivaparisuddhisila):以適當的方式取得必需品(在家則以正當職業過生活)

四、資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ila):在使用衣...藥四種資具(必需品)之前、當時、之後,適當地省察、運用它們。

11飲食知量 (bhojane mattabbuno):對飲食省察所從來,不為娛樂、炫耀、美白,只為支持身體之需,以便修習梵行。

12受持警 (jagariyam anuyutta)於白天精進(viriyavayama)、不放逸( appamada )靜坐.經行,直至初夜( 6-10 pm)。中夜右脅著床累腳而眠,保持覺念。後夜( 2-6am ) 靜坐.經行

13四念處 ( cattaro satippathana ):安住及觀察身體(入息.出息念四威儀、三十二身分、四界分別九種屍體),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心念(貪、離貪、瞋、離瞋、痴、離痴、收攝、渙散、大至心[.無色界心]、無大至心、有上心[世間心]、無上心[出世間道心.果心]、專注、無專注、解脫、無解脫),法念(五蓋五蘊十二處七覺支四聖諦)

14七覺支 ( satta-bojjhavgani七菩提分)()念覺支,念念明白。令「念覺支」生起之法:一、具備正知的念;二、遠離內心迷亂的人;三、親近有正念的人;四、專注於培育正念。

()擇法覺支,分別善惡,選擇趨解脫之法,捨棄虛偽法。令「擇法覺支」生起之法:一、多問法;二、清潔(身體、衣服等);三、平衡五根(信、勤、念、定、慧);四、遠離惡慧(愚痴)的人;五、親近智者;六、思惟深智所知(..界等)的問題;七、專注之(於培育擇法覺支)

()精進覺支,一心於一境而努力不懈,一心修善.斷惡,求解脫。令「精進覺支」生起之法:一、思惟惡道的危險;二、依精進得殊勝利益;三、思惟所行之道非懶惰可達成;四、思惟施食者得大福;五、思惟大師(佛陀)的偉大;六、思惟正法遺產的殊勝;七、作光明想,除睡眠蓋;八、遠離懶惰的人;九、親近精進的人;十、觀察四正勤;十一、專注於培育精進覺支。

()喜覺支,得正法或禪定而喜悅。令「喜覺支」生起之法:一、憶念佛;二、憶念法;三、憶念僧;四、憶念戒;五、憶念捨離;六、憶念天;七、憶念寂止(苦滅);八、遠離粗惡的人;九、親近慈愛的人;十、省思能引發信心的經典;十一、傾向培育喜覺支。

()輕安覺支(猗覺支),指身.心輕快、安穩。令「輕安覺支」生起之法:一、食用好的食物(有營養、有益身);二、舒適的氣候;三、舒適的姿勢;四、加強中道;五、遠離暴惡的人;六、親近身輕安的人,七、專注於輕安覺支。

)念覺支,念念明白。()擇法覺支,分別善惡,選擇趨解脫之法,捨棄虛偽法。()精進覺支,一心於一境而努力不懈,一心修善.斷惡,求解脫。()喜覺支,得正法或禪定而喜悅。()輕安覺支(猗覺支),指身.心輕快、安穩。()定覺支,得禪定而心不散亂。令「定覺支」生起之法:一、清淨事物;二、善巧於業處;三、平衡五根;四、適時策勵心(鞭策);五、適時抑制(太過躁進)心;六、適時令心喜悅;七、對於正行而不插手;八、遠離無定之人;九、親近有定的人;十、思惟禪定與解脫;十一、專注於定覺支。

()捨覺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令「捨覺支」生起之法:一、中庸(平等)的對待有情;二、中庸的對於諸行(萬事);三、遠離對眾生與和諸行愛著的人;親近對於有情和諸行中庸的人,(五)專注於捨覺支。(請參考《清淨道論》P.T.S. p.119f)

15獨住遠離(vivittam senanam bhajati):身獨住(kaya-viveka),離人群,至森林、樹下、山中修習;心獨住(citta-viveka),則斷五蓋(pabca nivaranani)蓋即覆蓋,覆蓋心性,令善法不生。五蓋即:()貪欲蓋(raga-nivarana,執著貪愛五欲之境,無有厭足,而蓋覆心性。 ()瞋恚蓋patigha-nivarana),於不順己意之逆境懷忿怒。()惛沈.睡眠蓋(thina-middha-avarana使心無法積極活動。()掉舉.惡作蓋(uddhacca-kukkucca- nivarana心躁動或懊惱已作之事。()疑蓋vicikiccha-nivarana),於法猶豫不決。

捨棄貪欲蓋的方法:一、學習修不淨觀;二 、全心全意修不淨觀;三、護諸根;四、飲食知量;五、親近善知識;六、適當的談話。

捨棄瞋恚蓋的方法:一、學習修慈心觀;二 、全心全意修慈心觀;三、覺知每一個眾生都是造業及承受業報者;四、經常反省瞋恚使自他皆受害;五、親近善知識;六、適當的談話。其他如修習喜悅、捨(平常心)、信心都有助益

捨棄惛沈.睡眠蓋的方法:一、注意飲食、醫藥中的成分;二 、改變身姿;三、作光明想;四、到戶外;五、親近善知識;六、適當的談話。其他如運動、拉耳朵、看星星、用冷水洗臉都有助益

捨棄掉舉.惡作蓋的方法:一、學習佛法與戒律;二 、探究佛法;三、貫通戒律;四、親近有德長者;五、親近善知識;六、適當的談話。其他如修習奢摩他有助益

捨棄疑蓋的方法:一、學習佛法與戒律;二 、探究佛法;三、貫通戒律;四、堅定對三寶的信心;五、親近善知識;六、適當的談話。

16不悔( avippatisaro):因持戒,所作所為如法.如律,心不懷憂惱。

17歡悅(pamujja, pamojja)修習正法、禪定,順暢而心生歡悅。

18( piti )心生更細、更持久的喜悅

19( passadhi 輕安):身輕安、心輕安,身心輕快、不粗重。

20正定(samadhi)即止息一切想念與思慮,而心專注於一境。一般常將「止」與「定」(samatha三摩地奢摩他)視為同一者,有人則認為三摩地通於定、散,染、淨僅存於定中,而不存於散心中。一般修習禪定都取一種「業處」( kammatthana 工作的處所、修禪的對象),反覆練習,由遍作(預備)定而漸次入定。心清淨 ( cittavisuddhi )包含近行定(upacarasamadhi)與安止定(appanasamadhi)有的業處有光明等禪相(nimitta),如安那般那念 ( anapana sati.入息念)、四界分別觀(觀地、水、火、風的特相)

初禪(pathamam jhanam)(五蓋)生喜樂;具:尋、伺、喜、樂、一心。

第二禪(dudiyam jhanam):定生喜樂;具:喜、樂、一心。

第三禪(tatiyam jhanam):離喜妙樂;具:樂、一心。

第四禪(catuttham jhanam):捨念清淨;具:一心、捨。

21見清淨( ditthivisuddhi )是依特相(lakkhana特點)、作用(rasa)、現起(paccupatthana呈現)與近因(padatthana-vasena足處)辨識名色,也稱為「名.色分別智」(namarupa- vavatthanabana見清淨明白名.色法的生與滅的實相,消除「我」、「我所」的常見與斷見。

22度疑清淨( kankhavitaranavisuddhi )辨識過去、現在、未來名色法的諸緣,而除去三世因果之疑,這階段也稱為「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觀察過去世的無明、愛、取、(行)與業而生起現在的名色,也辨識過去與未來名色的發生的諸緣。獲得緣攝受智者,被稱為「小須陀洹果」,緊接著的下一生不生於惡道。

23道非道智見清淨 (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分辨正道與邪道)行者觀察五蘊十一法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觀照名.色法三相(無常、苦、無我)隨後依「世」addhana長時間。觀照每一世,每一世三個階段,再觀十年、一年、一個月、半個月、一天一個階段)、「相續」santati同一個名或色相續流)、「剎那」(khana剎那的名.色法)(見《清淨道論》第二十章)。觀照行法的三相:一、「壞滅無常」(aniccam khayatthena);二、「可畏而苦」(dukkham bhayatthena)不可靠而可畏;三、「無實質而無我」(anatta asarakatthena)。之後,依諸緣生滅諸行法剎那生滅,以生滅智udayabbayabana)是觀照諸行法生.滅。滅智在「未成熟」的階段,「光明」等十種「觀染」(vipassan’upakkilesa)可能會生起。道非道智見清淨是通過辨識觀染為障道,而分辨道與非道的特相。

24行道智見清淨 (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當脫離障礙他證得生滅智乃至隨順智。

一、生滅智(udayabbayabana):克服觀染後,觀照諸行法生.滅變得成熟、更強、敏銳。

二、壞滅智(bhangabana):當觀智變得敏銳時,觀照行法的壞滅(不再觀生.住相)

三、怖畏智(bhayabana):覺知一切存在不斷壞滅的可畏。

四、過患智(adinavabana):覺知一切行法只有過患。

五、厭離智(nibbidabana):對一切行法厭離,不再樂於一切存在。

六、欲解脫智(mubcitukamyatabana):生起欲脫離一切行法之欲願。

七、審察智(patisankhabana):清晰地審察諸行法的三相時,即是審察智。

八、行捨智(savkharupekkhabana):對一切行法感到中捨(平等心),即生起了行捨智。

九、隨順智(anulomabana):尚屬欲界心。順著前八種觀智,且順著其後道智的作用。

觀照名法或色法的無常、苦、無我即是如實知見(見如實.知如真)由如實知見(yathabhutam banadassanam)(nibbida)無欲(virago)解脫( vimutti )涅槃(nibbana)

25智見清淨(banadassanavisuddhi)當觀照名色法的智慧成熟時,在有分斷之後生起意門轉向,隨著生起遍作、近行、隨順(利根者只有近行、隨順)取目標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之一,隨後取涅槃為目標的種姓心(改變凡夫的種姓,成為聖者的種姓,斷了身見、疑、戒禁取見),之後即刻生起了道心(初次為須陀洹道心),徹底知苦、斷集、證滅、明道,而證入了出世間安止心路。之後有兩個(利慧三個)果心生滅,然後再沉入有分。在有分中止之後,生起省察智,省察道、果、涅槃,並可能省察他已斷與還剩餘的煩惱。取當行捨智與隨順智圓滿時也被稱為「導向出起之觀」(vutthanagamini-vipassana )。若行者觀照名色的無我而證入果定,該果即被稱為「空解脫」;若觀照無常證入為「無相解脫」;若觀照苦證入為「無願解脫」。澈底解脫,即是涅槃。涅槃者,貪欲滅盡,瞋恚滅盡,愚癡滅盡,是名涅槃。」(《相應部》S.38.1(S. IV, 251)S.39.1(S. IV, 261)、《雜阿含經》第490)  

出世間禪那的心路 ( Lokuttara Appana Javana Vithi )(須陀洹道心.果心)(一般)

 

 

 

 

波動

 

 

意門轉向

 

 

 

 

 

 

 

 

 

 

 

 

 

 

 

 

 

出世間禪那的心路 ( Lokuttara Appana Javana Vithi ) (證二、三、四道心.果心) (一般)

 

 

 

 

波動

 

 

意門轉向

 

 

 

 

 

 

 

 

 

 

 

 

 

 

 

 

 

再次進入涅槃的心路 ( Lokuttara Appana Javana Vithi )

 

 

 

 

波動

 

 

意門轉向

 

 

 

 

 

 

 

 

 

 

 

 

 

 

 

 

 

*有分識(bhavavga)當心不對外界目標反應時的心識狀態。它的所緣()是前世的最後一次意門心路的所緣。為數不等的有分識介於意門(或五門)的心路之間。過去有分識:六門緣取六境的心識剎那。有分波動:六根門轉向所緣時,出現波動。有分斷:有分波動第二次之後即停止()。把心轉向名色的目標。

(《嘉義新雨雜誌》第35)

◇◇◇◇◇◇◇◇◇◇◇◇◇◇◇◇◇◇◇◇◇◇◇◇◇◇◇◇◇◇◇◇◇◇◇◇◇◇◇

法次法向之修行次第

                          /陳重文老師 主講

 

《中阿含經》中修行道次第的歸納:

1.往詣→承事善知識→2.聞善法→習耳界→觀法義→受持法→翫誦法

└→惡知識→聞惡法

3.觀法忍:

()思現觀:知苦如真、見苦如真←老死等大苦聚集←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五蓋←三惡行(不護戒)←不護諸根←不正念.正智←不正思惟←不信←聞惡法

()4.信現觀(生信)5.正思惟(心不忘念、心不多忘)6.正念.正智→7.護諸根→

()戒現觀:8.護戒→9.不悔→

10.歡悅→11.喜悅→12.輕安()13.(觸樂)14.定→

()現觀智諦現觀:15.見如實.知如真(如實知見)

()現觀邊智諦現觀:16.厭→17.無欲→

()究竟現觀:18.解脫→19.涅槃(盡智)

 

今天我把《中阿含經》的四十三經到五十五經整個講得最詳細的次第道列出來。列出來的有個展轉因果關係,展轉因果就是沒有從哪裡開始,沒有從哪裡終結,沒有第一因。沒有所謂的上帝,沒有宇宙開始是由誰發生雜染,或者第一個開始是由誰發生清淨的這麼一回事。沒有說由於宇宙先有一個惡魔而後人類就產生了生死輪迴;或者有一個清淨的本體,從此以後眾生都是本性清淨。若是本性清淨,應該都不可能有雜染,現在偏偏有很多雜染、有很多煩惱;有煩惱怎麼能叫清淨呢?但是有時候也有人煩惱清淨了呀!過去的煩惱現在清淨,或者也有證阿羅漢的人真的完全沒有煩惱。難道宇宙先有一個阿羅漢的王,先天地而生,所以後來就有阿羅漢嗎?沒有這樣的事。也沒有一個惡魔、魔王,後邊就有我們這些魔子魔孫,充滿煩惱的人誕生了,沒有啊!所以沒有頭、沒有尾。從無明開始就有生死輪迴,然後在幾部經又推究出形成無明的種種因緣來。形成無明的因緣,如:五蓋到聞惡法、具惡人等等生死輪迴的人,大部分是惡人(惡指的是不善,不夠完善的意思),惡法的最大根源就是無明,無明再追究上去,由五蓋形成,五蓋又由三惡行完成,三惡行又由於過去不護諸根而造成的。不護諸根就是由不正念.不正智造成的,又循環回來,所以說它是展轉因果;不正念.不正智由於不正思惟、不信,不信就是親近惡知識而來;凡是生...死的人都是惡知識,因為他無窮劫以來不斷的生...死,表達他一直沒有發現正確的人生方向,所以一直走錯了人生方向就生死輪迴,一世一世的生死輪迴,這些生死輪迴的人通通稱為惡人。

 

這個惡人不是無惡不做、十惡不赦的人,反正就是你不跟從他便罷,一碰著他而聽從他的意見,你也一定生死輪迴去了。例如,他所做的都不是無漏的,我們一碰到他,他教導我們的都是有漏法。你看,現在出去世間的話,到處接觸所談的,有誰告訴我們要正向?講出來的人生意義都是邪向,繼續讓我們往生死輪迴的方向去。

 

《盡智經》是四十二經到五十五經把次第道分析得最清楚的一經,特別是在聽聞正法的部份最清楚。《阿含經》說,要見法一定要有四個條件(四個支分),叫做「四預流支」,四個證初果的條件。要證初果的第一個條件是「親近善知識」。第二個「聽聞正法」,第三個「如理思惟」,第四個「法次法向」。承事善知識就是要聽聞正法,到最後要「觀法忍」,「觀法忍」完畢便生出信心。「信」就是淨信,或稱「信根」,或稱「增上意樂」,所以,生「信」就是終於我相信人生的正確方向就是往涅槃。如果不能往涅槃的道路,通通不是正確的方向,都是邪向;如果教導我們的都是往涅槃以外的方向,就往惡道去沒法入涅槃,跟涅槃相背的方向,不管福報多大,一定不斷生死輪迴。一直生死輪迴,要輪迴到何時都不知道。

 

三界一切皆苦,過去我們已經很清楚講過,三界的一切沒有一件不苦,包括最樂的境界還是苦。如三禪的境界,仍舊脫離不了──壞法、滅法、盡法、死法,還是苦;沒有人能離開苦。觀法到此才能生起淨信,所以能生出淨信的「觀法忍」這一關,《瑜伽師地論》稱它為「思現觀」。「現觀」是親自觸證而對它的內容獲得「決定」的意思,它有六個層次,請看修行次第表。

 

()思現觀。「思」指的是意志活動,「思」也是思擇、尋思的意思,有如理和不如理兩類,當意志在動盪的時候就是尋.思。我希望如是,不希望如是,叫做「不正思惟」,對三界的一切都能深見過患而不生企願,就叫「正思惟」。已能決定正思惟,於此叫做「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現觀智諦現觀,就是見法。()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即證阿羅漢。第四現觀以前都沒有見法。但沒有見法的人也可以有「信現觀」,見法的人一定有「信現觀」。而「思現觀」完成之後一定有「信現觀」。所以「觀法忍」,完成之後就能生信,這是「信現觀」。看過修行次第表的第五個就有「正思惟」,「正思惟」不是正當的思考而已,所謂「正思惟」是「心不忘念」、「心不多忘」,就是對於存在於三界的諸法,我不見一法可取而無過患者,而且不論在任何情況之下我都沒把它忘掉,這才叫「正思惟」,這時有了思擇力。由此知道我們一直沒有思擇力的原因,就是我們卡在「觀法忍」與「生信」這個部分。這一部分在《盡智經》講完之後。到了《涅槃經》就整個把內容剖露出來。

 

    「生信」以後就有「正思惟」,「正思惟」以後才能夠法次法向,也就是行正念.正智。前面說第1個到第2個叫「聽聞正法」,到第4個是「聽聞正法」完成。第3個「觀法忍」還是在要使所聽聞的正法完成。第4個「生信」,終於「聽聞正法」完成。完成以後有思擇能力就是「正思惟」。「內正思惟」是內心能如理作意,這是第三個證預流支的條件。

正念、正智就是行法次法、法次法向、法隨法行,就是第6個正念、正智;從此開始修行,才叫做修慧,修習力。前面有聽聞力、思擇力、修習力。「親近善知識」就是要鍛鍊我們的聽聞力,聽聞力鍛鍊得到以後漸漸就有思擇力,有了思擇力就有修習力,有了修習力終於能法次法向,這時才有可能護諸根,護諸根就是修四念處的開始。開始鍛鍊密護諸根,做好密護根門一定能把戒持得很好,「護戒」也叫「三妙行」,《瑜伽師地論》稱它為「戒現觀」──第三個現觀。我們看《瑜伽師地論》六個現觀的說明,原來就是根據這個次第而來。「觀法忍」是「思現觀」,「生信」時即信具足,信具足就是「信現觀」。第三個「戒現觀」,「護戒」以後開始修習四念處,四念處一直繼續往前修習,從此以後就有「不悔」,「不悔」之後漸漸有「歡悅」,這時可修七覺支配合,或依四念處完成見法之後,再來磨練七覺支。「歡悅」是喜悅的前行;所以第10個「歡悅」,第11個「喜悅」,第12個「輕安」;繼修四念處,後來一定能引生「輕安」。第13個就是進入禪定的基礎叫做「樂」,觸樂即「輕安」的更進一步,「輕安」有身輕安和心輕安,這個「樂」特別指心輕安的完成;心輕安身一定輕安,不可能一個人身不輕安,心很輕安。心輕安的勢力終於遠遠涵蓋全體時,就是「樂」,其實「樂」也就是「輕安」。在身輕安上一定也有心輕安,不過心輕安,還不夠大,身輕安大,心輕安才一點點,所以身心輕安的初步是隱隱約約有喜悅而自己不感覺,漸漸地,自己才明白的感覺到有輕安,然後,輕安從此更加遍滿而不消失時就叫做「樂」。在漸漸有輕安時,如果不小心,或又跑回欲界去碰色、聲、香、味、觸時,輕安是會喪失掉的;輕安如果不喪失,繼續膨脹時就叫「樂」或「觸樂」。「觸樂」是身體的全體都很樂,沒有哪一部分不舒服,這時若修禪定就能入定,除非不修禪定。懂得修習禪定的方法,天天時常經行、打坐,經行、打坐,一定會入定,現在我們不能入定,因為沒有觸樂,就是沒有輕安;輕安沒有,再進一步講就是喜悅也沒有。我們有沒有每天醒來都覺得好高興?啊!又醒來了,生命又可以開展了!喜悅要先有歡悅,歡悅之前要有不悔,護戒的重點就在這裡。如果常破戒、掉悔,就不可能不悔。例如有人討論佛法,喜歡跟人爭論,而且不肯修行,老是只在空談佛法,這一定會造成掉悔。佛法如果正確,真理通達以後,會漸漸發現對談論沒有興趣,也不喜歡戲論,因為它會破壞定心。所以有後悔的一定有疑,疑結不能破,天天以討論為樂趣的人,一定腦筋充滿疑惑;不修行老是止於討論佛法為樂趣,一定內在充滿疑惑。當然,如果確是為了修行,為了斷煩惱而來討論佛法,這是正確的;談論到了彼此不服氣,或者只是在對論加以戲弄,這是不對的。不後悔才有歡悅,才有喜悅,才有輕安,就有樂,有定,終於進入見如實、知如真。《雜阿含經》翻譯成如實知見,就是第四個現觀智諦現觀。見如實、知如真,然後再進入第16個「厭」,厭是亦有漏亦無漏,前面「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都是有漏,只有「現觀邊智」通於有漏與無漏。「思現觀」是我已能通達於佛法所說的諸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寂靜涅槃的道理之後,對此已能掌握,絕不變動,任何外來的其他理論都不能來影響我,這時我就有了「思現觀」;不過我仍然活在有漏之中,還必需應用安立的語言文字,來思考整個佛法。當我們有文字、語言的安立,就活在戲論界。但見法以後,並不能完整的心不忘念,由於過去的習氣,心有時忘念,有時不忘念;忘念就又墮入戲論界,所以仍然要以戲論界的方便來對付,叫「厭」。就是努力修習禪定,以求趕快斷貪、瞋,才能進入證三果。在見法以後又回過頭來修習定,從厭到無欲,叫「現觀邊智」,是出世智後所得到,所以是亦有漏亦無漏。第四個「諦現觀」,全體都是無漏的,沒有「有漏」的部分。但全體都是無漏,剛修成無相定進入時,由於慢習還在,有時現觀,有時忘念之下現觀又消失;有時無相,有時又墮入隨相識。這種翻來覆去,是二果到三果之間的情形,也就是第五個「現觀邊智諦現觀」。(此中的有漏,指的是有漏煩惱。)三果以後證入四果時,就叫「究竟現觀」。這就進入第18個解脫,解脫就是「究竟現觀」。解脫以後就會進入涅槃,涅槃是由「盡智」獲得,沒有「盡智」的人是不可能有涅槃的,有「盡智」以後就有涅槃了。這就是整個的次第道。「見如實、知如真」以後見法,見法繼續修四念處可以解脫。七覺支也一樣,七覺支到第14個定覺支時,如果已經見法的人,修到定覺支以後成為三果,然後繼續進修,就成為解脫,證阿羅漢了。所以已經見法而沒有禪定的人,他為了獲得禪定而修行七覺支;見法以後就叫「明」,修行完成七覺支的捨覺支以後就進入「解脫」,整個過程稱為「明解脫」。

聞善法、聞惡法

第一是往詣承事善知識。有一種人是往詣承事惡知識,我的朋友都是惡知識的話,我去找惡知識聊天,他告訴我怎麼賺錢,怎麼做生意,怎麼做什麼事,因為我既然做賺錢的事,一定要賺錢,不賺錢為什麼要做?但是不一定想賺錢就能順理賺到錢,這時如果不賺錢怎麼辦?不賺錢時煩惱爆炸,什麼叫煩惱爆炸?我非賺不可,一定要賺。本來用如理作意的方式賺錢,以今天末法的時代,賺錢要用如理作意幾乎很難,要維持真理已經有如登天之難。例如在公家機關上班,那個公家機關就是一個惡向機關,你入公家機關怎麼辦?但是我不上班就沒有薪水,這變成我們今天修行很難。過去教團為什麼修行容易,他們前行的條件已經具備了。當我們一定要賺錢,到最後不管什麼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只要能賺到錢的手段想出來就做了,不然錢一直虧還得了,這時當然就不知不覺往惡向去了。為了賺錢而大家商量,學習的一定是聞惡法,這叫做「聞惡法」。「惡法」並不是殺、盜、淫、妄才叫惡法,不正向的就叫惡法。過去的外道教團有派斷見論者,說造惡業沒有罪,但大部分的外道不這麼說,大部分外道說要修苦行,要斷煩惱要努力用各種招式,這在《瑜伽師地論》叫「惡說惡見」。「聞惡法」也叫「惡說.惡見」,沒有引導往正確的方向通通叫「惡說.惡見」。與「聞惡法」相反的就是「聞善法」。接著「習耳界」,如有一種人,第一次聽到善法不習慣,若跟利根的人說,他會覺得:「怎麼有這樣的法,我過去從所未聞,怎麼這麼棒!過去我怎麼不懂呢!」他一定好高興,從此努力聽。有種人說這個人講話好奇怪,跟世間人講的都不一樣,這是怪人吧?大概有問題!你看,他聽善法聽不進去,但是聽惡法聽得進去。聽善法聽進去的叫「聞善法」,這個要利根。

習耳界

「習耳界」是什麼?有的人很喜歡聽講經說法,但一到聽講經說法的道場就打瞌睡,下課,他回去,明天照樣再來聽,一聽講經又打瞌睡,這個就是沒有「習耳界」;這時就要鍛鍊自己把耳根提起,把耳朵拉一拉,要自己想辦法努力的把佛法聽下來,或拿筆起來做記錄,叫「習耳界」,鍛鍊你的耳朵喜歡聽正法,不要聽邪法;邪法我不願意聽,聽到正法我就高興,這叫「習耳界」。

觀法義

沒有「習耳界」,請問怎麼觀察法義,考究法義,《瑜伽師地論》叫做研究法相,聽術語都聽不懂,我能「觀法義」嗎?「法」屬於聖教量,「義」是聖證理,一個教證,一個理證;「印」就是教證,教證要有理證,由內容發展出來。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叫做「法」。「義」,他的法包含好多義,如無常的意思就是生、住、滅,無常是有為,無常的意思就是有漏,像這都叫做「義」,所以「觀法義」,就是研究法相。

受持法、翫誦法

研究法相若屬於正確的,一定要努力受持。受持的重點是要記得很清楚,不是已經能表現,還沒有那功夫。記得很清楚後要翫誦法,天天複習。過去沒有課本,天天朗誦。《阿迦曼傳》描述,他們常在經行時朗誦,這叫做「翫誦法」。我們現在有書可看,打坐會昏沈的人,可以應用六隨念,或者腦中提起佛教的教相法義。若經行時記不起法義,拿著書本沒關係;我要修佛隨念,我不懂就把他拷貝下來,《清淨道論》大家都有吧?佛隨念部分拷貝起來,裝入口袋,一面走,一面拿著看,再放下去,再經行,這樣做也可以的,這時叫做「翫誦法」。

觀法忍

到這時,你就能進入「觀法忍」,法義研究得熟練又熟練,聽聞到的正法,不斷通貫,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不斷努力的探究,探究到最後,終於來到第3個「觀法忍」,「觀法忍」的內容很多,整個思想觀的內容都是。我們的關卡卡在「觀法忍」與生信之間,就是「觀法忍」一關突不破。現在我如有「思現觀」,雖然教相還不能觸證,但如果外道要拉我們過去,那決定不可能,就是是「思現觀」。有「思現觀」的人,在阿含經稱為「正見增上」,保證不墮入惡趣;沒有「思現觀」的人,墮惡很難翻身。「觀法忍」所觀察的就是整個佛教的教義,佛教所最強調的以「順抉擇分」最重要。正思擇、正思惟、如理作意,這些可以讓我順著抉擇是道或非道,對道、非道,清淨、不清淨,往涅槃、不往涅槃的抉擇,叫做「抉擇分」。有了「思現觀」後,正思惟才有抉擇分的能力;「思現觀」是對於四聖諦的綱格都能掌握,對於「觀法忍」的整個內容,這些我能絕對接受,叫「觀法忍」。我們看,「觀法忍」到生信這一關有多難,這一關要加強,加強到有了「信現觀」以後,大概就沒有問題。有「信現觀」雖然做事仍多忘念,但應當常能夠正思惟。我們現在大部分可以說正思維能力很弱,可能一兩分鐘都沒有,行...臥,一切舉動的展開,很可能常常順著世間的潮流,或過去自己的習氣。

 

怎樣叫「觀法忍」?「習耳界」、「觀法義」、「受持法」、「翫誦法」……,聽了這麼久的佛法,要多加觀察。「觀法忍」是什麼?如大乘菩薩道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第二大阿僧祇劫才確定能成佛,因為第二大阿僧祇劫?能證得無生法忍。「觀法忍」是用毘婆舍那對法加以考究後,忍可、認可,能接受。「法忍」的「忍」當做忍可、認可或印可的意思。我確定他是真的,我能接受。第二大阿僧祇劫的菩薩叫「阿鞞跋致菩薩」,就是不退轉位菩薩,已證得無生法忍了,所以,他有能力行菩薩道。我現在行菩薩道,有的人我救了他,他可能還反咬我一口,或者救了他後,忘恩負義,請問:我會不會退心?說倒霉!救人還遭惡報,然後菩提心退掉了。因為沒有證得無生法忍,我認為法是有生、有滅的,所以法忍很重要。「觀法忍」就是觀察佛陀所開示的教理,我要努力用毘婆舍那加以觀照,觀照以後通達後就接受,不通達你是不會接受的。

知苦如真、見苦如真

通達後接受什麼呢?就是確確實實的知道苦,知苦如真、見苦如真。《盡智經》不是講了嗎,有知.有見者便得漏盡,非不知.不見。《雜阿含經》佛陀常常對徒弟開示:沒有一法我不知.不見者,如果有一法我不知.不見,我就不能成三藐三菩提。有知有見什麼?有知有見四聖諦法,整個宇宙不出這四個真理,苦、集、滅、道。

我們的現實世間都是苦、集,沒有滅、道。要用修行才能消除苦、集,進入滅、道。由於充滿苦、集,才會生死輪迴,這些我都知道了,什麼事會造成苦、集,我也都知道了,這叫「智遍知」;終於完成滅、道時,叫「斷遍知」,把煩惱全體消滅得很乾淨。知苦如真、見苦如真,當然還不能知滅、道如真。知苦如真,見苦如真,不只知,而且見,親身感受到三界都是苦患,所有好處最後也一樣都是苦患。為什麼呢?現在看到三界充滿痛苦,也知道三界都是苦,最大的苦是老、死等聚集而來。

十二因緣

有生就有老.......嘆等純大苦聚集。佛陀先發現三界皆苦,再追究為什麼會苦?由於有老.死等。為什麼會老、會死、會病?因為有「生」,為什麼有「生」?因為「有」。「有」由「取」,「取」由「愛」,叫「有愛」。「愛」之前由「受」,再之前由「觸」,由「六入」、「名.色」、「識」、「行」、「無明」。我們所講的是追究「無明」怎麼來的。從「行」以下到老、病、死、苦,通通叫做「有愛」。是由現在世的愛、取、有所造成的。過去世的「行」,「識」入母胎後,成為名.色、六入、觸、受,特別是從名.色、六入、觸到受在現在誕生出來時,作為一個異熟果的總結。

五蓋、三惡行、不護諸根、不正念.不正知

無明而有「有愛」,無明由五蓋而來,五蓋由三惡行而來,五蓋、三惡行,由於「無明」就在做「行」,也由於過去的行變成現在的無明,更前一世的「行」就是愛..有,過去世的愛..有。五蓋之前有三惡行,就是不護戒。三惡行由於眼、耳、鼻、舌、身不護諸根,六根隨心所欲,亂看、亂碰,不管是否如理作意,待習慣成自然之後,成為三惡行。不護諸根又由不正念、不正智而來,不懂得修行的方法,不知道如何修行。所以,小孩被教導是幸運的,現在沒有教導的小孩到以後很難教導好。你們看,我們聽懂了很多佛法,一直不斷要教導自己都這麼難,我教導我自己也覺得好難哦!我這個人真是難教導,這是講真的。現在我發現已不敢再做「老婆」了,禪宗說「老婆心切」,我真是喋喋不休,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也講,現在我發現沒有用,不要講了,浪費口舌,還得罪人家。反正,就自己去做好了,或是遠離,不然有什麼辦法?佛法講的「遠離」,我們終於知道清楚是什麼意思。整個三界真的沒辦法改革了,不出離又能作什麼?由於過去沒有人教導我們修行,我們又不懂修行,不正念、不正智才會造成。為什麼我們不懂修行?連思考、判斷的能力也沒有,做每一件事不判斷有沒有如理作意。

不正思惟,不信

「不正思惟」,就是心多忘念。不正思惟就是人家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聽懂之後,明天依然故我,後天依然故我,怎麼講都教不來,心多忘念。從上述的表面的比較明顯易見的不正思惟,直到對一個較為完美的存在現象,然而裡面存有過患,並不是真正完美而我們沒看清楚,這也叫做不正思惟。記憶差,做錯的事,人家指正的一直改不過來,一直到被完美的部份所迷糊,而看不出它的過患,通通叫做「不正思惟」,也就是沒有思擇力。不正思惟,這是由不信而來,不信人生應如何才有意義,人生的正確方向是往涅槃的道路,涅槃是全世界最大的安樂。他問說:「涅槃有沒有錢?有沒有車子可坐?有沒有高樓大廈?」「不是呀!涅槃不是那一回事。」他說:「唉!那個廢話不用講了!我不聽了!」這個就是不信。

聞惡法

為什麼不信?因為他聞惡法,週遭所問的都是你一個月薪水多少?到底賺多少錢了?久沒見面,最近生意怎樣了?問這些都是鼓勵你往惡向去。由於聞惡法,所以沒辦法生信,聞惡法造成對聞善法、觀法忍……這一系列的不能接受。從往詣承事惡知識以後,到「觀法忍」裏的第二個聞惡法,順著箭頭是不信→不正思惟→不正念.不正智→不護諸根→三惡行→五蓋,就發動了無明。發動無明後就有: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苦等大苦聚集,真的都是苦。到這裡我們終於明白,我們的苦沒有人害我們的,是由於我們過去世聞惡法、不信、不正思惟,而變成現在這樣。不過,自從聽聞佛法,知道這些道理,經我的觀察,觀法忍,果然如此,一點也沒有錯,趕快改正過來,這時候生信。信這麼難!我們問:「你信什麼教?」「信佛教。」這一套都不懂,說他信佛教,表面上信佛教,實質上信亂七八糟的教。

四證淨

「四證淨」又叫做「四淨信」,也叫做「四不壞淨」,也就是對佛、法、僧、戒生出淨信。如前所說,有四個條件可讓我們證初果,而證初果以後,我們走上最殊勝的人生旅途。如果生信達到「信現觀」的狀況,雖沒見法也已擁有三證淨了!所以,「信現觀」的人,一定有能力見法。沒有「信現觀」的人,就難見法。

法住智、涅槃智

我們十二緣起不懂就是沒有「法住智」。所謂「法住智」,就是緣起法的法住、法界(法界常住)、安住法性的這一套系列的內容。這一套內容在我們聽聞佛法這麼久以來,從聞善法,不斷的「習耳界」、「觀法義」,我們不斷的在聽講佛法又互相討論,那就是在「觀法義」,研究法相了。但研究出一個端倪以後,就要不斷的受持、記好,研究完畢後要觀察,「觀法忍」的特色是開始要有知、有見了。沒有見,也要先知,知以後如果有未到地定的基礎(根據《瑜伽師地論》),雖然沒進入初禪「沒有現法樂住」,但未到地定有輕安,有未到地定當基礎,必有能力見,不然必沒有能力。心有能力─「心解脫慧」,心沒有能力─「心解脫慧未熟」。心有能力後,就能「觀法忍」觀得很深入,就是能獲得「法住智」,有了「法住智」才有「涅槃智」。未到地定不一定在打坐上得到,經行中也可獲得。努力的經行、禪思,在經行、禪思時,有一天這裡所觀的法忍被你完成時,同時就有未到地定了,不然,你是觀不入的。

護根、護戒

知苦如真、見苦如真後,這時十二緣起的流程出來了,就知道過去一直由無明流轉生死,就是由於不正念、不正智,不護根、不護戒,終於不斷產生五蓋與無明而流動下來的,這時就懂得是由這樣產生的。經過「觀法忍」到生信以後,從此可以正思惟,有思擇力,能運作毘婆舍那了。能正思惟時,就開始能修四念處,所以,這裡說正思惟以後可以修正念、正智了。四念處從正思惟,正念、正智就開始能修。根律儀或戒的完成,對四念處更有用。這都是配對的,從護諸根完成就能「護戒」,護戒後就能不悔,「護戒」就是我真的都不再犯戒,討論佛法也不是為了壓倒對方,爭得面紅耳赤,如果輸了,又起掉悔戒,進一步講,不該討論的不討論,該討論才討論。

歡悅、喜悅、輕安

不悔就漸漸有歡悅,每天早上醒來真的很舒服,而不只是一天、兩天,要有一段相當的時間,愉快的結果,你就自然的能做很多事。喜悅沒有那麼明顯,歡悅在心內漸漸任運而轉就叫「喜悅」,從早上醒來以後的行、住、坐的生活都很自然,很順利,而且很少有雜念,沒有去想生命到底要幹什麼?有沒有喜悅,從一點大家就知道:當你自己一個人住時,不覺得煮飯討厭,也不覺得洗衣服討厭,不覺得做什麼討厭就是「喜悅」。做學問要悠遊涵泳,為什麼要少事.少務?讓你的心從容不迫,做事不緊張,有能力,時間夠、空間夠,夠你從容轉還,才能細心觀察,這時才有辦法修毘婆舍那。像今天的工商社會,講快速的,人人都完了。等到一旦退休,教他們走路慢一點,觀察腳步都很難。教他的心念試著放慢一點,他覺得無聊。長久的喜悅一定就有輕安,《瑜伽師地論》說,輕安剛剛來時,也是不知不覺的。長期喜悅沒有間斷之下,終於有微微輕安,隨身而轉而不感覺,後來努力的修,終於漸漸的很明確的感受到了輕安,這時加緊修奢摩他(),一定會進入觸樂,接著就入定了。入定之後能夠善修前面的「觀法忍」,當然就見法了。如果在「觀法忍」的整個過程生信,有內正思惟,但沒持好根、戒,即使戒沒持好,有在修根,也就是說在觀法忍到修根的過程中,也會漸漸有喜悅、輕安而見法,這時不一定有初禪,但有未到地定的基礎。有未到地定就能輕安,只是沒有「現法樂住」。得「現法樂住」,若在身體的某一部分稍稍不舒服,趕快盤腿打坐,會好的。終於見如實、知如真,就厭→無欲→解脫→涅槃了。

這是整個次第道,大家這樣考究就知道,大家一直不能上進,到底卡在哪裹?我們看持戒這一項,過去布薩,五戒有的是很難持。有人持一.二戒、兩..四戒都有,要五戒完全圓滿很困難。持的戒條越多就越不後悔。還有,若練習第7項,並不是要等到第7都完成才能練習第八,而是練習第7時,有一點第8,有一點點第9,都是這樣的。(以下解釋經文略)(承陳重文老師過目訂正,趙金美居士整理錄音帶,感謝。) (《嘉義新雨雜誌》第35)

◇◇◇◇◇◇◇◇◇◇◇◇◇◇◇◇◇◇◇◇◇◇◇◇◇◇◇◇◇◇◇◇◇◇◇◇◇◇◇

修學佛法之感言與期許

Santagavesaka Bhikkhu

前言

個人才疏學淺,本來不想太早提筆寫作,冒充善知識,然而有感於臺灣僧尼到南傳佛國修學佛法者漸多,大家似乎起初熱衷者多,而持之以恆者少,對於修學佛法的理念、方法與態度方面,大都一知半解。另一方面,自己從佛國返台已逾三年,深感自己在台灣,由於沒有標準的南傳僧團攝受,而感到種種不方便,同時也將使一些不持金錢和修頭陀行的南傳比丘很難在這塊土地上生存下去,所以在再度赴佛國參學前,提出幾點以資共勉,並期盼南傳僧團能在台灣建立起來。

一、到南傳佛教國家修學的態度與建言

1.自己到南傳佛教國家參學的動機:

早期個人在佛學院上〈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課程時對佛教的歷史背景、傳播與發展,始有初步的認識,然而在時空的背景下,仍然採取保留的態度。後來,逐漸熏習佛法,基礎也漸紮實,並且幸有同學的切磋與印順導師大作的理論說明與思想引導,使自己逐漸瞭解佛教發展的始末與佛法核心,而有想要拋棄包袱(過去不正確見解與失真、變質的佛教),向佛法(根本)核心學習的動力。當在研讀義淨三藏的《南海寄歸內法傳》時,感到時空的無常變遷,從佛世到唐代的印度佛教已經大大改變了。雖然如此,卻還可以看到許多近似佛世僧團的生活方式、痕跡與榮景。自感出生在佛法邊地,離佛世遠,心中自有一股仰慕純樸佛教的驅動力。另一方面,由於學習律法而知道在比丘戒方面,自己實未得戒。因此,為追求原始樸實的佛法與求受比丘戒,而獨赴南傳佛國修學佛法。

2.為什麼要去南傳佛教國家參學?

在學術上,學者們多以上座部分別說系的銅牒部來稱呼現存在錫蘭、緬甸、泰國等巴利語系的南傳佛教,但他們則以傳統的上座部自居。

今天的南傳佛教國家仍然佛教興盛,高人輩出,有三點理由說明非常值得我們去參學:

(1)有善知識:在南傳佛國中,仍不乏有熟悉三藏與註疏,而且通達禪法與教授業處善巧的善知識,他們有修習禪法的傳承,知道禪修的次第與善巧,這正是我們所最缺乏的。

(2)教典原始與完整:站在學術的角度,巴利聖典不敢說最為原始與全部佛說,但其完整性與原始性是經得起考驗的。而且在現在的巴利聖典中,有豐富的註釋書,而南傳佛教所依據的教典正是巴利聖典。

(3)禪法次第分明:在《清淨道論》和三藏註疏中,依照三藏而詳細解釋禪修的過程、方法與次第,而這些方法在南傳佛國中,有繼承修習禪法的阿闍梨一代代的傳承。

3.修學佛法的幾個條件:

據《雜阿含經》記載,有四預流支(趣入預流果的四種條件)(1)親近善知識,(2)聽聞正法,(3)如理思惟,(4)法隨法行。

對於修習、培育禪法的成功與否,個人覺得有四種條件很重要:親近善知識,有適當的修習環境,過去的修行善根(波羅蜜),持之以恆的努力。

(1)親近善知識1

所謂「善知識」最好能具有下面四種條件:1.通達三藏與註疏,熟悉業處的理論與方法。2.有豐富的修習業處經驗,最好曾經親近其他阿闍梨,師師相傳,是繼承傳統的阿闍梨。3.對於教授禪修方法與修習次第具有善巧。4.具有慈悲心,是一位欲令正法久住、利益他人者,能毫無保留而慈悲地教導學習者。

對於想要修禪的佛弟子而言,親近有經驗並且善巧於教授禪修方法的阿闍梨是很重要的。現今,我們大都是經由道友間的推介,才去親近某位阿闍梨,至於哪裡有善知識?誰是善知識?則眾說紛紜。

對於教法的理解雖然可以自己閱讀,但對於修習禪法的善巧、次第與方法卻很難自己去摸索、體會。況且在禪修的過程中,每一個人的禪修體驗常有不同,有些甚至是千變萬化、起起落落的,如果不依循教法次第,並尋求善知識的指導,而自負地盲修瞎鍊,是很難進入正道的。何況在註疏中有很多義理,我們並沒有能力去閱讀。假如我們幸能遇到像緬甸的恰米(傑拿克)、班迪達、帕奧禪師等通達教法並且對教授禪法具有豐富經驗與善巧的善知識,則只需依循方法修習,即有證得聖道的機會。

(2)有適當的修習環境:

適當的禪修環境最好能具備五種條件:1.環境安靜而不太憒鬧。2.少蚊、蟲等妨難,而且氣候溫和而不太炎熱。3.人事外緣和工作不太多。4.容易獲得衣食等資生具。5.有詢問業處的阿闍梨2

修習環境雖然可以培養、創造,然而台灣佛教向來偏重早晚課和種種儀式,並且多以雜修為主,很少有純粹禪修的道場。在南傳佛國有很多禪修道場以修禪為主,並舉辦長期或短期的密集禪修課程,有些道場甚至全年無休!或許諸位可以考慮嘗試去禪修道場居住一、兩年或三、五年,體驗一下修禪樂。在那樣的環境下共修,其氣氛和我們獨自修行是不一樣的。

(3)過去的修行善根(波羅蜜)

在藏經裡,常常看到佛陀對弟子們講述自己和弟子們的本生故事以及修行事跡;在註疏中,古代的阿闍梨們也常常敘述某些佛弟子在過去世時的修行事跡。當個人在緬甸參學時,也曾遇到有些修行者修禪特別順利、進步很迅速,當他()們修到「緣攝受智」時,由觀照名色而透視過去世因緣,知道三世的因果關係。在這些人中,有很多人在過去世時曾有禪修基礎或者為天人。

在團體中一起禪修,常常看到有些人一閉眼專心禪修,就可以看到很明亮的禪相;有些人經過短期的密集禪修,就能進步得很快,並證得禪定;有些人則長久修行,甚至連禪相也看不到,何況證入禪定!雖然其中有種種因素,但這與宿習善根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有些人看到別人的禪修進步很順利,而自己卻修不好而生灰心,其實他應該恆心且加倍地努力才對啊!

(4)持之以恆的努力:

修習禪法培育定力就好像鑽木取火和煮熱開水一般。當木棒不斷地轉動摩擦時,接觸點的溫度會逐漸上昇而至出煙、生火;當木棒中途停止轉動時,則溫度會逐漸冷卻。同理,當心專注地保持在禪修對象時,定力即會逐漸增強、加深;當心散亂於種種塵境時,定力即會減退,密集禪修剋期取證就是這種道理。

個人親身體驗以及看到那麼多人長期密集禪修,而能很順利地進步的禪修者也才一小部分而已,何況雜修和散修呢!其成功率將大大地降低。行者除了行、住、坐、臥都把心專注在禪修所緣上精進地努力外,長時而有恆地努力也格外重要,這對定力的保潤和證入聖道的助緣──禪定,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4.參學態度與建議:

到南傳佛國修學佛法,個人提出幾點與諸佛子共勉:

一、敞開心胸虛心學習:自我為是、傲慢加上封閉的心,是修行進步最大的障礙。我們無始以來的邪見與戒禁取,如果不用佛法來修正,則容易墮入邪途,無緣證入道果!一路走來,個人覺得自己不斷地進步的原動力,在於自己不斷地修改不正確的見解與肯捨棄包袱。行者宜當看清自己的弱點與別人的長處,既然立志去跟善知識學習,就應該暫時放下自己過去所學的見解與偏見,放下頑固與傲慢,敞開心胸、虛心學習,接受善知識的勸導,如果還自認自己有滿杯水,又何必出去參學呢?

二、為法而學:修學聖道應該瞭解佛法的輕重本末與終極目標,學習純樸而原始的佛法正是南傳佛教的一大特色,出國參學不要僅是走馬看花或是純為觀光而行。

三、少欲知足:南傳佛教國家在經濟上大都比較貧窮,物資方面不像台灣那麼豐足。佛弟子本當少欲知足,生活方面過得去就好了。向來台灣僧尼長期養尊處優,當出去參學時,不要太計較衣食等資生具,才容易居住下去。

四、不妄宣己所證:佛陀規定僧尼不得向未受具戒者說自己證得過人法,而禪定、道、果、涅槃等都是過人法。若有所證,只宜私下勸勉同參,不宜大肆宣揚,以免遭人忌妒、惡謗,壞少欲德。何況由於定境非常寂靜、輕安,而常被不識者誤以為自證道果,這點尤須留意!

五、遵守戒律:南傳佛國各宗派間的持戒尺度雖稍有不同,但當僧尼和居士們赴佛國參學時,宜當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好自己的責任。

六、熱心地學習:信為五根之首,清淨的信心是修學佛法的一大動力。行者應該提起信心,誠懇熱切地學習,由不斷地努力才能達到參學的最終目標。

七、不要半途而廢:行者宜應以持續的恆心和耐心修學佛法,切莫半途而廢。常見聞有些僧尼因飲食、資具和環境等因素而住不下去,非常可惜!在修學佛法中,堅定的毅力是很重要的。參學時,在一座道場能夠居住一年以上是比較理想的。

八、做好準備:赴佛國參學前,應該先把個人的種種事務處理好,做好身心準備,以免參學時心裡牽掛,不但修不好,而且住不下去。

九、不要讓自己後悔:佛陀曾教導弟子們:「生命在呼吸之間。」我們應該常常自省:「如果自己在三天後將會死亡,自己現在要做什麼?在臨死時會不會後悔呢?半年後、三年後、十年後死亡呢?現在有佛法、有善知識、有學習的機會,這些都是很難得的,假如自己有證得道果的潛力而不去修習、培育與開發,當死亡降臨時,自己會不後悔、懊惱嗎?」諸位請深思!依照佛陀的遺教,佛弟子們應該精勤努力地修行,直到證得阿羅漢為止。為了不使自己將來後悔,個人建議諸位: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放下一切,精勤努力地專心禪修。如此一來,當死亡降臨時,由於已經給自己開發潛力的機會了,應該死而無憾才對吧!

二、四種保護業處與觀察資具

1.四種保護業處

在《清淨道論》的〈說取業處品〉提到兩種業處:共通(一切處、普通)業處Sabbatthaka kammatthana)和應用(特殊)業處(Parihariya kammatthana)3。共通業處是指每位禪修者每天必修的禪修課程;應用業處是指依禪修者性行差別而適用的各別禪修方法。共通業處在《清淨道論》中,指出為:慈心觀和死隨念,或者加修不淨想。在《清淨道論》的〈說地遍品〉和〈安般念〉一節等,提到行者在修習地遍、安那般那念前,先「憶念三寶功德,令心喜悅」4。因此,在南傳佛教的比丘們,通常每天都必須修習四種保護業處,即佛隨念、慈心觀、不淨觀和死隨念。

所謂「保護業處」,顧名思義當然是保護行者克服身心障礙,而能安穩地修行。尤其對住在阿蘭若的比丘們,更應該修習保護業處,以免生起懈怠、恐懼和遭受非人等干擾。有些禪師建議行者每天在禪修前,對每一種保護業處先各修習約兩分鐘(共約八分鐘),接著才修習自己特定(應用)的業處,當然也可以增加一些時間。

(1)佛隨念:行者應先讀熟《清淨道論》中〈佛隨念〉一節佛世尊九種德號(漢譯本分段成十種)的意義5。修習時憶念:「彼世尊亦即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此不斷地憶念佛世尊的功德。也可以只取一種德號,如:「阿羅漢、阿羅漢」的憶念。修習佛隨念,有種種功德,尤其可以生起喜悅、輕安和堅固的信心,並能克服種種怖畏和恐懼。由於樂是定的近因(親近的助緣),而喜悅、輕安與樂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先修習佛隨念有助於其他業處的開展。

(2)慈心觀:如果行者以慈心觀為專修業處,則他必須依照《清淨道論》所教導的次第,修習五百二十八個安止定6

如果只為修習保護業處,則可以先憶念過去自己所曾證得第三禪的喜樂,或回想自己過去曾經獲得最喜悅、最快樂的情景而作意:「願我幸福快樂」;接著對同寺內的比丘僧伽散播慈心:「願這些善人幸福快樂」;其次對同境界內(附近)的天人修慈;其次對附近的首領人物修慈;接著對附近的人民修慈;最後對一切有情散播慈心:「願一切有情幸福快樂。」如果修行時間太短,也可以作意:「願我幸福快樂」;接著對一切有情散播慈心:「願一切有情幸福快樂」,並破除界限,擴散至十方,對十方一切有情修慈。

修慈能令人、非人生起柔和之心,使同住者和合共住;天人與非人不但不加惱害,而且如法守護;外護生起信心,如法供給資具;一切行處皆無妨難,不會生起恐懼、怖畏之心。此外,修慈還有安眠,安寤,不見惡夢,為人愛敬,為非人愛敬,諸天守護,不為火燒或中毒或刀傷,心得迅速等持,顏色光彩,臨終不昏迷,縱不通達上位而得生梵天界等十一種功德。

(3)不淨觀:不淨觀有幾種修習方法,在此提出兩種:一、觀想三十二身分的不淨:思惟:「我這身體從腳掌以上,頭髮的頂端以下,以及皮膚為周圍,充滿種種的不淨,即:這身有髮、毛、爪、齒、皮、肉、腱、骨、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膏、唾、涕、關節滑液、尿。」這樣地觀察這身體的三十二部分為不淨與厭惡性7

二、觀察死屍的十種不淨相:其內容有: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行者可作意思惟:「厭惡的膨脹相、厭惡的膨脹相」等方法,依照各人貪行差別,而選擇並修習一種死屍的不淨相8

修習不淨觀可以暫時降伏貪欲,不致被貪欲占奪其心而破壞定力,使他能安穩、順利地修行。

(4)念死:行者可以作意思惟:「我必然會死,我必然會死。」行者思惟生命的無常,在不久的將來,自己將因壽盡、業盡、生病、車禍等緣,都可能奪去這條脆弱的生命,死亡必將來臨。如此修習會生起悚懼感,這種悚懼心能夠警策行者不敢太放逸,而能精進地修行9

這四種保護業處詳細的修習方法和功德,諸位可以閱讀《清淨道論》和帕奧禪師講述的《如實知見》10

2.觀察(所受用的)資具:

在《清淨道論》的〈說戒品〉提到四種遍淨戒: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和資具依止戒。因為人們最基本的生存和種種活動,是依賴於衣服、飲食、住處和醫藥等必需品,所以稱為資具。如理地觀察、抉擇、省思所受用的「資具」,即是資具依止戒。

(1)為何觀察資具?

一、行者能經由省察而看到資具的過失與功德。

二、由於看見資具的過失,行者能捨離資具的貪求,而以正當的方法獲得資具。當行者捨離邪求而以正當的方法獲得資具時,同時也成就了活命遍淨戒。

三、由於觀察所受用的資具而採取適當的受用,他將捨棄沈溺於欲樂和苦行等不如理行道,而行於中道。

四、由於觀察每一種所使用的資具,他清楚地知道使用資具的目的,能以利益自他而行道,並能因其正念、正知而增強觀察力、明覺心和省察慧。

(2)如何觀察受用資具?

一、衣服:「()如理省察所受用(穿著)的衣服,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炎熱,為了防禦虻、蚊、風吹、日曬、(蛇、螻、蜈蚣等)爬蟲類的接觸,只是為了遮蔽羞處(隱私處)。」

二、飲食:「()如理省察所受()用的團()食,不是為了嬉戲,不是為了驕逸,不是為了裝飾,不是為了莊嚴,只是為了這個身體繼續維持,為了停止傷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因此滅除舊受(飢餓之苦),不產生新受(吃太飽、消化不良之苦),我將維持生命,沒有(飢餓引生的)過失,而且安樂地生活。」

三、住處:「()如理省察所受用(居住)的住處,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炎熱,為了防禦虻、蚊、風吹、日曬、(蛇、蝎、蜈蚣等)爬蟲類的接觸,只是為了避免氣候(引起)的危險,而好獨處(禪思)之樂。」

四、醫藥:「()如理省察所受()(治療)生病所必需的藥品,只是為了防禦(治療)生病的苦受,為了徹底沒有身苦(身體健康)而已。」

以上四段省察文出自《中部.一切漏經》(M.I, p.10)。此經佛陀教導弟子們以七種方法捨棄諸漏煩惱,其中這種以(省察)受用(資具)來捨棄諸漏為第三種。所以如理地觀察所受用的資具,是可以降伏諸漏煩惱,使它們暫時不現起的。

觀察資具有兩種情況:在獲得資具時的觀察和在使用資具時的觀察。如果行者在使用時未加以觀察,則他必須在睡前或黎明前作總觀察,如此則成為三種情況。其觀察文句稍有不同:

一、獲得資具時的觀察:「我如理省察所獲得的衣服,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炎熱,…」等的方法觀察。

二、使用資具時的觀察:「我如理省察所穿著的衣服,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炎熱,…」等的方法觀察。

三、每天最後的總觀察:「我如理省察今天所穿著而未經省察的衣服,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炎熱,…」等的方法觀察。

以上三種觀察各還有兩種觀察法:

(A)依界差別觀察:「所獲得的衣服,只是地、水、火、風四大種等的組合而已」,以類似的方法觀察其他資具。

(B)依厭離想觀察:「所獲得的衣服當接觸到污穢的身體後,也會變得惡臭、污穢不淨」,其他資具也是以類似的方法觀察;對於食物的省察則與食厭想一樣。

(3)四種受用(有四種人使用資具)

一、盜賊受用:破戒的人使用資具就好像盜賊的行為一樣,所以稱為盜賊受用。

二、負債()受用:持戒的人使用資具,如果沒有作適當的省察,就好像欠債一樣,所以稱為負債受用。如果持戒者如法地觀察所受用的資具,則能對治負債受用而轉成繼承受用。

三、繼承受用:持戒者觀察資具而受用和(從須陀洹道至阿羅漢道)七有學的資具受用為繼承受用。雖然比丘們所受用的資具是由信眾所布施,但因為這些資具是由世尊所允許的,所以仍然屬於世尊的所有物。七有學為真佛子,所以他們的受用(資具)為繼承受用;持戒者如理觀察資具而受用,表示他們正邁向有學之路,所以他們也屬於繼承受用。

四、主受用:阿羅漢已經超越渴愛的奴隸,能自主地控制心念而受用資具,所以他們的資具受用為主受用。

為了不犯負債()受用,行者宜應每天慎重地觀察自己所受用的資具。對於在家居士,每當到寺院幫忙或修行時,如果自己所使用的飲食和房舍(住處)等是由信眾所布施的,則最好也能如法地觀察。觀察資具時不要僅讀誦文句而流於形式,宜應確實地觀察、反省、思惟所受用的資具,並懷著感恩心,感謝前人、執事者和信眾等的努力與護持,我們才能如法地修行。

三、教典之研習

1.為什麼要研讀教典?

一、由聽聞而趣入正法:聞、思、修慧中,聞為初門,由聽聞正法而趣入正法、理解佛法。我們可以從善知識處聽聞佛法,也可以自己閱讀佛典,而研讀佛典是最方便趣入佛法、理解佛法的途徑。

二、培養佛法正確知見:八正道中正見為首,正見就好像一個人的雙眼。由聽聞佛法、研讀佛典可以理解佛法義趣,培養佛法知見,確立正見,修正無始以來的邪見和不正確觀念。

三、成為信仰依歸:由研讀教典、聽聞正法才能瞭解佛法的內容,進而生起正確的信心與信念,成為自己信仰的依歸。

四、生起正信破除迷信:在佛法邊地學習正確的佛法,進而依法奉行,實在不易!由研讀教典培養對佛法的正確認識,再由(純淨)正確的佛教觀破除過去種種不正確的迷信與邪信,成為真正的佛弟子。

五、成為修行依據:研讀教典、聽聞佛法才能瞭解並掌握佛教的修行方法、修行過程與修行目的,也才能依循正確的修行方法邁向涅槃大道,才不致於盲修瞎鍊以致入寶山而空手歸。

六、導引正確的人生觀:由研讀教典、聽聞正法而理解佛法,進而將佛法融入生活之中,無論為人處事與人生態度都能以佛法為依歸,提昇生活品質。

七、瞭解佛法本末:在末法之際且又佛法邊地修學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由於教內雜亂與教法失真,使得佛弟子很難掌握佛法核心與根本。所以必須以開闊的心胸、拋棄成見,研讀適當的教典、聽聞正法,才能瞭解佛法核心,以根本佛法為依歸,捨棄枝末、外道化與變質的佛教。

八、令正法久住:佛法從佛世展轉相傳至今,世尊正法的存續有待佛弟子們的研究、修行(實踐)與弘揚,如此正法才能久住、利益來者。

2.由佛教歷史發展看教法核心

根據近代佛教學者們的研究,共同推定佛教發展有幾個階段:一、根本佛教期:指自世尊成佛到佛般涅槃,這段期間的佛教。二、原始佛教期;指自世尊般涅槃到佛滅後一百多年部派開始分裂,這段期間的佛教。三、部派佛教期:指約從佛滅後一百多年部派開始分裂到西元前一世紀左右的佛教。四、大乘佛教期:指約從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六世紀以後,大乘佛教的興起與發展期。五、秘密大乘佛教期:指自西元五世紀到西元十二世紀以後,秘密大乘佛教的興起與發展期。

由於在佛世時,教法並沒有用文字記錄,僅由阿難等長老們展轉傳誦,所以根本佛教和原始佛教時期的教典沒有能完全地保留下來。現今我們所能追溯和研讀的文獻,大都只是部派佛教時期和後期所結集的教典。以歷史的觀點而言,教法的根本核心在於四部《阿含經》與《律藏》,這是一般所共許的。

3.建議研讀之佛典

掌握佛法核心,理解佛法的根本義趣,非常重要!在浩瀚的佛典中,很多佛弟子總是不知道從何著手研讀,所以個人在此提出一些建議。對於出家眾而言,如果有充的時間,能夠閱讀整部《南傳大藏經》當然是最理想的,但並非每個人都有那樣的毅力與興趣,所以只列出幾種佛典,介紹給諸位研讀:

一、《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本書作者為錫蘭的羅侯羅化普樂法師,他是一位有名的學者──博士法師,他的佛法基礎紮實且深厚。此書是作者在法國巴黎研究大乘佛教(Mahayana)時,為西方人介紹基礎佛法所寫的入門概要書。本書分為八章,其中以四章的篇幅詳細地介紹四聖諦,此外也討論到無我和緣起等論題。四聖諦是佛法的核心;緣起與無我則為佛法中不共外道的特色。雖然本書經過翻譯難免有些失真,但還是非常值得研讀。

二、《佛法概論》:本書作者為印順導師,導師為當代的佛學泰斗,他以《阿含經》為(根本)核心,提倡人間佛教,是漢語系佛教難得的法音。本書乃作者以他所編寫的《阿含講要》為底稿,再改編成二十章。本書從序文到最後一章,章章精彩、紮實且重要,難怪很多佛學院和居士會都以此書做為教科書,導師不愧是一代佛學大師!

三、《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本論作者為西元五世紀的覺音尊者──復興巴利語系佛典的最大貢獻者。本論乃作者依據三藏和註疏,綜述南傳上座部佛教義理與思想,是一部對教理、修行方法與次第最詳細、最完整、最著名的論書。本論以戒、定、慧三學為主軸,次第敘述七種清淨和十六階觀智,詳細描繪一條直達涅槃的解脫道。其中,在修定方面提出四十種禪修方法(業處),而且對每一種禪法無論在理論、修習方法與次第方面都敘述得很詳細。本論是南傳佛教修行體系非常注重的依據教典,希望諸位能細細品嘗!

四、四部《阿含經》或四部《尼柯耶》(Nikaya):《阿含經》代表教法的核心。然而,現存《阿含經》的各種漢譯本是部派佛教留下來的產物。例如:《雜阿含經》和《中阿含經》屬於說一切有部所傳誦;《長阿含經》屬於分別說系的法藏部所傳誦;《增一阿含經》屬於大眾部的支系所傳誦。另有別譯《雜阿含經》為分別說系的飲光部所傳誦,其他還有許多別出的單譯經,為其他各部派所傳誦。現存最完整的巴利聖典──五部《尼柯耶》,則是分別說系的銅鍱部所傳誦。

由於《阿含經》的傳譯較早,所以它們的譯文較為簡潔、艱澀,也許諸位可以和《南傳大藏經》本及英譯本相互對閱,如此可能比較容易掌握其義理。由於時代與部派傳誦的失真,在對照時諸位也可以發現它們的同異。

楊郁文居士在其《阿含要略》的〈阿含簡介〉中,提到《阿含經》的種種特色,個人引介、整理成下列幾點以供諸位參考:

1.世尊在世時,弟子們從佛陀金口所宣,傳承於弟子間的教授、教誡稱為「阿含」。「阿含」正是聖教、聖教集、聖典的同義語。

2.《相應阿含》是佛教教、理、行、果、種種說法的母體。

3.《相應阿含》是現存最早結集的經典。

4.《相應阿含》是研究「佛學」的基礎。

5.《相應阿含》是概括世尊成佛至般涅槃間的一代教化。

6.研讀《相應阿含》時,佛陀慇勤教授、教誡,親切猶如世尊現前。

7.《相應阿含》記錄人間佛陀來往各地,解答教內、教外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種種問題,可以做為現代人建立正確人生觀的借鑑()

8.《相應阿含》的人間佛教觀,可以認識佛陀的本來面目。

9.由《相應阿含》可以把握世尊開示教、理、行、果的本義。

五、《律藏》:對出家眾來說,研讀自己的生活規範──《律藏》是必要的。現存《律藏》的各種譯本和《阿含經》一樣,也是屬於部派佛教的產物,分別屬於各部派所傳誦。對於南傳比丘,個人建議他應研讀《南傳大藏經.律藏》,並參閱《善見律毘婆沙》(大正藏第24),雖然《善見律毘婆沙》僅是巴利本的略譯,而且譯文錯誤不少,但還是有許多參考價值。

諸位若欲瞭解原始佛教與佛教的歷史發展,可參閱印順導師所著的《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想史》和《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等書。

四、巴利聖典之翻譯

1.為什麼要翻譯巴利聖典:

(1)由於古譯四部《阿含經》文字過於精簡、艱澀,以致於現代人不容易看得懂,其閱讀意願也自然地降低。

(2)古譯四部《阿含經》乃採取意譯方式,有些字句沒有能精準且忠實地翻譯出來,而且它們分屬於各部派,不夠完整。

(3)現在的《南傳大藏經》漢譯本,雖然其內容完整,譯者()可能參考過巴利原典,但其譯文幾乎完全轉手譯自《日譯南傳大藏經》,而且常有文法、文辭不通順和誤譯的情形,非常可惜!

(4)在巴利原典中,有豐富的註釋書、複註(解疏)和隨複註等,如果沒有人發心將它們翻譯出來,對於不懂巴利語的佛弟子們,就沒有機會閱讀甚深法義,非常可惜!

(5)在傳統上座部,他們認為巴利語為摩揭陀語,也就是世尊講經說法的語言、聖典語言。為了避免失真,直接研究巴利語和精準地翻譯巴利聖典是比較理想的。

(6)巴利三藏是文獻最完整、傳承最嚴謹,最接近原始佛法的教典。

(7)現在佛弟子們如果不發心學習,進而翻譯巴利三藏與註疏,則註釋書可能在五十年、一百後恐怕也還沒有人翻譯,所以要有人發心來從事這件佛教志業。

2.巴利聖典的內容

(1)三藏:

巴利三藏內容包括:《律藏》、經藏的五部《尼柯耶》和阿毘達摩藏的七部論。

1.《律藏》(Vinaya):包括〈大分別〉、〈比丘尼分別〉、〈大品〉、〈小品〉和〈附隨〉五部分。前兩部分又稱為〈經分別〉。

2.《經藏》:即五部《尼柯耶》(Nikaya):《相應部》(相當於《雜阿含經》)、《中部》(相當於《中阿含經》)、《長部》(相當於《長阿含經》)、《增支部》(相當於《增一阿含經》)和《小部》。《小部》包含《小誦經》、《法句經》、《自說經》、《如是語經》、《本生經》、《經集》、《天宮事經》、《餓鬼事經》、《長老偈經》、《長老尼偈經》、《(大、小)義釋》、《無礙解道》、《譬喻經》、《佛種姓經》和《所行藏經》十五種。

3.《阿毘達摩藏》:包括《法集論》、《分別論》、《論事》、《界論》、《人施設論》、《雙論》和《發趣論》七部論。依註釋書的記載,除了《論事》為阿育王時的目犍連子帝須等尊者們所結集()(但其論母仍為佛說),其餘六論為佛在三十三天為諸天人所宣說。

(2)三藏的註釋書:

巴利聖典除了擁有完整的三藏外,還有豐富而完整的註釋書與複註(解疏)。對三藏的註釋是佛陀時代就已經開始,佛弟子們再加以補充,其思想主體早已確立,到了西元五世紀,覺音論師才將這些註釋書從錫蘭文整理、編輯、翻譯成巴利文。由於覺音論師的努力,使巴利語系佛教再度復興起來。

覺音論師在其《普莊嚴()(Samantapasadika)(一切善見)的序文,提到他寫這部論書(《律藏》的註釋書)是根據「錫蘭文的註釋書」:Mahatthakatha(大註釋)MahapaccariKurundi等書所整理、翻譯而成11。依據錫蘭古代史書的記載,「錫蘭文的註釋書」除了以上三種外,還包括:Andhaka SavkhepaPaccari12。據說這些註釋書是由阿育王的兒子摩哂陀(Mahinda)阿羅漢從印度帶到錫蘭,並以錫蘭語保存著。覺音論師造了(翻譯、整理)《律藏》、四部《尼柯耶》和阿毘達摩藏的註釋書,以及《小部》的大部分註釋書,只有少數幾部由護法論師等所完成。

(3)複註(解疏)和藏外典籍:

除了覺音論師等人對三藏的註釋外,後來的護法論師們也接著為註釋書再作解釋──複註(Tika)(解疏),甚至有隨複註(Anutika)的完成。三藏之外還有著名的《彌鄰陀王所問經》、《清淨道論》和《攝阿毘達摩義論》等眾多的巴利聖典非常值得研讀,而且它們還各有自己的註釋書。

3.未來期許

(1)雖然台灣的佛研所大都有開巴利語課程,但實際上有實力且有興趣者並不多,希望未來能結合一群有志者,培養紮實的巴利語基礎,成立一個「巴利聖典研究中心」或「譯經院」,從事偉大的譯經志業。更希望有些法師能發心赴錫蘭、緬甸等佛教國家就讀佛教大學或研習巴利語,將巴利語基礎紮好,並可增強巴利語師資。

(2)興趣、人力、財力、環境等都是很重要的條件,希望大家團結合作,好好努力!

(3)未來我們需要一套完整的巴利三藏和三藏註釋書的譯本,最好能譯出各一套標準的直譯本和白話的意譯本,以提供不同層面的需求。

(4)事有本末先後與緩急之分,當務之急應該先翻譯重要的典籍,例如:四部《尼柯耶》的註釋書、《律藏》與《戒本》的註釋書和《清淨道論》的註釋書等。

(5)在翻譯三藏與註釋書時,宜應參考其註釋書與複註的解釋,才不致落入主觀意見,以致翻譯錯誤。

五、建立南傳僧團與尼眾道場

1.為何需要建立南傳僧團

(1)有許多前往泰國、緬甸、錫蘭等佛教國家參學返台的南傳比丘,由於沒有如法的南傳僧團攝受、護持,以致於他們很難長期留在台灣,甚至有些捨戒還俗,這是台灣佛教的一大損失。

(2)有許多尼眾當她們學習戒律或南傳佛法時,知道她們自己所受的比丘尼戒不如法且未得戒,而且無緣得戒,因此她們如法地退守八戒或十戒。想必未來這樣的尼眾將會逐漸增多,如果我們不建立如法的南傳尼眾道場,她們將很難在台灣生存。如果她們堅持長期居住在台灣,其出家修行似乎沒有福利、沒有保障,因為她們在台灣很難取得北傳僧俗的認同與護持。

(3)近幾年來到南傳佛國學習佛法的僧尼逐漸增多,然而他們仍然散居各地,由於沒有如法的僧團攝受,使得有些人生活北傳化(不遵佛制),觀念不南不北,修學方向不確定。如果有如法的僧團攝受,則可以互相研究與學習,而且可使學習南傳佛教的在家居士方便學習佛法,可以攝受僧俗二眾。

(4)在南傳佛教國家,比丘僧團的運作有一定的規範和生活方式,如:雨安居、誦戒、受食、過午不食等。然而,有許多從南傳佛教國家來台灣弘法的法師們,他們在生活習慣和規範方面往往被北傳僧尼所同化了,非常可惜!如果有標準的南傳僧團,則可以攝受僧眾,並使僧團制度如法運作。

2.建立南傳僧團與期許

(1)我們修學佛法不宜分黨分派、互相鬥爭,不要區分:泰國的;緬甸的,修內觀的;修安那般那念的等等。應該以佛法為依歸,台灣的南傳佛教已經非常薄弱了,沒有再分化的本錢!

(2)理想的僧團應該是民主的,尊上座、敬大眾,以正法律為準則,沒有獨裁、專制、特權和個人主義,應該發揚六和敬的精神。

(3)有些僧尼特別好樂(喜愛)研究教理、禪修、教化信眾、營修執事和修福等,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個人意願,提供修行環境並善加護持。

(4)有些比丘們如法奉行不持金錢,有些則好樂修習頭陀行等,我們應該予與鼓勵、尊重與護持,注重僧團和合、安樂與團結。

(5)如果有人欲提供現成道場或建地,那是最好的。我們不宜太張揚而到處募化、集資或花費太多信施,不宜耗費太多社會資源。

(6)我們修學佛法不宜追求名利,應該自我充實,為自他利樂和正法久住的目的而努力。看到別人有自私心,我們應該警惕,學習並發揚佛陀無私無我的精神。

(7)未來僧團宜建立一套福利制度,使住眾在生病時能如法醫治與照顧,也應該提供他們的健保、生活所需用品和交通等。

(8)我們理想的目標為建立標準的南傳僧團,包括比丘僧團和尼眾道場。

(9)南傳佛教的特色在重實踐,遵循原始佛法。可惜現今台灣的南傳比丘們很少有人願意遵循律法,大都停留在過去北傳時的生活方式。我們宜應以佛陀的正法律為依歸,依照正法律而生活,僧團如法運作,如:雨安居、誦戒和種種羯磨等。

(10)南傳佛教向來被國人誤解並貶為小乘(Hinayana卑劣乘)。我們除了在教理上努力學習以及在禪修上下工夫外,也應該致力於社會教化,從事我們宗教師的義務與責任。

(11)古印度的阿育王曾公告一段誥文:「不可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應如理尊重他教,如此,不但能幫助自己宗教的成長,而且也對別的宗教盡了義務。反過來做,則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墳墓,也傷害了別人的宗教。凡是尊重自教而非難他教的人,當然是為了忠於自教,以為『我將光大自宗』,但是相反的,他更嚴重地傷害了自己的宗教。因此,和諧才是好的,大家都應該諦聽,而且心甘情願地諦聽其他宗教的教義。」我們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無論在教義、人生觀和修行方法等方面都有許多不同,何況其他宗教!由於每個人的學習背景不同,造成許多不同的信念,我們應該以同理心來對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在社會義務上,我們應該與其他宗教共同合作。我們更希望未來南、北傳佛教能共存、共榮,不要惡鬥與紛諍。

六、結論

《清淨道論》引《律藏》〈附隨〉:「毗奈耶意在律儀,律儀意在無後悔,無後悔意在愉悅,愉悅意在於喜,喜意在輕安,輕安意在於樂,樂意在於定,定意在於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意在厭離,厭離意在離欲,離欲意在解脫,解脫意在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意在無取涅槃。」《清淨道論》整部論就是以戒、定、慧三學為主軸,鋪陳一條通往(直達)涅槃的康莊大道。我們佛弟子應該學習三增上學的意義與次第關係,遵循佛陀教法,三學等持。

曾有法師表示:「自己花了好幾年時間學習不正確(相似、迷信、外道化)的佛教,浪費了不少時間,後來接觸、學習正法(原始佛法),現在已經完全地捨棄迷信,進入正法(原始佛法),雖然今生未能證得道果,然而能理解根本佛法,實在死而無憾!」個人也有一些同樣的感觸,然而我們不應該怨天尤人,只怪我們生在佛法邊地,自己沒有福報從小接觸「佛法」(根本佛法)。相較之下,我們能走出迷信、進入正法,已經很難得了,不是嗎?也有法師慈悲地表示:「如果是為了眾生能離苦得樂與正法久住,自己雖然忙死、累死也無怨無悔!」

我們修學佛法應該相信因果關係,對自己好一點:多做一些善事,累積自己的波羅蜜,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佛法」並非佛陀僅由自己的推論、思考而說出,而是世尊經由修道、成佛,依照所證悟的道理而宣說,使弟子們依循這些法則修行而證得道果,體悟佛法。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研究法義是為了修正自己的見解,確立佛法知見,瞭解佛法的修行原理、方法與次第,進而依法起修,佛法是依實踐才能到達終極目標──涅槃的。

佛教中有兩種修行道(方法):解脫道和菩薩道。解脫道是以證得涅槃為最終極目標;菩薩道則以歷劫修菩薩行,圓滿十波羅蜜而成就佛道,廣度眾生。南傳佛教也有一套完整的菩薩道修行方法,詳細內容請閱讀《南傳菩薩道》(正覺出版社)一書。行者宜應對佛法整體認識後,抉擇自己要修菩薩道或解脫道。

佛弟子應該敞開心胸,向善知識學習,給自己修行的機會吧!不要臨命終時才後悔!

除了特定的禪修業處外,行者應該至少每天利用八分鐘的時間修習四種保護業處,以避免種種障礙而能修行順利。為了清淨資具依止戒且不犯負債()受用,行者每天應該省察所使用的資具。此外,佛弟子每天的三皈依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期待未來能結合一群同好,為翻譯巴利三藏和註釋書而努力;也期待未來能建立標準的南傳僧團,以攝受僧俗二眾。

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祈世尊正法久住世間。

 

1Visuddhimagga, pp.98-99。《清淨道論》(葉均譯,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版』,民79)上冊頁157-159

2Visuddhimagga, p.122。《清淨道論》(葉均譯,中華版,民79),上冊頁195

3Visuddhimagga, p.97。《清淨道論》(葉均譯,中華版,民79),上冊頁157

4Visuddhimagga, p.124.p.278。《清淨道論》(葉均譯,中華版,民79),上冊頁198、中冊頁68

5Visuddhimagga, pp.198-213。《清淨道論》(葉均譯,中華版,民79),上冊頁306-330

6Visuddhimagga, pp.295-311。《清淨道論》(葉均譯,中華版,民79),中冊頁101-126

7Visuddhimagga, pp.241-267。《清淨道論》(葉均譯,中華版,民79),中冊頁21-52

8Visuddhimagga, pp.178-196。《清淨道論》(葉均譯,中華版,民79),上冊,頁279-302

9Visuddhimagga, pp.230-239。《清淨道論》(葉均譯,中華版,民79),中冊頁1-18

10:帕奧禪師講述,《如實知見》(淨心文教基金會,民88),頁65-86

11Samantapasadika Vo1.I(PTS,1924), p.2.

12Jayawickrama,      N.A, The Inception of Discipline the Vinaya Nidana(PTS,1986), p. XXIIIp.95

(《嘉義新雨雜誌》第35)

◇◇◇◇◇◇◇◇◇◇◇◇◇◇◇◇◇◇◇◇◇◇◇◇◇◇◇◇◇◇◇◇◇◇◇◇◇◇◇

止、觀、慧義釋

 陳慈蘭

作者簡介:陳慈蘭,接觸佛教約十四年。近三年來,深入探討《佛教思想史》,受到二千五百年佛教與佛學之錯綜複雜流變的激發和反省,乃開始研讀「原始佛法」直向追求世尊所親自教導的法義和修行方法。

一、止 ()

()的定義:簡單的說,就是善心專注凝聚於一個目標上,得心一境性、不散亂。 從止觀修行的立場來說,近行定以上的定力才稱為「止」。

成就了各種止都還是心生、心造、世間法的,它們與實相、真理、涅槃無關,要進一步修觀、成就慧才能澈底盡除苦惱,趨向解脫。

修止禪的目標(業處working domains)有四十種:即十遍、十不淨、十隨念、食厭想、一差別(又稱四界差別)、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這四十種止禪總括了近行定和安止定。 各種定力有其不同的功用,然而一般修定法門都是觀想所成,不是「正觀」。但四十業處中, 有二個業處可以直接從止轉觀開展修習「正觀」,即出入息念(安那般那念)和一差別(又稱四界差別)

除了近行定和安止定以外,尚有剎那定和滅盡定。簡述如下:

近行定:是初禪之前分心的一境性,雖有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但不穩定。

安止定:是四禪定和四無色定。

滅盡定:因在四禪定和四無色定之上,所以又稱第九次定,能入此定者唯三果、四果阿羅漢聖者,此定之心、心所皆不轉起,身、口、意三行皆安息。

剎那定:觀力和定力的結合是剎那定。

修止禪的功德約有:1. 能使身心柔軟安樂、降伏煩惱、當下快樂;2. 作為修神通的基礎;3. 死後可生天(臨終前入定)

4. 修滅盡定(第九次定)的基礎;5. 最重要的是為修觀、成就慧的基礎。

二、觀 (Vipassana毗缽舍那)

觀的定義:此觀非觀想佛、假想觀、數息觀的觀,若簡言之,即「正觀」、觀察洞悉如實的身心;也可說是「四念處」的正念(observing power);也有說是「清淨道」的意思:即『一切行無常,若以觀慧見,得厭離苦滅,此乃清淨道』。

觀的業處是:蘊、處、界的名、色法,即身心的自然現象,其目標是動態的,初步觀時帶有少許假名施設的觀念,之後就契入目標本身,觀念逐漸消失而現觀純粹的自然現象、真實法。然而,止的業處都是觀念來的,其目標是固定的。

觀力被形容如高倍的顯微鏡或核子斷層掃瞄,能將細微的分子看得一清二楚、了了分明,但高倍顯微鏡或核子斷層掃瞄只能透視色法,不能透視心法,而觀力卻有能力透視心法和色法。什麼是觀力?「對於色無常隨觀,對於受、想、行、識隨觀,對於十二緣起、苦、無我、厭離、離貪等隨觀…是為觀力;對於無明、與無明相共的煩惱及諸蘊不動不搖不震蕩,故說為觀力。」因此,觀的特性是:洞晰真相、成就慧(智、內明)

三、剎那定 (momentary concentration)

觀力和定力的結合功能就是剎那定。一般而言,都是先修止再修觀,也就是先成就近行定或安止定後再轉「毗缽舍那觀(Vipassana) ; 但也有特殊利根的人直接先從修觀下手,當觀成就時,可得近行定以上的剎那定。

止觀兼俱的剎那定,其尋、伺二禪支的功能性特別突顯,然而其喜、樂二禪支就相形見拙了。先建立安止定後再轉觀的行者,即使已修得三禪、四禪--沒有尋、伺二禪支的安止定,但還得退轉、運用剎耶定之尋、伺二禪支來修觀慧呢。在毗婆缽那觀裡,「尋」(VitakkaAimingInitial application):心投向目標、全面的撞擊目標;「伺」(VicarapenetrationSustained application):繼續傾向目標。

    剎那定,是修觀慧和修出世間定的基礎。如果安止定(四禪及四無色定)沒有剎那定的資質(quality),不能稱為「正定」。 用以開展智慧、以至解脫的「正定」,從正觀緣起到見空性到成就行捨智,都要運用有止有觀的四禪剎那定,直到出世間初果以上聖者之流時,乃進入止觀平衡的四無色定和滅盡定;入涅槃前,亦得運用與四襌八定相應的層層慧觀(返照智),來一一檢視與其相應的三法印。

四、慧 ( 智、內明 )

慧的定義:簡單的說,就是與善心相應的觀智;慧的語義:不但如實觀見目標的自相,也能如實觀見、通達目標的無常、苦、無我的共相,並且繼續努力修行而獲得聖道現前。

修習慧、成就慧要依於戒定修毗婆舍那觀(即止觀雙運、止觀平衡),深入觀察身心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四諦。 其修習層次概述如下:

1. 見清淨:觀察清楚身心之名色法的自相、共相,深入(penetration)其內,解剖、分析;此時定力就像放大鏡,觀力就像顯微鏡,如實知見名與色,確認名色相依不相雜,名中無色、色中無名,唯有名色、沒有我,摧破身見、我見。

2. 度疑清淨:進一步觀察名色的因緣、十二緣起等,確認唯有名色的業果,而無作者、受者,超越三世因果的疑惑;確認因果相續而不常,破除常見;確認因果變異而非完全斷,破除斷見;確知一切世間法的因果安立,得法智住。

3. .非道智見清淨:安住於當下的生與滅,現觀諸行即生即滅;此時會現起「觀的十種雜染」,如光明、智、喜、輕安等,如果執著這些雜染就是「非道」,捨棄這些雜染就是「道」,即上了「正道」了。

以上三個觀智層次確定了三種清淨:

見清淨─觀察名色,確認苦諦;

度疑清淨─觀察名色的業果,確認集諦;

.非道智見清淨─遠離非道上的雜染,走上正道,確定道諦。

4. 行道智見清淨:此階段,再經歷修習多種觀智,成就行捨智,走到世間的盡頭,尚未証得出世間的預流果位。

5. 智見清淨:此階段觀照名色的無常或苦或無我,以涅槃為所緣,進入三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空性解脫門。登上出世間道智、果智,知苦、斷集、証滅、成道─此刻四聖諦同時現觀,體証涅槃。

五、總結

《雜阿含》464經:「修習於止,成就於觀;修習於觀,成就於止;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體證聖道與聖果,止與觀兩力是結合平衡、互不超勝的,聖弟子止觀俱修,得以成就智慧與各種解脫。

 

引用和參考資料:

禪七開示  Sujiva禪師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translated by Bhikkhu Banamoli

Majjhima Nikaya  translated by Buikkhu Banamoli and Bhikkhu Bodhi

◇◇◇◇◇◇◇◇◇◇◇◇◇◇◇◇◇◇◇◇◇◇◇◇◇◇◇◇◇◇◇◇◇◇◇◇◇◇◇

 /編纂指導:Ven. Matara Wri Banarama

鍚譯英:A.G.S. Kariyawasam     英譯中:釋開心

 

從研究佛法所獲得的知識是理論上的智慧,即聞所成慧(sutamaya-bana),這種知識侷限於世間層面的。通過內觀而獲得的現觀是經驗上的智慧,即修所成慧(bhavanamaya-bana)。如果禪修者和一位有經驗的禪師住在一起,並在他親自的督導下禪修的話,廣博的學問不是很迫切需要的,這是因為他將在適當的時候,有系統性的獲得老師的指示。如果禪修者沒有禪師這樣的親自指導下學禪,那他必須要「了解」一套清楚的禪修次第。傳聞一些在早期自己禪修的出家人,他們透露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從老師那邊獲得充分的禪修理論,「理論內容是從開始修習」直到証果。唯有在掌握到這些知識以後,他們才隱居修習他們學到的「知識」。《清淨道論》和註釋書通過一種禪法指出,「修所成慧」唯有通過「聞所成慧」才能成就。在《無礙解道》中的論母智(bana -matika)中也強調「聞所成慧」。

「聞所成慧」有時會成為禪修的障礙。一位知道各種修行層次的禪修者會期待境界的到來。有時他會自以為自己已經到達某種境界了。若禪修如他所料的發展,他會狂喜並執著這境界、自大或形成邪見;若不如他所料的發展,他會變成沮喪和失望。若他不盡快通過自我檢討或老師的勸告來克服這種情況,他的禪修將會退失。因此,具有「聞所成慧」的禪修者必須認可「修所成慧」的優越。雖然「聞所成慧」對引發「修所成慧」有幫助,但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聞所成慧」可以用來消除在禪修上的一些障礙。例如在生滅隨觀智初期就開始的「觀的染」(vipasan’upakkilesa),若禪修者對這方面有所知道,就可運用這種知識來克服它。同樣的,理論上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在文字上辨別禪修體驗。當一個人通過禪修了解「地大」的時候,唯有他有正確的理論知識才能辨識它為「地大」。不過,禪修的進展是不依靠一般文字的理解能力,各種的修證「唯有」通過修習才能獲得,這是因為內觀的目的主要是看透究竟真相,這是超越世俗一般的真理的。事先的文字「理論」對禪修來說其實可以成為障礙。如果禪修經驗和世俗概念同時並列的「學習和」成就,這倒也無害。否則的話,應該繼續禪觀而不該廷誤在文字概念上。

真理的實證唯有通過「修所成慧」才能圓滿。「聞所成慧」和推論只可以掌握到部份真理的。因此,任何人應該努力的達到唯有通過禪修才能證得的「現觀」,而不應滿足於學術和推論。

【參考資料和工具書】
1.The Seven Contemplations of Insight”,prepar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Venerable Matara Wri Banarama Mahathera,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Sinhala by A.G.S. Kariyawasam, First published in 1997,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KandySri Lanka
2.
《清淨道論》,覺音著,葉均譯,五月1998,檳城佛學院。
3.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translated from Pali by Bhikkhu Banamoli
4.
《巴利語典》二訂版,水野弘原著,春秋社出版,19891110 9 刷發行。
5.
《性空學探源》,印順法師,光碟版Ver2.0台灣:新竹縣,印順文教基金會發行,1999115日。

(《嘉義新雨雜誌》第35)

◇◇◇◇◇◇◇◇◇◇◇◇◇◇◇◇◇◇◇◇◇◇◇◇◇◇◇◇◇◇◇◇◇◇◇◇◇◇◇

慈 願

願我無怨、無瞋、無憂、守住自己的幸福,

願我脫離痛苦,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父、母、阿闍梨、親戚、不痴的朋友,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憂、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所有有情,所有生物,所有生命,所有補特伽羅,所有世間的個體,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神,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憂、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北方、西北方、東南方、西南方,最深處,最高處,所有有情,所有生物,所有生命,所有補特伽羅,所有世間的個體,所有女人,所有男人,所有聖者,所有非聖者,所有天神,所有人類,所有墮入惡趣者,願他們無怨、無瞋、無憂、守住自己的幸福,願他們脫離痛苦、願他們不失去已得的,作自己的業的主人。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鐵圍山中,所有在地面上走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鐵圍山中,所有在水中游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在整個鐵圍山中,所有在空中飛的有情,願他們無瞋、無怨、無苦、無災厄。

(明法比丘整理)

1. 阿闍梨:依止的老師。

2. 業:造作身口意的善、惡因。

3. 補特伽羅(數取趣):即人類,意為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

4. 有頂天:即色究竟天,色界最高的境界。

5. 鐵圍山:即圍繞須彌山(這世界最高的山)四洲外海之山。

6. 無間地獄:又稱為阿鼻地獄,造重業眾生生於此,受苦無量。

(《嘉義新雨雜誌》第35)

◇◇◇◇◇◇◇◇◇◇◇◇◇◇◇◇◇◇◇◇◇◇◇◇◇◇◇◇◇◇◇◇◇◇◇◇◇◇◇

                         35期目錄                    回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