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總目錄

▼▼▼▼▼▼▼▼▼▼▼▼▼▼▼▼▼▼▼▼▼▼▼▼▼▼▼▼▼▼▼▼▼▼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2002.4.)

▲▲▲▲▲▲▲▲▲▲▲▲▲▲▲▲▲▲▲▲▲▲▲▲▲▲▲▲▲▲▲▲▲▲

38 目錄

停止賭博/明法比丘

當下清涼/明法比丘

正法與像法/明法比丘

四念處禪--《大念處經》/Mahathera Nauyane Ariyadhamma 釋開弘比丘

敬禮勝利偈 (Namakarasiddhi Gatha)/明法比丘整理

五法伏魔/聖喜尊者 德雄比丘譯

以四法解脫/聖喜尊者講 德雄比丘譯

    佛法之

    憶念戒、捨、天/明

做個佛教徒/朱淑娥

    禪修時辰法比丘

◇◇◇◇◇◇◇◇◇◇◇◇◇◇◇◇◇◇◇◇◇◇◇◇◇◇◇◇◇◇◇◇◇◇◇◇◇◇◇

停止賭博

/明法比丘

     賭博是不善業,自古就有賢人提出各種警語。今時賭博花樣更多,時人有時會一時迷糊,而誤入歧途。事實上,只要是有(賭博)方式、下注、輸贏,通通是賭博,不管合不合法、公不公益、娛不娛樂、公不公平、賭金大小、莊家.賭客是誰。不要因為賭博方式變化而影響辨認的能力。

 動念頭、下注,就有贏錢的期待,貪念頓生,惡果隨後。為什麼想不勞而獲,卻十賭九輸,久賭必輸呢?主要是賭博方式通通是莊家穩賺,因此莊家不怕賭客偶然大贏錢;再來是賭客贏錢後,食髓知味,還大有再來光顧的可能。最慘是被設計假相的贏錢,而一步步的掉入陷阱。由業力來看,賭博的下場不外是:

一、貪念→下注→贏→再下注→…→輸輸去

二、貪念→下注→輸→再下注→…→輸輸去

在輸贏、贏輸中而不能自拔,成為最重業的賭徒;若偶爾為之,則得到同情。事實上,雖偶一為之,也是造不善法,它有被擴增而不能自主的潛力。《長阿含經》〈善生經〉說賭博有六種過失:一者財產日耗。二者雖勝生怨。三者智者所責。四者人不敬信。五者為人疏外。六者生盜竊心。」(大正1.70)

  對更大的業力圈而言,不善與不善相類聚、相擁護、相糾纏。彼此交互影響,就會構成更大的不善。對於樂修純淨、美善的正法行者,則應遠離、譴責不善。(《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當下清涼

/明法比丘

  當下能令心清涼、解脫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遠求。令人此時此地能夠遠離、滅除熱惱是正法的特質之一。如何做到當下清涼?《中部131經》〈一夜賢者經〉,世尊說:

  勿追想過法,勿欣願未來。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

  內觀當下法,了了不動搖。今日應熱心,誰知明日死?

  與死亡大軍,無討慣還價。熱心如是住,日夜不懈怠。

  牟尼聖者說:他是一賢者。

《雜阿含995經》,世尊說:

  於過去無憂,未來不欣樂。現在隨所得,正智繫念持。

  飯食繫念故,顏色常鮮澤。未來心馳想,過去追憂悔。

  愚癡火自煎,如雹斷生草。

心不清、不安、煎熬、鬱卒、感傷,追根究柢就是追逐五欲。專心於觀察當下的動作、感受、心、心的對象,就能無憂惱。《雜阿含211經》說到,世尊未證道之前,多追逐過去五欲,少追逐現在五欲,更少追逐未來世五欲。因此勤奮自護,不再追逐過去、現在、未來五欲,漸漸靠近無上正等正覺。因此,世尊勸告諸比丘,亦當自護,勿逐過去、現在、未來五欲,不久亦當滅盡煩惱。(《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正法與像法

/明法比丘

    正法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不論佛陀出不出世,這些真理都是存在著,只是將之完全的開發顯示,則非得仰賴佛陀不可。正法已為佛陀所善說,存在於世間,在世間流傳,因為隨著風土民情、一知半解、自作聰明、誤解、曲解諸多因素,必然會有走樣的情況。

大迦葉尊者就曾問佛陀說:「何因何緣先前制戒少,很多比丘得最後智(證阿羅漢)  而今制戒多,很少比丘得最後智。」佛陀回答:眾生變壞(善法退減)。佛陀又說,正法欲滅時,有相似像法(saddhamma-patirupaka)生,相似像法生時,正法則滅。又說有五因緣能使如來正法滅,即:不尊重大師()、法、僧伽、學()、禪定。(《相應部》16.13;《雜  阿含經》906經說,不敬.不重.不下意(謙卑).  供養.依止大師、法、學、隨順()教、諸梵行   大師所稱歎者。)使正法久住的五因緣,則應  尊重大師、法、僧伽、學、定。

對初步辨識正法與非法的方法,由巴利文《增支部》〈迦摩羅經〉(A.3.65),佛陀對迦摩羅人開示十項不可隨便相信的守則,可以供給檢視之用。(1)不要因聽聞就相信(anussavena ,anu隨著ssavareport)。(2)不要因習俗傳統就相信(paramparapalineage of teaching)。(3)不要因流傳的消息就相信(itikirayahearsay)。(4)不要因宗教經典就相信(pitakasampadanenacollection of scriptures)。(5)不要因合乎邏輯就相信(takkahetulogical reasoning)。(6)不要因合乎推理就相信(nayahetuinferential reasoning)。(7)不要因外表的觀察就相信(akara-parivittakenareflection on reasons)

8)不要因深思熟慮就相信(ditthinijjhanakkhantiya見審諦忍ditthi見解、nijjhana審察、kkhanti接受acceptance of a view after pondering it)。(9)不要因似真、有可能就相信(bhayarupatayaplausibility)。(10)不要因沙門是我們的導師就相信(samano no garuthe ascetic is our teacher)。若遵守這十項原則就可以排除世間一些非法、非律的成份。另外,佛陀也說「法」若引生貪、瞋、癡則是無利益與苦法;若能助益離貪、瞋、癡則是有利益與樂法。佛陀也開示了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之理,以幫助辨識正法。

早期因經典尚未結集,佛陀提出「四大教法」來辨識正法律與非法律:「諸比丘,若  有比丘作如是語:1『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  師之教言,我從佛親口聞受。』諸比丘對該比丘所言,不應稱讚,也不應藐視,應了解其每  字與音節,而與經律相比較、相對照;既較對以後,若其不與經律相符,則其結論應為:『誠然,此非佛陀之教言,而是該比丘之誤會。』因此,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若與經律相比較、相對照以後,彼能與之相符,則其結論應為:『誠然,此是佛陀之教言,該比丘善了解之。』諸比丘,此是第一大教法,應當學。」2若從僧團聽聞;3從某寺院眾多博學多聞、深具信仰、深入於法、精嫻戒律的長老聽聞;4從某寺院博學多聞、深具信仰、深入於法、精嫻戒律的比丘聽聞;都應善加比對、辨識。(《長部16經》〈大般涅槃經〉第四章.第一至十一段)也由此可見,正法律並不主張盲信「聖教量」(agamapramana聖者所傳授之教)

對像法或末法的警覺,促使佛教徒反省與奮起,尋求解決挽救之道,但有時適得其反。 他們有時只擷取部分的正法(如阿含經),或利用正法再經過走樣的演化、包裝,加上個人魅力、神通、特異功能、虛假的證道、似是而非的辯證,儼然成為佛陀再世,或超越佛陀,或佛陀的代言人。因此,尋道者(seeker)若心智未開(未證果或未具足正見),或不小心,就會為「非法」所困,甚至斷送慧命。(《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四念處禪 ——《大念處經》

Mahathera Nauyane Ariyadhamma

 

南無婆伽梵、阿羅漢、三藐三菩陀

 

Ekayano  ayaj  bhikkhave  maggo  sattanaj  visuddhiya  soka  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 dukkha  dommmanassanaj  atthangamaya bayassa  adhigamaya, nibbanassa  saccikiriyaya,  yadidaj  cattaro  satipatthana.

諸比丘!有一乘道,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即是四念處。

 

《大念處經》由二十一種禪修的項目組成,如果要各別說明每一項禪修的項目,將需要很多時間。這部經開咎二十一扇通往涅槃的門,以上面的經句開始,列舉了七種修習念處禪的利益。在我們未深入了解各種與念處有關的禪法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它們的利益。

 

Nidana  Katha 這部經是佛陀在印度的劍磨瑟曇都邑(Kammasadamma),拘樓族中所說的經典。劍磨瑟曇都邑的建立是為了紀念順陀須摩王(King  Sutasoma)(菩薩的過去生)降服Porisada 即使到了菩薩証悟的時候,這都邑還是一個富裕的國家。這裏的氣候與食物很適宜,所以居民很健康,而且能夠了解什深的佛法。我們的佛陀在這劍磨瑟曇都邑說了許多什深的法,佛陀也選擇了這劍磨瑟曇都邑作為開示《大念處經》的地點,一個什深的開示。居民們習慣於聽聞這樣的開示,每一個居民都是禪修者。不但諸比丘熱心及充滿興趣地修禪,居民們不論男女,工人及奴隸也投入禪修,因此佛陀在這都邑向居民們開示了許多關於禪修的經典。

 

以下簡單的說明各種利益:

 

Yadidaj  cattaro  satipatthana.所謂四念處

ekayano  maggo  一乘道

sattanaj  visuddhiya  為眾生之清淨

soka 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  為度憂悲

dukkha  dommmanassanaj  atthangamaya  為滅苦惱

bayassa  adhigamaya  為得真理

nibbanassa  saccikiriyaya  為証涅槃

 

以上的經句包含了七種利益,其中的四種是「捨棄」的結果,三種是「覺悟」的結果:

一、眾生之清淨

二、得真理

三、証涅槃

(以上三種是「覺悟」的結果)

一、度憂

二、度悲

三、去除身體的痛苦(苦)

四、去除心理的痛苦(惱)

﹙以上四種是捨棄的結果﹚

所有四念處禪的利益,濃縮於這七種利益。

 

「為眾生之清淨」(sattanaj  visuddhiya)。諸聖賢如過去的佛、辟支佛及阿羅漢都是以這念處禪淨化他們的煩惱;現在及未來的佛、辟支佛及阿羅漢也同樣地以這念處禪來淨化他們的煩惱,這方法是唯一趣向圓滿清淨的道路。既使是今天,那些想清除埋在內心百千種煩惱的人,必須具足淨戒,並且有效的完成念處禪。心從開始修習念處禪時便已開始淨化,經歷七清淨而到達最高的清淨——涅槃。

 

   「為度憂悲」(soka 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 )。失去親眷、財富、道德、正見、健康,這是一些生於這世間所要面對的災難。這些憂折磨內心,帶來許多痛苦令受難者喪失意識仍至生命。要克服這些痛苦,必須修習四念處。那些遭受大災難的人如Patacara,曾經以修四念處禪來克服憂。透過証得四道,令他們獲得涅槃的完全安寧,即聖者無憂的境界。活在今天的我們,也一樣能夠戰勝痛苦而無憂。要達到這目地,從始至終的修習如經典所說的念處禪是必要的。「為滅悲」(pariddavanaj samatikkamaya)。哭泣及悲嘆是傷心的表現。念處禪是到達無哭泣,無悲嘆的境界之方法。

 

   「為滅苦惱」(dukkha dommmanassanaj atthangamaya)。苦(dukkha)是身體的痛苦。我們的身體會遭受到各種痛苦的感受,這些苦受能夠透過念處禪的修習,而正念地,愉快地加以忍受。「惱」(domanassa)是精神的痛苦。既使沒有外相的存在,惱也能夠佔據內心。最有效的治療各種心理壓力的方法是念處禪,這世界上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與它媲美。

 

「為得真理」(bayassa  adhigamaya )Baya 有時指涅槃,有時指道智(magga bana)。因為接下來要談的是「為証涅槃」(nibbanassa  saccikiriyaya),所以這裏的 baya表示四道智。達到這道智之前的修行既是四念處,沒有四念處,是不可能証得聖道的。

 

「為証涅槃」(nibbanassa  saccikiriyaya)。想要完全從輪迴中解脫出來的志欲,於那些見到有為法之過患,以及充滿三界的無常、苦、無我三相者的心中生起。對於這些人,修習四念處是一條解脫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即所有輪迴中的痛苦的道路。修習四念處將培育八聖道,是唯一趣向涅槃的道路。涅槃是永遠安寧,無有悲傷,無有生老病死,無有憂悲苦惱,無有愛別離及怨憎會苦的境界。正等正覺的佛陀,經歷四阿僧袛劫的修習四念處,培育一切知智而證得圓滿的覺悟,他本身便這樣的教導如上所說的法。所有,在這開示中所說的法都是為了培育八聖道之法。

 

四念處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及法念處。修習四念處被稱為「一乘道」(ekayana magga),這用詞可作幾種詮釋:

 

1.)它是一乘道,因為這是必須由自己去修習,靠自己的力量修習的方法。

 

2.)(Ekocamaggo, na  dvedhapatho)四念處不是兩條路,只是一條路,沒有分路,因此它是一乘道,而且是完成八聖道的初步修習法。

 

3.)宇宙中唯一堪稱無有倫比的老師是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就是                                                  由他而發現這四念處禪。沒有天人或梵天教導他,他自己開展出來,透過長時間的修習,在證悟時圓滿了四念處。因此稱之為一乘道,因為是他獨自發現的。

 

4.)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見到這種禪法,沒有其他的宗教指出這條道路。因此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找到證得須陀含、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諸聖者。

 

又,這四念處禪不會引導人們離開正軌,它確定是一條通往涅槃之路。素訶主梵天(Sahampati )於佛前說:

 

Ekayaj   jati  khayanti  dassi,

  Maggaj  pajanati  hitanukampi

  Etena  maggena  atamsu  pubbe

  Tarissare  yeva  taranti  oghaj

 

過去諸佛、辟支佛及阿羅漢以四念處這條道路超越輪迴苦海。未來的諸佛、辟支佛及阿羅漢也以同樣的方式超越苦海。現在的瞿曇佛陀與及他的弟子們已經以同樣的方式超越輪迴,而到達永遠安寧的涅槃,如以上的偈頌所說。

 

所以,四念處是一乘道,因為它是直接通往涅槃的道路;是唯一的道路,是條直路。我們現在正走在朝向培育四念處之路,持戒、聞法、討論法及實行我們的義務。這些修習肯定的將幫助我們超越欲、有、見及無明之洪流,將我們從死、衰老及苦中帶往涅槃。我們必須時常這樣思惟,體驗法的喜悅。

 

我們必須了解為甚麼念處禪分為四種方法。事實上只有一種禪法,念處即指正念的培育。正念在三十七道品中佔了八處的作用。在四念處中,正念有四種住處。另外,他是五根之一根(indriya),五力中的一力(bala),七覺支中的一覺支(念覺知)(sati sambojjhavga),以及八正道中的一正道即正念(sammasati)

 

同樣的念構成了四種念處,四種念處是獲得透視五蘊的性質的觀智。身隨觀展示對色蘊修觀的方法,受隨觀是對受蘊修觀,心隨觀是對心﹙識蘊﹚修觀、法隨觀是對想蘊及行蘊修觀。這樣,了解所有五蘊的無常、苦及無我相的方法便清楚的展示了。

 

身隨觀(kayanupassana)排在第一,因為色蘊是四法(四念處)中的基礎,因此是比較容易了解的。受隨觀(vedananupassana)是對於受的觀禪,比身隨觀較微細,排在第二。對於心的觀禪,心隨觀(cittanupassana),比受隨觀更深入,排在第三。最後是最深入的法隨觀(dhammanupassana)

 

佛陀教導身隨觀以幫助眾生克服三種顛倒(vipallasa)。大多數的有情認為這污穢的色法是可愛的,他們於污穢中見美麗。這產生見顛倒(ditthi vipallasa)、想顛倒(sabba vipallasa)及心顛倒(citta vipallasa)。佛陀接著教導受隨觀,以令被樂受所迷惑的有情覺悟受的實相是苦。心剎那剎那的生滅,可是諸有情被見、想及心所迷惑,認為是永恆的。佛陀教導心隨觀以已顯示心的瞬間生滅的特性。佛陀最後教導法隨觀,以向於諸法產生永恆我之見、想及心顛倒的諸有情,證明無我的真理。

 

另一個原因為什麼念處禪分為四個部份,是為了適合四種根性(的眾生)主要有兩種根性——愛顯著者及見顯著者。每一種根性進一步可分為兩種:鈍慧者(manda pabba)及利慧者(tikkha pabba)。身念處是適合鈍慧愛顯著者的禪修者,受念處適合利慧愛顯著禪修者,心念處適合鈍慧見顯著者的禪修者,法念處適合利慧見顯著者的禪修者。

 

此外,有些禪修者在過去生中曾經修禪,四念處禪也為他們而教導,以令他們獲益。這些禪修者可分為兩類:止行者(samathayanika),即曾經修習過止禪者。觀行者(vipassanayanika),即曾經修習過觀禪者。這兩類禪修者中皆有鈍慧及利慧者。 身隨觀是鈍慧止行者通往涅槃之路;受隨觀是利慧止行者通往涅槃之路;對於那些曾經在過去世修習觀禪者,心隨觀與法隨觀是最適合的。心隨觀適合鈍慧觀行者;法隨觀適合利慧觀行者。因此,我們的佛陀教導了適合不同禪修者的念處禪——已經修習止禪及修習觀禪者;愛顯著者及見顯著者;及那些法無常、苦、無我及不淨看成常、樂、我及淨者。不管我們依各自的性向選擇了四種禪法中的任何一種,都將趣向涅槃。這就像從四個方向通過四門而達到同一座城市。不管修習身隨觀,受隨觀,心隨觀或法隨觀,都將到達涅槃城,永遠安寧沒有老死或各種痛苦的境界。因此四念處是一乘道,一條通往同一涅槃的道路。

 

《大念處經》教導我們修身念處的方法。第一是安般念;第二覺知威儀;第三四種正知;第四厭惡作意;第五界作意;最後是九種屍相的。總共十四種修身念處的方法。

 

安般念和厭惡作意可以作為止禪來修習並證得禪那,其餘的十二種方法是修觀,不能證得禪那。修安般念可以證至第五色界禪,此後修觀,證得涅槃的道果。厭惡作意只能到達初禪,禪修者依此可以發展觀禪,覺悟涅槃的道果。修習其他的方法,如覺知威儀,四種正知及界作意,可以證得近行定,克服五蓋,續而通過修觀證得涅槃的道果。

 

因此,十四種方法中,最容易和最喜悅的方法是安般念,這是為什麼他被放在第一位。具足十力的佛陀,是一位真正有能力教導業處修習,趣向完全解脫生死輪迴的善知識。無以倫比的禪師、佛、世尊,是通過安般念的禪修而在菩提樹下證得圓滿的覺悟;這是另外一個原因為什麼安般念在四念處中排在第一位。

 

安般念的所緣是入息和出息;在開始禪修時,禪修者在入息、出息經過鼻孔時,注意呼吸。關於覺知威儀,禪修者注意行、住、坐、臥的姿態,這是觀禪。四種正知也是另一種觀禪,所有身體的行為分為七組,依四種正知來觀察——目的正知 (satthaka  sampajabba)、適誼正知 (sappaya  sampajabba)、行近正知(gocara sampajabba)及無痴正知(asammoha sampajabba)。關於厭惡作意,以五種方法觀照三十二身分,這可作為修止禪,證入初禪;或者後來依之修觀禪。關於最後的九種屍相,當業生的火界﹙、識及命根﹚消失時,便是死亡。九種屍相的禪法,牽涉到死後屍體的九個階段。生命的無意義及痛苦以無常、苦及無我來觀察,這也是一種帶來觀智的禪法。

 

此外,還有以十四種身念處的方法作為甚礎的四種禪法,亦即另外四種身隨觀的禪法。這些不見於四念處經,而是在《身至念經》,即中部後五十經的其中一經的註釋中說明。從頭髮開始的三十二身分依顏色而分組,諸身分有四種顏色;青、黃、赤及白。青色的身分有如頭髮及體毛,可作青遍處的所緣;黃色的諸身分可作黃遍;紅色 的諸身分可作紅遍;白色的諸身分可作白遍。《身至念經》的註釋如上說明四種顏色的遍處禪法,依之可以證得全部五種色界禪那。加上這四種,總共有十八種身念處的禪法。

 

當培育任何一種身隨觀的方法時,受隨觀、心隨觀及法隨觀也得以培育。禪修者以七清淨淨化其心,證得所有十種觀智,此後開啟證得須陀洹道果、斯陀含道果、阿那含道果及阿羅漢道果之門,這是以淨化的過程而漸悟涅槃。

 

受隨觀(vedananupassana)居其次,它是禪修的一標題,有九種觀察受的方法。有可喜而產生樂之(樂)受,有令人不喜歡體驗,難於容忍之(苦)受,有不苦不樂之(捨)受。因此有三種受,即苦、樂及捨受。另外有依身受及心而受分別的諸受,即樂、苦、憂、喜及捨。苦身受是苦根(dukkha indriya),樂身受是樂根(sukha indriya),憂身受是憂根(domanassa indriya),喜身受是喜根(somanassa indriya)及捨身或心受是捨根(upekha indriya)

 

諸受也可以分為:

眼觸生受(cakkhu samphassaja)——眼觸色而生受

耳觸生受(sota samphassaja) ——耳觸聲而生受

鼻觸生受(ghana samphassaja) ——鼻觸香而生受

舌觸生受 (jivha samphassaja) ——如觸味而生受

身觸生受 (kaya samphassaja) ——身觸觸而生受

意觸生受 (mano samphassaja) ——意觸法而生受

 

佛陀曾經指出觀察諸受的九種方法。苦、樂、及捨三受,必須在他們生起的時候客觀的觀察。當苦受生起時,必須客觀的觀察苦受為苦受,樂受為樂受及捨受為捨受。

 

三受的每一受可分為有染(samisa),這是依於欲樂的受;及無染(niramisa),這是依於善心的受。有染樂受從享受欲樂生起,當它生起時必須即刻作為觀禪的所緣。無染樂受是與善心,如布施、持戒、修禪、行善時的善心相應而生起的受。這種受也必須以無常、苦及無我來觀察。不管是有染或無染樂受,禪修者必須不執著它,而將之作為禪觀的所緣。苦受也分為有染及無染兩種。有無法獲得五欲,或者失去能產生快樂的感官對象的苦(受)。這些有染苦受必須馬上作為觀禪的所緣來觀察。苦心受及苦身受可以在布施食物,持戒或修禪的時候生起。這是無染苦受,是無常、苦及無我的,必須這樣的觀察。同樣的,有染及無染的捨受也必須作為觀禪的所緣來觀察。

 

因此有九種觀察受的方法,禪修者透過受隨觀之門,進入禪修,在諸受生起時觀察它們的無常、苦及無我。當培育受隨觀時,身隨觀、心隨觀、法隨觀也都在心中培育。透過七清淨而淨化內心,圓滿各種觀智,依禪修者個人的意願,可以經過須陀洹等四個階段而證得涅槃。

 

在心隨觀,我們會教導以十六種方式觀察心。我們的心像流水,心法一個接一個的生起與消滅。佛陀依生起的根門把心分為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

 

在修觀時,這六根門的識,依當下心的狀態觀察,這樣可以觀察八十一種世間心的無常、苦及無我。禪修者觀察識生起時的心的狀態,培育心隨觀。對根門識的覺知幫助禪修者了解他的心。有貪心及無貪心;有瞋心及無瞋心;有痴心及無痴心;(沉寂心及散亂心)、(廣大心及不廣大心)、(有上心及無上心)、(等持心及不等持心)、(解脫心及不解脫心)。總共十六種心,是心念處的所緣。

 

當貪或執著在心中生起時,便以覺知如實觀察它;當貪或執著消失時,必須如實覺知無貪心:「現在心沒有貪」。同樣的,當瞋心生起禪修者覺知「瞋已經生起」,并且觀察那心的狀態,「瞋心、瞋心」;當瞋心消失,慈心生起,禪修者觀察「慈心」。當禪修者這樣的觀察心,心隨觀念處將發展,伴隨著身隨觀、受隨觀及法隨觀。對於三相的了解及各種觀智,這些也都將逐步開展出來。禪修者的心充滿觀智的喜悅,或遲或速,將經歷四個階段,即須陀洹等而覺悟涅槃,永恆安寧的境界。

 

覺念諸法,即法隨觀,可分為五個部份。第一、觀察五蓋;第二、觀察五蘊;第三、觀察六處;第四、觀察覺支;第五、觀察四聖諦。佛陀這樣的開示五種觀察諸法的方法。法隨觀是比其他三種隨觀更加深入的禪法,不過如果了解了它,便容易修習。

 

有五法能令心散亂,障礙心,防止戒的建立。這些就是五蓋,即貪欲 、瞋恚、昏沈睡眠,掉悔及疑。由于缺乏正念,心被五蓋所佔據;如果具足正念,它們便馬上消失。五蓋必須成為觀禪的所緣而加以克服。                                     當貪欲生起時,必須即刻覺知「這是貪欲,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當瞋恚生起時,就像當一個人的手接觸到火炭時會馬上移開,瞋心必須馬上觀察為「這是瞋心,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同樣的,昏沈睡眠、掉舉及疑(對教法、方法及三寶的疑)都必須在它們生起時就覺察它們,觀察它們是無常、苦及無我的。當五蓋消失時,也應該觀察到這也是無常、苦及無我的,禪修者應該觀察五蓋以永遠的去除它們。

 

當一再的觀察五蓋,將培育法隨觀。同時,其它的三種隨觀,即身隨觀、受隨觀及心隨觀也將趨於圓滿。所有的十種觀智,從名色區別智開始,於心中成長。這些將帶來四聖諦的如實知及四階段的覺悟涅槃。

 

接著是對五蘊的觀禪,色是由四大(地、水、火、風)及二十四種所造色所組成。禪修者把色蘊及餘蘊觀察為名及色,這是對於五蘊的觀禪。例如,眼接觸一色所緣,這是一種外處的色,屬於色蘊,我們這樣觀察:「這是色蘊,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這是對於色蘊的觀禪。

 

同樣的方法用於任何感官的所緣,如聲、香、味、觸;或硬、軟、冷、熱,流動或移動。當這些所緣與感官(諸根)接觸時,應加以觀察:「這是色蘊,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以這樣的方法,禪修者觀察色蘊的生起與消失。這是法隨觀,即覺知諸法的觀禪。

 

Vedana 是受,如我在開始時所說,受依六根門——眼、耳、鼻、舌、身及意,而分為六種,在受生起及消滅時,觀察受的生起,生起受的原因及受的滅,因而見到它的無常、苦及無我性,這是受隨觀及受蘊的觀禪。Sabba是想,即對任何事物的認識作用。有六種想,即色、聲、香、味、觸、法的想。這是想蘊,須觀察它的無常、苦及無我,這也稱為法隨觀。行蘊主要包含思心所。除了受及想之外,其它隨思心所生起的心所也都屬於行蘊。貪、瞋、見、疑、慢諸煩惱,及信、伺、勝解、念、定與慧,這些都是行蘊,必須觀察其無常、苦及無我。Vibbana 是識,它也是心隨觀的所緣。識蘊也是無常、苦及無我,必須這樣的觀察。

 

這樣,五蘊,即色、受、想、行及識是觀禪的所緣。觀察它們的無常、苦及無我便是五蘊的觀禪,這是另一法隨觀的範圍。當五蘊的觀禪發展,將圓滿十種觀智,禪修者將以預流(初果)開始,逐一體會涅槃。

 

Ayatana  vipassana ,即觀察六內處,即眼、耳、鼻、舌、身、意及六外處,即色、聲、香、味、觸、法,這真的是最容易的一種觀禪。當禪修者觀察接觸根門的外所緣時,觀禪是最容易的,當眼見色時,色是外處,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眼是內處,它也是無常、苦及無我的,了別色所緣的識也是一樣具有三相,即無常、苦及無我,在見的那一刻生起的觸、受、想、思、一境性,這些都是法處,每一法也是無常、苦及無我的,要這樣觀察整個見的過程。所有十二處,內及外,同樣的必須當下觀察它們的無常、苦及無我,這是對處修觀禪,也是法隨觀的一個範圍。

 

七覺支的觀禪將培育七種善法,即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及捨。當它們生起時,禪修者便觀察每一覺支。如果禪修時,正念很好,便觀察它;「這是念覺支,它生起又消滅,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當禪修者繼續禪修,他將了解各種法,這是擇法覺支,它也是無常、苦及無我的,禪修者不斷的以身精進及心精進來禪修,這是精進覺支,喜生起了,這是喜覺支。禪修的過程中有身輕安及心輕安,這是輕安覺支。定變得強有力,這是定覺支。禪修者必須在每一覺支生起時觀察它的三相,即無常、苦及無我。當禪修者以念及慧這樣觀察,捨生起,這是捨覺支;當它生起時,必須觀察它的無常、苦及無我。觀察了所有七覺支,對於七覺支的觀禪即完成。七覺支的觀禪完成了法隨觀,法隨觀的完成即四念處的完成,透過七清淨,及從禪定到觀禪,心逐漸清淨,最後覺悟涅槃。

 

最後是對四聖諦的觀禪,以四聖諦的角度來觀察名與色。四聖諦即是苦、苦集、苦滅及滅苦之道四者。苦包含了八十一世間心,五十一心所(貪「lobha」除外)及二十八種色,這些是苦蘊,也即是苦聖諦。貪(Lobha)是集聖諦。涅槃界(nibbana  dhatu)是滅諦。以正見開始的八正道是道諦,即導向苦之滅的道聖諦。以上所說,只有苦及集被觀察其無常、苦及無我。眼見色,色是苦聖諦之一法,它是無常、苦及無我。能見的眼也是無常、苦及無我,它也是苦聖諦之一法。由眼見色相觸而產生的識,(俱生的)心所如觸、受、思、一境性、命根、作意,這些都是苦聖諦,是無常、苦及無我的。以這樣的方式觀察每一根門與外塵接觸,禪修者即在修法隨觀。

 

如果生起任何對於感官的所緣,即色、聲、香、味、觸及法的貪愛,這便是集諦。那貪愛必須在它生起時,客觀的觀察它,「這是貪愛,是苦的原因」。假如生起對色所緣的貪愛,這便是色愛(rupa tanha),亦即集諦,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如果生起對於聲音的貪愛,覺知它是聲愛(sadda tanha) ,亦是集諦,觀察它的無常、苦及無我三相。當生起對於香的貪愛,馬上觀察它,「這是香愛」(gandha tanha),它是無常、苦及無我的。因此,如果生起對於感官的所緣的貪愛,禪修者以正念觀察它是集諦,無常、苦及無我,這便是聖諦的觀禪。

 

當貪愛消失,內心生起寧靜、冷靜、舒適,這是滅-涅槃界,即滅諦。當愛(tanha)消失,禪修者必須覺知它的滅:「貪愛已滅,這是滅諦,這是好的,可喜可樂的」,禪修者這樣觀察那心境,這也是對聖諦的觀禪。

 

貪愛的消失是透過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及正定﹙一境性﹚。禪修者逐一的了解它們。當正見生起,禪修者觀察「這是正見,是一道支,善,可喜,可樂」。當禪修者辨識到正思惟,它即成為禪修的所緣,「這是正思惟,善,可喜,可樂」。同樣的,當禪修者辨識到其它善法,例如:精進,便觀察「這是正精進,是一道支,善,可喜,可樂」。當禪修者以正念觀察諸法,以四聖諦的觀點,在它們生起時,觀察它們,這即是聖諦的觀禪。

 

法隨觀念處以四聖諦的觀禪而完成。以這樣的方式,苦聖諦,即生老病死;苦的原因,即愛;苦的滅,即涅槃,其相寂靜;趣向滅苦之道,即八正道,這每一聖諦都以念及慧各別的觀察。如此培育法隨觀的禪修者,完成了所有的四種念處。就好像從四個門進入同樣的城一樣,四念處的修習將導向相同的涅槃城,脫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無生無滅,永恒安寧的境界。

 

佛陀指出了依修習四念處的21扇通往涅槃的門之後,肯定的這麼說:

 

諸比丘!如果有一人依我所教導的方法,持續修習四念處長達七年之久,他將證得最高的境界,阿羅漢,斷除一切煩惱;或者證得不還(第三果)的道果。如果他持續修習四念處長達六、五、四、三、二或一年;或者七、六、五、四、三、二或一個月;或者七天,假如他具足過去生的波羅蜜,他將於今生肯定會證得阿羅漢或者不還果。

 

佛陀這樣的說了《大念處經》,這禪修的開示是那麼的有力量,聽眾當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及優婆夷,其中有三萬名比丘在開示結束時,就在坐著聞法的情況下,證得阿羅漢。在他們的心中,培育著所有的四念處,逐一的成就七清淨,證得洹流果、一來果、不還果及阿羅漢果,圓滿的證得涅槃。這些尊者,於現世獲得所有的七種利益:「眾生之清淨,度憂悲,滅苦惱,證得聖道,覺悟涅槃」。他們進入永恒安寧的城市——無為的,無生的境界,不再有出生、老、病及死,或者任何其它輪迴的痛苦。

 

我們禮敬這些比丘,希望我們透過禪修,也一樣能證得如他們所獲得的大智慧。但願我們透過這念處禪,經歷七清淨,也證得內心的清淨。但願我們證得那永恒的快樂及安寧,即涅槃,如同諸佛、辟支佛及阿羅漢所證得的一樣。

 

善哉(sadhu) 善哉(sadhu) 善哉(sadhu)

                                               

聖法長老 簡介

Ven. Ariyadhamma Mahathera(聖法長老),斯里蘭卡籍,生於1937424日。出家於1956(17)1959715日受比丘戒。他的戒師是Ven. Kedevadduwa Jinawamsa(聖種大長老)Shri Kalyani Yogashrama Sajstha(師利‧葛利阿尼森林派)創立者(1951.6.17)。本派表面上屬於藍曼匿派(Ramabba Nikaya斯里蘭卡三大派系之一)。他跟隨Ven. Matara  Wri Banarama及本派其他長老學習三藏。長老威儀具足,德高望重,,,心性慈祥,博學彊記,精通三藏、禪法。1997年曾受帕奧禪師指導禪修。長老現任師利‧葛利阿尼森林派總秘書,駐錫:Na Uyana Aranya Senasanaya (龍樹林僧院) , Pansiyagama 60554, Sri Lanka

按:師利‧葛利阿尼森林派有一百多所道場,絕大部分在鄉下、森林,本派約有五百位比丘,持戒精嚴,不持金錢,素食。該派有九處禪修中心,過去以教導馬哈希禪法為主,目前有些道場教導帕奧禪法。該派各地道場詳細資料請查:http://www.metta.lk/temples/galduwa/index.html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禮敬勝利偈

/明法比丘 整理

具足慧眼,滅癡.離垢,自證成佛。

善逝,解脫者,脫離魔羅的羅網引導眾生從險難中達到安穩處。

   

我俯首頂禮無上的佛陀,世間的護衛者及人天的導師。以此威德力故,願你獲得勝利、成就,願所有的險難都得以消除。

   

正法如軍旗,為世人指引清淨之道。依法奉行者,將得到解脫,如法地奉行必定獲得幸福與安樂。

   

我俯首頂禮殊勝的法,它去除熱惱,獲得清涼。以此威德力故,願你獲得勝利,願你一切成就,願所有的險難都得以消除。

   

正法的軍隊,善逝的追隨者,戰勝世間一切的罪惡與垢染,獲得自心的平和與寂靜,不再有任何的繫縛,他們已體證那詳盡解說的正法。

   

我俯首頂禮至敬的僧伽,隨佛而證悟,戒行及知見皆圓滿。以此威德力故,願你獲得勝利,願你一切成就,願所有的險難都得以消除。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五法伏魔

/聖喜尊者 講   德雄比丘 譯

 

作者簡介:Ven. Ariyananda(聖喜法師)生於1964年,大學畢業後,曾到新加坡留學。1992年出家,翌年6月受比丘戒,曾被派至Pha-auk禪林修禪,現任Na Uyana Aranya Senasana住持,兼指導禪修老師。Shri kalyani派為不捉持金錢、持戒精嚴的比丘僧團,目前有五百多位比丘,一百多間分院,絕大部分在森林、鄉間,Na Uyana為重點發展的禪修中心。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Asubhanupassim viharantam

indriyesu susamvutam

bhojanamhi ca mattabbum

saddham araddhaviriyam,

tam ve nappasahati Maro

vato selam’va pabbatam.  Dhammapada verse 8

 

各位尊者,世尊在傑達衛城(Setavya)為許多比丘誦出這首偈頌,以解釋大黑尊者(Ven. Mahakala)的證悟。這首偈頌的含義是:

安住於不淨觀,善於守護諸根,

以及飲食適量,信心勤精進者,

魔無法征服他,如風不動石山。─《法句經》第8

尊者們,大家都知道,佛陀明了這個世間與其他世間的一切事物,他清楚地了知心的歷程,因此他經常教導我們要達到這世間的真正安樂。世間上每個人都在努力追求安樂,然而,多數的人由於無知的緣故,都循著錯誤的路線在找尋安樂;只有少數的人理智地依循佛陀的教導而達到真正的安樂。

 

大家都知道佛陀的故事:在出家之前,他擁有一個王國、許多宮殿、許多王妃與隨從,但是他無法藉著這些而達到真正的安樂。於是他出家,進入森林裡獨自修行。最初的六年當中,他為了證悟真理而勇猛精進。最後他了悟一切法,並且透過正法而達到真正的安樂。如此大家就可以了解:佛陀也是捨棄自己原本擁有的一切而達到真正的安樂。

當我們討論到佛陀達到真正安樂的方式時,我們了解捨棄在家生活而成為出家人也是一種安樂。任何人只要持守好出家戒律就有某種程度的安樂。如果任何人禪修片刻的時間,安樂也會生起。如果任何人得到剎那定(khanika-samadhi),他將得到成千上萬倍的安樂。如果任何人得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他的安樂將更增強數千倍之多。如果任何人得到安止定(appana-samadhi),他的安樂又更加增強。如果任何人證得聖道與聖果,他的安樂增強無數倍。如此大家就能了解如何透過佛陀的教導而得到層層增上的安樂。大家已經感受到出家生活與持戒清淨所帶來的安樂,但是禪定的安樂又比持戒的安樂更高超。

要達到禪定的境界必須先超越一些障礙,也就是所謂的「蓋」(nivarana)。障礙主要有五種(五蓋),即:1.欲貪。2.瞋恨。3.昏沈.睡眠。4.掉舉.後悔。5.懷疑。當我們禪修或專注時,如果有許多欲望生起,我們就無法專注,心會一再地趨向那個欲望目標。我們靜坐一小時或數小時,但是當中有許多關於欲望的念頭生起:如果我們整個靜坐時間定為一百份,其中有百分之五十或更多的念頭都在想這個欲望目標。當一個主要欲望目標生起之後,就有許多次要的目標隨著生起。當我們執著某個人時,剛開始是執著整個人,之後連身體的各個部位也執著,眼睛長得好、臉長得好、耳朵長得好、胸部長得好……乃至到腳長得好。就像這樣,許多次要的欲望目標都跟隨著主要的欲望目標而來。然後不只是執著身體而已,也會漸漸執著其他的相關目標。正如我們的手碰觸到臭的東西之後,手就有臭味,然後被我們的手觸摸到的一切東西也都會沾上臭味;同樣地,如果我們強烈地執著或貪愛任何人、事、物,這就是禪修的一項障礙。

 

同樣的道理,瞋恨也會使我們的心不安樂。如果我們恨某個人,這也是禪修的一項障礙,使我們大大地遠離所希望達到的安樂。其他的障礙也應當以同樣的道理來理解。

 

在佛陀的時代有兩個兄弟都是商人,他們帶著五百輛車與許多隨從來到舍衛城(Savatthi)祗園精舍(Jetavana)的附近作買賣。

 

在傍晚的時候,他們看到許多人手拿著花與香到祇園精舍去。這兩個商人就問眾人說:「你們要去哪裡?」「我們要去聽世尊說法。」他們又問:「我們也可以去嗎?」「可以,跟我們一起走吧!」於是兩個商人也到祇園精舍去聽法。這兩個商人之中,哥哥名叫大黑(Mahakala),弟弟名叫小黑(Culakala)。哥哥大黑在聽聞佛法時了解到這是達到真正安樂之道。聽完法之後大黑就來問佛陀說:「尊者,我可以在您的座下出家嗎?」佛陀回答說:「可以,但是你必須先得到家人的同意。」大黑就去跟弟弟小黑說:「弟弟,我想要在佛陀的座下出家。」他很不容易才取得同意而在佛陀座下出家。弟弟小黑由於哥哥的緣故,也出家了。出家之後,大黑精進地追求真正的安樂;小黑則將時間耗費在想念自己的妻子與家庭。

 

大黑尊者實踐頭陀行,晚間也不睡覺地精進修行。晚間他到墳場去修行不淨觀。有一天,看守墳場的人傳話給大黑尊者說那裡有一具很好的屍體可以觀。大黑尊者就去墳場看那具屍體;那是一具美麗的年輕女人的屍體。大黑尊者告訴看守墳場的人說:「這具屍體還會使人生起貪欲,因此將它焚燒之後才讓我修不淨觀吧。」看守墳場的人就依照交代去做。大黑尊者開始觀那具屍體為醜陋、不淨。他見到之前是美麗的屍體,現在則變得非常醜陋:皮膚焦裂、內臟顯露、膿汁流出。他如此真實地觀察醜陋不淨。當他專注於不淨時,他的心能夠透視到屍體的內部,見到屍體中充滿骯髒、醜陋之物。他的定力愈來愈深,直到證得禪那。然後他能透視自己內在全身以及外在全世界都是無常、苦、無我的。當他的智慧進一步開展時,他證得所有聖道、聖果及神通。他的弟弟小黑則還在想念自己的妻子、家庭及財富。

 

雨安居之後,佛陀開始行腳到大黑尊者的家鄉傑達衛城去,包括大黑尊者及小黑尊者在內的許多比丘也跟隨佛陀同行。他們到達傑達衛城之後,小黑尊者取得允許回到自己俗家去準備隔天供佛與僧的事情。他回到家之後,他的妻子們就使他捨戒還俗,而這也符合他自己的心願。

 

再隔一天,大黑尊者的妻子們也邀請佛陀及所有比丘到家裡來接受供養。佛陀與僧團用完餐之後,大黑尊者的妻子們請求佛陀,讓大黑尊者留下來為她們說法,佛陀答應她們的請求。於是佛陀與其他比丘回去住宿的地方,大黑尊者則開始說法;然而他的妻子們並不想聽法,而只想逼大黑尊者還俗。當大黑尊者在說法時,他的妻子們圍繞著他,想要將他的袈裟脫下來。大黑尊者知道她們的心念,所以他立即進入第四禪,發起神通力,並且決意飛到空中,於是在一瞬間他就穿過屋頂,飛到天空去了。

 

佛陀在路途中問比丘們說:「你們正在談論什麼?」他們回答說:「世尊,我們正在談論大黑尊者。昨天小黑尊者還俗了,今天大黑尊者也會還俗。」這時佛陀誦出偈頌,分別談到這兩位尊者,然後為比丘們開示佛法。許多比丘在聽法時證悟。當佛陀開示完畢時,大黑尊者突然出現在僧團之中。

 

培育五法

在這首偈頌裡,佛陀教導我們五項重要的事情,能使我們得到大黑尊者那樣的堅強心念。第一項就是觀照身體的不淨。為什麼我們需要觀察不淨呢?因為我們可以反省自己。大家知道,在我們來過這種修行生活之前,我們都在美化自己的身體與別人的身體。我們只看到自己身體與別人身體的外表而已。當我們看到臉的外表時,心裡生起臉很美麗的念頭。對於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只是看到外表的皮膚、顏色,就認定它是美麗的。這是一種無知的、不理智的心。這種心態對我們的修行毫無幫助。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告訴我們要進到身體內部,觀察體內真實東西的理由。你用心將自己的身體打開,觀看裡面是否有任何恆常或美麗的部份存在。在身體裡我們找不到任何美麗的部份;身體的各個部份都很醜陋、惡臭,只是有時我們的心念會說它是好的、美麗的。我們必須修行不淨觀,直到去除這種將身體看成美麗的心念。然後漸漸提昇這種智慧,能夠觀照不淨、去除貪欲與削弱煩惱,並且能增強禪修力與定力,及透過真正的了解而達到真正的安樂。

 

佛陀教導我們的第二項重要事情是善於守護五根。想要修行有進展的禪修者必須守護五根,不要透過五根去執取可愛的或可恨的目標。當我們的眼睛看見某個事物時,不要去貪著它,也不要去厭惡它,而應當了解那只是看而已。同樣地,當我們的耳朵聽到某種聲音時,不要貪著或厭惡它,而應當了解那只是聽而已。同樣的道理,鼻子嗅到氣味、舌頭嚐到滋味及身體感觸到可觸物時,不要貪著或厭惡它。如此照顧五根稱為「守護諸根」;這對我們的禪修也有直接的幫助。如果我們不守護諸根,許多無用的或無知的念頭就會透過諸根而產生。在禪修的時候,這些目標都會在心中生起,干擾禪修的進步,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要善於守護自己的諸根。

 

第三項是飲食適量。我們應當了解我們取用食物的目的只是為了維持生命、繼續修行而已,因此應當知道什麼食物對修行有幫助、什麼食物沒有幫助,什麼食物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什麼食物沒有好處,知道應當吃多少量並且適可而止。出家人應當如此適度地取用飲食,這樣禪修就能順利。

 

第四項是信心。佛陀教導我們要維持與增強對佛、法、僧及禪修的信心。信能夠淨化心、淨化血液及淨化思想,因此我們應當時時培育信心,這樣我們就能非常安樂、非常堅定地修行。這就是佛陀之所以教我們要培育信心的理由。

 

第五項是策勵精進於修行。應當維持與培育精進。當我們開始禪修時,我們有很強的精進;應當繼續培育這種精進,直到獲得增上的成就。有時候我們的心力減弱,不想禪修,這時必須藉著精進而繼續禪修,因此精進也是禪修進步的一項重要因素。

 

如果任何人維持與培育這五件事,他就不會被心中的煩惱魔征服,就像石山不會被風吹動一樣。大黑尊者堅定地培育這五件事,佛陀很了解他,所以對僧團講了這個開示。聽開示時,比丘們就反省自己是否具備這五項。具備這五項的比丘們內心感到很歡喜;不具備的比丘們感到不歡喜,而開始依循這個法而精進地修行。不久,很多比丘都證得四道四果。即使在現在,如果我們依循這個法而修行,我們也將很容易地提昇禪修境界,乃至達到佛陀指示我們的真正安樂。

 

願這次開示能幫助大家禪修進步,及迅速地達到真正安樂與增上成就。

(2001.10.21講於斯里蘭卡Na Uyana)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以四法解脫

/聖喜尊者 講  德雄比丘譯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Utthanena’ppamadena

Sabbamena damena ca

dipam kayiratha medhavi

Yam ogho nabhikirati.  Dhammapada verse 25

各位賢明的尊者,世尊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為比丘們誦出這首偈頌,解釋周利槃陀伽(Culapanthaka)尊者證得阿羅漢果的理由。這首偈頌的含義是:

以精勤與不放逸,以及節制與調伏。

智者自己作島嶼,不被洪水所淹沒。

─《法句經》第25

大家知道在佛陀時代許多有智慧的男眾與女眾為了證得增上的成就而出家。他們依循八聖道分,按照戒、定、慧的次第而修行。有些人在聽法時就證果;有些人循著此正道修行而在短時間內證果;有些人修行了幾年之後才證果。我們了解舍利弗尊者在十五天內證得所有道果;目犍連尊者在八天內證得所有道果;摩訶劫賓那尊者一天內就證得所有道果;護國尊者(Ven. Ratthapala)修行十二年之後證果;羅喉羅尊者也修行了數年才證得增上成就。

 

這首偈頌談到周利槃陀伽尊者的情況。他哥哥摩訶槃陀伽比他先出家並且證得所有道果。一段時間之後,周利槃陀伽也隨著出家。摩訶槃陀伽尊者教他背一首偈頌,他背了第二行就忘了第一行,背了第一行就忘了第二行。如此他花了四個月的時間,連一首偈頌也學不起來。他的哥哥摩訶槃陀伽認為他無法依循這個教法,那就應該還俗、回家去,所以就對他說:「弟弟,你沒辦法了解這深奧的法,所以你還是還俗回家去吧。」然而,周利槃陀伽尊者並不想還俗,他喜歡過比丘的生活,但是由於哥哥所講的話,即使心裡不願意,他仍然考慮要還俗。第二天,佛陀從禪定中出來之後就以心力觀照世界,察看是否有波羅蜜成熟的人。佛陀見到周利槃陀伽尊者正要捨戒還俗。

 

周利槃陀伽尊者離開自己的住屋而向家裡走去。佛陀走到他的前面,問他說:「你要去那裡?」他頂禮佛陀,然後哭著說:「我要回家去。」「你為什麼要回家?」「世尊,我花了四個月的時間仍然無法學會一首偈頌,所以我的哥哥叫我回家去,然後還俗。」佛陀問他說:「這個教法是誰的?是你哥哥的還是我的?」「世尊,這個教法是世尊的。」「那麼你就依照我的指示,不要依照你哥哥的指示。」「是的,世尊,我很喜歡這樣做。」「那麼,你就到我的住屋來吧。」佛陀帶著他到自己的住屋,交給他一塊非常乾淨的白布,要他一手拿著白布,另一手摩擦白布,並且說:「沾染塵垢,沾染塵垢……」(Rajo haranam Rajo haranam)。他就如此一面摩擦,一面唸誦。不久,他見到原本很乾淨的白布開始變色、變髒。他的心開始思惟:「為什麼這塊白布這麼容易變髒?它原本是乾淨的,我的手也是乾淨的;它是怎麼變髒的呢?」於是他了解必然是有某種污垢從身體出來而將白布弄髒。然後他觀照自己的身體裡面充滿了污垢,他的心透視到身體是醜陋不淨的。透過不淨觀,他的定力愈來愈深,一直到進入禪那。然後,他的心中生起觀智,而能在幾個小時的時間裡證得所有道果。

 

那天有人請求供養飲食。摩訶槃陀伽安排了佛陀與五百位比丘去接受供養,而沒有將周利槃陀伽算在內。他們都跟隨佛陀到施主家裡去。當施主要供養佛陀時,佛陀拒絕接受。他們問:「為什麼世尊拒絕接受?」佛陀回答說:「還有一位比丘留在寺院裡,去帶他來吧。」佛陀知道周利槃陀伽已經證果,並且具備神通。當施主派人到寺院去時周利槃陀伽以神通力變成一千個身體。施主的僕人回來報告說:「尊者,寺院裡有一千位比丘,我應該帶那一位來呢?」佛陀說:「帶周利槃陀伽尊者來。」僕人再度到寺院去,問說:「那一位是周利槃陀伽尊者?」所有一千位比丘都回答說:「我是周利槃陀伽。我是周利槃陀伽。」佛陀說:「再去那裡,抓住第一位回答的比丘的袈裟,將他帶來。」僕人又到寺院去,問說:「那一位是周利槃陀伽?」一千位比丘都回答說:「我是周利槃陀伽。」僕人抓住第一位回答的比丘的袈裟,於是一千位比丘變成一位,僕人就帶著周利槃陀伽尊者到施主家。施主供養佛陀及所有比丘飲食。

 

用餐之後必須有一位比丘說法,以答謝所接受的供養。佛陀指定周利槃陀伽尊者說法,而佛陀本人與諸比丘則回到寺院去。有些比丘懷疑周利槃陀伽,說:「他花了四個月的時間連一首偈頌都學不起來,這樣能夠說法嗎?」結果周利槃陀伽尊者說法說得非常好,所有的施主都聽得很歡喜。有些比丘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去問佛陀說:「世尊,周利槃陀伽尊者花了四個月的時間都無法學好一首偈頌,今天他卻能說法說得很好,這是怎麼回事?」

 

許多比丘都知道佛陀將會開示很好的法,因此都集合到佛陀的地方來。佛陀為比丘們誦出這首偈頌,並且藉著解釋周利槃陀伽證得阿羅漢果的事而說了很好的開示。那時有許多比丘提昇智慧力而證果。有些比丘問說:「為什麼周利槃陀伽花了四個月的時間連一首偈頌都學不好?」佛陀回答說:「在迦葉佛的時代周利槃陀伽是一位比丘,那時他嘲笑一位正在學習的比丘。這個業力造成今生他得到如此的果報。」然後他們又問:「為什麼他能夠藉著觀照污垢而在幾個小時內了悟佛法?」佛陀解釋說:「在過去某一生中他是一個國王。有一次他穿著很乾淨的衣服,手裡拿著一塊很乾淨的布,出外去巡視國家。在路上他流汗,就用那塊乾淨的布擦汗。他見到那塊布沾染了骯髒的顏色,並且有了臭味。那時他了解到這個身體裡充滿骯髒的東西。這個領悟造成他今生能證悟正法。」

 

在這首偈頌裡,佛陀教導我們得到堅強心志的四項必要因素,能使我們如島嶼一般,不被洪水淹沒。

一、勤奮精進(utthanaviriya)大家都知道精進的含義。精進的意思是努力地做某件事情,並且策勵心,不使心力減退。精進執行這兩項任務。佛陀教導我們應當具備四種精進:

1.努力去除惡念;

2.努力培育善念;

3.努力不使尚未生起的惡念生起;

4.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念生起。

大家都了解什麼是惡念。一切惡念都是因為無明而生起。無明的心覆蓋事物的真相。當我們想著「我是如何如何、你是如何如何、她是如何如何」時,我們使用這些話乃是因為無明的心生起,認為有真實的「人」或集合體存在。事實上身體只是一堆元素而已,這些元素不斷地生起與壞滅,只是無明的心覆蓋了真相,所以我們無法如實地了知。同樣地,建築物、黃金、錢幣等一切物品也都只是元素而已,但是我們的心卻說它們是人、建築物、黃金、錢幣等,這就是無明的心。由於這個無明,就有許多愚痴的念頭會隨著生起:我們會貪著某些目標,厭惡某些目標,我們懷疑某些目標,對某些目標生起掉舉……。正因為我們的心不了知實相,所以才會生起這些惡念。我們必須運用正精進,直到克服這些惡念。同時我們也必須培育善念:在世俗諦方面,我們應當培育對佛、法、僧的信仰,修行不淨觀、死隨念、慈心觀等。在勝義諦方面,我們應當觀照身體的組成元素為無常、苦、無我,因為所有元素都是一生起之後就立刻壞滅;我們也應當培育正念,觀照自己的心,能夠分辨善心與不善心,能夠了知針對一個目標有多少個心所生起作用。我們應當如此以正精進來培育善念。有些煩惱雖然現在沒有生起,但是可能會在未來生起。我們應當以正精進來避免煩惱生起。例如:我們可以想像到當我們提昇定力達到能夠入禪那的階段時,心中可能生起我慢的念頭,認為我的定力比別人好。有智慧的人會精勤地守護自己的心,不使尚未生起的惡念生起。

 

有些善念我們現在還沒有培育,未來可能會培育,例如了知身體不淨、了知名法與色法的觀智。這些上等的心念可能會在未來生起,我們應當以正精進來修行,促使它們生起。

二、不放逸(appamadena)智者應當時時培育對身、受、心、法的正念:我們走路的時候應當有正念地走;吃飯的時候應當有正念地吃;同樣地,喝水、思惟、談話等每一個動作都應當有正念地做。如此正念得以提升,而能輕易地培育必要的心念,使我們能透過佛陀的教法而達到真正的安樂。

三、節制諸根(sabbamena)當我們看的時候,不要去貪著或厭惡所看到的。當我們聽的時候,不要去貪著或厭惡所聽到的。當我們聞的時候,不要去貪著或厭惡所聞到的。當我們嚐的時候,不要去貪著或厭惡所嚐到的。當我們觸的時候,不要去貪著或厭惡所觸到的。如此就能節制自己的心,並且能很容易地經由定與慧而達到真正的安樂。

四、調伏心(damena)未被調伏的心無法專注,已被調伏的心則很容易專注。因此智者善於控制自己的心,以正確的方式來訓練自己。這樣就能獲得定力與堅強的心力,不被煩惱擊敗,就像島嶼不被洪水淹沒一樣。

 

周利槃陀伽尊者能夠培育精勤、不放逸、節制諸根與調伏自己的心,所以能證得所有道果及神通。

 

我們應當思惟自己、反省自己,如此才能了解自己的弱點,乃至漸漸地克服自己的弱點。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培育善法、去除惡法及透過更深的定力而得到安樂。

 

大家應當了解有定力的心是什麼情況。在那樣的心中沒有貪愛,也沒有憤怒。若要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就必須削弱貪愛與憤怒。慢慢地,我們的心會開始專注,而且專注力愈來愈深。有些人認為「獲得定力之後能削弱貪愛」。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削弱貪愛之後能獲得定力」才是合乎實際的想法。因此我們應當去除沒有用的心念,培育有用的心念。這樣我們就能培育起像周利槃陀伽那樣的心力。

(2001.10.28講於斯里蘭卡Na Uyana)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回頁首

佛法之特性

                                    / 林欣

世尊於《緣起經》中說:

“無論諸佛如來出世或不出世,此〔緣起〕界〔自性〕常住,是法住性、是法定性、是此緣性。如來於此現正覺,現觀;現正覺、現觀已,爲人講演、宣說、施設、確定、開示、分別、顯發,而說‘汝等當見’!……諸比丘!此等是如性、不離如性、不異如性、是此緣性。”(S.12.20;雜296

根據世尊之正法、律,一切諸法的性質是本來如此的,它具有穩定性(法住)、不變性(法定)、普遍性(法界)、同一性(法如)、自然性(法爾)。換一句話說:“法”即是真理、真如實相。“法”是宇宙人生所固有的普遍真理與自然法則,“法”並非爲任何有情(包括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與人)所創造,不爲任何有情所控制,也不隨任何有情的意志所轉變,人們只能通過智慧去發現它、認識它、覺悟它。能夠覺悟“法”者,即能成爲智者、覺者。當然,諸法的真如實相也不爲諸佛所創造,也不爲諸佛所控制。當一位佛陀出現于世間時,此“法”常住不變,無佛出現于世間時,此“法”亦常住不變;三世諸佛只不過是因爲如實地發現、覺知此“法”,所以才證悟正等正覺,成爲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因爲三世諸佛具有“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本質,所以,當一位菩薩(巴Bodhisatta,發願證悟佛果者)自己覺知了“法”而證悟佛果之後,爲了令一切有緣的衆生也能夠覺悟“法”,諸佛世尊必定會向世間人把其所覺悟之“法”,通過適當的語言文字,講演、宣說、開示、確定、分別、顯發出來。一切諸佛所覺悟之“法”必定是同一的,一切諸佛所宣說之“法”也必然是一樣的。諸佛的智慧與證悟是不可能有差別的,同樣,諸佛所宣說的法也不可能出現差異。一切諸佛所宣說之教法,必定契合于諸法的真如實相(如性),與諸法的真如實相不相違背(不違如性),與諸法的真如實相不相乖異(不異如性),真實不虛、遠離顛倒。所以,諸佛世尊所宣說的教法,也就稱爲“佛法”。

    因此,所謂“佛法”,若從所詮的意義上說,是指宇宙世間萬法所固有、真實正確、常住不變的普遍真理與法則,比如緣起法則、諸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等。若從能詮的意義上說,則是指佛陀的教法,即佛教用來闡述真理法則的語言文字,比如修多羅、只夜、偈陀、記別、法句、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等。

佛法是以有情爲本位的,也就是說:佛陀所宣說開示的整個教法體系,皆是圍繞著所有生命的本質和現象而展開的。佛陀是爲了解決有情的生死問題而出現於世間的(參閱:雜346760,雜1240S.3.3A.10.76)。如果離開了有情的立場,離開了生命的實際,而只是片面地談論世界的存在、宇宙的邊際、人生的終極(即所謂:世間常、無常,世有邊、無邊),談論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即所謂:命即是身、命異身異)等等問題,皆不能夠把握佛法的真諦(參閱:雜957,雜962~963,中221·箭喻經;S.44.7M72;印順法師《佛法概論》第三章、第一節)。

佛法除了以有情爲本位,具足契合真如、不違如性、不異如性、真實不虛、遠離顛倒等特點之外,于諸經中還常常提及世尊所宣說的正法具有以下之功德:

“初妙,中妙,後妙,有義、有文,說明完全圓滿、遍淨之梵行。”

世尊所宣說開示之正法,無論最初的、中間的,還是最後的,全部皆爲善美殊妙之法,既有甚深之法義,又有顯明之文句,能夠令實踐者成就完全圓滿、純潔清淨之梵行(巴Brahmacariya,指斷淫、離欲、無過的清淨無染生活)。

聖典中也常用如此的詞句來稱頌佛陀所教導之法:

“世尊所善說之法,能自見的,無時〔通達〕的,值得來見的,引導至〔涅〕的,智者各自證知。”

    法爲世尊所善妙宣說,禪修者通過修學與修持世尊的正法、律,能夠各各依觀察智而親自現見九種出世間法(四道、四果與涅);當禪修者在證得四種出世間聖道(即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與阿羅漢道)中的任何一種之時,聖道生起之後即證悟相應聖果,無須再經多時;此九種出世間法本來存在,確實值得親自來現見,值得把自心引導至出世間聖道、聖果與涅。當然,禪修者不可能依賴他人所修之聖道而斷除自己的煩惱,不可能享受他人所證的果定之樂,也不可能證悟他人所證之涅;然而,一切具慧之智者,皆能通過對法的實踐,於自心中親自實證出世間法。(VM.p.213~217

在另外一些聖典當中,還提到了世尊的正法、律具有漸證性、包容性、一味性、珍稀性等八種“未曾有法”。

一次,有兩位阿修羅前來拜訪佛陀,與佛陀談論到諸阿修羅所喜聞樂見的大海具有八種奇妙特點。當時,佛陀即善巧地以大海爲喻,宣說如來的正法、律同樣具備諸比丘所喜聞樂見的八種奇妙特點:

1、猶如大海,從下至上漸漸傾斜,緩緩向上,以成於岸,而不是突然傾斜,陡似峭壁;于正法、律中,也是漸修漸學,漸盡漸證的,而不是突然證悟。這就是正法、律中諸比丘喜聞樂見的第一個奇妙特點。

2、猶如大海潮漲潮退,始終保持一定的限度;于正法、律中,如來爲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制定禁戒,他們乃至命終,也不違越。這就是正法、律中諸比丘喜聞樂見的第二個奇妙特點。

3、猶如大海不能容納死屍,一旦海中出現死屍,即把它沖到岸邊;于正法、律中,聖衆清淨,不能容納這種人:邪惡、污穢、鬼鬼祟祟,不是比丘冒充比丘,不修梵行假修梵行,腐化墮落;一旦發現這樣的人,即把他逐出僧團。這就是正法、律中諸比丘喜聞樂見的第三個奇妙特點。

4、猶如閻浮提洲中的五大河——恒河、閻牟那河、阿夷羅婆提河、薩羅菩河、摩希河,皆流入大海,既彙入海,即放棄原來的名字,皆稱爲大海;四種姓——刹帝利、婆羅門、吠舍和首陀羅,于正法、律中剃除須、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即放棄原先的名字和族姓,皆稱作比丘、釋迦子。這就是正法、律中諸比丘喜聞樂見的第四個奇妙特點。

5、猶如地上的河流彙入大海,天上的雨水落入大海,然而大海卻無所謂滿與不滿;許多比丘證得無餘依涅,無餘依涅也無所謂滿與不滿。這就是正法、律中諸比丘喜聞樂見的第五個奇妙特點。

6、猶如大海水皆同一味,即鹹味;于正法、律中,也唯有一味,即解脫味。這就是正法、律中諸比丘喜聞樂見的第六個奇妙特點。

7、猶如大海中蘊藏著無量珍寶,諸如珍珠、水晶、貝殼、珊瑚、金子、銀子和寶石;于正法、律中,也蘊藏著無量珍寶,諸如: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八聖道。這就是正法、律中諸比丘喜聞樂見的第七個奇妙特點。

8、猶如大海中生活著許多偉大的生物,諸如鯨魚、海蛇、海怪和海神;于正法、律中,也生活著許多聖衆偉人,諸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這就是正法、律中諸比丘喜聞樂見的第八個奇妙特點。(A.8.1920Cv.9.1,自說經5.5;中35·阿修羅經,中37·瞻波經,增42-4,五分律卷二十八,恒水經,法海經,海八德經)

  ——摘自拙著《佛陀的教法》第一品第一節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憶念戒、捨、天

/明法比丘

 

【憶念戒】

隨念自己的戒:無毀、無穿、無點、無雜、自在、智者所贊、無所觸、增益三昧。

自己的戒:出家眾則受持出家的戒.在家眾則受持五戒或八戒。若有違犯則重受戒或懺悔而得清淨。

  【註解】

無穿:始終不毀壞戒。

  無點:戒無缺損、無斑點。

  無雜:不在這裡,那裡破戒而雜染。

  無毀:不毀於貪、瞋等的惡法。

  自在:脫離了貪、瞋等的支配。

  智者所贊:為智者所贊嘆。

 無所觸:不為貪愛、邪見所觸,不為人責難。

 增益三昧能生起禪定,並趣向涅槃。

 

【憶念捨】

靜思施捨:有利,善得,離垢.慳,行解脫心施,好施,樂施,平等施,自手施。

 【註解】

有利:布施對我實在有利。佛說:「給他人的壽,則天人的壽他有分」,「愛施者為眾人敬愛」,「愛施者,得達善人之法」。

善得:布施之果報令我得人身又得遇佛教,那實在是我的善得。

離垢.慳:脫離貪:瞋等垢及慳。

即:

一、住處慳,不容他人同住一處。

二、家慳,不容他人進出同一俗家。

三、施慳,不容與他人同受布施。

四、稱讚慳,不容與他人同受稱讚。

五、法慳,祕不說法。

解脫心施:慷慨布施,沒有捨不得。

好施:樂善好施。

樂施:布施時歡喜,布施後也不後悔。

平等施:平等對待需要幫助者,有求必應。

自手施:喜歡親手布施。

 

【天隨念】

 靜思天:四大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彼等諸天,因具備信、戒、聞、捨、慧,故自人界死後得生彼處。我也具有道樣的信、戒、聞、捨、慧。如是以諸天之德為例證,而隨念自己之德,則不為貪所纏。於此命終,也能隨願生彼天中。

【註解】

四大王天:欲界天最低的天,有九百萬歲的壽命。在欲界天每更高一層天多四倍的壽命。天人比人更長壽.美貌、享福.享樂。若命終時,可依戒(道德)、布施之德等而生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要生更高的欲界天則須修持定力。要生比六欲天更高、更殊勝的色、無色界天,則須修定,而且臨終時要入禪定。

信:對佛..僧有清淨堅固的信心。

戒:持守戒律。

聞:具足多聞,能於物質或精神領域生厭.離欲.滅盡。

捨:即布施。捨即放棄、分散、遍捨之意。

慧:知苦與滅苦的智慧。

 (〈憶念佛陀〉請見「嘉義新雨雜誌」第27期〈憶念達摩〉、〈憶念僧伽〉請見「嘉義新雨雜誌」第28期。)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做個佛教徒

/朱淑娥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等正覺者

以前我對於宗教是抱持著只要是勸善的,不含宗教性質上的恐嚇,大致上我都能接受,但是這好像一般世俗的生活用品一樣,有沒有都無所謂。反正做人一定要向善要不然死後會下地獄,這也是從小聽大人們所說的,一直聽到現在的。我也是被嚇大的。所以我對於「人」的由來總是有不安的感覺,我總是在尋找一個合乎常理的解釋。在善的因緣俱足下,善友拿了有關原始佛法的書給我,在書中,對於「人」這個謎終於找到了解答,無法形容當時的震撼與感動。

對於世間的一切,了然於心,當面對現在與未來在也沒有那份無知的恐懼了。在原始佛教裡,世尊的慈悲像浩瀚宇宙的光芒,持續照耀在每一個黑暗的角落,讓跌倒的人能站起來,看不到光明的人能看到光明。

願正法永存 在沒解脫前願永隨正法 

願以正法迴向法界眾生平安 吉祥(2001.9.5.)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在我的心理,做一個佛教徒有著無數的感恩與光榮,可是我卻不敢告訴別人,我是佛教徒。原因是我怕自己做的不好,有損佛教清譽,再來我也知道,旁人容易用自己的角度去衡量別人,要求的總是比較多。有時候當在討論各各宗教的時候,難免辯得臉紅脖子粗,一場辯論下總是參雜許多不必要的廢話和我執,所以在自己所學還不能夠圓滿回覆別人的問題時,還是少說話好。(2001.9.7.)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時辰(Meditation Hours)

十二生肖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時辰

time

臟腑時辰

the hours which concert with internal organs

較易心定時辰

the hours which easily calm down the mind

不易心定時辰

the hours which difficultly calm down the mind

rat

()zĭ

23~1()

gall bladder

1~3 | 7~9 | 15~17

5~7 | 11~15 | 17~19

ox

chŏu

1~3

liver

23~1| 9~11 |17~19

7~9 | 11~15 | 19~21

tiger

yín

3~5

lung

5~7 | 11~13| 19~21

9~11 | 15~17 | 21~23

hare

măo

5~7

大腸large intestine

13~15 | 19~23

23~1 | 7~9 | 11~13 | 17~19

dragon

chēn

7~9

stomach

23~1 | 15~19

1~3  | 5~9 | 19~21

serpent

sì

9~11

spleen

1~3 | 7~9 | 17~19

3~5  | 15~17 | 21~23

horse

w;

11~13

心臟 heart

3~5 | 13~15 | 19~21

23~3 | 5~7 | 11~13

goat

wèi

13~15

小腸small intestine

5~7 | 11~13 | 21~23

23~3 | 19~21

monkey

shēn

15~17

膀胱urinary bladder

23~1 | 7~9| 17~19

3~5 | 9~11 | 21~23

chiken

y;

17~19

kidney

1~3 | 7~11

23~1 | 5~7 | 17~21

dog

xu

19~21

心包pericardium

3~7 | 11~13 | 21~23

1~3 | 7~9 | 13~15 | 17~19

hog

haì

21~23

三焦 triple warmer

5~7 | 13~15 | 19~21

3~5 | 9~11 | 15~17 | 21~23

 

 

rat

ox

tiger

hare

dragon

serpent

horse

goat

monkey

chiken

dog

hog

1936.1.23-

1937.2.10

1937.2.11-

1938.1.30

1938.1.31-

1939.2.18

1939.2.19-

1940.2.7

1940.2.8-

1941.1.26

1941.1.27-

1942.2.14

1942.2.15-

1943.2.4

1943.2.5-

1944.1.24

1944.1.25-

1945.2.12

1945.2.13-

1946.2.1

1946.2.2-

1947.1.21

1947.1.22-

1948.2.9

1948.2.10-

1949.1.28

1949.1.29-

1950.2.16

1950.2.17-

1951.2.5

1951.2.6-

1952.1.26

1952.1.27-

1953.2.13

1953.2.14-

1954.2.2.

1954.2.3-

1955.1.23

1955.1.24-

1956.2.11

1956.2.12-

1957.1.30

1957.1.31-

1958.2.17

1958.2.18-

1959.2.7

1959.2.8-

1960.1.27

1960.1.28-

1961.2.14

1961.2.15-

1962.2.4

1962.2.5-

1963.1.24

1963.2.25-

1964.2.12

1964.2.13-

1965.2.1

1965.2.2-

1966.1.20

1966.1.21-

1967.2.8

1967.2.9-

1968.1.29

1968.1.30-

1969.2.16

1969.2.17-

1970.2.5

1970.2.6-

1971.1.26

1971.1.27-

1972.2.14

1972.2.15-

1973.2.2

1973.2.3-

1974.1.22

1974.1.23-

1975.2.10

1975.2.11-

1976.1.30

1976.1.31-

1977.2.17

1977.2.18-

1978.2.6

1978.2.7-

1979.1.27

1979.1.28-

1980.2.15

1980.2.16-

1981.2.4

1981.2.5-

1982.1.24

1982.1.25-

1983.2.12

1983.2.13-

1984.2.1

1984.2.2-

1985.2.19

1985.2.20-

1986.2.8

1986.2.9-

1987.1.28

1987.1.29-

1988.2.16

1988.2.17-

1989.2.5

1989.2.6-

1990.1.26

1990.1.27-

1991.2.14

1991.2.15-

1992.2.3

1992.2.4-

1993.1.22

1993.1.23-

1994.2.9

1994.2.10-

1995.1.30

1995.1.31-

1996.2.18

1996.2.19-

1997.2.6

1997.2.7-

1998.1.27

1998.1.28-

1999.2.15

1999.2.16-

2000.2.4

2000.2.5-

2001.1.23

2001.1.24-

2002.2.11

2002.2.12-

2003.1.31

2003.2.1-

2004.1.21

2004.1.22-

2005.2.8

2005.2.9-

2006.1.28

2006.1.29-

2007.2.17

2007.2.18-

2008.2.6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臟腑時辰

大腸

心臟

小腸

膀胱

心包

三焦

rat

 

V

 

X

V

 

X

 

V

X

 

 

ox

V

 

 

 

X

V

X

X

 

V

X

 

tiger

 

 

 

V

 

X

V

 

X

 

V

X

hare

X

 

 

 

X

 

X

V

 

X

V

V

dragon

V

X

 

X

 

 

 

 

V

V

X

 

serpent

 

V

X

 

V

 

 

 

X

V

 

X

horse

X

X

V

X

 

 

X

V

 

 

V

 

goat

X

X

 

V

 

 

V

 

 

 

X

V

monkey

V

 

X

 

V

X

 

 

 

V

 

X

chiken

X

V

 

X

V

V

 

 

 

X

X

 

dog

 

X

V

 

X

 

V

X

 

X

 

V

hog

 

 

X

V

 

X

 

V

X

 

V

X

 

V

表示易心定的時段

X

表示不易心定的時段

* 本表僅供初學禪定者參考。可善用「較易心定時辰」來修定。至於「較不易心定時辰」只供參考,不必受拘束。( This table of “Meditation Hours” is only for the reference of beginner.  Meditation at the interval of  “the hours which easily calm down the mind” may improve beginner’s concentration.)

* 心理方面:上午七點心律加快,體溫上升,血液流動加快,免疫力最強;上午十點是注意力和記憶力最高峰;下午三至四點是人體器官最敏感的時刻,手指靈巧;下午一至二點精神困倦;晚上十至十一點工作效率最低。

* 「臟腑時辰」指在該相對應的臟腑經絡時辰坐禪(或推拿、針灸等),有益該經絡之健康。另外,人的生肖及時辰的對應臟腑的功能較為虛弱。「心包」指圍護心臟外面的包膜,有保護心臟的作用。「三焦」指上焦(橫隔膜以上,含心.)、中焦(橫隔膜以下到臍,含脾.)、下焦(臍下,含腎.大小腸.膀胱)。“the hours which concert with internal organsindicates at that particular time practicing meditation(or massage, acupuncture, etc.) may benefit relevant internal organs. Moreover, one’s internal organs at his relevant earthly branch and at the hour which he was born will be relative weak. Pericardium which protects the heart is the membrane of the heart. Triple warmer protects internal organs, includes upper warmer (above diaphragm, including heart, lung), middle warmer (below diaphragm and up to navel, including spleen, stomach), lower warmer(below navel, including kidney, large intestine, small intestine, urinary bladder).

* 禪修者的生肖,須依照中國農民曆來推算。Yogi’s earthly branch should be figured out according to Chinese lunar calendar.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

                  38期目錄                       回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