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承原始巴利藏

1

 
              

(已改為unicode字型) 原始佛教雜誌             2003.12.(網路版)

雨施北傳阿笈摩


修禪的增上緣

有人能疾得禪那,有人則遲得或不得禪那。如何疾得禪定?在飲食方面,應如法取得、受用,不使飢餓或營養失衡,也不嗜食;身心應調和,住閑靜處。關於心的調順,《中部53經》〈有學經〉說,七法具足者,得四禪、現法樂住,易不難得者。

一、有信(saddho)。信如來之菩提(saddahati tathāgatassa bodhi),憶念佛陀的聖德,可堅定信心。二、有慚(hirimā)。慚身..意惡行。慚:於所作罪,自覺羞恥。三、有愧(ottapī)。愧身..意惡行。愧:於所作罪,對他羞愧。慚恥之服,最為莊嚴。

四、多聞(bahu-ssutā)。聽聞初善、中善、後善之諸法,有深義、有文采,顯示圓滿、清淨之梵行。聞法後,滿足諸語熟知(dhātā vacasā paricitā)、小心地思慮(manasanu-pekkhitā)諸見完全明白(diṭṭhiyā suppaividdhā)。五、精進(āraddha-viriyo)。捨諸不善法,具諸善法;於諸善法堅定受持、勇猛精進。六、具念(satimā)。隨時隨地皆具有正念,念念分明。能清楚憶念過去所作、所言。七、有慧(paññavā)。能觀察究竟名法、色法之生滅、無常等,因此,可導至苦滅。

若生起了禪定,隨其所起之定,時時作意三相的調順,其心可柔軟、堪任(適合工作)、極光淨、不頑固,能得神通、漏盡。三相即禪定相(samādhinimitta)、精勤相(paggāhanimitta)、捨相(upekhānimitta)。若只有不斷地(ekanta一向)作意禪定相,則趣於懈怠;若只作意精勤相,則趣於不安;若只作意捨相,則心不平衡,不得滅煩惱。(《增支部》三集第五.掬鹽品一百)(明法)( 2005.8.訂正)

工作禪

工作(kamma, kicca)時有禪,簡單的工作保持念念分明即可;若複雜的工作,則需有更多禪要,這裡提供九種正念以供參考。

1.必須明了任務。掌握因緣及要達成的目標。把四聖諦(知苦...)融入工作。

2.必須認真工作。有責任、有擔當。

3.工作要堅忍不拔。不計寒暑,朝夕勤作。

4.必須知時。適時工作,不偷懶;勿在不適當時間工作,不過勞。

5.工作時,專注,不散亂,不急躁。

6.順從七種醒覺:

) 念的醒覺分別工作的是非、對錯、善惡。六根觸境時,要念念明白,用眼看到,用身觸到,用心見到。

) 分辨的醒覺有說明、分析、比較的能力。

) 精進的醒覺:刻苦耐勞地工作。

)喜的醒覺:工作如法進行或完成而喜悅。

) 輕安的醒覺:保持身心輕安、穩定。

) 定的醒覺:專注,心不散亂。

) 平衡的醒覺:保持內心柔順,不懈怠,不浮躁。

7.工作時必須敬業;解決問題要用心、用智慧;與他人一起工作,易相處、易溝通

8.疲倦或痛苦時,停工,休息。

9.無特殊事故,中途勿停工。

(本文參考《清淨道論》第20章,vism. p.613,由修觀禪的銳利諸根九法,引用到工作上,但並不完全相符應。) (明法)


供省思的食糧

/ 阿姜



我們應該修行,直到我們看清事物本來的樣子,並且不會因而招來有害的事物。但是,人們通常卻不以這種方式修行,他們為其他的事修行。他們不思惟事情,他們不思考老、病、死;他們僅喜歡談論不老、不死,因此,無法培養出對佛法修行的正確情感。他們去聽開示佛法,但卻沒有真正地聆聽。有時,我被邀請在重要儀式中做開示,但是對於「我必須去」,那是一樁令我討厭的事。為什麼呢?因為當我看到聚集在那兒的人時,我可以了解,他們並沒有來聽法,有些人有酒味,有些人在抽煙,有些人在聊天。他們不像是因對佛法有信心才來的人,在這種地方開示,是少有成果的。完全不在意、心不焉在的人,他們會想:「他什麼時候才會停止開示……,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他們的心正到處飄盪游移呢!

有時候,他們邀請我去開示,甚至只是為了形式上的需要:「老法師,請給我們一個小小的開示吧!」他們不希望我談太多,那可能會使他們苦惱!一聽到人們這樣子說,我便知道他們的意思了;這些人並不喜歡聽聞佛法,那會困擾他們。如果我只做一個簡短的開示,他們是不了解的;如果你只吃一些食物,那會飽嗎?當然不會!

有時,我在開示,正要談到主題時,某個醉鬼就叫了起來:「好了!讓路,讓路給老法師,他馬上就要出來了!」企圖把我趕出去!如果遇到這種人,我會獲得許多可供省思的食糧,我得以洞察人性!就像一個人,擁有一只裝滿了水的瓶子,之後還要求更多,那是不會有地方去裝的,那是不值得花時間和精力教導他們的,因為他們的心早巳滿了,倒再多水進去,只會溢出來。如果他們的瓶子是空的,就可以裝水,施者和受者兩方,便都獲益了。

同樣的道理,當人們真正對佛法有興趣,並且安靜地坐著,仔細聆聽時,我會受到更多的鼓舞,去教導他們。如果人們不專心,這個人就像裝滿水的瓶子,再也沒有空間去裝水,那是不值得花時間去為他們開示的。在這種情況下,我是提不起任何精神去教他們的。當人們沒有放太多的精力在「接受」上時,你不能放太多的精力在「給予」上!

(錄自:阿姜查:《為何我們生於此》)

聽聞正法的心態  J

若人欲聽正法,具十六相,乃可聽受。

一、隨時聽。(適當的時間聞法)

二、恭敬。(對不敬者,說法者會拒絕說法)

三、欲樂ㄧㄠˋ(想聽聞)

四、無執著。(打開心扉,容忍指陳缺點)

五、如聞隨行。(聽到法,就去實踐)

六、不為破難。(不專挑毛病)

七、於法起尊重心。(敬法如敬大師[])

八、於說者起尊重心。(尊敬說法者)

九、不輕撥正法。(對正法不輕慢)

十、不輕撥說者。(不對說法者品頭論足)

十一、不輕己身。(不妄自菲薄)

十二、一心不散。(收心、專心)

十三、欲求解心。(想聞問,不懂要問)

十四、一心諦聽。(點點滴滴聽入心)

十五、依理正思。(從根源作意、思惟)

十六、憶持前後。(..後,完整聽到)

而聽正法。

(廣義法門經》,大正1.919)

* (  ) 內文字為編者所加。

 


 安般入門簡介

帕奧西亞多 主講

尋法比丘

 


    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修行禪定的基本原則。

佛教的禪修方法有兩大類,也就是止禪與觀禪。止禪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觀禪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在這兩種方法當中,止禪是觀禪的重要基礎。因此,佛陀在《諦相應》(Sacca Sayutta)裡說道:「Samādhibhikkhave bhāvetha, samā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bhūta pajānāti. 」,意思是:「諸比丘,你們應當培育定力。諸比丘,有足夠定力的比丘能夠了知諸法的實相。」

依照佛陀的教導,成群的究竟色法以微粒的狀態生起,這些微粒可能比原子更小。如果你能夠分析這些微粒,就能見到究竟的色法。要見到微粒、分析究竟色法,必須先有夠強的光明──智慧之光;如果沒有智慧之光,你就無法見到微粒、無法了知究竟的色法。定力能夠產生智慧之光,所以你必須先培育足夠的定力。

名法也是成群地生起。在一個剎那中,有一個心與許多個相應的心所同時生起。若想要照見心與心所,你必須具備夠強的智慧之光。定力能夠產生智慧之光,因此,為了要照見究竟的名色法,我們鼓勵初學者先修行止禪,培育深厚的定力,然後修行觀禪,照見諸法實相。

修行止禪的方法有四十種。在這四十種當中,我們通常教導初學者安般念--正念專注於呼吸的法門,因為多數人能夠藉著這種方法成功地培育定力。

佛陀在《相應部》(Sayutta Nikāya)裡建議弟子們修行安般念,他說:「諸比丘,透過培育與數數修行安般念所產生的定力是寧靜而且殊勝的,它是精純不雜的安樂住處,能夠在邪惡不善念頭一生起之時,就立刻將它們消滅與平息。」因此,大家應當對這個法門深具信心,並且以至誠恭敬的心來修行。現在,我要為大家介紹修行安般念的基本要點。

第一點:身體坐正,保持自然,全身放鬆。

你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坐姿。如果盤腿有困難的話,就不需要盤腿;你可以將兩腿並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將一腿壓在另一腿上。使用適當高度的坐墊可以讓你坐得更舒服,而且更容易保持上身正直。

接著,從頭到腳,一部份一部份地放鬆身體,不要讓身體的任何部份有繃緊的現象。如果有任何部份繃緊的話,就藉著放鬆與保持自然來將繃緊去除。如果身體有任何部位繃緊沒有放鬆的話,在你坐的時間久了之後,它會造成不舒服或疼痛。因此,在每一次開始靜坐的時候,務必要先將全身放鬆。

第二點:萬緣放下,包括放下一切的憂慮與計畫;保持平靜安詳的心。

你應當思惟一切緣起的事物都是無常的,它們不會順從你的意願,而只會依照它們自己的過程進行,執著它們是沒有用的。你應當立下堅定的決心,在禪修的期間,暫時拋開世間的萬緣;然後以平靜安詳的心來修行。

第三點:藉著不斷的練習來熟悉呼吸。

在你確定全身已經放鬆,內心無憂無慮之後,將你的心放在呼吸與鼻孔外面的皮膚接觸的地方;也就是在鼻孔與上唇之間的區域,包括人中的部位、緊接在鼻孔下方的部位、以及兩鼻孔之間的部位。試著在這個區域裡找呼吸;當你能夠在這個區域裡的任何地方發現呼吸時,就讓你的心一直知道那裡的呼吸。你應當像旁觀者一樣,以客觀的態度來覺察自然的呼吸;不要去控制或改變自然的呼吸,而只是照著呼吸本來的樣子去知道它。

你應當只覺察正在經過上述部位的呼吸,而不要隨著呼吸進入體內或出去體外。《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裡講到一個守門人的譬喻:守門人不會去注意已經走入城裡或走出城外的人,而只會檢查正在通過城門的人。同樣地,接觸部位就好比是城門一樣,禪修者不應注意已經進入體內或出去體外的呼吸,而只注意正在經過接觸部位的呼吸。

另一件應當注意的事情是:不要專注於呼吸裡四大的特性。意思是:不要專注於呼吸的硬、粗、重、軟、滑、輕,這些是地大的特性;也不要專注於呼吸的流動與黏滯,這些是水大的特性;也不要專注於呼吸的熱與冷,這些是火大的特性;也不要專注於呼吸的支持與推動,這些是風大的特性。如果你專注於這些特性的任何一種,其他的特性也會愈來愈明顯,它們會干擾你的定力。因此,你應當做的是:將呼吸當作一個整體,以整體的概念來知道呼吸,而不去注意呼吸裡的個別特性。

有些禪修者不能覺察自己的呼吸,因為他們的呼吸很微細,而他們還不習慣於覺知微細的呼吸。他們應當以冷靜與警覺的心,將心保持在呼吸接觸皮膚的部份,並且了解自己還在呼吸;只是保持知道自己還在呼吸就夠了,不要故意使呼吸變得明顯。在這個時候,保持清明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只要他們保持警覺心與耐心,漸漸地,他們將能覺察到微細的呼吸。如果他們能夠習慣於專注微細的呼吸,這對培育深厚定力有很大的幫助。

你應當依循中道,也就是說以適當的精進來修行。精進力不要用得過度,因為那可能會造成很多困擾,如:繃緊、頭痛、眼睛疲勞等等。精進力也不要用得不夠,因為那樣的話,你可能會落入白日夢或打瞌睡。因此,你應當付出適度的精進力,讓自己能夠持續知道呼吸就夠了。

當你的內心生起妄想時,不要去理會妄想,而要將你的心引導回來注意呼吸。對你的妄想生氣或對你自己生氣都是無濟於事的,只會使你的心更加掉舉。然而,藉著不理會妄想,你就能使自己與妄想漸漸疏遠;藉著經常覺知呼吸,你就能使自己漸漸熟悉呼吸。這就是處理妄想的正確方法。

如果你的心經常妄想紛飛,你可以在覺知呼吸的同時,在心中默念:「吸,呼;吸,呼……」,來幫助心安住於呼吸。或者可以用數息的方法:吸氣的時候,心中默念「吸」;呼氣的時候,心中默念「呼」;呼氣的末端,心中默數「一」。同樣地,在第二個呼氣的末端心中默數「二」……如此從一數到八,然後再從一數到八,一再地重覆。你可以在五到十之間選擇一個數目,然後固定地從一數到那個數目。當你如此數息的時候,主要的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上,而不是放在數字;數字只是幫助你將心安住於呼吸的輔助工具而已。你可以持續地數息,一直到你的心變得平靜、穩定為止。然後你就可以停止數息,而單純地只覺知呼吸。

第四點:專注於呼吸。

當你能夠持續不間斷地覺知呼吸十五到二十分鐘時,那表示你已經相當熟悉呼吸了,你就可以開始將你注意力的焦點集中於呼吸,或者說專注於呼吸。在上一個要點裡,當你覺知呼吸的時候,同時你也知道接觸部位;在這一個要點裡,你試著將心的注意範圍縮小到只集中在呼吸而已,如此做能使你的心愈來愈專注。然而,如果你操之過急,意思就是說,在你對呼吸還不夠熟悉的時候就專注呼吸,你可能會感到臉部愈來愈緊繃,因為你還無法正確地專注於呼吸。

第五點:專注於呼吸的整個過程(全息)。

當你能夠持續不斷地專注於呼吸,時間達到三十分鐘以上時,你的定力已經相當好,你可以專注於呼吸的整個過程。意思就是:在同一點上專注到每一次吸呼從開始到結束的氣息,也就是專注到經過同一點上的開始的氣息、中間的氣息、結尾的氣息。如此,你的定力將會愈來愈強、愈來愈深,因為沒有空隙讓你的心想其他的事情。

你會知道有時呼吸長,有時呼吸短。這裡的長短指的是時間的長度,而不是指距離的長度。當你呼吸慢的時候,你的呼吸就長;當你呼吸快的時候,你的呼吸就短。然而,你不應故意使呼吸變長或變短。當你的呼吸長的時候,你應當專注於全息;當你呼吸短的時候,你也應當專注於全息。

如果能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如此修行,你的定力將會愈來愈穩定。當你能夠在每一枝香都持續不間斷地專注呼吸一小時以上,每天至少五枝香,如此持續三天以上的時候,不久你就會發現呼吸轉成禪相(nimitta修行禪定時專注的對象),那時你就可以進到更上一層的境界,在小參的時候我會教你下一步應當如何修行。

上面講過的這些是修行安般念的基本要點,大家應當熟記每一個要點,並且依照這些要點切實地奉行。無論身體處在那一種姿勢,都應當如此修行。在每一枝香結束的時候,仍然要繼續修行,不要間斷,意思是:當你睜開眼睛的時候、鬆開雙腿的時候、站起來的時候等等,都要繼續保持覺知呼吸。日常活動中行、住、坐、臥的任何時候,都要持續地覺知呼吸。

不要讓你的心想著呼吸以外的其他對象;讓你修行間斷的時候愈來愈少;乃至最後,你能夠持續地修行,幾乎沒有間斷。從清晨一醒來開始,到晚間睡著為止,這中間的時間裡你都應當如此精勤不懈地修行。如果你能夠如此精進修行,你就很可能在這次禪修營的期間達到安止定。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安般念應當被培育與數數修行的理由。(編按:感謝帕奧西亞多慈允刊載。譯者「尋法比丘」(陳思檳)已還俗,因尊重他當時的出家身份,故還沿用「比丘」之名。本文被收錄在「淨心文教基金會出版的」《轉正法輪》)


尋找涅槃

                                                / 隆波 主講


對尋找法或真理的人們而言,除了了解自己,探討生命的本質或佛教的要義以外,沒有其它活動。

真正學法在自心,而非心外。心外求法只在某些層面需要,了解內在的生命和心念才是真正地研究佛法。如果研究心性,我們將會進入佛法的核心而熄滅所有痛苦煩惱。

今天的主題是死前「尋找涅槃」。 對每個人來說,在今生今世找尋涅槃是必需而緊急的。為了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趁活著時來研究,學習和了解佛法。否則,死了將會錯失良好的機會。死後涅槃只是一種方便教法,鼓勵人們學習,帶給大家希望。

佛陀教導我們於現世找尋、親證的涅槃是指大自然的定律或真理;這樣的境界每個人都能證得,因為佛法是著活生生的人所說而不是死去的人。死後的生命在不可及的未來,無法看見,無法證明。

如果能如實地知道,看到和體會每個當下,我們將會如佛陀所教,對生命不再有疑惑。

大多數人行善時心中還存有疑慮,無法保證自己的行為,因為他們還未親證真理。如果已經證悟,我們會有信心向他人解說並邀請他們同證真理。

存於每個人的本性,是不分階級,不論國籍、語言,不管識字與否。真理從有人類就一直在那裏,即使佛陀還未開悟前也已經存在。但佛陀是首位發現的人,他證悟到真理的境界,大自然的定律。

涅槃是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之中,但我們卻不知道,不明白,忘記原有的自心,向外追求。假使我們有很強的願力,想要在今生認真地尋找,我們將能找到。

如果此時此刻,我們能看見自己的心與生命,看見清淨平穩(中性)的心,那就是涅槃。因此,我們說涅槃可以證明,可以接觸到。佛陀所教的真理是真實存在的現象,他看到生命沒有一切幻相,沒有任何痛苦煩惱。幻相與苦惱不是實有的,他們只是過客。

生命的本質純淨而無幻相,自然地顯現,不需要外加任何事物。因此,如果能夠找到真正的方法,以無所求的心正確地修習,我們必定會證到涅槃。那境界是如此自然,得後感覺像無所得。萬物都在那裏,但那裏又無一物。

我說最好在活著時找涅槃。但有些人卻期待未來或死後的果報,這樣的信仰在世界上的很多宗教都可以看到,即使那些說自己無宗教信仰的人也如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法找到真理,不能見到原有的本性。

你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現在聽我演講,有些人明白,有些人可能不明白。 說法是我的任務,聽法是你們的責任,懂或不懂要看個人。真正想要求法的人可以很容易了解,但其他人可能有困難。

事實上,每個人都想要找真理。現在這個時刻,如果心平靜沒有貪瞋癡,涅槃已經在這裏。這樣的境界很自然地存在每個人的心。人人可以親自體會,不需要等到遙不可及的未來。

因此我說,現在就要來找涅槃,要活在每個當下。大部份時間,我們忘記自己,只注意外在的事物,既想過去又追未來,無法擁有真正的庇護。

如果能時時刻刻安住於當下,我們離涅槃並不遠。現在,我們迷失了方向,不能找到開悟的方法,是因為妄想心不斷掛念過去與未來,就像封閉自己而無法找到出路。

所以,請大家試著活在當下,不要忘記自心。嘗試以覺知身體的每個動作來迎接每個時刻。這是提醒自己最佳的方法。

簡單的說,只要有自覺,不用多做什麼,因為清淨圓滿的覺性本自俱足。因此,讓我們改變原有的態度,從現在開始尋找涅槃,精進地培養自覺,我們將會自然地證悟。

1. 問:師父提到看見自心清淨平穩時,就是涅槃的境界,請問師父這樣的涅槃與  練習後的涅槃有何不同?

答:現在我們體會到是短暫的涅槃,至少知道這是短暫涅槃的滋味。因為短暫,所以會變、會退轉。當覺性透過練習愈來愈增強直到圓滿時,就能證入永恆的涅槃。所謂永恆的涅槃是指不變、不來也不去,不生不滅。

2. 問:請問師父,什麼方法能讓我們不再受生?

答:我們剛剛已經教過了。像這樣在動中培養你的覺性,你將不會再生。

3.問:菩薩已經證到永恆涅槃的境界,因為苦難的眾生不入滅而選擇回來度眾。

答:這是別人的語言文字,你去相信。如果你真正到達菩薩的境界,可能看法會改變。看見涅槃前像這樣(師父以手背示範),證後就像這樣(師父將手背反轉到手掌)。現在我們所有的知識是從別人的話或書本而來,當你的心真正看見時,將會改變,完完全全改變。

4. 問:請問師父,我們死後會去那裏?

答:我們從未存在,要去那裏?

5. 問:請問師父,怎樣能及時看到自己的惡念?

答:依我所教的方法來練習,起惡念或善念時,我們將會知道。覺性的作用是知道發生在周遭的所有事物,你們可能看過佛像有四面,前後方與左右邊,像徵著覺性能知萬物。

6. 問:這些我很清楚,我想要問,有什麼最好的方法可以幫我更有決心剔掉所有煩惱與不淨?

   答:如果你不停止培養覺性,覺性會逐漸增長增強。停止練習後覺性將會退轉。   所以不要中斷練習,隨時隨地知道每個身體的動作,讓練習與日常生活結合。它不會只停留在一個階段。巴利文經典提到,有覺性的人每天都很快樂。

7. 問:我們剛剛的討論偏於智慧的發展,但佛經教我們要福慧雙修。當生活中遇到困境,有些人會以布施、放生來消業,請問師父的看法?

答:這些活動對社會很好,但只在某些層面上有益,因為即使我們做這些善行,還是會痛苦煩惱,或說這樣的善事,只是方便法並不能滅苦。這些是好事,但還在輪迴中,我們現在所講的是如何斷輪迴。布施、放生是該做的事,因為我們生存在這世上,要彼此互相幫忙。

8.問:師父說的很清楚。但是我想強調修福的部份。有時候,在短時間內無法增長智慧,我們需要做一些事來幫助自己。請問師父放生有用嗎?

答:放生只能短暫的幫助。做善事時,我們的心只在一定的時間內覺得快樂。動中禪的方法,並沒有說不可以做這些事,但我們一再強調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的每個動作。(本文由台北郭咪玲居士整理)

(法雨雜誌〉第一期,2003.12.)

【隆波通簡介】隆波通(Luangpor Thong Abhakaro )1939514日出生於泰國東北部。1961年隆波通22歲時出家。1967年他遇見隆波田(動中禪創始人),在隆波田的指導下,修習動中禪約四個月,體驗到「生-滅」實相,對生死不再有任何疑惑。

1985年南來寺(位於泰國曼谷近郊)正式成為寺院,隆波田指定隆波通為住持。1989年隆波田逝世後,隆波田基金會成立,並由隆波通出任董事長。他每年都到美國、台灣舉辦禪修。隆波通的教法非常簡單,直接而適用於日常生活。

 

 

 

回目錄


 

動中禪介紹

 

/ 隆波

 

非常高興這次有機會來拜訪新雨道場,與明法比丘聊聊,彼此互相了解。這裡是一個很好的地方,能讓大家在一起共同為佛教工作。特別是主持人是願為利益眾生而弘法的出家師父。明法比丘雖在這裏獨居,但是有很多會員護持,出家師父與在家居士相互支持。就像佛陀所說:「因為比丘、比丘尼、在家男眾,在家女眾的共同努力,佛法將因此而興盛。」如果這四眾依照佛陀的教導來修行,「法」會一直與我們同在。但是只停留在瞭解佛法的表相,我們永遠也不能進入法的核心,也就是說佛法不能真正地開花,興盛。 

想進入法的核心,明白法的精髓,我們要真正地練習。經典是很好,就像地圖能指引方向。然而只看地圖知道要往何處走,但卻不實地去行的人,永遠也無法抵達終點。智者們所留下的經典佛書是很好,但是我們還是要往內研究自己的身與心。新雨道場有很多優秀的會員翻譯關於佛教和佛陀教導的書,這些書能鼓勵大家學法,是很好的事,應該要持續。

現在我想來介紹能培養覺性和智慧的方法。這個方法簡單易學,能讓人自然地學法。我們強調身與心的天性,身體經常需要動,而心也常在動中;大部份人,身動只是習性反應,並不知道自己身體的動作,心動時也不能看見自己的妄念。動中禪的技巧讓我們清楚知道每個身體動作,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在禪修中。就像佛陀所教:行、住坐、臥每個動作都要清楚地知道,甚至是微細的身體動作和心念的流動也要知道。現在我們的動作都是習性反應,沒有帶著覺知,因為如此才無法好好地活在當下。

動中禪的技巧是用「知道每個身體動作來培養自覺,你可以用最輕鬆自在的坐姿來練習,如散盤、單盤,或坐在椅子上。練習時不要閉上眼。有時也可以觀察自然的吸氣、吐氣,但不需要知道吸吐是長或短,或空氣流入那裏等,只要清楚知道自己在吸氣、吐氣就可以。

根據這個方法,如果能持續不斷正確地練習,直到覺性增強,覺性將能幫助你看清妄念。現在,大部份人只知道自己妄念紛飛,卻沒有辦法看到妄念,因而被妄念帶著跑,迷失自己。妄念是苦的根源,如果無法看清妄念,就不能解決痛苦煩惱。動中禪的技巧要我們先知道身體的每個動作,以覺取代不覺,而後將能看清妄念,超越妄念。覺性與念像貓與老鼠;當我們一再地訓練自覺,就好像不停地飼養貓直到牠壯大,當老鼠出現,貓(覺性)本能地便會捉老鼠(妄念)。念起時,心不會被拖走,念自然立刻停止。

對初學者而言,應要慢慢地練,因為這時覺性還沒有強到能跟得上每個動作。當練習一段時間後,覺性自然增強,動作也可加快。這個方法非常簡單,要規律地動,不要數數目,也不要在心中默念,自然地知道每個動作就可以。從知道粗重的身體動作開始練習,然後將進入微細的「受、心、法」。

你可以任何身體動作來練習,但不要靜坐不動。也可以觀察自然的呼吸,以覺察抬頭、低頭來練習,這是身體的本能,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就一直在動中,做這做那,從這裡走到那裡。當練習時覺得酸痛,可以隨時改變姿勢,但要帶著覺知。不要強迫自己的身體,這個色身是無法控制的。

如果真能好好培養自覺,你將自知、自見、自明。如佛陀所說,他只是教導方法,練習還是要看個人,真正的練習是不受地方與時間限制。(講於19971214)

(本文由台北郭咪玲居士整理)

(法雨雜誌〉第一期,2003.12.)


涅槃樂

 回目錄                                                            / 明法比丘


世間五欲之樂為世人所擁有、追求、耽溺、難分難捨的,但在佛法中,五欲之樂被認為是下下之樂,還有更高級之樂。佛經中提到四種樂:一、出離樂(nekkhammasukha):從欲離去之樂。二、遠離樂(pavivekasukha閑靜樂):從群衆、煩惱隔離之樂三、寂靜樂(upasamasukha):染等寂靜之樂四、正菩提樂(sambodhasukha正覺樂)已存在所謂的道、正菩提之樂(Sambodhasukhanti maggasakhātassa sambodhassa nibbattanatthāya  sukha)(M.A.(M.66.)CS.pg.3.119-20)菩提就是指無上解脫(anuttarā vimutti),最高級的樂、無上的樂(nibbāna parama sukha),沒有超過涅槃樂(nibbānasukhā para n’ātthi)的快樂。《彌蘭陀王問經》說:「涅槃是一向樂」(ekantasukha nibbānaṁ) (Milindapañha -Anumānapañho- 9.) 。一向(ekanta)有「確實的、不斷絕的、極端的」之意。

四種樂屬於「現法樂住」(diṭṭhidhammasukhavihāra)證得禪那(包括近行定),或涅槃樂者,可一再入定或入果定(phala-samappati涅槃的定)者,享受現法樂住。《律藏》大品記載:佛陀證悟之後,佛陀只靜靜享受「解脫樂」(vimutti-sukha-paisavedi)四星期(Vin. Mv.)

經中記載優陀夷(Udāyī)尊者與工匠五支(Pañcakaga)居士辯論佛陀說了三受或二受,阿難尊者聽到後,往詣世尊問此法。世尊告阿難尊者說:二受、三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都是方便說的。接著世尊從五欲樂、初禪樂、第二禪樂、第三禪樂、第四禪樂,一直說到非想非非想處、滅受想定之樂,一個比一個樂,最後結語是:「世尊說(=施設)樂,實不只關於樂受;無論於何時、何處得樂,即於該時該處,如來說樂。」(‘na kho, Bhagavā sukhaññeva vedana sandhāya sukhasmi paññapeti. yattha yattha, sukha upalabbhati, yahi yahi, ta ta tathāgato sukhasmi paññapetī’”ti.) (《相應部》S.36.19. Pañcakaga(五支或般奢康伽);《中部》M.59. Bahuvedanīya-suttanta(多受經)S.36.19.M.59《雜阿含485經》(大正2.124)

經中所說的「樂」(sukha)指快樂、愉悅、舒適,或是快樂的、愉悅的,不一定包括快樂的感受。以世間的快樂感受來說,第三禪是最樂的,佛經有時說:「譬如比丘入第三禪」。第四禪以上,到非想非非想處,只有捨受,滅受想定,連心識都沒有,當然沒有樂的覺受,世尊也是說「樂」,那是依當時當地的(無苦或苦止息)狀態來說的。

在另一經,舍利弗尊者告訴諸比丘說:「諸友!涅槃是樂。諸友!涅槃是樂。」

優陀夷尊者問舍利弗尊者說:「友!舍利弗!在此處無感受,怎麼說此處有樂呢?」「友!此處無所受,此處正是有樂。」(“ki panettha, āvuso sāriputta, sukha yadettha natthi vedayitan”ti? “Etadeva khvettha, āvuso, sukha yadettha natthi vedayita. ”) (《增支部》A.9.34./ IV,415.)舍利弗尊者接著解釋有五種欲,即眼所見之色、耳所聽之聲等,為可愛、可親、可意、愛色、引欲、可染,若緣此五欲生喜樂,稱為「欲樂」。若離諸欲,得初禪,而與欲結合之想、作意現行,就是「病」。世尊已說:「病者,此是苦。」(ābādho dukkhameta vutta bhagavatā.)依道理可知涅槃是樂。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一直說到非想非非想處,都有苦。達滅受想定,以慧觀而諸漏盡,依道理可知涅槃是樂。

本經優陀夷尊者問:「(涅槃之境)沒有感受到快樂(的感受)」,是直接「以涅槃為所緣」(nibbānārammaa)所產生的無任何感受來問的。而舍利弗尊者的回答是以世尊說的:「病者,此是苦。」來推論「涅槃是樂」(sukha nibbāna)

觸證涅槃者,也有由省思涅槃的證得而出離(nissaraa)苦,息滅苦,而得到法喜(心的歡喜)並非表示直接感受涅槃的樂。《彌蘭陀王問經》說:「證得涅槃時諸行不轉起(生起),喜悅、欣喜、歡喜而說:『我得出離』」。(Iti  heta tassa  appavatte cittapakkhandati  pasīdati pahasayati tusayati ‘pailaddhakho menissaraan’ti pakkhandati.(Milindapañha-Anumānapañho-11.)

涅槃是存在的,但不是直接以涅槃為所緣而得的喜、樂、法喜。當()觸證涅槃()時,是無想(不能思想)狀態。有時有相伴的禪那之喜(pīti心裡喜歡那情境)、樂(somanassa感受的樂),在初禪、第二禪的果定,有喜、樂,第三禪的果定有樂,在第四禪觸證涅槃,則無任何喜、樂。在第一禪至第三禪的喜、樂心所只能在體證後,以省察智省察到,而在體證的當下,因為是無想狀態,以致於無法覺知證得涅槃時,雖然是剎那間(「種姓心」一個心識剎那、「道心」一個心識剎那、「果心」兩個心識剎那),修行觀禪的力道可能一再的進入果定。即使是短暫的體證涅槃,那無為法、非因緣生法,完全與有為界不同。這個覺知一生中絕對不會忘記。出了果定之後,當時的心智,不但明白了無為法(涅槃),也明白了有為法,知道有為界的生命了無意義(因為隨無明流轉),不會為有生命而歡呼,也不會有「生死即涅槃」之見地;同時也反省到在世間的一切擁有如同糞土,心情寂靜、寂靜,甚至會持續很多天。《清淨道論》說:「止息不安,甘露(涅槃)為所緣是樂,唾棄世間財(利得),是寂靜最上的沙門果。」(《清淨道論》第23) (Paippassaddhadarathaamatārammaasubha, vantalokamisasantasāmañña-phalam uttama.)Vism.pp.701-702)這就是為什麼佛典中記載,不少聞法而見法的人後,可以馬上可以捨棄在家的一切,而出家過梵行生活。(法雨雜誌〉第一期,2003.12.)

涅槃所緣

 

 

/ 明法比丘

 

涅槃是怎麼樣的境界?

一、貪、瞋、癡滅盡

閻浮車問舍利弗:「友!舍利弗!所謂:『涅槃、涅槃』者,友!何者為涅槃?」「友!貪欲滅盡、瞋恚滅盡、愚癡之滅盡,這稱為涅槃。」(“ ‘Nibbāna, nibbānan’ti, āvuso sāriputta, vuccati. Katama nu kho, āvuso, nibbānan”ti? “Yo kho, āvuso, rāgakkhayo dosakkhayo mohakkhayo– ida vuccati nibbānan”ti.S..38.1.S.39.1.)

世尊:「比丘!貪欲之調伏、瞋恚之調伏、愚癡之調伏者,此是涅槃界之增上語(同義語)。以此說諸漏之滅盡。」(“Nibbānadhātuyā kho eta, bhikkhu, adhivacana – ‘rāgavinayo dosavinayo mohavinayo’ti. Āsavāna khayo tena vuccatī”ti.S.45.7.(S.V.8) )

二、有之滅

茂師羅(Musīla)說:「有之滅是涅槃。」(bhavanirodho nibbāna.S.12.68 /S.II.p.117) bhava是「有」(存在),「有之滅」(bhavanirodho)即等於「涅槃」(nibbāna)。「有之滅」就是「五取蘊之滅」(現生觸證涅槃,得果定之期間,或者證得四果之後),乃至「五蘊(pañcakkhandha)之滅」(無餘依涅槃)

三、可遠離涅槃(ārā nibbānamuccati)或靠近涅槃(santike nibbānamuccati)

涅槃是一個可被遠離或靠近的目標。《雜阿含311經》佛告富樓那:「若有比丘,眼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長養欲之色,見已,欣悅、讚歎、繫著、欣悅、讚歎、繫著已,歡喜;歡喜已,樂著;樂著已,貪愛;貪愛已,阨礙。歡喜、樂著、貪愛、阨礙故,去涅槃遠。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富樓那!若比丘,眼見可愛、樂、可念、可意,長養欲之色,見已,不欣悅、不讚歎、不繫著、不欣悅、不讚歎、不繫著故,不歡喜;不歡喜故,不深樂;不深樂故,不貪愛;不貪愛故,不阨礙。不歡喜、不深樂、不貪愛、不阨礙故,漸近涅槃。(大正2.89)

「諸比丘!正見即為向於涅槃、趣於涅槃、入於涅槃。」(Nibbānaninnā, bhikkhave, sammādiṭṭhi nibbānapoṇā nibbānapabbhārā”ti.) (S.36.200)

四、可驗證的

正法六個特質之一就是:可來看見(ehipassiko)證道是存在的,不是空虛的,值得邀請大家一起來見證。涅槃是可驗證的(nibbānasappāyaṁ)、可達到見法涅槃(diṭṭhadhammanibbānappatto)作證(實現)涅槃(nibbānassa sacchikiriyāyā)。世尊說:「諸比丘!我從根源作意(yoniso manasikāra如理作意)、從根源正精進,證得無上解脫(anuttarā vimutti)。諸比丘!你們也從根源作意、從根源正精進,證得無上解脫。」(《相應部》S.4.4.;《律藏》〈大品〉Vin. Mv. 1.13. / p.22)

涅槃是否能為心識所認識的境界(所緣)

一、識,及其作用

識:巴利語 viññāṇa梵語 vijñānavi分、離、別、異、反)在此做「分別」 ñāṇa之合成語,即謂分析對象後而認知之作用。識的特相:認知目標(所緣);「擁有」目標。作用()領先認知目標;現起:與後生心連接,以便心相續流不會中斷;近因(足處)名色(在無色界則只有名)。

citta.梵同、意mano.梵同、識三者名稱不同意思相同的。

  ()與相結合的(相應的)心所的關係是:

1.同時生。它們同時生起,是剎那間的事。心與心所都不會各自單獨生起。

2.同時滅。它們同時消滅,是剎那間的事。心與心所都不會各自單獨消失。

3.同所依。依靠的基楚相同,如欲界的眾生,是依靠在心臟裡的「心所依處色」(hadaya rūpa or hadayavatthu, 心色 )而生起心識的作用,腦不是心識生起之處所。

4.同所緣。同時認知、或觸及境界(所緣)

沒有境界(ārammaa所緣),心識是不得生起的,不管是否六根對境之際,或是意根取前世的潛在意識 (bhavaga有分心、果報心)。《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二十說:「以識起時必有境故,謂必有境識乃得生,無則不生,其理決定。」(大正29.104)《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五十說:「覺對所覺要有所覺,覺方成故,謂能得境方立覺名。」「一切覺皆有所緣。」(大正29.622)「覺」(budhi)是知道,是識的作用。

二、所緣、能緣

所緣(巴利語ārammaa梵語ālambana),字根ā (從、向此方、 )+lamb(依附、安止)為「能緣」(ārammaika心、心所)之對稱。「所緣」有時譯作「境界」或「目標」,指認識之對象,為心、心所法生起之因,被心、心所法所執取者。所緣之境為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

眼識以現在(現前)的顏色為它的目標

耳識以現在的聲音為它的目標

鼻識以現在的香味為它的目標

舌識以現在的味道為它的目標

身識以現在的接觸為它的目標

意界(五門轉向心、領受心)以現在的五所緣(色、聲、香、味、觸)為它的目標。

前五識不能以過去的、未來的五所緣為目標。意識以過去、現在、未來的法(六境之諸法)為它的目標。十二處中的「法處」(法境)包括:細色(色法28個之中的16)、心所(52)、涅槃。在體證涅槃時,心是具有識知的主體(能緣),能以「涅槃」為對象,亦即「種姓心」,一個心識剎那(第十三觀智--種姓智,改變成聖人種姓)「道心」一個心識剎那(第十四觀智--道智,證得初道,或二、三、四道)「果心」兩個心識剎那(第十五觀智--果智,證得初果或二、三、四果)證得涅槃時,只是剎那間。證得涅槃在初禪至第五禪,能緣之心(一個)與心所(33~36)存在是主();涅槃是客(),是所緣目標,不是任何名法或色法。因修持的道力,證果者可以一再的以涅槃為對象,進入果定(phala-samapatti)

 心所

 

 

 

 

 

.

13 通一切心心所

25 美心所

 

 

 

 

遍一切心心所

7

1

1

勝解

1

 

精進

1

1

1

遍一切美

心所

19

正語.

.

.

3

1

 

 

 

 

初禪

7

1

1

1

1

1

1

19

 3

1

36

二禪

7

 

1

1

1

1

1

19

 3

1

35

三禪

7

 

 

1

1

1

1

19

 3

1

34

四禪

7

 

 

1

1

 

1

19

 3

1

33

五禪

7

 

 

1

1

 

1

19

 3

1

33

 

 

 

 

初禪.

7

1

1

1

1

1

1

19

 3

1

36

二禪

7

 

1

1

1

1

1

19

 3

1

35

三禪

7

 

 

1

1

1

1

19

 3

1

34

四禪

7

 

 

1

1

 

1

19

 3

1

33

五禪

7

 

 

1

1

 

1

19

 3

1

33

涅槃能作為所緣,在經、律中沒有提到,但論藏及註解書,提到的論文不少。

「以涅槃為所緣(nibbānārammaa),而能斷絕無明之根的慧眼為正見」。(《清淨道論》第十六〈說根諦品〉Vism.p.509)

「無相解脫」,是以「無相(之相)」的涅槃為所緣(nibbāna  ārammaa)轉起的聖道。因此聖道於無相界而生起故為無相,從煩惱而解脫故為「無相解脫」。同樣的,以「無願之相」的涅槃為所緣而轉起的(聖道)為「無願(解脫)」。以「空之相的」涅槃為所緣而起的(聖道)為「空(解脫)」。()是以空、無相、無願的涅槃為所緣,故亦說為空、無相、無願。(《清淨道論》第二十一〈說行道智見清淨品〉Vism.p.658) 但是心識是處於三昧(samādhi)中,既然是三昧,必然要符合三昧所具有的心、心所。

三、涅槃的「相」

涅槃的「相」或「境」如何?涅槃有時說為「無相」或說「無三相」、「離十相」。《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六說:「涅槃無相。行有三相,生、住、滅,涅槃無三相。」(大正28.633)有的論書說「離十相」,離色、聲、香、味、觸,女、男,三有為(生、住、滅)相(《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大正27.538中、《俱舍論卷》第二十八,大正29.149)《大智度論》卷第五,大正25.96)。涅槃是「無相」,有的還說是「勝義有」,不管它的名稱是「無」,還是「有」,只要心、心所在,目標(所緣)一定在,也就是說,涅槃之境界可為心()所觸及(觸擊)

 

否定以涅槃為所緣之說

異說之一

「問曰:『無相』義,佛種種說,或名見諦道、信行、法行為無相,人以疾故或說無色定,想微細難覺故,亦名無相,或以三解脫門中,緣涅槃故名無相,是故不得,但以無相故名心、心數法(=心所)不行,乃至緣涅槃無相法,心、心數法不滅,何況緣有『相』法?」答曰:「見諦道中無色定中說無相可爾。若言緣涅槃無相法,是事不然。佛常種種讚歎涅槃無相、無量、不可思議法,即是無相無緣法。汝云何言緣?」問曰:「滅男、女色等相故名無相,不言無『涅槃相』。行者取是涅槃相生心、心數法是名緣。」答曰:「佛說一切有為生法,皆是魔網虛誑不實,若緣涅槃心、心數法是實則失,有為法虛誑相,若不實不能見涅槃,是故汝言涅槃有『相』可緣,是事不爾。」問曰:「佛自說涅槃法有三相。云何言無相?」答曰:「是三相假名無實。何以故?破有為三相故。說無生、無滅、無住、無異、無為,更無別相。復次,生相,先已種種因緣破生,畢竟不可得故,云何有無生?離有為相,無為相不可得,是故無為,但有名字無有自相。復次,佛法真實寂滅無戲論。若涅槃有『相』,即是有定相可取,便是戲論。」《大智度論》大正25.643.2~3)

一、論主不知證涅槃時,心、心數法(心所)依然存在。依照南傳阿毘達摩所分類,體證涅槃時,處在初禪乃至第五禪的心、心所不但存在,而且可以以省察智去觀察其存在之心、心所的數目、內容、及所體證之涅槃

二、論主否定涅槃有『相』。若涅槃無『相』,也沒有任何安立或施設,心()也生不起來,「涅槃」就無人可證,無人可知了。體證涅槃,並不是為了證一個涅槃的『相』,而是為了滅貪、瞋、癡,當滅貪、瞋、癡之際,心於當時則取涅槃之境界()

異說之二 ( 能所雙泯 )

「見清淨智等者,非唯無所見之自他,兼無能見之智用,斯則能所雙泯也。」(《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第五,大正T33. p.216.3)

「所觀陰境既絕,能觀.妙觀亦寂,則病去、藥亡能所雙絕。」(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T46.p.711.3)

「悟得不生不滅時,不但生滅的法相空無所有,得無我、我所的觀想也不現前,到達境智一如,能所雙泯,才是菩薩悟見真法性的智慧。」(《中觀論頌講記》p.321)

「無分別智是無分別的,是沒有能所的,換言之,沒有主觀、客觀,能知、所知的對立意義。」(《華雨集》第一冊p.302)

「無分別智與妄識不同,是沒有所緣相的。無分別智證悟真如,真如無相,所以無分別智不是妄識那樣,有真如相可得。一般心識的緣了境界,心內一定有所緣的影像;沒有影像相,就不可能知道。無分別智是沒有影像相的,所以叫無所取,無能取,能所雙忘,也就是無分別智,是超越主觀客觀的自證。」(《華雨集》第一冊p.340 ~ p.341)

    涅槃時,可以說是..癡滅盡、有之滅、五取蘊滅,或者可以說是空掉貪..癡,空掉(名色)法之生滅;但證悟涅槃之際,五蘊沒有空掉,能認識的心識() 猶原存在,所認識的涅槃()存在。所以說證悟時,「能所雙泯」(泯:消滅)或「主.客觀消失」,有解讀錯誤之虞。

(法雨雜誌〉第一期,2003.12.)

回目錄


世間與出世間法之比較

/ 明法比丘

 

世間(loka),指三界眾生、物質等一切法。眾生,以世間法來說,是指各種心情與物質的組合;以究竟法來說,是善、惡、無記(不善.不惡)心所。於生死海中的眾生,隨時在輪轉,有時歡樂,有時憂愁。因為世間有種種苦惱,日夜煎迫,佛陀從說《轉法輪經》開始,就一再鼓勵比丘或知法者,要證得無上解脫(阿羅漢果)

出世間(lokuttara),指超出世間(以涅槃為所緣)無任何名法、色法之境。在巴利聖典中,出世間都是指聖道(magga)與聖果(phala),即四道()、四果(四雙八輩),正當處於出世間(涅槃)之際,是脫離一切繫縛,得解脫之法。在世證得的涅槃,有時用一般的語言文字來表示(隱喻),雖然作了詮釋,還是隔靴搔癢,因此,有人用類似文字遊戲的方式來解說涅槃。若阿羅漢聖者,死亡,入無餘依涅槃界,則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經典有時說「涅槃城」、「涅槃山」、「涅槃界」,事實上,涅槃既無「城」、「山」、「界」,也無大地、江河、日、月、星空、方位、樣貌,也無男、女、心..識、生命、生死、生滅、去來。因此,忖度阿羅漢死後為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皆是無記(無任何名法、色法之因緣可說)

  本文嘗試用中國古詩詞來詮釋世間與出世間法,絕大部份只取片段詩詞,極少數用完整的,如此詮釋以期符合或貼近名相的原貌。詮釋出世間的部分,雖然那部分取自古詩,但大部分已離開古詩的意境,不能就原詩的文脈意境來理解,只須要就該句詩的文句來看待,而名相的指謂,也須作別解或新詮若在詩詞裡找不到適當的詞語,則取自經典或古德之法語 ( 標記:)。但願能由世間萬象帶入出世間的思惟,而得到「寂止隨念」(upasamānussati),即隨念(一念接一念)寂滅苦的涅槃之德,調伏渴愛,破除執著,粉碎驕慢,摧毀輪廻。

佛經中說:「諷誦,詩為上」。在此,「詩」是指偈頌(gātha),正法的偈頌具有深義、有文采、有聲韻、簡潔有力,用偈頌來吟詠、背念、記憶、講說,對正法的弘揚有相當的優勢。自古以來,佛法或一般俗世詩偈廣為傳誦,而流傳至今,也不失光彩。在此,用世間現有的古詩詞,來表詮世間俗情可以貼切,至於用古詩詞表詮出世間,而且是言外之意,是一種嘗試,希望能幫助讀者明白世間多紛擾與出世間多清涼,而捨棄世間的種種執取

本文整理57個涅槃的同義詞,33種取自《相應部》(S.43.13~44 / S.IV. 368~373),及24種取自《導論》(Nettipakaraa, p.55)。在《導論》記載涅槃的同義詞有51個,其中1~23個與《相應部》相同,另外,稀有(abbhūta)窟宅(lea)、庇護所(tāṇa)三項也重複,重複的不收錄。其中:37無憂(asoka) 38無愁(nisoka) 12無戲論(nippapañca)57絕戲論(appapañca) 也可視為同義。尚有一些涅槃的同義詞,未收錄於本文,如:不動(無動)、不屈、覆蔭、濟渡、擁護、不流轉、離熾焰(無熾然)、離燒然(無熱、無燋熱)、流通、清涼、無病、救護、所趣(應趣、歸趣)、無沒、惔怕(淡泊)、善事、恒、久住、無變、有法、無轉 (《雜阿含經》890經;《說一切有部法蘊足論》卷第二、第六;《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還有更多。

本文引用詩詞,出自《唐詩三百首》的,只標其編號。對於詩詞,若讀者有需要明白其意,可自行在網路搜查關鍵字句,及使用CBETA電子佛典光碟(T︰大正藏。X︰卍續藏。)(法雨雜誌〉第一期,2003.12.2008.5.29訂正)


 

 出世間(涅槃)

1有為法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雲陰且晴。──出自《唐詩三百首》050(以下同)

1無為法(asakhata)─非因緣條件所生法。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晚唐皮日休

2不究竟淺淺水,長悠悠,來無盡,去無休。曲曲折折向東流,山山嶺嶺難阻留。

問伊奔騰何時歇?不到大海不回頭。

--唐寅(伯虎)

2究竟(anta)─究竟到苦的邊際,不再有苦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071

3有漏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關風與月。--北宋歐陽修

3無漏(anāsava)─不再有煩惱泄漏出。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151 (.漢:別解作︰善、惡。)

4虛偽(不實)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飆塵:狂風所捲起的塵土)--無名氏

4真諦(sacca)─真實.不虛。「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T47.656.1)

5俗情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

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酬。

--《紅樓夢》第五回 (風月:男女情事)

5彼岸(pāra)─渡苦流昇彼岸,

究竟當入涅槃城(T23.876.1)

6不妙天明獨去無道路,

出入高下窮煙霏。066

6微妙(nipua深奧)─一點靈明三世外,

十分妙淨萬機前。(T48.87.3)

7可見五趣輪迴不覺知,

恒受生...死苦。(T10.678.1)

7難見(sududdasa)─回瞻舊鄉國,淼漫連雲霞。

--王維 (ㄇㄧㄠˇ:水流廣大無邊)

8老死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乾。215

8不老(ajajjara)─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歐陽修 (蕪:野草叢生)

9不牢靠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004

9堅牢(dhuva堅固)─蚊咬鐵牛,難為下口。

(T48.139.1)

10離合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柳永

10不崩解(apalokita照見)─兩頭坐斷,八面起清風。(T47.833.3) (兩頭:別解作:.常見,或生.)

11可見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皆別離,生者咸歸死。(T24.299.3)

11不可見(anidassana)─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224

12有戲論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034

           (正道世人不取,而取虛妄行跡。)

12無戲論(nippapañca)─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陶淵明

13不安靜腹中貯書一萬卷,

不肯低頭在草莽。048

13寂靜(santa)─風往...花已盡,

物是.人非.事事休。--南宋李清照

14生死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三國演義》

14 無死(amata)

思出宇宙外,曠然在寥廓。長風萬里來,江海蕩煩濁。卻顧身為患,始知心未覺。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王維 (寥廓:廣闊)

15卑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國曹植

15極妙(panīta)─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249

16不吉新鬼煩冤舊鬼哭,

天陰雨濕聲啾啾!086

16吉祥(siva安泰)─千江同一月,萬戶盡逢春。

                             (X79.0343b)

17不安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009

17安穩(khema)─坐穩三際平,

心空百念絕。(T48.117.2)

18愛不盡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071

18愛盡(tahākkhayo)─淒淒去親愛,

泛泛入煙霧。028

19可思議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岳飛〈滿江紅〉

19不可思議(acchariya)─桃花流水杳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

20平凡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

--寒山子

20稀有(abbhuta未曾有)中天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188(荏ㄖㄣˇ苒ㄖㄢˇ:時間漸逝)

21災難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佚名

21無災(anītika)─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123

22災難法人生無幾時,

顛沛在其間。--古詩

22無災法(anītikadhamma)─雲消山嶽露,

日出海天清。--淨澄禪師 (X86.0550b)

23世俗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遊.宜睡,早趁催科(=功名).了納(=娶妻),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辛棄疾

23涅槃(nibbāna)─一切貪..癡永止息。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244

          (鳥、人皆別解作煩惱。)

24有害在家諸苦逼,

糞穢來煎迫。(T24.118.2)

24無害(avyāpajjha)─秋草獨尋人去後,

寒林空見日斜時。196

25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闌珊:衰落)

25(virāga)─若無閑事挂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T48.295.2)

26不清淨明眸皓齒今何在?

血污游魂歸不得!088

26清淨(suddhi)─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020

27束縛問世間,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

27解脫(mutti)─處賤無溷濁,固窮匪淫慆。踉蹌辭束縛,悅懌換煎熬。--柳宗元(溷ㄏㄨㄣˋ:混濁。淫慆ㄊㄠ:放縱。踉蹌:急走。悅懌ㄧˋ:喜悅)

28執著羈鳥戀舊林,

池魚思故淵。--陶淵明

28無執著(anālayo)─風來疏竹,風過竹不留聲。

                  --洪自誠《菜根譚》

29漂泊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113

29洲渚(dīpa島嶼)─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

30火宅求不得苦恒在心,

老病死火無時滅。(T3.307.3)

30窟宅(lea舍宅)─三千剎海夜沉沉,

不知誰入蒼龍窟。(X67.0003c)

31無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009

31庇護所(tāṇa)─終出生死獄,長趣涅槃城。

(T23.877.3)

32無依歸月明星稀,烏雀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三國曹操

32歸依(saraa)─水流元在海,

月落不離天。(X79.0543b)

33此岸亂石崩雲,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蘇東波

33歸宿(parāyaa)─家住蒼煙落日間,

             絲毫塵事不相干。--陸遊

34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52  (離離:歷歷。原:原野)

34不生(ajāta)─陰陽不到處,一片好風光。

--《大川普濟禪師語錄》(X69.0763b)

35危難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182

35無危難(anupaddava安全)─風吹不動天邊月,雲壓難摧澗底松。(X71.0417c)

36造作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222 (壓金線:壓針線,繡針黹(ˇ))

(為誰辛苦,為誰勞?)

36無造作(akata)─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119 (長策:好的策略)

37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古詩十九首》中第十五首〈生年不滿百〉

37無憂(asoka)─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T47.500.3~501.1)

38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誰不懷憂?--古歌

38無愁(nisoka)─水流任急境常靜,

花落雖頻意自閒。--伊川擊壤集》卷之四

39橫災世情惡衰歇,

萬事隨轉燭。010

39無橫災(anupasagga)─竹影掃階塵不動,

月穿潭底水無痕。(T47.961.2)

40橫災法江湖多風波,

舟楫恐失墜。012

40無橫災法(anupasagga-dhamma)─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225

41淺薄悠悠萬世功矻矻當年苦。魚自入深淵,人自居平土。(矻ㄎㄨˋ矻:勤勞不懈。)

41甚深(gambhīra)─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249

42易見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南宋李清照

42難見(duppassa)─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046

43低劣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006

43(uttara究竟)─落日登高嶼,悠然望遠山。

                             --儲光羲

44低俗戰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074

44無上(anuttara最上)─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008

45下等人生愁恨何能免,

銷魂獨我情何限。--李煜

45無等(asama無法超過)─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316

46可比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古詩十九首(之十三)

46無比(appaisama)─含光混世貴無名,

何用孤高比雲月?084

47劣的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李後主

47最勝的(jeṭṭha)─回看天際下中流,

巖上無心雲相逐。070

48下劣垂楊折盡隻啼鴉,把離愁勾引。

卻笑遠山無數,被行雲低損。--辛棄疾

48殊勝的(seṭṭha)─江月照,松風吹,

永夜清宵何所為。--永嘉禪師〈永嘉證道歌〉

49飛湍瀑流爭喧豗,冰崖轉石萬壑雷。079
(喧豗ㄏㄨㄟ:東西互相撞擊聲)

49無諍論(araa)─十方一色尚拘拘,

夢醒光彩兩頭斷。(T48.96.3)

50()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北宋柳永

50無穢的(anagana)─沒有心地的污染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011

51污染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詩經˙周南˙關雎

51無污的(akāca)─無污染(煩惱)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五代張若虛

52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160

      (作者不能忍受淡泊,其實,愛、憎也不好受)

52離垢(vimala無煩惱)─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022

53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痴兒女。

--元好問

53(sukha)─俯仰終宇宙,不樂復如何?

--陶淵明

54可度量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蘇東波

54無可度量(appamāṇa)─山中無曆日,

寒盡不知年。--唐.太上隱者〈答人〉

55不可靠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010

55依止(patiṭṭha)─如獰龍之得水,

似猛虎之靠山。(T47.788.1)

56擁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蘇東坡

56無所有的(akiñcana)─無任何名.色法

       萬物我何有,白雲空自幽。--李頎

57戲論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晏殊

57絕戲論(appapañca)─戲論:原意︰擴增、虛妄。

心行處滅,言語道斷。(T30.25.1)

「不殺生」與「不受用魚、肉」的古今觀

回目錄                                                         / 烏帕沙瑪 比丘


佛陀生於公元前約六世紀,時當印度「奧義書」思潮的晚期,當時印度除了傳統的婆羅門教以外,主要就是以尼乾子若提子(耆那教)、阿夷多翅舍欽婆羅(順世論)、浮陀迦旃延(七要素論)、富蘭那迦葉(順欲論)、末迦黎拘舍羅(決定論)、散惹耶毗羅梨子(懷疑論)為宗教哲思的代表,而這一教五派就是為  佛陀呵為六師外道者。

六師中為人稱為「大雄」的尼乾子若提子,出生的時間稍早於 佛陀而與佛同世,他強調禪定與極嚴苛的苦行,身不著一物,甚至連缽都不用,僅用雙手受取食物的布施,並且嚴格的提倡「不殺生」,主張「不食用魚、肉」,他的思想盛行於印度各地且傳襲至今,並為後世稱為「耆那教」。佛世時在印度第一強國的摩揭國的首都王舍城中,由於尼乾子若提子的主張廣受君民的信受與歡迎,所以當不支持阿闍世弒父篡位的  佛陀,後來為阿闍世支持的提婆達多所反對時,提婆達多即以廣受王舍城人信仰的尼乾子若提子的主張─—不食用魚、肉,來提高自己在王舍城的聲望以獲取支持,並藉此貶低與打擊  佛陀的名聲,以爭取佛教的領導權,最後甚至不惜暗殺  佛陀,這就是佛史上有名的「提婆達多毀佛」事件。

由於  佛陀的教導著重於息止執取五蘊的智慧,以及離欲、慈悲的正行,並不認為可以由受用食物的種類來決定身心的淨化與解脫,所以  佛陀不僅反對過於嚴苛的苦行,也不以為「不食用魚、肉」可獲致聖果。因此,當提婆達多提出如尼乾子若提子的「不食用魚、肉」的主張時,即受到  佛陀的拒絕與呵責,而佛世時的僧伽也不拒絕魚、肉的供養。

然而,由於古代的印度社會,基本上是半農半牧的經濟形態,商業經濟活動並不如現代發達,也未有分工極細的現代產業結構,所以大多數的人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這種社會結構下,絕大多數的血肉之食,是從人們取自本身所豢養的動物身上,即所謂自養、自殺、自食,或是從獵殺野生動物中得到,但多數也是自獵、自食,只有少數是為了經商營利,才從事養殺或獵殺的行業,並且殺生的工作也多半是由旃陀羅階級所擔任。所以,  佛陀與出家的弟子們,雖是托缽受施,不禁魚、肉的供養,但若是見殺、聞殺、為我殺者,也是不受施的。這就是菩提正道在於遠離殺生惡行,並不在是否受食魚、肉。

此外,在不見殺、聞殺、為己殺的前提下,僧伽雖可食用魚、肉,但  佛陀卻制「不殺害生命」與「不可任意砍伐草木」的戒律,「不殺生」是強調慈悲的重要,「不可任意砍伐草木」是說人為了生活雖可合理的取用草木,但基於尊重眾多依附草木生存的生命,所以不可任意的取用與破壞草木,若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就是「環保」的精神了。此外,由於在印度傳統信仰中,草木叢林一向是被視為鬼神的聚落(為先民時代泛靈信仰的遺緒),所以這也表示了  佛陀尊重良善的傳統民俗信仰,避免與善良風俗對立的態度。在現代的生物科學裏,生物是依照不同的屬性區分為動物、植物、細菌三大類,當中為  佛陀所禁殺的主要是動物類,並不是植物與細菌類,所以人為了生存的需要而取用蔬果與消滅病毒,是不能以違犯「不殺生」來看待。因此,依「不殺生」的精神來看,若將殺生、取用血肉來類比摘取、受用果蔬的行為,是不妥當的類比法,這會模糊了「不殺生」的真義。因此,「不食用魚、肉」雖不能決定聖道的證得,但契合於慈悲的「不殺生」,卻是必須堅持的正行。

在今日分工精細的工商業社會裏,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是為了消費者的需求而作,並且大多是由消費取向來決定「生產的形態與規模」的產銷結構,尤其是肉品市場。不論是遠洋漁撈、近海養殖或畜牧禽畜,無不是為消費者及食用者所養、所獵、所殺。人們在店頭的肉品市場及餐館上,或許聞不到也見不到殺生,也不是為了特定的某人而殺,但所有被宰殺的動物確實是為買者或食用者而殺,所以在現代的經濟形態下,所謂「不為我殺」的血肉是極難獲得。

更深入的看,在供需協調、產銷分工的工商經濟活動裏,從原料的取得、生產製造的加工、貨品的包裝與運輸、銷售的廣告、人事與場地成本,到所有環節中的必然損耗與保險費用,以及所有參與產銷分工者的利潤,最後都是由消費者當然的承擔。消費者不僅了負擔了整個經濟活動的多數或全部成本,也由消費者決定產品的興衰與市場的所在,這是現代工商社會的常態。由於消費是為了使用,所以消費者及使用者就成為整個產銷活動的真正主導者。簡單的說,在現代工商經濟的結構裏,肉品市場所包含的蓄養、捕撈、宰殺、分裝、冷藏、運輸、廣告、管理、銷售,當中所有環節的一切成本與利潤,都是由消費者負擔,也是由消費者支持與刺激整個產銷市場的運作,所以肉品市場的消費者與食用者,就是決定整個肉品市場的主導者,而「殺生」就在其中。因此,肉品的消費者及受用者,必須正視自己的作為,更需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由於 佛陀的戒律並未禁止食用魚、肉,加上提婆達多毀佛的影響,同時也有很多的人認為「素食」有助於正道,所以學習原始佛法者往往將「不受用魚、肉」者,視同外道般的訕笑及輕視,也不以為需要遠離魚、肉的受用,因而忽略了時空背景的差異與戒律的精神。近幾年來,台灣修學原始佛法的人漸漸多了起來,許多人甚至遠赴泰國、緬甸、斯里蘭卡修行、出家,也有許多南傳的法師來台灣弘法,這是相當正面的現像。但是,南傳佛教中「食用魚、肉」的傳統作法,卻常常讓台灣的法師與佛教信眾大為反對與輕視,即使是只受到儒家思想薰陶的一般社會大眾,也無法接受「食用魚、肉」與慈悲心劃上等號的說法,加上南傳佛教向來為北傳佛教誤解是「自利的小乘」,所以「食用魚、肉」只有增加不必要的誤解與弘法的障礙而已。更有甚者,甚至故意主動的強調「食用魚、肉」無妨,請信徒供養魚、肉,或故意向屠戶肉肆化食,徒惹社會的爭議與信眾的疑慮、不快。試想在台灣的佛教中,有幾個佛教徒會認為像牛、羊般的「素食」有助於解脫?難道不是圍繞在「愛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慈悲心嗎?這不僅是漢傳佛教社會的信仰,也是儒家社會的良好文化,更已成為一種華人社會的風俗民情。這如果不違反也不模糊「不殺生」的精神,有必要刻意去挑起無謂的論爭與對立嗎?這在提升台灣民眾對於原始佛法的信受與接納上,會更有幫助嗎?何況在現代的工商社會,「受用魚、肉」真的符合不殺生的作為與精神嗎?曾聽許多修學原始佛法的法友說:「南傳很難傳」。試想如果已經知道難傳了,不就更加的需要深刻的省思嗎?

處在現代的工商社會,若欲落實「不殺生」的慈悲正行,而採行「不受用魚、肉」者,絕不是提倡「素食」有助於體現聖道,也不是認為「不受用魚、肉」可得到清淨、可速證菩提,應該是為了「不殺生」而不受用魚、肉。這有如現代環保團體提倡不穿皮草、不贊成為了取用魚翅而嚴重破壞海洋生態一樣,重點在提倡尊重生命的崇高道德,拒絕不當的殺生惡行。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只是為了個人健康的因素而不吃魚、肉,則並不契入「不殺生」的精神,也不見得會因此而增長慈悲心,所以抱持這種心態的人,才可以說是真正的「素食」主義者。

若審視時代與環境的變遷,現代的原始佛法行者當能明白「不違於正道且合於當代」的重要,即可不離戒律的原意而持守淨戒,此則有益於佛法的闡揚與流佈。因此,現代原始佛法的修學者應當食用殺生所得的魚、肉,這不是提倡「不食魚、肉」、「素食」可獲致清淨、解脫,而是禁止、遠離殺生的現代面貌。這樣的人雖受用魚、肉,但不是吃素,雖不是素食者,卻不受用魚、肉,如此「非素食卻不肉食,不肉食而非素食」的行徑,就是為了落實「不殺生」的現代作法

(法雨雜誌〉第一期,2003.12.)

—

授權聲明

 

  在「法雨雜誌社」發表之文章,授權予「法雨雜誌社」或其指定之人,有權將作者已經發表暨將來發表在「法雨雜誌」全部論文,包括其全文及摘要,收錄於「法雨雜誌社」自製或其委託管理或其授權之網路資料庫及光碟,以供大眾非營利之參考使用。但本人仍保有各該論文之著作權。依本授權所為之收錄、使用,均為無償。

 

     法雨雜誌社

 


原始佛教與一般佛教的差別

        / 明法比丘

 

原始佛教

一般佛教

   

導師

釋迦牟尼佛

彌陀、觀音、文殊、普賢、地藏或某位本尊

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其他佛、菩薩皆非人類歷史人物

禮敬

三寶(佛、法、僧)

三寶,或上師、佛、法、僧

某些教派把上師提升到三寶之上,衍生出依人、不依法。

經典

巴利三藏(原始聖典):經典(尼柯耶、阿含經)、律藏、阿毘達摩(論藏)── 傳承自佛陀

後代編出的「佛說」經典、律藏、阿毘達摩,或吸納各地民間信仰與學說──包容廣大。

巴利三藏經過嚴格審查、編輯,最為信實。後代編出的經,常有編者開創之學說,且與巴利三藏相異,稱之為「佛說」是謗佛。

日常活動

禪修、佛法教育、討論法義

佛法教育、誦經超度法會、各種懺()法會、才藝班

《雜阿含經》1041經說,只有「入處餓鬼」才可得到施食。法會是一般佛教的重要經濟來源。

信徒

三根普被,特別是利根或中等根器者。

三根普被,特別是中根或下根,及容易被說服的信仰者。

 

《雜阿含經》915經有三種田譬喻:上田肥沃,中田普通,下田塉薄。比丘、比丘尼為上田,優婆塞、優婆夷為中田,諸外道異學為下田。

外表

重視實際。樸實,有步驟可實踐

重視門面。有華麗的,有玄虛的、神祕的

佛陀禁止持咒,因無論善惡咒願皆有所求,不能對治苦、滅苦。

道路

解脫道:側重學習此生解脫之法。所有功德、用功,迴向為此生解脫資糧。佛陀鼓勵眾生先得自利(涅槃),再作利他。

菩薩道:學習法門廣泛、雜學。所有用功、波羅蜜,迴向成佛。

解脫道:可以在這一生證得聖果

菩薩道:無量劫,有的想即身成「佛」。不屑於在這一生證得「四向.四果」。絕大部分的人隔一生就忘失行菩薩道(因為是行菩薩道是被貫輸的概念)

中心思想

四聖諦、八正道

六度、萬行(雜學雜行)

佛陀初次說法即說中道、四聖諦

戒律

在家:五戒、八戒

比丘:227(戒條部分)

在家:五戒、八戒

比丘:250

一般佛教的出家眾只有少數人如法持戒、作羯摩(懺罪、會議等)

禪定

止禪:四禪、八定

觀禪:理路清晰

止禪:四禪、八定

觀禪:理路不清晰

因傳承斷絕,而觀禪理路不清晰,以致延伸出玄妙之學說。

波羅蜜

(度到彼岸)

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出離(含禪定)、智慧、精進、忍辱、真實(不虛言)、決意(決定)、慈、捨(無瞋.無愛.中立)

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波羅蜜之說,在《本生經》(547個今生、前世故事)中詳細解說。

 

輪迴

三界或四地(惡趣地、欲界地、色界地、無色界地),輪迴的根本:業

輪迴三界。

中陰身(會被誤認為輪迴的根本)思想流行

巴利三藏無淨土、十方佛之說。

在嗏帝經(《中阿含201經》、《中部38經》),佛陀呵叱識在輪迴。

涅槃

貪瞋癡止息後,最後身

不再生死輪迴(業力推動)、不再倒駕慈航。

以為得生死、涅槃無差別智,可以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

巴利三藏無「無住涅槃」之說。不是生死,就是涅槃,沒有中介於生死與涅槃間之狀態。


                   

1.《法句經》( 注音版 ) ( 25開,87 )

2.《健康元素》(16開,152頁,維生素、礦物質等重要健康常識 )

3. 分文不取 (關於不持金錢戒) (64開,36)

4.《身念處禪觀修法 阿姜念(三版)

5.《人施設論》(南傳七部論之一)

6.《顯如法師文集》釋顯如( (25開,357)

7.《印度佛教史》上冊 平川彰著釋顯如,

李鳳媚譯 (25開,354)(三版)

8.《攝阿毘達摩義論》葉均譯(二版)

9.《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明法比丘編

10.《林僧自傳》阿旃帖 阿耆多比丘

 

* 歡迎助印或贊助郵資

 

 

      新雨流通書物         

一、〈當代南傳佛教大師〉  Jack Korfield 新雨編譯群 400

二、〈新雨月刊〉(1~72)(1987.3~1994.1)

    (合訂本共十本)……………  2400

三、〈善知識參訪記〉張慈田採訪 150

 

郵政劃撥:31497093法雨道場

 

 

嘉義新雨雜誌第38

10

12

715

424

 

嘉義新雨雜誌第40

14

2

仍在世

 

 

回目錄

兩個月禪修通告

指導老師:

1. 緬甸籍本雅難陀法師( Ven. Puññananda生於1971)及馬來西亞籍繼藏法師(U Dhammaputta生於1967),通華語,在帕奧禪師座下習禪,擅長於指導禪修及佛法。指導時間:2004122~ 222日。

禪法:止禪(四禪八定)與觀禪(毘婆舍那)。由出入息念(觀呼吸)、四大界差別觀(觀四大)下手。

時間:2004122(農曆元旦)下午兩點至323日中午,歡迎全程參加。若選擇參加十日禪修,請報名:

第一期122日至21

第二期21~11

第三期211~22

第四期222日至33

第五期33~13

第六期313~23

參加者自備:睡袋(或棉被)、盥洗用具、日用品等。晚上不提供膳食。

報名截止:一至三期2004112日截止;四至六期2004212日截止

禪修地點:法雨道場

報名地點:法雨道場

606 嘉義縣中埔鄉同仁村柚仔宅5 06

Tel( 05 ) 253-0029Fax( 05 ) 203-0813

高雄正信佛青會

806 高雄市中正二路589

Tel( 07 ) 224-7705 Fax( 07 )224-8948


法雨道場 捐款芳名錄

道場捐款芳名錄 20033月~10

50,000 邱仁賢

40,000 新港牙醫診所、洪玉惠

38,000 廖雪芬

35,000 大和法師

20,000 慈蓮寺、果儒法師

15,500 蔡念慈

15,000 日暉法師

12,000 羅慶龍

11,000 林秋宏、王更生、王思綵、陳美吟

10,500 玉佛淨苑、樹仁企業社

10,000 心一法師、傳然慈善會、甘麗鈴、紀茂生、張全聲.

光緣食品、無名氏、張西鎮、陳孟珠、王開府、李黛玲

8,769 圓覺青年佛學會

8,000 王鵬雄

7,000 陳政寰、蔡燿文

6,600 林震光、林賜田

6,000 大通法師、見慧法師、淨法法師、張伯伍、張秀美

5,500 (詹魏爾、詹登財)

5,000 邵秀枝、許黎云、許永昌、黃居財、趙金美、羅淑瓊、鄭素月

4.600 鄭晴芳

4,500 廖雪絳

4,300 濿力

4,000 羅清文、廖英君、黃慧珠、(詹敏寬、侯秀貞)

3,600 三寶弟子、李怡瑩、丁敏哲

3,500 盧隱人、葉權人、陳淑惠、劉秀容

3,000 海印精舍、自慧法師、見譔法師、會臻法師、

堅行法師.伽耶山文教基金會、陳玉稟、張西鎮、張翠菊、王元富、王福廣、陳映良、鄭文信、

林正明、林秉儀、郭居士、陳易揚、蔡豐如、

蔡進儀、鍾芸青、楊青雲、楊芳誠、黃拱東、

(曾慶正、林秀娥、曾琬婷)、(劉富智、邱如慧)、(楊哲彰、劉碧鑾)

2,800 陳秀吉

2,600 顏明峰等

2,500 謝忠廷、明子企管顧問公司、黃春山、趙克忠

2,200 王麗秀

2,000 陳秀、謝文貴、王幼、羅允杰、林文壽、慧音法師.

辛文峰、朱淑娥、郭美麗、永慧法師、李昆遙、

賴麗霞、吳靜芬、吳秋香、鄭綿、鄭家珍、秋錦淑.

陳宗漢、陳素媛、王柚、蘇文正、丁敏哲、劉寬宏.

德融師、天常法師、吳居士、楊清蓉、張素珍、

黃延山、連明美、陳碧蓮、呂素足、王居士、

李明原、李慶中、蘭文成、鍾鳳明、蔡易龍、

謝正儀、游素珍、傳智法師、陳祈佑、淨一法師、白芳英、劉基訓、張任幼、林秋岳、蔡文富、

徐鴻政

1,700 林秀蓁

1,600 陳泰鑰

1,500 修善居士、鄭麗珠、周美伶、蘇瑞貞、無名氏、

李秀煙、性瀅法師

1,250 蔡芳家

1,200 李文和、今悟法師

1,100 林秀蓁

1,000 何月桃、王龍雄、王清碌、楊麗華、眾無名氏、

許瑞霞、蔡克仁、許昭旬、鍾次郎、李泰賢、

李金鳳、鍾志緯、蔡怡芳、李慶華、王婉瑩、

蕭瑜德、袁美霞、王彥達、蕭秀蓁、林駿騰、

葉政奇、演恩法師、明悟法師、郭存得、

郭石元、王米菜、王芳興、周寶英、黃秀霞、

蔡慧茹、蘇木山、蔡若蘭、張高銘、陳美吟、

陳桂子、陳錚閨、蕭文成、黃月嬌、印法法師、陳素梅、蔡秀嫚、江清興、林秀雲、蔡琳嬌、

蔡德林、大懺法師、真容法師、德淨法師、

廖文燦、許惠貞、楊勝琰、鍾戎渝、朱書瑩、

陳佳新、朱穆金、江錦秀、徐永權、黃三龍、

張治珠、林武瑞、如平法師、何昭深伉儷、(王永興、吳貴春)(趙允德、允賢)(林其璋、

林宜蓮)(溫水聚、游美戀)(宋瑞貞、林祈陽)(許嘉祥、嘉祐)、謝美惠、鍾玉燕、謝振上、

謝李忍、張英琴、王維民、姚文富、宋淑芳、

張清、陳佳容、王心慧、林寬壁

700 法洲法師、吳猜、李純雅、李純綺、黃國峰

500 陳喜圓、徐立杰、洪田浚、林裕添、林芷妤、

郭順能、陳麗卿、陳月霞、侯佳伶、王采華、

小武、李明旺、陳珠珠、紀靜惠、蘇鵬飛、

劉碧虹、鄭明信、簡智昌、林寬國、林賴市、林寬俊、張期鈞、張哲瑋、謝中仁、郭泰志、李正吉

400 朱廖來金

300 吳俞潾、格傑朱古、廖俊裕、林育如、李建華、

張炳輝、覺虛法師、大慧法師、(廖建宏、鍾麗品)

290 陳淑萍

250 何啟東、阮吟綢

200 王文杰、李蘇雪霞、黃蘭婷、麥如龍

140 張碧玲

100 黃婉妤、洪昱雅、洪翊庭、洪詠紳、黃朱福妹、

朱春慧、如安法師

50 黃雅婷

外幣:智達法師 美金9元;意翔法師 美金10元、港幣20元、新加坡幣10

 

助印捐款芳名錄20033月~10

32,000 法源寺

16,600 林正明

15,000 蔡佩貞

10,000 大和法師、俞美玲

8,000 開元禪學院

5,000 智達法師、羅淑瓊

3,000 會臻法師、潘秀美、張魯台

2,000 慧定法師、黃拱東、林莉穎、余福興

1,350 東林淨苑

1,000 永悲法師、張碧蓮、黃春山、陳傳亮、黃三龍、

黃慧珠、鄭文信、陳美惠、連明美、練燦樑、

曾文全、曾黃罔留、何石柱、曾繡珠、曾繡鶯

800 張美文

600 會程法師、李明哲、曾俊雄、曾俊貴、蔡明德、

曾堃傑、曾妤謙、蔡靜慧、黃昭珠、劉淑慧

500 光融法師、明悟法師、妙慶法師、性瑩法師、

會衍法師、王思綵、洪郁婷、鄧俊智、阮翠愛、

陳李錦、蔡錦順、蔡念慈、李秀煙

400 喬廣德、周美伶

300 黃崑輝、邱水通

250 阮吟綢、何啟東

200 楊凱達、王國仰、余慶育

150 郭冠顯

100 智善法師、施又仁

80 鄧朝中

60 許嘉祥

50 王文杰、劉蘅賢

(此期道場整修花費近四十萬元)

訂正:上期「如法法師」應作「法如法師」,抱歉!

感謝鍾次郎校長提供本道場一部電腦,廖雪芬老師提供過濾系統。

感謝「道成補習班」助印「嘉義新雨雜誌」第40


 

勿追想過去,勿向望未來。

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

內觀當下法,了了不動搖。

今日應熱心,誰知明日死?

與死亡大軍,無討價還價。

熱心如是住,日夜不懈怠。

牟尼聖者說:他是一賢者。

--M.131. Bhaddekarattasutta

(《中部》一夜賢者經)

 

 

 

 

回目錄        回首頁

 

]  雨雜誌 第一期目錄   ]

修禪的上緣 / 明法比丘…………… 1

工作 / 明法比丘…………………… 1

供省思的 / 阿姜 …………… 2

的心態………………………  2

安般入簡介 / 帕奧禪師…………… 3

尋找 / 隆波通…………………… 6

動中 / 隆波通………………… 8

/ 明法比丘…………………… 9

以涅槃為 / 明法比丘…………… 10

世間與世間法之比較 / 明法比丘… 14

「不殺生」「不受用魚、肉」的古今觀

      / 烏帕沙瑪 比丘…………………18

原始佛教與一般教的差別/明法比丘 21

編按:文中有紫色字為修訂的文字

法雨雜誌發刊說明

本雜誌由法雨道場發行,將採取不定期出版,而〈嘉義新雨雜誌〉停刊。您若是〈嘉義新雨雜誌〉的讀者,我們將繼續贈閱,贈閱期數印在名條上,期滿我們將通知您,若希望繼續收到者,屆時再回音。謝謝您的支持!

法雨雜誌社

法雨雜誌社 Taiwan 60652台灣嘉義縣中埔鄉

同仁村柚仔宅506

郵撥:31497093法雨道場   

Tel(886)(05) 253-0029

Fax(886) (05) 203-0813

國內郵資已付

   

嘉義字第0088

雜誌嘉義誌字第004

網址:http://www.dhammarain.org.tw/

E-maildhamma.rain@msa.hinet.net

 

                       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