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總目錄

▼▼▼▼▼▼▼▼▼▼▼▼▼▼▼▼▼▼▼▼▼▼▼▼▼▼▼▼▼▼▼▼▼▼▼

《新雨月刊》第3  (1987.4.)

▲▲▲▲▲▲▲▲▲▲▲▲▲▲▲▲▲▲▲▲▲▲▲▲▲▲▲▲▲▲▲▲▲▲▲

3 目錄

編輯室報告

覺醒/張慈田

為什麼要修行/張慈田

如實正觀事物的真相/Nyanaponika Thera   林良彬譯

我對佛教的新認識/吳建賢

對頌/吳建賢譯

印海法師專訪/Tomi 訪問  姚克洪整理

訪何楊晉老居士/吳姿蓉

止觀隨筆(三)──不住六塵布施的實踐/白偉瑋

鏡中影幻白偉瑋

經選譯/張慈田譯

◇◇◇◇◇◇◇◇◇◇◇◇◇◇◇◇◇◇◇◇◇◇◇◇◇◇◇◇◇◇◇◇◇◇◇

回頁首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編輯室報告

    本期吳氏兄妹初試啼聲,分別寫出「我對佛教的新認識」和「訪何楊晉老居士」;吳姿蓉(Terry)年僅17,文筆流暢,相當難得。「止觀隨筆」道出作者近月來的法布施觀照。「覺醒」以四念處為下手處,告訴我們不要再逃避自由(涅槃)。「為什麼要修行」直指一部文明史也是無明史。「鏡中影幻」提醒我們不要再迷戀於自我的假象。

 

    譯文兩篇:「正觀事物的真相」教我們解除「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的妄執;「對頌」簡示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基本教理。兩篇訪問稿分別道出了主人翁的心聲。

(1987.4.《新雨月刊》第3)

◇◇◇◇◇◇◇◇◇◇◇◇◇◇◇◇◇◇◇◇◇◇◇◇◇◇◇◇◇◇◇◇◇◇◇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張慈田

 

    釋尊修道的原始動機,是為了解決自己的身心煩惱、痛苦及人類的苦難。他經過六年無益苦行(注意:目前還有人在重蹈無益苦行),不能達到徹底地解決煩惱,才幡然試行一種不苦不樂的中道修行法,終於石破天驚地悟出「緣起」思惟法而達到解脫的目標,並開展出一套救度眾生苦難的完整方法。

 

    從原始佛法的思想來看,覺醒的原理與實踐的方法是簡單的、容易的、切身的、腳踏實地的,但隨後發展出來的佛法日益複雜化、教條化、玄學化及神秘化,使得後來的人愈覺得佛法深奧難懂,有些學者還洋洋得意地以為「青出於藍」,超越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說實在的,這些後來添加的、不當的開展,多半令人眩惑,因而望空門而止步。

 

    四念處的修學是原始佛教的入道要門,但是後來被當成小乘法門而忽略掉。試想,人的貪瞋痴無非是從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門頭進進出出,不經由觀察自己的身、受、心、法下手,還有什麼捷徑?把自己當做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在日常生活中,由粗到細,由簡單的到複雜的因緣,觀察、分析、化解貪瞋痴等困擾,從自己成功的個案的修行經驗,慢慢建立起信心,而生出法喜:「自己或眾生有能力自我解除三毒,而完全不必靠任何神力加持。」若能堅定不移的發出這樣的心聲,才算是走上了自力解脫的道路。

 

    自覺的能力愈強,則辨別修行方法的能力也愈強;同時,從意識到深層意識的三毒也愈容易捕捉及解除。三毒的解除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在覺醒的道路上永不退轉,這個程度稱為「證初果須陀洹」。證初果以上的人,對緣起的見解是堅固的、不動搖的,至此才有資格稱做「菩薩」,如《金剛經》說:「通達無我法的人,才算是真菩薩。」菩薩能深刻地反省及了解「自己是什麼?」「自己能是什麼?」乃至反省到「社會是什麼?」「社會能是什麼?」菩薩永遠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永不會「逃避自由」,永不會躲在虛妄的自我保護傘下。

 

    佛教的傳播是一種人性的覺醒運動;一個人不論由佛教的啟發而覺醒,或自己的努力奮發而覺醒,他必然會獻身於自覺覺他的努力,永遠關注人間。

(1987.4.《新雨月刊》第3)

◇◇◇◇◇◇◇◇◇◇◇◇◇◇◇◇◇◇◇◇◇◇◇◇◇◇◇◇◇◇◇◇◇◇◇

回頁首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為什麼要修行

/張慈田

 

    翻開人類文明史,處處可見貪婪、自私、暴力、戰爭、家國本位等迷情意識,一部文明史因之變成貪瞋痴交織而成的無明史。這樣的無明史來自一種把人驅往「獸化」、「非人性化」深淵的迷亂妄想,這個世界終將因此污濁、混亂、猜忌、殘害、強欺弱、大吃小而無以自拔。

 

    這個世界正由政治強人、經濟強人、文化強人、技術專家所控制;這些領導階層是用甚麼態度去處置及擺佈人、社會和生態環境?是否緣於他們本身的三毒,結合了金權支配力量而使貪婪、壓迫和剝削肆無忌憚?這個世界由於不公平、不合理、不正義而引起的苦難,俯拾即是。即使你能以一個老百姓之身而發出正義呼喚,但是有一天當你進入權力領導圈圈,在你控制的領域內,有了既得利益的甜頭,是不是也會沆瀣一氣?如果你不是像修行人一樣,極警戒地看管及消解自己的三毒,那麼答案是很明顯的。

 

    目睹三毒數不盡的自他禍害,難道你沒有觸目驚心,難道你還不願出離,而忍心昧著真心將之視為正常的嗎?我們是需要澈底地反省,同時努力建構屬於「人」的世界。

 

    「貪瞋痴是毒,我不願它們再來毒害;貪瞋痴是苦,我不願它們再來折磨。」假若你對人生的體驗有這樣厭毒、厭苦的結論,且下定決心願出離它們,願尋求出離的方法,那麼,你已具備了學道的優越條件。不管你自覺地來修道,或偶然聞道,都必須先捫心自省你自己及社會的三毒,已遺害了誰,或將遺害了誰,從反省中來強化出離的決心。若你還未具備消解三毒的能力,需快快尋求善知識的幫助,否則你的命運大抵已被三毒制約,註定有損人不利己的坎坷人生;一方面是受害者──為社會集體三毒所害;一方面是害人者──向人際、社會輸出你的三毒。

 

    貪瞋痴三毒若沒有徹底解決,它們的業力潛伏著,適當時機必然會「因緣聚則生」,一再地歷史重演。確實認識了三毒的禍害性、糾纏性以後,我們不只要清閒地「修身養性」,而更要有拔除毒根的決心和毅力。

 

    以佛教的立場,三毒的完全止息是表達涅槃境界最明確的概念之一。一個人由修行而使三毒完全止息,才算心智完全成熟及人格完美成就。人的修為達到這種境界,便自然充滿喜樂、慈悲、智慧和自由心靈的創造力。

(1987.4.《新雨月刊》第3)

◇◇◇◇◇◇◇◇◇◇◇◇◇◇◇◇◇◇◇◇◇◇◇◇◇◇◇◇◇◇◇◇◇◇◇

回頁首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如實正觀事物的真相

Nyanaponika Thera       林良彬

 

    雖然存在於廣大宇宙中的森羅萬物無比繁多,我們仍然可以發覺共通於有情萬物的三個特徵:

 

    無常、苦(不如意)、無我(無實體性)。

 

    這三個基本的事實,由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首次發現並描述出來,佛教術語稱之為「三法印」。

 

    三者之中,第一和第三個亦可適用於無情(沒有生命)的存在物,因為任何東西總是在遷移變化中並沒有自性(實體)。苦──第二個特徵──則只能是有情生命的經驗。

 

    佛陀教示我們,唯有體悟上述三法印,生命的真相才能正確了知。這種了知不僅僅是邏輯的,而且必得經由我們自己的經驗實證。作為佛教中最終解脫要素的洞見的智慧(insight wisdom)就是這種把三法印運用於自己身心的體悟。

 

    如實正觀事物的真相,即是觀見一切事物或存在的無常、苦、無我。不能如此去看待事物,則是虛妄無明。無明又是苦惱的潛在原因。一個由錯誤的希望、不實在而有害的欲望,偏差的意識型態及顛倒的價值和目的等編織而成的巨網,層層束縛人心,令人不得解脫自在。

 

    對三法印的歪曲或無明,只會導致挫折、失望和絕望。如果能經由虛妄的表象,學習去觀照三法印,我們必能在日常生活中或精神的修練上帶來巨大的利益。

 

    就世俗層次言,對無常、苦、無我的清晰了解,將使我們對生命持著一種較穩健的見解。在超世俗的精神追求中,三法印的了知更是不可缺少的;透過觀慧,常、樂、我(實體)和所有現象牢不可分的關係,將可鬆開,並最終地斬斷把事物妄解為常、樂、我(實體)的無明枷鎖。

 

    當澄淨的理解逐漸深化時,我們將可如實地證見一切事物(不論內在或外在)的真相,從而將人們從自我的執著中解脫出來,最後達到涅槃──苦惱的寂滅。(譯自作者1986年新書The Vision of Dhamma225-226頁)

(1987.4.《新雨月刊》第3)

◇◇◇◇◇◇◇◇◇◇◇◇◇◇◇◇◇◇◇◇◇◇◇◇◇◇◇◇◇◇◇◇◇◇◇

回頁首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我對佛教的新認識

/吳建賢

 

    我常常會遇到煩惱生起而不知如何處理。煩惱使我幾天不舒服,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魂不守舍,精神恍惚,昏昏沉沉。自從加入了新雨佛學社以來,學會一些消除煩惱的方法,從討論中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對人生的意義更進一步的肯定:「人不可以只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要不然生命會覺得空虛,只有毅然地走出自我中心,生命才會明亮起來。」

 

    我是生長在一典型的中國傳統式佛教家庭,家人一直以為拜神明、念咒、拜佛、聽經等,就能得到佛力加持,但是自身的煩惱並沒有辦法解決。有的朋友說我的業障太重了,應該再虔誠一點,但是什麼樣程度的誠心才能消除煩惱呢?

 

    當有人問我佛是什麼,我甚至回答說,佛比上帝還大,他是至高無上,神通廣大,有求必應,只要念佛念得一心不亂,當下就能成佛。

 

    我對佛的誤解不可謂不深矣!透過對佛教的新了解,我明白了釋迦牟尼所證悟的緣起法門,是解決人生苦難、煩惱的根本方法;仰賴外力並不能解決自己的根本問題;他教人修行的目的,是要斷除每個人的貪、瞋、痴等煩惱的根源,達到沒有緊張、恐懼、空虛、挫折的完美人格,進而幫助他人也達到同等地步,使這個世界成為清淨的佛國。

(1987.4.《新雨月刊》第3)

◇◇◇◇◇◇◇◇◇◇◇◇◇◇◇◇◇◇◇◇◇◇◇◇◇◇◇◇◇◇◇◇◇◇◇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吳建賢 

 

    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是我們自己思想的結果;也就是說,我們是由我們的思想所組成和建立。

 

    苦惱總是跟隨著邪惡的思想和行動,就如同牛車的輪子總是隨在牛的腳後跟一樣;快樂總是跟隨著純正的思想和行動,如影隨形,亦步亦趨。

 

    老是惦念著「他虐待我,打我,擊敗我」的人,瞋恨永遠不會止息;沒有這些念頭的人,瞋恨才會消失。

 

    瞋恨不能降伏瞋恨,只有慈愛才能降服它,這是不變的律則。

 

    人不瞭解生命有限而忙著爭吵、瞋恨;只有那些瞭解生命的人能夠停止憎恨和爭吵。

 

    尋求享樂,飲食不節制,放逸感官的人,將成為魔幻的祭品,像一棵枯萎的樹,在強風之前倒下;不求享樂,飲食適中,感官節制的人,不會成為魔幻的祭品,就像一顆堅固的大石,屹立於強風中。

 

    一個人想穿上比丘黃袍時,必須先洗淨自己的罪業,灌溉自己的德行;否則便沒有資格披上比丘黃袍。

 

    一個人如果以假為真,以真為假,便無法追求真理,情慾會戰勝他那不知觀照的心智,就像雨水穿透爛茅草屋一樣。

 

    一個人的惡行會困擾著他的現生和來世,帶給他惡行的苦果。善人善行會獲得現生和來世的快樂,因為善有善報。

 

    一個不知思考的人,即使背誦了大部份的經典,也和宗教生活無關,因為他光說不練,就像牧牛者數著別人的牛一樣。一個修學佛法的人才是過著真實的宗教生活,即使他只背誦很小部分的經典;因為他已經超越了情慾和瞋恨,擁有一顆平靜的心,不再執著今生或來世。(譯自南傳大藏經)

(1987.4.《新雨月刊》第3)

◇◇◇◇◇◇◇◇◇◇◇◇◇◇◇◇◇◇◇◇◇◇◇◇◇◇◇◇◇◇◇◇◇◇◇

回頁首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印海法師  專訪

Tomi  訪問    姚克洪整理

 

    夜幕低垂,Monterey Park街燈流連,我們踏入法印寺,向印海法師作一次請益。這位親近當代大師──印順老法師多年,現任「佛教正信會」會長的法印寺住持,以祥和的聲音,娓娓道出他內心的觀點。

 

    談到今日佛教的弘法,這位以新舊時代交際橋樑自居的法師認為時代改變了,知識環境不一樣了,要弘法必須講求方法論才能成效,尤其在西方社會,知識發達,所以一方面神通、香灰治病等流於迷信的方便要反省修正,另一方面佛教固有的慈悲、智慧的宗教本質要保持發揚。法師強調道:無論如何,佛教是一個宗教,宗教本位是不可改變的,世間的純理性太冷酷,純情感太痛苦,以佛陀的緣起分析法去次第的反省修行,能達到情感、理智的和諧。

 

    法師全力鼓勵後學廣開聞思,提供法印寺場地給佛徒舉辦活動,不以新舊之間的不同看法為忤,也因為這樣的胸懷,法印寺有其獨特性。如目前正計劃進行安排佛徒輪值寺內,協助法師以人本的立場來幫助信徒解決身心、家庭問題。這比傳統的抽籤、問卜方式更能直接親近世尊的教化,也更能消除迷信的心理。

 

    另外,寺中也正接洽名醫,定期為大眾義診,這些活動,加上週六的靜坐班、週日的全日念佛精進會,以及時常舉辦的佛學講座,構成了佛教傳播有力的環節。

 

    弘法的路途長遠而任重,我們慶幸有印海法師的心胸和開放,也期待有更多的人加入弘法的路。

(1987.4.《新雨月刊》第3)

◇◇◇◇◇◇◇◇◇◇◇◇◇◇◇◇◇◇◇◇◇◇◇◇◇◇◇◇◇◇◇◇◇◇◇

回頁首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何楊晉老居士

/吳姿蓉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幾位新雨佛學社社員結伴拜訪何楊晉老太太。何老太太現年七十五歲,目前獨住;何老先生在十幾年前去世,兒女都已成家。從何老太太儉樸充實的生活起居,以及這次將近三個鐘頭的談話中,我們感覺到她老人家不但生活嚴謹,而且還在拙僕中隱約透出人生的道理,經由何老太太對佛教的堅信與矜持,我們對佛法更具強大信心。以下是這次談話的幾個要點。

 

    首先,何老太太談到何老先生去世後這十幾年中生活的重心和方式。她說修學佛法一直是她生活努力的方針;從佛法中,她了解到人總是會遭遇到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等苦惱,而佛法就是要消除這些苦惱的根源──貪、瞋、癡,使人了解人生之無常,生命之短暫,而能更積極地做我們應做的事,面對逆境處之泰然或者澈底解決。

 

    接著,何老太太談到她對菩薩的看法。她說,菩薩大慈大悲是具有強大的慈悲心來感化、幫助以及引導大眾走向正途,而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以為只要有求於菩薩,菩薩就會來保護,甚至來滿足人的需求或欲望。學佛需要自己虛心努力,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是無法求助外力速成的;內在的問題需要自己來解決,現實需要自己來面對,成佛更是需要自己來修行與驗證!

 

    另外,何老太太也談到出家人之精神。她說一位真正的出家人,必是肩負著「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重要使命;一位有修行的出家人,就以他超乎常人的使命而值得我們尊敬,更不該對他們有輕蔑的態度。

 

    問及對於兒女的態度,她說她從來沒有希望他們回餽什麼,她是採取不即不離的態度,意思就是說何老太太既不依靠兒女,也不故意遠離,或者不理會他們。何老先生去世至今,她還是維持著這樣的態度,由此可以看出何老太太堅定的毅力。

 

    最後,有人請教何老太太對於「任性」的看法。她說任性就是因為個人喜怒好惡習氣太強所產生不適當的行為,也就是佛教所說有太強的自我中心(我執)存在。任性的產生,常常是太順著自己不夠理智的習氣的表現,改善的方法,在於平時要多注意自己的語言行動,進而多觀察及分析周遭之因緣條件,慢慢地,便能夠改善任性的態度及一些不必要的情緒與習氣。

(1987.4.《新雨月刊》第3)

◇◇◇◇◇◇◇◇◇◇◇◇◇◇◇◇◇◇◇◇◇◇◇◇◇◇◇◇◇◇◇◇◇◇◇

回頁首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止觀隨筆(三)──不住六塵布施的實踐

/白偉瑋

 

    助人受挫時,心常生後悔、不滿、憎厭和不耐,這些情緒反應,消耗了時間和精力,消磨了做事的意志力,對解決挫折並無幫助,只是徒然地減弱了助人的動機。

 

    助人受挫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三種。以下分別說明各種情況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及觀照的方法:

 

    (一)幫倒忙時,心生後悔,對幫助他人的信心減少;但若是心生懺悔、羞愧,決心以堅強的意志力來觀照錯誤,則信心反而會有增無減。

 

    第一觀照:是不是誇大了,膨脹了自己的能力,急於肯定自我;過度肯定自我的能力,忽略了對他人的影響,直到事情產生比較明顯的不良後果,才看到自己的錯誤。

 

    第二觀照:是不是助人的單純動機之外,還摻雜了一些自私的、隱晦的欲望?如商場上的利害、男女之欲的舒服、添補心靈的空虛或是尋求他人的認同等等,這些欲望常常在助人的「大」方向下,認為並不重要,而不撿視它們對行為偏差所產生的決定性,結果自私的欲望在暗中增加,逐漸佔據整個身心「我喜愛的,我想要的」取代了別人真正需要的,付出去的不是為了幫助別人,倒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

 

    (二)別人拒絕接受幫忙時,如果自己心生不滿,轉化為語言、行為,激起更多混亂的情緒,使解決事情的時間拉長,倒不如暫時放下,以後有緣再說,目前先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需要幫忙的人。

 

    (三)別人願接受幫忙,情況卻毫無進展時,為了想保持彼此親近的關係,敷衍對方,姑息對方,不願深切觀照問題所在,並提醒對方,而使得對方停頓不前且毫無自覺。在貪欲偏盛的狀況下,即使對方毫無進展,自己還可能為了貪求互相肯定的舒服,心也不生厭煩、不耐,仍然堅持「非我不可」,卻忘了對方能否受到助益,需要各種因緣條件配合,自己只是眾多因緣之一,力量不夠,需要再找其他助緣。「非我不可」的心態,不但自己疲於奔命(浪費生命),別人也不能受益。

 

    以上的觀照,基本原則是:先理出挫折之下的情緒反應,明白它的無用及負作用,再觀照自己的動機,衡量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在眾多因緣中的角色。這樣的觀照,可以使自己在各種助人經驗中,再學習,再發展自己的潛能;唯有如此,助人的動機,才不致因受挫而萎縮。金剛經說得好:「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1987.4.《新雨月刊》第3)

◇◇◇◇◇◇◇◇◇◇◇◇◇◇◇◇◇◇◇◇◇◇◇◇◇◇◇◇◇◇◇◇◇◇◇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鏡中影幻

/白偉瑋

 

    書桌前,一面大鏡子,看書時,忍不住抬頭照鏡,覺得「我蠻美的」,心中一陣舒暢,三不五時,眼角流轉處,就想再看看鏡中「美麗的影像」,滿足滿足自己。此時看書難以集中精神,就問自己:「等一等,這麼一看再看,到底做什麼用的?」「沈溺於自己的影像,除了舒服以外,是不是還有別的?」

 

    觀照分析一下,照鏡子原來不只是看長相、姿態、髮型等等,而且是以鏡中自己的外表來形塑自我的印象,肯定對自我的信心,藉此肯定,使自己與他人來往時,產生某種程度的自在。然而這種自在的基礎,常是建立在社會上流行的看法──如瘦的才好看,黑色、紫色的衣服才顯得氣質高貴;化妝是一種禮貌,一種美等等。換句話說,我們肯定的形象,自信的基礎,乃建立在別人的肯定上;只要別人一否定,一批評,自我形象立即如風吹水影般動搖;只要別人態度一改變,自信就起了變化。

 

    培養穩固的自信,可從兩方面來看;第一,自信不是對自己能力產生盲目的信心,不是相信這些能力如何使我飛黃騰達,而是清楚自己的能力,明白這些能力在社會所發揮的作用,明白自己對社會能有多少貢獻。能力強的方面,繼續發展;能力弱的方面,虛心學習。第二,自信是對「人間淨土」有信心,對每個人成就「自在無畏的人格」有信心,對幫助人類有信心,也就是對自己做為一個人的基本目標和理想有信心。

 

    鏡中的影像,是搖擺的,不實用的,不能幫助我們建立自信心。再照鏡子,問自己:「嘿!你的能力增長了多少?你幫助其他人了嗎?」

(1987.4.《新雨月刊》第3)

◇◇◇◇◇◇◇◇◇◇◇◇◇◇◇◇◇◇◇◇◇◇◇◇◇◇◇◇◇◇◇◇◇◇◇

回頁首                    3期目錄                      回總目錄

法句經選譯

/張慈田

 

    當惡業未成熟時,愚人以為它像蜂蜜一樣甜美;但當惡業成熟時,愚人必受愁苦。(69頌)

 

    思想寂靜,話語及行為都寂靜的人,是得到正智解脫、圓滿安穩。(96頌)

 

    作惡者在惡業未成熟時,以為快樂;當惡業結果時,他才見到惡果。(119 頌)

 

    作善者在善業未成熟時,以為痛苦;當善業結果時,他才見到樂果。(12O 頌)

 

    不要輕視小小惡,以為我不會受(惡)報。須知一滴一滴的落水,能充滿一水甕;同理,愚人積惡,一點一點地累積。(121頌)

 

    不要輕視小小善,以為我不會受(善)報。須知一滴一滴的落水,能充滿一水甕;同理,智者積善,一點一點地累積。(122頌)

 

    寡聞無智之人像牛一樣的成長,只增長筋肉,而不增長智慧。(152頌)

(1987.4.《新雨月刊》第3)

◇◇◇◇◇◇◇◇◇◇◇◇◇◇◇◇◇◇◇◇◇◇◇◇◇◇◇◇◇◇◇◇◇◇◇

                    3目錄                      回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