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總目錄

▼▼▼▼▼▼▼▼▼▼▼▼▼▼▼▼▼▼▼▼▼▼▼▼▼▼▼▼▼▼▼▼▼▼▼

《新雨月刊》第18  (1988.11.)

▲▲▲▲▲▲▲▲▲▲▲▲▲▲▲▲▲▲▲▲▲▲▲▲▲▲▲▲▲▲▲▲▲▲▲

18 目錄

自由、獨立與民主╱社論

持戒的意義/張大卿

修行/江煥銘

修行的朋友/白偉瑋

情緒傷人/林家興

都市禪師與學生/張大卿

阿含經上的「道」/楊郁

普賢願‧監獄行──訪慈忍法師/張慈田  訪問

回台三週見聞/建賢

◇◇◇◇◇◇◇◇◇◇◇◇◇◇◇◇◇◇◇◇◇◇◇◇◇◇◇◇◇◇◇◇◇◇◇

回頁首                    18期目錄                      回總目錄

自由、獨立與民主

╱社論

    現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養自由而獨立的人格,有自由而獨立的人格,個人才有基本的能力掌握自己的生命主權,選擇自己的生命型式﹑生活方式﹑政治態度和宗教信仰。

 

    獨立﹑自由都是相對的,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常有一大階段在心裏上是依賴他人慰藉的,在經濟上是依賴他人供應的,當心裏上追求他人認同,經濟上仰賴他人供給的時候,人要完全獨立和自由是有困難的,為了繼續獲得他人的認同和支持,有時候人不得不曲意承歡,去討好那認同和支持我們的人。

 

    為了孩子自由而獨立的人格發展,我們必須逐漸放棄替孩子做選擇,我們要讓孩子有自己的判斷,即使那判斷在我們看來是錯的,除非他的行為構成明顯而立即的危險,我們最好都能睜隻眼﹑閉隻眼,讓他們也有自己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不給孩子機會,孩子是很難領會是非善惡的,是非善惡不自己領會判斷,是不會有成長的。

 

    給孩子機會,就是給他選擇的機會,多給孩子選擇,孩子才懂得選擇的代價和可貴:代價是選錯了,可能會品嘗憂苦的滋味,可貴是選對了,自己可以不必永遠依賴他人幫自己選擇。選對﹑選錯不必是一輩子的事,選錯了可以更正,選對了可以改善,錯不必錯到底而怨悔一生,對了也不必自滿而固步自封,真正的社會就是要提供人們改過和修正的機會,沒有選擇的社會,就沒有改過和修正的機會。

 

    我們要創造一個有充分選擇權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裏,盡可能地讓人人受到自由而獨立的人格教育,讓人人有機會選擇,並尊重和保障他人選擇的機會。一個有充分選擇權的機會,消極方面,要保障每個小孩的生存權(成長所需的照顧和營養)﹑受教育權(培養就業能力﹑審美能力和行使參政權的能力);積極方面,要保障每個人的就業機會和參政機會。後者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民主」,這樣的民主必須藉生存權和受教育權的確保來鞏固。因為只有確保生存權和受教育權,自由而獨立的人格才有可能;由獨立的自由人所實踐的民主,民主才有實質的意義。

 

    簡單說,民主社會就是要給人選擇的機會。不給人選擇的機會,獨立而自由的人格只是主觀的狂想;給人選擇的機會而不好好給人生存所需和良好教育,那機會也只是空洞的承諾。換句話說,沒有獨立與自由,民主將是主觀的狂想;沒有民主,獨立與自由將是空洞的承諾。這兩者相輔相成,只能共生,不能偏枯地發展。

 

    透過民主,人們學習選擇,學習自由而獨立的選擇;透過自由而獨立的選擇,人們加強民主。個人要成長,要透過自由而獨立的選擇;社會要民主,要透過每個人自由而獨立的選擇;未來的台灣社會要民主,要透過台灣所有住民自由而獨立的選擇。

 

    懷疑台灣住民自由而獨立的選擇能力,甚至主張由非住民來選擇台灣社會的政治命運與經濟前途,是不著邊際的。人們盡可以宣傳統一比獨立好,也可以宣傳獨立比統一好,甚至還可以宣傳統一﹑獨立一樣好,但沒有人有權利主張台灣社會要由非住民來選擇決定。

 

    給台灣全體住民選擇自己生命主權的機會,讓每個人的選擇不受某人或某國的強迫,是我們對自由﹑獨立與民主的信仰。(1988.11.《新雨月刊》第18)

◇◇◇◇◇◇◇◇◇◇◇◇◇◇◇◇◇◇◇◇◇◇◇◇◇◇◇◇◇◇◇◇◇◇◇

回頁首                    18期目錄                      回總目錄

持戒的意義

/張大卿

    戒的功能,通常說是防非止惡﹑利人濟世,由於有善惡分別在先,容易讓一般人覺得有說教的味道,雖說戒是佛立的,但卻孕有全體成員同意的民主內涵,戒因此也非一成不變,而是因時因地制宜,以有助解脫和利樂有情為考慮基準。

 

    從善去惡與否,主要還在個體的自覺與初發心(起心動念),如果沒有自覺,那即使把佛立的所有戒條倒背如流,恐怕也不能體會和實踐戒的真精神。

 

    佛法的主要作用是解脫與布施,定慧的作用如是,戒亦如是。不持戒,定難成就;不修定,慧難成就;不修慧,解脫與布施無從做到無相與無我。

 

    持戒﹑修定都還有個欲在策動,佛法是依於欲而制欲,這樣的佛法不反對欲,反而是要透過欲來修學「離欲染」。

 

    道德不是持戒的根本著眼點。開口閉口道德,人容易變得逃避或壓抑欲望,對欲法如實觀察,很可能變成一個不容易察覺的欲望在取代一個自己上意識無法

接受的欲望。反過來說,開口閉口離欲,人容易變成禁欲或為離欲而離欲。離欲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離欲幫助我們觀察,欲望太多有如目標太多,容易分心,力量也不能集中,觀察力即大為減弱。

 

    因此,離欲的真意是「少欲」,免得欲纏。佛教戒淫,因為淫會妨礙對自己的觀察,如果淫不妨礙觀察又不害人的話,那就沒有什麼好戒的了。有人持「非時食戒」,意義也只是戒暴飲暴食,如果一天到晚吃喝不停,再加上好色,那營養幾時有機會送到腦部﹖一般人只注意有吃有喝的味覺樂受,沒注意吃喝會帶來昏沉;只注意做愛可以消除緊張,不注意做愛太多會帶來散亂。一般人觀察不夠細微,就否認胡亂吃喝和好色所帶來的昏沉與散亂,你若勸他持戒,他說他只有一個胃﹑一個太太,再怎麼放縱,還是容量有限。

 

    持戒是一種人生的取捨,每個人每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身上都只有一張嘴,你多花三小時的時間看無聊的電視節目,你就少三小時的時間做充實自己或幫住別人的事,你多吃喝些,你的腸胃就多勞累些,有時候還會引起飲食停滯腸胃,郁阻作痛的病象。你少吃喝些,你的腸胃就多休息些;少看點電視,就多點可用的時間;少做點愛,就多些體力。有取就有捨,有捨就有取。就這樣的意義來說,持戒可以說是捨掉一些壞習慣,採取一些好習慣。

 

    人常因空虛﹑無聊而攀緣,因不甘寂寞而尋覓,因措折恐懼而冷漠,如果總是任由習氣攀緣﹑尋覓﹑冷漠而虛耗光陰,人即不可能有所成就。因此,要想成就,人就要制得住寂寞尋覓﹑無聊攀緣和恐懼冷漠之心。可是持戒,容易半途而廢,殊為可惜;要有效持戒,最好能找個大善知識做你持戒的見證和督導,比較容易有始有終。當持戒進入狀況時,你會覺得持戒是一種需要,一點也不是外來的束縛。

 

    能持戒,就是會導致散亂追悔的話不說了,會導致散亂﹑昏沉﹑追悔的行為不做了,說的﹑做的都大致不會追悔了。(1988.11.《新雨月刊》第18)

◇◇◇◇◇◇◇◇◇◇◇◇◇◇◇◇◇◇◇◇◇◇◇◇◇◇◇◇◇◇◇◇◇◇◇

                    18期目錄                      回總目錄

也談修行

/江煥銘

    『新雨月訊』陸續刊登有關修行的文章,以我一個學佛未久的人來說,讀了之後,覺得受益良多,同時想到對徘徊於修行門邊的人,若能有多一些釐清思緒上困惑的文章,也許對他們願意踏入修行門內,不無幫助,以是不揣淺陋,續貂一番。

 

    修行不是在社會中受到傷害之後(學業不順﹑感情受阻﹑事業挫敗等),退縮回家裏或山林,以不問世事的態度,尋求自我的解脫;修行,也不是用道德教條,強制式地自我逼迫去實踐;修行更不是想從中得到神通,獲得不可思議的能力。

 

    修行是為了去除自己的貪瞋痴,也為了去除社會上的貪﹑瞋﹑痴。不能降服自己的貪瞋痴,那怕錢財再多﹑名位再高﹑知識再豐富,仍不能過著真正自在的生活;而一個潔身自好,不關心大眾生活環境的人,也不是一個真誠的修行者。

 

    有人會想:「修行者要清心寡欲,不能這﹑不能那,那樣生活多痛苦﹖」其實那只是修行的一個面相,真正修行者,生活會愈來愈自在﹑安祥。反過來問:「一個放縱個人貪瞋痴的不修行者,其生活又如何呢﹖」是否內心經常不會有矛盾﹑焦躁不安﹖對做過的事,多不會感到後悔﹖跟主管﹑同事相處,少有不愉快的事﹖家庭很和樂﹖工作很滿意﹖再追問:「當社會成員多不想修行,貪瞋痴橫溢時,這又是一個怎麼樣的社會﹖」是否沒有S-29奶粉事件,沒有兒童綁架案(甚而撕票),絕少暴力凶殺案,沒有鎘米﹑綠牡蠣,沒有大家樂﹑六合彩,沒有股價滑落後的示威,沒有終日被考試﹑惡補壓得透不過氣的學生……﹖

 

    有人又會想:「那祇不過是我們的國度才如此,先進國家則不然了,況且,修行對國家的發展有什麼用呢﹖」我們要問:先進國家當真沒有類似的問題嗎﹖數年前發生在美國的人民神廟信徒集體自殺慘劇(那雖是個案,但類似的事情,仍時有風聞),其他如種族歧視,過度耽於物欲等現象,愛死病的漫生等等;而講到修行對於國家的發展,不要忘了,日本的明治維新,確曾引起世人的注目,但其夾帶而來的窮兵黷武,帶給多少鄰國以災難,甚而差點遭致自己國家的毀滅;而當前世界的核子武器競賽,不正代表先進國家在科技上的貪婪發展,所帶給人類的棘手問題嗎﹖

 

    於是有人會說:「生活中的確有問題,但我又能怎樣﹖況且我的工作已經夠忙了,那有時間修行﹖」我們應該認清,修行並非脫離生活,正因為在生活中,我們才容易察覺自己的貪瞋痴從那裏出現﹖社會的貪瞋痴在那裏﹖錢,原是我們用正當方式去勞心﹑勞力得到的成果,卻有人用投機﹑詐巧的方法去獲得;聯考原祇是挑選適當的人,得以繼續深造而已,卻有人為了擠進窄門而累壞身體,或因進不了而自暴自棄;股票,原是用以吸收社會大眾的資金去從事企業投資,卻有人拿來當作賺取暴利﹑賭博的工具;人與人的相處,原是我們有著社會性的互助需要,卻有人懷著利用對方的目的,使得人際關係趨於複雜﹑詭譎;國與國間的貿易,原是貨物的互通有無,當有囤積居奇,只許外銷而不許輸入時,貿易衝突就來了。貪瞋痴就在這些日常生活中顯現出來了。

 

    不修行的生活就是貪瞋痴氾濫的生活,修行者就是要挖掘這些貪瞋痴,再加以對治,所以修行應當為人生的根本,在修行的同時,我們一樣去士農工商,過著日常的生活,因為有修行,我們對事物的真實面貌,就能愈來愈真切地觀察,逐漸地我們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當貪瞋痴能全部斷除時,就是解脫了。所以修行﹑解脫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路途,端看我們願不願意去實踐了﹗(1988.11.《新雨月刊》第18)

◇◇◇◇◇◇◇◇◇◇◇◇◇◇◇◇◇◇◇◇◇◇◇◇◇◇◇◇◇◇◇◇◇◇◇

回頁首                    18期目錄                      回總目錄

修行的朋友

/白偉瑋

    曾經一起修行的朋友,因為見解上的不合,而疏遠或甚至不再往來時,是一件很令人感傷的經驗。

 

    剛開始一起修行,彼此並非十分了解,大家都在摸索對方好惡的習氣和優缺點,每次見面總是很熱烈﹑很誠摯的交心,這個階段使我們心境多開了一扇窗,讓我們多認識一些朋友。時間一久,修行的重點逐漸集中在彼此比較脆弱﹑敏感或不舒服的地方。個性比較自卑的人,在此時受到批評,容易自暴自棄;和同修碰面時,常以為別人討厭他,不願意和他做朋友;而他看到別人時,也相對的覺得不太順眼﹑有距離。個性比較自信的人,此時容易堅持己見,其他朋友若不同意,則以為是他們缺乏知識或智慧不足等;雙方僵持不下,為了保持「好聚好散」的風度,維持個表面上的和氣。於是平常見面笑一笑,有好吃的東西彼此分享,但遇到與修行有關的話題,則心照不宣的避開了。

 

    從一開始的熱絡到後來的放棄交心,這樣的交情變化,在感受上很像蜜糖舔習慣了,一下子只能喝白開水,身心仍在懷念著蜜糖留在舌頭上的舒服和滿足,彷彿一對夫妻離婚時,彼此或某一方仍然追憶蜜月時期所感動到的相知相契。

 

    這樣的懷念和追憶,在內心裡生起一種悵惘:怎麼「友情」如此迅速的消失﹖怎麼往日的相知相契,如今無影無蹤﹖難道往日的相知相契全是自己過度熱衷的期待﹖還是彼此「道情」的因緣相差太遠了﹖難道真是自己對自身黏著的程度不太警覺或對因緣看得不夠深刻﹖

 

    有一次在房間打坐,頭腦有些昏沉,剛好聽到一位已經疏遠的同修和別人說話,一下子心神突然警覺起來,不自在和不滿很快湧現。回憶這樣的警覺,乃是以為受到對方疏遠,心裡覺得對方不友善而有所不滿,進而引起排斥心。平時境界未到,沒有察覺;情境一到,身心自動地升起防衛機能。

 

    追憶﹑悵惘和排斥的情緒,一般人以為只會發生在愛情的三角關係裏,可是在友情中斷時,這些情緒同樣會在我們心中迴旋,纏繞不去。有人對治的方式是「忘了吧﹗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或者未經深觀因緣就套用佛教口頭禪「因緣不合」來敷衍自己情緒。事實上,在短期內,彼此間的爭執可以忘記;長期來看,以後「新」的朋友要深交,同樣的舊問題仍然存在。(1988.11.《新雨月刊》第18)

◇◇◇◇◇◇◇◇◇◇◇◇◇◇◇◇◇◇◇◇◇◇◇◇◇◇◇◇◇◇◇◇◇◇◇

                    18期目錄                      回總目錄

情緒傷人

/林家興

    深一層去想,我們其實都是自己情緒下的受害者。情緒小者干擾我們的思考判斷和人際關係,情緒大者可以導致身心疾病,甚至危害生命安全。關於這一點認識,很遺憾的,家庭和學校並沒有教給我們。情緒是一個我們很熟悉,具有極大影響力的行為現象。情緒之所以很熟悉是因為它與生俱來,是我們日常行為的一部份。雖然情緒跟我們跟了一輩子,熟悉是很熟悉,卻又難以捉摸掌握,甚至情緒來時,我們不但不願好好面對,而且還否認到底。太多不易認清的莫名情緒在支配我們的言行和判斷,其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有人哀傷成疾,有人厭世自殺,有人盛怒而失手傷人,有人氣得心臟病發作,有人因而離婚,因而與朋友絕交,因而更加冷漠,因而身心交疲。

 

    情緒對身心的傷害,好比細菌侵入人體引起各種干擾禍害。不同的是,情緒是我們內在身心活動的一部份,而不是外物。我們對細菌等外物侵入身體會十分警惕,並且知道馬上看醫生﹑打針吃藥;可是對於情緒傷害我們的身心健康卻是十分無知。即使,我們主觀上感受到無比的身心煎熬和折磨,我們仍然不知道或無法有效的解決情緒所帶來的痛苦。什麼是心病﹖心病就是我們處理情緒不當所產生的病痛。努力維護身體健康﹑增進長壽的人,如果忽視了情緒的調伏,那麼其對健康的追求,無異緣木求魚。

 

    從小長大,我們不斷地透過生活經驗,學習適應挫折的方法。大多數的情緒也是學習而來的,小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我們會藉著不同的情緒反應來表達我們的感受,例如哭泣﹑發脾氣﹑失望或傷心。如果我們的情緒沒有被父母或我們重視的人所接受和瞭解,我們會以為我們的情緒是不應該的,是不好的,是會帶給別人痛苦的。那麼我們不知不覺地學會用否認﹑淡化和壓抑的方法來處理我們的情緒。這是可以理解的,從小我們多麼渴望父母和所重視的人的愛,為了得到他們的愛和接納,為了避免增加他們的煩惱,我們學會了否認,淡化和壓抑我們的情緒。

 

    如果我們從小到大的經驗告訴我們:每當我們表達挫折的情緒時,我們立即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愛,那麼我們不知不覺地用發洩情緒來爭取需要的滿足。例如,從小一發脾氣,父母就百依百順;長大以後,我們學會了發脾氣是很管用的方法。遇到挫折的時候,變得非常的憂鬱消沉,反而獲得眾人的同情和關心。經由學習,我們發現:發洩或直接表達情緒是解決問題立即有效的方法。

 

    有意無意地,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使用上述兩種方法處理情緒問題。例如一對結婚五年的張姓夫妻,每當吵架的時候,張太太恣意發脾氣,責備先生的不了解,氣得摔東西。張先生面對太太的表現,覺得十分不可理喻,有話好好商量,為什麼一定要大吵大鬧﹖太太對於先生的反應十分不滿意,覺得先生怎麼可以對自己的痛苦無動於衷﹖夫妻多年的感情,怎麼變得如此冷漠﹖原來張先生不知不覺地用否認和壓抑來處理自己的情緒。夫妻三兩天不講話是家常便飯,偶爾兩人大打出手,也是意料中的事。

不幸的是,多少家庭暴力卻是家庭成員不知如何處理情緒所釀成的。根據統計調查,在非致命的暴力案件中,有一半是發生於家人之間。這是一個十分不幸的事實。歸根結底,其實都是自己處理情緒不當的受害者。

 

    情緒傷人既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那麼,有好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處理情緒問題呢﹖步驟有三:第一是正確認識情緒是不必要的行為。深刻了解情緒是多數身心疾病的直接或間接原因。肯定情緒是可以藉著學習和修行而加以降伏的。情緒固然有其維護生存和溝通的原始功能,但是,如果讓失去控制的情緒支配我們思考判斷﹑支配我們的人際關係,那麼遲早我們的人際關係會日漸緊張﹑萎縮,我們的健康也會跟著賠進去。

 

    如果對於情緒是否必要不是很清楚,可以進入第二個步驟:用「實用﹑效率﹑慈悲」三個標準來檢定我們的情緒是否必要。很多時候,情緒是全自動的行為反應,只要一遇到挫折,我們會不經過大腦就反應出去。有時候我們還會明知故犯。在重新學習面對情緒問題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十分尷尬﹑迷惑﹑甚至是猶豫的。這個時候,不妨藉著實用﹑效率和慈悲來指導情緒反應。以前面張姓夫妻吵架做例子,張太太在發脾氣的當下,馬上提醒自己:發脾氣是不是實用﹖對自己的健康是不是顯然有害﹖對解決夫妻關係是不是顯然無用﹖進一步,張太太再用效率來檢驗用發脾氣來解決問題是否有效率﹖最後再想到發脾氣的慈悲性:發脾氣是不是對自己慈悲﹖是不是對先生慈悲﹖經過如此思考分析之後,張太太會深刻認識情緒非降伏不可。張先生也可以根據這三個標準來檢驗他的冷漠和壓抑。

 

    第三個步驟是時時刻刻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況。這是一種新習慣的養成,也是降伏情緒所必需的功夫。如何時時刻刻清楚自己的情緒狀況呢﹖最簡單的方法是隨時問自己當下的情緒是什麼﹖到底是喜﹑怒﹑哀﹑樂﹑冷漠或平靜警覺。隨時觀照自己的情緒才能知道那些是自己經常出現的情緒反應。清楚地辨別不必要的情緒之後,才能進一步加以對治消除。根據許多修行人的經驗,在養成隨時觀照情緒的習慣以後,通常情緒很快就可以得到降伏。也許剛開始的時候,觀照力還很薄弱,舊習氣還很重,要觀照很久,情緒才會慢慢消除。一旦養成隨時覺察情緒的升起,自然能夠即時加以降伏。

 

    降伏情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但確實是一件可以經學習而做到的目標,透過刻意的學習來養成隨時觀照情緒,隨時降伏情緒的習慣,那麼想做一個感情充沛而不帶情緒的人是非常有可能的。做為一個現代人,想要生活得有效率,想要發展有品質的人際關係,想要維護身心健康,那麼「認識情緒的本質和學習降伏情緒」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行功課。(1988.11.《新雨月刊》第18)

◇◇◇◇◇◇◇◇◇◇◇◇◇◇◇◇◇◇◇◇◇◇◇◇◇◇◇◇◇◇◇◇◇◇◇

回頁首                    18期目錄                      回總目錄

都市禪師與學生

/張大卿

    學生學了打坐一個月,剛開始有點興奮,坐起來還蠻舒服,後來越坐,心頭越亂,學生抱怨:「都市禪師,為什麼我不坐還好,越坐越亂﹖」禪師哈哈一笑:「靜下來,才能發現亂,恭喜啊,因為你發現了自己的散亂。」

 

                             

    三個月很快過去,學生漸能透過打坐,降伏散亂,學生很歡喜地跟都市禪師說:「我現在每次打坐,都很舒服,心念相當專一。」禪師不以為然:「那是邪定,因為你尚未具足正見。」學生聽後,心裏不是滋味,一肚子氣由丹田直竄而上,忽覺心跳加速,立即做身念處,觀呼吸,心裏想:「說我邪定,你憑什麼﹖無憑無據,不合理的批評,不要聽,不理他就是,哈,你亂不了我的修行。」念頭如是轉著,心頭氣逐漸下降,呼吸﹑脈搏恢復平順,剛剛的措折感和怒氣忽然無影無蹤,學生又多了一點自信。

 

                             

    又是三個月的持戒﹑打坐,學生更加努力,謝絕很多無益修行的外緣,待人處事,稍不順己意的,他都能很快進入身念處,觀呼吸,降伏將起來的情緒﹑將生未生的瞋念,學生對自己恢復了未修行前的自豪本色:「我已能隨時隨地進入打坐狀況。面對任何我以前會動情緒的同類狀況,我都能在一分鐘內做到心空如洗﹑一念不生。」都市禪師故意輕視地一笑:「那是逃避,不是面對。」學生突覺胸口一緊,立即進入身念處,放鬆胸口,專注呼吸於丹田,學生果然在一分鐘內自覺非常平靜。學生對自己「放空」的能力似乎又多了幾分把握。

 

                             

    學生更加精進,有事修觀,無事就打坐,日子經過兩個月,學生對自己越來越自信:「我的不安﹑憂鬱,如果以前有十分,現在只剩一分不到。」都市禪師面露不快:「你根本是把打坐當成防空洞。」學生面對禪師尖刻的批評,淡淡一笑:「我已內靜一心,空靈明覺,我不會和你諍的。」心裏想:你對我有成見,你的判斷也有錯誤的時候。

 

                             

    有一天,一位同修精進修行三年,都市禪師卻一再指責他:「你的黏著還是原封未動。」這位同修三年來比大部份人花更多時間在護持道場,荒廢了自己在社會專業能力的充實和職位的升遷,想不到卻惹來禪師三番兩次的責怪,同修傷心地哭了好幾天,甚至動過幾次自殺的念頭。學生目睹此事的全盤過程,倍覺禪師的判斷有問題,學生很感慨地說:「這位同修已經那麼努力,你不但沒有給予適當的鼓勵,又懷疑他修行不是為法而來,他不失望或退道心才怪。」禪師說:「我的責任是暴露學生的弱點和那偏好人家肯定的自我。」學生抗議:「你的說法是藉口,因為你這樣做,對這位同修並無幫助,甚至可能害了他。你也老是說我打坐是邪定,你卻說不出個道理來,不是我不接受你的批評,是你的批評太不合理,也太不中肯。」學生顯得有點激動,禪師藉機說:「你看你又動情緒了,你不但是邪定,而且還是邪見,那有因為我指責學生黏著,學生想自殺,就怪老師指責的內容和時機不當,這不是諸法因緣生的緣起知見。」學生又記起另一位同修的案例:「沒有你的指責,他就不會想自殺,難道你沒有責任;上回某同修情緒大動,也是因為你跟他說了他最受不了的事情,弄得他又想退出修行又想自殺,難道這不是你的判斷錯誤﹖」禪師正色以對:「你有沒有想過,沒有我的指責,他一樣有很多的愛欲不順遂,一樣會想自殺。學生不學好,老師不一定有責任。老師的責任是把學生教好,學生的責任則是好好學,只要有一方沒有做好份內責任,學生就可能學不好。拿自殺來說,自殺已大大違犯殺生戒,學生想犯戒,有其習氣因緣,老師教得再好,也保證不了他不自殺。方法教了,學生不照著做,難道老師也有錯﹖」學生心裏還庫存了很多檔案,欲說還休,禪師還是那句老話:「禪師的主要責任是在暴露學生的弱點並教他改善的方法。」學生有點不耐煩,硬忍了下來:「這也要看時機啊,你總是暴露暴露,對學生卻未必有好處,你所為何來﹖何況你的指責,學生也不覺得有理,學生既不認為你的指責有理,你教的方法,學生根本不會依教奉行。」禪師回答:「有理沒理,你有你的判斷,我有我的判斷,照你的意思,只要學生覺得沒理的,我的批評都沒用。」禪師靜觀對方神色,接著又說:「我倒覺得不管有理沒理,只要你聽到我的批評,就會慢慢起作用,你判斷沒用,我卻判斷有用,有用沒用不是你短時間就看得出來的。最低限度,我對你的批評還是讓你動了情緒,我已幫你認識到你的情緒是這麼容易起來的。」學生哈哈一笑:「我知道我還會起情緒,但現在我已經知道你的批評沒道理,我沒必要起情緒,所以我只管打坐,我不在意你講我什麼。」禪師正色道:「你已經判斷我的批評沒道理,才不起情緒,你有沒有考慮到你在判斷之前已經方寸大亂﹑情緒大動,雖然那可能是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學生也跟著嚴肅起來:「我不覺得我有訴諸情緒的判斷。」禪師說:「你不覺得是因為你沒有覺察到,不代表沒有。」學生故意放慢講話速度:「你沒有辦法說服我。」禪師說:「我的責任不是說服,我的責任是暴露你那偏好突出自己的自我執著。」學生輕慢地笑道:「你也未必能盡到暴露的責任,即使你真的暴露了,對我也沒啥幫助。」學生自負地掉頭就走。(1988.11.《新雨月刊》第18)

◇◇◇◇◇◇◇◇◇◇◇◇◇◇◇◇◇◇◇◇◇◇◇◇◇◇◇◇◇◇◇◇◇◇◇

回頁首                    18期目錄                      回總目錄

阿含經上的「道」

/楊郁文

一﹑道之含義

    此「道」,巴利文有三,一為magga,即中文譯為八正道之「道」。magga原意指人踐踏出來之道路。二為papad,即中文苦集滅道之「道」,或譯為苦集滅道跡之「道跡」,係指留有解脫者足跡之道路,循跡前行,可同得解脫。三為gati,即中文譯為三善三惡道之「道」,係指行方去向。

 

    八正道為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為佛陀成佛前所覓而見之道。佛陀見此道已,即隨其道而行,從彼道見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成等正覺。即由八正道見苦滅道跡及緣起﹑緣滅法,而得解脫。此八正道,苦滅道跡及緣起﹑緣滅法,分而言之,各各均是道,合而言之,亦是道,雖然如此,其間仍有次第存在,不容顛倒,即應先見八正道之道,隨所見之八正道之道而行,才能從彼道見苦滅道跡——緣起法還滅門之緣滅道跡,順行而成等正覺。

 

二﹑道之相似詞

    關於道之名稱很多,惟其名雖異,其義則同。約言之,有下列數種:

 

(一)雜阿含經上之一乘道(雜五六三)﹑正真道(雜一二四八)﹑古仙人道(雜二八七)﹑正覺道(雜九七四)﹑正直平等道(雜五八七)﹑出離道(雜一○二八)﹑離苦道(雜一二一七)﹑涅槃道(雜一二一八)﹑清淨道(雜一一六○)。

(二)別譯雜阿含經上之菩提道(二○七經)。

(三)增一阿含經上之甘露道(三三品第一○經)﹑解脫真道(五○品第四經)﹑佛道(二九品第一經)。

 

三﹑道之性質

    佛陀所開示顯發之道,有其特性。對於道性之瞭解,做為修習之指針。道之性質,有如下數項,分述之:

 

〔一〕整體性:

    佛陀所見之正道,雖然分為八支,但彼此相攝而具整體性。修道之過程上,由正見引發正志(願),在行為上有正語﹑正業,在生活上,以正確方法求得活命之正命,並在整個過程中需要一直精進,保持正見﹑正念,由正念生正定,由正念生正定,由正定得正解脫。八正道有世俗八正道及出世間八正道,先由世俗八正道之正見引發具足世俗八正道,而後進入聖出世間八正道。佛陀由此八正道見古仙人道,見古仙人道跡,即十二緣起,由無明滅﹑行滅至老病憂悲苦惱大苦聚滅之滅苦道跡。每一步均為滅苦腳印,至大苦集滅,方證無漏,此種智慧為無漏智。整個道是由世俗八正道,連接出世間聖八支道,到十二緣起還滅道,整體一貫,不可分割。故八正道又稱八「支」聖道,如人體四肢或五臟六腑,率行工作,雖然肢體器官有主﹑從,先後運轉之別,惟均需整體連貫配合,否則無法發揮應有功能。

 

〔二〕次第性:

    道有一定之次序,自修道以至成道,應尋序而進,非一蹴可舉。如增一阿含經所載,王乘七車入城為例,王先乘一車至二車,即捨第一車而乘二車,前行至三車處,……乃至捨六車而乘七車,以至於城中,若問王乘何車來至宮中﹖必說各車展轉相因得至,單指任何一車,或三車,或四車,或五車,或六車,均不正確。由戒清淨必至涅槃亦復如是。戒清淨者能使心清淨,心清淨者能使見清淨,見清淨者能使無猶豫清淨,無猶豫清淨者能使行跡清淨,行跡清淨者能使道清淨,道清淨者能使知見清淨,知見清淨者能使入涅槃(卷三三第一○經)。

 

〔三〕連貫性:

    道具有連貫性,即所謂法法相依﹑法法相成﹑法法相因。一個接一個,猶如流水,不能分斷。如經上所載,六觸入處能三妙行滿足,三妙行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能七覺分滿足,七覺分能令明解脫福利滿足(雜阿含二八一經)。又,持戒便得不悔,不悔便得歡悅,歡悅便得喜,喜便得止,止便得樂,樂便得定,定便得實知如真,見實知如真便得厭,厭便得無欲,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法法相益﹑法法相因(中阿含卷一○第四二經)。

 

〔四〕緣起性:

    整個道是緣起性的,由八正道發現之道,是十二緣起。緣起法包括緣生法與緣滅法。緣生法是流轉生死,緣滅法是出離生死至涅槃。中五五經指出由無明十二支緣生,把握苦為主之四聖諦,建立淨信,踏上還滅之聖出世間八正道至涅槃。緣生法是生死道,緣滅法為涅槃道,成就不生不滅。道是緣起性的,所以要成就道,需具足所有條件,否則難以成佛。但條件具足,仍不足以成道,尚需條件配合恰當,時間﹑空間,順序合乎定軌,方能成就,否則就像製藥,縱懂得成份,不知次序,仍難調製成藥丸或藥膏等。(以上〔一〕〔二〕〔三〕〔四〕為道之根本性質。)

 

〔五〕相應性:

    佛法中,相應相順如童子戲。何謂相應﹖即佛法中,童男童女,其相聚會歡娛燕會,隨意舞戲,是名相應。現今幼稚教育以唱遊為主正是如此。若人年過八十,頭白面皺,牙齒墮落,仍然歌舞,作木牛馬﹑踢毽子,如此老人作如此事,名不相應(別譯雜阿含卷一一第二○九經)。

 

〔六〕對治性:

    修道過程中有障礙,能發現並予以克服,於成道相當重要。以修七覺支為例,修習過程中,心微劣,心猶豫者,不應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而應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若掉心起,掉心猶豫,則不應修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而應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雜阿含七一四經)。又雜阿含二一二經所載,亦為道之對治性之一明證,該經載為:佛不為一切比丘說不放逸,亦非不為一切比丘說不放逸。比丘已得阿羅漢果者,已盡諸有漏,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正解脫,已自不放逸,不復堪能作放逸事,已得不放逸果,故不為彼說不放逸。而對於在學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穩向涅槃住,以彼學習諸根,心樂隨順資生之具,親近善友,不久當得盡諸有漏,無論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而所必需者,即為專精勝進之不放逸。正如病時服對證之藥。病癒時不必再服藥,否則反患「藥病」。

 

〔七〕平等性:

    修道固然要勤,要精進,惟應有正方便。欲圓滿當前修行行為,應在當前最恰當方法下努力,亦不過分。如雜阿含經所載:習道應平等修習攝受,莫執著,莫放逸,莫取相,否則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則令人懈怠。善修習猶如善調琴弦者,不緩不急,然後發妙和雅音(二五四經)。(以上〔五〕〔六〕〔七〕為行道所要求。)

 

〔八〕實踐性:

    道是實踐性的,應當努力修習,不可不修而用心求,用心求為希望,單純希望無法得道之實益,充其量僅是知道而已,知而不行,則道仍歸是道,凡夫仍然是凡夫,難達佛果。欲證佛果,必須精勤修習。以雞孵蛋為例,母雞孵小雞,如不能隨時保持雞蛋適當溫度,而希望小雞以自己嘴爪破殼而出,是辦不到的,因為小雞在卵中無法成形而以自己嘴爪安穩出殼。修道也是一樣,不行道,而只一味祈求解脫,無有是處。反之,若能修習方便,則能隨順成就,如母雞孵蛋,只要隨時保持適當溫度,小雞終必孵出(雜阿含二六三經)。

 

〔九〕實證性:

    道是實證性,解脫非僅實踐就能完成,尚須實證。猶如趨車到高雄,僅上高速公路,不能即說已到高雄,而僅可說有到高雄之可能而已。修道過程中亦如是。修道中如已上道,不能即謂已圓滿解脫。放棄五欲,行法修心,尚不能謂已解脫,需至無貪﹑無瞋﹑無痴,方可自記說「解脫」(雜阿含四九九經)。

 

〔十〕漸次性:

    道可頓而悟之,或應漸次而求之;所謂信則得救或即身成佛之說法,似為頓悟而可得,惟依阿含經所載,則言道為漸次現觀。如雜阿含四三五經所載,四聖諦為漸次無間等(現觀abhisamaya)。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而欲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猶如有人兩細樹葉,連合為器,盛水而行,無有是處。(以上〔八〕〔九〕〔十〕為證道所要求)。

 

〔十一〕同行性:

    佛陀從此道成佛,所有阿羅漢﹑辟支佛亦從此道成就,欲成阿羅漢﹑成辟支佛或成佛,均須循此道而行。此道乃三乘同行之道(雜阿含六三五經),亦為過去﹑未來及現今在諸佛成等正覺之同一法門(雜阿含四九八經)。又離八正道無四沙門果,佛教以及諸外道,欲圓滿諸沙門果,證涅槃,亦應循此道而行(雜阿含九七九經),故

又謂此道為必行性﹑一行性。

 

〔十二〕可證性:

    外道或謂只要信即能得到,究竟能否達到,尚未可知,而佛陀謂道為可證性。佛所走之道為古仙人之道,即古佛成佛之道,佛陀隨著古仙人道而行,終至於古城邑(涅槃城),而後開示顯發,引導我們向道,終於至道,故謂此道為可證性(雜阿含二八七經)。(以上〔十一〕〔十二〕為諸聖同行可證之道)。

 

四﹑道之次第

    前言之,道具次第性,應循序漸進,非一蹴可及。惟關於道之次序,因應弟子根基,各經說法繁簡不一,惟法之前後次第則相同,茲列舉幾經所載以明之:

 

1.善人親近善知識→聞善法→信→正思惟→正念正智→護諸根→三妙行→四念處→七覺支→明→解脫→明解脫展轉具成(中阿含五二經)。

2.慚愧→不放逸→恭敬順語為善知識→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生信順語→精進→不掉→住律儀→學戒→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正思惟→習正道﹑心不懈怠→不著身見﹑戒取→度疑惑→不起貪瞋癡→斷生死(雜阿含三四六經)。

3.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苦→信→護戒→不悔→喜→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涅槃(中阿含五五經)。

4.綜合中阿含五十二經﹑四十五經﹑四十九經﹑一九五經,雜阿含三四六經﹑一二四二經,增一阿含三九品第一經等可列出由分別善惡起,至涅槃之道次第:善人→有慚有愧→不放逸→親近善知識→恭敬順語為善知識→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熏習耳識界觀→法義→受持法→翫誦法→觀法忍→生信順語→正思惟→精進不掉→正念正智→威儀具足→六觸入處律儀→三妙行→四念處→擇法→正精進→初禪成就→二禪成就→三禪成就→四禪成就→神足→見清淨→無猶豫清淨→行跡清淨→道清淨→知見清淨→厭→無欲→解脫成就→解脫慧成就→涅槃。

 

五﹑結論

    佛陀於阿含經所說之道,皆為適應問道弟子以及對治根性而開示顯發,故有繁簡不同,但是整個道次第,如上所舉四十多項目。我們應隨順道次第盡形壽乃至盡未來際循序前行,以至於大成。完滿佛道雖說需經三大阿僧祇劫,但是佛道只在眼前,只要對準涅槃城前進一步則接近一尺。步步前行,不管涅槃城在遙遠的地方,只要我們精進不放逸必定能入城。已知此「道」未邁第一步者,請速邁出第一步,已邁步者,持續前進,則迢迢佛道,終有「至道」之日,願以此共勉。(1988.11.《新雨月刊》第18)

◇◇◇◇◇◇◇◇◇◇◇◇◇◇◇◇◇◇◇◇◇◇◇◇◇◇◇◇◇◇◇◇◇◇◇

回頁首                    18期目錄                      回總目錄

普賢願‧監獄行──訪慈忍法師

/張慈田  訪問

    法師係台灣台中縣人,一九四九年生,農專畢業,七四年出家,精進修持,直率開朗,富正義感。現任:台東普賢行願會導師,普賢雜誌發行人,佛學院教師。

 

△法師一向重視修行,請介紹您如何修持﹖

□說我「重視修持」,實在不敢當。剛出家時,我對浩瀚的佛法及斷煩惱的方法,還無法正確掌握,但在求快消業障,伏斷煩惱的心理之下,應用一般佛門流行的念佛﹑拜懺方法,雖然很精進地用功,由於不得要領,幾年下來,煩惱還是很粗重。大約六﹑七年前有個因緣,到十方叢林跟南懷瑾老師打禪七,還上了禪學﹑密學﹑佛學﹑儒學等課,這是我出家以來比較認真地跟團體一齊共修﹑討論佛法。學的法門雜多,雖然從其中尚需費點功夫作抉擇﹑思辨﹑但總比自己苦惱地摸索的階段好多了,自己的煩惱也得到很大的舒解。我認為修行不是單靠毅力﹑衝勁就行,還需要有相當的福德因緣,及各種修道條件的配合,如道家所說的「財法侶地」,(即基本的生活需求﹑修道的原理方法﹑道侶的提攜﹑修行環境),阿含經也強調「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我在十方叢林只有一年左右就離開,以後手邊都不敢離開經教,一反過去著重在念佛﹑拜懺的修持方法。

 

    我雖然打過幾次禪七,但對參禪的功夫還不熟悉,現在我經常借用準提法來集中精神,驅逐散亂,這跟學密宗者的修持理念不完全一樣。在日常生活我一直提醒自己正念分明,並作緣起的思惟,來排除煩惱及自性執等。

 

△法師目前在修持上是否順暢無礙﹖

□我的性格比較剛烈﹑火氣比較大,也為人所詬病。經長期以來的檢討與反省,在降伏的功夫比較有些進步,我的某些多年同參道友也能感受到我的改變。在修持上還是有些煩惱干擾,不敢說是「順暢無礙」。但我對佛法信心的堅固,正見的確定已有某種程度的把握,不會再受千奇百怪的哲理﹑似是而非的因果觀念﹑模稜兩可的感應故事所動搖,我相信自己已在佛法道上前進。

 

△您的修持目標如何﹖

□不共世間的貪瞋癡解脫,是我嚮往的境界,不管我將來的走向如何,我是不會放棄往解脫道的路上走,宗喀巴大師認為「佛陀只有教證二法,一切教授都為修行而設立。」修行當然是為求解脫,這應該是所有學佛人的修持目標,雖然「大乘佛法」標榜特別的修持法與歷程,但終究也要解脫,否則就不算具足佛法的正見,而與世間有漏法沒有差別。出家到現在,頗有感慨,覺得在今天的時代與社會,扮演一個出家人的角色實在很不容易。中國出家人是大小乘戒共受的「聲聞菩薩」,出家眾如何在生活﹑待人接物﹑種種行為舉止上維持適當良好的形象,實在是一大考驗。

 

△法師過去有跟同修交換修行經驗嗎﹖

□談論哲理的還遇上幾位,至於深刻到跟人交換修行意見,幾乎沒有遇過。我認為要提昇修行的風氣及修行深度,有必要重建與世俗人不同的論道方式,不要道友聚會盡談些家常事,互相應酬,想論道還得戰戰兢兢揣摩對方心意,怕問話過於直接﹑尖銳﹑唐突,而得罪對方。

 

△法師住過的道場大多遠離都市,這樣是否會影響對社會現象的敏感度與關心度﹖

□除了在台北十方叢林和慧日講堂住了共約兩年的時間之外,大部份都住在遠離城市的山上,我習慣於過單純﹑淡泊的生活,但我對社會的動態還是很關心。所住的地方雖然都沒有電視機,但訂有報紙,雜誌如『遠見』﹑『新新聞』及黨外刊物也不時購閱,所以雖然對社會敏感度差一點,還能掌握時代脈動。有一些同道出家之後,對社會現象不聞不問,我認為這種態度並不好,對世間的動態缺乏了解,久而久之會累積很多偏見及產生落伍﹑保守的見解,而與世間格格不入。佛陀和他的的弟子說法都要應機﹑應時﹑應人,若不了解世間的因緣條件,說法的說服力就要大打折扣;又如戒律的制定都要隨著時代環境而更動,可見離開時代的脈動而生活,不是佛教徒正確的生活態度。

 

△法師住道場都是特立獨行,不參加早晚課,是否會引起常住的不滿﹖

□我不否認在許多方面是很有個性的人,至於「特立獨行」是談不上的。我住過的道場,形象都很好,我沒有隨眾參加早晚課,難免有人會私下嘀咕,但承蒙常住慈悲我﹑忍耐我,雖然在這方面沒有跟他們配合,但在做人的態度,我還是很誠懇,跟常住的關係還不錯,沒有緊張狀態。其實我不參加早晚課誦是我對它有意見,目前寺院的早晚課已形成一種例行公事,失去了大眾熏修的實際意義,內容又不盡適宜。而自己長期以來又有自己適應的功課內容,我的觀念是不要勉強自己浪費在沒有效果的行為上。

 

△法師什麼因緣出來弘法﹖

□前年台東縣佛教會理事長開證老法師接到東部警備司令部給佛教會的公函,希望佛教能派人到他們管轄的職訓隊去教化人犯,本來佛教就應負責社會的教化工作,既然政府有所請求,開證法師來淨律寺物色人選,承他老人家看重,我才跟幾位同道答應到監獄弘法。

 

△到監獄弘法有什麼感觸﹖

□我以前從沒有進過監獄,因為這個因緣才有機會進出職訓隊,真正親歷那種環境。軍方的職訓隊關了幾千人,大部份是一清專案抓進來的(現大部份放走了),一部份是保安處分的流氓﹑竊盜,少部份是刑事罪犯管訓,這些同學(人犯)對佛教﹑對法師還很肯接受,或許傳統上受拜神拜佛的影響,而有親切感,他們有六成以上從小就家庭破碎﹑不圓滿,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培養,而在社會闖蕩,最後走入歧途。所以我們不要以為夫妻吵架或使用暴力使對方屈服不要緊,這些行為子女從小就看在眼裡,接受暴力的信息,加上沒有得到溫熙的親情,身心不平衡,在外頭跟惡友惡伴成群結黨,做奸犯科的行為似乎是必然的結果。我們去傳教是以佛法慈悲的精神跟同學們接觸,告訴他們眾生皆有「佛性」,善惡各有因果,苦樂昇沉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鼓勵他們悔改向善。

 

   我認為到監獄去弘法,不是單去講道理﹑要他們看佛書就能教好,還要多方面的配合,如獄政的正常,台灣獄政的不當,素為社會各界所詬病(尤其是司法監獄);關進去的本來是小偷,經過幾年關在一起,互相熏習,琢磨﹑交換犯罪技巧,關出來之後變成大盜,那不是很顛倒嗎﹖不但沒有為社會解決問題,反而增加犯罪問題。想想看,一個正常人都還要父母﹑師長﹑朋友的隨時提攜﹑保護﹑鼓勵,人犯更需要加倍的善因緣呵護才對,但事實上我們的獄政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夠,職訓總隊現有招收一批心理指導員,進去做心理輔導工作,算是一個新的嘗試。

 

   另外,像監獄環境的好壞對人犯身心的影響很大,人的身心是有機的組合,六根接受六境的刺激,像綠島除了高大水泥建築及水泥地之外,很少花草,只有幾棵樹,人犯關在裡面,長年下來身心都會受到傷害,我去過雲林虎尾監獄,那裏的環境整理得很不錯,甚至讓人犯去種菜﹑種花,接觸大自然,接觸生命,很值得參考學習。

 

   在育樂教育方面,我曾建議監獄長官不要只讓人犯看教條式的自製電視節目,也可讓他們看些增廣見聞的影片,像世界各地風光﹑趣味性的﹑知識性的﹑体育性的節目,這樣也能陶冶身心,改變思想,長官們能否接受,我還不清楚。

 

△您們在監獄弘法的效果如何﹖

□我們沒有做很詳細的評估,但起碼在法師弘法之後的幾天,還能減少緊張﹑暴戾﹑對峙的局面,不要看效果小,比沒有去弘法差太多了,我們及監獄長官都認為很值得,獄方很希望我們增加弘法的次數,我們由於人手不夠,而無法接受他們的要求。在監獄裏面,多少也能感化一些人回心向善,但他們長期浸淫在敵意﹑暴戾﹑惡伴之下,想回復正常人的生活態度,還要很大的努力。我們幾位法師跟人犯有通信連絡,贈送他們佛書﹑佛珠等,鼓勵他們向善,給他們溫馨的暖流。有一點遺憾的是有少數的同學出來後,打「佛教徒」之名,在佛教道場行欺騙之實。

 

△法師組織普賢行願會的因緣及方向如何﹖

□我認識一位在高雄宏法寺助理弘法的許益誠居士,他有感於台東佛教的弘法活動很弱,發心要在那邊做弘法的工作,但他對台東寺廟比較陌生,我就在他的心願半推半就之下,蒙紹弘法師的熱心支持,在台東海山寺成立普賢行願會。一年多來﹑做了不少弘法﹑文教﹑慈善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佳評。我擔任導師職務,只做理念的提供,方向的掌握,很少干涉業務。我們的理念是:把佛法介紹給每一個人,及淨化社會風氣。現在辦的活動有對兒童﹑青年人﹑成年人﹑婦女﹑老年人,課程除了弘法外,還有學業輔導﹑生活輔導﹑育樂﹑才藝﹑插花等。「普賢行願會」設立「法雨甘霖」專案,專門負責台東區綠島﹑泰源﹑東城﹑岩灣等幾個監獄的弘法活動。至於普賢行願會未來的發展動向如何,還得看以後的因緣而定。

(本文係於19881023日訪問於嘉義‧中埔白雲寺,並經法師過目。)

(1988.11.《新雨月刊》第18)

◇◇◇◇◇◇◇◇◇◇◇◇◇◇◇◇◇◇◇◇◇◇◇◇◇◇◇◇◇◇◇◇◇◇◇

回頁首                    18期目錄                      回總目錄

回台三週見聞

/吳建賢

    飛機升空後想著:人生無常,生命脆弱,我要以何種心情來面對可能的死亡呢﹖

1.及時行樂,儘量喝著免費酒,死時較無痛苦;

2.胡思亂想,或禱告天神保佑平安;

3.一路睡到底,什麼都不要想;

4.平靜清醒,只管打坐,注意呼吸,放鬆身體各部位,想著隨順因緣,如果碰巧壽命已盡也是主宰不得,想著,想著,即打起坐來。出了機場,坐上朋友的車從桃園經中壢﹑土城﹑淡水﹑北投而至台北。沿途看著各鄉鎮﹑城市的種種建設﹑交通景象而感觸良深。行人﹑腳踏車﹑機車﹑自用轎車﹑計程車﹑公共汽車﹑貨運卡車等,擁擠在狹窄的路上伺機爭取前進的空間。彼此似乎都很習慣於每天這樣表演閃躲的特技;機車有空隙就鑽,計程車能衝就衝,貨運卡車及公共汽車則「塊頭大就是老大」而視若無人。市區建設方面,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不同節奏的混在一起;一小段的道路上,大小不一的招牌,橫的﹑豎的,章魚腳般向空中亂抓。生活在這樣不協調的空間裏,人心是不是更易混亂﹖更沒有耐心﹖更容易起衝突﹖

 

    第三天坐在一老同學的機車後座,跟他在台北街頭跑了一天,深深體會到台北空氣之濁﹑噪音之大,令人有窒息﹑欲聾之感,有種趕快奔離市區之強烈念頭。回到屋裏,問聚會的朋友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有何感想,他們聳聳肩說:「沒有辦法,適者生存,習慣就好,反正我們也沒有什麼力量做改變。」難道這就是麻木不仁﹖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而不會想到要來做些改善的工作,這到底是誰的錯﹖

 

    第五天早上九點,表嫂例行公事地打開收音機,聆聽股票行情,下到一樓還是聽到某某公司之漲停板,幾塊幾毛,此刻為驗證我的好奇,又跑上鄰近三樓處聽三樓服裝設計公司的動靜,不出所料,收音機傳出的也是股票行情。昨天早上九點至十二點之間的吵雜聲,原來就是這些收音機在作怪。十點左右,和一熟悉台灣股票的朋友在一新開張不久的House(證券公司)碰頭,裏頭擠滿了人,男男女女,年輕人佔大多數,有些人聚精會神地看著股票行情板,有些人忙著交割(買賣股票),有些人在資料室做分析;我問了兩位家庭主婦常到這地方來嗎﹖她們笑著說:「天天都來上班,星期日除外。」星期日股市倘有交易的話,我相信她們也一定會來。投機風氣這麼盛,可以想像台灣游資之多,這到底是誰的錯﹖

 

    第七天南下到草屯阿姨家,她家旁邊有一大片稻田,綠油油的,煞是好看,屋子稀疏錯落著,沒有擁擠感,見到阿姨第一句話就告訴他她「妳們太富有了,台北人有錢都沒有辦法像你們天天可以享受新鮮空氣。」住在台北時,有天本想晨跑的,但跑沒幾步就飛快回屋裏改做俯地挺身﹑仰臥起坐的靜態運動,屋內的空氣要比屋外新鮮許多,這是什麼樣的居住環境﹖

 

    第十天得知一表舅工作於民進黨立委服務處,特地去拜訪並想了解他們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一到那裏就看到好幾個人圍坐一起喝著老人茶,經表舅介紹才知道他們是唐榮鐵工廠的一些員工幹部,正在討論著如何分工合作,以選出真正代表勞方的工會代表,表舅提到他們在去年工會成立後,為員工爭取薪資提高,目前由原來的二萬變到四萬,一位幹部告訴我,他們成立工會的目的只是要爭取員工權益罷了,並不是要扯資方後腿。公司賺錢應該合理的分些紅利給員工,員工們才會更加努力;員工們不希望公司賠錢或破產,這樣對他們也沒有什麼好處。表舅告訴我「解嚴」後他們在高雄協助成立類似的勞工團體已有三十九個。看到民進黨在做這些對勞工有實質利益的服務,覺得很歡喜。

 

    第十二天,聽說教師要組工會,再造訪表舅。薪水偏低,做一輩子老師也沒辦法有自己的房子,除非為學生課外補習,或到補習班兼課。目前學校教室常是學生六十人擠一間,老師對學生很難兼顧,他們希望向教育部申請教學負擔減半,也就是說,每班只有三十個學生。只有這樣,教學品質才能提高,學生才能學得更好。另外,老師們沒有選擇教材的自由,譬如地理課本要學生還背著大陸上什麼鐵路連接什麼鐵路,搞不好人家鐵路早就改道或不用;相對的許多學生對台灣本身的地理環境都很陌生,不教學生了解自己四周圍的地理環境,如何能讓他們關心周圍的環境,不了解就很難有關心的起點。表舅告訴我,國家總預算中,教育經費不到15%,其中又有5%被士校﹑官校瓜分去了;據說這是「違憲」的。

 

    第十三天,與工專時代的同學們聚餐,得知有許多同學已結婚生子,且工作性質各自不同,有的在台塑,有的在中鋼,有的在開計程車,有的在當藥品推銷員,有的在開工廠,有的在搞貿易,有的在當高中教師﹑專科教師,有的在當大家樂組頭,有的還在研究所讀書,有的在開素菜館,也有的因車禍過世了,真是世事多變化。談話中,大部份同學認為社會﹑文化﹑政治﹑環境的改善,是閒人才有時間關心的。為什麼有這樣的心態和無力感﹖是家庭教育的錯還是學校教育失敗﹖為什麼大家對社會公益那麼冷漠﹑不關心﹖

 

    第二十一天,在回美的飛機上,想起昨日與六年前想追的女孩子一起吃飯時,憶起以前送花,陪上課的種種痴傻勁,覺得可笑。此次回來剛好碰上她出車禍住進馬偕醫院,去看她時,適逢她男友也從紐約請假回來陪她,在醫院相見時,有一陣尷尬心念轉著佛法是幫助對方做最好的選擇。

 

    回來後,好朋友鼓勵我再去面對情況,以了解以前迷糊單戀乃至六年後還有點不死心的癥結所在。(1988.11.《新雨月刊》第18)

◇◇◇◇◇◇◇◇◇◇◇◇◇◇◇◇◇◇◇◇◇◇◇◇◇◇◇◇◇◇◇◇◇◇◇

                    18目錄                      回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