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 出生,台灣 嘉義市人1971~1973年 就讀台中 勤益工專(第一屆)
1973~1974年 就讀中國文化學院,參加慧智社
1975年 24歲 於北傳菩薩道出家
1976年1-9月 25歲 就讀台北 東山佛學書院
1976~1977年 25~26歲 自修於新竹 福嚴精舍
1977年中 26歲 自修於台北 慧日講堂
1979年 28歲 應邀至美國洛杉磯 法印寺協助弘法
1980~1982年 29~31歲 就讀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
1982年 31歲 離開北傳菩薩道僧團 還俗
1987年 36歲 在洛杉磯參與組織「新雨佛學社」
1988年1月 37歲 回台,推動『阿含』的學習,
1991.1~1992.2年 40~41歲 創立「臺灣新雨」,發行新雨雜誌, 並組織新雨教團,推廣『阿含』學
1994年1月 43歲 成立「嘉義新雨道場」
1997年3月 46歲 出家於泰國南傳上座部僧團
1999~2000年 48~49歲 任教原始佛教學苑、學院
2002年6月 51歲 在嘉義縣成立「法雨道場」,並發行「法雨雜誌」
2002~2009年 51~58歲 深入南傳三藏,推廣禪法,流通法藏,興隆上座部佛教
精勤著作,身心過勞,心臟病猝發,於2009年5月31日上午11時奄然辭世
義學:編撰巴利字典,教導巴利語法,探研巴利聖典,
註解巴利經、論,註解雜阿含經。禪學:探究禪法,推廣禪修,提供靜修禪林,利益十方禪者。
律持:清貧守道,樸質務實,任勞任怨,忍辱負重,
言語慈默,成人之美,慈心利眾,上座大德。慈悲:弘揚阿含,推崇南傳,流通法寶,法雨廣施,
攝引世人,方便後學,利益僧俗,興隆聖教。
(一)、出家於泰國上座部僧團(二)、出版流通眾多南傳佛法書籍
(三)、創辦雜誌與禪修道場
(四)、台灣南傳佛教的重要推動者與貢獻者
(五)、為法為教,精勤不懈,忍辱勇健,自利利它,智行慈悲,實為僧團之榮耀,法門之楷模。
作品:參與編譯《當代南傳佛教大師》,著有《善知識參訪記》、《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等多種書籍。文章散見於「新雨月刊」、「嘉義新雨雜誌」、「法雨雜誌」。
公元1988年,時尊者年37歲,由美歸臺,並致力於推展『阿含聖典』的學習。歷經三年的辛勞耕耘,於公元1991年創立了「臺灣新雨」,組織臺灣新雨教團,開辦新雨雜誌,舉辦「四念處禪修營」,推動臺灣探尋原始佛法之風潮,引攝佛教知青,歸於佛陀之古道。如是之行,雖契於世尊之教,卻違於北傳菩薩之學。當面對傳統佛教社會之責難與非議,尊者依然不諂曲虛偽、直心待人,行道勇健不畏阻難,唯念正道之所在,雖為千夫所指亦戮力向前。開啟風氣之先者,終是艱困多於成就,毀謗、阻礙勝於讚嘆及支持,耕耘「新雨」經延數載,在諸多困難中,唯忍辱負重方能度越,在柳暗花明之輾轉發展下,逐漸開啟了另一新頁。
公元1997年,尊者年46,於泰國上座部僧團出家為僧,成為如法如律之世尊僧弟子,猶如龍之歸海、鳥之歸林,佛陀弟子終歸於菩提聖道,成就千生萬劫以來之大功德。自此以後,尊者即以巴利語Metta(慈心)為巴利僧號,另以明法為中文僧號,隱喻智慧與慈心並行。多年以來,尊者歸心『阿含』,不畏艱困的宣法護教、自利利人,以Metta及明法為號,可謂名實相符。出家為僧經三年後,尊者關心原始佛教人才之培育,曾參與原始佛教學院之教學,惜學院因緣並未完備,而未能有明顯之成果。公元2002年,尊者於嘉義中埔創立法雨道場,開辦法雨雜誌,以此為基礎,致力於法教之研修、禪法之推展、信眾之教育,以及南傳佛教法訊、書籍之流通,藉此利益世間,興隆聖教。
尊者一生深入南、北教法,歸心『阿含』,宣弘南傳上座部教法,特別深入南傳《攝阿毘達摩義論》之研修,此書為南方上座分別說部傳誦之《阿毘達摩論》,極為重要之綱要書與入門指引。歷經十年有餘,尊者終於對此一要論,作成極為清晰、詳盡而又直接簡要之表解說明,為上座部佛教之修學者,提供一殊勝之方便,可謂利益後學、功在上座。除此以外,尊者亦著手編輯巴利字典,註解《雜阿含經》,期能為世間眾生作大利益。然而,尊者生時體有宿疾,多年勤於法務,宣法利人、不辭勞苦,近年來復埋首寫作,又衣食清簡、少得休息,終致引發宿疾,而於公元2009年五月三十一日午,猝寂於嘉義。嗚乎!世尊座下頓失法將,上座之門缺一龍象,阿含學人遺一大德,迷暗世間息一明燈。
世尊座下解脫僧團,咸稱尊者為法門之德,同感失一大德之憾,今共讚說其修證行持有四:一、義學者,編撰巴利字典,教導巴利語法,探研巴利聖典,註解巴利經、論,註解雜阿含經;二、禪學者,探究禪法,推廣禪修,提供靜修禪林,利益十方禪者;三、律持者:清貧守道,樸質務實,任勞任怨,忍辱負重,言﹑語慈默,成人之美,慈心利眾,上座大德;四、慈行者:弘揚阿含,推崇南傳,流通法寶,法雨廣施,攝引世人,方便後學,利益僧俗,興隆聖教。又尊者此生功德,略說有五:一、出家受戒於泰國上座部僧團,清貧守道,始終一如;二、出版結緣流通眾多南傳佛法書籍,利益學人;三、創辦雜誌與禪修道場,推動阿含風潮;四、為法為教,精勤不懈,忍辱勇健,自利利他;五、台灣南傳佛教之重要推動者與貢獻者。
眾人莫懷憂悲,當效法尊者之智、德、慈、行,正念五蘊因緣生,緣生法無常,無常者是苦,苦則非我、我所,如是如實知見生,當於五蘊生厭、離貪、捨、滅,解脫於苦。復當慈心利世,維護佛陀正法律,興隆聖教,利澤眾生。
今斯德雖逝,然德馨不遠,緬懷尊者之悲智行儀,實為僧團之榮耀,法門之楷模。雖慈行之未至,亦如蓮華盛開一夏,無有遺憾。
佛曆2553年 歲次己丑 五月十三日
西曆2009年 六月五日 佛陀弟子烏帕沙瑪比丘 謹記
尊者志於明示佛法於台灣(等華人區), 開創佛教於斯土斯民,施大法雨。吾等僧眾後學及弟子,同沾法益。為感恩尊者的教導,請散播慈心,勤修三學,迴向功德禮讚尊者。為依循尊者於法之明示,吾等僧信當蒙法潤而續施甘霖。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代院長 觀淨尊者(Bhante U SopAka))敬筆
已於2009年6月5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在嘉義市立殯儀館舉行告別法會。
明法尊者告別法會流程:
09:30 AM 禮佛 → 三皈五戒 → 誦讚尊者功德行儀 →
長老誦經.開示 → 功德迴向
10:10 AM 瞻仰儀容
10:30 AM 火化
不收奠儀、花環、輓聯及其他任何物品
請散播慈心,迴向功德禮讚尊者。